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才板话读书笔记

李有才板话读书笔记

李有才板话范文一:

《李有才板话》读书笔记

《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最著名的农民题材作品之一,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郭沫若评论《李有才板话》:“我是完全被陶醉了,被那新颖、健康、简朴的内容和手法;这儿有新的天地,新的人物,新的意义,新的作风,新的文化,谁读了我相信都会感着兴趣的。”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山西省沁水县人,出身贫农家庭。他从小参加生产劳动,过着被剥削的艰苦生活;很小就喜爱民歌、民谣、鼓词、评书和地方戏曲,还是八音会(晋东南的一种农民自乐班)里摆弄各种乐器的好手。这些经历,对于他通晓农业生产和北方农村的生活习俗,熟悉农民的文化风尚和艺术爱好,培育自己创作的大众风格,提供了有利条件。赵树理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一位作家。《李有才板话》通过阎家山改选村政权和实行减租减息中的曲折过程,深刻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阎家山是阎锡山统治下山西农村的缩影,这里的封建统治根深蒂固。抗战后虽然成了敌后根据地,但恶霸地主阎恒元仍然依仗地的势力和影响,采用更加狡猾的手段,维持他的统治。他退居幕后,安插亲信,操纵村政权,瞒过了章工作员,为非作歹。阎家山实行上依然是阎家天下,却居然还得到一个“模范村”的光荣招牌。作品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地主的凶狠狡诈的反动本质,在“丈地”一节中把阎恒元的诡计多端刻划得入木三

分。但是在党的影响下,农民群众已经开始觉醒。象老秦这样精神上被腐蚀、被压服,把剥削视为天经地义的人,已经不代表阎家山农民的主导方面了。李有才和围绕着他的“小字辈”人物,尽管还受着严重的压抑,却都迫切要求冲决封建牢笼,争取翻身解放。作品着力塑造了李有才的形象,他了解农村的社会、历史状况,有一定的阅历和斗争经验,性格豪爽但又冷静深沉。因而在阶级力量对比不利时,只是用抛“冷话”,即冷嘲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与抗争。作者还把他塑造成一个民间艺人,他的卓越的艺术才干和黑暗环境的逼迫,使他用快板的特殊武器进行斗争。作品中许多段快板既是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塑造李有才形象的重要手段。这些快板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感情,风趣幽默的风格,正是李有才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小字辈”人物是李有才快板的热心的传播者,他们的政治积极性更高,斗争性更强;作为新一代的农民,在农村民主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阎家山农民不能得到真正的翻身,关键在于负责领导工作的章工作员,犯了主观主义,脱离群众,因而不能贯彻党的阶级路线。他没有发现李有才和“小字辈”人物,却依靠了阎恒元的势力。作品塑造了长工出身的党的农村干部老杨的形象,有意地把他与章工作员进行对比。他的强烈的阶级爱憎,朴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处处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品质,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从农民中成长起来的党的干部的特色。老杨迅速地找到了农民中的革命分子,依靠他们发动组织群众,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斗倒了阎恒元,掀掉了压在农民身上的封建磐石。这个有声有色的过程,有力地说明了当党的正确的路线、政

策,一旦与广大农民真正结合在一起,立即就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足以创造出空前的奇迹。《李有才板话》虽然只描写一个小小村庄的斗争,所蕴含的思想却是发人深思的。

赵树理曾将一些新文学作品读给他的父亲和农民朋友们听但却遭受冷落,他从中悟到农民喜欢的还是民间那些传统的文艺形式和通俗的语言文字。于是,在他后来长期的生活和写作生涯中,总是注重改造“学生腔”和“欧化句法”,努力运用农民群众的语言进行写作。《李有才板话》也是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明快诙谐的叙述形式,使农民百姓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甚至推动情节发展、概括主旨思想的也是民间的“圪溜嘴”,(官话叫“快板”。)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开创者,他全身心投入到为农民写作之中,被誉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是迄今为止写中国农民最为成功的作家。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四十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五六十年代,赵树理的小说创作,都真实地表达了农民的愿望和心声。他既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又经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洗礼;他既懂得农民的心理和感受,又了解农民的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从中国文学发展的角度看,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汲取着民间文化的养分,站在现实的立场,以民间的情怀,一心为农民写作。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或作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进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赵树理在表现农民的愿望和

心声的同时,也深入地表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的作品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正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省察到赵树理的小说对于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赵树理对农民的关注,对农村的关注,对现实的关注,特别是对农民的那种深厚的感情并不是所有的当代作家可以做到的。与赵树理小说的特点相适应,他积极张扬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文学“干预生活”的职能。一心一意地要为农民说话,要为农民写作。赵树理号召作家应义无反顾地走出象牙塔,成为时代生活的弄潮儿,而不是做一个远离尘世的冷漠的生活旁观者。无关时代气息的风花雪月,极度自我的“私人化写作”,与赵树理小说模式是绝缘的;就艺术形式而言,赵树理小说模式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始终认为,中国的文学应适合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欣赏趣味,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过于“洋化”的,仅为极少数“知识贵族”所欣赏的艺术形式与赵树理小说模式同样是无缘的。简言之,内容上的“干预生活”,艺术上的本土风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甘情愿地为普通读者和底层读者写作,构成了赵树理小说模式的经纬之网和主基调。我们坚信,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赵树理的价值和精神必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赏,也必定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作家成为像他一样朴素的、纯粹的、为人民服务的好作家。原文地址:《李有才板话》读书笔记

《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最著名的农民题材作品之一,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郭沫若评论《李有才板话》:“我是完全被陶醉了,被那新颖、健康、简朴的内容和手法;这儿有新的天地,新的人物,新的意义,新的作风,新的文化,谁读了我相信都会感着兴趣的。”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山西省沁水县人,出身贫农家庭。他从小参加生产劳动,过着被剥削的艰苦生活;很小就喜爱民歌、民谣、鼓词、评书和地方戏曲,还是八音会(晋东南的一种农民自乐班)里摆弄各种乐器的好手。这些经历,对于他通晓农业生产和北方农村的生活习俗,熟悉农民的文化风尚和艺术爱好,培育自己创作的大众风格,提供了有利条件。赵树理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一位作家。《李有才板话》通过阎家山改选村政权和实行减租减息中的曲折过程,深刻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阎家山是阎锡山统治下山西农村的缩影,这里的封建统治根深蒂固。抗战后虽然成了敌后根据地,但恶霸地主阎恒元仍然依仗地的势力和影响,采用更加狡猾的手段,维持他的统治。他退居幕后,安插亲信,操纵村政权,瞒过了章工作员,为非作歹。阎家山实行上依然是阎家天下,却居然还得到一个“模范村”的光荣招牌。作品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地主的凶狠狡诈的反动本质,在“丈地”一节中把阎恒元的诡计多端刻划得入木三

分。但是在党的影响下,农民群众已经开始觉醒。象老秦这样精神上被腐蚀、被压服,把剥削视为天经地义的人,已经不代表阎家山农民的主导方面了。李有才和围绕着他的“小字辈”人物,尽管还受着严重的压抑,却都迫切要求冲决封建牢笼,争取翻身解放。作品着力塑造了李有才的形象,他了解农村的社会、历史状况,有一定的阅历和斗争经验,性格豪爽但又冷静深沉。因而在阶级力量对比不利时,只是用抛“冷话”,即冷嘲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与抗争。作者还把他塑造成一个民间艺人,他的卓越的艺术才干和黑暗环境的逼迫,使他用快板的特殊武器进行斗争。作品中许多段快板既是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塑造李有才形象的重要手段。这些快板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感情,风趣幽默的风格,正是李有才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小字辈”人物是李有才快板的热心的传播者,他们的政治积极性更高,斗争性更强;作为新一代的农民,在农村民主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阎家山农民不能得到真正的翻身,关键在于负责领导工作的章工作员,犯了主观主义,脱离群众,因而不能贯彻党的阶级路线。他没有发现李有才和“小字辈”人物,却依靠了阎恒元的势力。作品塑造了长工出身的党的农村干部老杨的形象,有意地把他与章工作员进行对比。他的强烈的阶级爱憎,朴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处处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品质,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从农民中成长起来的党的干部的特色。老杨迅速地找到了农民中的革命分子,依靠他们发动组织群众,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斗倒了阎恒元,掀掉了压在农民身上的封建磐石。这个有声有色的过程,有力地说明了当党的正确的路线、政

策,一旦与广大农民真正结合在一起,立即就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足以创造出空前的奇迹。《李有才板话》虽然只描写一个小小村庄的斗争,所蕴含的思想却是发人深思的。

赵树理曾将一些新文学作品读给他的父亲和农民朋友们听但却遭受冷落,他从中悟到农民喜欢的还是民间那些传统的文艺形式和通俗的语言文字。于是,在他后来长期的生活和写作生涯中,总是注重改造“学生腔”和“欧化句法”,努力运用农民群众的语言进行写作。《李有才板话》也是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明快诙谐的叙述形式,使农民百姓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甚至推动情节发展、概括主旨思想的也是民间的“圪溜嘴”,(官话叫“快板”。)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开创者,他全身心投入到为农民写作之中,被誉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是迄今为止写中国农民最为成功的作家。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四十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五六十年代,赵树理的小说创作,都真实地表达了农民的愿望和心声。他既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又经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洗礼;他既懂得农民的心理和感受,又了解农民的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从中国文学发展的角度看,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汲取着民间文化的养分,站在现实的立场,以民间的情怀,一心为农民写作。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或作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进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赵树理在表现农民的愿望和

心声的同时,也深入地表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的作品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正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省察到赵树理的小说对于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赵树理对农民的关注,对农村的关注,对现实的关注,特别是对农民的那种深厚的感情并不是所有的当代作家可以做到的。与赵树理小说的特点相适应,他积极张扬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文学“干预生活”的职能。一心一意地要为农民说话,要为农民写作。赵树理号召作家应义无反顾地走出象牙塔,成为时代生活的弄潮儿,而不是做一个远离尘世的冷漠的生活旁观者。无关时代气息的风花雪月,极度自我的“私人化写作”,与赵树理小说模式是绝缘的;就艺术形式而言,赵树理小说模式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始终认为,中国的文学应适合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欣赏趣味,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过于“洋化”的,仅为极少数“知识贵族”所欣赏的艺术形式与赵树理小说模式同样是无缘的。简言之,内容上的“干预生活”,艺术上的本土风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甘情愿地为普通读者和底层读者写作,构成了赵树理小说模式的经纬之网和主基调。我们坚信,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赵树理的价值和精神必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赏,也必定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作家成为像他一样朴素的、纯粹的、为人民服务的好作家。

范文二:

内容摘要: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写的是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阎家山村民在当政者阎恒元一派的欺压下寻求反抗与自主争取村政权捍卫自身利益的过程。期间,以李有才为主要编撰者的拿手才艺“快板”是他们赢取胜利的武器。而在小说中,板话不但在故事中帮助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还在小说主题的凸显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并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折射作者的语言创作理念。

关键词: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 板话 创作语言

赵树理是抗战结束之际出现的作家,其文学作品立足当时社会背景,以题材之农村化,言语之大众化而为“新文学”注入一股质朴新风。二战时期美国知名战地记者杰克??贝尔登曾对赵树理的文学理念与成就给予高评并在其著作《中国震撼世界》中专章探讨,可略见其影响。其中,《李有才板话》中的板话作为小说语言形式一定程度折射出作者的文学语言创作理念。该篇是赵树理继《小二黑结婚》之后于1943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写的是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阎家山村民在当政者阎恒元一派的欺压下寻求反抗与自主争取村政权捍卫自身利益的过程。期间,以李有才为主要编撰者所创作的板话是他们赢取胜利的武器。而在小说中,板话不但在故事中帮助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还在小说主题的凸显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小说第一部分开始便直接介绍板话创作者李有才其人,名其外号为“气不死”。该外号言明的,与其说是强调了李有才的脾性与肚量,不如说是事先交代他处世的超然之态及其情绪不为事态所左右的心境。由其所编而广为传唱的板话看来,李有才确实如此。每一件事发生之后,从李有才传出的板话总能抓准事态,直指民心,只有具备洞察力与敏锐感受力才能捉摸得如此透彻。此外,这从侧面又反映了李有才是一个敢于诉说心中对人事批判看法且自身立场坚定之人,用板话言说的方法巧妙又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他编的板话脍炙人口,简朴真挚如其人,这也是他成为大家欢迎的人物的原因。李有才在小说中虽被塑造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似乎也没有做出如小元、小顺等人那般为争取民权而奋力奔走之事,但板话将其与整场运动连结在一起,使他及其板话成为贯穿通篇的主要人物及元素。

