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读书笔记

篇一:目送读书笔记

送》有感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起初是在网上看到这句话,我鼻头一酸,难以释己。每个人的生命中有多少个渐远的背影,有多少次不舍的目送。目送,背影,渐行渐远,这几个词仿佛道尽了天下父母与孩子一生的缘。只因这一句,我读完了龙应台这本散文集——《目送》。

《目送》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分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三章,整本书中流露出作者对待生命的那样一种澄净质朴的观念,以及在遭逢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离别的种种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关怀。各辑的主题之间交叉串联,既叙说亲情、友情又勾连出对人生的感怀体悟,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深切关注,整部集子具有厚重的生命意识。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 。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但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让你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正如作者所说,她的确是想让读者从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经历给我们还未曾有过悲伤体会的人指点迷津。

开篇之作的《目送》截取了作为女儿和母亲的龙应台在特定的场合下与自己的父亲和儿子情感碰撞的场景:在送儿子儿子华安上小学时,儿子“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不断地回头”;等到他十六岁送他去机场时,儿子却径直往前走只留给母亲一个无法追赶的背影——这是一种多么无奈、难舍、失落、寂寞的感受啊!而在医院探望年迈的父亲时、在棺木前最后一次凝望父亲的容颜时作者静静的伫立、久久的凝望又多么让人心痛、让人不忍!一老一小,生命两端;母亲女儿,

双重角色。在这样的两极交错的过程中,作者带领着我们慢慢领悟了生命中的伤逝与不舍。每一次的目送都是一次目光的凝聚,远去的那个人的身上承载了我们的关切与期盼,不舍与眷恋,就仿佛他的离开带走了自己的一部分时光与生命。对此,作者发出了这样一种生命的慨叹“不必追”,这既是自我内心的不甘与感伤,也是一种毅然决然的放手的勇气。“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人生中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龙应台说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三代人,内心的情感一样汹涌澎湃,但却选择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老一辈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殚精竭虑,作为“外乡人”却能够为儿女“在贫穷和战乱的狂风暴雨中撑起一面巨大的伞”,在文化传承意识中恪守古训——“教我们对人心存仁爱”,“教我们对社会心存责任”。龙应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浓烈的责任意识,当龙应台去任教的大学报到时,父亲会因为自己是用运送廉价的饲料车送的女儿而感到羞愧,认为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故而“只把车子停在侧门的窄巷”。作为女儿的龙应台在对待自己老去的父母时,仿佛像是在照料刚刚出世的婴儿一般,温柔细致:为大小便失禁的父亲擦拭身体,让自己年幼两个孩子陪外公说话,为完成父亲魂归故里的遗愿而不远万里返乡;而患上了老年痴呆的母亲更是时刻牵动着龙应台的心,为母亲摆起“胭脂阵”,为母亲洗头、按摩、看鸟、买棉质的内衣,每次探望完母亲总是要提前一天就开始安慰母亲等等这些细节,读之令人动容。

华安华飞这一代人,在经历由孩子向少年乃至成人的过渡后,开始抗拒母亲的呵护和唠叨,追求自我的独立。大儿子早已是那个头也不回

的前行渐远的身影,还停留在母亲记忆中的“白胖的小卷毛”华飞,也会因为与母亲在一起时母亲孩子气的表现而觉得丢脸,一个箭步冲出五步之遥,指责她:“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的小孩!”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在面对这样的变化时是免不了要失落的,她想要走进自己孩子的内心,却总是被阻隔在外——好不容易自己的大儿子念的大学就是自己任教的大学,以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沟通和交流,却“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但是在《为谁》一文中,孩子也表现出自己温情脉脉的一面:看母亲在孩子们离开后,连菜都懒得买,懒得做,擅长烹饪的儿子花三个小时在超市挑选东西,又回家为妈妈一丝不苟地示范做正宗西餐。龙应台原本以为儿子是要自己学会后做给他吃的,没想到儿子却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这样的对话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身份角色往往会出现交错和逆转,给予和付出是一个循环的圈。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回顾和反省,不如说它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情。我不知道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次离别,但如果你曾转过身去与那双眼睛相对,你会明白,那些目光,你无法承受,我们都无法承受。所以,当龙应台以一个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女儿的目光默默注视着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慢慢离去时,那种无言的震撼才会更加猛烈地击中我们内心中最柔软的最难以割舍的地方。而目送,则成了爱最惨烈的割舍,成了最无法言说的忧愁。全书的感情基调仿佛就是“爱与忧愁”,所以尽管是散文集,但每篇文章都沿着这个基调串联起来,精彩绝伦,异彩纷呈。

