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的微电影

篇一:首届校园微电影大赛策划书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微爱电影社

策划书

(一) 活动主题:校园微电影大赛

(二)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

(三) 活动背景: 亲爱的大一小鲜肉们刚刚踏入大学的校门,教师教育学院的生活五彩斑斓。为了使新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这个 永远的“家”,互相了解,并丰富

新生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

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加强沟通理解。文化展现社团风采。大学以一种精彩

活力的社团文化浸染我们生活。

因此,在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教师教育学院微爱电影社决定举行此次哈师大

微电影大赛,以欢快轻松的方式,重拾简单的快乐,唤醒社团文化。同时这

又是一个大学生表现校园风采和青春风貌的

文明礼仪的微电影

广袤舞台。通过这次微电影大

赛,希望可以增强同学之间合作互助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和凝聚力,以提高

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文化氛围,特举办“首届校园微

电影大赛”

(四) 活动的目的、意义: 青春是躁动的雨季,身体里也活跃着不安分的细胞。每个人都有一个梦,白

马王子或是灰姑娘的梦,随梦追逐,即使路上坎坷。也许,他们没有华丽的

外表,没有天籁般的嗓音,但是只要他们有梦,就有成为主角的可能。微爱

电影社提供圆梦的机会,通过报名者一系列微电影的拍摄,为学子提供展现

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

参与微电影拍摄的可以是大一新生,也可能是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我

们社团将从学院前所未有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增添学院学生的积极性和课余生活的多样性。在校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不能缺少寻美的眼睛和心灵。微电影创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剧本的素

材寻找、演技、导演等无一不考验着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这次的比赛不仅能

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也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

充分展示各方面的才能;更能从学生的视角感受校园文化,体现学生对学校

的热爱。

(五) 活动预期效果

“微电影”的迅速发展及壮大,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几分钟

可以干什么?几分钟的视频短片可以让旭日阳刚从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

几分钟的微电影也可以让你从现实走向梦想。在电影这个艺术形象蓬勃发展的今天,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每个人只需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示这个大千世界,通过镜头和影音创意成最不真实的电影短片来表现最真实的万象。哈师大教师教育微爱电影社可以通过举办该活动,使大家对微电影,对校园对生活都有一个新的认识,在学生人气和凝聚力上有一个大的提升。

(六)活动可行性分析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进行可行性论证的时候,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活动的特点,认为我们的活动在经费预算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下面做具体解释:

首先,我们的经费预算少。本着小成本大效果的宗旨,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人资源,降低活动经费预算;在宣传上我们用走班宣传加大厅海报的方式低成本宣传。其次,我们的活动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操作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是活动成功的基础。第三,作为教师教育学院以至哈尔滨师范都是第一届的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该微电影拍摄地点为美丽的师大校园,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很好地对师大进行了宣传,相信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门都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因此我们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必将会把活动很好的开展起来。

(七)活动时间:

时间:2014年10月1日至11月11日

(八)活动地点:

地点:拍摄地点:校园为主

颁奖地点:科学会堂(11月28日)

(九)主办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微爱电影社

(十)协办单位: 各班级

(十一)参赛对象: 全体同学,特别为14级新生和10级大四

(十二)主题设定: “最美”

拍摄内容:(1)青春励志

(2)班级风采

(3)宿舍文化

(4)师生情

(5)感恩与感动

以上只是参考拍摄内容,可根据各班构想调整。

(十三)活动流程

1、宣传阶段(10月1日到10月10日)

利用走班、海报在校内宣传。

并且大一招募一些电脑技术高超者加盟组织者团队,并对于这些相关人员进行前期的专业技巧培训。

2、作品征集阶段(10月11日开始到11月11日)

①征集方式:以专业为单位参赛,每个专业出一个作品,直接将作品交予院系负责人并附填写作品征集表格。

②作品要求:可以以任何的形式,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如发生在班级内的趣事,温馨搞怪的宿舍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奋发向上的学习劲头,其乐融融的班级氛围,追求异性的“艰辛历程”,哈师大的美丽风景,对母校的别样情怀等等。

3、作品评选阶段(11月11日-11月20日)

