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精神补钙

篇一:09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精神补钙系列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诗人们,这些人间诗意的创造者们,他们的生存状态又怎样呢?

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杜甫又说"文章憎命达",难道、困顿、寂寞和痛苦就是诗人永恒的命运吗?

不论是李白的雄阔,杜甫的寂寞,苏轼的超脱还是歌德的超绝,诗人们执著地向人们证明一个人的存在,可以超越时空而永恒,可以向人们宣示精神的不朽。

诗人,不论贫穷或富有,落寞或喧嚣,他们把自己的精神安置在自己的作品中,安置在那个时代的大地上,安置在千百年来和千百年后读者的心中。哪里是他的故乡,哪就是诗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在那里,他们将享受那由于偎伴神灵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这就是诗化,就是诗意的人生。这或许就是"诗意地栖居"的最好的注脚吧。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那是大唐的最西缘。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字于,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我还进一步推测,李白及其亲人之所以对此只字不提,或许可以从中原人特有的心态及儒家文化上予以解说吧。

这个漂泊者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天才相遇。

隋唐之前,正是所谓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近三百年大分裂时代。胡人的铁骑潮水般漫过中原,将中原已显僵硬的版块踏碎,而这些碎块又以柔性之力令铁蹄最终疲软下来。迟至6世纪末7世纪初,五胡全被汉人同化,汉人仇视恐惧异族的心理也在广大地域消失。涌动着异族新鲜血液的李渊、李世民和广大民众昂然而起,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到来了,唐朝开朗雍容的其实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唐人的心态也是最为健康的。 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旷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就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又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旅馆);光阴者,万物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斤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

(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的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改不了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该把他当作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鲁仲连成功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他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像横亘中亚西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尔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的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点评」文章开篇从李白的家族与当时的社会的形态写起,在一个壮阔的北京下,用诗意的语言,抒情的笔调,艺术地再现了异域出生的李白的异域情调和漂泊情怀。

接着作者重点论述李白的"漂泊"。一句"诗人拒绝根的存在",道出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的性格特质,这就是使李白完全不同于大唐的一些诗人,他们虽然也远赴边地,写出一些边塞诗作,但他们的心中毕竟是装着一个故乡。李白却把这种人生放大在宇宙天地中来看,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而人的生命只是一场纯粹的漂泊。

李白对于自己生命中的漂泊,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诠释:重侠轻儒,重义轻财,藐视权贵。但李白在这样的天地间毕竟非一无所求,他"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他平交,不得小看他",故而作者称其为"妄想"。但是这是多么真切的妄想,这是多么可爱的妄想,只有李白这样洒脱不羁的人才可能提出。

文中两次出现"方向"一词。第一次是在第六段中,"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指的是李白并非由中原而走向边关,而是由边关走向中原,他的生命的底色中,就是境界的雄放,就是诗中的金子。第二次是在第十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表明李白用自己的诗才指挥可与成吉思汗相匹敌的"精神马队",展现出李白诗歌中"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从而引出李白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表现出了李白诗歌对人们思想感情精神的强大的征服力量。 怅望千秋一洒泪

李元洛

一千多年后的高秋十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去拜望了杜甫的故里,当年的巩县现在的巩义市。就像瞻仰过浩瀚的沧海后,去寻觅和瞻仰它最初的源头。

汽车刚进入巩义市郊,公路两侧山坡上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就奔来眼底。同行人介绍说,巩义现在是全国百强县之一,这里是巩义的首富村,乡镇企业的农民所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如此祈愿,如果他千年后回到故乡,

该会展颜一笑吧?我们来时,正逢当地一位个体业主出资修建的"杜甫书画院"落成,并举行揭碑仪式,鼓声阵阵,鞭炮声声,彩旗飘扬,人潮汹涌。巩义市街头已少见蹄声得得的毛驴,而时驰四轮生风之"的士",,如果淡泊自守的杜甫不要专车接送,他自己会"打的"而来吗?我们左顾右盼,始终不见杜老夫子的踪影,只好驱车出巩县旧县城北门,过东泗河小石桥,直奔不远处南瑶湾村笔架山下的杜甫故居。

杜甫曾有过显赫的家世。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晋朝名将和学者,京兆杜陵人,所以杜甫也自称"杜陵野老"。杜预之孙杜逊南迁襄阳,因而杜甫也屡次提器曲折个地望。杜甫的曾祖杜依艺任巩县县令时,将家搬到离县城一华里许的南瑶湾村,他的儿子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名诗人,所以杜甫曾说"诗是百家事"。父亲杜闲则做过兖州司马,杜甫有诗名《登兖州城楼》,而他大名鼎鼎的最早的诗篇《望岳》,大约就是他年轻时在兖州城楼远眺泰山时写成的吧。 桑田沧海,我来朝谒杜甫故居。我渺如轻尘的足迹竟然能够复叠在他亘古不磨的足印之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幸运?我来之前,虽然知道杜甫的门第已经衰微,但毕竟曾是钟鸣鼎食之家,他的故居一定还是颇为可观的,特别是他后来被尊为"诗圣",而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上,他又被列为当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旧居该早已整修得美仑美奂了吧?结果却令人失望。

笔架山依然未变仍旧形如笔架,历经沧桑的是山下杜甫故居。青砖为墙的小小院落里,只在靠墙处有两三间同样小小的房间。一孔座东向西约十一米深的窑洞,就是杜甫的诞生之 地。这里除了几通石碑,几张图表,就别无其他纪念物。湫隘的院落里,如果多来几个参观者就会人满为患。"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咏凤凰》),他幼年时的歌咏和书法,就是出自这小小而寒伧的庭院吗?"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院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几回"(《百忧集行》),这寒伧而小小的庭院,怎能容得下梨树和枣树摇曳迎风?瞻拜杜甫故居,萧瑟兮秋风吹来,心中不仅塞满悲凉。且不说国外的文豪,如莎翁在伦敦,雨果在巴黎,普希金在莫斯科,史考特在苏格兰,即使是国内许多其他形形色色的纪念馆,也远胜于杜甫的故居,更无论 那豪华宾馆奢华酒楼和那些日益繁荣昌盛的夜总会了。"便下襄阳向洛阳"呵,"孤舟一系故园心"呵,"月是故乡明"呵,如果杜甫有知,如果月明之夜他魂兮归来,不知将作何感想?

