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江西高考作文

篇一:历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2010年 2010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找回童年 2007年 2007江西高考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5年 2005江西高考满分作文:微笑的脸 2005江西高考满分作文:脸的真谛 2005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给生命一个笑脸 2005江西高考满分作文:脸·人·精神

篇二:2010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点评12篇

"txt">江西:命题作文《找回童年》题目: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

找回童年1

小米来到这座城市已经三个月了,一分钱没赚,倒赔出去988。100是做好事赔出去的,刚到城里的时候,因为单纯,太相信眼见的事情,咬住牙拿了100给“没钱回家”的路人甲。另外888是学费,师傅说888就是“扒扒扒”的谐音,缴了学费以后跟他干肯定扒得多。

小米也不想做扒手,可耐不住那股上当受骗好人难做的怨气和师傅的诱惑。就这样小米拜师学艺,苦练功夫,终于技成出师。第一天上岗,小米的岗位被师傅暂定在8路公交车上,这是城市里最为拥挤的一趟公交车,也就是小米这样的新手最佳的实习场所。

今天第一次做贼,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不费吹灰之力,三个鼓鼓囊囊的钱包和一个崭新的手机就到手了。毕竟第一回干这事,小米心里头还是有些发虚,想趁公交车靠站时早早下车,溜之大吉。

好不容易熬过了比几年时间还长的几分钟,公交车靠站了。小米像泥鳅一样从车上溜了下来,不禁大松了一口气,定了定神,才想去找个僻静的地方清点今天的成果。小米堂而皇之地走在大街上,紧张的神经已经渐渐松弛了下来,开始回想起下手

时的情形来。其实就在小米扒钱包的时候,有两次都被旁边的乘客发现了,但是他们都被小米恶狠狠的目光吓得不敢吭气。这是扒手师傅教的一招,叫“虚张声势”,被小米用得非常成功。

在小米得意忘形的时候,一个小孩的声音响了起来:“钱包,钱包!”小米大惊,以为失主追来,正准备撒腿大跑的时候,那小孩的声音又传来:“叔叔,你的钱包掉了!”虚惊一场,原来是做好事的。转头看见那小孩,红扑扑的脸,白眼珠鸭蛋清似的眼睛里满是焦急。小米捡起钱包就走。没走两步,那声音又喊起来了:“叔叔,叔叔。”小米大急,转身大喊:“别叫了,给你100块当谢礼。”“叔叔,你手机掉了,我不是要你的钱,我爸爸教我做好事不能要钱的。”红扑扑的脸,白眼珠鸭蛋清似的眼睛里满是委屈。经验不足害死人啊,自己还是太紧张了,放钱包的时候手机又给带了出来。“来,小朋友,叔叔给你200块奖励你啊……”“叔叔,我真的不要,要钱我就不告诉你了,收了钱我就不是好小孩了,同学会笑话我的。”小男孩红扑扑的脸,白眼珠鸭蛋清似的眼睛里满是焦急。小米停了下来,没走,看着那小男孩,越看越熟悉,尤其那眼神就像自己小时候。直到小孩说再见的时候,小米还站在那里,小孩的背影却越走越远……

第二天,小米的师傅在警察局一直嘟囔:“888,发发发,收徒不慎,东窗事发。”

【标卷解析】 这是一篇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一流的上好佳品。写作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1.从内容上说,立意深刻,主题鲜明。童年应当是什么样的?应当是天真的、纯洁的,不受诱惑和污染的。本文表现的正是这个主题,文中小男孩的话语虽不多,但足以让人看到童年的美丽与纯真,看到人性的纯洁与美好。文中的“看着那小男孩,越看越熟悉,尤其那眼神就像自己小时候。”极巧妙地点明了主旨。

2.从形式上说,这篇作文巧妙地使用了小小说的形式,通过小米的一次“赚钱”的过程来表现人性之美,来表现童年的纯真。这篇文章用小小说这种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集中、含蓄,有一定深度。作者截取了生活中富有特征义的一个片段、一个特写

镜头,集中描写和塑造了小孩,经此解剖和反映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并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受到教育,提高认识。

