供热项目建议书

篇一:供热项目建议书

1.5项目背景 1.6主要研究结论 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供需预测与建设规模 2.1供应预测 2.2需求预测 2.3价格现状与预测 2.4建设规模及工期计划 第三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3.2建设条件 第四章热负荷确定与热媒选择 124.1 热指标 124.2 采暖热负荷 124.3 热媒选择 14第五章 热源工程 17第六章 管网工程 226.1 布置原则 226.2 管网走向 226.3 管网布置类型 236.4 管网敷设方式选择 246.5 管网热平衡和补偿器选择 25第七章 换热站工程 287.1 布置原则 287.2 换热站规模的确定 287.3 换热站布置 307.4 换热站系统 32第八章 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调节 33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69.1 投资估算依据 369.2 建设投资估算 369.3 流动资金估算 419.4 投资估算结果 419.5 资金筹措 41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4310.1 结论 4310.2 建议 43附件: 1、项目建议书编制委托书 2、项目地理位置图 3、设备明细表 第一章 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 **县**镇小城镇集中供热项目 主办单位: **县**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项目实施范围:**县**镇**村 1.2 可研编制依据 1、**县**镇小城镇集中供热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 2、《**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3、《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 5、《城市供热管网维修技术规程》(CECS 121:2001) 6、《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7、《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CJJ/T88-2000) 8、《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建城[2005]220 9、《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26 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1、现行有关规定、规范及政策 1.3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并举的方针,提高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 2、以**镇总体规划为指导,提高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和自 动化控制水平; 3、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现状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4、推广使用节能材料,提高供热管道保温性能,降低能耗指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建设条件、工艺方案、主要建设内 容及投资估算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

1.5 项目背景 1.5.1 建设单位概况 **县**镇位于**市区南郊,东与城区钟家庄乡接壤,西与李寨 岭三个乡镇。境内太焦铁路沿边而过,207国道穿越南北,晋阳、 晋洛高速路横贯东西,是**县城的规划驻地和山西省通往中原大地 的重要门户。辖下东常村是**第一个党组织的发源地,冶底村是** 第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晋普山“松林积雪”是**四大名景之一。

全镇总面积 88.6 平方公里,其中中心镇区 平方公里,有38 政村,49个自然村,耕地29834 亩,43817 **镇矿产资源丰富,铸造历史悠久,乡镇企业云集,以煤炭和铸造为主导产业,素有“煤铁铸造之乡”的美称,是全县最大的铸造 业基地。现有煤炭、铸造、建材、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商业、信 息和服务等工商企业343 家,其中煤炭企业5 家,铸造企业60 规模以上企业有晨晖管业、金秋铸业、世纪铸造和ADI集团等。改 革开放以来,该镇曾先后被国家民政部两度授予“中国乡镇之星”, 被科技部确定为“星火技术密集区”,被农业部评为“对社会贡献大的 乡镇”等十余项国家级光荣称号,2004 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之一。

新时期新阶段, **县**镇扎实推进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使得农业明显进步、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得到实惠。去年,全 镇实现总产值218193 万元,民营企业增加值完成65580 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达到5853 目前**镇全面加强农村道路、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生活方便、交通便利的农民新村。通 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 开展“星级文明户”、“致富带头人”等创建评比活动,加强和谐、平 安、文化村建设;通过拓展延伸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以 个村为基点,规划建设农民新城,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对周边村镇的辐射和聚集力, 促进散居农民适度集中,形成具备相应城市功能的新兴小城镇。

1.5.2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近年来,随着**市“四市”目标的逐步实现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 城市”的实施,**市在旅游、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 突飞猛进的发展,《**市总体规划》(2008-2020)已将**县的**镇、 的行政区范围,“两区四片”功能逐步实现。**镇作为以清洁型工业 为主的一类工业片区及配套生活片区,该片区规划供热面积 150 m2,目前冬季供热方式仍主要以土暖和小锅炉为主,土暖燃用的大部分是劣质煤,大多数小锅炉无除尘脱硫设施,采暖布置分散、热 效率低、污染源多、污染严重,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当地环境质量 的提高。

2006 年,**市成为“国家园林城市”,2007 年被评为“全国绿化 模范城市”,2008 年成为“国家文明和谐城市”,需要通过多种措施保 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根据**市总体规划,**市目前正在分批实行城 市集中供热,取缔小锅炉,以提高城市热化率,创建国家级环保模 范城市,造福于全市人民。从**市总体规划来看,**镇已纳入到“市 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当中,因此**片区集中供热改造的条件已经 成熟,鉴于以上原因,**县**镇人民政府提出了本建设项目。

1.5.3 项目概况 项目实施坚持以“集中供热、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为原则,利 用**村废弃铁厂建设区域锅炉房,通过新建区域锅炉房向**镇区150 的建筑进行供热,以整体改变**镇供热的现状。根据该片区热负荷的情况,项目拟采用4 台28MW链条锅炉作为热源的供热方式。

供热管道在热源厂区内架空,厂外沿道路直埋,整个镇区范围布置 10 个换热站,每个换热站供热面积15 万平方米。

1.6 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调研分析,本报告研究认为: 本项目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项目实施具有节约能源、改 善人居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综合效益,同时项目的实施,也将有 利于**镇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该项目属城政基础 设施建设项目。

经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6944.95 万元,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 效益,项目可行,建议尽快投资建设。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单位数量 备注 万吨5.1 万吨3.0 万度349.48 工程总投资万元 6944.95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6914.95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30 第二章 供需预测与建设规模 2.1 供应预测 2.1.1 供应现状 根据**市的能源供应及消耗统计,全市的能源构成中90%是煤 炭,目前**镇冬季供热以燃煤为主,供热方式以小型分散锅炉房、 小煤炉为热源的分散供热方式相结合。

随着近几年城市的快速建设,**市的集中供热规模也有了一定 的发展,集中供热系统在节约能源、治理环境、减少污染,促进经 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市集中供热一期集中供热工程:自1993 年开工建设,于1994 年竣工投入运行,主热源为**市热电厂,设计供蒸汽 104T/h,实际 用蒸汽量为90 吨/小时,供热面积为90 ,供热范围为:东西大街以南、凤台街以北、**路以西。