杜甫陵园在与故居遥遥相对的邙山之上,北接黄河,西瞻嵩山,东临伊洛河湾,自有一种阔大苍凉的气象。走进相当宽阔但设施仍然简陋的墓园,杜甫墓和宗文、宗武墓便怆然入眼。所谓墓。除了一方墓碑,其实只是三个土堆而已。宗文早殁于四川,杜甫和次子宗武均病逝于湖南,杜嗣业去请元稹作墓志铭时,自己也年已花甲。正值大历年间马乱兵荒,他穷困如故,真能千里迢迢将父亲和祖父的灵柩选址葬于偃师再移葬于巩县吗?元稹说他"启子美之柩,襄附于偃师,途次于荆",荆、偃无水路可通,如何人能从陆路绕道而跋涉千里?元稹也许只是听其设想而未亲见其事吧?在墓园中低回,我猛然忆起宋代周序来此写的《吊杜甫墓》诗:"杜甫诗客墓,遥倚北邙巅。断碣无人识,高名信史传。猿声悲落照,树色翳塞烟。惟有文章在,辉光夜烛天。"

杜甫最后的归宿到底在哪里虽然值得考证,疑幻疑真总不免使人怅望千秋,他生前困窘潦倒,千年后的故居仍然寒伧萧索,自然也令人感慨莫名。然而,墓之真伪有无和故居的落寞堂皇都无关根本,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不朽的生命就是他不朽的文章。那些五陵裘马达官贵胄御用文人轻薄后生都早已如历史长河的匆匆过客而云消水逝,有的连一个泡沫一死残迹都没有留下来,而杜甫流传至今的杰出作品,无论白天或是夜晚,都发出万丈光焰。陵园的秋日向晚,嵩山依然巍峨,伊洛河依然滔滔东流,你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也依然并永远和我们的民族同在。我从湖南来河南,从你的终点追寻到你的起点,捧上一瓣心香,在你千年前何日忘之的故乡。

「点评」作者起手交代自己的行踪,并运用一个比喻说明自己读了杜诗之后,希望再去探询

杜甫生命的源头。对诗人生命源头的探索,就是对诗人生命底色的探索,在开头,作者就以隐喻的形式暗示了全文的主旨。

杜甫虽处困境而心忧苍生,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愿,并且表示,果真如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实现:农民住上了漂亮的楼房,交通工具也更加方便,而富裕起来的农民未忘文化,这一都足以说明人民千百年来一直纪念着杜甫。而杜甫这位有着显赫家世、千古大名的"诗圣",依然院落湫隘,墓园简陋,甚至作后归宿到底在哪里都尚待考证,的确让人心中不仅充满悲凉。然而作者在恩长结束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位诗人,他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他的诗章,在于他引领人们去理解感悟自然、感悟生命,这样,千百年来人民都在自己的心中为我们的"诗圣"建造了一座辉煌的宫殿,一座永恒的坟茔。这样,对于杜甫来说,自己期待的已经来临,自己的诗章已经被广泛传诵,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杜甫心忧苍生,与现在经济发达而自己故居和墓园的萧条对比,杜甫显赫身世,世界大名与庭院湫隘对比,杜甫与其他世界文化名人对比,诗人生活与世俗人的生活对比,这些方面杜甫都堪称寥落。而所有的这些恰恰烘托出了杜甫的千古不可磨灭的精神光焰--这才是杜甫诗歌真正生命底色和精神之源!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周国平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的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不合时宜。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完全处于自然。这正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个性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执著。

真的,诗人的性格各异,可都是一些非常执著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团结在童稚时代那种色彩丰富的印象上了,但这种团结不是停滞和封闭,反而是发展和开放。在印象的更迭和跳跃这一点上,谁能比得上孩子呢?那么,终身保持孩子般速率的人,他所获得的新鲜印象不就是丰富得惊人了吗?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似乎在孩子时期一旦尝到了快乐,就终身不能放弃了。他一生所执著的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新鲜的感受--美感。对于他来说,这种美感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富比王公,没有这种美感,生活就索然乏味:贫如乞儿,不断有新鲜的美感,照样可以过得快乐充实。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要素吗?然而,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感觉的麻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技能的丧失。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满意足,自以为是,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美感。多少诗人以身殉他们的美感,就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以安享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哲学家。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他们的美感又团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一旦丧失这些对象,美感就失去寄托,心灵就遭受致命的打击。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著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这是审美上的异化。自由的心灵本来是美感的源泉,现在反而受自己的产物--对象化的么即美的对象--

的支配,从而丧失了自由,丧失了美感的原动力。

苏东坡深知这种执著于个别的对象的审美方式的危害。在他看来,美感无往而不可对象化。"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如果执著于一物,"游于物之内",自其内而观之,物就显得又高又大。物挟其高大以临我,我怎么能不眩惑迷乱呢?他说,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就是因为"游于物外",就是不要把对象化局限于具体的某物,更不要把对象化的要求变成对某物的占有欲。结果,反而为美感的对象化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你再执著于美感,又有何妨?只要你的美感不执著于一物,不异化为占有,就不愁得不到满足。

诗人的执著,在于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超脱,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欲望。 所以,苏东坡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胸襟旷达。

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生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诗人的灵魂就像飞鸿,它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它的唯一使命就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国度里。

我相信,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广阔天空里,诗的精灵才能自由地、耐久地飞翔。 「点评」这是一篇借苏东坡的人生,创作和哲学来谈诗人生命与生存状态的哲理美文。 作者首先将诗人气质与政治作了一个比较,抓住"童心"二字,辨析它给诗人带来荣耀与不幸。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进行层层论证,认为诗人执著于个性的自然的恩写,从而保持一种"新鲜体验和独到的发现",而这就是形成生命基本需要的美感。在第4节中作者简述了这种美感的两个特性:纯朴而不雕琢,新鲜而不因袭。在紧接着的第五节中的出结论: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

