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建议书

篇一:社区建设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ss="txt">⒈社区职能错位,负担沉重。按照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职能大概为六大方面即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 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四多:工作指派多、检查评比多、台帐设置要求多、代收费用品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发挥。

⒉社会关系错位,权小责大。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线,下面一杆针,样样工作最重要,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应的行使职责的权力,权责分离现象严重,有好处上级部门争着要;有困难上级部门争着推,出现所谓"属地管理",工作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呈现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力。

⒊社区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社区工作就是社会工作,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和职

社区居委会建议书

业活动。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正确有价值理念,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社区人员中存在四多一少问题,文化水平偏低多、年龄偏大多、牢骚怪话多、社区人口多、社区人员职数少,加上业务上培训不到位,影响社区全局发展。

⒋社区发展不平衡,经费短缺的问题。目前,社区办公经费少,收入无来源,多数部门工作进入社区,但工作活动经费等未进入社区,

社区不仅要为部门工作提供必要的笔、墨、纸、电、通讯等办公经费,甚至还要提供吊牌、印章、会务等费用开支,给社区增加了经费等负担,社区无能力承受,致使社区工作部分能做,部分因经费限制而无法做好。还有一些部门联系社区有名无实。造成社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⒌阵地问题。部分社区办公场所过于狡窄,条件较差。如我办外沙街社区,没有自己的办公房,借用其它单位的办公室,各种制度、宣传资料无法上墙,各种档案、资料无处存放,社区召开居民小组长会议都无处坐,社区召开总支大会只能借用其它单位的办公室。

⒍政策问题。社区有创办经济实体,实现创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愿望,但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致使社区不敢放手去发展。

二、社区建设与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社会转型时期,要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区关系,政府必须进行"自我革命",有效解决"错位"等问题,实现"到位",使社区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真正做责、权、利对等。

⒈放权让利,转变职能。是有国家权力对社会的直接控制和干预有减弱,社会才能有理性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这就是要求政府政府必须改变自己的领导方式与方法,按照法律程序,积极支持和科学指导社区居民自治、为社区"松绑",除了社区反映民意和主权,将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等作为社区干部的考核的重点,为社区"减压",政府职能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将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积极主动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社区,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推进社区居

民自我发展,为社区鼓劲。

⒉界定职责,理顺关系。一是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把该由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不推给社区。二是分管的职能部门承担需要社区协助的职责,坚决推行社区准入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谁办理谁受益",坚持以社区为主体,政府部门为指导的工作方法。三是立足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依法管理。四是完善社区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区人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客观能动性,保证社区与政府职清责明,和谐发展。

⒊协调发展,互利共赢。一是加强联系,落实社区建设任务,做到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四落实",二是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干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是加强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达到社区组织发展状大。

⒋加强协调,加强督促。社区工作没有辖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就没有社区建设的根基。因此,必须建立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探索并实现对社区单位实行双重领导的新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以社区为主的"六共"制度及其长效机制,即对辖区单位实行人员年度考核共商、共管,实行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共抓、奖惩共定,文明社区共创,学习型社区共建。

⒌多途径增加社区收入。部门工作进社区必须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同时可否将城市部分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权或者管理权交由社区;将一部分税务部门不好收的,面宽量小的税收项目,交由社区代

收,从中返还工作经费,既可增加社区收入,解决社区就业压力,又可缓解财政对社区建设的压力。

三、社区建设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办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以社区为平台,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以服务为主题,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以党建为核心,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目前,我办已经完成社区组织网络体系的建设,搭起了社区活动开展的平台。为了丰富社区建设的内涵,我们将按照坚持民主自治方向、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居委会自治功能、提高居民满意程度、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的思路,同时按照上海的模式,把社区建设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文明社区;第二阶段,创建康健社区;第三阶段,创建现代社区;第四阶段,创建人文社区。并计划每阶段用3~5年时间完成。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深化社区党建。在社区各种组织中,社区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建设社区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努力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和活动。二要分类指导,分层面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如要加强退休党员管理,让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继续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并继续发挥其余热;加强单位在职党员管理,使他们把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作为新时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新载体;加强下岗职工党员、流动人口党员、个体户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的管理,切实改变党员管理断层现象;壮大社区党员队伍,拓宽党员发展的视野,使社区党的队伍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三要牢固树立围绕社区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广大党员引向社区改革发展的最前沿,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宗旨和社区党建的效能,进而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优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也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服务是和群众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服务,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社区服务来带动整个社区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引导社区服务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一要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走一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覆盖面大、方便快速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二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

篇二:关于进一步 增强社区服务站功能的建议

ss="txt">一、社区服务站的定位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题。中央、省里都出台了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工作的文件。鲤城现有77个社区按照要求全都建立了社区服务站,但在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着定位不够准确,服务内容不够广泛,服务基础比较薄弱,服务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究其深层原因,是由于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往往“合二为一”,社区居委会对于自身在社区服务中究竟要发挥什么作用,扮演什么角色,不是很清楚。原有的社区服务站由于统揽了社区服务的四大块:公共服务、互助服务、志愿服务和商业服务,导致社区居委会感觉社区服务千头万绪,似乎无所适从,管的太多也就很难管得好。