**市集中供热二期集中供热工程:东、西两个区域于2000 西区供热范围为中原街以北、红星街以南、**路以西、凤城路以东,规划供热面积 80 ;东区供热范围为南环路以北、**路以东、红星街以南,规划供热面积为东区80 **片区(范围为北至北外环街、西至东外环炉、南至南外环街、东至中原路)已被列入**市 2008-2020 总体规划范围内,但尚未实 施集中供热工程,目前该区域规划供热面积150 ,冬季采暖热源以区域小锅炉和民用土暖气为主,环境质量较差。

2.2 需求预测 统计资料表明,2002 年底**市区建筑总面积为 717.76 实现供热面积315 。其中小型区域集中供热锅炉供热面积110 ,热力公司供热面积为205 (热电联产供热95 域集中锅炉房供热110 ),集中供热的热化率为43.9%,其余 402.76万m 的面积由分散的小锅炉和土暖气供给。从目前的情况看,热力公司设计供热能力为280 ,2005冬季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行。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近一步加快,**市的采暖需求量将会同步增加。

图2-1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趋势。

60.25 54.34 102.16 96.64 83.89 145.14 10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图2-1 **市2000-2005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图 参照**市总体规划进行分析、推算,预测到2010 年**市总规划 建筑面积 1026 ,按集中供热的普及率的80%计,城市集中供 热的面积达820.8 ,到2020年,**市市区扩大为55 平方公里, 市区人口增加到56 万,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积1479.58 ,集中供热的普及率以80%计,则城市集中供热的面积达1183.66 2.3价格现状与预测 **市集中供热收费分为集中供热并网费、集中供热采暖费两大 部分。并网费即通常所说的“暖气初装费”或“暖气入网费”,费用产 生于热力公司换热站连接受热建筑的暖气管道原材料及铺装费用, 征费标准依据晋市价费字(1995)第179 号文件执行,采暖用户按受热 面积一次性缴纳入网费 27 。集中供热价格指的是由热力公司集中输送的暖气使用价格,即通常所说的“暖气费”或“采暖费”,征 费标准依据晋市价工字(1995)第 180 号文件执行。公建房(含营业用 房)按建筑面积计算,每月每平方米4.50 元;居民住宅用房按使用面 积计算,每月每平方米3.30 随着市场原煤价格的上涨,考虑到供热成本压力,在与人民生时间/年 面积/万m 活水平相协调的范围内,供热价格可能向上微调。2.4 建设规模及工期计划 根据**镇供热规模和负荷分布情况,供热规模初步定位于**片 的供热面积。主要建设规模包括一座428MW 区域锅 炉房一座,配套建设 10 座换热站和 5.1km 供热主管网铺设(其中 DN500 管网2.1km,DN300 管网3.0km)。**镇小城镇集中供热项目 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一期工程完成热源厂主厂房及228MW锅 炉安装和部分管网铺设,到2010 年底完成竣工验收。二期工程完成 剩余228MW锅炉安装和剩余管网敷设,2011 年底竣工。

第三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3.1 项目选址 本项目供热范围为**市“两区四片”的**片区,该范围内规划集 中供热面积 150 万平方米,供热热源应选择在**镇区范围内,尽可 能接近供热负荷,以减少管道敷设工程量。通过方案必选,最终选 址于**镇**村,热源厂用地面积27011.95 平方米,场区范围内现有 一座废弃铁厂,场地东、西、南三边荒地,北边为规划道路,现状 为县级道路。

各换热站选址就近于各自服务区域,尽量利用现有较大锅炉改 造,以节省土建费用。

3.2 建设条件 3.2.1 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四季分明,冬长夏 短,春略长于秋;气候温和适中,雨热同季,大陆性季风强盛持久, 海洋性季风的作用相对较弱;春季干燥多风,十年九春旱;夏季炎 热多雨,热雨不均;秋季温和凉爽,阴雨稍多;冬季较冷,雨雪较 少。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洪涝、霜冻、冰雹和大风。

年平均气温 7.9~11.9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9.4 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 31.2 采暖期平均温度 -9 极端最低气温 -22.8 年平均降雨量 617.9mm 月最大降雨量 176.4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63% 频率最多风向 西北风 年平均风速 2.2m/s 最高风速 23m/s 水质PH 水质总硬度218mg/L 水质暂时硬度 228mg/L 水质永久硬度 53.7mg/L 标准冻土深度 50cm 最大积雪深度 21cm 地面极端最低温度 -33.1 地面极端最高温度 70.5 基本风压 0.45KN/m 基本雪压0.30KN/m 3.2.2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位于山西高原东南部,境内地形复杂,总的地势东 西高、中部低,相对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东部及东南部为太行山 脉,西南、西北分别为王屋山和太岳山的南延部分,地貌类型以山 地丘陵为主,山地占 58.6%,丘陵占 28.5%,盆地及山间宽谷占 12.9%。

项目所在地位于太行山南端,西北部丘陵型地貌,中部地势平 缓,地貌类型以盆地为主,整体走势西北高、东南低。

3.2.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项目所在地位于太行山隆块西南部,西部跨入沁水块坳析城山 坳翅起带内。出露地层均为古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地质构造较简单。

2、水文地质 **市地下水按含水层岩层种类划分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裂 隙喀斯特水三种类型;根据水位埋深还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水。

水质为:中层水属HCO ―CaMg型水,矿化度为0.1~0.5g/L, 水温 14~21,深层水为 HCO -Ca,矿化度小于1g/L,一般为 0.89~0.90g/L,适用于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3.2.4 地震情况 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 计地震分组》,**镇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3.2.5 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近年来随着**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创建国家级园林 城市的目标确立后,**市总体规划将**片区提上日程,同时**镇政 府也致力于镇区环境治理和改造,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这两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镇冶金、铸造行业发达,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80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278 元。项目区内**镇镇区范围内 居民收入处中等水平,有能力接受该项目。