接下来,以苏东坡为例,探讨他执著于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一种不是停滞和封闭,而是发展和开放的执著。在这里,作者用了看似矛盾的"执著"和"开放"两个词语,蕴含了诗人追求的美丽与和谐,揭示出诗人心灵的本质方面。

如果这种执著不够发展和开放,而是团结在审美对象上,诗人就容易遭受致命的打击,为美感对象所役使。所以作者指出,诗人饿执著要打开无限广阔的天地,用旷达的胸襟,回归自然怀抱,从而使人得到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自由,而构成了诗人的生命与美感的哲学。 周国平的散文往往化深奥的哲理为平近优美的语言,在轻轻点染中让人品味人生的真义。如文章末句:在内容上它再次表明作者的主张,即用哲学呵护诗情,让超脱守护执著;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自然天成;而且用"飞翔"来呼应苏东坡的诗歌,给人意蕴无穷的感觉。这些在研读本文时也应注意揣摩。

歌德之勺

张炜

1987年,从北到南走了一趟德国,尽管是草草地走。

来的时候落脚波恩,走的时候去了法兰克福。那一天时间很充裕,我就和朋友在法兰克福大街上闲走。走着走着,突然想起了歌德。这儿不是与老诗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吗?这儿有他最重要的故居啊。

我和几个朋友立刻匆匆去寻。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物。在文学的星云中,像他一样的文坛"恒星"大概不会太多。在中国,也只有屈原、李白等才能和他媲美。然而屈原与李白离现在太久,他们的神秘有一部分是时间赠予的。歌德却离我们近多了,从时间上看,他显得亲切易懂。

第一次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掰指计算作家当时的年龄,感受一个少年的全部热烈。那时觉

篇二:09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精神补钙系列1

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诗人们,这些人间诗意的创造者们,他们的生存状态又怎样呢?

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杜甫又说“文章憎命达”,难道、困顿、寂寞和痛苦就是诗人永恒的命运吗?

不论是李白的雄阔,杜甫的寂寞,苏轼的超脱还是歌德的超绝,诗人们执著地向人们证明一个人的存在,可以超越时空而永恒,可以向人们宣示精神的不朽。

诗人,不论贫穷或富有,落寞或喧嚣,他们把自己的精神安置在自己的作品中,安置在那个时代的大地上,安置在千百年来和千百年后读者的心中。哪里是他的故乡,哪就是诗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在那里,他们将享受那由于偎伴神灵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这就是诗化,就是诗意的人生。这或许就是“诗意地栖居”的最好的注脚吧。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那是大唐的最西缘。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字于,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我还进一步推测,李白及其亲人之所以对此只字不提,或许可以从中原人特有的心态及儒家文化上予以解说吧。

这个漂泊者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天才相遇。 隋唐之前,正是所谓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近三百年大分裂时代。胡人的铁骑潮水般漫过中原,将中原已显僵硬的版块踏碎,而这些碎块又以柔性之力令铁蹄最终疲软下来。迟至6世纪末7世纪初,五胡全被汉人同化,汉人仇视恐惧异族的心理也在广大地域消失。涌动着异族新鲜血液的李渊、李世民和广大民众昂然而起,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到来了,唐朝开朗雍容的其实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唐人的心态也是最为健康的。

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旷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就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又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旅馆);光阴者,万物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斤裘,顾向平原笑。

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的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改不了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该把他当作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鲁仲连成功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他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像横亘中亚西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尔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的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点评」文章开篇从李白的家族与当时的社会的形态写起,在一个壮阔的北京下,用诗意的语言,抒情的笔调,艺术地再现了异域出生的李白的异域情调和漂泊情怀。

接着作者重点论述李白的“漂泊”。一句“诗人拒绝根的存在”,道出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的性格特质,这就是使李白完全不同于大唐的一些诗人,他们虽然也远赴边地,写出一些边塞诗作,但他们的心中毕竟是装着一个故乡。李白却把这种人生放大在宇宙天地中来看,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而人的生命只是一场纯粹的漂泊。

李白对于自己生命中的漂泊,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诠释:重侠轻儒,重义轻财,藐视权贵。但李白在这样的天地间毕竟非一无所求,他“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他平交,不得小看他”,故而作者称其为“妄想”。但是这是多么真切的妄想,这是多么可爱的妄想,只有李白这样洒脱不羁的人才可能提出。

文中两次出现“方向”一词。第一次是在第六段中,“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指的是李白并非由中原而走向边关,而是由边关走向中原,他的生命的底色中,就是境界的雄放,就是诗中的金子。第二次是在第十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表明李白用自己的诗才指挥可与成吉思汗相匹敌的“精神马队”,展现出李白诗歌中“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从而引出李白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表现出了李白诗歌对人们思想感情精神的强大的征服力量。

怅望千秋一洒泪

李元洛

一千多年后的高秋十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去拜望了杜甫的故里,当年的巩县现在的巩义市。就像瞻仰过浩瀚的沧海后,去寻觅和瞻仰它最初的源头。

汽车刚进入巩义市郊,公路两侧山坡上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就奔来眼底。同行人介绍说,巩义现在是全国百强县之一,这里是巩义的首富村,乡镇企业的农民所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如此祈愿,如果他千年后回到故乡,该会展颜一笑吧?我们来时,正逢当地一位个体业主出资修建的“杜甫书画院”落成,并举行揭碑仪式,鼓声阵阵,鞭炮声声,彩旗飘扬,人潮汹涌。巩义市街头已少见蹄声得得的毛驴,而时驰四轮生风之“的士”,,如果淡泊自守的杜甫不要专车接送,他自己会“打的”而来吗?我们左顾右盼,始终不见杜老夫子的踪影,只好驱车出巩县旧县城北门,过东泗河小石桥,直奔不远处南瑶湾村笔架山下的杜甫故居。

杜甫曾有过显赫的家世。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晋朝名将和学者,京兆杜陵人,所以杜甫也自称“杜陵野老”。杜预之孙杜逊南迁襄阳,因而杜甫也屡次提器曲折个地望。杜甫的曾祖杜依艺任巩县县令时,将家搬到离县城一华里许的南瑶湾村,他的儿子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名诗人,所以杜甫曾说“诗是百家事”。父亲杜闲则做过兖州司马,杜甫有诗名《登兖州城楼》,而他大名鼎鼎的最早的诗篇《望岳》,大约就是他年轻时在兖州城楼远眺泰山时写成的吧。

