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基础讲义 [初级经济师基础讲义]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1章 社会经济制度 本章考情:
  本章近年考分2-8分。

  本章主要内容:
  1.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2.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3.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4. 市场与市场体系    5.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6.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一、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   1.概念: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三要素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内容: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基本矛盾 1.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1)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

  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3)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例如:生产工具的变革。

  早期的生产工具:石木工具、金属工具。

  后来的生产工具:机器。

  现代: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控装置。

2.生产关系   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4. 生产方式  (1)概念: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5.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的概念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2) 上层建筑的概念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3)二者的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三)社会经济规律   1.概念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因为:(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1.概念: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3.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4.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阶段:五个   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原始社会制度   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奴隶社会制度   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即奴隶。

  出现了铁器。

  (3)封建社会制度   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民或农奴)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4)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① 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70年代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后期,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

  由于资本主义所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建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 经济危机   根源: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双重作用:
  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极大破坏、社会财富巨大浪费。

  另一方面: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制性的暂时调节作用。

  经济危机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和过渡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更加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来代替它。

 5.社会主义制度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1. 概念   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 特征   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3. 自然经济所属的社会形态   (1)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

  (2)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才趋于瓦解。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 概念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

  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根本条件)。

3.三次社会大分工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1)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商人的出现。

4.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 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

  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

  1.市场   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
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

  2.市场体系    (1)概念: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2)市场体系包括:
  ①商品市场(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②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劳动力市场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

  (3)商品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关系: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商品市场的发展。

  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

 3.市场体系的功能: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经济联系功能。

  (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

  (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

  (5)社会评价功能。

五、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1.区别: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2.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总结】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

? 六、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合理配置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资源的稀缺性。

  (二) 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基本方式:
  (1)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2)计划配置方式:两种:一种是指令性计划;
另一种是指导性计划。计划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

  (三) 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提示: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反映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   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

  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结】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试分值5分左右。

  本章主要内容:
  1.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2.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 商品的两个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

  (3)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2. 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
  ①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

  ②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④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和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相联系。

(三)商品的价值量   1. 概念: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式:(1)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2、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1.货币的形成   (1)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

  (2)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四个   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②扩大的价值形式(08年、2010年考过此概念),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此时等价物是经常变换的。

  ③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但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用作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相同和不固定的。

  ④货币价值形式。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货币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固定地由某种商品来承担。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
一极是货币。一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概念: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衡量的尺度: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然而,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象征性的存在,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充当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具体形式有很多,但是关键点是商品转移和货币转移不同时进行。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
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
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三)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即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价格总额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和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3. 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商品价格的确定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的,但并不意味着每一次具体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因为价格还要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尽管存在着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这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是受到其价值的制约;
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能成为现实。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调节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价值规律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是一种事后调节。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当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劳动时间时,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社会价值,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力求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确立优势地位,而在生产中处于劣势的商品生产者最终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淘汰。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第3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本章考情   本章考试分值在2-4分左右。

  本章主要内容:
  1.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   2.垄断资本主义   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   考试内容: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企业的经济活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国家不干预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

二、垄断资本主义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这两个时期的区别在于国家是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代替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产生了垄断组织;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3.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的经济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二)垄断资本(工业资本)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垄断资本。

  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金融寡头(银行业)   银行业的集中是以工业生产集中为基础的。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就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一,通过国家直接掌握的国有垄断资本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第二,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形成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

  第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国家采取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各种干预和调节措施,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干预和调节经济,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缓和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利润。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

  3.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趋于完善。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

  (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占有的私人性质,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更高程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1.首先,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着坚实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但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历史过程。因为: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还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再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长期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也决定其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尽管目前资本主义还呈现出发展的态势,但就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而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总趋势。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只有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才能最终解决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有自己的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产生。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是(多选题):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

  第二,改造民族资本;

  第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近年考试分值为1-4分,大部分年份分值不高。

  本章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   2.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原因:
  1.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例如: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不够先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等。

  2.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

  3.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4.是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剥削制度、两极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其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穷人经济学”,(解决贫困难题,解决民生问题),是由诺获得者舒尔茨早在1979年提出的。不过,光是“穷人经济学”解决不了中国穷人的问题,“穷人经济学”的前提是“穷人政治学”。所谓“穷人政治学”,就是要通过必要的财富再分配,帮助穷人脱离贫困,乃至走向富裕。

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述   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1)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4)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国: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公有制经济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

2、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所组成。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本章考情:
  本章有的年份考试分值达7分,有的年份低至1分。

  本章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   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独立经济利益实体的存在。(提示:第一章讲过)。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与其他社会的市场经济一样的共同特征:
  ①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

  ②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③商品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④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⑤经济运行依据法律规范进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制度。

  ②在分配制度上,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起作用。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   1.目标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和计划的关系。

  2.基本模式   ①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建立和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多选题)   (1)统一性   (2)开放性   (3)竞争性   (4)规范性   培养和完善市场体系的意义   (1)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不可少的条件。

  (3)是政府转变职能,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础,也是国家搞好宏观管理的必要前提。

  (4)是把微观搞活和宏观管理统一起来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同样是由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由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构成。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来看,消费品市场是最终市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多选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规则与秩序   1.市场规则   概念:市场规则是国家制定的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制度、法规和准则的总称,包括进入市场各主体的行为规范以及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

  市场规则要求每个市场主体在不妨碍他人自由和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利益。

  亚当·斯密表达过:在竞争的市场上,一个人追求自身利益并不是什么坏事,并不是恶的行为,相反,他这样做的时候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比他直接去追求社会利益时还要大,还要好。

2.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包括市场进入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其内容是市场规则的实现。

  3.市场管理   (1)市场管理的手段: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2)市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对市场主体的管理;

  ②对市场客体的管理;

  ③对市场经营活动和竞争方式的管理;

  ④对价格的管理和监督。

四)市场中介组织   介于国家和市场经营主体及消费者之间的非行政性社会经济组织和机构的通称。

  市场中介组织的分类:
  (1)主要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和沟通的市场中介,如经纪人、信息咨询等。

  (2)主要对市场运行提供公证和进行监督的市场中介,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和资信评级机构等。

  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
  ①协助政府对市场实行非行政监督。

  ②为市场主体及其交易提供服务,节约交易成本,保证交易秩序。

  对市场中介组织管理:立法管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自律管理。(2006年多选题)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社会主义企业和企业制度   概念:社会主义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大机器工业发展阶段以后,企业才大量出现。

  企业具有两重性,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类型   1. 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   分为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以其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2.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   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可以分为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1)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2)个人独资企业是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3)合伙企业,由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4)个体工商户以其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它是以完善的企业 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的、典型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

1.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   一是出资人的所有权要清晰;

  二是企业法人财产权要清晰。

  企业做为独立法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法人财产权要明晰:在财产权利的划分上要“归属清晰”。“归属清晰”不是单指狭义的所有权归属清晰,而是指广义所有权中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归谁拥有,必须界定清晰。

  (2)权责明确   出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政企分开   政府对国家出资兴办或拥有股份的企业,是出资人,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4)管理科学   2.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   (1)财产关系:
  包括财产的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关系。在业主制企业中,以上五种关系完全集中在个人(即业主)身上;
在合伙制企业中,集中在合伙者集体。公司制的出现导致财产终极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财产所有权(归属权)与法人财产权(运营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本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法人依照法律、法规对企业实际拥有的财产的直接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法人财产权没有改变财产的归属,财产所有权确保了所有者的权益。

  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

  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产权清晰不是搞私有化。

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其意义在于:(考过多选题)   ①为清晰产权奠定了理论基础,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

  ②使法人企业找到了存在的基础,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③为企业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开辟了道路。

  ④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保值、增值创造了条件。

  3.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1)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现代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具体形式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人以上五十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行为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公司不对外公开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额由股东协商确定。

  优缺点。

  这种形式适合于中小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由五名以上的发起人,通过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的方式所设立,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有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企业。

  优缺点。

  股份有限公司更适合于大中型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这种法人治理结构来进行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①股东大会是权力机构;

  ②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
董事长是公司法定代表人;

  ③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④经理层负责日常经营活动,部门经理对总经理负责,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

(四)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以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标志。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只是改变了经营方式,由相对集中的统一经营改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户经营。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的基础。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以社会化服务为内容的集体统一经营相互依存,构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依靠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本章考情:
  本章的考试分值2-6分。

  本章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再生产   2.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   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4.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社会主义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理解:
  (1)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都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为下一次生产提供条件。

  (2)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每一次生产过程在生产出一定物质资料的同时,一定的生产关系也会得到维持和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扩大再生产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应当把扩大再生产的立足点转移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

  二、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其划分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

  1.两大部类分类法   即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同时,每一产业内部还存在部门产业结构。

  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二、三产业   提示:此问题掌握三个产业分别包括哪些部门。

第一产业:用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一步加工的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等)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旅游业、技术和信息服务业等)。

  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也就是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关键性的、对全局有重大意义的作用。它集中表现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发展前景。