《目送》写出了每个平凡的人在生活中都会遭遇的脆弱和失败,心

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龙应台的笔下都用最朴素的方式绽放出了最动人的诗意。读《目送》一书,你会看到感性而又素朴的文字背后,作者对人生的深长之思和瞬时感悟 这些对人生的体悟,刚柔之间,漫溢出幽微与深邃,忧伤和美丽。对于谙熟佛教经义的龙应台来说,她所历经的这些人生遭际、所感受的这些最平凡却又最动人的情感,也许是九生九世前佛祖就已安排下的火中栽莲。“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栽莲终不坏”,唯有曾经苦乐,才能通达人生的澄澈之境。

艺术与设计学院 李彤彤

篇二:目送的读书笔记

">《目

送》读书笔记

“所谓的父女母子

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

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有人把这本书评为

二十世纪的背影,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进了悲欢离合,让那个每个人都产

生内心的共鸣,让每个人都有所感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时,我昂头在

前面大步流星,偶尔回首,总看见外婆在擦拭眼睛。那时很不以为然,又不是再也不见,干

嘛就像最后一次般伤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

人为你留恋,为你牵挂,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回头,会有谁会一直目送我的离开,哪怕

转了弯仍旧舍不得收回目光?我们的一生,都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

蹦跳着离开。

篇二:目送读书笔记

《目

送》读书笔记

读完目送,对其印

最深的莫过于书本封面的那一句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

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

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我看来,

这是一本记录着作者生活的书,夹叙夹议。

整本书,我都读到

了一种情感“不必追”。

其中的一篇“雨儿”

描述的是作者的母亲,母亲因为年纪大了,对一些东西的记忆已经模糊,但她却深深地记得

她的“雨儿”。在口中一直呢喃着,“雨儿你在哪里?”母亲虽然身体容颜已老,但她对女儿

的爱却一直如此的深。作为女儿的作者,给母亲拍了一张母亲第一次坐捷运时的照片。

相信与不相信,作

者在书中阐述了这个问题。她写道“曾经相信的,随着时间和经历会变得不相信。而曾经不

相信的,现在会变得相信了”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曾

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禁不起权利的测试。而有一些,作者二十

几岁时不相信的,现在却相信了,比如说,她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相信了,

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这让我有了思考。

在读目送时,我也

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她儿子华安的爱,她说“铃声一响,顿时人影交错,奔往不同的方向,

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的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作者作为一个母亲,

看着自己的儿子成长,追随着儿子的背影,有一天他会发觉自己的儿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

世界观。但母亲的爱永存。在此同时,作者也意识到小时候也有着父亲在注视着自己的背影。

篇三:目送读书笔记

爱与

忧愁

——读《目送》有

“所谓父女母子一

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起初是在

网上看到这句话,我鼻头一酸,难以释己。每个人的生命中有多少个渐远的背影,有多少次

不舍的目送。目送,背影,渐行渐远,这几个词仿佛道尽了天下父母与孩子一生的缘。

《目送》由七十三

篇散文组成,分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

野茶树开花”三章,整本书中流露出作者对待生命的那样一种澄净质朴的观念,以及在遭逢

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离别的种种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关怀。各