桑田沧海,我来朝谒杜甫故居。我渺如轻尘的足迹竟然能够复叠在他亘古不磨的足印之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幸运?我来之前,虽然知道杜甫的门第已经衰微,但毕竟曾是钟鸣鼎食之家,他的故居一定还是颇为可观的,特别是他后来被尊为“诗圣”,而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上,他又被列为当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旧居该早已整修得美仑美奂了吧?结果却令人失望。

笔架山依然未变仍旧形如笔架,历经沧桑的是山下杜甫故居。青砖为墙的小小院落里,只在靠墙处有两三间同样小小的房间。一孔座东向西约十一米深的窑洞,就是杜甫的诞生之 地。这里除了几通石碑,几张图表,就别无其他纪念物。湫隘的院落里,如果多来几个参观者就会人满为患。“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咏凤凰》),他幼年时的歌咏和书法,就是出自这小小而寒伧的庭院吗?“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院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几回”(《百忧集行》),这寒伧而小小的庭院,怎能容得下梨树和枣树摇曳迎风?瞻拜杜甫故居,萧瑟兮秋风吹来,心中不仅塞满悲凉。且不说国外的文豪,如莎翁在伦敦,雨果在巴黎,普希金在莫斯科,史考特在苏格兰,即使是国内许多其他形形色色的纪念馆,也远胜于杜甫的故居,更无论 那豪华宾馆奢华酒楼和那些日益繁荣昌盛的夜总会了。“便下襄阳向洛阳”呵,“孤舟一系故园心”呵,“月是故乡明”呵,如果杜甫有知,如果月明之夜他魂兮归来,不知将作何感想?

杜甫陵园在与故居遥遥相对的邙山之上,北接黄河,西瞻嵩山,东临伊洛河湾,自有一种阔大苍凉的气象。走进相当宽阔但设施仍然简陋的墓园,杜甫墓和宗文、宗武墓便怆然入眼。所谓墓。除了一方墓碑,其实只是三个土堆而已。宗文早殁于四川,杜甫和次子宗武均病逝于湖南,杜嗣业去请元稹作墓志铭时,自己也年已花甲。正值大历年间马乱兵荒,他穷困如故,真能千里迢迢将父亲和祖父的灵柩选址葬于偃师再移葬于巩县吗?元稹说他“启子美之柩,襄附于偃师,途次于荆”,荆、偃无水路可通,如何人能从陆路绕道而跋涉千里?元稹也许只是听其设想而未亲见其事吧?在墓园中低回,我猛然忆起宋代周序来此写的《吊杜甫墓》诗:“杜甫诗客墓,遥倚北邙巅。断碣无人识,高名信史传。猿声悲落照,树色翳塞烟。惟有文章在,辉光夜烛天。”

杜甫最后的归宿到底在哪里虽然值得考证,疑幻疑真总不免使人怅望千秋,他生前困窘潦倒,千年后的故居仍然寒伧萧索,自然也令人感慨莫名。然而,墓之真伪有无和故居的落寞堂皇都无关根本,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不朽的生命就是他不朽的文章。那些五陵裘马达官贵胄御用文人轻薄后生都早已如历史长河的匆匆过客而云消水逝,有的连一个泡沫一死残迹都没有留下来,而杜甫流传至今的杰出作品,无论白天或是夜晚,都发出万丈光焰。陵

园的秋日向晚,嵩山依然巍峨,伊洛河依然滔滔东流,你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也依然并永远和我们的民族同在。我从湖南来河南,从你的终点追寻到你的起点,捧上一瓣心香,在你千年前何日忘之的故乡。

「点评」作者起手交代自己的行踪,并运用一个比喻说明自己读了杜诗之后,希望再去探询杜甫生命的源头。对诗人生命源头的探索,就是对诗人生命底色的探索,在开头,作者就以隐喻的形式暗示了全文的主旨。

杜甫虽处困境而心忧苍生,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愿,并且表示,果真如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实现:农民住上了漂亮的楼房,交通工具也更加方便,而富裕起来的农民未忘文化,这一都足以说明人民千百年来一直纪念着杜甫。而杜甫这位有着显赫家世、千古大名的“诗圣”,依然院落湫隘,墓园简陋,甚至作后归宿到底在哪里都尚待考证,的确让人心中不仅充满悲凉。然而作者在恩长结束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位诗人,他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他的诗章,在于他引领人们去理解感悟自然、感悟生命,这样,千百年来人民都在自己的心中为我们的“诗圣”建造了一座辉煌的宫殿,一座永恒的坟茔。这样,对于杜甫来说,自己期待的已经来临,自己的诗章已经被广泛传诵,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杜甫心忧苍生,与现在经济发达而自己故居和墓园的萧条对比,杜甫显赫身世,世界大名与庭院湫隘对比,杜甫与其他世界文化名人对比,诗人生活与世俗人的生活对比,这些方面杜甫都堪称寥落。而所有的这些恰恰烘托出了杜甫的千古不可磨灭的精神光焰——这才是杜甫诗歌真正生命底色和精神之源!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周国平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的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不合时宜。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完全处于自然。这正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个性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执著。

真的,诗人的性格各异,可都是一些非常执著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团结在童稚时代那种色彩丰富的印象上了,但这种团结不是停滞和封闭,反而是发展和开放。在印象的更迭和跳跃这一点上,谁能比得上孩子呢?那么,终身保持孩子般速率的人,他所获得的新鲜印象不就是丰富得惊人了吗?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似乎在孩子时期一旦尝到了快乐,就终身不能放弃了。他一生所执著的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新鲜的感受——美感。对于他来说,这种美感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富比王公,没有这种美感,生活就索然乏味:贫如乞儿,不断有新鲜的美感,照样可以过得快乐充实。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要素吗?然而,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感觉的麻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技能的丧失。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满意足,自以为是,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美感。多少诗人以身殉他们的美感,就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以安享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

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哲学家。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他们的美感又团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一旦丧失这些对象,美感就失去寄托,心灵就遭受致命的打击。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著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这是审美上的异化。自由的心灵本来是美感的源泉,现在反而受自己的产物——对象化的么即美的对象——的支配,从而丧失了自由,丧失了美感的原动力。