  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1.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必须适合不断变化的消费结构,以消费结构作为安排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出发点。

  2.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资源二大类,自然资源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四种类型。科学技术越发达,产业结构受自然资源结构的约束度越小。经济技术资源是业已形成的生产技术条件。

  3.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量中,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投资结构分为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

  投资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产业结构又制约着新的投资结构。要优化投资结构。

  4.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1)新的科学技术可改造传统产业(钢铁、造船、汽车、纺织、化工、建材等);
    (2)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会形成新的产业部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技术产业)。

  例如:中国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历经23年,独创了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工艺技术,形成了“资源——废料——原料”资源多次被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零排放,使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学工业完成了从“夕阳产业”向“绿色产业”的革命性转变。

  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我国:劳动力整体教育水平较低;
技能型人才较缺乏。

  6.产业间的关联方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起来合理的产业间联系。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的不同类型。

  由于上述关联方式及各种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存在,当某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发生变动时,就会通过各种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影响其他产业部门,从而产生关联效应。

  例如:汽车产业的研制、生产、销售和运营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多个部门,其上游产业涉及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产品工业、设备制造业,下游产业涉及销售、运输、金融、广告、路桥建设等多个部门,进而对整体宏观经济产生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短期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

  长期目标: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
  ①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

  ②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根据各种产业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

  提示:要熟悉每种产业的概念。

  我国目前的主导产业:建筑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

  战略产业:生物技术、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

  基础产业: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交通、通讯、服务、科技、教育等产业。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我国实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1)国民生产总值(GNP):又称为国民总收入,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全部新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只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能较全面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和实力。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

  2012年第二季度GDP是13个季度以来首次低于8%。主要是由进口及固定资产投资(例如房地产)减缓造成的,但个人消费对GDP的拉动较大。预计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季度应该会温和升温,因为政府正在积极推进节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批复。当然也需其他一些政策的支撑:例如减税、降息等。

  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表现形态:
  1.价值形态。

  2.收入形态   3.产品形态   与此相对应,三种计算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1.生产法(总支出减中间收入)   2.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   3.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之和)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企业和本国居民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所有企业和人员(包括外国企业和人员)在本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

  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收入的来源,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

  联系:
  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和形式是由社会生产方式,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员中进行的。

  (1)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分为三部分:税金或利润→上交国家,企业基金→企业自留,工资→企业职工   (2)集体所有制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分为四部分:税金→上交国家,合作事业基金→上缴集资单位或主管部门,企业基金→企业自留,工资→企业职工。

  (3)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分为三部分:税金→上交国家,公积金、公益金→集体提留,个人收入→农民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也就是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1)进行再分配的原因:
  ①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需要。

  ②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家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③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④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

   (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①国家财政收支。国家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②银行信贷,信贷作为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手段,有两个方面:一是存贷款活动本身,二是差别利率。

  ③劳务费用的支付。

  ④价格体系。例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就会增加农民收入;
消费品销售价格提高,就会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

    (二)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1.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1)概念: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消费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用来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及社会消费的那部分资金   (2)构成:
  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在积累基金中,扩大生产基金是最主要的部分。

  ①扩大再生产基金,主要用于工业、农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基本建设和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

  ②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主要用于文教、科学、卫生保健事业的基本建设和国家行政机构、国防部门的基本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③社会后备基金,主要用于原材料、燃料和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储备,以应付意外事变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这部分基金虽然不直接用于扩大物质生产,但它是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正常进行必需具备的物质条件。

  积累基金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必须合理加以安排。

  消费基金分为社会消费基金(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

  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的比例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制约。

    2.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积累基金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消费基金代表着劳动人民的个人利益和当前利益。两者在根本上是相统一的。但两者也有矛盾的一面:此消彼长。这是在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得到解决。

  3.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安排两者的最优比例→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原则:(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和消费,使积累基金要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

  (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1.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社会救助(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形式。

    2.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改革目标:完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资金来源多渠道,待遇结构多层次,保障方式多形式,管理体制法制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的具体内容(多选题):
  (1)完善和扩大社会保障项目,开展多种类的社会保险;

  (2)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和扩大社会保障对象;

  (3)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法制化;

  (4)实行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

  (5)建立多层次保障制度。

  3.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

  (2)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3)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4)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和筹集社会保险费用。

  四、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益的提高等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即:可量化。

  两层含义: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是增加的;
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也是增加的: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增长,而且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程度等在内的各种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其中最基本、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劳动、资本、土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科学技术、经济制度也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进步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主要的生产要素不再仅仅是自然资源和劳动,还包括资本、技术、设备和管理等。

  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还有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低化,实现的途径往往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为: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体制条件;
第二,加速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科技进步对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
第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加强和提高第一产业,调整和充实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第四,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广泛采用节能、节材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坚持能源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强综合利用;
第五,通过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充分运用有关经济杠杆,以及健全法制等途径,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综合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它包括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方面的决策。

  特征: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要依据物质生产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其次要依据本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到需要和可能,具有可行性。

  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还可用劳动生产率、人均主要产品占有量、人均预期寿命、死亡率、人均收入、人均居住面积、教育普及率、人口增长等指标表示。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要点: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3.“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转变政府职能;

  (2)建立健全财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机制;

  (3)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4)突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本章考情:
  本章考试分值为2分左右,2009年未出题。

  本章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   2.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   3.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三个方面:
  ①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②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其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③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职能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总体调节和控制。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

  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政企分开,综观全局,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标,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管理手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表现在(多选题):
  ①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

  ④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一个目标体系)是由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式和手段组成的。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多选题):
  (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这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

  供求总量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发展的最基本的平衡。

  经济结构是社会生产一定发展阶段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社会各地区之间的比例、构成及相互关系。

  (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价格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对价格间接调控。

  (4)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

  (5)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国内货币稳定都关系极大,必须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   宏观经济调控有 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直接调控就是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而不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的宏观调控。

  间接调控是国家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1.计划手段   在计划管理中采取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方式。国家计划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

  2.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就是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

  3.法律调控手段   4.行政调控手段     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及其政策体系   概念:财政政策是指以国家为主体制定的,主要通过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的调整,调节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方向、规模、结构和格局,达到经济更加稳定,实现预期经济增长等社会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的财政政策体系。

  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注:下面我们将要讲的不同财政政策,就是为了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而采取的。

  2.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及手段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是通过财政手段实现的。

  3.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平衡财政政策、盈余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1)平衡(中性)财政政策:财政收支平衡,从而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性也不产生紧缩性影响。

  (2)盈余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赤字,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消除总需求膨胀的效应。

(3)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而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或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规模。

   财政政策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的财政政策体系。

  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2011年和2012年我国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1年,从个人所得税调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到减免小微企业税负,到车船税微调,“减税”成为年度税收关键词。据估算,单是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一项,2012年我国财政就将少收2000亿元以上。2012年主要是结构性减税,并更多靠拢民生和就业领域。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及其政策体系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控制和调节货币数量、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及稳定币值的一种经济政策。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货币政策一般是由中央银行来制定和执行的。

   2.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及手段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币值稳定是指物价在短时间内不要有大幅度波动,即使有波动也要控制在社会、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而不是要求物价固定不变。

  币值稳定包括货币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两个方面。货币对内币值稳定是指国内物价的稳定,对外币值的稳定是指汇率的稳定。

  人民币本身的币值稳定,涉及到国内资源配置的效率,涉及到收入分配的公正,还有人民币长远的国际地位。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实现的。

  货币政策的作用:①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③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进而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④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⑤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贸等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3.货币政策的类型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根据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1)均衡性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 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这一政策除在总需求不足时会刺激有效需求增加、促使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外,在其他情况下实行扩张性政策,会造成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3)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

  当经济发展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需要降低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当经济膨胀时,需要提高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4.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及手段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通过货币政策实现的。

  货币政策的作用:
  ①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③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进而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④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⑤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贸等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1)存款准备金率:迅速抑制或扩大信贷规模。

  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自己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即准备金占吸收存款的比率。

  (2)再贴现率:调整货币供应总量。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时被扣除的利息和票面额的比率。

  补充:贴现与再贴现   贴现是指企业或个人等商业银行客户由于资金需要,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再贴现是相对于贴现而言的,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这是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再贴现率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调控机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等于向流通中投放货币,由此银根松动、市场利率下降,资金需求增加,信贷规模扩大;
反之,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等于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

  (三)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   除财政、货币两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外,还有产业政策、收入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必须将各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综合协调体制要求:①目标统一;
②政策协调;
③功能互补;
④适时适度。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2011年本章考了两道单选题。

  以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国应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1.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经济主体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更广泛的国际分工,在整个世界市场范围内实现资本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交往更加紧密,相互依赖性也进一步加强的客观历史过程。

  2.推动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2)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了以市场化和自由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须的制度框架。

  (3)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因素,各种经济行为主体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必然会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获利机会,使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内在的微观基础。

  (4)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20世纪后期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们按照自已的全球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形成了一个个从国内到国外,从生产到销售,在世界范围内追逐高额利润的独特的企业体系,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3.分类   经济全球化可以具体划分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和各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在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各国更加注重发展高技术产业。

