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记读书笔记

毛泽东传记读书笔记

 

  读书最忌读死书,死读书。那怎么能把书读活呢?这个问题常常困惑现代读者。

  “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毛泽东酷爱读书,他将读书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常说读书要注重“四多”,即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泽东博览群书,辩证的汲取书中的精粹,并将书本知识灵活应用于治国实践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多写”。毛泽东一直坚持做读书笔记,借此记录下自己的思考,真正把书读透。

  在整理毛泽东的读书笔记时,有六种笔记形式比较常见,非常值得现代读者借鉴。

第一种:摘录式笔记

  在读书时代,毛泽东的笔记以摘抄为主。他身边经常带着两本本子:“讲堂录”和“读书录”。讲堂录里记载的多是老师上课的课堂笔记,在其中重要的部分都做了重点标注。读书录大多是在自修时完成的,里面抄录了全篇文章或一些精彩的段落。毛泽东在学生时代记了大量此类的读书笔记,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史料保存下来的非常少。现存的一本中抄录了屈原的《离骚》、《九歌》。

  长期来毛泽东一直保持着写这摘抄的习惯。他边抄边思考,把读书、抄录和探讨密切地结合起来,从中提出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哲学家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摘录了3000字左右。他特地写信给艾思奇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其中有一些疑点,请你再考虑一下。”

第二种:符号式笔记

  在毛泽东读过的书上常常能发现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了毛泽东对书中内容的褒贬见解。他在读德国鲍尔生写的《伦理学原理》时,逐字逐句用毛笔标上圈、点、单杠、双杠、叉等符号。文章如果写得好,他就划圈,哪一句写得好,就划哪一句,全文写得好,就在标题上划圈。谢静宜在回忆毛主席的读书生活就提到过“三个圈”的故事。她回忆道:“开始我不明白,琢磨以后我曾问他,‘主席,是不是划一个圈的您认为比较好,两个圈的很好,三个圈的特别好呢?’他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

  在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等重要著作时,不少段落、章节,毛泽东都作了圈点、勾划等标记。毛泽东很喜欢二十四史,850册每册都有他留点、勾划的标记。这些符号记录了他读书的感受。 

 

第三种:批注式笔记

  除了符号外,毛泽东经常在书页上写下读书的思考和领悟,在《论理学原理》一书中,很多页面上都留下了主席工整的小楷字、在行间还有12100多字的批语。他在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时,写在书眉和空白处的批语达13000字,既有对原著的扼要概括,又有赞同的评语

毛泽东传记读书笔记

,更有联系中国革命实际对某些观点的引申、发挥,很多读书笔记得非常精辟,有些直至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毛泽东在1959年至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这对于当前党的理论工作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读了《旧唐书》,在“李义府传”“杨再恩传”“刘幽求传”的页边写道:“李义府笑里藏刀,杨再恩是佞人,刘幽求能伸不能屈”。言简意赅,鞭辟入显。

 

第四种:日记式笔记

  读书日记是毛泽东比较特别的一种笔记方式,除了记录下读书的心得之外,更主要的是能督促自己读书,记录下阅读的进度。

  1937年毛泽东反复精读了李达的会关系《社会学大纲》,很高兴,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在“读书日记”的第一篇写道“20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1月7日至昨天看完第一篇,‘唯物辩证法’,从l—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416”。从此以后,他每日认真记了读书进度。

 

第五种:纠谬式笔记

  毛泽东一直强调:不可尽信书。他对书中的谬误,包括错误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等非常敏感,一旦发现就立即在书页上指出来。例如《新唐书·徐有功传》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毛泽东指出这种说法不恰当,认为历史上的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南史·孔靖传》说“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毛泽东指出此说不对,十岁为盗,长大不一定为盗,可惜这种形而上学的推论,“今天也还有之”。在《辨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他用“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等指出了其中的不正确处。毛泽东读书非常认真、仔细,即使对错误的字和标点,也决不放过,而是—一纠正。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一书中把“四分五裂”错排为“四分五烈”,他就予以改正。

  这些笔记是毛泽东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最好例证,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读书精神。

 

第六种:评荐式笔记

  毛泽东每读到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彩篇章,总是热心向全党或党的领导干部介绍推荐,有时还写了书评。例如;50年代,他读了《三国志》“张鲁传”“郭嘉传”,就向党内推荐。为”张鲁传”写了400多字的书评,深刻地指出,同全世界一样,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阶段斗争史。在推荐“郭嘉传”时,他希望领导干部读后得到启迪,讲话。办事一定要“多思”“多谋”,不要草率武。1965年,他读了《后汉书》中的“黄琼传”、“李因传”,觉得很值得一读,批了“送刘、周、邓、彭一阅”、“送陈毅同志一阅”。有关同志都及时地认真阅读了。这对全党的读书风气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传记读书笔记

 

2016年是毛泽东逝世40周年,为了纪念毛泽东,使人们深入了解“书斋里的毛泽东”形象,继承其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宝贵精神财富,广西人民出版社全力打造了一套内蕴丰富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以飨读者。1月14日上午,《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宣部出版局副调研员王为衡,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著名党史研究专家谢春涛教授,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原主任、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黄如军,广西新闻出版广电局朱为范副巡视员,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覃超,以及该书作者、著名党史和毛泽东研究专家、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出席了本次活动。

