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战略大决战说课稿

人教版战略大决战说课稿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8课战略大决战。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教材所处地位,《战略大决战》一课主要介绍了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史实。本课是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最后一课,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完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在中国近现代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使国民党最终退出中国政治历史舞台,迎来新中国的诞生。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 2 说明人民解放军迅速胜(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人教版战略大决战说课稿)利的主要原因。过程和方法: ①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觉运用地图学习历史、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大战役的胜利表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指挥是无比英明正确的。全中国的解放是无数英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说教学重点,要了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说明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说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和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

由于新教材严格按课程标准编写,重点写决战阶段的军事斗争,内容比较单一。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由于战场上的失败,还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力量对比、人心向背以及政权的性质。这些在教学中需要加以充实,并作好教材内容同充实内容的整合,并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另一个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渡江战役挫败了国民党划江而治,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的梦想。

对于解放南京,结合课件,突出南京的解放宣告国民政府的覆灭;最后以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来加深理解。

二 说教法 我将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声教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 说学法 学生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针对本课特点, 我认为应当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多种学习方法。一方面,指导学生逐渐具备有目的有主次的快速阅读能力,并填写相应的表格,完成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学生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四 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导入法导入新课,将第17课学过的内容解放战争划为几个阶段学生回答后导入新课第18课战略大决战。

讲授新课 通过展示“解放战争时期”战争形势图,用提问方式与学生共同分析战略进攻阶段解放军各个战场形势,指导学生把握战略决战前全国战场形势的整体轮廓,通过分析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自然过渡到“决战时机的成熟” 在讲解辽沈战役知识点时,将与同学一同探讨思考问题 “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以东北为突破口,有利条件有哪些?”讲淮海战役作用时,注意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将上节课中所学过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作用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向东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当时经济中心上海与淮海战役想联系,加深学生知识点理解。

讲平津战役时,指出张家口和天津先后解放为解放北平奠定了基础,而北平和平解放是大势所趋。党中央和平解放北平的政策方针是正确的,并为之付出努力,得民心聚民意,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是民心所向。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北京地区人民免遭战争之苦,同时也保护了北京这座千年古城。增强学生保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接下来我将通过播放视频文件《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导入本科第二部分百万雄师过大江。讲渡江战役时我将介绍国共时期北京和谈情况,

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划江而治的图谋,进而提问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分析。

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分析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部队失败的原因。我将通过《解放战争初国共军事力量对比表》设问:国共两党军事力量相差如此悬殊,为什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能在短短的三年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军队,最终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课堂小结 强调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在军事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渡江战役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内战失败后妄图 “国共划江而治”的图谋,并占领了国民党统治的巢穴——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让学生明白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构思和设计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具体时间的典范,是我国军事思想在当代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军事理论的宝库。通过三大战役表格填写和画出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示意图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知识点。

五 板书设计 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使学生思路清晰,有条理,方便记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说课稿13等内容。

人教版战略大决战说课稿

第 1 7 课 《内战烽火》 说课稿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内战烽火》 是《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17 课的内容。

它和下一节课《战略大决战》 都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本节课介绍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揭穿美蒋内战阴谋, 军事上粉碎国民党进攻, 进入战略反攻的历史史实, 中国共产党由此取得的政治和军事优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 教材分析: 知识体系: 本节课分为三个子目。

第一子目 重庆谈判 是内战爆发前, 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主要介绍了美蒋阴谋发动内战, 蒋介石为赢得备战时间耍出的政治欺骗手段以及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为争取和平民主冒风险赴重庆谈判的概况。

第二子目 转战陕北 , 是内战爆发后的第一年, 战争初期双方的军事斗争。主要介绍了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概况。

第三子目 挺进大别山 是内战发生后第二年的战况。

主要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由守转攻, 开始外线作战的情况。

三、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思维活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日益形成,但这一时期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对战争问题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四、 教学目 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重庆谈判, 全面内战爆发, 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使学生初步具备通过图画和视频资料获取知识、 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导入重庆谈判这一子目, 使学生了 解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的本质与中共为争取和平、 民主所做的努力。