  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开始重视利用高新技术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求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生产工艺更新和产业组织优化。

  (二)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所谓贸易自由化或贸易全球化,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取消或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及各种歧视性贸易政策,是国际贸易在障碍不断减少,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环境下实现和拓展。

  我国近年也降低了进口关税,包括中高档商品的关税。

  (三)经济全球化使生产领域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开始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所谓生产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新的态势。

  当前,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已成为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四)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便利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由于世界各国金融管制放松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国际金融中心的分布呈分散化和全球化态势;
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消除障碍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实现了本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

  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的《巴塞尔协议》已被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采纳,成为全球银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为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规则保障。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经济规则制度的趋同、认同过程,而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被操纵或利用于经济发达国家。

   经济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在存在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1.贸易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优化和规模经济形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贸易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曾经普遍实施的进口替代战略所需要的保护政策(关税或非关税政策)日益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出口导向战略也会因竞争更加激烈和受国际贸易新规则限制而加大了实施的难度,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入会影响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的发挥和就业的稳定性,可能带来的经常账户长期不平衡也会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甚至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产生或多或少的侵蚀。

  2.生产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通过跨国公司产生的“溢出效应”促进本国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3.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便捷地获取外资以弥补经济发展中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管理经验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但金融全球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对外依附,金融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巨额游资仍对各国资本市场构成一定的冲击力,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构成威胁,加大了金融风险,甚至可能最终危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开放型经济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除了与该国的资源禀赋、国家大小有关,最关键是其经济制度的性质。

  衡量指标主要有:出口占GDP比重、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资本流出入量、企业跨国经营情况等等。一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有所不同。

  开放型经济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从我国面临的国际背景和现实国情看,发展开放型经济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涉外经济管理   1.发展:
  目前,我国已同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良好的经贸关系,进出口贸易范围扩大,多项业务均得到长足的发展。

  2.对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首先,涉外经济活动涉及上述多种对象和多方面内容,其活动的后果涉及国家利益、经济和社会生活,甚至关系到国家主权,为此要在宏观管理上接受统一领导,统一对外。

  其次,涉外经济活动是同外商、外国政府打交道,我国的涉外经济工作和涉外经济工作者,必须在通晓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国际经济环境灵活处置,而这种灵活的处置权限,又需要以国家宏观管理的统一纪律、统一政策为界。

  再次,涉外经济活动需要由宏观管理上统一调节、统一控制。

  3.重视和加强涉外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l)通过正确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以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保护国家利益。保证国家利益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

  (2)及时调整对外经济活动的目标和政策,制定对外经济活动的战略和计划,促进涉外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关系,实现开放经济中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宏观经济的稳定,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大体平衡。

五、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在制定涉外经济发展战略和进行涉外经济管理时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1)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2)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3)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5)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6)必须有利于扩大就业和缓解国内结构性矛盾,维护城乡社会隐定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本章考情:
  本章考试分值为1-3分。

  本章主要内容:
  1.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2.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3.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定义: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

  公共物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例如:国防、公安等。

  (1)非竞争性――主要特征   (2)非排他性――派生特征   非排他性是指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者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灯塔”,“消除空气污染”。

  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者经济组织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除和妨碍其他人或者组织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例如:国防。

  思考:环境资源符合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吗?是否是纯粹的公共产品?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通过政治机制(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通过出价显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

  (三)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供给:
  (1)资金来源―――融资   (2)生产   1.公共物品的融资   (1)政府融资   (2)私人融资   (3)联合融资   2.公共物品的生产   (1)政府生产:雇佣公共雇员   (2)合同外包(私有化):政治家――私人厂商――雇员   还有一种新兴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是建设—经营—转让。

  (四)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四方面:
  1.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核心。

  2.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   3.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   4.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   建立一个多元的、竞争性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

  公共财政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具有以下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共同的需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也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

  (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有的需要,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的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要通过纳税、付费等形式付出代价,当然这种代价的付出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是市场机制也存在“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致力于弥补这一缺陷,所以需要财政。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公共财政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治化财政。(提示:掌握每个特征的含义,以应对单选题)   1.弥补市场失效   2.提供公平服务:是我国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特征。

  财政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也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公共财政提供公平服务体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收入结构要体现公平性: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

  纵向公平: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能力强的人应该多缴纳税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

  (2)财政支出结构要体现公平性;
财政支出要有相对统一和具体的标准。

  (3)财政体制的选择要体现公平性。如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要考虑区域、城乡差距。

  3.非营利性   公共财政追求的是非营利性即社会目标。

  从财政收入看,政府主要是依靠非营利性的税收手段取得收入;
从财政支出看,政府主要是将财政资金用于具有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公共需要方面。

  4.法治性   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预算约束政府财政行为。

    三、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三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1.概念:通过财政收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大小由政府的职能范围来确定,主要是市场配置无效(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2.范围: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配置的范围包括:
  (1)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

  (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3.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1)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正确安排各种支出的比例。

  (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对企业的分配、对个人的分配。

  收入差距呈倒U形变化。

  2.公共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加强税收调节。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

  (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三)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公共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

  2.公共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
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第十章 财政支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试分值2-3分。

  本章主要内容:
  1.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3.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一)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1.定义: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2.从三个方面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1)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

  (2)财政支出结构: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3)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二)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1)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就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按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

  两种分类方法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   (1)购买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三)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1.分类   2.改革   科目:
  (1)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

  (2)支出经济分类设类、款两级。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一是用绝对量来衡量,如年度财政支出规模;
二是用相对量来衡量,如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因素   (二)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可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即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政治体制结构及政府工作效率、政府活动范围。

  (三)经济体制制度因素   (四)社会因素    三、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一)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与特点   1.概念:
  (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用于日常行政事务支出(政府消费支出)采购和用于公共投资的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反映了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

  (2)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多选题)。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特点   (1)购买性支出具有有偿性,转移性支出具有无偿性。

  (2)购买性支出具有等价性,转移性支出具有非等价性。

    (二)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功能比较   要求: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功能差别(掌握)。

  1.对生产与就业影响的方式不同   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与就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对社会生产与就业只能发生间接的影响作用。

  2.对政府支出效益约束的强度不同   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束;
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

  3.体现了财政的不同职能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
转移性支出直接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往往较大;
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往往较大。

  第十一章 财政收入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试分值4-6分。

  本章主要内容:
  1.财政收入形式与分类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3.政府债务收入      一、财政收入形式与分类   (一) 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证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依法取得的货币收入。

  (1) 财政收入是一个筹集收入的过程。

  (2) 财政收入是指财政分配活动的结果。

  (3) 从财政收入以货币度量的意义看,它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

   取得财政收入,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 财政收入的形式   我国财政收入由一般性财政收入和特殊性财政收入形式构成。

  1.一般性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1)税收   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

    (2)国有资产收益   国家凭借其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3)政府收费   是政府以特许使用权或提供直接服务为基础而取得收入的形式。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种。

  (4)专项收入   是根据特定需要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门批准设置、征集并纳入预算管理的有专项用途的收入。如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排污费收入等。

    (5)其他收入   包括罚没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入等。

  2.特殊性财政收入的形式   (1)专用基金收入   指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列入预算但由各部门自行管理的各种基金收入。它通过专门的基金预算来反映。

  (2)政府债务收入   指国家财政通过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目前我国对外公布的每年财政收入总额一般不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政府债务收入。

    (三)财政收入的分类   1.按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   六类:(1)税收收入;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3)非税收入;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
(6)转移性收入。

  分类的意义:
  (1)拓宽了收入涵盖范围,使收入分类更为完整;

  (2)新的收入分类在层次上分为类、款、项、目四级,便于财政收入的统计和分析;

  (3)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政府收支预算;

  (4)使财政收入分类更趋合理和规范,便于国际比较。

  2.按经济部门分类   按经济部门划分,可以将财政收入划分为来自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收入。

  农业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3.按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分类   按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

  (1)政府公共财政收入是政府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依据政治权力所筹集的财政资金,包括各种税款和行政性收费收入。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2)国有资产收入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

    4.按取得收入的稳定程度分类   按取得收入的稳定程度分类,可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经常性收入包括税收收入、经常性的收费收入等。临时性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出卖公产收入、罚款收入等。

    5.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   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主要来自M(新创造的归社会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部分)。

    6.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分类   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分类,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之一。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可以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

  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该指标综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程度,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同时,还经常使用的一个指标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大。

  2.生产技术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3.经济结构:各产业、部门、产品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不同。

  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通过调整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可调整财政收入分配进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5.价格因素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三)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   1.效率和公平的标准   效率标准,就是要考虑既定的财政收入规模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公平标准,就是在确定财政收入规模时,要公平地分配财政税收负担。

  2.“两个比重”   我国通常用两个比重来间接地反映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程度。

  “两个比重”就是指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三、政府债务收入   (一)政府债务收入的含义和特征   政府债务收入:政府以债务人身份,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方式:发行国债。