3.2.6 交通运输条件 **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双轨电气化太焦铁路贯穿南北, 已建的晋阳、高速公路、207 国道、太洛公路交叉穿境而过。项目 所在区域道路呈网状布置,太洛路、东外环路、和南、北外环接围 绕项目区,迎宾路、鑫达街、陆通街贯穿项目区,交通运输条件十 分便利。

3.2.7 公用工程建设条件 镇区范围内水、电配套设施齐全,就近使用即可。

3.2.8 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镇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选址于**镇**村,场区用地类型有工 业用地、荒地,项目实施涉及的征地拆迁较少,不涉及移民安置。

且项目本身是一项有利公众的事业,目前**镇范围内大量新建住宅 楼和镇区周边各“旧村改造”项目实施后,都没有接入集中供热系 统,有些居民在楼房内仍然使用煤球炉取暖,非常不方便。因此初 步预计项目实施颇受各方面欢迎,存在阻力较小。

第四章 热负荷确定与热媒选择 4.1 热指标 该项目设计区域为**片区,项目区内采暖热指标根据**市各类 建筑规划面积比例(如表4-1所示)及《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GJJ34-2002)中各类建筑物的采暖面积热指标确定项目的采暖综 合热指标q 表4-1采暖热指标计算表 序号 建筑物类别 规划热指标 序号 建筑物类别 规划热指标 住宅58~64 商店65~80 居住区综合60~80 食堂115~140 学校办公65~80 影剧院、展览馆95~115 医院托幼60~80 大礼堂、体育馆115~165 旅馆60~70 采暖综合热指标为64W/m 已包含5%管网热损失),项目的采暖热指标按64W/m 计算。4.2 采暖热负荷 4.2.1 采暖设计热负荷 采暖设计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设计采暖热负荷(MW)Q——采暖综合热指标W/m ,采暖设计热负荷为96MW。4.2.2 采暖平均热负荷 采暖平均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4.2.3 年耗热量 采暖全年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篇二:供热项目建议书

......... 4 一. 项目名称 ........................................... 4 二. 项目资金来源 ....................................... 4 三. 项目承办单位 ....................................... 4 四.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

供热项目建议书

........ 4 五. 项目概况 ........................................... 5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8 一. 城市概况 ........................................... 8 二. 地形地貌 ........................................... 9 三. 工程地质 ........................................... 9 四. 区域概况 ........................................... 9 第三章 规划概况 ......................................... 12 一. 总体规划概况 ...................................... 12 二. 供热规划概况 ...................................... 13 第四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17 一. 存在问题 .......................................... 17 二.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17 三. 编制依据 .......................................... 19 第五章 建设条件和建设目标及建设项目 ..................... 20 一. 建设条件 .......................................... 20 二. 建设目标 .......................................... 21 三. 建设项目 .......................................... 21 1、热源 .............................................. 21 2、热网 .............................................. 21 3、热交换站 .......................................... 22 4、中继泵站 .......................................... 23 第六章 工程实施计划 ..................................... 24 一. 实施原则 .......................................... 24 二. 实施步骤 .......................................... 24 三. 建设进度安排 ...................................... 24 第七章 实施机构 ......................................... 25 一. 组织机构 .......................................... 25 二. 工程实施 .......................................... 25 第八章 工程投资估算 ..................................... 27 一. 编制依据 .......................................... 27 二. 投资估算 .......................................... 27 第九章 节能与环保 ....................................... 28 第十章 结论及建议 ....................................... 29 一. 结论 .............................................. 29 二. 建议 .............................................. 29 附表:1.热负荷计算表 2.集中供热热负荷汇总表 3.供热管网水力计算表 4.供热工程投资估算表 附图:1.西安国际港务区区域位置图 2.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区域位置图 3.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分区总平面图 4.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管网总平面图 5.直埋供热管道管槽断面图 6.补偿器安装图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 项目名称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工程 二. 项目资金来源 申请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 三.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王哲 联系电话:029-83682013 四.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大唐灞桥热电厂,地处西安市东郊,东临灞河,西临浐河,南临西蓝与南绕城高速公路接壤处,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 1997 年。公司主要经营:发电、供热、灰、水的批发与零售;燃料管理;劳务检修等项目。大唐灞桥热电厂 2 台 300 兆瓦供热燃煤发电机组技改工程,是响应了国家电力工业 上大压小,节能减排 政策,为西安市东部地区的工业用热和居民采暖提供优质、高效、清洁、经济的热源,而优先发展的城市热电联产环保项目。

目前,两台 300 兆瓦机组已经建成投产,供热水能力为每小时 9600 吨。加之 2 台 100 兆瓦机组的供热能力,东郊能源有限公司的供热能力达到:供应蒸汽每小时 400 吨,热水每小时11200 吨,供热能力大大提高,供热采暖面积由原来的 680 万平方米增加到近 930 万平方米,能够满足更多热用户的用热需求,使更多的市民享受到集中供热带来的优越和便利。

五. 项目概况 为满足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广大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初期拟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建设港务区供热站作为集中供热热源(1 58MW+3 116MW),远期利用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 600MW 热电联产机组作为该区域的主要热源,同时建设配套的供热管网工程,概况如下: 1、供热热源: 根据港务区的区域条件以及用热需求,在规划近期主要利用自建港务区供热站 1 58MW+3 116MW 高温热水锅炉作为港务区规划核心区的主要热源;远期利用灞桥热电厂七期 2 600MW 热电联产机组作为港务区规划建设区的主要热源,港务区供热站在远期作为港务区远期规划控制区发展的主要热源,兼作规划建设区的调峰热源。

2、供热管网: 一级供热管网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制枝状管网,供热介质为130/70℃高温热水,系统与热用户换热站采用间接连接。本项目 供热管道最大管径为 D1220 14,供热半径约为 6.5km,最远供热距离约为 8km。

3、热交换站 换热站选址尽可能靠近一级热网又接近小区负荷中心,并根据项目热负荷规模,结合道路的走向、自然街区划分的区域等条件进行设置,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供热半径不宜超过800 米,同一热力站供热区域内建筑高度差不宜过大,以便于选择同一种连接方式。本次西安市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规划,采暖换热站数量按每个换热站平均共热能力为 15MW 控制。