辑的主题之间交叉串联,既叙说亲情、友情又勾连出对人生的感怀体悟,以及对当下现实的

深切关注,整部集子具有厚重的生命意识。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游走于“女

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 。

开篇之作的《目送》

截取了作为女儿和母亲的龙应台在特定的场合下与自己的父亲和儿子情感碰撞的场景:在送

儿子儿子华安上小学时,儿子“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不断地回头”;等到他

十六岁送他去机场时,儿子却径直往前走只留给母亲一个无法追赶的背影——这是一种多么

无奈、难舍、失落、寂寞的感受啊!而在医院探望年迈的父亲时、在棺木前最后一次凝望父

亲的容颜时作者静静的伫立、久久的凝望又多么让人心痛、让人不忍!一老一小,生命两端;

母亲女儿,

双重角色。在这样的两极交错的过程中,作者带领着我们慢慢领悟了生命中的伤逝与不舍。

每一次的目送都是一次目光的凝聚,远去的那个人的身上承载了我们的关切与期盼,不舍与

眷恋,就仿佛他的离开带走了自己的一部分时光与生命。对此,作者发出了这样一种生命的

慨叹“不必追”,这既是自我内心的不甘与感伤,也是一种毅然决然的放手的勇气。“你站立

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人生中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

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三代人,内心的情

感一样汹涌澎湃,但却选择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老一辈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殚精竭虑,作为

“外乡人”却能够为儿女“在贫穷和战乱的狂风暴雨中撑起一面巨大的伞”,在文化传承意识

中恪守古训——“教我们对人心存仁爱”,“教我们对社会心存责任”。龙应台从他们身上看到

了一种浓烈的责任意识,当龙应台去任教的大学报到时,父亲会因为自己是用运送廉价的饲

料车送的女儿而感到羞愧,认为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故而“只把车子停在

侧门的窄巷”。

的前行渐远的身影,还停留在母亲记忆中的“白胖的小卷毛”华飞,也会因为与母亲在一起

时母亲孩子气的表现而觉得丢脸,一个箭步冲出五步之遥,指责她:“拜托,妈,不要指,不

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的小孩!”作为母亲的龙应台

在面对这样的变化时是免不了要失落的,她想要走进自己孩子的内心,却总是被阻隔在外—

—好不容易自己的大儿子念的大学就是自己任教的大学,以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沟通和交流,

却“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

这样的对话读起来

让人回味无穷——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身份角色往往会出现交错和逆转,给

予和付出是一个循环的圈。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回顾和反省,不如说它

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情。我不知道一个人

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次离别,但如果你曾转过身去与那双眼睛相对,你会明白,那些目光,你

无法承受,我们都无法承受。所以,当龙应台以一个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女儿的目光默默注视

着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慢慢离去时,那种无言的震撼才会更加猛烈地击中我们内心中最

柔软的最难以割舍的地方。而目送,则成了爱最惨烈的割舍,成了最无法言说的忧愁。

《目送》写出了每

个平凡的人在生活中都会遭遇的脆弱和失败,心

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龙应台的笔下都用最朴素

的方式绽放出了最动人的诗意。读《目送》一书,你会看到感性而又素朴的文字背后,作者

对人生的深长之思和瞬时感悟 这些对人生的体悟,刚柔之间,漫溢出幽微与深邃,忧伤和美

丽。对于谙熟佛教经义的龙应台来说,她所历经的这些人生遭际、所感受的这些最平凡却又

最动人的情感,也许是九生九世前佛祖就已安排下的火中栽莲。

艺术与设计学院 李彤彤

篇四:目送读书笔记

篇五:文档目送读书笔记1000字

读了

龙应台的这篇“目送”,心里有一阵酸楚。虽然文章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但我却觉得里面写

的那儿子就是我的影子。从小到大,从上学到上班,从欲走还留到不再回首,诸不知每一次

的启程,都有一对关切的眼神在背后凝视着。是因为越来越独立了,还是越来越忙碌了,甚

至有时连再见都没说就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

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著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