如果说编板话这一行为为读者塑造起李有才的整体形象,那么,板话的内容则又再次深化了小说中相关人物的性格。小说第一部分为言明李有才所创作的板话如何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而列举的两段调侃阎家父子的板话用颇具讽刺的语句在二人还未出场前便留与读者深刻印象:“用他百把年,管保用不烂”①指出阎恒元十几年连任村长一事,将其强占村政大权的霸道形象溢言而出;而对其子阎家祥的描写中侧重其外貌描摹,用其爱眨眼、大腮帮、塌鼻梁的丑陋形态影射其贪婪无理的言行。小说第二部分描写农会主席张得贵奉承村长阎恒元的奴性嘴脸,板话中用“长”与“短”、“方”与“圆”等相反的字眼加上否定性的词,在视觉反差中更加强烈地突出张得贵对阎恒元的无节制的追捧依附以某求自己在村中的地位:“恒元说‘公鸡能下蛋’,得贵就说‘亲眼见’”②。同是这一伙人的阎恒元的侄子时任村长的阎喜富,板话也以最简洁的言语列出其恶霸行径:“当过兵,卖过土,又偷牲口又放赌,当牙行,卖寡妇”③,统领整段板话的“一只虎”更是点出村民对其惧怕而远之。刘广聚也是奉承依附老恒元的人,为其干儿子,“假大头”的称号也指出了其趋炎附势的丑陋之态:“抱粗腿,借势头”④。

小说的前两部分主要是交代出主要人物的性格,从第三部分开始对人物行为进行刻画,几乎每一部分的一个事件过后,都会有一段板话用来总结整个事件的过程及其最终事态。“打虎”讲的是阎喜富这一恶霸欺压村民的行径受指认后被捕归案受审,板话描绘出阎喜富在正月廿五、廿六两天被村民打倒的狼狈状:“鼓冬按倒地,打个背绑兔”⑤,以及阎家祥和阎恒元的手无足措和畏缩,而民众则是乐开怀:“大家哈哈笑,心里满舒服”⑥,形成鲜明对比。仅仅几行板话就已经把前文的主要内容囊括其中,让读者在篇末再次将整个事件做一次梳理回顾,诙谐的语言又常常使得读者为之也开怀,与小说中的民众处于同一“战线”上。“丈地”部分末尾处的板话则将以阎恒元为首的七位丈地员敷衍行事的懒散作风彰显出:“芭蕉扇,水烟袋,说说笑笑真不坏”⑦,最后用明了了的一句话“这些鬼把戏,只能哄小孩”⑧再次将他们指认出。小元阴差阳错当了武委员会主任后的作风跟着老恒元一伙倾斜,县里农救会杨同志的工作巡访使得阎恒元、刘广聚的把戏露底,以及老小字辈们筹划重建村农救会以求翻身,再到最后的斗争取得大胜利以及李有才作为板话人在杨同志的提议下对整场斗争进行总结性创作,等等,都有相关板话进行讲述与总结。

板话的出现虽往往是作为总结性语言被安排在每部分篇末,但也有在其中起到推动情节之用的。在斗争进行到最白热化的阶段,板话已然成为老小字辈们用来筹划翻身事件的宣传工具,为尽可能号召更多受害村民加入正在筹建的农救会,李有才创作了动员板话,讲明加入农救会的好处,由小顺传播出去,果然奏效,针对受害村民的利益又直指敌人的罪恶“黑钱要他赔,押抵要他退,减租要认真,一颗不许昧”⑨,高明地防止了敌方人员混入会内,以免走漏内部消息。而当得贵散布谣言为事情的发展造成阻碍时,又是板话的出现压住了谣言,“农救会,永不散”⑩,再次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赢得民心。这让整个事件得以一步步进展。

至于板话对凸显小说主题而言则是不言而喻,由上文的分析中也可看出褒贬词的应用很明显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对于强权与势利的蔑视与嘲讽以及对民众反抗压迫捍卫自身权益及从中表现出的行动力与才思的支持与赞和。小说中,老小字辈们用板话作为武器与当政者进行搏斗最终赢得自主权也捍卫了自身利益;而作者也将板话作为构筑小说的重要元素,既作为主线贯穿整部小说,又在其间将其艺术价值呈现出,折射出赵树理的文学艺术理念。

赵树理曾对杰克??贝尔登说:“当我们给老百姓以新知识之同时,必须让他们喜闻乐见。因此我就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写作了”,且认为以往的文学作品语言导致其传播只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赵树理的文学创作特色一定程度上即来源于此理念。此处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写作”一方面指对老百姓日常通俗用语的摹仿与直接纳用,另一方面则强调不仅局限于此,而是将具有老百姓特色的言行思想内化为作家的行文之气,真正写出贴近且能够反映代表中国大众生存与生活面貌的该群体的点滴的作品。《李有才板话》在其平淡的故事情节中,借由板话而将这两方面统摄于小说中。板话在体例篇幅上均简短,韵律上则富有节奏而读来朗朗上口,这易于老百姓铭记与传唱;在用语及内容上贴近民众生活,除去其整齐有致的格式外,实则都为日常所用之大白话,浅显却又细致地将抗战期间阎家山人与事的变迁道出。李有才编创的板话,实际上是作者采用的一种述说的手法,他一如既往地发挥其讲故事的拿手角色作用,而且是具有如前文所提之“有老百姓特色的言行思想”的讲述者。李有才在小说中是一位有着超然之态的洞察者,他是作者在现实社会中投射入小说的化身,而每一段板话又将这个化身重新闪现于读者心间,使老百姓们一读便产生共鸣。

共鸣源自对语言的理解与接受,小说中的板话为阎家山的老百姓所喜欢,正是其创作深得人心。关于作品语言的创作,赵树理虽无专门研究相关语言科学,但其提出两要点,即“一是叫人听得懂,二是叫人愿意听”。他认为广大群众的话海是学习创作语言的老师,而批判性地接受则是决定能否创作出能够传达作者内心思想感情并且为人们所听得懂且愿意听的作品。李有才的板话恰是作者对此二点的实践成品。面对广袤的百姓话海,赵树理塑造李有才如此深受村民喜爱的性格形象正是为使其能置身此一语言学习场。如此,作者借李有才之口编出的板话自然而然地能够为小说中民众所期待与乐于传唱,也即作者对自身创作语言之理念的再次强调与印证。

茅盾先生在谈其《李有才板话》读后感时称书中的板话为新鲜的手法,并认为作者在这些板话上有着深刻的用心。综观上文分析,其所言极是。当众多的批评眼光投射在对小说所反映的抗战期间中国农村问题之上并挖掘其背后社会政治意义时,回归到对书中“快板”这一形式的关注与对“板话”作为“武器”之用的语言艺术的探讨与分析上,读者们或许能够获得对作者创作理念的更多发现与体悟,从而在走近作者中也再一次缩小当代读者与赵树理小说的距离。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赵树理著《李有才板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30页,第30页,第34页,第34页,第53页,第55页。

参考文献:

[1] 洲之内彻.赵树理文学的特色[A].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458.

[2] 赵树理.语言小谈[A].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134.

[3] 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报刊研究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让,1960.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范文三:

摘 要: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创始人,《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均是他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究其原因,与小说中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方言词汇有很大关系。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中的方言词汇,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体会方言词语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方言词;异词同义;表现力

作者简介:古文慧(1992.2-),女,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1

《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中带有地方色彩的词有几十个,这些词中有的为当地所特有,有的地域色彩浓厚,有的表现力极强,这些词对于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第一类:反映当地生产生活,民俗活动的方言词。

(1)补空子(2)捞饭

(3)下神 (4)跟上

(5)扮故事(6)圪溜嘴

(7)添仓 (8)黍米糕

(9)干梆戏

这类方言词一般是当地特有的,地域色彩极其浓厚。补空子,捞饭,黍米糕反映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特点。下神、跟上、扮故事,圪溜嘴,添仓,则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活动的方言词。

第二类: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属于“部分语素相同”的异词同义词。这类方言词可以在普通话中找到意义用法相当的词。

(10)引在(引到) (11)讲情(求情)

(12)添传(传唤) (13)情愿(愿意)

(14)做甚(做什么)(15)碰死(撞死)

(16)好到(喜欢到)(17)抡打(抡)

(18)碰破(砸破) (19)还许(也许)

(20)接住(接着) (21)攀扯(牵扯)

(22)相跟(相随,跟随)

(23)担水(挑水) (24)刁巧(讨巧)

(25)问询(询问) (26)团弄 (糊弄)

(27)开开(打开) (28)应许(答应)

(29)老婆(老太太)(30)仇气 (仇恨)

(31)小豁(小口) (32)高高手(高抬贵手)

(33)饭快成(饭快好)(34)不说理(不讲理)

(35)不得劲(不舒服)(36)抵些事(顶点事)

(37)好生生(硬生生)(38)干老头(干爹)

(39)内里人(自家人)(40)百把年(一百年左右)

第三类: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属于词形完全不同的异词同义词。

(41)款(件) (42)后生(小伙)

(43)前晌(上午)(44)后晌(下午)

(45)恩典(通融)(46)头尾(结果)

(47)管保(肯定)(48)蹄蹄爪爪(手脚)

第四类:与普通话词汇相比,没有与之意义和用法相当的词汇,只能通过短语或句子来解释。

(49)算(当作) (50)屙(人或动物自己排泄屎尿)

(51)中听(听起来顺耳好听)

(52)死受(很辛勤的劳作)(53)闹气(生气吵架)

(54)和说(委婉劝说)

(55)外人(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56)社手(村里祭祀活动的首领)

(57)精干(形容人精明能干)

(58)好把式(指人在某方面有一定的技能)

(59)好扬家(掀播粮食的行家)

第五类: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词汇。

(60)淹 (61)驴粪蛋

(62)鬼????眼 (63)倒缚兔

(64)人物头 (65)脚板底

(66)东圪嘴上 (67)土眉土眼

(68)架起胳膊

这类词除了含义丰富,富有地域色彩外,较之普通话更加具有表现力。如驴粪蛋也就是普通话中的驴粪,多了一个蛋,形象地写出了驴粪的形状。而土眉土眼则是将一个人的土气具体到眉眼之间,更加形象。

第六类:既有普通话词的用法,又有方言词的用法的多义词。

(69)硬(顽固,不妥协)(70)硬(勉强)

(71)硬(刚强,有骨气)(72)硬(严重)

(73)招呼(接待,应接)(74)招呼(扶持,抬举)

(75)合适(适宜,符合主观或客观的要求)

(76)合适(指对人有好处,使人满意)

(77)得意(骄傲自满) (78)得意(称心,满意)

这类词与普通话相比兼属同词同义和同词异义的类型,这种类型特点,使得他们的词义更加多元,表意更加丰富。

通过对《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中方言词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词与普通话词汇相比,“部分语素相同”的异词同义词所占比例最大。作者选择这些方言词汇,既使作品地方色彩浓厚,也便于读者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可谓一举两得。而在词类分布方面又以动词居多,这说明赵树理重视使用动态词,动词往往是一个句子的核心部分,这样的地位也就决定了它比其他词类更具有表现力。

虽然《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中的方言词汇所占比例很小,但在作品表现乡土风情和地方色彩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赵树理小说能够自成一派的重要原因。

范文四:

从目的论看《李有才板话》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摘要:本文将以目的论为依据,探讨sidney shapiro对《李有才板话》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及其处理方法的优缺点。shapiro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音译加注释、省译等情况。

关键词:目的论;文化负载词;《李有才板话》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2

一、引言

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茅盾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自出版以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流传。《李有才板话》是一部民族化、大众化的作品,内含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标志中华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中特有事物或具有中华民族色彩与历史背景的词、词组及习语(李勇,2010, 52)。本文将以目的论为依据,探讨sidney shapiro对《李有才板话》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

二、翻译目的论

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为“目标”或“目的”,(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李有才板话读书笔记)20世纪70年代由vermeer引入翻译理论,以之为专业术语,表示译作或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的主要著作是vermeer和reiss合作的《通用翻译理论基础》一书。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

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构。目的论的基本规则是:

(一)目的规则规定,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

(二)连贯规则规定,译文“必须可解释为跟译文接受者的处境具有连贯性”;换言之,译文对于译文的接受者来说必须是相关的,符号他们的处境和知识水平。

(三)忠实规则仅仅规定译文和原文之间必须有连贯性。

(四)目的原则统摄其他原则。

三、对《李有才板话》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分析

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最早成功地反映了解放区农民翻身斗争。这部小说成功契合了当时如火如荼的土改斗争的需要,它塑造了性格真实、血肉丰满的农民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表达了当时人们群众的理想愿望。下面将结合翻译的基本方法和目的论三原则,探讨其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一)直译

“若译文的语言(或目的语)与原文的语言(或始发语)常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采用直译。”(冯庆华,2004, 37)

[原文1] 西头住的都是姓阎的;中间也有姓阎的也有杂姓,不过都是些在地户;

[译文1] in the centre, while some bore the name of yan, and others had different surnames, these too were natives of the village.