苏东坡深知这种执著于个别的对象的审美方式的危害。在他看来,美感无往而不可对象化。“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如果执著于一物,“游于物之内”,自其内而观之,物就显得又高又大。物挟其高大以临我,我怎么能不眩惑迷乱呢?他说,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就是因为“游于物外”,就是不要把对象化局限于具体的某物,更不要把对象化的要求变成对某物的占有欲。结果,反而为美感的对象化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你再执著于美感,又有何妨?只要你的美感不执著于一物,不异化为占有,就不愁得不到满足。

诗人的执著,在于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超脱,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欲望。

所以,苏东坡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胸襟旷达。

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生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诗人的灵魂就像飞鸿,它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它的唯一使命就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国度里。

我相信,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广阔天空里,诗的精灵才能自由地、耐久地飞翔。

「点评」这是一篇借苏东坡的人生,创作和哲学来谈诗人生命与生存状态的哲理美文。

作者首先将诗人气质与政治作了一个比较,抓住“童心”二字,辨析它给诗人带来荣耀与不幸。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进行层层论证,认为诗人执著于个性的自然的恩写,从而保持一种“新鲜体验和独到的发现”,而这就是形成生命基本需要的美感。在第4节中作者简述了这种美感的两个特性:纯朴而不雕琢,新鲜而不因袭。在紧接着的第五节中的出结论: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

接下来,以苏东坡为例,探讨他执著于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一种不是停滞和封闭,而是发展和开放的执著。在这里,作者用了看似矛盾的“执著”和“开放”两个词语,蕴含了诗人追求的美丽与和谐,揭示出诗人心灵的本质方面。

如果这种执著不够发展和开放,而是团结在审美对象上,诗人就容易遭受致命的打击,为美感对象所役使。所以作者指出,诗人饿执著要打开无限广阔的天地,用旷达的胸襟,回归自然怀抱,从而使人得到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自由,而构成了诗人的生命与美感的哲学。 周国平的散文往往化深奥的哲理为平近优美的语言,在轻轻点染中让人品味人生的真义。如文章末句:在内容上它再次表明作者的主张,即用哲学呵护诗情,让超脱守护执著;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自然天成;而且用“飞翔”来呼应苏东坡的诗歌,给人意蕴无穷的感觉。这些在研读本文时也应注意揣摩。

篇三:高考作文的人文精神培养

="txt">编者按:考场作文首当以意取胜,“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作文讲究“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警策之句从何而来?来自思想火花的迸发。而目前学生作文多重情感而轻理性,重文辞而轻立意,患有精神缺钙症。

因此,在高考之前,学生需要来个精神快速补钙。为此,辑录了几组带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文章供同学们阅读。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㈠关于人文主义

“就在我们人生旅程的中途,

我在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

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道路……”

这一年,被逐出故乡的诗人但丁,在荒芜、寂寥的流亡地,用手中的鹅毛笔写下了上面的诗句。 这是公元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律师家庭出生的诗人但丁,在漂泊之途布满废墟的阴郁的阳光下,静静地讲述发生在公元1300年复活节前的星期四那个离奇的故事——诗人在一座密林里踽踽独行,迷失了道路,遇见了一头豹子、一头狮子和一只母狼。在他感到万分绝望的时刻,伟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披着一身圣洁的光芒,指示给诗人一条从地狱通往炼狱的道路。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在风雨交加的流亡路上,形单影只的诗人使这个梦幻般的故事具备了14世纪人们的全部思想感情,让它包罗了这一个时代的一切学问,对整个以“中世纪”命名的文化以百科全书式的总结。它让人看到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人类如何从迷惘与苦难中挣扎出来,一步步走向真理与至善的境界。 但丁在梦幻中一步步走进茫茫密林深处。当然他并不知道,他的身后,一个时代正在终结——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时代,它在欧洲大地上整整滞留了400年。当它开始时,它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基督教会的统治。神学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规定了所有人的思想与行为,如同划地为牢,让一切人不能自由地思考。于是,从11世纪到14世纪,人们从唯一的一部书中得到一切知识,这本书就是《圣经》。此外,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祈祷与忏悔。这是一个“上帝”的概念充斥一切领域的时代,人们把所有的激情都奉献给了教会所描画的天国世界,与此同时便冷淡了世俗生活,轻贱人世间的一切,由此人的生命便变得无关紧要了。

后来的历史学家称这一个时代为“中世纪”——此刻,中世纪正在无可奈何地落下最后的帷幕。 大地上活着的人们数诗人最敏感。看,就在那密林深处,但丁听到了中世纪最后的挽歌。他是看见中世纪远去的第一人。而在维吉尔出现时那一簇熠熠闪动的白色光影中,他又看到了一个新时代来临前的曙光。 被佛罗伦萨教会永远逐出故乡的诗人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当然,他也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位诗人。很多年以后,人们看见文艺复兴的扉页上,镌刻着的正是但丁以《神曲》命名的伟大诗篇。

“钟表滴答滴答地走。喏,文艺复兴开始了!”很多年以后,讲述《人类的故事》的房龙,是这样描述文艺复兴的起始的。

这是一个魅力无穷、光彩夺目的新时代,人们从思想与个性遭受禁锢的中世纪一跃而出,在遍布欧洲大地的歌特式教堂尖细、冰冷的锥形塔顶之外,突然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满目生机与飘扬生动的活力。

此刻震撼整个欧洲的是活跃与繁荣。“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这样评价文艺复兴的300年。直到今天,我们只要一回首,便能在已经远去了的14、15世纪的地平线上,一眼望见高高站立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哥白尼、伽利略、弗兰西斯〃培根以及莎士比亚与笛卡尔——他们通通都诞生在这个弥漫着十四行诗的旋律与洋溢着大卫王雕像崇高悲壮之风的时代里。

但是,重要的不仅仅是出现了巨人,重要的是那个时代曲折幽深的城市与朴素的乡村,处处都充满了一种对“人文主义”的渴望——人文主义(humanism),是此刻飘荡在欧洲上空的一面闪烁的大旗。巨人们高擎它,向世界宣讲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人的创造、人的伟大;他们颂扬人的个性与人的自由,赞美科学与理性,斥责中世纪的专制与盲从。