①评选标准:

a.作品需具有创意,故事内容不空洞,设计个性化。(3分); b.演员表演灵活,不死板(2分);

c.能够体现当代大学生活的特点(2分);

d.镜头衔接顺畅不突兀(2分);

e.时间长短合理,十分钟左右(1分)。

②奖项设有一、二、三等奖,优秀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及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将,并颁有证书及精美礼品。

4、决赛

①决赛时间:11月25日18时

②决赛地点:科学会堂

(二)具体方案

1、10月11日由宣传部通知各班班长此次活动大致情况并配有作品征集表; 2、10月15日提交初步完成的剧本,由编剧组审核内容(作品可原创或百度,但上交时必须注明是否原创)。

3、11月11日提交作品成品,导演组审核报名情况整理参赛者信息资料,并将作品编号,在11月11日至11月20日期间,由网络组与各个作品负责人联系对作品后期制作进行第一次修改。

4、11月20至11月24日对各个作品进行第二次修改;

5、11月25日13时布置会场并进行彩排。

6、微电影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

①决赛内容:按照之前的排序依次播放各个作品,每个作品之间进行串场表演。 ②评奖方法:由评委老师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个作品进行评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

③决赛具体流程:

a. 开场舞,主持人宣布大赛开幕,介绍到场嘉宾以及介绍大赛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细则。

b. 按抽签序号进行比赛,评委酌情给分。每个作品之间插入串场表演。 c. 全部作品展示完毕后,统计分数,公布大赛结果。

d. 邀请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合影留恋。

e. 由院党委书记及评委老师作总点评。

f. 请嘉宾先行退场,比赛结束。

(三)活动细节具体安排

1、赛前宣传:大赛前一周,走班,并且在A、B区门前出黑板以及海报,广泛引起 同学们的注意,宣传本次活动。

2、决赛前期准备:

①布置会场:由组织部负责会场布置,准备相关器材、展板以及海报。 ②观众:大一大二学生。

③主持人:挑出两名主持人。

④礼仪:出四名礼仪。负责嘉宾的接待,分数条的收集,配合组织部会完成相关事宜。

⑤串场节目:要求内容配合活动主题,积极向上。

3、决赛中期安排

①比赛开始后,现场秩序由部分策划部负责。 ②后台管理:由专人负责各个作品的衔接。 ③颁奖:根据嘉宾及评委老师情况而定。 ④总评:由院党委书记及评委老师作总点评。

⑤收尾:由教师教育学院微爱电影社总体负责会后的一些工作,并将经费上报教师教育学院。写好活动总结,赛事结果,并将其备案。

(十四)经费预算:

1、海报,横幅: 张 元

3、奖品费: 元

4、会场布置费用: 元

5、其他费用:

篇二:“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快餐化,文化跨界化,媒介多元化。在迅猛发展的“微”时代背景下,微电影已经不是初创时期的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它已经并且正在走向规范化、品牌化。因此我们的思维也要有一个质的飞跃。纵观近3年中国微电影的发展,可谓帜号猎猎,牛气哄哄,亮点多多。不但网络剧进入大片时代,就连300秒的微电影作品,也以每年双倍的数量剧增,单就6.5亿的手机网民和2015年400多亿的网络视频收入,就使我们不得不把当今时代称为“眼球吸金”的微时代。

一、“微时代”的微电影思维

有人认为,影像机和手机拍摄功能的广泛普及使微电影创作实现了大众化、平民化、青年化,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大众化绝对不是随意化,更不是粗制滥造。微电影要讲究编剧故事的完整性、拍摄画面的专业性、后期制作的艺术性等等,而绝不是单纯的恶搞、拼接、游玩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才能建立新型媒体集团。现在微电影创作的思维,不仅仅是制作手段的思维,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变迁。