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书的前半部分看到这句的时候,对于“目

送”这个词,对于此间深意,原来并没有完全了解透彻。原来,人生就是一场目送的过程。

少时,是父母看你渐渐长大,羽翼渐丰,目送着你的背影,无论从距离上还是心理上,都离

他们越来越远。等到自己有了家,有了孩子,等到自己也慢慢年岁渐老,父母一天天皱纹和

白发增多,牙齿慢慢掉完,听力和视力变坏,脊背慢慢佝偻起来,力气越来越小,却越来越

小心翼翼地渴望你的细心注视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目送”的角色换了过来。

你会开始在打电话

的时候,想竭力地听清楚从他们嘴里喃喃而出的不甚流利、不甚清晰的话语;你会想看到他

们喊你的名字,对着你笑;你会

希望他们在长久呆坐、不发一语的时候,跟你说一句完整的话;你会想看到他们直直地站在

阳光下,如以前那般大声念着曾经最喜欢的那首诗??可是,你明知道,他们一天天衰弱下去,

就像将要燃尽的蜡烛,只剩最后的一簇小火苗在风里飘忽,而你却无能为力,只能看着它在

你面前慢慢熄灭,看着那最后一抹青烟就这么消散在空气里,再也触摸不到??

蜡烛燃尽了,仿佛

你这大半生心理上的依靠就不见了。那盏烛光,清晰地留在心里,让你有勇气,继续自己的

旅程。袖说,不要感悟这样深吧,看得人难受。是的,当我看完这书的时候,也是那样揪心

得难受。可是,我们不也一样要看着他们变老么?那么,就在还能够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

注视吧。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得要有勇气象他们一样,看着自己慢慢变老。。。。。

篇三:读书笔记:送你一颗子弹

起说别人坏话。(P6)

2. 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人一辈子的奋斗,不就是为了摆脱这丧心病狂的自然。(P17)

3. 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P19) 4. 制度固然重要,而文化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P36)

5. 一个小圈子,对外,无论对专制,还是犬儒社会,都是一个有效的抵御堡垒。圈子再小,只要其中有内部团结,就算不采取任何组织行动,在维系认知能力上,至少有益。这是“圈子”的“进步性”。但是另一方面,在小圈子的内部,它有可能通过长期演化出来的一些“文化共识”来压迫圈子内部的成员,它会用它的集体性来长期维系一个明显的错觉。(P40)

6. 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了一种现代生活的强迫症了呢,人人都赶着要去看急诊。我们和社会的关系,多么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个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P63)

7. 以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干一行,爱一行。我被吓着了。

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这种人呢?我,我自己,简直是干一行,恨一行。(P70)

8. 每年回家,发现嚎啕的还在嚎啕,劈大山的还在劈大山,韩剧仍然是女主角在第8集打了一个喷嚏,打了第80集才抽出纸巾来。(P78)

9. 跟某同学说:我50岁的时候要回哥大教书。

他说:那中间呢?

我说,中间要去中国解决一些江湖上的恩怨。(P89)

10. 事实上大多数小说除了开头也乏善可陈,新鲜,浓郁,强烈的感觉被消耗了之后,剩下的只是强迫症。(P96)

11. 多年以后,离开纽约之后,想到纽约时,我会想到什么呢?也许只是自己站在1路地铁边,呼啸的火车飞驰而过的那一刹那,情不自禁闭上的眼睛。(P98)

12. 在北京,对面的老罗在对面的三表的感召下,声情并茂地对土摩托说,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多想向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P110)

13. 我对那些多年如一日地裹着重复机械生活但仍然兴致勃勃的人感到无比好奇。(P112)

14. 谁都想归零,但不是没头没脑的那个零,是从一到零的那个零,得有那个弧度,得有那个转身,得有“踹”那个动作。(P112)

15. 我觉得我必须有三五知己隔三差五跟我一起吃饭吹牛,但是际遇没有听我的。(P119)

16. 我到底应该处于对极简主义艺术风格的欣赏而为自己的生活喝彩呢,还是处于对热烈生活的向往而为自己的生活哀叹呢?(P123)

17. 我默默焦虑着,自作多情地为每个人伤感。每个人的心中,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这些清单里写着多么美好的事,可是,它们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是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P144)