找回童年2

童年本应该天找回真烂漫,童年本应该百无禁忌,童年本应该无忧无虑……可是我的刚上小一的儿子却表现的成熟、谨小慎微、整天提心吊胆,我要帮他找回童年。

儿子凡事爱点头,很少说话,就像个小大人似的,那么深沉。众人见了我儿子都说咋这样,也许是整天跟我在一块,变得成熟。又一次我大姐来我家串门,我大姐问:“孙光辉,想吃西瓜吗?”好长时间没听见儿子搭腔,我大姐就急啦。我连忙说:“你跟我儿子交流要多看,你看他点头就是行,摇头就是否。”我大姐说:“这孩子太老成,半天问不出一句话,你该放出去跟小孩玩。”起初他不愿出去,我就带他到有孩子的邻居家串门,介绍他给小朋友认识。去年暑假以后生性活泼好动开朗大方的侄子孙义信的到来,使我儿子彻底改观。孙义信领着我儿子玩纸牌、枪、陀螺、溜冰、上网游戏,跟小朋友们一起打仗娱乐。我儿子现在很少在家,吃饭不超过十分钟,一门心思在小朋友身上,还经常在我面前撒娇。

不过儿子说话还是十分小心,轻易不再多说一句话,怕说错了话挨打。小时候我教他说话:“我是你爸爸。”他跟着学:“我是你爸爸。”持续了大半年,他始终拐不上来这个弯,我就往他屁股上揍。他妈妈说:“孩子才多大呀,他又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想想也是儿童怎么能有那么多的忌讳。在家里跟在单位不一样,生怕得罪了领导和同事。于是我面带微笑,随意和儿子交流看,现在儿子敢直呼我的名字,甚至干好我的小名。多年父子成兄弟,我的儿子终于百无禁忌。

最近几个月小学、幼儿园闹杀小孩。小学门前有警察站岗,班主任老师也要孩子们注意安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儿子最近经常问我:“爸爸,我们学校有坏蛋么?坏蛋会杀小孩。”一进家门他就拉好保险栓,怕坏人进家。这小孩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怎么是好呢?可是不幸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国家、学校、家庭不可能不对孩子进行安保和教育。我就劝他:“儿子是男子汉,不怕。警察叔叔会保护你,老师、爸

爸也会保护你。”儿子经过一个月的观察,返现什么事也没发生,警察见了孩子面带笑容。儿子上学、放学还跟警察叔叔打个招呼。有了强大的保护,儿子终于赶到安全。

小孩子就该回归自然,不能从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就想考大学那样绷紧弦。儿童考托福,考奥数实在是无稽之谈,让我们一起来帮孩子找回童年。

找回童年3

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在寻求一种简单,一个越来越浮躁的心灵在寻求一种宁静,一个越来越淡漠的人群在寻求一种感动,一个越来越奢华的社会在寻求一种质朴……不经意间,找回童年似乎成了每一个人的梦想。

找回童年就是要找回自由找回快乐。我的童年的天地是广阔的,望不到边的鄱阳湖就在我家屋后,岸边是我们常去玩耍的儿童乐园。最有趣的是夏天,在水边上嬉戏打闹,数着过往的帆船等着卖西瓜的船靠岸,大人会用钱或用谷子换,一箩筐一箩筐的西瓜搬回家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得到的;秋冬时节水位下降,干涸部分成了绿洲,便又可以随父母去洲上打柴草或捡牛粪了,几个小玩伴在那青绿的洲地上边玩边打滚,嬉笑着躲避大人的责骂,那时的我们自由自在,没有装修得华丽的城市套房的束缚,没有各种培训班的学习,没有大人从小就灌输给我们的竞争的压力,我们无拘无束,在广阔的天地间找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找回童年就是要找回单纯找回真诚。童年的我们是单纯的,对人是真诚的,左邻右舍的大门都敞开着,王大爷张大妈家的竹床板凳都好像是自己家的,可以躺下就睡拿来就坐,那时没有人叫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没有谁教我们如何去识别形形色色的骗局,有的是乡里乡亲的融洽相处,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虽说日子苦,可喝杯清水心也甜。其实很多的快乐和感动都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相待,只可惜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追名逐利的人心似乎已容不下真诚了(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年江西高考作文)。