第三,微电影的思维,是画面语言故事化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微电影重在观赏,观赏艺术实际就是“眼睛里”的艺术,因此在创作微电影的时候,一定要把视觉放在首位,用画面解读故事,用画面叙事现实,用画面说明一切。试想一部5分钟的微电影,如果出现过多的对白和解说词,这个节目还怎么看下去呢?微电影的特点就是微小,微小视频要吸引眼球,就必须在视觉上有“新奇特”的个性,而新奇特的视觉冲击力用解说词或者对白是实现不了的。因此,在创作微电影的时候,尤其要学会拍摄“哑剧”,善于用画面语言叙事,千万不要让“听觉”艺术进入的太多、太过于强大。

第四,微电影的思维,不仅仅是娱乐至上,还应该“微言大义”。我们可能驾驭不了庞大的网络,但是我们能够驾驭某个微电影的创作。有人说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微电影主要是用于快餐式、碎片化的娱乐消遣,通过一些搞笑的视频小段子或者小故事提高大众的“点击率”和对某个视频网站的重视。但是自2014年起笔者在国际国内的微电影大赛中看到了更多的“微言大义”的短视频。陕西师范大学的《举手之劳》,中国传媒大学的《不要那么大》,云南戴光禄先生的《喜鹊的喜好》和沈阳大学的《对比》等等,都是讥讽和揭露社会现实中的一些恶劣现象和不良习惯等等。而网络短剧《雷锋侠》《缺失的土地》更是对当今社会缺乏见义勇为、不注重环保事件的迎头批判。

二、 微电影的审美追求

艺术审美是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观察、感知、想象乃至理解,其内涵就是领会事物的美。微电影的艺术审美也是这样,微电影爱好者们在拍摄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摄影构图的审美能力,以使这种影像艺术能够更直观地传递给人民大众更多的审美。

2015年获得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微电影摄影奖的《极限800米》,展示的的是一批90后的武警战士训练以及野外生存的过程,由于作者是一个多年专业拍摄大力度影片的摄影师,所以这部5分钟的微电影,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形象,那紧绷的肌肉,那坚毅的脸庞,那“横平竖直”的器械,无不给人以“线条美”的享受。获得亚洲最佳摄影奖的微电影《爱的故事》,虽然只有短短的4分钟,但是作者真正把西湖拍摄成了“人间天堂”――湖面美,晚霞美,鸳鸯美,晨练美,光线美??这部短片的每个镜头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笔者认为,如果作者没有一定的摄影和光线应用技术是拍不出这样优秀的微电影的。 摄影艺术的思维方式是有审美需求的。图象通过艺术的拍摄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最后产生审美。如果拍摄的《极限800米》,人无精神,场面凌乱,器械乱扔,乌云密布??是得不到艺术欣赏的。我们说,

光影思维既然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就不能太“随意”,就不能像拍摄一部“家长里短”的普通纪录片那样,“全景”“长镜头”“跟定拍”“无特写”“不打灯”“不用架子”等等。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微电影爱好者认识到,影像拍摄是一门审美的艺术,微电影不等于“随意拍”,所以他们在开机的时候越来越多地注意了光线、构图和灯光三角架的使用。 现在有个别微电影作者认为,微电影是民间的,作品只要有情节、有故事就可以了。这种认识其实是个误区,微电影的“低成本”“低技术”和它的“大众化”,并非是创作上的“底层化”“低俗化”和“随意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要求“生活中的审美和审美的日常化”,因此,即便是最普通的微电影创作者,也应该站在大众审美的立场上进行审美思维和审美判断,将美的、美好的、审美的带给人间。

三、 微电影要有“批评”精神

微电影“火”了,“火”的不得了。2016年刚进入二季度,笔者就在两个微电影大赛中担任了评委会主席,还有几个微电影大赛正在积极地征文筹备中。请看看这些大赛的主题:中国梦正能量精神文明微电影大赛;中国梦青春礼仪微电影大赛;中国梦人居环境微电影大赛;中国梦正能量党建人物微电影大赛。由于主题思想明确,政治理念清晰,所以征集到的几百部微电影作品大都是讴歌时代,弘扬正义,倡导新风的节目,仅有的十几部展示环境污染、不讲礼仪的微电影,这些微电影不但在评奖中没有获得较高的奖项,有的就连入围都是奢望。 提倡礼仪之风,弘扬社会正气,正面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有些社会问题,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揭露、提出批评、实行舆论监督也是对弘扬正气的一种补充。因此笔者认为,在微电影大赛中,特别是在剧情类和历史文化的微电影创作中,不一定要在征文的“参评须知”里面一律标明:1.作品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大力宣扬??

