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场长在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

同志们:
常言道:农业兴、百业兴,农业活、百业活。农业是我场的主导产业,也是我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拄。我们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清醒头脑,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正确把握农业政策和形势,努力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不断推动农业和农场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一、把握发展规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大好形势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突破,农村改革则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这项突破使亿万农民市场经济的主体,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活力,推动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进而向小康目标迈进。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取得这个成就的根本支撑是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均居世**位。1978—2007年,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我国。我国农产品的供应已经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133元,2008年达到2936元,增长20多倍。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30元,增长13%,是1997年来的首次大幅度增长。今年全省夏粮面积为1578万亩,增长11.7%,是自1997年持续下降以来的首次回升,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17元,增长23%。

2004年以来,在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指导下,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农场党委审时度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5号文件,积极推行“两田制”改革,全场农业发展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成为农场经济发展全局中最抢眼的亮点,呈现出农工收入大幅度增加,农工负担进一步减轻,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巩固,全场经济加快发展,干群众关系更加融洽,广大农工****的喜人局面。

(一)粮食生产恢复性发展。2008年粮食总产978万斤,农工得到国家种粮直接补贴? 万元。2009年大小麦获得较好收成,大小麦收获面积19425亩,比上年增加7125亩,比上年增长57.9%,亩平单产397斤,比上年的355斤增长11.8%,总产770万斤,比上年的438万斤增长75.8,农工得到国家夏粮直接补贴?** 万元。今年水稻播种面积10485亩,比上年增加6785亩。

(二)棉花生产稳步提高。2008年籽棉总产1800万斤,亩平420斤。2009年棉花实际播种面积35007亩,比上年减少6435亩。今年棉花播种面积虽少于去年,但全场棉花长势相当平衡,平均每株成桃已有35个左右,只要全场上下齐心协力,控制好棉花病虫害,亩平单产超过550斤,将大有希望,籽棉总产量也要超过去年。另外,据8月4日《**日报》提供的信息:据中国棉花协会提供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10%,总产量减少8.9%,预计国内棉花供需缺口将达到300万吨。可以说,今年籽棉价格较去年将有所提高。

(二)农工收入大幅度增长。2008年全场农业人平纯收入3175元,比上年增长6.3%。今年全场农工人均现金收入? 元,较去年增长*%。

(三)农工负担大幅度减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在2008年推行“两田制”中,责任田(即人头身份田)的税费由改革前的每亩170元,调减到100元,为了进一步减轻农工负担,又由100元调减到了0元,责任田由人均1亩调整为2亩,为农工减负79万元。今年,为认真落实省税费改革政策,对责任田实行了“零税赋”,共向职工返税金 22.2万元。二是2008年适度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平易市场行情,让利于民。农场采取随行就市比周边价格略高的做法,保护农工的利益,农场收购部门收购棉花比有关收购部门平均高约0.05元左右,仅此一项为职工增加收入60多万元。今年农场的棉花收购政策不会变,仍然保护职工的售棉积极性,仍然将继续采取随行就市比周边价格略高的做法,保护农工的利益,让利于农。

(四)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增强。在2007年投资150多万元以加固堤防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去冬今春,农场(不含分场、生产队投入)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47.4万元。其中,投入114.6万元,用于加固堤防25.8公里,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
水工投入111.8万元;
新修支沟道路投资21万元;
新增排涝能力7个流量。各分场和推广中心共投资近50万元,清洗支沟和南北沟37公里,对泵站进行了全面维修和保养。经过改造的农业设施,一般可防范20年一遇的洪水。近两年来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投入,全面提高了我场整体防汛抗灾能力,使我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五)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步伐加快。多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开展棉花良种繁育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送技术上门,送良种上门。今年全场建立棉花高产示范队、片5个,示范面积6300亩,建立科技示范户50户,示范面积1500亩,高产示范田占种植总面积的22%。

(六)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年初,农场党委成员、科室负责人、分场(中心)班子成员和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共建立结对帮扶对子42个,帮扶人员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对困难户进行不同程度的帮助,无偿帮扶的资金、物资生产资料折合人民币1万多元,赊购化肥10多吨,借款3万多元,推动了困难户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职工养老统筹体系的完善和在农业单位开展的“低保”救助工作,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两田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农工收入大幅增加,负担进一步减轻,农工情绪稳定,农村社会稳定,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过去干部下队,老百姓是抢着告状,发牢骚;
现在下队,老百姓见了,拉着谈生产,问技术。

