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数学

安徽高考数学

“点评:2014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文科)”考试吧首发,,更多关于2014高考答案、2014高考真题等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6月7日的17:00,随着各个考场铃声的响起,数学的考试已经正式结束,对于今年的安徽高考数学试卷的整体情况,以及与往年相比有哪些特点和变化,今后的命题有何趋势,主持人第一时间邀请到了安徽省著名特级教师陈耀忠老师,为各位师生和家长做精彩点评。

 

主持人:老师好,您对今年安徽高考数学文科试卷的整体印象如何?

点评人:2014年的安徽高考卷与往年试卷结构相同,题型、题量、分值都没发生变化,试题难度也保持稳定.试题的命制能够贯彻《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在立意新颖中见平稳,在平稳中见新奇,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突出能力立意.试卷中虽然有部分题目偏难,但仍不愧是一套凝聚智慧的优秀试卷.

主持人:今年安徽高考数学文科试题有哪些变化呢?

点评人:就试题考查的考点和重点而言,主要体现有:

(1)立体几何回归常归考点,如第8题考查三视图;

(2)函数试题更加注重综合应用,体现与其他知识点交汇应用,如第9题;

(3)数列试题更加注重对基本数列(等差、等比数列)考查,如第18题;

(4)解析几何试题考查稳定,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椭圆为主;

(5)概率与统计试题有所变化,第17题了独立性检验,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主持人:今年的数学文科21个试题,您觉得哪些比较有特色或者亮点?

点评人:第10题向量的题目比较有新意,对思维能力有很好的考查;第15题直线与曲线试题体现很好的创新性;第17题概率与统计试题有所变化,考查了独立性检验,对运算能力有很好的考查.

主持人:结合往年试卷,在命题动向上有哪些启示?

点评人:近年高考试题注重基础、力求创新,内容覆盖全面且重点突出,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与应用意识,很好地把握了“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的命题思路.考生需要综合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推理演算才能解答这些问题.总之,高考试题会向更好地体现 “多考一些想,少考一些算”的命题理念发展,命题的新趋势就是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的考查.

1  

相关推荐:

  |    | 

  |    | 

安徽高考数学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2014??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 表示z 的共轭复数.若z=1+i,则 分)(2014??安徽)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 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为参数),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ρ=4cosθ,则直线l 分)(2014??安徽)x、y满足约束条件 ,若z=y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10.(5分)(2014??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向量 cosθ+sinθ,0θ2π},区域Ω={P|(0<r|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1.(5 分)(2014??安徽)若将函数f(x)=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φ 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φ 的最小正值是 12.(5分)(2014??安徽)数列{a +5构成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则q= 13.(5分)(2014??安徽)设a0,n 是大于1 的自然数,(1+ 14.(5分)(2014??安徽)设F 轴,则椭圆E的方程为 15.(5分)(2014??安徽)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 min表示S 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 小值.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早答题卡上的指定区 16.(12分)(2014??安徽)设 ABC 17.(12分)(2014??安徽)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连胜两局者直接赢得比赛,若赛完5 局仍未出现连胜, 则判定获胜局数多者赢得比赛.假设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 ,乙获胜的概率为 ,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的概率; 为比赛决胜出胜负时的总局数,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18.(12 分)(2014??安徽)设函数f(x)=1+(1+a)xx ,其中a>0.()讨论f(x)在其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当x[0,1]时,求f(x)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的x 19.(13分)(2014??安徽)如图,已知两条抛物线E 两点.()证明:A 20.(13分)(2014??安徽)如图,四棱柱ABCDA A底面ABCD,四边形ABCD为梯形,ADBC, 且AD=2BC,过A 的交点为Q.()证明:Q 为BB 的中点;()求此四棱柱被平面α 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若AA =4,CD=2,梯形ABCD的面积为6,求平面α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1.(13 分)(2014??安徽)设实数c>0,整数p>1,nN >1+px;()数列{a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2014??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 表示z 的共轭复数.若z=1+i,则 2i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 ,然后直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求值.解答: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是基础的计算题.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 充要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计算题;简易逻辑.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时,ln(x+1)<0;ln(x+1)<0,0<x+1<1,1<x<0,x<0, “x<0”是ln(x+1)<0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 89考点: 程序框图;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 写出前几次循环的结果,不满足判断框中的条件,退出循环,输出z 解答:解:第一次循环得z=2,x=1,y=2; 第二次循环得z=3,x=2,y=3; 第三次循环得z=5,x=3,y=5; 第四次循环得z=8,x=5,y=8; 第五次循环得z=13,x=8,y=13; 第六次循环得z=21,x=13,y=21; 第七次循环得z=34,x=21,y=34; 第八次循环得z=55,x=34,y=55;退出循环,输出55, 点评:本题考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常用的方法是写出前几次循环的结果找规律,属于一道基础题. 分)(2014??安徽)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 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为参数),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ρ=4cosθ,则直线l 考点: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分析: 先求出直线和圆的直角坐标方程,求出半径和弦心距,再利用弦长公式求得弦长. 解答: 解: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4,表示以(2,0)为圆心、半径r等于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方法,把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的方法,点到直线的距离 公式、弦长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分)(2014??安徽)x、y满足约束条件 ,若z=y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得到直线y=ax+z 斜率的变化,从而求出a 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ABC). 由z=yax 得y=ax+z,即直线的截距最大,z 也最大. 若a=0,此时y=z,此时,目标函数只在A 处取得最大值,不满足条件, 若a>0,目标函数y=ax+z 的斜率k=a>0,要使z=y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 (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安徽高考数学)则直线y=ax+z 与直线2xy+2=0 平行,此时a=2, 若a<0,目标函数y=ax+z 的斜率k=a<0,要使z=y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 则直线y=ax+z 与直线x+y2=0,平行,此时a=1, 综上a=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结合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 本方法.注意要对a 进行分类讨论. 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函数的值.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逐步求解表达式的值即可. 解答: 解:函数f(x)(xR)满足f(x+π)=f(x)+sinx.当0x<π )+sin+sin )+sin+sin +sin =sin +sin +sin 点评:本题考查抽象函数的应用,函数值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18考点: 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判断几何体的形状,结合三视图的数据,求出几何体的表面积. 解答: 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正方体的棱长为2,截去两个正三棱锥,侧棱互相垂直,侧棱长为1, 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正方体2S 棱锥侧+2S 棱锥底= =21+ 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求解几何体的表面积,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 考点: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排列组合. 分析: 利用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形成的对数,减去不满足题意的对数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共有12 条,两条为一对,共有 =66 同一面上的对角线不满足题意,对面的面对角线也不满足题意,一组平行平面共有6对不满足题意的直线 对数, 不满足题意的共有:36=18. 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6618=48. 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逆向思维是解题本题的关键. 考点:带绝对值的函数;函数最值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选作题;不等式选讲. 分析: 分类讨论,利用f(x)=|x+1|+|2x+a|的最小值为3,建立方程,即可求出实数a ,f(x)=x+12xa=xa+1+1; ,f(x)=x+1+2x+a=3x+a+1>+1, +1<2a,故舍去;综上,a=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值域问题.解题过程采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属于中档题. 10.(5 分)(2014??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向量 cosθ+sinθ,0θ2π},区域Ω={P|(0<r| 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直线与圆. 分析: 不妨令 =(1,0), =(0,1),则P 点的轨迹为单位圆,Ω={P|(0<r| |R,r<R}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点为圆心,内径为r,外径为R的圆环,若CΩ 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单位圆与圆环的内外圆均相交, 进而根据圆圆相交的充要条件得到答案. 