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意见 [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力推进科学发展]

创新人才队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城市创新灵魂的决定力量、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个资源小市,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更要注重加快向以知识、技术、人才为驱动力的轨道转型。特别是当前**处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要求,还是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最根本的就是取决于人才。因此,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实力强劲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我市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是进一步营造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环境。第一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根据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总体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指导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
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形成政策招才、环境引智、事业留人的良好局面。第二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先进城市文化环境。在全市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勇于竞争、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风尚,大力营造“敢于创新、推崇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增强全民创新意识,保持城市经久不衰的创新活力。第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用法律保障自主创新成果不被侵犯;
提高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学会用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
加强对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考核,从而使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保护行动落实到方方面面。

二是进一步拓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渠道。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培训资源和人才资源,更多地培养本土化的创新型人才。根据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将创新型人才分为四个重点类型﹙ 即党政创新型人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型人才、专业技术创新型人才、农村创新型实用人才﹚,实施分类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夜校、农校、技术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科研站、科研院所等阵地作用,逐批次地开展了大规模人才培训。培训方式灵活机动,重点是采取党委、政府主办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委托培训与单位自主培训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组织学习相结合、脱产学习与岗位实践锻炼相结合等。坚持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娃娃抓起,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创造力教育。

??? 三是进一步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实施“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启吸引各类人才来**创业的“绿色**”。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采取公开招聘、项目引才引智多种形式,大力引进机电、电子技术、新材料、农业高新技术、外经外贸等领域紧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招聘过程中,做到“以中级职称为起点,以创新型为特点”,重点考察人才的创新能力。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采用直接考核、特事特办的方式,经审核同意后办理进人手续。对引进的符合本市(区、县)经济升级社会发展方向的创新人才,确保落实住房、子女就学、社会保障、解决家属就业等优惠政策,并提供一定的科研条件和生活便利。

??? 四是进一步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创业平台。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使用和竞争机制,力促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第一,加大对创新型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通过“公推直选”、“公开选拔”、机关内设领导岗位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等方式,为优秀的后备干部成长搭**台。第二,通过建立专业骨干信息库,成立高级人才联谊会等形式,加强组织人事部门对专业技术创新型人才的联系和管理。通过组织重大工程技术课题攻关、技术交流与推广等多种形式,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搭**台。对表现突出、创新工作显著的,及时提拔到各级专业领导岗位。第三,积极鼓励农村创新型实用人才大力发展家庭致富产业,在政策、技术、资金上加以扶持。

五是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奖励体系,加大对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评选表彰力度,充分发挥物质待遇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对在技术、研发、金融、文化、管理创新等方面为本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物质奖励并授予相应荣誉称号,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放津贴并实行重奖。鼓励用人单位设立创新型人才开发基金,落实人才津贴奖励。还可以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鼓励各种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建议,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与制度环境。

???? 六是建立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机制。在以往人才评价中,存在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现象,这影响了人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要建立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机制,真正确立“四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观,把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强、业绩突出,作为衡量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准,以激发各类创新型人才工作的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