“在地户”是指本地的老住户,山西方言,在这里翻译为natives of the village非常恰当。

(二)意译

“译文的语言(或目的语)与原文的语言(或始发语)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用同样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更谈不上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意译为好”(冯庆华,2004, 37)。

[原文2] 老杨同志道:“你不懂只说你不懂,什么粗人不粗人?农救会根本没有收过一个细人入会!”

[译文2] “if you don’t understand, just say you don’t understand. i don’t want to hear anything about ‘education’. the peasant association was never intended as a literary society.”

此处是老杨同志盘问得贵时的一番话,没文化的“粗人”和受过教育的“细人”进行对比,显得作者风趣幽默,也充满了作者对得贵为代表的地主狗腿子的嘲讽。“粗人”被省略,“细人”被意译为“a literary society”。

(三)音译加注

“如果原文语境突出了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文化色彩或意向,并且这种色彩或意向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加深读者对原作品人物或主

题的理解,那么译文应尽量保留源语词汇的民族文化特色”(唐述宗,刘少先,2007,96)。“这样既有利于文化交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译语的语言表现力。对于此类文化负载词,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比较妥当”(廖七一,2000:239)

[原文3] 村东头的老槐树底有一孔土窑还有三亩地,是他爹给留下的, 后来把地押给阎恒元,土窑就成了他的全部产业。

[译文3] formerly, he owned three mu* of land which he inherited form his father. afterwards it was foreclosed and taken over by yan hengyuan.

(*one mu is equal to one- fifteenth of a hectare of roughly one-sixth of an acre.)

此处“亩”采用随文注释,使译文流畅,同时传递给了目的语读者——“亩”,这个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的信息,而且采取文外加注,不影响行文流畅,达到了通顺、连贯的目的。

(四)省译

王东风在“文化缺省与翻译的连贯重构”(王东风,1997, 58)中归纳了翻译界在实践中形成的五种“在效果和使用频率上呈等级排列”的文化缺省处理办法,其中第四点为“删除,即删去含有影响语篇连贯的文化缺省”。sidney shapiro在对《李有才板话》中个别文化现象处理就采用了这种办法。

[原文4](小顺道):“老叔,我爹请你尝尝我们的糕!”(阴历正月二十五,此地有个节叫“添仓”,吃黍米糕)

[译文4] “my father wants you to try our new-year’s millet cake.”

这里,称呼语“老叔”是第一个省译的地方,符合目的语受众文化。第二个省译的是小括号里备注的“添仓”节,它是我国北方农村节日,于农历正月二十五吃黍米糕,过添仓节,以祈一年粮丰仓满。在此处省译让人费解,造成文化空缺,信息丢失,影响与下文的连贯性,建议意译为 “local festival”。

四、结语

翻译目的论把翻译从源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译者目的的新视角来阐释翻译活动,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合理的解释(陈晓霞等,2005, 29)。目的论的一个重要优点在于,该理论允许同一原文根据不同的译文的目的和译者接受的翻译委托,而译成不同的译文。以译者目的为中心的翻译,其创造性显而易见。重视翻译目的,译者的贡献才能得到充分重视,才能提供给读者丰富多彩的译文版本,帮助读者从多角度去审视原作文本(陈晓霞等,2005, 29)。

参考文献:

[1]陈晓霞,邵斌.译者的用心——从翻译目的论看《孔乙己》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7).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李勇.从目的论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异化策略[j].华中师

范大学学报,2010,(1).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唐述宗,刘少仙.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中的处理[j].山东外语教学,2007,(1).

[7]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

[8]赵树理.李有才板话[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9]sidney shapiro. rhymes of li youcai and other stori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0.

范文五:

宁 德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学社会科学版) 哲

2 1 年 第 2期 02

( 第 1 1期 ) 总 0

浅 析 赵 树 理 作 品 中 的 语 言 艺 术

— —

以《 李有 才板话》 为例

缪 舒 珊

( 建 师 范 大学文 学院 , 建福 州 福 福

300 ) 5 0 7

要 : 为在 乡 土里 成 长 起 来 的作 家 , 作 赵树 理凭 借 着 朴 素 、 颖 、 康 的 作 品 内容 和语 言作 品在 文 学 史上 独树 新 健

帜。他 的《 李有才板话》 生动地表现 出其乡土叙 事的口语化 、 象化、 , 形 个性化等特征 。

关键 词 : 树 理 ; 赵 口语 化 ; 土 气 息 ; 象化 ; 性 化 乡 形 个

在长达 3 O年的创作 生涯 中 ,赵 树理作 为乡土

在故 事 性很 强 的作 品 中,朴 素 明快是 口语 作 家用 来叙 述 故事 的最 得力 的手段 。那 种把 叙述语 言作 为作 者 自由驰骋 的天 地 , 开人 物和事 件 , 离 堆 砌一 大堆 空 洞华 丽 的词句 ,是不 利 于结构 故事 情 节, 同时 也不 符合 农村 读者 的欣 赏 习惯 。

赵树 理 在 的小 说 中 , 仅人 物对话 是 口语化 , 不 叙述 语 言也 是

里成长起来 的 的作家 , 借着其 丰富 的 民间艺术素 凭 养创作 了许 多老百姓喜 闻乐见 的作 品。

他成 功地将

农 村生 活引入作品 , 准确鲜 明 、 动形象 、 素明 用 生 朴 快 、风趣 幽默 的语 言使作 品呈现 出浓 厚 的乡 土气 息 。

树理的语言 , 赵 既摒弃 了新文 艺的 欧化体 , 也剔

除 了通 俗文 艺 中的弊病 和 旧习气 , 全是一种 新颖 完

独创 的文学语言—— 赵树理式 的语 言 。《 有才板 李

口语 化 , 门见 山 的。

李 有才 板话》 开 在《 的开 头 :阎 “

家 山这地 方 有点 古怪 , 村西 头是砖 瓦房 , 中间是平 房 , 方 的老 槐树 下是 _ ̄ - - 十孔 土窑 , 东 地势 看 来也 还平 , 是从 房顶 上看起 , 西到东 却 是一道 可 从

斜 坡 。

头住 的都是姓 阎的 ; 西 中间也有 姓 阎的也有

话》 无疑是 赵树理作 品语 言特色 的代表 。

明快 的 口语 化

赵树 理说 过 :我 们在 写作 的时候 ,要 注 意 口 “ 语化 , 要使 用 劳动人 民所 喜爱 的语 言 , 我们 不仅 要

从 书 本上 学 习语 言 , 要 去 向群众 学 习语 言 。

还 我个

杂姓 , 过都 是 些 在地 户 ; 不 只有东 头 特 别 , 外来 的 开 荒 的 占一半 , 日子过倒 楣了的杂 姓 , 差不 多 占 也

人 在 写作 时就 想到 , 口头上 学来 的语 言 , 比书 从 要 上学 来 的多一 些 。” 承 了 口头 文学 的语 言特 点 , 继 口语 化 正是赵 树理小

说语 言 的最 大特 色 。他 的小

说语言 , 既具 有生动 形象 、 素 明快 的群众 语 言的 朴

半 , 阎 的只有 三家 , 姓 也是 破 了产卖 了房 子才搬

来 的。

开 门见 山地将 阎家 山的大 致环 境描述 了一 ” 遍 ,可在 平 白的叙 述 中同 时也将农 村地 位 的不平 直 白而充 分地 表 现 出来 。

二、 浓郁 的 乡土气 息

特色 , 又没 有那 种 滥 用 方 言 、 语 的偏 狭 , 口语 土 既

化又 艺术 化 。

如在 《 李有 才板话 》 , 中 赵树理 在 描写

阎恒 元 的儿子 阎家 祥 的外 貌 时这 样说 到 :这人 的 “ 相貌 不 大好看 , 脸像个 葫芦瓢 子 , 说一 句话 眨 十来 次 眼皮 。不过 人不 可 以貌 取 ,你 不要 以为 他没 出

美 国小说 家赫 姆林 ?? 兰在其 理论 著作 《 加 破碎 的偶 像 》 中说 :显 然 , 术 的地 方 色彩是 文学 的生 “ 艺

命 力 的源 泉 。

是文 学一 向独具 的特 点 。

方 色彩可 地 以比作一 个人 无穷 地不 断地 涌现 出来 的魅力 。赵 ” 树 理 作 品 中处 处 流露 出的浓 郁的 民间地 域文 化特 色 , 其 作 品具 有 了独 特 的文 学审 美 内涵 。

使 赵树理 提炼 了 大量 的晋东 南地 区 的群众语 言 ,将形 象生

息 ,其 实一肚 肮脏计 谋 ,谁 跟他 共事 也得 吃他 的

亏 。

简洁 、 ” 明了 、 露一 句脏 话 的几 句话 就把 阎家 不 祥丑 陋 的外 表 和不端 的品行 刻 画得 入木三 分 。

{收 稿 日期 :0 2 0 - 9 2 1 — 3 0

71

阅读详情:动 的农 民语 言 融入 到作 品中来 。在《 李有 才 板话 》 里 ,老秦 怕老 婆说 出地押 给谁 了 ,赶忙 向老婆 喝 到 :你这 老不 死 , “ 不知道你 那一 张疯 嘴该说 什 么 !