找回童年更是要找回梦想找回希望。童年的梦想比天还大,认为自己的未来一定

是前途无量,也许昨天还在立志要当科学家,今天就想改当文学家了。同学之间还会比梦想,你当教师我当医生,你当解放军我当警察,反正没有一个人会承认自己的明天会不如人。那时老师出题,问你最想上的大学是哪所,同学们的答案大都雷同,回答国内的就是清华北大,国外的就是哈佛和牛津。尽管现在我的同学当中无一人在这些名牌大学深造过,也无一人成了名成了家,但那时的梦想确实激励了我们整整一代人。

童年是一笔人生财富,是一种人生感受,是一种铭心的体验,是人们久蓄于心的一方天一块地,是鲁迅笔下的朝花夕拾,是高尔基人生三部曲的开篇曲。即使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会有童年狡黠的回忆;即使是恶贯满盈的坏人,也留下过童年纯真的笑容。找回童年就是要让我们学会于躁中取宁,于闹中取静,以一颗单纯宁静之心来应对纷繁复杂的世事变迁,以不变应万变,来成就我们精彩的人生!

童年的回忆是难忘的,童年的心灵是纯洁的,童年的歌是动听的,童年的梦是美好的……让我们带着一颗宁静之心,去找回自己的童年,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因此而更美好!

找回童年4

人越长大,心情却越来越坏。学业的压力,生活的苦恼,让我疲惫不堪。忽然,一首熟悉的歌飘进我的耳朵:“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还停在上面……”

我打开窗户,看到三楼下,小区的院子里,一群老人在踢毽子。歌声,是从花坛上的录音?里传来的。

青草,碧树,红花,蝴蝶,秋千……

我的童年,宛如一幕幕短片,在脑海中展现出来,闪耀着灵动的光辉。不记得有多少个炎热的夏天,和儿时的伙伴一起爬到山上,尽情地嬉戏,玩耍。

篇三:2013年江西省高考满分作文选

="txt">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少于7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今年看似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道考题,出题者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来做评价,讲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但出题者显然是转了一个弯,他并没有让你评价所怕的对象——奥数、英文、周树人,而是让你就“怕”与“不怕”展开感想和思考。这样,作文实质上还是由具体的事件让学生上升到生活中的普遍性的道理上来思考。

先说说中学生为什么会怕——奥数、英文、周树人。

首先说奥数。国际上有奥数比赛,也许外国人并没有怎么当回事,而我们中国人因为历来有讳忌别人说我们“病夫”“弱智”的口实,所以向来重视各种比赛,尤其是国际上的比赛,——我们可以不管全民身体素有多差,但奥运会一定要多拿金牌;我们可以不管全民的文艺素养有多低下,但钢琴比赛、歌剧大赛一定要出现朗朗、李云迪和戴玉强、廖昌永等样人;甚至我们可以不管文化保护得如何如何,但我们的“申遗”一定要多。因此,有国际奥数比赛,中国的孩子的聪明劲就必须得显露出来。所以全中国的中学生就得学奥数,学好奥数就可以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甚至保送上重点大学,问题是中国这些年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牌没少往回拿,可是风云消散过后,并没听说他们后来发明创造什么。不过后遗症显然出来了,那就是奥数似乎是理科思维、聪明或是能上名牌大学的代名词了,于是普天之下莫非奥数。这样,对于那些不喜欢奥数的同学而言,自然是怕之又怕了。

再说,英文。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学习一门外语甚于学习本国语言的。其原因也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英文也是晋级食禄的台阶,中考要考,高考要考,大学“四级”、“六级”要考,研究生要考,出国更要考。所以,作为中国的孩子其学英文苦不堪言的情状就可想而知了,说起“英文”就不是一个“怕”字了得的事。

说起怕“周树人”,这恐怕是出题者有些落伍了。因为现今的初高中教材中“周树人”已经删得没几篇了。前些年确实有“怕”的现象,鲁迅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晦涩难懂,再加上有些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就使得一些中学生怕“周树人”,其实,这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就今天而论,“周树人”也可以代指传统语言教学,学生确有“怕”的现象。

从客观上分析这些“怕”的对象,并不是本材料要论述的重点,这只是帮助我们明确一些问题。而本材料要论述的重点应是“‘怕’与‘不怕’”的主观态度。其实,不光是奥数、英文、周树人,对于任何一个科目来说,都有其对其“怕”与“不怕”的学生;而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也都有其“怕”与“不怕”的科目。“怕”与“不怕”总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可能有些喜欢挑战的学生正因为有此“三怕”而喜欢它们呢?因为叫别人“怕”的东西正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所以,写作此文,考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考“奥数、英文、周树人”,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是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撼动的。这正如世界上的许多事一样,它不因我们个人的“喜欢与不喜欢”“怕与不怕”而存在,“喜欢