解答: 解: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向量 不妨令=(1,0), =(0,1), cosθ+sinθ=(cosθ,sinθ), 点为圆心,内径为r,外径为R的圆环, 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单位圆与圆环的内外圆均相交, 故|OQ|1<r<R<|OQ|+1, |OQ|=2,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其中根据已知分析出P 示的平面区域,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1.(5 分)(2014??安徽)若将函数f(x)=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φ 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φ 的最小正值是 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 根据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可得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sin(2x+ 据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可得 ,kz,由此求得φ的最小正值. 解答: 解:将函数f(x)=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φ 个单位, 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sin[2(xφ)+ ]=sin(2x+ 2φ)关于y 轴对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余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属于中档题. 12.(5 分)(2014??安徽)数列{a +5构成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则q=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设出等差数列的公差,由a +5构成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列式求出公差,则由 化简得 答案. 解答: 解:设等差数列{a +5构成等比数列, +4d.化简得:(d+1) 故答案为:1.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是基础的计算题. 13.(5 分)(2014??安徽)设a0,n 是大于1 的自然数,(1+ 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二项式定理. 分析: 求出(1+ =4,列出方程组,求出a 故答案为:3.点评: 本题考查解决二项式的特定项问题,关键是求出展开式的通项,属于一道中档题. 14.(5 分)(2014??安徽)设F 轴,则椭圆E的方程为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 求出B( ,即可求出椭圆的方程.解答: 解:由题意,AF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与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5.(5 分)(2014??安徽)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 min表示S 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 小值.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 依题意,可求得S ,可判断错误;进一步分析有S 再对逐一分析即可得答案.解答: 综上所述,命题正确的是,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着重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综合应用,考查推理、分析与运算的综合 应用,属于难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早答题卡上的指定区 16.(12分)(2014??安徽)设 ABC 考点: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综合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a=6cosB,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a ()a=6cosB,cosB= sinA=sin2B=,cosA=cos2B=2cos 点评:本题考查余弦定理、考查正弦定理,考查二倍角公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7.(12 分)(2014??安徽)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连胜两局者直接赢得比赛,若赛完5 局仍未出现连胜, 则判定获胜局数多者赢得比赛.假设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 ,乙获胜的概率为 ,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的概率; 为比赛决胜出胜负时的总局数,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1)根据概率的乘法公式,求出对应的概率,即可得到结论. (2)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别求出对应的概率,即可求X 的分布列;以及均值. 解答: 表示甲在4局以内(含4 局)赢得比赛的是事件,A 表示第k局甲获胜,B 表示第k局乙获胜, +3+4 +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以及离散型分布列的计算,以及利用期望的计算,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8.(12 分)(2014??安徽)设函数f(x)=1+(1+a)xx ,其中a>0.()讨论f(x)在其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当x[0,1]时,求f(x)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的x 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即可; ()利用()的结论,讨论两根与1 的大小关系,判断函数在[0,1]时的单调性,得出取最值时的x 取值.解答: 解:()f(x)的定义域为(,+),f′(x)=1+a2x3x 处分别取得最小值和最大值. (ii)当0<a<4 处取得最小值.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的知识,考查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能力,属中档题. 19.(13 分)(2014??安徽)如图,已知两条抛物线E 两点.()证明:A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向量与圆锥曲线. 分析: ()由题意设出直线l 的方程,然后分别和两抛物线联立求得交点坐标,得到的坐标, 然后由向量共线得答案; ()结合()可知 的三边平行,进一步得到两三角形相似,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答案. 解答: ()证明:由题意可知,l 点评:本题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题,考查了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训练了三角形的相似比与面积比的关系, 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压轴题. 20.(13 分)(2014??安徽)如图,四棱柱ABCDA A底面ABCD,四边形ABCD为梯形,ADBC, 且AD=2BC,过A 的交点为Q.()证明:Q 为BB 的中点;()求此四棱柱被平面α 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若AA =4,CD=2,梯形ABCD的面积为6,求平面α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考点: 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证明平面QBC平面A DA,可得QBCA AD,即可证明Q为BB 的中点;()设BC=a,则AD=2a,则 ahd,利用V棱柱= ahd,即可求出此四棱柱被平面α 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ADC中,作AEDC,垂足为E,连接A 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求出S ADC=4,AE=4,可得tanAEA =1,即可求平面α与底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答: ()证明:四棱柱ABCDA 中,四边形ABCD为梯形,ADBC, 平面QBC平面A DA,平面A CD与面QBC、平面A DA的交线平行,QCA 的中点;()解:连接QA,QD,设AA =h,梯形ABCD的高为d,四棱柱被平面α 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 棱柱=ahd, ahd,四棱柱被平面α 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ADC中,作AEDC,垂足为E,连接A 为平面α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 BCAD,AD=2BC, ADC=2S 梯形ABCD的面积为6,DC=2, ADC=4,AE=4, tanAEA 平面α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 点评: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性质,考查体积的计算,考查面面角,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1.(13 分)(2014??安徽)设实数c>0,整数p>1,nN >1+px;()数列{a 考点:不等式的证明;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分析法和综合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函数思想;点列、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分析: n+1着手,由a n+1 ,将求证式进行等价转化后即可解决,用相同的方式将a n+1进行转换,设法利用已证结论证明. 解答: >1+px.综合、知,当x>1 ,原不等式得证.点评: 本题是一道压轴题,考查的知识众多,涉及到函数、数列、不等式,利用的方法有分析法与综合法等,综 合性很强,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