财产 。” 这一 段话并 没 有一 言半语 的 肖像描写 , 却 把 人 物 的风 貌 和 围绕 着 人 物 的 典 型 环境 突显 出

来, 不仅 写 出 了李有 才 幽 默 的性 格 , 困难 的处 境 ,

而且几 乎概括 了他 一生 受苦 的生活经 历 。

这种 白描 手法 ,不 仅 仅用 于作 家对人 物 的直 接描 绘 , 还用 于侧 面描 写 , 赵树理 往 往通过 别人 的 口、 , 眼 极其 简洁 、 明快 地勾 勒 出人物 的风 貌 。《 李

可憋 不死 你 ! 你还 记得 啥?还记得 啥 ?” 方面 是 一 责 骂和恐 吓老 婆 , 制止她说 出实 情 ; 另一 方 面是 在

暗示 老杨 ,他 老 婆的话是 因为老 糊涂 了一 时乱 说 出来 的 。通俗 易懂 的语 言表现 出 了老 秦胆 小怕 事 的性格 , 时“ 不 死 ” 可 憋不 死 你 ” 语 的运 用 同 老 “ 话

有才 板话》 中对 老杨 同志 是这样 描写 的 :

杨进 了 老 村 ,广聚跟 小元 抬头 一看 ,见 他 头上箍着 块 白毛 “

巾, 白小布衫 深 蓝裤 , 上穿着 半 旧的硬鞋 至少 也 脚 有二 斤半重 。

作家在 这 里并 没有 直接描 写老 杨同 ” 志 的 肖像 , 而是 通 过广 聚 、 元 眼里 看 到 的 , 杨 小 老 头上 的毛 巾 , 上 的衣服 , 上 的硬 鞋 , 生动 地 身 脚 就 描绘 出一位 保持 农 民特 色 的农 村 干部 的风 貌 。

四、 鲜明 的个性 化 个性 化也 是赵 树理 小说 语言 特色之 一 。赵树 理 笔下 的人 物 , 是 十 分 生动 鲜 明 、 栩如 生 的 。

总 栩 但 是这 种鲜 明的性 格 , 主要 不是 通过作 家 的介绍 , 而是通 过人物 自己 的语 言 和行动 表现 出来 的 。他 能 通过 看来 十分普 通 、 平常 的人 物对话 , 现出不 表 同人物 的特殊 身份 、 格特 征和 心理 状态 , 性 就是 因 为这些 对话带 有 强烈 的个 性化 的色 彩 。正 如赵树

也 体现 出 当地 语 言的特 色。作 品 中一 些俗 语 的运

用, “ 如 小元说 道 :你 这老 汉见不 得事 !只怕柿 叶 ‘ 掉 下来 碰破你 的头 。” 这些老 百姓 常见俗 语 的运 ’

用 , 作 品散 发 出泥土 的气息 。

使 在 叙述语 言 上 , 赵树 理通俗 易懂 。在 《 有 才 李

板话》 赵树理如数家珍般地向人们描绘 了一副 中,

阎家 山 的人 文 画卷 :李 有才住 的一 孔 土窑 ,说 也 “ 好笑 , 面 看来 有 三变 : 三 门朝 南 开 , 西 墙 正 中有 靠 个炕 , 的两头 还都 留着 五尺 长短 的地 面 。

炕 前边靠

门这 一头 , 了个小灶 , 盘 还摆 着些水 缸 、 、 、 、 菜 锅 匙 碗、 ; 碟 靠后 墙 摆着些筐 子 、 箩头 , 里面装 的是 村 里 人送 给他 的核桃 、 柿子 ; 正炕 后墙 上 , 炕那 么 高 , 就

打 了个 半截套 窑 , 以铺 半条席子 : 可 因此你 要一 进 门看正 面 , 像个 小 山果 店 ; 转 头看 西 边 , 像 好 扭 好 石菩 萨 的神 龛 ; 回头来 看 窗下 , 好像 小村 子里 的 又

小 饭铺 。

” 短 的一段描述 , 短 土窑 、 、 、 瓮 、 炕 灶 菜 筐 子 、萝 头等 山西农 村最 常见 的事物都 出现 在 小说 里。

表着 典型 中原农村 特色 的事 物 , 一股 带着 代 将

理 同志所说 的 :我是喜 欢 用语 言来 表现人 物 的性 “ 格 的。我善 于描 写农 民 , 是借 助于语 言 , 过性格 通

化 的语 言来 表达 他们 对待 事 物的不 同态度 。

通过 ” 人物 对话 和行动 刻 画人物 性 格的例 子在 赵树理 的

清新泥 土芬芳 的“ 山药蛋 ” 气息 吹 向读 者 。

三 、 动 的形 象化 生

作 品中屡见

不鲜 , 在《 有才 板话 》 , 如 李 中 作家用 了

段 绝妙 的对话 来 描写人 物 的情感 和个 性 :正说

形 象化 , 是赵 树理小 说语 言 的另一特 色 , 出 突

着, 又来 了几个 人 : 老秦 、 元 、 明 、 保 。

一进 小 小 小

门, 小元 喊道 :大事 情 !大 事情 !” 才忙道 :什 “ 有 “ 么? 什么 ? 小 明答道 : 老哥 ! 富的村 长撤差 了 ! ” “ 喜 ”

地 表现 在表 情状 物栩 栩传 神 , 刻画人 物惟 妙惟 肖,

具有强 烈 的艺术 魅力 。鲁迅 先生说 过 :传 神 的写 “

意 画 , 不 细 画须 眉 , 不写 上名 字 , 过 寥 寥 几 并 并 不

笔, 而神 情 毕 肖 , 只要 见过 被 画 者 的人 , 看 就 知 一

小顺 从炕 上往 下一 跳道 :真 的? 唱三 天戏 ! 小 “ 再 ”

福 道 :我也算 数 ! 有才 道 :还有今 天 ? 当他的 “ ” “ 我

道这 是谁 ;夸 张 了这 人的特 长—— 不 论优点 或 弱 点, 却更 知道 这是谁 。

” 树理正 是掌 握 了这 种传 赵

神 写意 的 白描 手法 的要领 , 因而 描写人 物 , 虽然 用

饭碗 是 铁箍箍 住 了 ! 说 的 ?” 元道 :真 的 !章 谁 小 “

工作 员来 了 , 着 公 事 !” 带 小福 的表 兄 问小 福 道 : “ 你村 人跟 喜富 的仇 气就 这 么大 ?” 这 一段 简 明的对话 ,表 明 了农 民们 对地 主恶 霸势 力的仇 恨 ,反 映 了农 民们 对 斗争取 得胜 利 的

笔 简练 , 朴实 无华 , 却能惟 妙惟 肖, 神情 毕 露 。《 李 有 才板 话》 中对李 有才 的描写 , 的就是 纯熟 的 白 用 描手法 : 人现 在有 五 十 多岁 , 有 地 , 村 里人 这 没 给 放牛, 夏秋两 季捎 带看守村 里 的庄稼 。

只是 一身 他

喜悦 心情 , 同时 也揭 示 出他们 在性 格上 的差别 。

元 嘴快 , 先报告 消 息 , 明也跟 这作 了说 明 。小 抢 小 顺性 子火爆 ,一 下 子从炕 上 跳起 来说 ,再 唱三 天 “

口 , 有 家眷 。

没 他常好说 两句 开 心话 , 是 ‘ 说 吃饱

了一家 不饥 , 锁住 门也不 怕饿 死小 板凳 ’ 。村 东 头 的老槐 树底 有一 孔土窑 还有 三亩地 ,是 他爹 给 留 下 的 , 来 把地押 给 阎恒元 , 后 土窑就 成 了他 的全部

戏 ”小福 跟着 小顺 跑 :我也 算数 !李 有才 经历 的 。

“ ”

事 情 多 , 中有 感 叹 , 有 疑 问 , 以要 问 “ 话 也 所 谁说 的” 。胆小 怕 事 的老 秦 和 比较 冷 静 的小保 就 什 么

阅读详情:话 也 没说 。小 福 的表 兄是外 村 人 ,感 情 上牵 制 不 大 , 以就发 表 了带有 疑 问语气 的评 论 。

正 是 如 此 生 动 活 泼 、风 趣 幽 默

而 又 充 满 乡

就 ,其 新 颖 、 康 、 素 的 写 法 成 为 后 代 作 家 们 健 朴

所 追 求 和 效 仿 的写 法 。《 有 才 板 话 》 作 品 更 李 等

是 成 为 民 族 化 、 众 化 的 艺 术 杰 作 , 世 界 所 群 为 认 可 。早 在 上世 纪 5 O年代 , 树 理 的 作 品 被 苏 赵 联 汉 学 家 达 里 佛 佐 夫 、菲 会 曼 多 、彼 得 洛 夫 等

土 气 息 地 向读 者 讲 述 了 一 个 个 北 方 乡 村 的 故

事 ,也 让 读 者 了解 到 北 方 乡 村 的 语 言 特 色 、 风

俗 习 惯 等 文 化 特 色 。同 时 也 正 是 这 些 鲜 明 的 语

翻 译 , 得 了高 度 的评 价 , 称 赞 为 “ 正 的 人 获 被 真

民作 家 ” 。

言 特 色 成 就 了 赵 树 理 小 说 在 艺 术 上 的 高 度 成

参考 文 献 :

【】 1陈仰高. 1 试论《 李有才板话》 1 Ⅱ.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1 8, 1 , 9 3( ) 0 【】 2陈宏遂. 试论赵树理笔下的落后人物 田. 江苏大学学报 ( 高教研 究版) 18 。

1 , 9 8( ) 0

【】 士 德 . 赵 树 理 创 作 的农 村 “ 结 ” 】 会科 学 战 线 ,9 6( ) 3李 谈 情 Ⅱ. 社 1 9, 6 0 【】 英 锋 . 剧 语 言 、 剧 情 境 与喜 剧 形 象 的 完 美统 一 — — 论 赵 树 理 小 说 的 喜 剧 美Ⅱ. 安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4封 喜 喜 】 延 哲 ,

20 , 3 . 0 0( ) 0

【】 恒 田 . 树 理 与 中 国 小说 观 念 D. 东 南师 范 专 科 学校 学 报 , 0 1(4 . 5李 赵 】 晋 20 , ) 0

【 崔志辉. 点晴 水乳交融— —谈《 6 】 画龙 李有才板话》 中的“ 板话 ”Ⅱ. 】 鸟鲁木齐成人教育 学院学报, 0 2 ( 3 . 20 , 0 )

王 育 达 . 域 文 化 对 赵树 理 文 风 形成 的影 响— — 赵 树 理 文 风形 成 原 因探 析之 一 U. 高 等 学校 社 会 科 学 学报 , 0 , ) 地 】 山西 2 2 0 4 . 【 王 长 军 , 文 卓 .李有 才板 话 》 一 部 政 策 小说— — 兼 谈 政 策 小说 的 创 作 问题 Ⅱ. 中学刊 ,02( ) 8 】 王 《 是 〕天 20,6 . 0

【 李 萌羽. 9 】 民族性与现代性成功“ 对接 ” 的典 范—— 重读《 李有才板话》 】 Ⅱ. 山东省青年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0 , 2. 2 3( ) 0 0 【】 1 蒋晖.李有才板 话》 o 《 的政治芙学Ⅱ文艺理论 与批评, 06 (6 . 】 2 0 ,0 ) 【1刘彦田.李有才g- )“ 1】 《 t# :功利 ” / 心理的隐性批 判Ⅱ. 】 白城师范 学院 学报 , 0 ,O ) 2 7 ( 1. 0

【】 1 尹世 明 .中国 作 风 和

中 国 气 派” 文 艺 杰 作— — 纪 念赵 树 理 诞 辰 10周 年 Ⅱ. 西 广播 电视 大 学 学报 ,07(1 2 “ 的 0 】山 20。

) 0

【 任编 辑 责

林锦 屏】

( 上接 第 7 O页 )

【 郭 沫 若 . 国 内 的评 坛 及 我 对 于 创 作 上 的 态度 【 . 沫 若 全 集 ( 学煽) 1 7 】 论 q 郭 文 第 s卷 , 京 : 民文 学 出版社 ,9 0 . 北 人 19 年 【】 沫 若 . 节奏 Ⅱ. 造 月刊 ,96年 第 1 1 . 8郭 论 】 创 12 卷 期 【 鄣 沫若 .少年 维 特 之 烦 恼》 引【 . 德 著 。

沫若 译 . 年 雏 特之 烦 恼. 海 : 东书 局 ,9 2年 . 9 】 《 序 q 歌 郭 少 上 泰 12 【 〕 沫 若. 海 【】 神 . 京 : 民文 学 出版 社 ,0 0年 . 1 郭 0 先 C. 女 北 人 20 【1朱 自清. 国新 文 学大 系?? 集 导 言 【 . 海 : 11 中 诗 q 上 良友 图 书 印刷 公 司 ,9 5 . 13 年

【〕 1 郭涑若.曼衍 言” 】 2 “ D. 创造季刊 ,9 3年第 1卷第 4 . 12 期

【 〕 沫 若 .西厢 记 》 1 郭 3 《 艺术 的批 判及 其 作 者 的性 格 〔】 沫若 全 集( 学编) 1 . 京 : 民 文 学 出版 社 ,9 9年 . C. 郭 文 第 5卷 北 人 17 【4郭 沫 若 . 田 汉 【 . 沫 若 书 信. 京 : 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92年 , 16 1】 致 q 郭 北 中 19 P 4. f 〕 沫 若 . 宗 白华 【 . 沫 若 书信 . 京 : 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92年 ,8 、0 . 1 郭 5 致 q 郭 北 中 19 P 6 13 【 1 沫 若 . 鸿— — 致 成 仿 吾 的 一封 信 【1 沫若 研 究 资料 . 京 : 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9 6年 ,2 5 1 郭 6 孤 C. 郭 北 中 18 P 0.