4、中继泵站 本项目在远期以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 600MW 热电联产技改为主要热源,由于灞桥热电厂距离西安港务区较远,仅靠设在热源内部的热网主循环泵运行,难以满足热媒输送要求,为控制整个管网工程的压力级别,在供热管网中需设一座加压泵站,将管网工作压力控制在 1.6MPa 以内。供水设置加压泵,是为了减少网路电耗和适应换热设备的耐压强度;供、回水上设置加压泵是为了满足用户设备的承压要求,减少投资并简化运行操作和管理。

中继泵站的设备选型应在中继泵站站址确定后,根据水力计算和水压图确定。

5、供热负荷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规划(规划核心区及规划建设区) 采暖热负荷为 681.19 MW,其中: 规划近期增加采暖热负荷为 402.54 MW; 规划远期增加采暖热负荷为 278.65 MW; 第二章 区域概况 一. 城市概况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陕西省省会;是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西部及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将建设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西安市位于陕西省的中部,北部属渭河平原,南部属秦岭北坡,地理坐标为东经 107 40 ~109 49 ,北纬 33 42 ~34 44 30 ,总面积 9983km2 。西安城区在关中盆地中部的渭河南岸,中心位置为东经 108 55 45 ,北纬 34 15 24 。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地处我国腹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最重要的经济带,地处联接西北、西南、华北、中南以至华东的重要位置。

西安南和东南以秦岭山脉主脊为界,与汉中市、商洛市相邻;西以太白山及青化台塬为界,与宝鸡市接壤;西北以渭河为界,与咸阳市隔河相望;东以零河和灞塬山地为界,与渭南市相接。

西安东与渭南地区为邻,西与咸阳地区相接,东西最长约 204km,南北最宽 116km,总面积 10108km2 ,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 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 9 区 4 县。

二. 地形地貌 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俊俏、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西安市的地表形态大体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属秦岭山地,北部属渭河平原。全市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秦岭山脉主脊海拔 2000-2800 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 3763 米,是中国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 400-700 米,其中东北端渭河床最低处海拔 345 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三. 工程地质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据今约 1.3 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据今约 300 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击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四. 区域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灞渭三角洲,地跨西安、临潼、高陵三地。它是西安市主城区外围四个组团之一,是西安城市未来空间发展格局 东接临潼,西连咸阳,南拓长安, 北跨渭河 格局的战略要地,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 北迁、东拓、西联 的前沿区域。

西安国际港务区距市中心 20km,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35km,距窑村机场仅 5km,通过绕城高速与三环路、咸宁路、华清路、太华北路、大白杨路、枣园路、友谊路、京昆高速,连霍高速,陕沪高速、包茂高速等城市环路、城市主干路、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西安是全国六大铁路枢纽之一,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

西安国际港务区西接灞河,与浐灞生态区、世界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和 2011 年世界园艺世博会会址隔河相望;园区以北为渭河湿地保护区。园区东接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临潼;作为城市现代文明体现的载体,西安国际港务区具有的生态文化环境优势无可比拟。

西安国际港务区服务于 四区两基地 、泾渭产业区、纺织城等产业基地,能够完善相关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供地区发展机遇和就业岗位。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将优化国家中西部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格局,承接西安市产业功能转移的需求;将推进西安经济结构调整合发展的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增长的需求;将拉动西咸一体化,服务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四大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关中城市群的需求;将服务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体现中心 城市核心带动作用的需求;将打造 西三角经济圈 ,壮大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的需求;将体现新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地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需求。

第三章 规划概况 一. 总体规划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灞渭三角洲,地跨西安、临潼、高陵三地。它是西安市主城区外围四个组团之一,是西安城市未来空间发展格局 东接临潼,西连咸阳,难拓长安,北跨渭河 格局的战略要地,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 北迁、东拓、西联 的前沿区域。

西安国际港务区距市中心 20km,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35km,距窑村机场仅 5km,通过绕城高速与三环路、咸宁路、华清路、太华北路、大白杨路、枣园路、友谊路、京昆高速,连霍高速,陕沪高速、包茂高速等城市环路、城市主干路、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西安是全国六大铁路枢纽之一,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

西安国际港务区西接灞河,与浐灞生态区、世界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和 2011 年世界园艺世博会会址隔河相望;园区以北为渭河湿地保护区。园区东接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临潼;作为城市现代文明体现的载体,西安国际港务区具有的生态文化环境优势无可比拟。

西安国际港务区服务于 四区两基地 、泾渭产业区、纺织城等产业基地,能够完善相关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供 地区发展机遇和就业岗位。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将优化国家中西部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格局,承接西安市产业功能转移的需求;将推进西安经济结构调整合发展的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增长的需求;将拉动西咸一体化,服务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四大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关中城市群的需求;将服务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体现中心城市核心带动作用的需求;将打造 西三角经济圈 ,壮大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的需求;将体现新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地位,透应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需求。

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控制区范围为西沿灞河、北抵渭河、东连临潼、南接西安绕城高速,总用地范围为 120km2 。

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区范围:西沿灞河、北至铁路北环线、东至西韩公路、南接西安绕成高速,总用地范围 44.6km2 。

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核心区范围:西沿灞河、北至集装箱中心站、东至西韩公路、南接西安绕成高速,总用地范围 28km2 。

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区内规划人口 28.65 万人。

二. 供热规划概况 1、热负荷 热负荷计算采用 采暖面积综合热指标 估算,工业生产热负荷是进行实际调查统计和同类企业类比确定。

① 采暖热指标的确定 采暖热指标是根据对西安市现有采暖设施的办公、住宅、厂房进行综合调查统计分析后,并与其他城市建筑物采暖面积热指标相对比,参照有关节能标准,依据《城市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02)推荐的热指标计算后并参照规划区的总体规划要求确定。