——此刻,人们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了生命。

文艺复兴就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文主义者的节日,因为天地间突然在这300年里展现了一个如此巨大

的舞台,一切渴望去发现与创造的人都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但在此之前,人生是卑微、渺小、有罪的,这是中世纪欧洲市民从教会印发的小册子里得来的常识。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奋力掀掉了这些精神桎梏,他们在诗歌里热烈地咏叹人生的欢乐,在绘画里尽情地展露生命的圣洁与和谐,在雕塑里精心地塑造人类的高贵、伟健、雄浑——15世纪的一切艺术品,都在挖掘生命的崇高与悲壮。

但文艺复兴肯定不仅仅是一场生命的狂欢。十分擅长讲述历史故事的房龙,认为文艺复兴不是一个政治或宗教运动——“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他说。这或许是很有道理的。当我们离开文艺复兴那风云际会、磅礴恢宏的300年,又风雨兼程赶过几个世纪走向今天,我们回头去看,人文主义者留给我们的,显然不仅仅是那么一点点

瞧,这个人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我们在讲述文艺复兴的许多往事时无论如何也躲不过的一个人,研究者们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对于这个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普通村庄的15世纪的公民,我们除了了解他举世皆知的《最后的晚餐》与《蒙娜丽莎》之外,他一生更多的故事都鲜为人知,但又让人强烈地震惊。

列奥纳多代表了人文主义最完美的理想。当中世纪已被获得胜利的文艺复兴乘胜追击时,列奥纳多在他那安静的小屋里正孜孜不倦地研究艺术与科学;他既学习绘画,也学习冶金、水利、建筑工程、解剖学、军事学以及光影学、地质学、机械学、生物学、天文学与数学——对人类与自然的一切知识,他似乎都怀着强烈的兴趣与不竭的探索欲,这正是列奥纳多最让人惊讶的品质。1542年,达〃芬奇30岁以后,他相继完成了飞翔机降落伞与大炮的设计,装臵了最初的聚光镜、望远镜、烛光幻灯机以及人造眼珠,发现了正六面体与圆柱面积的关系,发展了杠杆原理,丰富了阿基米德的液压概念,预见了物理学的惯性原理与物质的原子原理学说。他还主持了巨大的运河工程以及灌溉工程,设计了城市的桥梁与下水道以及大型剧场。他是第一位发现血液功能的人,研究者们因此推崇达〃芬奇为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这一切之外,还有更让人吃惊的——我们今天无人不知的“+”(加)“-”(减)符号,其最初的发明者,竟然也是列奥纳多〃达〃芬奇。

而列奥纳多明显地将自己对人类的情感更多地倾注在绘画与雕塑上。事实上,自《蒙娜丽莎》在达〃芬奇23岁那一年诞生以后,这一张著名的画布上的女人那极其纯朴、柔美的微笑,便征服了全世界,“她无限安静的肖像仿佛包含了人类的元素、其它的一切东西……”诗人里尔克这样评价她。在这一个星球上,那一缕永恒的微笑被翻译成的语言,大概比任何书籍都要多。

达〃芬奇无疑站立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一列长长的巨人阵的最前列与最高处。相隔几个世纪以后,遥望人类历史的星空,我们会发现,屹立在整个人类史的巅峰极顶上的,无疑也有列奥纳多〃达〃芬奇。

这就是文艺复兴的功绩——人文主义养育出来的精神巨人不仅是属于那一个时代的,也是属于人类所有历史的;人文主义精神不仅是属于欧洲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人文主义的光芒不仅照耀了欧洲大地300年,也如一股不断绝的源泉,潺潺流向此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间与空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文主义就不再是隶属于文艺复兴的一个专有名词。它辐射出了一股不息的光芒,成为一个有着普遍内涵、蕴蓄着无限丰富的含义、能够让我们站在今天的时空去挖掘的词汇。

达〃芬奇一生最动人的品质无疑是他面对自然与人生的那一种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在一切孜孜不倦的求索中所展示出来的生命的能量。这能量竟然是无所不往、无往不胜的,它爆发出了如此巨大、如此绚丽的热情与光彩,以至于似乎能够照耀一个人面前的全部客观世界。

精力浑健的生命,探索与创造的激情,发现世界与自我,追求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更加深广的人文主义,是人文主义展示给我们、给这个世界的更加珍贵的涵义。

从大地深处挖掘出来的“人文主义”

想当年,这算得上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文艺复兴的战场上冲锋在前、一马当先的勇士们,他们最感兴趣的不是新鲜时髦的东西,而是一些从泥土深处挖掘出来的蒙满灰尘的古董。

彼特拉克是第一个对古希腊罗马的文物发生兴趣的人。据说,这个出生于佛罗伦萨名门望族、曾在丘彼特神殿接受过国王桂冠的诗人,是个不知疲倦的人。他一边用格调轻快的十四行诗歌咏大自然、太阳、爱情,一边却钻进被人遗忘了的阴暗的图书馆,苦心搜寻荷马、维吉尔、奥维德与索福克勒斯,与这些用拉丁文写作的古代希腊诗人一一晤面。他们显然大大地让他吃惊了——古希腊罗马的古籍与手抄本展现在他眼前的,简直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异彩纷呈、浪漫之极的世界。在这一个世界里诸神活跃,人神和谐,天地间弥漫

着一种浓烈的情趣。彼特拉克沉浸其间,眼前冷漠的中世纪悄悄遁去了。仿佛一束透明的阳光照耀下来,驱散了一大团浓重的阴影。

“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恩格斯说。

彼特拉克只是第一人。在他身后,潮水一般涌来了一大批人,他们心情急切,共同朝着被中世纪隔开了数世纪之遥的古希腊罗马,狂热地搜寻那些在铁锹之下一点点从泥土中重见天日的古代塑像,还有斑驳鳞鳞但雄风犹在的古代罗马废墟。这是一个荒芜了但依然洋溢着人的充沛精力、强大创造力量的世界——只要我们认真看一看那些精美的出土文物,就可以知道那是一个怎样激动人心的年代。