【 责任编 辑

林 石】

范文六:

现代文学

“细节”“小故事”、构成的乡村世界

———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的叙事分析

□郭文元

关键词:赵树理摘

细节

张继红(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

乡村

叙事

天水741001)

小故事

要:赵树理小说用大量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各种各样的乡村小故事叙写乡村世界,大大扩充了小说容量,真实

展现了乡村自在状态,散溢出浓厚乡村“原野”气息。这种书写是对传统小说叙事的现代承续。

在赵树理小说中,我们常能看到大量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各种各样的乡村小故事,这些细节、小故事的存在大大扩充了小说的容量,真实展现了乡“原野”气息①。对那些村的自在状态,散溢出浓厚的不熟悉乡村生活的作家来说,由于他们无法在小说中呈现这么多乡村日常生活细节和乡村小故事,他们只能以一个外来的“他者”眼光观察、书写乡村世界,他们小说中的乡民、乡村也只能是“外人”眼中的乡民和乡村。赵树理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了如指掌,充满感情,他小说中的故事如同村民们自己讲的故事,那些看似

唆唆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那些

乡村中发生的琐碎小事,在让小说显得亲切、随意、自由、活跃、营造出类似于乡村谈闲天的、率意而作的气氛时,又展现了乡村世界中最新鲜、最有活力的同时,赵树理小说中的革命思想在乡村读乡土气息。

高远,而是有一种更明朗的诚意与者面前不再威严、

亲近,使乡村读者在接受异质的革命政治文化时没本文就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有太大的压力。

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篇小说来谈谈赵树理小说用“细节”“小故事”、构建乡村世界的叙事特点。

按照“五四”以来西化的现代小说理论,小说应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某个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因《小二黑结婚》应该主要讲小二黑和小芹的婚恋。此

仔细阅读《小二黑结婚》,小说虽然以二人的恋爱故事串联了整篇小说,但小说真正直接描写两人恋爱的情节却很少。小说十二节,前五节是人物出场介“神仙的忌讳”、“三仙姑的来历”、“小芹”、绍,分别写、“小二黑”,全是乡村趣事,几乎占小说“金旺兄弟”

一半,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到第五节才出现,也只有两句话,“小二黑跟小芹相好已经二三年了。那时候他才十六七,原不过在冬天夜长时候,跟着些闲人到三仙姑那里凑热闹,后来跟小芹混熟了,好像是一天

不见面也不能行。”到第六节又荡开笔墨,写金旺等对二人婚恋的干涉,第七节详写三仙姑许亲和二人反抗,却被金旺等以捉奸的罪名抓到了区上。第九节“二诸葛的神课”,写两家父母的着急和吵闹,第十是

节是二诸葛在区上的“恩典”,十一节写三仙姑在区上受嘲,最后一节是乡民变化,只在小说结尾说两人成了村里的第一对好夫妻。可以看出,小说是以小二黑和小芹的婚恋故事带出了各个故事的发展,但整篇小说的重心并不在小二黑和小芹的爱恋上,而在各种各样的人对小二黑和小芹恋爱的态度以及自身事件、的变化上,因此乡村中大大小小的有趣故事、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便成了小说的重要内容。后来赵《邪不压正》的小说结构时说自己为了在“行树理谈

文上讨一点巧”“套进去个恋爱故事”,“小宝和软英这两个人,不论客观上起的什么作用,在主观上我是没有把他两个当做主人翁的……这个故事是套进去的,但并不是一种穿插,而是把它当作一条绳子来—把我要说明的事情都挂在它身上,可又不把用——

它当成主要部分。”这样的话也同样适合于对《小二

黑结婚》叙事的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说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就不是小说的重要内容,而是说赵树理并“五不以他们的婚恋本身为目标来展开小说,并不以四”以来西化的———以某个人物为中心,通过曲折复杂的情节塑造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现代小说规范、标准进行小说叙事,而是通过无数的乡村小故事、无数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去构建整个村民眼中的真实的乡村世界,这些看似若即若离的、甚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节、小故事构成了赵树理小说的血肉,体现了乡村风土人情,显示了乡村生活中深层的“常”与“变”,散溢出浓厚的乡村“原野”气息。对这一区别,冯建男曾用“定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比喻进行过说明。③贝尔登也说“赵树理在谈到自己的写

2010.10105

现代文学

作技巧时说,他不喜欢在作品里只写一个中心人物,

整个时代”。因此,我们在《小他喜欢描写整个村子、

家庄的变迁》明显受到《讲话》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光表现在小说内容由多表现乡村日常生活转变为表现阶级斗争,也表现在小说叙事由对乡村整体状况的表现转变为企图以某个人(铁锁)为中心来表现社会变迁。但在这种变化中我们仍能感觉到小说中大量的乡村故事、日常细节,不自觉溢出的“原野”气息以及乡村叙事的复杂性。

茅盾在《关于〈李有才板话〉》和《谈〈李家庄的⑧》中对赵树理小说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前文强变迁〉

二黑结婚》中看到的不光是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抗,也看到了作者对老一代农民迷信思想的善意批判,对其懦弱性格的批判,对不合理婚姻导致人性变态的嘲讽,更有对“农村基

层党组织的严重不纯”的揭露,有对新政权给人们

生活观念带来变化的表现,还有乡村世界的自在状态、乡村的“原野”气息,这些内容和气息把赵树理和其他的作家真正区别了开来。

同样,《李有才板话》中的中心人物应是“板人”李有才,这无论从小说的标题,还是从小说第一节“书名的来历”的交代中都可以看出来。但在小说中,李有才实际上是结构小说的一根绳子,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⑥小说十节内容中,真正集中笔墨写李有才的地方并不多,第一节用墨最多,介绍他的幽默风趣和洞察能力,第二节虽然介绍他的居处及对戏剧的喜好,但重心是通过给外村来的小福表兄介绍李“板话”描绘出了阎家山的权力关系。第三节有才的

写村中重选村长的斗争,李有才只被提及。第四节写阎恒元丈地,把戏被李有才揭破,重心明显在揭露丈地中的问题。第五节写阎恒元对小元的报复,只是简单地提及李有才被赶出了阎家山。此后三节李有才没有出现,直到第九节老杨带领大家对阎恒元等进行了斗争后才提到了李有才的一首板话。第十节写从以对小元的批评,李有才只是做板话为小说结尾。上的分析看,整篇小说借李有才把阎家山的矛盾展开后,李有才就退到了小说背景中,新人不断出场,即又退入背景中。这样小说中除过李有才,我们还会记住一系列人物,如小元、章工作员、老杨同志、阎恒阎家祥、富喜、广聚等人物,这许许多多人的活动元、

便产生了阎家山大大小小的许多故事。如果我们再注意小说叙事者眼光还会发现,叙事者一直就没有离开过阎家山,老杨同志在县里面的事、本村小元到县里受训的情况、李有才被赶出阎家山之后的生活状况叙事者一概不叙,而阎家山发生的各种各样事件叙事者尽收眼底,那一段接一段的乡村小事,那说道不尽的张家长李家短的生活琐事,正构成了不完、

阎家山生活的本真面貌。赵树理选择这些鸡零狗碎的、适合做村民谈资的、够得上日常生活中飞短流长的小故事、生活小细节,通过目不旁视的叙事,让一个真实、自在、有生气的阎家山浮现在读者面前,如此说来,《李有才板话》的叙事一点也不显松散,反倒是十分严谨了。

和《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在看到《小二黑结婚》

毛泽东《讲话》之前创作的作品,1946年发表的《李

1062010.10

“《李有才板话》让我们看调解放区生活的民主气息,

见了解放区的农民生活改善的斗争过程和真相,使我们知道此所谓‘斗争’实在温和得很”,而后文强调“赵树理先生是在血淋淋的的是阶级斗争的残酷性,

斗争生活中经验过来的,而这经验的告白就是小说《李家庄的变迁》。”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了赵树理小说前后的确有了变化。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相比,《李家庄的变迁》的前半部一至七节完全是以中心人物铁锁的经历展开的,这种写法吻合于“五西化的现代小说范式。铁锁因一棵桑树的归属问四”

题被春喜等逼得倾家荡产、背井离乡,漂泊到太原,真正明白了阶级斗争的道理,回村后团结穷苦的农民兄弟准备反抗。小说写到这儿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这是一个讲革命意识如何起源、发生的故事,这种叙事正是后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经中固定的叙事模式,如《红旗谱》《苦菜花》《红色典”

等。但到小说第八节后,铁锁这位主人公就娘子军》

隐入到了小说背景中,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新的人物和故事,小说阶级斗争的主题掺杂进民族抗日的主题,小说叙事者的价值判断标准由阶级斗争标准逐渐转向传统的、村民自身的伦理道德标准,“五四”以来西化的现代叙事范式遭到赵树理自身写作模式的解构,小说前后两部分有了一定裂隙。在后部分中,小说的叙事方式又回到了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小说的方式,小说仿佛是作者信笔所至,乡村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困苦日子,由作者细细道来,密密麻麻织成一片,“长卷似的平铺展示群体的农民故事,逼真地写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仿佛是听一个民间说书人在乡场上讲村里的故事,讲得圆熟、琐碎,说到哪个人物,哪个人物就成为故事

”在的中心,细细节节的过程很真实地被描述出来。

这样的叙事中,革命的、阶级的斗争观念隐退,而传统道德观念去伪存真,作为民族精神象征,构成了赵树理小说的底蕴。⑩

竹内好认为赵树理的写作是“以中世纪文学为“自觉从现代文学中摆脱出来”、的创作,“他的媒介”

辑讹

文学观本身是新颖的”。辊如果“我们暂且放弃一下

现代文学

‘五四’以来政治与艺术逐渐结合而成的‘深刻’、‘史

讹輰辊诗’、‘阶级性’等一系列新文学批评标准”,我们会

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发现赵树理小说用细节、小故事来构建小说世界的—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是一方式与中国传统小说——

脉相连的。如果说“五四”以来中国西化的现代小说实现了中国小说现代转化的一条路向,赵树理努力实现中国小说本土性现代转化是企图实现中国小说现代转化的另一条路向。曾朴曾比喻《孽海花》的结构是“譬如穿珠,《儒林外史》等是直穿的,拿着一根线,穿一颗算一颗,一直穿到底,是一根珠链;我是蟠曲回旋着穿的,时收时放,东西交错,不离中心,是一朵珠花。”这种“珠花式结构类型”在中国传统小说

辊輱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讹辑辊

郭沫若在《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中说赵树理小说“是一株在原野里成长起来的大树子”。

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4),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0页。

参阅冯健男:《赵树理创作的民族风格》,《文艺报》,1964年第1期。

[美]杰克·贝尔登:《赵树理》,见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周扬:《〈赵树理文集〉序》,见《赵树理文集》(1),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参见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4),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0页。原载于《群众》第12卷第10期,1946年9月版。原载于《文萃》第2卷第10期,1946年12月版。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第43页。

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中国社会科学》,2006(4)。赵树理小说为例》

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见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91页-第492页。

史中历史久远,以至于晚清小说家对西方来的单一“西人小情节、一人一事为主的叙事往往不以为然,说所言者举一人一事,而吾国小说所言者率数人数

讹輲辊事,此吾国小说界之足以自豪者也。”胡适认为《海

上花列传》的“珠花”体例会让“看惯了西洋那种格局单一的小说的人,也许要嫌这种‘折叠式’的格局有点牵强,有点不自然。反过来说,看惯了《官场现形记》和《九尾龟》那一类毫无格局的小说的人,也许能

讹辏辊

《海上花》是一部很有组织的书”。而张爱玲更赏识

为“五四”读者不能欣赏《海上花列传》的传统叙事而

讹輴辊

米列娜在《晚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类型研究》中惋惜。

说“中国小说的情节远没有人们相信的那么飘忽不定,毫无规则;像在西方小说中一样,中国小说情节

讹輵辊

。李欧从属于某些使小说具有统一性的组织原则”