从其他城市的运作经验来看,深圳市的社区服务站作为社区居委会举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南京市广泛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承担政府在社区的相关公共服务工作,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性工作,同时还要完成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成都市锦江区组建“社区工作服务站”,担负原来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的政府工作职能,同时开展社会化服务项目;其他地方设立的社区服务站也往往是包括了中介服务、家政服务、法律服务、社会保障和双拥共建等的“混合体”,对于

社区服务站,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

二、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以人为本;2、坚持社会化。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3、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区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实行分类指导。”根据文件规定,社区服务分为①政府的公共服务;②社区居委会提供的互助服务;③居民提供的志愿服务;④企业提供的社区商业服务。文件界定了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二是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三是为其他组织到社区开展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便利条件。对于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干什么、怎么干,说的很明白。也就是说,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社区就业服务、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卫生和计生服务、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社区安全服务,这些社区居委会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应当本着“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居委会承担;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也应当主要由社区居委会来组织倡导。社区服务站

可以承担除此三项以外的社区社会化服务。

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分设,在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有一支相应的工作队伍,较为独立地开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有这么几个有利方面:一是有利于社区居委会更好地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居委会除了承担以上三项社区服务外,其他的社区社会化服务交由社区服务站进行,从繁杂的社区服务中相应地脱离出来,有利于社区居委会集中精力,更加有效地抓好社区公共服务;二是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社区服务站分设后,服务领域可以拓宽,服务范围可以扩大,服务的来源渠道也可以更加多样化,有利于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高效、优质的社会化服务(购物、餐饮、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三是有利于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社区服务站如果经营得当,可以为社区居委会带来一定的收益(如代收电话费、手机费、水电费、一年可以有几万元的收入),反哺社区居委会,更好地支持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社区服务站增强功能需要综合性的政策保障

社区服务站目前定位不够明确,而且各职能部门对政策的理解各有不同,影响到一些优惠措施的落实。可否参照《福建省关于发展社区非正规劳动组织的通知》(闽劳社?2001?334号)文,制定“福建省加快社区服务站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站的性质、服务项目、申办条件、管理以

及有关优惠政策,为社区服务站的发展提供综合的政策保障,如明确社区服务站为社区居委会管理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体现公益性与赢利性并重的原则。代收水电、通信费、非小区的物业管理、停车场收费等可作为社区服务站的服务项目,简化工商注册程序,税收方面给予减免,以便社区服务站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定位,更好地落实各项政策扶持的优惠措施,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站有政策支持、与社区居委会联系紧密、信息来源丰富、群众信赖度较高的优势,增强服务功能,服务社区群众。

篇三:社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社区党建工作

我社区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党建工作,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推动社区全面发展的动力,通过积极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实践,不断增强支部的活力,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开展党建活动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不仅困扰我社区,也是许多社区面临的难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党建发展。

1、社区党员少,队伍老龄化严重

我社区人口9922人,现登记在册的党员共91名,党员所占居民比例0.91%,数量偏少。登记在册的党员中60岁以上20人,50-60岁45人,40-49岁17人,30-39岁5人,30岁以下4人。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如图: 百分比

图表显示出两个问题:

① 社区党员老龄化严重

② 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党员老龄化现象不仅困扰我社区,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广大农村党支部和中小城市社区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我认为以下几种原因不容忽视: ① 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忽视党建工作,致使年轻职工没有入党机会。

② 大量年轻人离开农村或小城,进入大城市发展,其中包括很多年轻党员。 ③ 部分年轻人对共产党认识不足,嫌麻烦,认为是一种形式而已;部分年轻人思想活跃,认为当党员“工作上要带头,经济上没甜头,政治上没奔头”,政治方向不明,入党愿望不强,不太愿意向党组织靠拢。

④ 社区发展党员力度仍待加强。

社区党员少,老龄化严重,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是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根本的解决方法是积极纳新。社区要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注重教育培养,重点放在高中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其他有带动力的青年积极分子上。同时要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使广大的优秀青年逐步向党组织靠拢,向往党的组织生活。社区党支部要积极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在发展党员时要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发展,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流动党员管理困难

大部分流入党员未及时与社区党支部联系,社区在进行人口信息采集时往往忽视登记核查其组织关系;流出党员因为未提供联系方式或联系方式的变动,导致与社区党组织失去联系。这些情况为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带来困难。

解决方法:针对社区流入、流出党员进行全面梳理,健全流动党员档案,将流入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体系,督促其积极参加社区党建活动,不定期谈心走访,让流动党员有组织归属感;与流出党员定期联系,可采用信函、网络进行学习教育,在流出党员回流时间,尤其是春节前后,举行流动党员座