与不喜欢”“怕与不怕”,这只是我们个人的思想态度而已,外界客观改变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来改变它。

(一)《为学》中有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套用这样的说法我们来问自己:学习有难易乎?怕之,则易者亦难矣;不怕,则难者亦易矣。喜欢,则难者亦易矣;不喜欢,则易者亦难矣。“怕”与“不怕”不在难易,而在态度。

(二)有些人因为距离而密切,有些物因为可怕而喜欢,有些事因为繁难而接近。因为距离,我们想拉近彼此;因为可怕,我们想战胜畏惧;因为繁难,我们想迎接挑战。因此,“怕”是“不怕”的开始,“不喜欢”是“喜欢”的前缘。

满分作文:

“树人”需要鲁迅

在当下,中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鲁迅。对于前两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对于后者,我不仅不怕,反而喜欢。

当今中国的中学生,目光盯着升学,压力山大。奥数、英文是两种特别的东西,它能帮助中学生走上升学的捷径,中学生总是怕学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语文学科无论怎么考,分数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这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识”),且语文课程中的“鲁迅”更是难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学都“仰天胁息坐长叹”。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确实并不浅显。但这能成为我们怕的理由吗?纵观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又有哪一个是既浅显的?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难道都让红尘掩盖了它们?

世事沧海桑田,思想却亘古不变。

“鲁迅”这个名词就其本质,已经不再是周树人的笔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称,而是正义力量的象征。试看当今社会,孔乙己化身为教授,不是“窃书”,而是“抄书”;阿Q复活了,在网络炫富炫阔;祥林嫂复活了,在底层呻吟;乏走狗复活了,披着专家学者的镀金外衣,依然向着穷人狂吠;闰土复活了,失学打工,没有了美丽的家园??谁怕鲁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鲁四老爷之流。

中学生不应怕鲁迅,应当正视社会现实,不能只沉迷于书本。脱离社会的书本知识断然不能有助于中国的进步!

如果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只为分数而学,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损毁我们的未来,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人”树不起来,地平线上就不会升起复兴崛起的希望晨曦!

【名师点评】文章首先援引材料,概述了?三怕?的原因,随即迅速将话题重点转到?怕周树人?,表现出考生对材料的深切理解以及把握重点的写作能力,接下来驳斥鲁迅文章?晦涩难懂?的论调,并以古代文学作为反证,指出?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并枚举了鲁迅的一些格言。尤为醒目的是,联系当前社会阴暗面,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复活?来表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正义的渴求。这样写文章,本身就有对鲁迅精神的传承。最后,文章站在国家繁荣富强的层面上论及?怕周树人?的后果,回应本文立论?‘树人’需要鲁迅?。文章首尾呼应,脉络清晰,论理有据,表现出了一种人文情怀。

在怕的背后

“奥数、英文、周树人”,大多数中学生谈之色变,我们因奥数难寻的解题方法而退缩,因英文脱离母语原则而不敢迈进,最后面对周树人艰深难懂的文字,我们彻底恐惧。这一系

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

我们所惧怕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恰恰是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学生早已被家庭、社会圈养成一个个只知享乐、不会思考的“沙发人”。现盛行的娱乐节目一步步地蚕食着青少年走向勇于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导者青少年走向仅仅满足于大脑皮层微量兴奋的深渊。想想古时“闻鸡起舞”的志士,“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还有“凿壁偷光”的读书人,他们抛却惰性思维,勇于向课本中艰深难懂的知识发起挑战,终将难以降服的知识收入囊中。“奥数、英文、周树人”,确有难以接受之处,但如果我们能破除惰性思维,征服这一切自然不在话下。