讹輰辊讹輱辊讹輲辊讹辏辊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见《孽海花》修改本,真美善书店,1928年版。

王钟麒:《中国历代小说史论》,《月月小说》,第1卷第11期,1907年。

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见韩子云原著,张爱玲注译《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社会史诗”,并把中国传梵把这一组织原则概括为

统小说的叙事方式跟西方现代小说相比,认为“有些《尤利西斯》,是19世纪的现代小说包罗万象,比如小说无法容纳的,不能用传统的小说概念来指称”,“晚清小说也是如此,试图用一种叙述模式包罗万

讹輶辊

。而赵树理小说中对乡村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象”

对小故事的大量书写正是要对乡村世界做整体关照,这种企图中的小说叙事正是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现代承续。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国家—1942-1976年中国文学研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想象——

〔项目编号08XZW0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和天水师范究”

学院重点学科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乡小说研究”〔项目编号ZD08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文元,文学博士,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张继红,硕士,天水师范学院

讹輴辊参阅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见韩子云原著,张爱玲注译,《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1995年版,第648页。古籍出版社,

讹輵辊[捷]米列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讹輶辊李欧梵:《晚清小说与中国现代性想像的确立》,见周《复旦大讲堂》(第1辑),复旦大学出桂发,周筱筱编: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责任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2010.10107筅

现代文学

“细节”“小故事”、构成的乡村世界

———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的叙事分析

□郭文元

关键词:赵树理摘

细节

张继红(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

乡村

叙事

天水741001)

小故事

要:赵树理小说用大量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各种各样的乡村小故事叙写乡村世界,大大扩充了小说容量,真实

展现了乡村自在状态,散溢出浓厚乡村“原野”气息。这种书写是对传统小说叙事的现代承续。

在赵树理小说中,我们常能看到大量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各种各样的乡村小故事,这些细节、小故事的存在大大扩充了小说的容量,真实展现了乡“原野”气息①。对那些村的自在状态,散溢出浓厚的不熟悉乡村生活的作家来说,由于他们无法在小说中呈现这么多乡村日常生活细节和乡村小故事,他们只能以一个外来的“他者”眼光观察、书写乡村世界,他们小说中的乡民、乡村也只能是“外人”眼中的乡民和乡村。赵树理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了如指掌,充满感情,他小说中的故事如同村民们自己讲的故事,那些看似

唆唆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那些

乡村中发生的琐碎小事,在让小说显得亲切、随意、自由、活跃、营造出类似于乡村谈闲天的、率意而作的气氛时,又展现了乡村世界中最新鲜、最有活力的同时,赵树理小说中的革命思想在乡村读乡土气息。

高远,而是有一种更明朗的诚意与者面前不再威严、

亲近,使乡村读者在接受异质的革命政治文化时没本文就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有太大的压力。

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篇小说来谈谈赵树理小说用“细节”“小故事”、构建乡村世界的叙事特点。

按照“五四”以来西化的现代小说理论,小说应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某个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因《小二黑结婚》应该主要讲小二黑和小芹的婚恋。此

仔细阅读《小二黑结婚》,小说虽然以二人的恋爱故事串联了整篇小说,但小说真正直接描写两人恋爱的情节却很少。小说十二节,前五节是人物出场介“神仙的忌讳”、“三仙姑的来历”、“小芹”、绍,分别写、“小二黑”,全是乡村趣事,几乎占小说“金旺兄弟”

一半,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到第五节才出现,也只有两句话,“小二黑跟小芹相好已经二三年了。那时候他才十六七,原不过在冬天夜长时候,跟着些闲人到三仙姑那里凑热闹,后来跟小芹混熟了,好像是一天

不见面也不能行。”到第六节又荡开笔墨,写金旺等对二人婚恋的干涉,第七节详写三仙姑许亲和二人反抗,却被金旺等以捉奸的罪名抓到了区上。第九节“二诸葛的神课”,写两家父母的着急和吵闹,第十是

节是二诸葛在区上的“恩典”,十一节写三仙姑在区上受嘲,最后一节是乡民变化,只在小说结尾说两人成了村里的第一对好夫妻。可以看出,小说是以小二黑和小芹的婚恋故事带出了各个故事的发展,但整篇小说的重心并不在小二黑和小芹的爱恋上,而在各种各样的人对小二黑和小芹恋爱的态度以及自身事件、的变化上,因此乡村中大大小小的有趣故事、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便成了小说的重要内容。后来赵《邪不压正》的小说结构时说自己为了在“行树理谈

文上讨一点巧”“套进去个恋爱故事”,“小宝和软英这两个人,不论客观上起的什么作用,在主观上我是没有把他两个当做主人翁的……这个故事是套进去的,但并不是一种穿插,而是把它当作一条绳子来—把我要说明的事情都挂在它身上,可又不把用——

它当成主要部分。”这样的话也同样适合于对《小二

黑结婚》叙事的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说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就不是小说的重要内容,而是说赵树理并“五不以他们的婚恋本身为目标来展开小说,并不以四”以来西化的———以某个人物为中心,通过曲折复杂的情节塑造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现代小说规范、标准进行小说叙事,而是通过无数的乡村小故事、无数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去构建整个村民眼中的真实的乡村世界,这些看似若即若离的、甚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节、小故事构成了赵树理小说的血肉,体现了乡村风土人情,显示了乡村生活中深层的“常”与“变”,散溢出浓厚的乡村“原野”气息。对这一区别,冯建男曾用“定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比喻进行过说明。③贝尔登也说“赵树理在谈到自己的写

2010.10105

现代文学

作技巧时说,他不喜欢在作品里只写一个中心人物,

整个时代”。因此,我们在《小他喜欢描写整个村子、

家庄的变迁》明显受到《讲话》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光表现在小说内容由多表现乡村日常生活转变为表现阶级斗争,也表现在小说叙事由对乡村整体状况的表现转变为企图以某个人(铁锁)为中心来表现社会变迁。但在这种变化中我们仍能感觉到小说中大量的乡村故事、日常细节,不自觉溢出的“原野”气息以及乡村叙事的复杂性。

茅盾在《关于〈李有才板话〉》和《谈〈李家庄的⑧》中对赵树理小说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前文强变迁〉

二黑结婚》中看到的不光是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抗,也看到了作者对老一代农民迷信思想的善意批判,对其懦弱性格的批判,对不合理婚姻导致人性变态的嘲讽,更有对“农村基

层党组织的严重不纯”的揭露,有对新政权给人们

生活观念带来变化的表现,还有乡村世界的自在状态、乡村的“原野”气息,这些内容和气息把赵树理和其他的作家真正区别了开来。

同样,《李有才板话》中的中心人物应是“板人”李有才,这无论从小说的标题,还是从小说第一节“书名的来历”的交代中都可以看出来。但在小说中,李有才实际上是结构小说的一根绳子,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⑥小说十节内容中,真正集中笔墨写李有才的地方并不多,第一节用墨最多,介绍他的幽默风趣和洞察能力,第二节虽然介绍他的居处及对戏剧的喜好,但重心是通过给外村来的小福表兄介绍李“板话”描绘出了阎家山的权力关系。第三节有才的

写村中重选村长的斗争,李有才只被提及。第四节写阎恒元丈地,把戏被李有才揭破,重心明显在揭露丈地中的问题。第五节写阎恒元对小元的报复,只是简单地提及李有才被赶出了阎家山。此后三节李有才没有出现,直到第九节老杨带领大家对阎恒元等进行了斗争后才提到了李有才的一首板话。第十节写从以对小元的批评,李有才只是做板话为小说结尾。上的分析看,整篇小说借李有才把阎家山的矛盾展开后,李有才就退到了小说背景中,新人不断出场,即又退入背景中。这样小说中除过李有才,我们还会记住一系列人物,如小元、章工作员、老杨同志、阎恒阎家祥、富喜、广聚等人物,这许许多多人的活动元、

便产生了阎家山大大小小的许多故事。如果我们再注意小说叙事者眼光还会发现,叙事者一直就没有离开过阎家山,老杨同志在县里面的事、本村小元到县里受训的情况、李有才被赶出阎家山之后的生活状况叙事者一概不叙,而阎家山发生的各种各样事件叙事者尽收眼底,那一段接一段的乡村小事,那说道不尽的张家长李家短的生活琐事,正构成了不完、

阎家山生活的本真面貌。赵树理选择这些鸡零狗碎的、适合做村民谈资的、够得上日常生活中飞短流长的小故事、生活小细节,通过目不旁视的叙事,让一个真实、自在、有生气的阎家山浮现在读者面前,如此说来,《李有才板话》的叙事一点也不显松散,反倒是十分严谨了。

和《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在看到《小二黑结婚》

毛泽东《讲话》之前创作的作品,1946年发表的《李

1062010.10

“《李有才板话》让我们看调解放区生活的民主气息,

见了解放区的农民生活改善的斗争过程和真相,使我们知道此所谓‘斗争’实在温和得很”,而后文强调“赵树理先生是在血淋淋的的是阶级斗争的残酷性,

斗争生活中经验过来的,而这经验的告白就是小说《李家庄的变迁》。”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了赵树理小说前后的确有了变化。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相比,《李家庄的变迁》的前半部一至七节完全是以中心人物铁锁的经历展开的,这种写法吻合于“五西化的现代小说范式。铁锁因一棵桑树的归属问四”

题被春喜等逼得倾家荡产、背井离乡,漂泊到太原,真正明白了阶级斗争的道理,回村后团结穷苦的农民兄弟准备反抗。小说写到这儿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这是一个讲革命意识如何起源、发生的故事,这种叙事正是后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经中固定的叙事模式,如《红旗谱》《苦菜花》《红色典”

等。但到小说第八节后,铁锁这位主人公就娘子军》

隐入到了小说背景中,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新的人物和故事,小说阶级斗争的主题掺杂进民族抗日的主题,小说叙事者的价值判断标准由阶级斗争标准逐渐转向传统的、村民自身的伦理道德标准,“五四”以来西化的现代叙事范式遭到赵树理自身写作模式的解构,小说前后两部分有了一定裂隙。在后部分中,小说的叙事方式又回到了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小说的方式,小说仿佛是作者信笔所至,乡村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困苦日子,由作者细细道来,密密麻麻织成一片,“长卷似的平铺展示群体的农民故事,逼真地写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仿佛是听一个民间说书人在乡场上讲村里的故事,讲得圆熟、琐碎,说到哪个人物,哪个人物就成为故事

”在的中心,细细节节的过程很真实地被描述出来。

这样的叙事中,革命的、阶级的斗争观念隐退,而传统道德观念去伪存真,作为民族精神象征,构成了赵树理小说的底蕴。⑩

竹内好认为赵树理的写作是“以中世纪文学为“自觉从现代文学中摆脱出来”、的创作,“他的媒介”

辑讹

文学观本身是新颖的”。辊如果“我们暂且放弃一下

现代文学

‘五四’以来政治与艺术逐渐结合而成的‘深刻’、‘史

讹輰辊诗’、‘阶级性’等一系列新文学批评标准”,我们会

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发现赵树理小说用细节、小故事来构建小说世界的—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是一方式与中国传统小说——

脉相连的。如果说“五四”以来中国西化的现代小说实现了中国小说现代转化的一条路向,赵树理努力实现中国小说本土性现代转化是企图实现中国小说现代转化的另一条路向。曾朴曾比喻《孽海花》的结构是“譬如穿珠,《儒林外史》等是直穿的,拿着一根线,穿一颗算一颗,一直穿到底,是一根珠链;我是蟠曲回旋着穿的,时收时放,东西交错,不离中心,是一朵珠花。”这种“珠花式结构类型”在中国传统小说

辊輱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讹辑辊

郭沫若在《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中说赵树理小说“是一株在原野里成长起来的大树子”。

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4),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0页。