  政府债务收入的特征:1.有偿性;
2.自愿性;

3.灵活性。

    (二)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   1.积极影响:
  (1)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公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三种途径: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向银行透支。用债务形式弥补财政赤字副作用较小。

  (2)筹集政府投资资金。

  (3)调节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行公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2.消极影响   (1)如果不考虑政府偿还能力,长期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公债取得收入弥补财政赤字,会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

  (2)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偿还公债的最终收入来源是税收。

  (3)政府取得公债收入,可能会产生财政“挤出效应”。

  (4)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三)政府债务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提示:掌握三个指标的名称及各自的概念。

  1.国债依存度:衡量我国国债依存度要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衡量。

  2.国债负担率   到当期为止,政府历年发行公债尚未偿还的累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例关系。反映国家累计债务的总规模,是研究控制债务总量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

  3.国债偿债率   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财政还本付息的能力。

  第十二章 税收基本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试分值8分左右。

  本章主要内容:
  1.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2.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3.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   4.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5.财产税类   6.“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一) 税收的基本含义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给国家的过程。

  (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税收的强制性   指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强制性可能转化为自觉性。

  2.税收的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税收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但从财务活动整体看,税收又有有偿性的一面。

  3.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是指征收比例或征数额是相对固定的。或: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是指税收的确定性和征收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一)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即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加成和减免、违章处理等。

  1.纳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享有法定权利、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和纳税人在存在税负转嫁(如流转税税种)的情况下是分离的,在不存在税负转嫁(如所得税税种)的情况下,是合一的。

   2.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也称为征收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的目的物,是课税的依据或根据。它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

  我国将课税对象分为:(1)流转额;
(2)所得额;
(3)财产额;
(4)其他。

  依据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全部税种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其他税类。

     3.税率(掌握)   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所应纳税额的比例或标准,它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税率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分类   (1)按税率的表现形式,分为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和用百分比表示的税率。

  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也称定额税率或固定税率。——从量税   用百分比规定的税率——从价税。

  按照税率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可以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①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按一个百分比的税率课税。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对商品劳务的课税。其特点是计算简便,征收效率高,但它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比例税率是我国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税率形式。

  ②累进税率:按照课税对象数额大小,分为若干个级次,并规定相应的由低到高   的税率。累进税率一般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累进税率的优点是税负公平,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缺点是计算较复杂。

  累进税率又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全部应税数额都适用于相应的最高等级的税率课税。

  超额累进税率:一定数量的课税对象可同时适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

  2011年9月1日以前的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100000元以上的部分 45 15375   2011年9月1日以后的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全月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世界各国多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③累退税率:是指当课税对象数额增加时,税率反而逐级递减的税率。实践中并无真正的累退税率。

    (2)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边际税率,是指在超额累进税率情况下对计税基数各级次的增加部分所适用的税率,或最后一个单位的税基所适应的税率。

  平均税率,是全部税额与收入之间的比率,亦称平均负担率。

  在比例税率制下,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是相同的;
在超额累进税率制度下,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的提高而上升,但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

  通过比较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的差额,可分析税率设计是否合理、税制结构是否科学。

  (3)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是税法所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税收的实际负担率。在存在大量的税前扣除情况下,名义税率高于实际税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个人名义税率虽然没有提高,但实际税率却提高了。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或作为分析税收负担状况的工具。

    (4)零税率和负税率   零税率,是以零表示的税率,它是免税的一种形式。零税率表明课税对象的持有人负有纳税义务,但不需要缴纳税款。

  零税率适用于两种情况:①所得税中的免税部分。②流转税中的出口商品。

  负税率,是指政府利用税收形式对所得额低于某一特定标准的家庭或个人予以补贴的比例(负所得税)。

    4.纳税环节   指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5.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6.加成和减免   (1)附加和加成:属于加重纳税人负担的一种措施。

  附加即附加税,是与正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简称,是对特定纳税人加重征税的一种政策措施。

  (2)减免税   例如:国家机关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博物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值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

  (3)起征点和免征额——实质上属于免税的特殊形式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没有达到起征点和免征额,不征税;
达到或超过起征点,就其全额征税;
达到或超过免征额,就其超过部分征税。

  (4)出口退税(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开展公平竞争)。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对增值税出口退税货物实行零税率,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

  附加、加成和减免税体现了税法的严肃性与政策上必要的灵活性有机结合的治税思想。

   7.违章处理(罚则)     (二)税收分类   考试内容:各种分类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我国的分类:
  1.按课税对象分类   按课税对象,一般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

  流转税类也称为商品和劳务税类,计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或营业收入额,一般采用比例税率。

  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

  所得税类是以所得(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例如:你的工资由5000涨到了8000,并且你还有了出租房产的收益,兼职收入(劳务收入)等等。

  财产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2.按计税依据分类   按计税依据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与价格无关)。资源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属于从量税。

  从价税、从量税各有特点。

    3.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划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分为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和间接税(流转税)。在直接税下,纳税人即负税人;
在间接税下,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发达国家的税收体系一般以直接税为主体;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体系一般以间接税为主体。

    5.按征税机关分类   分为工商税收(由税务局征收)和关税(由海关征收)。

     三、流转税类   (一) 流转税的主要特点   流转税,亦称商品税,指所有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流转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

  流转额:商品销售额、营业额。

  特点:
  1)课征普遍。对商品和非商品流转额课税是最具普遍性的税收。

  (2)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

  (3)除少数税种或税目实行定额税率外,流转税普遍实行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便于征收管理。

  我国现行税制中商品课税的种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二)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增值税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税种,其收入居各税种之首。

   1.类型   ①消费型增值税   即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课税对象只限于消费资料。

  ②收入型增值税   即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中所含的税款。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收入。

  ③生产型增值税   即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2.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和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增值税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制度。

  为严格增值税征收管理,我国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3.税率与征收率   采取基本税率再加一档低税率的模式。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粮食、食用植物油、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图书、报纸、杂志等。

  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3%。

  4.计税方法   ①一般纳税人:采取扣税法。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②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③对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三)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从1994年开始征收。

  1.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纳税人: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2.税目和税率   (1)税目   消费税采取按产品列举税目的办法。

  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共14类消费品。

  提示:税目要注意选择题。

  (2)税率   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

  定额税率:成品油、啤酒、黄酒     3.计税方法   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税   复合计税:卷烟、白酒      四、所得税类   (一)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所得税类是对所有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所得课税的特点(多选题):(1)税负相对比较公平;
(2)所得税类以应纳税所得额为依据,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税负也不易转嫁;
(3)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008年1月1日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原则:
  (1)贯彻公平税负原则;

  (2)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

  (3)发挥调控作用原则;

  (4)参照国际惯例原则;

  (5)理顺分配关系原则;

  (6)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
  1.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交个人所得税)。

   2.税率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5.征收管理   除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纳税年度:1月1日~12月31日。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季)预缴。

  (三)个人所得税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分类征收制度。

   1.纳税人   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两种。居民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纳税;
非居民纳税人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2.课税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制,其应税项目为11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等。

  3.税率   根据所得类别的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4.计税方法(掌握)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果是超额累进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   每月收入额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税类   (一) 财产税的特点   财产税类是对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财产课税的优点:(1)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
(2)税源比较充分,且相对稳定;
(3)具有收入分配的功能;
(4)属于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

  财产税的缺点:(1)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2)收入弹性较小,变动困难;
(3)在经济不发达的时期,课征财产税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的形成可能带来障碍。

     (二) 车船税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财产税类的税种: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车船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属于车船税法规定的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

  计税依据:乘用车排气量。

  我国对乘用车征收三种不重复的税:车辆购置税、燃油消费税、车船税。

     六、十二五期间税制改革   主要内容:
  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分值1-3分。

  本章主要内容:
  1.政府预算职能   2.我国政府预算周期   3.部门预算   一、政府预算职能   (一)政府预算的基本涵义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的具体涵义:
  (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技术性的文件,是财政年度预算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反映政府在财政年度内预计财政收支总额及其结构间的平衡关系。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的多少。

  (3)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重要的法律性文件(提示:政府预算要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只有在授权范围内的支出,才是合法和有效的。

  英国是实行政府预算最早的国家。

  我国的政府预算由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组成。

   (二)政府预算的职能(三大职能)   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的职能   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职能   3.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职能   (三)政府预算原则   政府预算原则:(多选题)   1.完整性原则   2.统一性原则   3.真实性原则   4.年度性原则:政府预算必须按法定年度编制。在预算年度内,预算工作程序通常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批准、执行和决算评估等环节。

  世界各国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公历制(历年制)和跨年制。我国采用公历制(历年制)。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预算年度是从每年的4月1日始至下一年度的3月31日止。

  5.公开性原则    (四)政府预算的分类   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将政府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它未区分各种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

  复式预算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
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2.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也称基数预算,是指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上,按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增量预算能保持各项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是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是指新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只以新预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力可能为依据,重新评估各项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势。

  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多年预算也称中期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3年至5年)的政府预算。中期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

  4.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平衡预算是指收入预算基本等于支出预算的预算。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的预算也视为平衡预算。