“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语点破老师的作用。著名英语专家俞敏洪在创立“新东方”初期,便坚持“新东方式教授方式”,并规定所有新进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这是因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确的教学之道,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只知道照着教辅念,不注重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打开知识这扇大门,最终让学生对知识感到恐惧。 “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在德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将文化知识不断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也正因为这样,德国的青少年乐于接受知识,也乐于应用知识。相反,在我们国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制造出一堆眼睛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扫描仪,而非真正四肢健全、头脑发达的知识分子。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应试教育制度下学习目标的绝对化,让我们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产生不满、厌倦甚至恐惧的情绪。

在“怕”的背后,我们逐渐慵懒的思维宣告着对“难点”的让步;老师的不当引导尘封了我们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另外,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抹杀了我们探索的兴趣。“奥数、英文、周树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惰性的思维、学校和国家不完善的引导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的畸形的价值取向。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头扣住材料中的?三怕?现象,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观点明确,旗帜鲜明。紧接着从个人(自己)、学校(老师)、国家(教育体制)三个方面,设置了三个分论点(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并逐一展开论证,思路清晰,说理透彻。最后又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结束全文,铿锵有力,引人深思。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时时处处紧扣材料,既不旁逸斜出,也不拖泥带水,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心布局的能力,也表现了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

道学学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有时,怕与不怕就像天平的两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流行语,一定有其根源。

何为畏惧?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说:“畏惧是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解决某一事物时产生的恐惧、退缩的情绪。”

在此,我便暂且以“怕奥数”为例来说明吧!众所周知,奥数是一门十分难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更想对其敬而远之。我们可以把“奥数”理解为“深奥的数学”,对一般人而

言,深奥的数学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同学们会对奥数产生畏惧感,怕触碰奥数;然而,俗话说“跳一跳,摸得到”,对于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他们有能力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乎,他们对于奥数的喜爱便胜于害怕。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如此,大多数的中学生智力相当,却还会出现害怕与不怕的区别。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我要说: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并不是一个数学天才,然而他有一颗强大的心,面对数学问题,他从不退缩、不逃避,反而选择直面难题、认真钻研,体味其中的乐趣。于是,他强了,畏惧便弱了,他对数学的喜爱也就多了一分。最终,他登上了数学的“高峰”。

徐志摩在《想飞》中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怕与不怕,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你鼓起勇气,鉴定你那颗追求向上的心,直面问题,你的喜爱便会战胜畏惧,你便会攀上高峰。

【名师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引用。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又自然地引出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指出?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两个层面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思维能力,后者侧重思想心态。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引用或化用的名言,既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接起论证的过程,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

我想和您同行

尊敬的鲁迅先生:

你好!

风停,雨静。穿过时光隧道,我终于见到了您。我真的想和您同行,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近来,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您。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怕奥数怕英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很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怕您呢?莫非是因为您的文字太尖锐,他们不喜欢您直刺现实的文字?尖锐一点不好吗?我不懂,真的不懂。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很喜欢您,喜欢您冷峻的文字,喜欢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喜欢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语一词,铿锵有力。我喜欢您的率直与坦然。

如今的社会,敢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似乎在减少,这个世界需要像你一样正直的人啊!我想和您同行,一起直面人生!我需要您做我坚强的后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听说有些地方的教材禁止选您的文章。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多么愤怒啊。那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入选教材,难道是因为中学生怕您吗?您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啊,也可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不过呢,您也不要难过,其实您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比如我,嘻嘻??我没有骗您哦!还有呢,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喜欢您的作品呢!您的文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还有啊,我十分敬佩您那种针砭时弊、勇于解剖的精神。您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毅然放弃学医,走上了文学之路。我想当时肯定没有几个像您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人吧!不过,我坚信:您那尖锐冷峻的文字一定唤醒了不少国人。在那个昏暗的年代,有您真好!我

愿与您同行,倚笔走天涯!

对了,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哦。其实呢,我也很喜欢文学,我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作家,像您一样。我很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地写点东西。我都写了几千篇日记了,也是记录一些时事的。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要把它们编成书,您千万不要笑话哦!

呀,糟了,快下课了。我得先遛了??拜拜。

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

2013年6月7日

【名师点评】文章有三忌:忌庸、忌陋、忌袭。本文作者围绕题意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在阅卷现场瞬间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作者多用短句,叙事风格直白,语言浅显清新,如叙家常,还略带调皮,符合书信体和高中生的性格特征,相较于那些板着脸孔来说教的文章,更舒展,更能让人容易接受。同时,文章联系现实进行论述,更显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