《城市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02)推荐的热指标见下表。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W/m2 ) 建筑物 类型 住宅 居住区 综合 学校 办公 医院 托幼 旅 馆 商 店食堂 餐厅 影剧院 展览馆 大礼堂 体育馆 未采取节能措施 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采取节能措施 40~45 45~55 50~70 55~70 50~60 55~70 100~130 80~105 100~150根据《城市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02),结合对西安市主要供热对象建筑物的结构及楼层层高的比例分析,考虑到今后建筑物标准的提高、建筑物节能措施的普遍应用以及近年来西安集中供热的实际情况,参照《西安市集中供热总体规划》和《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确定规划区各类建筑热指标如下: 民用居住建筑物热指标为 45W/m2; 公共建筑物热指标为 70 W/m2; 工业建筑物热指标为 100 W/m2; 综合平均采暖热指标为 52 W/m2。

② 采暖面积统计估算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建设标准的提高,集中供热面积及热负荷增长很快。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区总供热面积为1123.72 万 m2 ,规划近期增加供热面积为 635.97 万 m 2 ;,规划远期增加供热面积为 487.75 万 m2 。

③ 热负荷 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区总供热面积为 1123.72 万 m2 ,其中:近期采暖供热面积为 635.97 万 m2 ,远期采暖供热面积为487.75 万 m2 。

采暖期规划总热负荷为 719.41MW,其中近期增加热负荷为422.81MW,远期增加热负荷为 296.60MW; 非采暖期规划总热负荷为 121.67MW,其中近期增加热负荷为 64.50MW,远期增加热负荷为 57.17MW。

详见采暖热负荷计算表及集中供热热负荷汇总表 2、供热规划方案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范围内采用以 130/70℃高温热水为供热介质的二级换热热网系统。

① 供热介质 供热介质的选择既要能满足多数热用户的需要,也要符合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以民用建筑采暖供热为主的城市供热管网宜采用高温热水作为供热介质,结 合对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热负荷的统计分析,按照远期与大唐灞桥热电厂联片供热的需要考虑后,确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一次网供热介质采用高温热水。

②一级供热管网系统 一级供热管网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制枝状管网,供热介质为130/70℃高温热水,系统与热用户换热站采用间接连接。一级网130℃的高温热水由供热站供出后,经一级供水主管道,进入各分区换热站,经过换热器水温降到 70℃,然后经一级管回水主管道返回供热站。

③二级供热管网系统 各供热分区二级供热管网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制枝状管网,供热介质为 90/65℃或 60/50℃低温热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二级网采暖回水回到换热站集水器,由集水器的回水总管引至二级管网循环水泵,经升压后,进入换热器,置换成所需温度的采暖热水至换热站的分水器,由分水器分支路,再经二级供热管网供至各热用户。

3、供热管网敷设 热水供热管道的直埋敷设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考虑,主要采取有补偿直埋敷设方式,具备条件的路段可以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方式,局部特殊的管段采用地沟(顶管)敷设方式或架空敷设方式。

第四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 存在问题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市北部,属西安市城北供热区域。港务区规划范围内无集中供热设施,区域内仅有西港花园利用自建的 6 7MW 燃煤热水锅炉房供热。区域内集中供热的要求极为迫切。

所以,西安港务区供热区域的核心问题,是解决集中供热上的空白。

集中供热的方式不仅减少了企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和运营费用,而且减少了污染源和能耗的节约,符合国家现行的能源环保政策;区域内各企业单位如果自行采用分散式燃煤锅炉进行冬季采暖及生产用热与西安市实施 蓝天工程 相抵触,严重阻碍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区域内要求集中供热、实施蓝天工程的呼声颇高。

二.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本区域是西部大型现代化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地,是体现新欧亚大陆桥陇海兰心线中心城市建制的重要载体,使率先实现西部地区 第二次现代化转型 的城市综合新区,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型陆港和黄河中上游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1、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要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集中供热普及率、热 化率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它标志着一座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地面交通运输、城市垃圾处理的文明程度。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其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等。

集中供热是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

2、城市热负荷发展的需要 针对港务区目前具体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没有稳定的热源,造成大量用户的用热需求得不到满足,越来越多的热用户都采用自建小锅炉房和小煤炉自行供热,致使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这不但影响了西安市的城市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为改善西安的环境质量,当务之急是变分散供热为集中供热,本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只有迅速实施集中供热才能满足港务区内日益发展的热负荷需要,才能有效的控制和减少该区域的大气及水质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节能和环保的需要 本工程的实施不仅对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且对提高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有重要作用。

4、城市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能满足供热区域内居民采暖的迫切要求,是一 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工程,能极大地提高市民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为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正是为了解决目前港务区内无集中供热的现状,从而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本项目实施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因此本项目必将对港务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专项规划》的要求,也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在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形势下,本项目的迅速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三. 编制依据 ⑴.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节约能源和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的通知等相关文件。

⑵.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 2020) ⑶. 《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2009 2030) ⑷. 《西安市集中供热总体规划》(2004 2020) ⑸. 《西安市热电联产规划》(2007 年-2020 年) ⑹. 《西安市环境保护 十一五 规划及 2020 年规划纲要》 ⑺.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⑻.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⑼.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CJJ/T81-98 ⑽. 西安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第五章 建设条件和建设目标及建设项目 一. 建设条件 目前,区域内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形成,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条件已基本具备,现在,应着重处理好热源问题,及主要路段的热网敷设问题。

1、港务区现状热源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现状无集中供热热源,区域内仅有西港花园利用自建 6 7MW 热水锅炉进行采暖供热。

2、港务区周边主要热源: 西安国际港务区在西安主城区东北灞渭三角洲之间,位于西安城北新筑地区,该区域位于西安市城北供热区域东部。距离港务区较近的城区热源主要是大唐灞桥热电厂和西安市太华供热站,太华供热站属西安城北供热区域的主要热源之一,供热介质为 130/70℃高温热水,太华供热站近远期供热能力有限,近期不能保证向东路以南的用热需求;扩建能力有限,供热能力不能适应向东路以南中期热负荷的增长;大唐灞桥热电厂属西安城东供热区域的主要热源之一,供热介质为 130/70℃高温热水。利用灞桥热电厂 2 600MW 热电联产供热机作为主要热源,供热能力有保证;电厂设中继泵站后,可以覆盖港务区一期范围; 二. 建设目标: 西安国际港务区供热站 1 58MW+3 116MW 高温热水锅炉 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 600WM 的热源 主要路段的一级管网 远期增设一座中继泵站,中继泵站的设备选型应在中继泵站站址确定后,根据水力计算和水压图确定。