从近几来的农业农村工作实践看,值得总结和把握的规律主要是“六个坚持”。

(一)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1998年开始,由于农场遭受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加上农副产品市场低迷,到2007年,我场农业跌入历史低谷,“三农”工作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农场党委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把推进农场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按照省委文件精神,2002年农场实行了管理和内部运作机制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2008年农场的社会职能剥离基本到位,在农场财政负担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农场推行了“两田制”改革。农场全面落实了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农工亩平负担比2003年减少57.6元,减幅为24.5%,极大调动了农工种田积极性,从此全场农业走出低谷,出现了拐点。

(二)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农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始终注意保障农工的经济利益。在任何时候都紧紧扭住增加农工收入这个中心不放松,从调整结构、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外出务工、出台优惠政策等多个方面促进农工增收。二是始终注意保障农工的民主权利。严格按照《生产队职工民主理财小组实施细则》办事,加强生产队财务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广泛开展队务公开,让农工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始终注意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四是始终注意解决关系农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深层次的矛盾。改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针对一切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农场党委在关键环节上寻求突破,重点抓了“两田制”改革、农工养老统筹改革、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等。

(四)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发展。一是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结构调整。认真实施农业产业带发展规划,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扩大规范,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带,提高农业经济的规范效益。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壮大农业种植大户,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协助农村信用社在各农户中开展小额信贷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五)坚持用四个“统一”保障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一是统一大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统一农田排涝抗旱。三是统一大宗农作物连片种植。四是统一大宗农作物供种和病虫害防治。对这个问题,我在后面要着重讲一讲。

(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减灾抗灾能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政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增加对农村卫生、文化等事业的投入,扩大农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份额。

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我们一定要有科学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不能因为当前农业形势好,就认为农业过关了;
不能因为农工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就认为农工已经富裕起来了;
不能因为农工负担减轻了,就认为负担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要清醒地看到,农业的内在素质还没有得到根本提高,弱势产业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工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制约农工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农工增收的亮点不多,渠道不宽。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年久失修和老化现象,有的沟渠淤塞,排灌能力下降,影响着排涝抗旱。三是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今后如何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兴办农村内公益事业,还需要不断探索。所以,我们只有把问题看得深一些,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对策想得全一些,才能始终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二、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物资基础,又是促进农工增收的必要条件;
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
既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做的工作很多,从我场实际看,要重点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保护与发展是一致的,保护也是发展。要严格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禁止在基本农田挖鱼塘、种树或进行其它破坏耕作层的活动。要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政策。要注意培肥地力,实施推广测土施肥、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引导农工多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二)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升级能力。一是下决心抓好粮食生产。抓好粮食生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争取国家支持的客观需要。当前市场行情也对发展粮食生产有利。当然,我场农业主要以棉花种植为主。我在这里要求下决心抓好粮食生产,主要指在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夏粮生产。夏粮生产抓好了,同样可以提高农工收入。要依靠科技,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产,提高品质,使粮食总产稳定增加。二是努力实施板块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抓好优势农产品带、畜牧小区和水产片带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增强我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扶持以本地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农村经济结构。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一是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联合攻关。积极鼓励农业科技单位、农业种植大户与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创办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二是加快对农业增产增收的先进适用技术普及推广。要在综合技术上抓优化,关键技术上抓量化,操作技术上抓简化,把增产增收技术落实到田块,落实到农户。三是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要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大户,鼓励农户购买小型、实用、效能高的农用机械。加快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农机化由产中的田间作业向产后的收藏、加工、储运作业发展,减轻农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和农业效益。五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始终把提高农工农业科技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继续加大农工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深入开展电视讲座、专家面对面授课、发放科技资料等活动。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频繁,必须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努力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抗灾减灾能力。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在抓好防洪保安的同时,重点抓好排灌泵站更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农田排涝抗旱能力。要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新办法,完善和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采取民主的办法,组织和引导农工自力更生改善生产生活动条件。二是大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要按照排得出、灌得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要求和“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渠相连、土肥沃”的标准,推进全场的农田建设。