古希腊罗马的文物一件件抖落尘土,陶醉了十四世纪的佛罗伦萨以及整个欧洲。一篇从未听说过的古罗马手稿的发现,可以成为市民们过节日的借口。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历经长途跋涉,来到佛罗伦萨,不惜住在马厩或拥挤的阁楼上,只为聆听希腊语教授教给他们那种古老的语言,以便亲自去学习古代的荷马史诗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诗篇。

看来人文主义的确不是15世纪的一种发明创造。既然“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宣称自己是在古典文化中发现了时代所需要的东西,那么我们可以想见:人文主义就像一粒未熄的火种,它从历史深处的祖先们那里远远地传递了过来,在远隔400年之后,子孙们一把接住了它;这粒火种很快燎原成势,把处于中世纪末端的天空照得一片光亮。

希腊人的神

彼特拉克在古希腊罗马的世界里到底寻找到了什么诱人的东西呢?

法厄同是所有古希腊传说中最没有声望的一个神。他身为太阳神福玻斯〃阿波罗的儿子,却早早地因为自己过份的自信与冒险夭折了。法厄同死于一个狂妄的梦想:他希望父亲让他有朝一日能驾驶太阳车巡回在天际。太阳神因为深爱儿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闪耀着火焰的太阳车在这个没有经验的年青人手中终于失去了控制,它触到了地上的高山,大火蔓延。太阳神的儿子向大地跌落下去。他在空中激旋,有如在晴空中划过的流星。

据说,法厄同的父亲,太阳神阿波罗,看着这悲惨的景象,褪去了头上的神光。这一天,全世界都没有了阳光,只有大火照亮了广阔的四野。

法厄同失败了。他是以神的身份失败的。

古希腊的神不仅仅有骄傲与荣耀,他们也有失败与悲伤,就像普通人那样,命运坎坷,或辉煌或悲壮。这就是古希腊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们的世界,其生存状态与人类毫无二致——彼特拉克与后来的人文主义艺术家们,准是在这一点上得到了最深刻的启示。

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们在公元前10世纪曾经左右过希腊人的精神与生活,但他们仿佛都是些实实在在的人。譬如宙斯,这个星际间最高的统治者,在古希腊人心中既伟大神圣,却又有诸多人的弱点。他喜欢恶作剧,偶尔十分地狂暴,一旦甩起闪电霹雳,就让世界如同到了末日一样;他还想尽办法惩罚普罗米修斯,让这个给予人类火种的英雄永远被缚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之上。而宙斯与塞墨勒的儿子,酒神狄奥尼索斯,却是人间丰美之果。

葡萄的发现者,他被养育于印度,却奔走世界,教会人们如何种植这种令人喜悦的植物,以及如何酿制葡萄酒。他就这样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赢得声名,并给所有信仰他的人以慈爱。当然,他也会用最严厉的方式教训那些不承认他是神抵的人,让他们痛苦不堪。总之,希腊人心中的神与地面上的臣民们息息相关,以至于他们就混同在希腊尘世里,与山间牧羊的小男孩或者溪流边哼唱着小曲的姑娘们嬉戏在一起。

古代的希腊人竟然就这样建立起了自己的宗教——这一个民族崇拜神却用自己的生活来拟想神的世界。或者说,一群匍匐在大地上的人,他们敢于在仰头望天时,将神秘莫测的神的天国拉回到自己生活的大地上来,让神像自己一样地生存。这正是古希腊人非凡的自信与勇气,是他们面对不可知的神秘世界时一种充满自由的超越精神。

后世的人文主义艺术家显然在这一点上得到了深刻的启迪。这启迪当然是有关人的自由意志的。

于是,1498年的米开朗琪罗才有勇气用大理石这样塑造圣母的形象:头披长巾的圣母玛利亚端坐着,把裸体的、遍体鳞伤的基督耶稣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低头俯视自己的儿子,仿佛万箭穿心,欲哭无泪——这

组《哀悼基督》的雕像和以往所有描绘圣母的作品截然不同,把圣母塑造得异常美丽,甚至看上去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年轻。但从这位母亲的身上,仿佛涌出了人世间全部的母爱,与人世间最深重的悲哀。

25岁的米开朗琪罗因此轰动了整个欧洲,人们从未见过如此大胆的艺术品。传说因为人们普遍怀疑它竟然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米开朗琪罗因此深夜拿着刻刀,在圣母左肩的衣带上将自己的名字足足刻了一米长。

在面对心中神圣的世界时,米开朗琪罗与古希腊人有同样的勇气与胆量。此刻,我们仿佛看到古希腊的传统就如同一块寂静的土地,虽被时光遗弃却从未彻底荒芜,它在原野上生生不息。果然,几个世纪以后,这片土地上重新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如同米开朗琪罗一样的人文主义艺术家们,是古希腊精神忠实的传人。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厌恶中世纪对人进行禁锢的彼特拉克,之所以回头去寻访古代的希腊罗马,是因为他首先听到了来自自己心底的呼唤——

人啊,你当关切你自己!

事实上,这呼唤不仅来自彼特拉克的心底,也来自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不仅回荡在文艺复兴时代,也回荡在每一个年代的每一个日子里——听一听我们的心,再摸一摸我们的灵魂:是否我们也同样向往自由与理想的生活,渴望发现自我与世界的真谛,期待着探索与创造,希望追求世界的意义与价值?

是的!