2.以时代先进人物为蓝本,突出宣传??3.崇尚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正气??

正是因为我们在微电影大赛的征文中明确地标明了这些“口号”,所以有些作者在编剧时,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将剧情“往正能量上靠”。有的学校老师也会按照征文要求督促学生这样创作。笔者并不是反对上述这些征文要求,而是想对这些微电影创作评奖要求进行一些适当的改革。

我从事电影电视创作多年,参加过无数次全国各类电视节目评奖,也担任过国家级奖项的评委以及外国电影节评委。上述“参评须知”的内容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就是这样要求的。当时一个省级电视台不超过7台摄像机,一个大军区只配发2台摄像机,编导摄像剪辑必须是共产党员。如今,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了,多媒体时代已经使每个人都成为了视频的拍摄者和传播者,拍摄的内容也绝不仅仅是“正气歌”了,况且艺术创作需要百花齐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参评须知也应该有所改变。在提倡拍摄爱祖国,讲文明,树正气作品的同时,也要倡导创作一些“批判”性的作品,以监督腐败,批评错误,讥讽缺失,推崇正义。

四、 微电影的多元化传播

截至今年5月,国内已经有60多个省市电视频道开辟了微电影播放栏目(不完全统计)。于是,微电影是否能够在电视台播放,成了微电影创作是否成功的“核心点”。有的大学甚至把在电视台播出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相提并论。

笔者当然也看到,“火火”的微电影能够给电视台栏目带来一定的收视率,也会给观众在宽大的屏幕上带来不同的视觉欣赏。所以笔者不会否定微电影爱好者们为在电视台播出而创作。但是微电影既然可以作为宣传工具,亦可以作为产品推广艺术,又能够成为“自娱自乐自恋”的玩物,也可以是“发泄”“监督”的实证,还可以是人生经历的纪录??我们就没有必要把微电影创作的成果盯在电视“播出”上。

篇三:2016.4道德讲堂

"txt">时间:2016年4月16日

地点:道德讲堂

流程:

主持人:

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发出“他妈的”之声;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们要向有这种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道德讲堂”第一讲----文明礼貌。本次课程,我们将会包括六个部分:1.唱一首歌曲2.看一部短片3.将一个故事4.颂一段经典5送一份心意 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道德之旅吧!

一. 唱一首歌曲

主持人:

一起来学唱《文明在那里》请全体起立,有请我们的音乐王老师为大家授课。

场景:全体人员起立唱《文明在那里》 教学用具:《文明在那里》伴奏带 歌词:

文明在哪里?

我来告诉你。

文明就在你身边,

在你的生活里。

言行知礼,

草木珍惜。

老幼尊爱。

和睦邻里。

文明在哪里,

从我来做起。

人人都来讲文明。

这个世界更美丽。

文明在哪里?

我来告诉你。

文明就在你身边,

在你生活里。

勤奋工作,

热爱学习。

懂得感恩,

守德明理。

文明在哪里,

从我来做起。

人人都来讲文明。

这个世界更美丽。

文明在哪里?

我来告诉你。

文明就在你身边,

在你生活里。

万涓成水,

点点滴滴。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

文明在哪里,从我来做起。

人人都来讲文明。

这个世界更美丽。

二、看一部短片

主持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由学生自行拍摄文明礼仪活动微电影。

场景:全体观众观看短片

主持人:

看完了短片,我认为大家都有所感触,相信对于文明礼仪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及了解。试着去常识改变下自己的文明礼仪,那么你将会发现原来改变了自己那么一点点,就能为社会多做那么多的贡献。如同短片中说的,文明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就是一个弯腰的动作,有时候只是一个举手的瞬间。我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体现文明礼貌。

三、讲一个故事

主持人:

请张可欣同学为我们来讲讲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

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张可欣:

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四、诵一段经典

主持人: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能以礼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今天我们来诵读两句诗。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大家跟着主持人齐声诵读两句诗。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