18. 但很有可能,比被困在一个小地方更可怕的是逃脱一个小地方。因为那时候你才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它不是一个地点的问题,它那么复杂以至于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的问题。(P146)

19. 但现实中更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于勇气和懦弱,而是来自于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拒绝乌托邦和追求它一样需要勇气。(P160)

20. 放弃并不难,关键是for what。(P160)

21. 我想找一个对新鲜的知识、品格的改进、情感的扩张有胃口的人。我有这样的胃口,所以还想找到一个在疆域方面野心勃勃的人。(P164)

22. 历史还远远没有抵达它的尽头,未来还坐在红盖头里面激发他的想象力,他还可以那么

全力以赴的向它奔跑,并且从这全力以赴中感受到意义凛冽的吹拂。(P169)

23. 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都给探索经历一边,不把所有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给爬一遍,我们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的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有幸福。这话虽然听起来那么知音但它的确很肺腑。(P179)

24. 大部分美式社科学问的特点就是:精致的平庸。这个体系不太关心你是不是平庸,但是非常关心你是否精致。(P185)

25. 我只是懒,懒的为自己漫天飞舞的灵感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不惜把他人在流水线上的精雕细琢工作说成是自欺欺人。(P186)

26.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P193)

27. 我老觉得自己和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P195)

(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配送读书笔记)

28. 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让人心平气和,让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它让你谦卑,因为所有别人能带给你的,都成了惊喜。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你还可以学习观察微小事物的变化,天气、季节、超市里的蔬菜价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说真正——打量它。(P196)

29.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P196)

30. 如果你还在为自己孤单寂寞怀才不遇举世皆浊我独醒而深深叹息的话,那么让我告诉你,你买不到那个彩票的,别再把你时间的积蓄两块、两块的花出去,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P197)

31.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P197)

32. 我想说的是,只有足够强大的人才会勇于脆弱。在该同学热泪盈眶的那五分钟里,我觉得他无比脆弱因此无比强大,眼里有通向神的道路。(P206)

33. 我有一个毫无根据的理论,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一个人感情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你把它给零敲碎打地用完了,等到需要大额支出的时候,你的账号就已经空了。(P221)

34. 虽说爱的深度和爱的广度之间,有可能有一个互换性,但我总觉得,真爱的是一个对深度而不是对数量的体验。(P221)

35. 什么都可以从头再来,只是青春不能。那么多事情,跟青春绑在一起就是美好,离开青春,就是傻冒。(P225)

36. 据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对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欣赏他的美好。(P229)

37. 耐心是一种美德,其基本的道理就是,你的饥饿,不应该是让一个霉包子糟蹋你胃口的理由,也不能是你浪费一个好包子的理由。很多时候,冲动里面有一种快感,而另一些时候,远离则是一种操守。(P229)

38. 任何主张,加上的“主义”这个后缀,就变得恐怖。(P233)

39. 可我总是疑心,有多少人的婚姻是乐趣在维系,又有多少人,仅仅因为惯性,他之所以

结着婚,是因为他已经结了婚。他之所以结了婚,是因为别人都结婚,别人都结婚,是因为——你问“别人”去吧,我怎么知道。我恶毒地以为,大多数人结婚,其实仅仅是因为无所事事,于是决定用一种无聊取代另一种无聊。(P235)

40. 一个人是多么容易把对自己的鄙视误解为对爱情的需要。(P255)

41. 所以我认识的女孩女人,从十几岁的奥几十岁的,个个都像是职业恋爱家,每天翻来覆去地分析她那点破事,她说不厌,她的闺蜜也听不厌。(P260)

42. 这个世界的得救,需要的也许不再是振臂高呼时的豪迈,而是一个外科大夫对待一颗跳动心脏时的纤细。(P280)

43. 而真正关心政治,不是关心领导人的起居和病例,而是关心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关心“事件”,是关心正义。(P282)