毛泽东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本书是陈晋等国内最顶尖的毛泽东研究专家,近三十年以来毛泽东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搜集梳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笔记,按专题分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附录卷》,叙述毛泽东喜欢读什么书、为何读书、怎样读书、如何把书读活,以及读书怎样增强了毛泽东的领导力、影响力,从多个角度解析了毛泽东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从中我们既可了解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书理念,认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源泉和发展轨迹,也可了解不同历史阶段毛泽东如何将书本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在党和国家的决策上。

本书的两个附录尤其独具匠心:《与毛泽东一生阅读有关的三十一个书目》汇集了能够找到的毛泽东一生阅读或推荐他人阅读的上千种书目,每个书目前均写有按语交代该书目产生的缘由,这不仅扩展了毛泽东的读书信息,也大体反映了其一生的涉猎范围。《从三十一个书目看毛泽东不同时期的阅读重点》则从纵向的角度把附录一所列的三十一个书目串起来,便于读者了解这上千种书在不同历史时期与毛泽东各方面实践活动的关联。这是对毛泽东一生读书目录的最新研究,是以后毛泽东读书研究必定绕不开的参考资料。

编校上,细致认真,力求准确。该书涉及的文献资料较多,为保证史料的准确性,出版社组织精干力量对书稿所涉及的文献进行了细致核校。“原文”部分,注重比较《诗经》《史记》等书的不同版本,订正错漏。“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部分,细致核对《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书信选集》等书,确保引文无误,原汁原味再现毛泽东读书时的思想和观念。“精讲”部分,对涉及人物的生卒年月和相关事迹,以《辞海》等权威资料为据进行核改。为保证该书的史料性,出版社还通过多方渠道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核对。如附录一中“毛泽东1959年至1961年指导编选的《不怕鬼的故事》目录”,所列篇目最初为1999年版的99篇,这与文中的表述“毛泽东看后让何其芳进一步精选充实书稿,还具体提出一些篇目,遂成70篇,共6万多字,每篇又相应做了注解,还写了一个序言”相左,出版社遂多方找来1961年2月1版1次篇目为70篇的版本进行核改。

经过精心打磨,该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跃动着灵动而厚重的色彩,为人们认识毛泽东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拓展和深化了毛泽东的研究领域,既是一般读者从毛泽东读书的角度了解其个性情趣、联系实际而不为书所拘读书方法的最佳读本,也是党政干部提升学习力和领导力,全面提高自身素养的生动教材。

毛泽东传记读书笔记

王瑞祥出席《毛泽东传》读书心得座谈会

根据国资委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的工作方案和直属机关团委“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安排,1月17日下午《毛泽东传》读书心得座谈会在国资委西便门办公区1009会议室举行。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王瑞祥同志作为《毛泽东传》一书的推荐者,应邀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与会的青年代表们畅谈了自己读《毛泽东传》一书的收获和体会。大家着重围绕毛泽东同志勤于学习、群众利益、外交艺术、经济、政治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各自的读书心得,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历史功勋,同时,与会的青年同志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并将所思所学投入到实践中去,为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宏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听取了青年代表们的发言后,王瑞祥同志高度赞扬了大家能坚持读完《毛泽东传》的毅力和决心,并很高兴地和与会的“书友和学友”分享了自己对《毛泽东传》一书的读书感受。王瑞祥同志认为,《毛泽东传》作为一本政治性传记,虽然篇幅浩大、相对枯燥,但确实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首先,它是一本记实性传记,以人物为主线,贯穿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从开国大典到逝世近27年的历史,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在那段时期的经历;其次,该书具有权威性,不仅主编是国内党史研究专家,而且出版机构也是中央文献出版社;第三,该书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融思想性、理论性和政策性于一体,不仅描述了新中国的建立、抗美援朝、合作化道路、大跃进、“三反五反”、“四清”、文化大革命等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特殊、复杂、波澜起伏的一段历史,而且也刻画了一个形象丰满、经历曲折的伟人形象等。

在表明推荐该书的原因后,王瑞祥同志指出,《毛泽东传》一书对我们非常有益。首先,就是长知识。通过读书,可以使我们对伟大领袖有所了解,对领袖身边的战友有所了解,对党的执政特点有所了解,对国家的特定背景有所了解,这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增长知识的过程;其次,就是受教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一直受列强宰割,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是毛主席及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中国任人宰割的现状,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局面!为什么我们共产党人就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有先进的理论,那就是因为毛泽东思想。通过认真读这本书,通过联系我们党和国家不平凡的经历,联系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和显著变化,就应该更加促使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很好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政权。这就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最后,王瑞祥同志对委机关青年同志的学习提出了三点希望。首先要重视学习,要明确学习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方法,是增长知识、武装头脑、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基本方法,要将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力量源泉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把学习作为一大乐趣、客观需要,我们就会对学习有自觉性,这样学习自然会成为人最富有的源泉。第二,要坚持学习。青年同志可塑性强,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潜能;客观上形势逼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又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大家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第三,要善于学习。要讲究方法,博采众长,广泛涉猎知识。要有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精神,并且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力求精益求精。要学以致用,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实践中的方法。通过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不断在事业中取得成功。

《毛泽东传》是王瑞祥应国资委青年理论研究会、直属机关团委之邀,为委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读书·实践·成才”主题读书活动所荐的书籍。本次座谈会由机关党委副书记刘汉君同志主持,办公厅、政策法规局、管理局、研究中心等厅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机关各厅局、直属单位的40多名青年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