用户换热站为用户自建,不包含在此次投资范围 三. 建设项目 本集中供热工程分为热源、热网、热交换站和中继泵站四大部分进行建设。

1、热源 根据港务区的区域条件以及用热需求,在规划近期主要利用自建港务区供热站 1 58MW+3 116MW 高温热水锅炉作为港务区规划核心区的主要热源;远期利用灞桥热电厂七期 2 600WM 组作为港务区规划建设区的主要热源,港务区供热站在远期作为港务区远期规划控制区发展的主要热源,兼作规划建设区的调峰热源。

2、热网 由规划区域锅炉房向西引出 D1120 10 供热主管道至港务西路,沿港务西路敷设至草南二路后分南支线 D920 10 供热管道和东支线 D820 10 供热管道。

南支线 D920 10 供热管道沿港务西路向南敷设过港务南路,南支线供热区域内各用户用热均根据热负荷的大小由主管道引出分支供热管道。

北支线 D820 10 供热管道沿草南二路向东敷设至港务大道后,沿港务大道向南敷设过港务南路,东支线供热区域内各用户用热均根据热负荷的大小由主管道引出分支供热管道。

北支线D377 8供热管道由D1120 10供热主管道引出后沿港务西路向北敷设至柳林路。

本项目供热管道最大管径为 D1120 10,供热半径约为6.5km,最远供热距离约为 8km。

热网系统型式采用间接连接的二级高温热水供热系统,一级热网采用 130/70℃高温热水系统经水水换热器换热后制备90/65℃或 60/50℃热水,二级热网采用 90/65℃或 60/50℃热水系统供用户使用。

为节约管网占地,除在管线转弯处采用自然补偿、局部有条件处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外,其余均采用有补偿方式敷设,选用无约束金属波纹管部补偿器。

3、热交换站 根据区域内热负荷分布情况,按远近期结合的原则,结合热用户单位的用热需求,适时建设热交换站。

二次网采暖回水经除污器、循环水泵进入换热器与一次网供水进行水-水换热,换热成设定的供水温度后至小区二次网供水 管,供至各采暖建筑物用热。换热站循环水泵根据用户热负荷、一次网压差、站内损失及二次网压降确定,换热站补水定压系统应保证管网中任何一点采暖系统不倒空、不超压。为满足节能与供热的要求,换热站应有必要的调节措施。

每座换热站根据供热量现状及发展,可分期建设。

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或换热机组,水泵采用变频装置,各热交换站热工控制采用微机联网,实施 遥感、遥测、遥控 三遥控制。

4、中继泵站 本项目在远期以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 600MW 热电联产技改为主要热源,由于大唐灞桥热电厂距离西安国际港务区较远,仅靠设在热源内部的热网主循环泵运行,难以满足热媒输送要求,为控制整个管网工程的压力级别,在供热管网中需设一座加压泵站,将管网工作压力控制在 1.6MPa 以内。供水设置加压泵,是为了减少网路电耗和适应换热设备的耐压强度;供、回水上设置加压泵是为了满足用户设备的承压要求,减少投资并简化运行操作和管理。

中继泵站的设备选型应在中继泵站站址确定后,根据水力计算和水压图确定。

第六章 工程实施计划 一. 实施原则 本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原则为:统一规划,通盘设计,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社会环保与经济效益并重。

二. 实施步骤 近期工程:新建西安国际港务区供热站 1 58MW+3 116MW高温热水锅炉为热源,热网实施西安国际港务区内港务西路主干管,并建设相应的支管线及热交换站。

远期工程:利用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 600WM 组作为港务区规划建设区的主要热源,在供热管网中设一座加压泵站,热网实施其余的支管线及热交换站,实施多热源联合供热。

三. 建设进度安排 针对本工程现状和规划,特编制建设进度安排如下: 2010 年 12 月,完成项目建议书,申请立项; 2011 年 3 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 年 5 月,完成项目初步设计; 2011 年 7 月,完成本工程近期的施工图; 2011 年 8 月,近期工程开工建设; 2011 年 11 月,近期工程投入运营; 2017 年 5 月,远期工程开工建设; 2017 年 11 月,远期工程投入运营。

第七章 实施机构 一. 组织机构 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应与港务区尽快协商建立热力公司,以负责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项目的运行和管理等工作,同时其他相关方面也应积极协调以保证项目总体进度,主要相关组织机构如下: ⑴.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供热站,负责港务区供热站热源及供热管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⑵.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电厂首站、中继泵站及电厂至港务区供热主管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⑶.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协调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 600MW 机组热电技改项目的建设、运行及管理。

⑷.各热用户接入点的换热站由热用户自行建设。

二. 工程实施 第一阶段(2010~2013 年) 及时启动港务区供热站一期工程建设,建设规模 1 58MW+1 116MW 热水锅炉。

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灞桥电厂至港务区供热主管道的规划、可研及勘测和施工图设计。

港务区供热公司结合港务区整体建设进度计划,逐步实施规划核心区的供热主管道建设。

第二阶段(2014~2016 年) 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协调大唐灞桥热电厂完成七期技改 2 600MW 机组热电联产项目。

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换热首站、完成灞桥热电厂至港务区供热主管道建设、完成中继泵站建设。

港务区供热公司结合港务区整体建设进度计划,逐步完善规划建设区的供热主管网建设。

第三阶段(2017~2020 年) 西安国际港务区供热公司继续完善供热规划,开发规划区域内热用户,发挥清洁有效能源的最大作用,在规划期末使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 50%以上。

第八章 工程投资估算 一. 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7);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的《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方法》(2007); ⑶.《城市供热热源工程投资估算指标》(1999); ⑷.《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价目表》(2001); ⑸.《陕西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1999); ⑹.《陕西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材料信息价》(2008.6); ⑺.人工费按陕建发[2007]232 号文发布的工资标准执行; ⑻.结合目前类似工程投资等资料进行适当调整; 二. 投资估算 港务区集中供热规划近期投资估算为 4.44 亿元,规划远期投资估算为 1.9 亿万元。

