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纪实_农村致富网

秋韵丹霞扬清风——资源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纪实 近年来,资源县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该县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法和经验典型相继得到中纪委监察部、区纪委监察厅以及**网、人民网、中国反腐倡廉网、中国纪检监察报、中纪委《调查与动态》、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中央编译出版社《党风廉政教材》等媒体推介报道。2005年,资源县成为**市唯一的一个自治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2008年该县的“村财民管乡指导”模式在全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作典型推广,2009年初,该县被列为“全国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

建机制,定举措,种好“责任田” 针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涉及广、管理乏力等现状,该县建立健全了以县委、乡镇党委、县直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督促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每年年初,县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总结上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传达学习中纪委全会、自治区纪委和市纪委全会精神,结合实际拟定具体贯彻意见,出台了《资源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资源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评办法》、《资源县村级财务民主管理制度汇编》、《资源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汇编》等一系列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相关资料。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基础上,该县还先后建立和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财民管乡指导制度、述职述廉制度等20余项制度和规定,并以文件或版面等形式公布于众,既便于执行,又利于监督。同时,不定期的对基层党组织落实责任制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不积极落实责任制或不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了全县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抓教育,造氛围,筑起“防腐墙” 通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为干部筑起思想“防腐墙”。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纪法规和廉洁从政教育,开展了“树新风正气、促廉洁从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家乡人建家乡”等主题教育活动。两年来,共抽调250名机关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培训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50人次,完成了74个村级办公场所建设。通过多形式活动的开展,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在2008年初遭受雨雪冰冻灾害面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35个基层组织和128名基层党员干部受到各级表彰。同时,大力推进廉政文化下乡、进村、入户活动;
给农民上廉政辅导课、组织宣传教育报告会289场次,听报告达32500人次;
2007年—2009年,举办廉政培训班15期,培训领导干部1570余人次;
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28支,深入到各个村、屯演出;
建成或在建“资源八坊村”、“抗冰冻救灾图片馆”、“资源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多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编辑了雅俗共赏、通俗易懂的警示教育丛书《廉政山歌》和光盘。据统计,该县每年在各级新闻媒体播发有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新闻均在150篇以上,在广大农村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社会氛围。

重信访,严惩处,扩大震慑力 该县重点查处违反农村税改政策、加重农民负担行为。2006年以来,全县共查处涉农案件5件,给予12人党政纪处理。同时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扶贫资金、救灾款物发放的监督检查,维护群众利益和农村稳定;
坚决查处基层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三年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98件,处分违纪人员98人,涉及科级干部22人。在所查案件中乡镇纪委自办案件占办案总数的35.1%,已连续10 年实现乡镇办案无空白的目标;
认真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建立完善了处理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的工作机制,确保信访举报渠道畅通。在县纪委监察局实行首访责任制、领导干部包案制、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制度,把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强监督,打亮点,编织“护廉网” 一是推行廉政食堂“三规范”制度。规范接待地点。凡由县四家班子召开的各类中小型会议,如需县财政拨付经费安排相关与会人员用餐,原则上安排在县政府内部食堂;
规范接待标准。特殊情况需要在外安排就餐的,将会议和公务接待时间、地点、接待对象等事项填写清楚,在不超标准的前提下,经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准;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该县已建成廉政食堂32个,减少各种接待费用360多万元。

二是推行岗位承诺廉情机制。村干部通过表态承诺的方式,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党员大会就任期工作目标,作出公开承诺。该县两水苗族乡社水村公开党员干部的诚信承诺,树立了“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从2005年900元到2008年3508 元。

三是推行三公开三题制工作法。在各村推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中全面实行“三题制”即群众出题、代表点题、班子解题。“三公开”有机构、有方案、有制度、有经费、有督查“五个有”和内容、形式、时间、程序“四规范”。全县72个行政村“三公开”达100%。2 个乡镇、6 个行政村被自治区命名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

四是推行“村财民管乡指导”制度。从2007年开始,在全县行政村推行“村财民管乡指导”制度,强化了农村“三资”管理和监督,取得了明显效果。如中峰乡八坊村,在实施“村财民管乡指导”后,结成党员帮扶对子41对,落实帮扶资金5万元,40余户困难户逐渐脱贫;
车田苗族乡**村带领群众筹资筹劳,修建屯级公路12条,建沼气池258座,硬化入户道路48公里,改水改厕157座。去年当地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带来了4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该乡成立了西红柿合作社,年种植西红柿15000亩,年收入1.52亿元。

五是推行村民理事会制度。2003年开始,资源县积极探索在自然村屯建立以村民小组长、村里的党员为核心的村民理事会,负责管理村内的公共事务,组织本村公益事业建设,制定本村发展规划,代表村民向村委会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管理村集体财物。如中峰乡老王家群众引进了美国红提种植,发展了20公顷红提和10公顷蜜梨的水果产业,从人均几百元收入的小屯一跃成为人均收入达10000多元的富裕村,该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休闲公园,篮球场,还成立了秧歌队、舞狮队。另外,该村民按照“四纵二横”的村屯规划建起了36座漂亮的小洋楼,成为该县的样板村。如今该县已有100多个自然村建立了村民理事会中,群众自筹资金1020万元,义务投工投劳14.6个,**和硬化村屯道路13.4万米,架设自来水6.7万米,建设公共活动场地8300多平方米。(钱开胜?? 曹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