(五)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保障能力。一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和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产品经纪人,促进农产品销售。二是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与超市对接,通过产销直接见面,降低流通成本。三是要全面开通农产品“绿色**”。农业、交通部门要通力合作,制定更加简便易行的办法,确保高效畅通。四是要建立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六)抓好农业生产中的四个统一,提高服务能力。实践证明,大型农田水利建设、排涝抗旱、作物连片种植、供种和病虫防治等四项工作统得好,全场农业丰产丰收就有保证,否则,就会出问题。近期,农场党委把防治棉铃虫工作作为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虫口夺棉,党委多次召开棉铃虫防治现场会,号召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队到户督导棉铃虫防治。通过采取安装汞灯、喷洒农药、人工枝把等综合防治办法,有效控制了第四代棉铃虫的进一步泛滥。今年棉铃虫“攻势”汹猛,在我看来,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种籽和病虫防治不到位等主观上的因素。种籽和病虫防治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杂交一代棉种(抗虫棉)播种面积没有达到农场的要求。农场要求全场杂交一代棉种面积必须达到85%以上,现在只在67%左右。通过比较,杂交一代表现出明显优势,抗虫性能好,成桃率高。二是少数生产队农工没有按照要求购买和喷洒农药。有的购买的农药浓度不达标;
有的购买的农药还是假药。三是诱蛾汞灯安装和管理不符合农场的要求。按照规定,每60亩棉田必须安装1盏诱蛾汞灯。通过农场检查发现,有个别队根本就没安装诱蛾汞灯;
少数队只安装了两三盏;
有些生产队对汞灯管理不善,不能及时换水换药。在党委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场上下通力协作,第三、四代棉铃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在吸取教训的同时,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农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打好围歼第五、六代棉铃虫攻艰战。

三、抓好政策落实,进一步调动农工的积极性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根本上是靠农工的积极性;
调动积极性,关键在于抓好政策落实。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促进农村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一)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总政策。胡锦涛同志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重要论断,是我们正确自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理论基础,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刻领会、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最根本的是就是要落实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最紧迫的就是要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这是一项根本性的政策。我们要倾注精力,把问题研究透,把握好,拿举措,见成效。

(二)稳定、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近两年来,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促进粮食增产、农工增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是继续执行农业税免征政策。二是继续执行对农工的粮食补贴政策。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规定,认真完善补贴资金发放方式,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竞兑付到农工手中,不能用种籽替代现金。三是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四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确保公益项目和重点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积极争取大额农业贷款项目,努力推动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

四、深化农场改革,进一步影响农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当前深化农场改革就是要在进一步完善农场管理体制、社会职能剥离和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农场内部运行机构改革和农场“两田制”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加快农场发展。

(一)稳妥推进农场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通过深化农场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

(二)坚定不移深化农场“两田制”改革。一是要认真落实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政策,进一步减轻农工负担。认真填写和发放农工负担卡,禁止各种违规收费。严格执行农场规定的“一事一议”的议事程序、范围、标准,确保农工负担不反弹。要及时依法、依规处理侵犯农工利益的人和事。二是切实做好2006年商品田租金、“两费”的收缴、农工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和应收款的回收工作。2006年商品田必须执行先交钱后种田原则。租金和“两费”仍然按照农场的政策和办法执行。各单位、各部门要继续发扬去年收取“两金”、“两费”的工作作风,早动手、早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务必在今年12月20日以前完成商品田租金和“两费”的收缴任务。职工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工作,按照社保部门的统一要求按时完成收缴任务。与此同时,应收款的回收工作要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各单位要按照年初农场下达的回收任逐一分解到人、到户。实践证明,国有农场走出低谷,得益于内部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得益于社会职能的剥离,得益于“两田制”的实施。坚定不移地完善和推进“两田制”的实施是加快农场发展必走之路。

五、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农村工作领导水平 (一)切实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各级党组织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注重解决关系农村发展的长期性、根本性、基础性的矛盾和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农业基础是否加强、农工收入是否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是否发展,作为考核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农村工作部门要强化职能,切实抓好协调组织工作。各部门都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强化支农措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切实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重点要抓好队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好“四权”。一是落实好决策权。凡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必须实行民主决策,由队职工大会或队职工代表会议决定。重大队务的决策,事前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真正体现职工群众的意愿,真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落实好知情权。健全队务公开制度,完善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要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拓展队务公开的内容,对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两田制”租金和“两费”、“一事一议”筹劳等项目,都要及时纳入队务公开的范围。要推进队务事项从结果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三是落实好参与权。广大农工是队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主体。要健全制度,从机制上规范队干部和少数人的行为,从制度上确保群众参与权的落实。四是要落实好监督权。要支持群众依法参与队级事务管理,监督队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总体上看,我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是好的。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干部在条件差、待遇低、困难多的情况下,艰苦奋斗,任劳任怨,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各级党组织要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他们。广大干部要自觉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由管理职工向服务职工转变。要善于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办法做工作,自觉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脚踏实地为群众谋福利。要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四)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现在农村社会稳定,干群关系融洽,我们要因势利导,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要关心群众利益。基层许多矛盾的发生,都与侵犯群众利益相联系。关心群众首先要维护群众利益。日子再难过,也不要打群众的主意;
经济再困难,也不要侵占、截留群众的政策实惠。二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坚持依法行政,真心实意地听群众意见,不做违背群众意愿的事,不搞超越群众承受能力的建设。三是要引导群众。现在许多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汇集在基层,要善于引导、教育群众正确对待,合理化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农场”作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