谈会,加强管理教育,积极听取党员意见和建议,为社区发展作贡献。

3、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化

社区党建活动开展了不少,但是通过归纳总结发现党建活动形成了固定模式。党建工作主要以“三会一课”教育为主,通过党务会议和党课教育,学习理论、传达精神。学习的内容单一空洞,缺乏感染力;党建学习只涵盖了党员教育,忽视了社区群众学习,造成学习体系单一,影响力不足;党建实践活动仍是以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主,活动形式单一,受益范围小,其他形式的党建活动少,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大部分社区居民未能参与其中。党建学习内容单薄、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受众面小,成为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另一问题。

解决办法:开展学习型党建活动,坚持“三多一典”,即活动形式多、教育体系多、学习内容多、典型引路。

① 完善学习体系,建立党员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流动人员教育等学习体系。

② 开展多项活动,例如主题教育活动、党群读书活动、培训教育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

③ 规范学习内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道德礼仪知识、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健康保健知识等。

④ 典型引路,培养挖掘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让平凡而真实的先进事迹,激起党内外群众的共鸣,使之成为党群心目中楷模和社区建设的引导动力。

二、社区日常工作

通过随机访问辖区居民,大部分居民表示对居委会职能认识单一,认为居委会只是负责出具证明、搞计生。居民对社区工作认识的片面性,也提醒我们社区工作还有很多待改进的地方。要打破居民的固定思维,以各种形式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健全社区日常工作制度

部分来居委会办事的居民反映社区办公时间与自己工作时间重合,前来办事很不方便。要适应社区居民8小时外办事的特点,建议工作人员充足的社区实行错时上下班,节假日轮休的方式。例如某居民预约中午2点来办理计生事项,社区计生干部当天下午可错时至2点上班,提前一小时下班。错时上下班和节假日轮值班制度,可方便居民办事。但大部分社区人手不足,错时上下班往往变成延时上下班,加大了社区干部的工作量,这需要适当给予经济补偿。

2、开通便民服务热线

社区工作因为其特殊性,常常需要工作人员下社区开展工作,很多来办事的居民找不到办事员,引起居民不满。比较简单地解决方法就是开通便民服务热线,通过拨打热线,让社区居民了解办事需要的资料、办事员坐班时间,人手不足的社区,可通过公开工作人员电话,开展预约办理。这些措施都可以让居民办事更加方便顺利。

三、社区管理工作

1、构建社区三级管理体系

我社区现在对居民实行的是直接管理,即社区居委会直接管理居民。这种直管体系优点是直观真实,缺点是管理人员少,工作量大、任务多,有时候同时开展几项工作,难以一一兼顾,即使大强度的加班也难以兼顾。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社区实行三级管理体系。

三级体系即社区—楼栋—居民。我社区居民住房分私房、单位家属楼、商品住宅楼,分区明显。私房分为ABCD四区,每区选出区长一名;单位家属楼每栋楼推选楼栋长;商品楼物业健全,可与物业协作,推选楼栋长。建议由本居住区域内年龄适中、责任心强、有公信力的常住居民担任区长和楼栋长,由本区居民推选、社区考察后任命。区长和楼栋长受社区管理,协助

社区干部开展计生、治安、环卫、文体等工作。例如收集本区域人员流动、居民婚育、房屋租售等信息,及时反映给社区;传达下发的政策通知;配合社区干部进行居民矛盾调解。

通过将社区直管转变为三级管理体系,增加区长和楼栋长这一角色,能及时了解辖区最新动态,为社区干部减轻超负荷工作量,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有针对性的解决社区重点难点工作。

目前实行社区三级管理体系面临的困难:区长、楼栋长不能长期做志愿工作,需要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社区的经费有限,个人认为要尽量从低保户、公益岗位人员中遴选,适当增加补贴,可起到节约资金的效果。

2、建立社区居民综合档案

我社区实行以房管人,按照居住房屋登记建立居民档案,掌握了社区居民最基本的个人和家庭资料。另外社区还分别建立了婚育档案、低保档案、再就业档案等。可尝试将计生、综治、民政资料汇总,建立社区居民综合档案。按照居住房屋,以实有人口信息登记表为基础,增加联系电话、工作就业信息、家庭经济情况、家人是否存在“五类人员”、信访人员、残障人员、优抚对象、家人政治面貌等信息,针对困难家庭,特别注明是否有低保、就业、重疾、残障情况、子女入学就业情况。通过建立综合档案,可对社区居民情况有较全面、直观的了解,有助于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3、发展社区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市经济发展、信息化深入,社区信息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针对年轻居民对社区认知模糊、缺乏社区归属感的现状,社区开展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发展社区信息化建设,要一步步从头做起,首先可以借助开发区网站,申请成立社区论坛,及时发布各类通知、传达文件精神,可以弥补在住宅区张贴布告通知的不足。在论坛上与居民交流社区建设、服务、管理意见,宣传社区文化,社区论坛的建立可以让更多年轻居民了解社区,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做社区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