  差额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的预算,包括盈余预算和赤字预算。

  5.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与政权结构相适应,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组成。

   二、我国政府预算周期   政府预算周期,也称为政府预算循环。严格的讲,政府预算周期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几个环节。

  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权和执行权在政府,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权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我国政府预算年度实行公历制(历年制),即从每年公历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

  我国政府预算周期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查批准、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环节。

  (一)政府预算编制   1.中央财政收入预算的编制:划归中央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包括消费税、关税等固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共享部分,中央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

   2.中央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包括中央本级支出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

  3.中央财政赤字及国债余额限额预算的编制。

  4.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

    (二)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政府预算草案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批准中央预算。

   (三)政府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包括组织预算收入、拨付预算支出、动用预备费等内容。

  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财政部负责。

  中央预算预备费使用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用途使用。

  我国实**托制,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政府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国库单一账户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四)政府预算调整   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五)政府决算   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年度政府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最终反映,也是政府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表现。

  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三、部门预算   (一)部门预算的含义   部门预算是以政府部门为单位进行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同级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反映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公共收支计划和法律文件。

  (二)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掌握)   1.在编制范围上,部门预算涵盖了部门或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   2.在编制程序上,部门预算是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汇总形成的   3.在基本框架上,部门预算由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组成   一般预算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一般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提示:多选题)   (三)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1.部门预算编制程序:
  我国中央政府预算编制坚持“两上两下”程序。

  ①一上:各中央部门将编制的部门预算草案报财政部审核   ②一下:财政部向中央各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   ③二上:各中央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二上”部门预算草案报财政部   ④二下:财政部门批复预算   2.部门预算编制方法。

  部门预算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部门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四)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   1.细化了预算编制,增强了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实现了预算统一批复,缩短了预算批复时间   3.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规范性   4.有利于人大审查监督政府预算 第十四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分值4分左右。

  本章主要内容:
  1.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3.货币发行   一、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一)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三个方面:
  第一,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2)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第三,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新型:电子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直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本身具有相应的价值和特定的使用价值。其流通分两个阶段:
  (1)初级阶段,非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2)高级阶段,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金属货币流通的发展过程:
  第一,货币材料:贱金属——贵金属;

  第二,以金属的自然形态(金属块货币)流通——铸币流通。

  2.代用货币:可以与实物货币等价交换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

  代用货币体现了一定的信用关系,是由实物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券。其主要特征有:
  ①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

  ②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

  ③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后来中央银行逐渐垄断了银行券发行。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工具或债权债务凭证,它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不能与实物货币按某种平价相兑换。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其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

  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

  信用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现金和银行存款。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①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③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

  ④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信用货币与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被称为继金属铸币、纸币之后的“第三代货币”。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开始的。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四个):(1)货币材料,(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4)发行保证制度。

  1.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下,价格标准就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在当代纸币本位制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单位与其价格标准逐渐融合为一体。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1)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铸币是足值货币,货币制度一般都规定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融化。在当代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是由国家垄断发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自行印制、变造和故意损毁货币。无论是金属本位币还是纸币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规定。

  (2)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以贱金属铸造,为不足值货币,有限法偿。在纸币本位制下,辅币就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零星货币。

  4.发行保证制度(发行准备制度)   指通过银行发行的纸质货币作为价值符号依靠什么来保证其币值稳定的制度。

  在当代纸币本位制下,大多数国家不再规定发行保证制度。少数国家(地区)由于特殊背景和历史原因,用外汇作为货币发行的保证。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的类型一般根据币材来划分。世界各国先后采用过以下几种货币制度:(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3)金本位制(4)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货币材料,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之分。

  银本位制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最大缺点:白银价值偏低。

  2.金银复本位制: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在这种货币制度下,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具有同等法偿能力。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各按其所含金银重量的市场比价进行流通,国家不规定两者之间的兑换比率。此时市场上各种商品就存在着双重价格。

  (2)双本位制   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铸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而不随市场中金、银比价的变动而变动。双本位制下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它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具有的排他性、独占性的本质特征相冲突。

    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材料。掌握金本位制的三种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这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黄金为法定的本位货币金属,银币则退居于辅币地位。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和辅币等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金币本位制保持了货币流通的稳定。

    (2)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都是没有金币流通的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①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由可以有限兑换金块的银行券代表黄金流通。

  其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银行券;
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
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

  ②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由国内不能兑换黄金但能兑换外汇的银行券代表黄金流通。

  其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银行券;
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
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照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4.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的概念:不兑现纸币本位制又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中央银行发行的纸质货币作为流通货币。在这种货币制度下,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也不同任何贵金属挂钩,并且集中由中央银行发行,独立行使货币各主要职能。

  特点:
  (1)黄金非货币化。流通中的现金(称之为通货)是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和硬币。黄金退出国内流通领域,仅作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最后清偿手段。

  (2)货币供给的信用化。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通过信贷程序进行,并且非现金周转广泛发展。

  (3)货币的多样化。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为人民币、港币、澳门元“一国三币”的货币制度。这三种货币各限于本地区流通,目前人民币已经在香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流通。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2)人民币采取不兑现纸币的形式。

  (3)人民币是我国(内地)唯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损毁人民币及其信誉的行为。

  (4)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并对人民币流通进行管理。

  (5)人民币出入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三、货币发行   (一)货币层次   目前各国通常依据流动性的不同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

  目前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
  M0=流通中现金   M1= M0+银行活期存款   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属于潜在的货币,与M1一起构成M2(广义货币量)。

   (二)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却具备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但是中央银行放出的每笔信用并不能由商业银行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
  (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
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取决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用“k”表示。即:k=1/(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率)   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   第十五章 信用与金融中介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分值3-6分。

  本章主要内容:
  1.信用的内涵与类型   2.金融中介   3.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一、信用的内涵与类型   (一)信用的定义、存在前提及本质特征   1.定义:信用是指债权、债务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全部经济现象,是资金盈余者把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者。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存在前提:
  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信用关系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为商品货币经济所共有。

  私有制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3.本质特征   (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

  (3)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债权与债务关系的统一。

  (4)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二)信用的作用   现代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信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例如:贷款消费。

  2.信用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交易行为。例如:用银行汇票进行结算。

  3.信用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桥梁。

  4.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可以保证信用主体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可预测性。

  (三)信用的形式   1.按债权人和债务人结合的特点分类,分为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

  (1)直接信用又称“直接金融”或“直接融资”,在这种方式下,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不需要中介。包括预付或赊销商品形式的商业信用、发行及买卖有价证券形式的公司信用、国家信用等。

  (2)间接信用:通过各种金融中介进行借贷活动的信用方式,又称“间接金融”或“间接融资”。如:通过银行贷款。

    2.按不同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如赊销、预付和分期付款等形式;
二是企业直接向社会集资,主要采取发行公司(企业)债券的形式。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券是公司债的表现形式,基于公司债券的发行,在债券的持有人和发行人之间形成了以还本付息为内容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因此,公司债券是公司向债券持有人出具的债务凭证。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存、放款形式的业务活动所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具有资金实力雄厚、资信度高和灵活多样等特点,在当代已经成为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和基本形式。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债务人是政府,债权人主要是本国居民和金融企业,其形式是发行国库券或公债。

   (4)消费信用   工商企业或银行以商品或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的特点是债务人是消费者个人,举债的目的是用于消费,还本付息的基础是消费者未来的收入。

    (四)征信   1.征信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还款能力的调查,是信用交易过程的一个环节。

  2.征信的功能:(1)了解、调查、验证他人的信用;
(2)降低授信方的风险。

    二、金融中介   (一)金融中介的定义   金融中介又称金融机构,是在信用关系中,插在借者(债务人)和贷者(债权人)之间的第三方。

  (二)金融中介的类型   金融中介机构主要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银行类金融机构通常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商业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共同基金、投资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其主要任务: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
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2.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   商业银行是经营完全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其主要职能是(掌握每个职能的含义):
  (1)信用中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   (2)支付中介:汇兑、非现金结算   (3)信用创造   其中,信用中介是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3.政策性银行   由政府设立,不以营利为目标。

  4.商业保险公司   专门经营保险或再保险业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保险的基本职能包括经济补偿职能和保险金给付职能;
保险的派生职能是防灾防损职能、融资投资等职能。

  5.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提供长期性投资信贷业务和与工商企业投资有关的融资中介服务的专业性非银行机构。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来筹集,一般不吸收存款,即使可吸收存款,也只能是定期存款     6.基金管理公司   7.财务公司   国外的财务公司是一种不能吸收存款,只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准银行金融机构。

  8.信用合作组织   信用合作组织是城乡居民集资合股而组成的合作金融组织,一般称为“信用合作社”。

  (三)当代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熟悉)   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由于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和货币化的深度不同,各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专业化银行制。

  二是综合化银行制。

  在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逐渐放松,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的传统界限日趋模糊,为银证保融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可能;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银证保融通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了解银证保融通的好处。

   三、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一)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1.新中国“大一统”金融体系的建立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制度的形成。

