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排名_医科大学临床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经验介绍

**医科大学临床教学以“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鉴于医学生培养的特殊模式,注重在基础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在后期临床教学中,巩固学生已初步具备的创新思维习惯,依靠本科基础学习前三年打下的良好理论基础,在临床实习阶段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在临床中学习、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一、????????? 确立人才分层培养方案,有的放矢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了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性医学人才的目标,**医科大学积极探索新路子,临床教学医院教务处在接受实习学生时,通过入学成绩分析、学生意向评估和对本科生、本硕连读学生前三年理论成绩考核以及实习初期实践能力的评测,确立应用性、科研型人才分层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力争做到“有目标、有区别、有效果”。临床教学医院在导师配备、实验室开放、科研接触程度方面,均根据学生的特质和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指导。这种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分层培养方案,对临床教学医院的资源进行了充分优化组合,力争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医院已成立骨干实验小组,专门为科研型骨干学生设置了独立实验课程,跟随导师完成独立科研项目。(加实例) 二、实行临床教学规范化,不断完善“一托双”教学模式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人格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医科大学严格实行临床规范化教学,保证教学时间,严格控制临床带教医生的资格审查,明确临床导师带教责任。在临床教学中,聘请临床一线专家授课,尝试病例或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授课,充分依托这种“基础导师+临床导师”双培养制度,达到“基础教学+临床教学一体化”,通过这种“一托双”教学模式取得医学生五年制教育无缝化对接。近几年来,**医科大学第二、三、四医院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了临床课程的“床边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分组教学,采用了理论自主学习,小组轮转见习,大组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和导师的课外交流、自主交流。临床导师在基础导师提供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

三、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探索构建新课程体系 **医科大学在多年的评测临床教学效果中认识到,创新是一种素养,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科研方法与能力,必须与时俱进,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在本硕连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医科大学实行“三早医学教育”新模式,即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实践,在接触临床、科研和公共卫生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把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相结合,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另外,**医科大学通过追踪实习学生在临床学习过程的听课反馈中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多年来固定不变,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目前正尝试打破原有的课程选择模式,拟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尝试根据主题组建课程,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保持课程教学体系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改善三传统课程体系中以学科为中心,缺乏交叉融合的问题,强化实践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