人文主义——这一种对人、对生命的崇尚与信仰,从来就深深地埋在我们人类的精神里,生长在人类文明的原野上。它从未断绝过,从未被消灭过。

也就是说,既然它是来自我们心底的,那么它就是生生不息的。

高考作文“精神补钙”系列之人文精神⑵

㈡追求个性

独立问天

距离我们今天500多年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是一个神奇的摇篮。在十五六世纪整个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候,它却温柔地摇动着,将它怀抱里的孩子一个个养育成顶天立地的巨人。

真不可想象,文艺复兴前期的几乎所有文学艺术巨匠,从但丁到彼特拉克、薄伽丘以及马基雅维里、米开朗琪罗,他们都诞生在佛罗伦萨。这座城市一时间群星璀灿,耀眼的光芒远远穿透这座小城,播撒到全世界。

但现在不同了——文艺复兴已经从意大利席卷到了欧洲人的中部与西部。看,又一位巨人诞生了,他的故乡在波兰。

波兰的哥白尼后来举世闻名——他是天文学史上首先提出“日心说”的人。在此之前,欧洲的人们普遍信奉教会所宣传的“地心说”,即地球静止不动,是宇宙的中心。这一理论统治了欧洲1500多年,作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它牢固不破。但此刻,哥白尼发表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见解,他宣称:太阳才是中心,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哥白尼的故事是所有读过中学历史课本的人都知道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讲的,应当是那些不被许多人知道的事。

1512年哥白尼买下了波兰弗洛恩堡西北角那座墙体斑驳的古老箭楼。在此之前,他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地球在运动这一理论,并由此打开了“地心说”的缺口。这一些划时代的科学发现都发生在1500年到来之前。当他独守箭楼每夜遥望星空观测天体时,时间已经从1500的刻度上向前迈动了十几年。

这十几年他在想些什么呢?

时间飞快地移动着。在哥白尼的箭楼上,时间每过去一天,都意味着地球自转了一圈。而箭楼之外,事情却不是这样的。人们依然相信,太阳正围绕着我们的地球不停地旋转。

30年就这样过去了——哥白尼在箭楼上守过了30年。当然,这期间他干了许多事情:他通宵达旦地观测天象,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积累了大量资料;他还写了一部书《天体运行论》,系统阐述了“太阳中心说”。显然,这本书是将震动整个欧洲的。准确地说,《天体运行论》应当是在1536年完成的,但哥白尼没有将它拿去公开发表。1540年,这本书经过了最后一次修改,但哥白尼仍旧没有把它拿去发表——“由于害怕教会的迫害,他一直未敢公开发表”,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上都写着这句话。

我们不能想象一位科学家不能将自己发现的真理公诸于世的痛苦。但此刻,哥白尼正在经受这样的折磨。他默守一个伟大的秘密,一个日后将成为地球上所有人都引以为常识的秘密,度过了1540年最后的时光。

应当说,1540年的哥白厄已经感到自己身心的憔悴了。他将所有的事宜托付给他唯一的学生,雷提斯卡。这个年轻人似乎具备一丝勇气,他将老师的手稿送往纽伦(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高考作文精神补钙)堡,交给朋友奥西安德出版。这之后,他便逃走了——他深信哥白尼的学说将招来灾难。

奥西安德不愧是一个善于折衷的人。这位牧师在手稿前面塞进了一篇怯懦的序言,这序言完全改变了作者的主张,否认了哥白尼的理论,却使牧师逃脱了被惩罚的结局。

1543年5月,哥白尼在病榻之上收到了《天体运行论》的样书,这时,他那一双用来遥望星空的眼睛已经失明了。他用手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颗灵魂终于得到了抚慰。

但我们在这里要说的,却是独行者所需要的勇气。文艺复兴养育了巨人们独立思想的个性,惟有凭借这个性,16世纪的天空之下,才有了那一束如此深邃的仰望苍穹的目光。但是,当一个勇敢的真理发现者终于怯懦时,我们就知道,与一个社会大多数的人所持定的思想相抗争,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问天的人

布鲁诺是一个终生行走在大地上的流浪者。他在20岁以前便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口——在他之前,曾有多少人冒险穿过了这个古老的山口,希望能在自由的欧洲大地里找到梦想的生活啊!但这仅仅只是布鲁诺一生行走的开始。他来到日内瓦,在城里读到了一本书,书中说:中世纪教科书所宣扬的暴政不能打碎,世界便不能进步。在从法国里昂行进到图卢滋的旅行途中,他开始研究天文学,成为哥白尼学说的赞同者。当然,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这是极其危险的一步,因为刚刚辞世的那位波兰老学者,正在遭受当权者的严厉攻击。布鲁诺怀揣着波兰老前辈的书,横穿法国,接着又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英国。

这位流浪者一路这样风尘仆仆,他到底要找到些什么呢?

说起来,这位出生贫困的意大利孩子似乎一切都很平凡,但唯有一点与众不同。他成长在一个一切都要人俯首听命的环境中,却天生桀骜不驯,热爱自由,渴望了解人生与宇宙的真理,为此他不惜激烈地与环境抗争。

布鲁诺一边无休无止地行走,一边在旅店的烛台下不停地读书写作。等他走到巴黎,行囊里的手稿已经积得很厚很厚了。在这座大都市里,他公开出版了用意大利文、拉丁文写作的许多著作。当然,这些著作仿佛以石击浪,在人们中间产生了不小的喧哗。

漂泊的布鲁诺后来又到过德国与捷克。他不知疲倦地向人们宣传哥白尼的学说,让“日心说”传遍了整个欧洲。当然,我们难以想象他所遭受的那些痛苦的打击:一路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当权者都不欢迎他,试图驱逐他。

布鲁诺没有找到一生行程的最后归宿。中世纪残余的教会神权在他的家乡虎视耽耽地守候他。等他再从东向西穿过整个欧洲并又一次越过阿尔卑斯山口回到家乡时,宗教裁判所在威尼斯逮捕了他。

1593年以后的日子里,布鲁诺让罗马的监狱见识了一个终生为自由和真理而战的人所具备的勇气。宗教裁判所动用了最严酷的刑法与最非人的折磨,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让他放弃自己的观点,向教会忏悔。但布鲁诺让宗教裁判所失望了,残酷的拷打摧残了布鲁诺的身体,却丝毫触及不了他的灵魂。

他说:“高加索的冰,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像赛尔维特那样被烧死,我也不反悔。”他还说:“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罗马的监狱关押了布鲁诺整整八年。

1600年,布鲁诺在火刑柱上被烧死。

一个荷戟独立的战士,一个伤痕累累又桀傲不驯的斗士,在苍茫的天地间孤独地倒下去了。

从哥白尼到布鲁诺,16世纪一个完整的“问天”的故事,到这里大概就讲完了。这或许是16世纪最不浪漫的一个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个性与人格独立所可能承担的苦难。

敢于提问

历史真是一门能够让人变得聪明起来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