  2.1979年以来金融中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领导,股份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中介体系。

    (二)我国当前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   考试内容:我国当前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和基本情况   1.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是我国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2.政策性银行   2008年12月之前,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我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2008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已转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继续履行其政策性使命。

  3.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这几大银行都已经上市。

  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是我国较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质的商业银行。

  以上商业银行在业务上都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4.保险公司   在业务经营方面接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5.投资银行、证券公司   在业务经营方面接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6.基金管理公司   7.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有两类: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机构。

? 第十六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分值5-8分。

  本章主要内容:
  1.金融体系   2.金融市场   3.金融工具与利率    一、金融体系   (一)金融体系的定义   金融体系是有关资金的集中、流动、分配和再分配的一个系统。

  它由资金的流出方、流入方、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构成。

  (二)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考试内容: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掌握)   五要素:
  1.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

  2.金融中介:包括银行类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3.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子市场。

  4.金融工具:即金融产品或金融商品,是金融活动的载体。

  5.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信用制度、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

    二、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相互融通资金的场所,它包括所有的融资活动。

  就总体而言,金融市场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聚敛功能。

  2.配置功能。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风险再分配。

  3.调节功能。

  4.反映功能。

    (二)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四个要素:交易的对象、交易的工具、交易的主体及交易的价格。

  1.金融市场上交易对象与交易工具: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市场上流通的各种金融工具则是金融交易的工具,是货币资金的有形代表。货币资金的供求与金融工具的供求在方向上是相反的。

  2.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主体:主要包括个人或家庭、工商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

  3.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价格。金融市场上,金融交易所形成的价格称为金融产品的价格,如利率、汇率、保险费率、股价等。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货币市场:所流通的金融工具期限在一年以内。如短期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2)资本市场:供应长期货币资本,主要解决投资方面的需求,所流通的金融工具期限在一年以上。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2.按金融工具的发行和转让流通的区别,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1)一级市场又称为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通过金融工具的发行来融通资金的市场。金融工具的发行方式有两种:定向发行(私募发行)、公开发行(公募发行)。

  (2)二级市场又称为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买卖、转让已发行金融工具的市场。金融工具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方式有:交易场所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3.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期权市场。

  (1)现货市场:一般在成交后1~5个交易日内付款交割。

  (2)期货市场:在成交日之后按合约所规定的日期交割。金融期货市场具有锁定和规避金融市场风险、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

  (3)期权市场:金融期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按成交协议签订合同、允许买方在交付一定的期权费用后,取得在特定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权利。金融期货市场和金融期权市场都属衍生金融工具。

  4.按金融交易的地理区域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三、金融工具与利率   (一)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是债权、债务双方缔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债务契约,是列明借贷金额和偿还债务等具体条件的书面文件。

  2.金融工具的特征(多选题):
  1.期限性。是指债务人必须在信用凭证所载明的发行日至到期日的期限内清偿债务。

  2.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在极短时间内变卖为现金而不至于亏损的能力。影响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因素:偿还期限和债务人信誉程度。

  3.风险性。是指持有金融工具能否按期收回本利、特别是本金是否遭受损失。风险分为两类:一是违约风险:债务人不能按时归还本息的风险;
二是市场风险:因银行利率上升所导致的金融工具价格下跌。

  4.收益性。收益性通常用收益率来表示,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获得的利息或股息收入与预付本金的比率。收益率的计算有三种方式:名义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平均收益率)。

  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风险与期限呈正相关关系;
风险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收益性与期限性、风险性呈正相关关系,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考试内容:金融工具的种类   三类:短期金融工具、长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1.短期金融工具   主要有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各类票据等。

  (1)国库券一般为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

  (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为了吸引存款而发行的一种不记名的定期存款凭证。

  (3)票据:具有一定格式的书面契约,是约定由债务人按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能够转让流通的债权、债务证书。票据包括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商业汇票。指企业之间根据购销合同进行延期付款时,所开具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

  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该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银行本票。是指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在同城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支票。是银行的存款人签发给收款人办理结算或委托开户银行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票据。

     2.长期金融工具(掌握)   长期金融工具主要指各类证券,证券又称为“有价证券”,是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证   书。包括长期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银行债券和股票。

  (1)长期政府债券。主要是指公债,公债一般来说是中、长期金融工具。

  (2)公司债券。

  (3)银行债券。

  (4)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的股份资本所有权的书面凭证。股票是所有权证书而不是债权证书。

    3.衍生金融工具   (1)期货和期权(掌握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的概念)   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的交易。包括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

  期权交易是一种协议,协议一方拥有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资产的权力,协议的另一方则承担在约定时期内卖出或买进这种资产的义务。期权有两个基本要素:价格和时间。

  (2)互换。交易中交易商出于筹资或避险等不同需要,在交易的期限、利率、币种等方面进行的对换。包括期限互换、利率互换、货币互换。

    (三)利息与利率   考试内容:利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   1.利率的定义及计算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对借贷本金额之比,简称利率。

  计算公式:
  利率=利息额/(借贷本金额×期限)   或:利息额=借贷本金额×期限×利率   利息的计算涉及到三个因素:本金、期限和利率。计息方法包括单利和复利两种:
  (1)单利计息方法   即仅以原有本金计息的方式。本金和利息之和是Pt=P0×(1+it)   (2)复利计息方法   每期届满时,将应得利息加入本金再计息的方式。

  计算公式是:Pt=P0×(1+i)t     2.利率种类   (1)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能够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称中心利率,一般由一国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掌握。

  (2)按照利率的管理体制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市场利率和计划(官方)利率。

  (3)按在信贷期限内利率是否变动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4)按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3.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1)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限,零则为利率的最低限。

  (2)货币资金供求关系。货币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
反之,利率上升。

  (3)通货膨胀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4)历史沿革。

  (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变动再贴现率、信用规模、货币供给、直接干预各种存贷款利率影响利率水平。

  (6)国际金融市场利率。

    4.利息的本质和作用   利息是由借款者支付给贷款者的超过借贷本金的价值,即借出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代   价。

  利息的作用:价值判断作用   第一,利息是衡量不同时期货币资金实际价值的尺度。

  第二,利息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十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分值7-10分   本章主要内容:
  1.外汇与汇率   2.国际收支   一、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   1.概念: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外汇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清算的支付手段,主要是指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和外币票据。广义的外汇是指可清偿对外债务的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包括:(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
(5)其他外汇资产。这里使用的是广义的外汇概念。

  2.外汇的分类:外汇按照买卖的交割期限可以分为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即期外汇又称为现汇,是指在外汇成交后于当日或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是指按协定的汇率签订买卖合同,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间进行交割的外汇。

  3.特征:
  外汇一般指自由外汇,但并不是所有外国货币都是自由外汇。一种货币成为外汇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外汇三性):①外币性;
②可兑换性;
③普遍接受性。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1)必须是自由外汇;
(2)发行国必须有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该货币币值稳定。

  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是主要的国际货币。

    (二)汇率   定义:汇率是指不同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价)。

  1.汇率的标价方法   两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采取的就是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反向。如果汇率值上升,则说明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2)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目前只有美国、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采取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同向。如果汇率值上升,则说明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2.汇率的报价方法   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点。对于大多数货币,1点通常是0.0001货币单位。

  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是从报价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说的。买入汇率又称买入价、出口汇率。卖出汇率又称卖出价、进口汇率。

  银行贱买贵卖,也就是说银行的买入价低于卖出价。因此在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买入汇率,后者是卖出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卖出汇率,后者是买入汇率。

  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汇率分析中常用的是中间汇率。

  在银行外汇牌价中,还有一种现钞汇率。现钞汇率是银行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现钞的买卖价差要大于现汇。一般说来,银行的现钞买入价低于现汇买入价,而现钞卖出价与现汇卖出价相同。

   3.汇率的种类   (1)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常常不一致。如果货币的期汇比现汇贵,则称该货币远期升水;
如果期汇比现汇便宜,则称该货币远期贴水;
如果两者相等,则称为平价。

   (2)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大多数国家选择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

  4.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国际收支顺差,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国内外通货膨胀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
反之则升值。

  (3)相对利率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尤其在短期极为明显。高利率可使货币升值。

  (4)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5)市场预期   如果市场预期本币贬值,则最终将导致本币的实际贬值。

   5.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掌握)   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①绝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即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用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d和P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其公式为:
  e=Pd /Pf   ②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期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用e0、et 分别表示基期汇率和报告期汇率,PId和PI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指数,则其公式为:
  et /e0 = PId / PIf   相对购买力平价和绝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2)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探讨汇率,考察利率对汇率的影响,特别是对短期汇率变动的影响。利率平价理论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未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讨论的是远期汇率的决定。抛补利率理论表明远期汇率由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决定,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相应地外汇升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相应的外汇贴水),年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

   二、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特定账户分类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和总体状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为: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两大账户。