44. 更重要的是,享乐主义得以存在,是有一系列公共制度的前提的,而这些前提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以为私人生活和政治没有关系的人,忘记了私人领域从边界的界定到秩序的维护都是政治问题。(P283)

45. 我理解在一个关心政治成本太高,追求个人发展动力很大的时代里大多数人的政治冷漠,但是我不能理解因为这种冷漠而感到的洋洋得意。(P283)

46. 雨果说,当一种观念的时代已经到来,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它。这话的反面是:当一种观念的时代已经过去,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挽留它。(P287)

47. 他选择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在这个庞大的官僚机器里爬行了几十年,爬到顶峰,却一脚踹开了这个机器,而这个机器的倒塌也意味着他自己的坠落。(P287)

48. 极度焦虑中,我想到了《追风筝的人》里面的一句话:没有良知的人从不承受痛苦。就是说,如果我为此感到痛苦,那一定是因为我良知未泯。(P291)

49. 重估并不一定以为着否定。重估以为着审视和追问,以为着从传统、从权威、从成见、从经典、从集体、从他人那里收复自己的头脑,从每一个塞给自己的信条问“为什么”。正是所有这些人当时所问的“为什么”,让20世纪初的中国成为一个像各种可能性开放的中国。(P294)

50. 人们赞美青年的勇敢和叛逆,但另一面的现实则是,青年你常常用隐身于群体的方式来追求个性,用为专制者冲锋陷阵的方式来表现叛逆,其勇气背后往往是选择性的沉默。(P297)

51. 今天回头再去看五四运动,它更像是启蒙浪潮结束的开始,而不是开始的结束。爱国主义传统当然要纪念,但仅有爱国主义是不够的。90年来的历史说明,引领我们突破政治瓶颈的不是激情、集体和破坏,而是理性、个体觉醒和制度改革。现在我们纪念那一天的最好方式可能恰恰是超越那一天。穿越1919年,回到1915年,那一年,一个叫陈独秀的人创办了一本杂志叫《新青年》,一个叫胡适的人坐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上听杜威讲课,一个叫鲁迅的教育部公务员闲来无事正研究佛经,一个叫丁玲的小女孩还在念书识字,而那个叫毛泽东的湖南青年刚刚考上师范学院。那时候他们当然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刀光剑影。他们读书、思考,心怀虔诚,向未来敞开。你多么希望他们将要面对的腥风血雨可以被抹去,多么希望历史重新交给他们一张白纸,让他们从头再来。(P297)

52. 他温和而不消极,明辨是非而不急于求成。改造世界对他来说不是将一个制度连根拔起,而是从给予身边的人一点一滴的温暖开始。(P302)

53. Jader玩的无非是民粹主义那一套:用短期的救济发放等等小恩小惠来笼络地方选民,小恩小惠是直接的、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有一个集中的受益群体的,而制度扭曲的代价却是间接的、长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并且分散在全民甚至接下来几代人当中的。民粹主义式的救国,是饮鸩止渴。(P307)

54. 国内的媒体,时不时地就会把“大学精神”这个话题拿出来讨论一下。基本上大家都会达成一个共识: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大学精神不应当仅仅是训练工作技能的精神。据说,大学应该熏陶的,是一种人文精神。虽然“人文”这两个字,因为靠“文人”太近,已经臭大街了,我觉

得,大家还是应该再给它一次机会。(P323)

55. 我想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这种追问的精神,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P328)

56.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P328)

57. 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红军在与敌人的激战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话,那么我的生活更像是一只骆驼无声无息地穿越撒哈拉。这场穿越中没有敌人、没有雪山草地、没有尽头处光明的延安,只有倾听自己呼吸的耐心、把一只脚放下去之后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的耐心。(P337)

58. 我积攒这种耐心的方式,是用感受来弥补事件的贫瘠。在一定程度上,我相信这不是渡过有意义人生的一种方式。它是渡过有意义人生的唯一方式。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P337)

59. 所以我想,至少我希望,这本书能带动读者和我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渡过。这句话的山寨版说法是: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P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