参阅冯健男:《赵树理创作的民族风格》,《文艺报》,1964年第1期。

[美]杰克·贝尔登:《赵树理》,见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周扬:《〈赵树理文集〉序》,见《赵树理文集》(1),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参见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4),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0页。原载于《群众》第12卷第10期,1946年9月版。原载于《文萃》第2卷第10期,1946年12月版。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第43页。

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中国社会科学》,2006(4)。赵树理小说为例》

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见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91页-第492页。

史中历史久远,以至于晚清小说家对西方来的单一“西人小情节、一人一事为主的叙事往往不以为然,说所言者举一人一事,而吾国小说所言者率数人数

讹輲辊事,此吾国小说界之足以自豪者也。”胡适认为《海

上花列传》的“珠花”体例会让“看惯了西洋那种格局单一的小说的人,也许要嫌这种‘折叠式’的格局有点牵强,有点不自然。反过来说,看惯了《官场现形记》和《九尾龟》那一类毫无格局的小说的人,也许能

讹辏辊

《海上花》是一部很有组织的书”。而张爱玲更赏识

为“五四”读者不能欣赏《海上花列传》的传统叙事而

讹輴辊

米列娜在《晚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类型研究》中惋惜。

说“中国小说的情节远没有人们相信的那么飘忽不定,毫无规则;像在西方小说中一样,中国小说情节

讹輵辊

。李欧从属于某些使小说具有统一性的组织原则”

讹輰辊讹輱辊讹輲辊讹辏辊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见《孽海花》修改本,真美善书店,1928年版。

王钟麒:《中国历代小说史论》,《月月小说》,第1卷第11期,1907年。

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见韩子云原著,张爱玲注译《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社会史诗”,并把中国传梵把这一组织原则概括为

统小说的叙事方式跟西方现代小说相比,认为“有些《尤利西斯》,是19世纪的现代小说包罗万象,比如小说无法容纳的,不能用传统的小说概念来指称”,“晚清小说也是如此,试图用一种叙述模式包罗万

讹輶辊

。而赵树理小说中对乡村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象”

对小故事的大量书写正是要对乡村世界做整体关照,这种企图中的小说叙事正是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现代承续。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国家—1942-1976年中国文学研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想象——

〔项目编号08XZW0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和天水师范究”

学院重点学科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乡小说研究”〔项目编号ZD08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文元,文学博士,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张继红,硕士,天水师范学院

讹輴辊参阅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见韩子云原著,张爱玲注译,《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1995年版,第648页。古籍出版社,

讹輵辊[捷]米列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讹輶辊李欧梵:《晚清小说与中国现代性想像的确立》,见周《复旦大讲堂》(第1辑),复旦大学出桂发,周筱筱编: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责任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2010.10107

范文七:

安全年终讲话材料

(李兴才)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紧急部署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强力开展查患除险活动,确保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下面,就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活动为抓手,凝心聚力,负重奋进,圆满完成了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任务,继续保持了全镇安全生产平稳发展态势。2013年,我镇实际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84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835条,其中煤矿安全隐患207条,非煤矿山安全隐患54条,烟花爆竹及危化品安全隐患91条,道路交通及其它安全隐患484条,收缴各类罚款18670元,隐患整改率达99%。全年共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1起,磨刀洞、坝周先后发生建筑伤人事故,有森林火灾发生的村是:磨刀洞、周大湾;近几年,我镇未发生房屋消防安全问题,却在2013年年末磨刀洞发生一起房屋起火事件,我镇安全形势较去年有所加重。

同志们,安全生产不是财力问题,也不是人力问题,关健是责任问题。我们都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人,要狠抓政府领导责任, 1

专业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我们宁可听到不法企业的骂声,决不能听到老百姓的哭声。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党和国家倍加珍惜工人的生命,我们决不能把工人生命当儿戏。对政府来说,我们是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主体,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人,出了重大责任事故不仅被撤职,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葬送美好的政治前程,丢掉铁饭碗,砸碎亲人、朋友的希望。我要真诚地告诫各位,要认真、认真再认真,严厉、严厉再严厉,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政治生命当儿戏,不能把全家幸福当儿戏。为官者,时时刻刻都要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只要危及到群众的生命安全,不管才有多高,能有多大,也不管过去功劳有多大,任何人都要受到严肃处理。

从我镇的情况看,安全生产形势并不容乐观,一些问题十分突出,易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因素还大量存在。一是非法建设项目仍然存在。二是无证经营现象打而不死。三是较(重)大安全隐患治理不彻底。四是重点领域安全隐患突出。道路交通领域突出表现在: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恶劣天气冒险驾驶、超员超载、疲劳驾驶、农用车三轮车载客等方面。公共聚集场所主要表现在:擅自动用明火、安全出口不畅、堵塞占用消防车应急救援通道、使用易燃材料装修、应急救援物资准备不足等,特别是部分加工厂。烟花爆竹主要表现在:非法运输、非法储存、非法经营及经营非法烟花爆竹等方面。危化矿山主要表现在:非法建设、无证经营、非法开采、非法储存等方面。五是生产工艺落后。我镇大多棉花、木材加工都是人员密集型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2

高。六是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强。我镇大多企业都未帮助从业人员购买安全生产责任险,在新政策下如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在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后,少数人存在松懈麻痹思想,放松了管理。二是监督管理不力。在监管过程中,碰到棘手问题,监管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使监管工作缺位。三是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少数企业负责人就是舍不得投入,冒险生产经营。四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低。在企业从业的人员大多是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没有经过专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他们缺少必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应急能力,导致“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我们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厌战情绪,坚持不懈地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及时研究和解决好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为全面做好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责任,恪尽职守,坚决把安全生产工作牢牢掌握在手中

一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各村、单位“行政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本单位安全生产 3

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对本辖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其他领导对分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一方平安。二是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准确地定位了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并明确了该履行的职责。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按规定要求加强企业安全制度建设,切实强化安全管理,主动增加安全投入,全面推行“岗位监督制”、安全生产诚信承诺制,坚决杜绝“三违”现象发生。三是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对于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及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到位的企业,一律责令停产停业,该关闭的要下决心关闭,决不手软,做到该关的关,该停的停。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对由于监管部门失职渎职而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对企业违法违规引发的安全事故,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严格查处。

三、突出重点,强力整治,确保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春节临近,安全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时期往往事故多发,各村、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倍加警觉、倍加努力,更加扎实认真、积极负责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是结合做好春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突击开展七大重点领域的集中整治行动,全力排查隐患,4

强力治理隐患,切实解决我镇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实现2014年安全生产开门红筑牢基础。

一是切实抓好道路交通集中整治工作。由镇安办牵头,派出所配合,来一次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整治: “三超”车辆、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违章违法行为;恶劣天气危险道路冒险行驶;烟花爆竹运输车辆违章运营;农用车、三轮车非法载客等。二是切实抓好公众聚集场所集中整治。由镇安办牵头,经发、文化、卫生、教育配合。来一次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整治:宾馆、饭店、商场、市场、歌舞厅、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聚众场所以及棉花加工、板材生产企业、水煤气站的建设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标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责任是否落实,消防设施设备及应急物资是否配置到位,确保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三是切实抓好矿山、危化品集中整治。开展一次对矿山和危化企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整治: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严密监控重大危险源,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四是切实抓好烟花爆竹集中整治。由安监办牵头,派出所、经发办等部门配合。来一次烟花爆竹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整治:历史上有非法生产行为的重点村组、烟花爆竹储存仓库、经营网点、大型燃放点,依法打击非法生产、非法运输、非法储存、非法经营和燃放应由专业人员燃放烟花爆竹等违法违规行为。这理要特别强调的是,随着春节的临近,烟花爆竹市场进入了黄金时期,抓好烟花爆竹市场 5

的整治,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中,望各村、各负有职责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将整治工作抓落实。五是切实抓好建筑施工单位及重点建设工程集中整治。重点整治:各建设项目及重点建设工程等建设工程项目的图纸是否经过审查合格,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是否符合搭建标准和要求,塔吊是否经过检验合格,房屋二次装修是否依法包建,是否存在层层转包,是否做到文明施工等,确保建筑领域和重点建设工程的安全。

各村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做好辖区内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隐患整改落实工作。要加强与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加大对辖区内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防借机超能力、违规生产。

岁末年初,工作繁重、头绪较多。各村、各部门同志,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忙而不乱,把安全生产紧抓在手,针对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特点,集中精力,精心开展五大集中整治行动和检查督查活动。要紧抓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亲自过问,严厉督促,务必整改落实,关停到位。要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提高事故及时处置效率。近期,必须实行领导带班制,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值班人员务必忠于职守,保证在岗在位,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要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工作体系,规范事故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处理,对发生的事故,除了立即组织施救外,还要按规定及时报告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和不报的现象。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安全生产工作从一个关键阶段6

进入另一个关键阶段,永远没有“松口气”的时候,这是我们所肩负的职责使命所决定的。当前正值隆冬,安全生产任务加重、压力加大,大家异常辛苦。希望大家继续保持旺盛斗志,再接再厉,持续努力、埋头苦干,更加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工作,为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春节即将来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7

范文八:

前不久,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发生了这样一桩“全世界最贵的清洁工”的故事。一个清洁工在例行清洁打扫时,看到一个机器的某个部位有些灰尘,顺手“勤奋”地用抹布擦了一下,无意中触到一个开关,启动了核反应堆停堆的指令,导致长达2天的停电。如果在一般的企业里,等待这位清洁工的一定是严厉的惩罚。但中广核只是让清洁工讲清事情原委,然后继续工作,甚至连工资和奖金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中广核的领导是这样解释这一超乎常理的做法的:对于核电企业来说,安全至关重要。为了驱除所有安全事故隐患,企业需要千方百计地获取有关安全隐患的信息,这样才能采取各种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让员工说出真话,让企业了解真实的信息,就成了中广核高层处理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则。公司全力追究核电停电事故原因,仅让当事人说出真话,却免除了追究个人责任。

提高沟通效率需要坦诚氛围

笔者不禁为中广核高层对企业经营核心成功要素的敏锐洞察和对具体事件的精妙措施而叫好。这个企业的核心成功要素就是――坦诚。就企业中的沟通而言,无论行文修辞如何,其本质无外“坦诚”二字。中广核的经营者以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在企业中创造真正的坦诚精神。

我们不妨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根本目的来做一个审视:两个人或多个人进行沟通,言语本身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要传递给别人的就是信息本身,说得越多为的就是使他人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达成互谅互解,形成合力。作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事务越来越杂,参与的人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在加强沟通的同时,提高沟通的效率。沟通要想有效,就要求沟通的过程中能尽可能地用最短的时间、最简约的方式,传达最真实、准确的信息。适度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是必要的,但是过分强调沟通方式和技巧势必会让企业在沟通环节上付出大量的成本,直至形成缺乏坦诚的氛围。

坦诚沟通需要真诚的对象

有许多企业,口头上宣讲“坦诚沟通”的理念,从领导开始却只喜欢听好话,容不得不同的声音。在各种议题的会议上,领导大谈沟通要坦诚,大家要放开心扉。但与会的人员却一点都“不坦诚”,总在揣摩老板的心扉,不厌其烦地重复和扩大老板希望听到的话,而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与老板有瓜葛的)却如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不痛不痒地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和提出“我们总的来说做得不错,还有改进的空间”。

和杰克??韦尔奇在他的新作《赢》中表达的一样,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不坦诚”,不是指那些恶意的欺骗,而是指不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直截了当地进行交流,更不会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们不能说这都是老板的错,的确是员工的行为造就了这样一个虚伪的氛围。但坦诚的沟通需要真诚的对象。一方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另一方是否会真正深入地去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不要让坦言者受伤害

员工们不愿开诚布公地在企业里发表自己的言论,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评论保留起来,更多的时候,在公司里能够坦诚沟通的对象都是要好的同事和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不受伤害。无论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每个坦言的人都不希望会收获任何形式的伤害,否则他宁愿变成沉默的人或虚与委蛇的人。人们避而不谈,以免激起上级的反感和其他人员的不快,他们甚至粉饰太平,以维护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官僚作风、阶层制度、公司政治和虚伪的礼数就是这样产生的。而在组织中能够直接做出伤害动作的人呢?就是我们的上级、我们的老板。

人们很容易采取一种自私的行动――掩盖和敷衍别人。因为人们并不清楚如果坦诚布公地将真实讲出来后,会让其他人多么难堪、难过,甚至激起反击。人们知道如果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见说出来,让别人听到不好听的话,是要冒得罪别人的风险的。一般而言,企业中的问题都是比较复杂的,是涉及多个部门的。我们既难判定到底是谁应当负主要责任,也可能会一下子得罪很多人。这样一个风险,一定会让这个直言不讳的人变成上级或老板牺牲的对象。那么,个人又如何会选择“用短期内毁掉个人来换取企业不在长期后被腐蚀”呢?不要坦诚,每个人都可以保全颜面,大家仍然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一起共事,公司也可以缓慢地发展,取得一些看似不错的进步。这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事实,我们不必为了公司的快速发展而主动地思辨、争论、进取。

然而,缺乏坦诚会从企业的根本上动摇我们快速成长、锐意创新的根基,会让企业成为一潭死水而失去活力,会阻碍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思考的人们在企业中贡献自己的才华,会让对手开怀大笑因为他们毫不费力地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优秀人才。而缺乏坦诚的企业自身,又会得到什么呢?