  1.经常账户   记录实际资源的流动。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经常转移等三项。

  (1)货物和服务。货物进出口均采用离岸价格计价。

  (2)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

  (3)经常转移。主要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包括实物和资金形式。

  2.资本与金融账户   记录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

  (2)金融账户记录的是一经济体对外资产负债变更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等四类。

  3.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会计上设置的用以抵消统计偏差的项目。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主要不同的是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因此该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等四大项。

    (二)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只是账面平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收支平衡。贷方余额表明顺差,借方余额表明逆差。

  1.贸易差额   即货物进出口差额。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经常差额   经常差额代表经常账户的收支状况,反映了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状况。经常账户顺差说明实际资源从国内向国外净转移,反之表明实际资源从国外向国内净转移。

  3.综合差额   考察除储备资产以外所有项目的状况。该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的压力。它会导致官方储备反向变动。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1.外汇缓冲政策   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借款抵消超额外汇供求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减少外汇储备或临时向外借款,在外汇市场抛售外汇;
顺差时,货币当局增加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购进外汇。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逆差时,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顺差时,扩张的货币财政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3.汇率政策   政府运用汇率的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表现为对本国货币实行法定升值或法定贬值;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或明或暗地干预外汇市场,使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

  逆差时,采取使本币贬值的措施;
顺差时,采取使本币升值的措施。

  4.直接管制措施   直接管制措施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调节的基本原则是,正确使用并搭配各种调节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恢复国际收支均衡。

 第十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分值7-10分 本章主要内容:
  1.外汇与汇率   2.国际收支   一、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   1.概念: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外汇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清算的支付手段,主要是指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和外币票据。广义的外汇是指可清偿对外债务的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包括:(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
(5)其他外汇资产。这里使用的是广义的外汇概念。

  2.外汇的分类:外汇按照买卖的交割期限可以分为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即期外汇又称为现汇,是指在外汇成交后于当日或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是指按协定的汇率签订买卖合同,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间进行交割的外汇。

  3.特征:
  外汇一般指自由外汇,但并不是所有外国货币都是自由外汇。一种货币成为外汇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外汇三性):①外币性;
②可兑换性;
③普遍接受性。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1)必须是自由外汇;
(2)发行国必须有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该货币币值稳定。

  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是主要的国际货币。

    (二)汇率   定义:汇率是指不同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价)。

  1.汇率的标价方法   两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采取的就是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反向。如果汇率值上升,则说明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2)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目前只有美国、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采取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同向。如果汇率值上升,则说明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2.汇率的报价方法   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点。对于大多数货币,1点通常是0.0001货币单位。

  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是从报价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说的。买入汇率又称买入价、出口汇率。卖出汇率又称卖出价、进口汇率。

  银行贱买贵卖,也就是说银行的买入价低于卖出价。因此在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买入汇率,后者是卖出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卖出汇率,后者是买入汇率。

  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汇率分析中常用的是中间汇率。

  在银行外汇牌价中,还有一种现钞汇率。现钞汇率是银行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现钞的买卖价差要大于现汇。一般说来,银行的现钞买入价低于现汇买入价,而现钞卖出价与现汇卖出价相同。

    3.汇率的种类   (1)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常常不一致。如果货币的期汇比现汇贵,则称该货币远期升水;
如果期汇比现汇便宜,则称该货币远期贴水;
如果两者相等,则称为平价。

    (2)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大多数国家选择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

  4.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国际收支顺差,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国内外通货膨胀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
反之则升值。

  (3)相对利率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尤其在短期极为明显。高利率可使货币升值。

  (4)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5)市场预期   如果市场预期本币贬值,则最终将导致本币的实际贬值。

    5.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掌握)   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①绝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即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用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d和P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其公式为:
  e=Pd /Pf   ②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期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用e0、et 分别表示基期汇率和报告期汇率,PId和PI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指数,则其公式为:
  et /e0 = PId / PIf   相对购买力平价和绝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2)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探讨汇率,考察利率对汇率的影响,特别是对短期汇率变动的影响。利率平价理论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未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讨论的是远期汇率的决定。抛补利率理论表明远期汇率由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决定,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相应地外汇升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相应的外汇贴水),年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

    二、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特定账户分类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和总体状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为: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两大账户。

  1.经常账户   记录实际资源的流动。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经常转移等三项。

  (1)货物和服务。货物进出口均采用离岸价格计价。

  (2)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

  (3)经常转移。主要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包括实物和资金形式。

  2.资本与金融账户   记录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

  (2)金融账户记录的是一经济体对外资产负债变更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等四类。

  3.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会计上设置的用以抵消统计偏差的项目。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主要不同的是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因此该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等四大项。

    (二)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只是账面平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收支平衡。贷方余额表明顺差,借方余额表明逆差。

  1.贸易差额   即货物进出口差额。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经常差额   经常差额代表经常账户的收支状况,反映了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状况。经常账户顺差说明实际资源从国内向国外净转移,反之表明实际资源从国外向国内净转移。

  3.综合差额   考察除储备资产以外所有项目的状况。该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的压力。它会导致官方储备反向变动。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1.外汇缓冲政策   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借款抵消超额外汇供求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减少外汇储备或临时向外借款,在外汇市场抛售外汇;
顺差时,货币当局增加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购进外汇。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逆差时,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顺差时,扩张的货币财政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3.汇率政策   政府运用汇率的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表现为对本国货币实行法定升值或法定贬值;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或明或暗地干预外汇市场,使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

  逆差时,采取使本币贬值的措施;
顺差时,采取使本币升值的措施。

  4.直接管制措施   直接管制措施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调节的基本原则是,正确使用并搭配各种调节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恢复国际收支均衡。

  第十八章 市场营销概述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分值2-5分。

  本章主要内容:
  1.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2.企业经营观念的发展    一、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

  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是从销售方的角度出发,研究在将其产品或服务销售到顾客手里的全过程中,如何使产品或服务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价格合理、购买便利,从而实现企业的各项经营目标。

    基本概念:需要、欲望、需求、产品、顾客认知价值、顾客满意程度、交换、交易和市场。

  (一)需要、欲望和需求   1.需要   需要是指人们在想要达成某一目的时感觉到某种匮缺的状态。需要描述的是人类的基本要求。

  2.欲望   欲望是指人们为满足某一特定需要所选取的形式,这种形式与其所处的环境及其个人特性有密切关系,常以能够满足需要的实物对人们的欲望进行描述。

  3.需求   需求是有购买能力支持的欲望,即需求必须既是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需求的产生过程:需要——欲望——需求   (二)产品   产品是销售一方的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任何可以满足顾客上述愿望的东西,包括实物产品、服务、信息、场所、人员、组织等。

    (三)顾客认知价值与满意程度   价值的大小和满意程度的高低是人们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

  1.顾客认知价值   顾客认知价值是产品或服务给顾客带来的全部利益与他为此所需要付出的全部成本之差,或者说是所得与所付之差。

  顾客认知价值=顾客总利益-顾客总成本   因此,通过营销努力提高给顾客带来的好处,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是企业提高顾客认知价值的有效途径。

  2.顾客满意程度   顾客满意程度取决于顾客对某项产品所感知到的效用或利益与其期望值相比较的结果。

  顾客的期望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自己以往的购买经验、其他顾客的评价、营销者的介绍与承诺以及竞争产品的情况。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努力正确设定顾客的期望标准。

  只是一般满意的顾客往往不具有忠诚度,兴趣很容易转移到其它新产品上;
而较高的满意度往往会造就高的顾客忠诚度,忠诚度高的顾客一般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所熟知的产品。

  并不要求企业追求满意的最高程度,因为这样做成本太高。

    (四)交换和交易   1.交换   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是以某物作为回报和他人换取所需要的产品的行为。

  2.交易   交易是成功的交换的度量单位和基本单元。

  (五)市场   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对于某项特定的产品,有效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需要该产品的人数;

  第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需求数量;

  第三,每个人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前两者的乘积即是市场上该产品的总需求。即:
  对某产品的总需求=需要该产品的人数×每个人对该产品的需求数量   其中那些对产品有购买意愿且有购买能力的人们的需求才是有效的需求,将会变成现实的市场;
而那些没有购买意愿或购买能力的人们的需求为无效需求,就不能成为现实的市场。

    二、企业经营观念的发展   企业经营观念是企业在制定各项经营决策时所遵循的基本思想和观念,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五种观念: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全面营销观念。

  (一)生产观念   企业应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分销来降低成本,扩展市场。

  有历史局限性,会因盲目扩大生产而造成产品积压。

    (二)产品观念   “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质量高、花色多、功能强、款式好、有特色的产品就会受到顾客青睐。

  缺陷:企业将资源都投向改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缺乏远见,忽视了市场需求,忽视对产品的有效推广和分销,最终导致产品在竞争中逐渐丧失优势。

  (三)推销观念   通过一定的销售技术引发顾客对产品的兴趣和购买的欲望。

  这种观念在企业经营那些顾客一般不会主动购买的产品或处理过剩产品时,能发挥积极作用。

  缺陷:不会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

  (四)营销观念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始终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它是一种以销定产的思想,取代了以推销观念为代表的传统导向,是企业经营思想上的一次革命。