思考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和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

结合地图分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由学习、 小组讨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了 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 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 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 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 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2) 通过感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历尽艰辛、 英勇作战、 不畏牺牲的精神, 使学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坚强的意志。

五、 教学重点: 重庆谈判, 挺进大别山。

教学难点: 挺进大别山。

六、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七、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 教师利用视频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 采用自 主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 观看、 阅读、 思考、 讨论等方式学会学习。

2、 通过认知图画、 阅读思考、 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 主探究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 教学手段: 搜集影音、 图片资料, 运用多媒体, 进行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

九、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 学 过 程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 前面我们结束了抗日战争的学习, 谁还记得抗战胜利的时间? 抗战胜利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但是, 和平真的到来了吗? 【总结】 那么, 内战为什么会爆发, 战争的具体情况如何,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请上 导入员。

运用课本剧的形式: 引出电报内容。

复习, 引起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表演才能。

讲授新课 一、 重庆谈判(重点) 【多媒体】: 出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电报》 思考: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美国为什么要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内战呢? 【多媒体】 播放视频《美蒋阴谋发动内战》 美国扶蒋反共组图 【提问】: 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作了 哪些准备? 由此可见, 内战无法避免。

那么, 你认为毛泽东应该去重庆吗? 去会有什么危险? 【总结】: 事实上,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开始政治上较量。

【提问】 搜集时间、 人物、 结果。

经过 43 天的谈判, 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那么, 《双十协定》 的内容有哪些? 它的签订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看书讨论, 教师结合课本上 双十协定 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

使学生认识到: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同国民党在政治上进行了较量, 在做出巨大让步的情况下, 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协定, 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总结】 我们深刻地认识了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 假和平、 真内战 的反动方针和策略, 到 1946年 6 月,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已就绪,于是公然撕毁了《双十协定》, 首先进攻中原解放区, 这场由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 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爆发了。

提高学生对材料分析能力。

通过直观的历史再现,引导学生认识美帝国主义 扶 将 反 共 政 策 的 实质。

设置问题情况,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重庆谈判的意义, 培养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对知识进行梳理, 体现知 识 的 连 贯 性 和 承 接性。

过渡 二、 转战陕北: 要求: 学生研读课本 89 90 页相关内容, 请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给大家播报第一年的战况。

【多媒体】《国民党全面进攻形势示意图》 提出问题: 我军为什么能够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过渡】 全面进攻被粉碎以后, 从 1947 年 3月开始,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了 重点进攻。

【多媒体】 出示《国民党对陕甘宁地区进攻形势图》 (1) 面对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中共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 为什么? 出示《毛泽东转战陕北图》 (2) 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 由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主要原因是中共制定并执行了 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 意识到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多媒体】 : 出示此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表: 说明: 1947 年, 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

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通过图片投影增强知识的形象性, 加强记忆和理解, 并学会解读地图。

过渡 三、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多媒体】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示意图 【提问】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千里跃进大别山? 播放《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录像重温战争的激烈场面, 感受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性。

【讲述】 因此, 在确定反攻方向后, 中共中央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体会人民解放军作战的艰辛, 感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而树立坚强的意志,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制定了 三军配合南进, 东西两翼牵制 的战略进攻计划, 向国统区展开战略反攻。

【多媒体】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组图 【讲述】刘邓大军像尖刀一样插入敌人的胸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提出问题: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由各小组进行讨论, 各抒己见。

教师从战略变化、 战场转移和挺进大别山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引导, 以加深学生理解。

【总结】 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 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标志, 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从内线作战转到外线作战, 战争主要转入国民党统治地区进行。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 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归纳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进行归纳,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两方面优势, 为下节课的进行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十、 课堂反馈: 十一、 板书设计: 第 17 课内战烽火 政治: 重庆谈判 1945 年 8 月 《双十协定》 10 月 10 日 全面进攻 1946 年 6 月 第一年的战况: 陕甘宁(转战陕北、 西北) 重点进攻 山东 军事: 第二年的战况: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 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