详见供热工程投资估算表。

第九章 节能与环保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规划实施后,由于采用容量大、效率高的锅炉,煤耗明显降低,必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减少了煤灰的运输量; 选用高效率除尘、脱硫装置,可减少烟尘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其除尘率达到 95%以上,脱硫率达到 90% 以上;灰渣储放比较集中,有利于灰渣的综合利用,减少二次污染;采用良好的减震和防噪声措施,可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污废水可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使排水符合有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与分散燃煤小锅炉供热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 4.5 万吨,年节电约 5055 万 KWh。通过高效除尘、脱硫等措施,烟气排放量减少约 3555 万 Nm3,烟尘的排放量将减少约 900t/a,而 SO2减少约 810t/a,废渣量减少约 3150 t/a,对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十章 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工程一个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项目。本项目的实施能满足供热区域内居民采暖的迫切要求,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工程,能极大地提高市民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为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必将对西安市的蓝天工程、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必将对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推动港务区的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 建议: 建设单位应及早申请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并尽快完成前期的勘察设计工作,以使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从而尽早 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根据上级要求,**乡为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创造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现将**乡2013 年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开展 一岗双责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不断深化我县行政审批行业反腐倡廉建设,优化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现就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预防,推进反腐倡廉,关心和爱护党员干部,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预防腐败的新举措。坚持依纪依法、公开透明,保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以点带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断深入。坚持务求实效、长效管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实现有效监控,又尽可能简化程序,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二)目标任务。在中心各办公室、服务窗口等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起前 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有机统一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一是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查准找全权力运行环节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科学确定风险等级,制定有针对性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二是建立廉政风险监控机制。加 围绕 四个着力 、 五个方面内容 对照检查材料 尊敬的巡视组各位领导: 按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省委巡视组的具体要求,我对照检查了自己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领导干部个人在廉洁自律方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方面;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现从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三方面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 我作为人大党组主要负责人存在着在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方面意识不够强的问题,对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也存在着督导不力的问题。总认为人大工作是二线工作,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没有腐败的环境和土壤,不会出现腐败问题,忽视了人大机关过去也曾经发生过个别干部违法犯罪的事实。工作中存在重人大日常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区委怎么部署就怎么安排,让学习什么就学习什么,主动分析研究部署的少,被动接受的多。

(二)在个人廉洁自律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具体规定方面 虽然个人廉洁自律方面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具体规定方面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是也存在对自身要求标准不高,随波逐流等 镇党委 三严三实 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今天我们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是按照县委要求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程序准备的,会前,镇党委就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了相关意见建议,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交换了看法,也分别与镇村干部谈了心,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 学习讨论落实 活动,拂思想之尘、祛作风之弊、除行为之垢, 四风 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气象,今年我们对照 三严三实 要求,深入查找班子突出问题。下面,我代表镇党委班子作对照检查,不当之处,请领导们、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 (一)班子集体的理论学习不够,思想需进一步解放 领导班子成员普遍存在 修身不严 ,理论学习不够的问题,对制定的学习计划,没有严格的执行,致使平时工作中存在重实践、轻学习的倾向,没有形成班子集体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理论武装工作需要改进和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即使学了一些理论也不够系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写得少;二是学习自觉性不强,参与有组织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三是学习内容肤浅,只求读过,不求读精,对所学内容理解不透彻、不深入,在学以致用上效果差。四、学习内容单一,天天忙于学习上级要求的各个会议精神及习近平系列讲话,对农村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的不够。

(二)班子成员走访少,疏远群众、脱离实际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办法不多、意识不强,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

领导班子个别存在 谋事不实、创业不实 的现象,深入一线力度不够,更多时候陷于事务性工作,没有真正沉下去研究问题。由于宗旨意识淡化、党性修养不强、责任心不够等,对群众疾苦关心不够,对群众反映的 有了一定提高,但距离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有的领导干部由于政治理论欠缺,导致对政治形势分析、对政治任务理解不到位,在一些思想上与上级党组织统一跟进的速度较慢,出现了对当前高压反腐、大力刷新吏治、六权治本运行显得敏感性不强的问题,没有及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组织的安排部署上。

(二)进取精神和担当意识缺乏。有的敬业精神不强,对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厌烦,责任心不强,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督就不动;有的在工作中,考虑个人得失多,思考全局性的问题少;好人主义思想多,坚持原则少;有的认为有些工作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靠经验办事、消极守摊,无所作为,得过且过,奉献精神淡化。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特别是面对一些上访性事件,畏难厌战情绪在班子成员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如在解决一些老上访户问题中,没有从根本上想办法,存在能拖一天算一天,能推一时推一时的思想,尽量不给自己找麻烦。

(三)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做得不够。领导带好头,群众才能有劲头。对于这个道理,虽然说起来班子成员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等待观望、你看我我看你,别人怎么做,我才怎么做,别人做到什么程度,我也做到什么程度;有的说一套、做一套,开会表态头头是道,实际执行却大打折扣;有的善作表面工作,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做到示范带头;有的搞选择主义,不能做到事事做表率、事事搞带头,有时明知应该带头,却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作了退缩。这些问题需要党委班子深入解决。

(四)领导班子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农村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农村工作科学化的直接体现。镇党委领导班子之所以存在高高在上、抓工作不扎实、对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力等问题,实质上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解决好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这一根本问题。从客观上说,是乡镇工作的事务多,没功夫,赶不上,但实际上还是没有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的观念,对群众疾苦的感受不直接不深刻,感情有所疏远,心系群众不够,主观努力不够。即便下到村里,也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多数是给村干部安排工作压担子、挑毛病,很少坐下来谈心沟通,不注重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做工作,听不到真话,发现不了有价值的意见,考虑村干部、群众的需要和难处不够;不善于把贯彻中央、省市县委决策与充分体现群众意愿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三、今后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 (一)从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把对班子成员、对领导干部、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保持每个党员的政治定力,党性修养,坚定信仰、信念、信心。1、制定镇领导干部全年学习计划,坚持每半月至少一次集体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央和省市县委重要会议文件讲话精神进行及时跟进、深入细致学 习讨论;对农村 两委 班子成员进行一次 三严三实 集中培训,对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农村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同时由各村组织对各自主要骨干党员、年轻党员在解放思想、增收致富、农业技术方面作出培训。2、强化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执行力,各支部完善和执行好 三会一课 组织生活会,谈心变心,思想汇报,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高党员自身修养和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二)严格落实 两个责任 。坚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委重大政治任务,始终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任何时候都不含糊、不动摇、不懈怠。在今后的工作中,镇村两级干部要严格按照《册村镇党委落实 两个责任 加强镇村两级干部作风建设若干规定》、《关于在全镇开展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镇村干部要真正做到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要 做人要实 带头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以实际行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为民情怀。

