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

读《传习录》,看到王阳明论孝。“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忍不住拍案。

以前读不懂,现在明白了些道理,再来读,嗳!简直痛快。

想起一事。

曾经和某君聊天,他对成家立业之后仍需父母不时接济一事耿耿于怀。“愧对父母,让他们失望了。”他内心有深深的自责和恼火。我试图劝慰:“父母的心原本是为了你过得更好一点而已。”某君反问:“若是你的父母觉得你生活有困难,给你接济,你怎么想?”我不假思索:“那是因为父母爱我呀!”父母爱我,他们所做的都是他们愿意做的事。我爱父母,所做的也是从自己内心深处自然发出的考量。这之间,不求回报,也不需要愧疚。

所以王阳明说:“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所谓去人欲,存天理,是希望我们内心遵循的是纯粹的爱,而不是各种回报、报答、回馈,只有这样,内心才没有矛盾。内心没有矛盾,就不会在做事的时候出现一个相反的想法来消耗自身的能量。

难道不是这样吗?做一件自己内心深处反感的事情,会让人感觉疲惫不堪。而做一件身心都愿意接受的事情,则会有无尽的动力和持续的毅力。

无论是王阳明时代的孝亲,忠君,还是现在过好当下的生活,都是这个道理。

别让自己内心充满矛盾。别让自己消耗自己。

相关文章:

传习录读书笔记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还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在当年明月的介绍下,我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位牛人。即《传习录》作者,王阳明,字守仁。当年明月是这么评价他的,“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他是真正的圣贤,当之无愧”。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他可以说是曾国藩的导师。他留下来的心学,使得无数后人从中受益匪浅。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思想理念,批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吸收了佛道两家的思想,但又批判了它们。他认为道家的长生久视的方法,可以缓解内在生命有限带来的紧张焦虑,“清静逍遥”的理念可以超脱自我。而佛家出离生死的智慧可以在当下就能消解有限与无限对立的冲突,使人不妄执于事物,体验生命本有的圆融真实。但是佛道两家过分滞执于虚寂,违背人的本性,缺少儒家生生不息的机趣。

 “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就是强调知与行的关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即“致知必在行,而不行不可能为知也”。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恣意而行,全然不知思索省察,一味胡行妄为,即没有“知”。还有一种人,茫茫荡荡地凭空去思索,全然不肯切身亲自去实践,只是捕风捉影,即缺少“行”。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此外,如今还有一种误区就是,认为知和行要分成两件事去做,只有全知了才去行,最后导致终生都不能去做,也终生都不知道了。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这段话说明了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来自我们先天的内心道德律,就像每个小孩子都会有恻隐之心一样。只是因为后天的外在环境改变了我们,面对外在的物质诱,给原本至纯至善的心之本体蒙上了一层灰尘,因此我们需要“格物”来恢复心之本体。在这里,他把心之本体比喻成一面镜子,而“格物”就是擦镜子的行为。然而世间我们有太多的人,一味追求功名利禄,就是只知道在映照上下功夫,却不知道镜子的昏暗,结果到头来发现全是一场空。这些理论构成了他的思想基础。

 在做人方面,他反对“程朱理学”那样死守四书五经中规定的道德规矩,提倡按良心做事,不违逆人的本性,这一点和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的“真性情”相似。在求学治道方面,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向内寻求格物致知之道,即擦亮内心的那面镜子,便可以说是懂得了“道”,其他的事情自然就好做了。在这一点,他和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以看出孔子是最欣赏曾点的。因为他认为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禀赋来塑造自己,并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发挥自己的价值,自然而然就能够取得不错的结果。在教育方面讲究因材施教,在治理方面讲究因时而治。也就是说,在教育一个人的时候,要顺应天性,不能对所有人都采用相同的方法,类似于中医里面的“对症下药”;在治理一个组织或国家的时候,要顺应时势,不能把古代的具体政策和法令拿到现在来施行,必须与时代环境相适应。

 尽管很多人批判心学为唯心主义,但是本着对王阳明先生的崇敬和当年明月的推崇,仔细阅读之后,发现其中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对于为人处事等等各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传习录读书笔记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值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及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日‘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听命者?”

译文

徐爱问:“朱子说‘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如果以先生‘精研专一’得教诲来推断,这一说法似乎有弊端。”

??先生说:“是的。心只是一个心,不夹杂着人欲便是道心,夹杂着人的伪饰就是人心。人心如果能够使其归于正道,则是道心,道心如果失去正道,即是人心,起初并非有两个心。程颐先生认为‘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这话乍听之下像是将心分开来说了,实则是领悟到了一个心的意思。如朱熹所说‘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则认为有两个(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传习录读书笔记)心了。天理和人欲从来不能并立共存,哪有天理为主宰,而人欲听命于天理的道理呢?”

笔记:

心只有一个,道心之失即人欲,是你的心在不同时候的表现形式,人所做的一切需要合乎天理,找回良知,回归道心,当你的欲望太多,太强,不断的在蒙蔽你的内心,离道心,天理就会越来越远,我们要时时反思,找回那良知,回归本心。

如果你不去主动找到那道心,遵循天理的存在,一边在为所欲为,一边在感叹老天不公,那是不可能会让你称心如意,必须要从自己内心出发。那人欲是怎么来的呢?董平老师在公开课说回答学生的问题解释说,人的肉体是物质,本能会去寻找物质来滋养他,这些就是欲望,不断的去满足欲望,增加欲望,放纵欲望的增长,那你就越加堕落,离天理会来越来远,越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