范文九:

没有人否认李泉是乐坛天才。从4岁开始学习钢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作曲系,李泉似乎就应该是为音乐而生的人。从1995年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上海梦》至今,无论是以歌手的身份还是创作人的身份,李泉都已经为华语歌坛留下了相当数量有口皆碑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音乐才子”。

然而这个音乐才子却有一段时间突然从台前消失,变成了一个幕后推手、公司老板和学校老师,一走就是六七年。直到今年9月才又推出新专辑《天才与尘埃》。只是重新回来做歌手的李泉,却仿佛一个高高在上的天才突然堕入了尘埃,无论是做人的姿态还是做歌的形态。从天才到尘埃,这会是当初李泉离开的原因,抑或又是他这次回来的动机?

Q:音乐周刊

A:李泉

天才李泉坠入了尘埃?

证据1:过去清高,如今颓迷

Q:《天使与尘埃》这张专辑听下来,马上会获得一个感受——这不像以前的李泉。我记得从你的第一张《上海梦》开始直到上一场EP《她在北纬26度》,我们听到的李泉可以用一个“清”字来概括,声音清晰,姿态清高,意境清冷,而这一张却让我更多感受到一个“迷”字,声音是模糊低调的,而乐器编配出来的意境也是迷离的,出来的情绪甚至给我一种偏颓迷的感觉。你是否有相同的感觉?如果真是这样,这是你纯粹为创作而营造出来的一种风格尝试,还是说你的风格真的已经变成这样了?

A:其实你的感受我能体会。这次音乐风格的状态,就是在展现我这几年对音乐的最真实的感受,歌词中带来的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我觉得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说给大家听的。做这张唱片的两年,其实是一个剖析自己的过程,可能也是年龄的关系,我现在想写的跟自己小时候想要表达的东西不一样。小时候好像更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想要把自己表现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再加上从小受一些古典音乐的教育,喜欢的音乐或者是电影类型的影响,很容易把东西做的在别人看来很文艺很学院。这张就很想放下这些东西,想写一些人生感受上比较真实的东西,不用在乎说那个东西有多美,但是把真放在第一位,所以这张的歌词我去写一些真的是自己平时会比较关心的,或者说是有一些体会的东西。

证据2:过去古典,如今民间

Q:如你所说,这种变化在这张新专辑里的呈现也是很突出很鲜明的。比如,我们听到了《走西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种很民间的东西,这样的元素在你之前的作品中很少见到。你一直生活在城市,接受古典音乐教育,从前所写的歌和所关注的内容和风格也一直是相对高端的。

A:其实我在上大学时有过一种感受,因为我从小是学钢琴学西洋乐器的,对于民乐,虽然学校里也会学,但一直没有体会特别深。大学时有一次跟同学跑去采风,去到山西、陕西、内蒙古,去一些很传统的歌手家里,那次采风对我们带来的震惊特别大,我们在这些人家里听传统的歌,完全被打动了。以前在听民乐时从没有过这种感动,甚至我们看很多电视台一直都在宣扬民族风,但是穿上外套以后,那个感动跑掉了。所以,在大学四年级,我就有一个想法,我有责任把这些民族音乐更好地开发出来。所以在这张唱片里,《走西口》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我从小就很喜欢的两首民歌,我一直在想用其它的手法来表现它,所以这次算是做一个尝试吧,也算是一种挖掘。

Q:所以我们这次听到的这两首民歌,已经跟从前的样子大不相同了。

A:因为我是从古典音乐转到流行音乐的,最初还是会有一种情结,想把小时候学到的很多技术放到里面。但艺术就是这样,学了技术,再把它彻底放下,它才能变成你在追求的表达里面越来越自然的东西。民歌也是这么一个过程,因为我们生活在城市,你要告诉一个也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你要用他听得懂的感觉去写,我觉得这些歌的精髓,是它的旋律和歌词的意义,那在保留这个的同时,如果我用一种大家感同身受的语言,就会更有趣。

证据3:过去高端,如今世俗

Q:另外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题材。大家对你从前的认知,基本上都是关于表现情感体验的一些作品,基本上是比较高端比较写意比较形而上的,很少会关注现实的世俗的生活,而这一张里我们就看到了《棒子和鸡》这样的作品, 反映的完全是一种更生活层面更市井化的东西,完全不像是你从前写的东西,是否也代表着,你在创作上也有了一个放低姿态、视角从上转下的倾向?

A:我倒不觉得有高低这个东西。以前我从学校出来就变成创作人,歌手,生活很单一。但是这六七年的生活让我有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方说,今天我的公司或者学校成立了,我除了在公司上班,在学校写教材之外,多多少少都还要和外界打交道。你必须要和一些体制内的人一起相处,因为中国文化中有酒文化,有关系文化。《棒子和鸡》说的就是这个东西,基本上是酒令的一部分,整个歌就是从行酒令开始,说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打拼,不得不跟很多人打交道。这些歌的确不太像我以前的东西,我以前的专辑里不需要这样的生活,但我在这六七年当中被迫学了很多,也影响了我的创作。

Q:所以以前我们听李泉的东西,会觉得这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艺术家,或者是文艺分子做的一个非常文艺的作品,而这张专辑里,我们就听到了很多的人间气息和生活气息。

A:这次我在歌词上呈现的人间的东西非常多,但是在音乐的追求上还是偏向于像以前那样去坚持自己的音乐,我并没有把现时的音乐元素放在我的音乐里面,这是我的看法:对于这些音乐风格的追求,不应该舍本逐末,音乐就像服装设计一样,它是一种艺术的风向标,你应该有自己身上的一个烙印和标志,而不是说像一个成衣加工厂一样,变成现在流行什么就去做什么,这个观念我还是没有改变的。

天才与尘埃,并非对立关系

Q:这张专辑名叫《天才与尘埃》。作为创作者,通过这个主题,你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A:天才与尘埃,其实是我过去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一个再更新吧。也不能说是完全的否定,因为我以前是一个非常在乎别人对我的形象的看法的人,我一定不能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很蠢的人,我一定不能让别人觉得我是没有知识的人。我以前太把所谓的天才与尘埃的级数分清了,但是这两年,我的看法更成熟了,其实人和人是不应该这样区分的,有的人只是早懂了一些东西,有的人是晚懂,但是你不能用自己的一已之见去区分这个层次和标准。我以前是不是会写这样的标题的,但是我的心里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今天大胆地、坦白地把这个东西写出来,说明我的观念已经有转变,我认为这两者在人间,它存在也是别人认为它存在,但是你自己不应该以为它存在。

Q:这是你自己对这个主题的解读。但这个主题实际上也让我想到了当下乐坛一个突出的变化。比方说,我们会觉得,2005年以前,真正能够在乐坛立足、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人,真的都是天才级别的,他们真的有过硬的音乐功底和出色的音乐表现,大家都拥戴这样的人,让他们成为明星大腕,但2005年之后,从选秀开始,这种倾向似乎就颠倒过来了,成了原来大家以为是尘埃的东西,或者是处于尘埃水平的人,成了大众追逐的趣味,大家对于明星的要求,也从过去习惯仰视变成可以俯视、至少是平视的姿态。你是经历过这些时代差异的,那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A:我以前也会这么想,就在几年前也会这么想,选秀歌手在那一两年开始爆红的时候,我心里也隐隐约约觉得好像有不太对的地方。存在就必有其合理性,我们的听众并不是都已经到了某一种层次,这很正常。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蛮着急的,可是我现在非常笃定的就是,中国的音乐一定会重新回来,现在只是一种真实的阶段,是真实的大众艺术欣赏口味的一种表现,我倒是要反思我自己在干吗,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我已经认清自己了,我这七年不做歌手是为什么,就是我以前认不清自己,我之前也出了七张唱片,被人界定是比较学院、比较曲高和寡的歌手,我是一个真实的人,我反而在大家的印象中有了一个不真实的感觉,为什么我所认为的很多不真实的感觉,反而是会被大家认为是真实的?我觉得我做歌手,好像已经失去了我的意义所在,所以我才放弃了歌手这个行业,我要让自己学习,让自己真正地去看看这个社会到底是怎样的。我现在重新回来,但是,写歌的感觉不一样了,唱歌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我不会再像以前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或者说有很多很重的衣服都脱不下来。但是更真实,我要坚持我的东西,我会更纯粹地去坚持。

天才三计划:巡演,组乐队,做音乐剧

Q:除了刚刚发行的这张专辑,最近你也在做一系列的演唱会。

A:是的,上海的那场9月份已经做完了,11月2日还会在北京的五棵松体育馆M空间再做一场。

Q:可以说,久违了六七年的歌手李泉,终于又从幕后回到幕前了?

A:歌手李泉是一定会回来的,通过这几场演唱会,自己也重新找回一些舞台的感觉,因为离开也蛮久了,找回来了就觉得,唉,的确是蛮自在的,因为我从小就是生活在这个上面的,对舞台的熟悉度,还是很难忘掉的。

Q:这张专辑之后,还有继续做新歌的计划吗?

A:计划其实太多了。我在跟整个乐队合作的过程中,也找到未来合作的一个方向,可能我们会成立一个组合,这次也是跟一个DJ——也是很棒的音乐人——组另外一个品牌,搞一些创作,而且我也在为这个组合创作一些东西。还有,一个音乐剧从明年开始就要启动,这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策划,我会请国际上对大音乐剧的策划非常有经验的团队来合作,我负责音乐部分,这个音乐剧会历时一年的时间。这三个事情都是蛮挑战的事情,工作压力特别大,但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你要我停下来,我也受不了。

范文十:

我一生有两个最大的幸运,一是找到我的太太,二是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太太与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太太只有一个,而工作每时每刻都充满了诱惑。很多人都会专注于一个妻子,但很多人都会喜欢上多个不同的工作。

在百度上市之前,百度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中文搜索。在创业初期,搜索在美国硅谷并不是炙手可热的概念,当时更热的是门户,是电子商务,以及后来在中国火起来的无线、网游等等。百度在招第一批职员的时候,碰到一位我特别希望他能加盟,他技术很好,可惜他对我说如果我们不做e-Commerce他就不来了。2001年,曾经有一位百度的工程师找到我,很认真地说他想做网上购物,结果被我拒绝了,并为此离开了百度。百度上市后,也有一些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先后离开了百度去尝试更多的业务。

很多时候,我感到百度能一直坚持做搜索是因为我对专注有宗教一般的信仰普通人很难想象对于一个有2亿的用户的公司,每天要面对多少诱惑。百度可以做一百件事,最后我们只选择了一件,并一做就是8年,而且还会再做下去。

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所以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我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广阔是自己很难想象的。很多当时觉得非常大的困难,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些小事,很多当时感觉到很棘手的事,现在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话题罢了。

李有才板话读书笔记

请所有会员上传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采用txt格式。均适用安卓电子书平台,苹果电子书平台,WP电子书平台。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万书网宗旨:提供全本小说TXT电子书下载,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万书网   200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