(三)强化宗旨意识,主动服务群众。针对脱离群众、疏远群众、不接地气等关于宗旨意识淡薄问题,领导班子成员要以 三严三实 为要求,带头示范,做好表率,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把不严不实表现的问题,加以逐一改正,团结带领全体乡村干部把下乡住村包村增收工作做好,首先抓好镇机关干部全员包村走访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各自所联系的村开展走访至少 40 次,一月至少吃住在村 4 天。特别是当前一定要深入推进 三资 清查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一定要做到底清数明,确保稳定,坚持尊重历史、民主协商、妥善解决突出问题的原则,把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四)把握 严 的内在要求,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坚持 实 的行为取向,努力创造优秀业绩。做好统筹兼顾,推动科学发展。通过开展 三严三实 活动,要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从严上入手,从实处着力,锻炼过硬队伍是关键。强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秉公用权,对党忠诚是核心。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是抓手。首先领导班子带头贯彻和落实上级部门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咬住项目求实效。力求每个项目有个服务班子全程服务,加大项目和农民的结合度,提升富民增收的实效。二是细化责任抓落实。各项工作要细化到人,责任到人,追责到人,职责明确,责任到位,抓实工作。三是破解瓶颈求突破。在 三资 清查、土地确权、危房改造、计划生育、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一些工作中,要大胆创新,集中力量攻坚,把难推动的工作抓实抓出成效。四是抓好安稳筑底线。安全无小事,要切实强化防范意识,严密责任监管,加大维稳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矛盾调处等工作,确保安全工作扎扎实实,万无一失。

一或两次,自己还没当回事,认为现在都这样,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反到有病。二是存在人情消费的现象。总以为人大工作就是广交朋友联系各方,不吃请就没朋友了,所以以前存在公款招待领导朋友同志代表等现象,同时也接受过这些人的请吃。三是过去逢年过节有收受礼品的现象。主要是土特产品烟酒之类。明知道制度不容许,但是又怕伤害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以内心经常处于忐忑之中。这些问题反映出自己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有关规定上自觉性不强,自我要求不高。

在奢靡之风方面,一是存在超标准接待问题。特别是在招商活动中,存在为了发展经济,把客商招待好心理,因此存在超标准宴请等浪费现象。二是以前公出时存在住宿费超标现象。

(三)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政治规矩方面 一是在理想信念上,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和学习能力较差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理想淡化,宗旨意识较弱,对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二是在党性原则上,存在着只要自己不违反,不关己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对一些错误思想和问题缺乏抵制和斗争。三是在对待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上,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也到二线工作了,什么事情都看开了,一切都与世无争了,走到了没有工作劲头、没有精神和物质追求的一面。四是在道德品行方面,虽然在当前各种诱惑繁多的社会背景下,尚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和维护自身形象、坚守作人作官的底线、不作苟且之人之事,但对出现问题的干部存在惋惜和同情心理,认为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个别官员的堕落,对问题的成因缺乏深刻理性的思考。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以上问题的存在,问题出在表面上,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宗旨观念有所淡化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但近几年来,由于长期在领导岗位工作,在潜意识中还是有自满情绪,没有很好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进一步改造,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所减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有时产生松口气的念头,致使某些工作做的不够实,不够细,不够深入,服务群众意识不够强,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于工作大局的稳定和面上不出问题。

(二)群众利益观念不强 在履行职责的工作实践中,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完全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群众意识有所淡化,为群众想的和做的明显少了,不能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三)放松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 作为领导干部,总觉得能够带好队伍、依法做好工作就是讲政治了,对坚持改造...

篇三:供热项目建议书

.......................,1.5项目背景.................................,3.1项目选址.................................,第八章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调节.........................,**县**镇小城镇集中供

**县**镇小城镇集中供热工程

项目建议书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 1

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 1

1.2 可研编制依据 .................................................................................... 1

1.3 编制原则 ............................................................................................ 1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1.5 项目背景 ............................................................................................ 2

1.6 主要研究结论 .................................................................................... 4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第二章 供需预测与建设规模 ............................................................... 5

2.1 供应预测 ............................................................................................ 5

2.2 需求预测 ............................................................................................ 6

2.3 价格现状与预测 ................................................................................ 7

2.4 建设规模及工期计划 ........................................................................ 8

第三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 8

3.1 项目选址 ............................................................................................ 8

3.2 建设条件 ............................................................................................ 8

第四章 热负荷确定与热媒选择 ......................................................... 12

4.1 热指标 .............................................................................................. 12

4.2 采暖热负荷 ...................................................................................... 12

4.3 热媒选择 .......................................................................................... 14

第五章 热源工程 ................................................................................. 17

第六章 管网工程 ................................................................................. 22

6.1 布置原则 .......................................................................................... 22

6.2 管网走向 .......................................................................................... 22

6.3 管网布置类型 .................................................................................. 23

6.4 管网敷设方式选择 .......................................................................... 24

6.5 管网热平衡和补偿器选择 .............................................................. 25

第七章 换热站工程 ............................................................................. 28

7.1 布置原则 .......................................................................................... 28

7.2 换热站规模的确定 .......................................................................... 28

7.3 换热站布置 ...................................................................................... 30

7.4 换热站系统 ...................................................................................... 32

第八章 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调节 ............................................... 33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36

9.1 投资估算依据 .................................................................................. 36

9.2 建设投资估算 .................................................................................. 36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党团工作、外语学习、行业论文、旅游景点以及某城镇集中供热项目建议书等内容。

本文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