  营销观念与推销观念的对比:
  出发点 焦点 手段 目标 推销观念 工厂 现有产品 推销和促销 通过销售获得利润 营销观念 市场 顾客需要 整合营销 通过顾客满意获得利润   营销观念的核心思想:
  三方面:
  市场导向。

  长期利益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长期促销和研发行为。

  整合营销思想。企业中所有职能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为顾客的利益服务,同时营销活动包括了解并分析市场信息,制定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的循环往复过程。

  企业的长远目标是可持续发展,顾客的满意与欣赏是企业实现长远目标的唯一基础。

  市场营销管理实质上是需求管理。

    (五)全面营销观念   四方面: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社会责任营销。

  1.关系营销   产生原因:
  企业陷入一轮又一轮降低成本和标新立异的竞争中,而营销观念带来的竞争优势是有限的;

  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涨船高;

  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现实,对关系网络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概念:关系营销是企业通过识别、建立、保持、加强与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履行承诺和实现交换,使各方互惠互利,实现各自目标。其营销目标大大扩展,不仅要通过满足顾客需要使企业盈利,还要为包括顾客、供应商、中间商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贡献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

  交易型营销与关系营销的对比 交易型营销 关系营销 注重单次交易 注意保持顾客 短期销售行为 长期销售行为 产品特征导向  顾客价值导向  不强调顾客服务 高度强调顾客服务 有限的顾客联系 高度的顾客联系 有限承诺顾客预期 高度承诺顾客预期 质量是生产部门的问题 质量是所有部门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角度看市场 更为广泛的视角看市场   关系营销在工业品和服务行业表现得最为突出,也大量应用于消费品营销中。

    2.整合营销   企业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制定和实施营销计划,并且为顾客创造和传递价值。

  包括一整套设计: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两点:(1)顾客价值的传递要通过各种营销活动共同实现;
(2)各种营销活动之间的协同应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即:在制定和实施营销计划时,企业应整合自身资源、市场需求和各项营销工具。

    3.内部营销   两层含义:(1)各项营销职能之间应相互配合;
(2)企业内部除营销之外的其他部门也一样必须具备营销观念和客户意识,考虑各自的“内部客户”,企业上下都应从市场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做到“全员营销”。

  4.社会责任营销   企业不仅要通过满足个人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来获得利润,而且还要考虑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
即要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全社会三方面的关系,统筹兼顾,求得它们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社会责任营销观念的运用促使企业开始关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第十九章 市场营销环境 本章考题分值3-5分。

  本章主要内容:
  1.企业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2.企业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营销管理的任务是不断对市场环境因素进行监视、预测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营销策略,使之适应快速变动的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两大类,其中微观环境要受到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企业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微观环境:供应商、企业内部、竞争者、营销中介、顾客和公众等因素,是营销管理者需密切关注和重点研究的。

  (一)供应商   供应商向企业所提供资源的数量、价格以及供应是否及时、可靠,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产量和生产经营连续性。

    (二)企业内部   市场营销部门必须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关系。

  营销计划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

  在遵循营销观念的现代企业中,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应该坚持市场导向,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

  营销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存在争取预算和其他资源的矛盾,需妥善处理。

   (三)竞争者   掌握企业在市场上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类型:
  1.品牌竞争者   经营不同品牌的同种形式的产品的竞争者。

    2.产品形式竞争者   经营不同产品形式的同类产品的竞争者。

  3.产品类别竞争者   经营满足同样市场需求的不同类别的产品的竞争者。也称为“平行竞争者”。

  4.愿望竞争者   经营满足顾客当前各种不同需要的产品的竞争者。

  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竞争者是所有试图满足同样的顾客需要,或是服务于同一目标市场的企业。如果企业在进行竞争分析时,只将注意力放在同行业、经营同样产品的那些容易识别的竞争者上,而忽略了那些潜在的竞争者,就会犯“竞争近视症”,丧失长远的竞争优势。

    (四)营销中介   在将产品销售给最终顾客的过程中,给企业以各种帮助的机构,包括中间商、物流企业、营销服务机构和金融中介等。

  (五)顾客   市场是由具有有效需求的各类顾客组成。因此,顾客的需要及其变化趋势是制定营销策略最重要的因素和出发点。

    按照顾客不同的购买动机,可以分为消费者市场、产业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政府/机构市场。

    1.消费者市场   消费者市场是由那些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个人和家庭组成的。

  消费者市场的特点:顾客规模庞大,人数众多,偏好各异,需求多变,购买的随意性较强,且交易频繁,交易方式多样,交易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繁多。

    2.产业市场   产业市场是由那些将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并供应给他人的组织构成的。

  3.中间商市场   中间商市场是由那些购买产品或服务用以转卖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组织构成的,它由各种类型的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等组成。

  4.政府/机构市场   政府/机构市场包括为执行政府职能或从事公共事业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机构。

  与消费者市场相比,后三类市场组成的组织市场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组织市场的购买者数量少,但一次购买数量大,且购买决策更加复杂、理性和专业,通常购买决策由许多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而且组织市场的需求相对而言缺乏弹性,且需求的波动较大。

  (六)公众   企业的营销环境中,还包括各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现实或潜在的影响力和利害关系的个人或团体,这就是公众。一般而言,企业会面临7种类型的公众:融资公众、媒体公众、政府公众、社团公众、社区公众、一般公众、内部公众。许多企业提出“内部公众”的概念,是希望将营销思想运用到企业内部。

     二、企业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人口环境   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形成有效市场的必要条件。

  1.人口规模及增长:直接影响市场的潜量。

  2.年龄结构:企业应密切关注所在地区的人口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3.家庭状况:直接影响市场消费需求的潜力和需求结构。

  4.人口的密度   5.地理分布及迁移   6.受教育程度   7.性别等人口环境因素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企业经营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购买力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储蓄和信贷情况以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1.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影响购买力最重要的因素。

  几个收入概念:实际收入和名义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可任意支配收入以及个人收入和收入分配。

  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是个人消费支出中最活跃、对市场需求和企业营销决策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

    2.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映消费者把钱花在了什么产品和服务上。

  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越富裕,恩格尔系数越低。

  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金额/消费总支出金额*100%   3.储蓄和信贷情况   储蓄代表一种潜在的、被推迟了的消费,个人储蓄形式通常有银行存款、股票、各种债券等。它随时可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信贷是一种现实的、提前了的消费。赊购或分期付款方式。

    (三)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趋势会对企业的各项决策产生影响 。

  自然环境要求企业进行“绿色营销”,在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人类长期利益和商业道德。

    (四)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营销决策的影响更为显著和直接。

  (五)政治法律环境   (六)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的总和。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应充分研究和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第二十章 消费者行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分值4-5分。

  本章主要内容:
  1.消费者行为模型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3.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一、消费者行为模型   企业要研究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按照消费者介入程度可以将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为三类:习惯型购买、有限型购买和复杂型购买。消费者介入程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企业营销刺激、其他外界刺激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1.习惯型购买   在习惯型购买过程中,消费者的介入程度很低,且品牌之间在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消费者通常是出于习惯而非品牌忠诚购买一种产品或服务。对大多数价格低廉、经常购买的产品,消费者采用的决策类型都是习惯型的。企业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2.有限型购买   虽然消费者的介入程度不高,但是品牌之间在产品的各项属性上存在很大差异。消费者在挑选大多数选购类产品时进行的就是这种复杂程度有限的决策过程。在这类产品中,领先品牌和跟随品牌的营销战略是不同的。采取措施刺激消费者尝试他们的品牌。

  3.复杂型购买   消费者介入程度很高,品牌差异很大的决策情形。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家庭房屋装修等产品和服务时一般会经历复杂型的购买决策。

    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影响消费者行为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人及其心理特征。

    (一)文化因素(掌握各个概念)   1.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和积累的,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以及传统习俗等一切成就。文化具有民族性、借鉴性和发展性三个特征。

  2.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一个较大社会范畴中,一些较小群体所具有的特色文化。亚文化是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变量,某些亚文化群体可成为企业为其产品选择的目标市场。

  3.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中,依照一定的社会地位划分的,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集团。社会阶层是在财富、技能和权利的基础上产生的。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根据。

  社会阶层对于复杂型购买决策的影响较大,如住房、度假产品、子女教育、高档服装等。

    (二)社会因素   1.相关群体。对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偏好有影响的各种社会关系,就是相关群体。

  按照群体内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程度,一般可将相关群体分为三类:
  (1)联系紧密、影响最直接的群体,如家庭、邻居、朋友等;

  (2)联系较松散、影响力较次一些的群体,如协会、俱乐部等;

  (3)没有多少直接联系,但影响显著的群体,如歌星、影星、社会名流等。

  一般来说,越是容易为人知晓的产品,越是价格昂贵的非必需品,相关群体的作用也就越突出。

  如果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受到相关群体的影响很大,企业就应该设法接触和利用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一个群体中为其他人过滤、解释和提供信息的人。企业可以识别出这些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向他们的意见能够影响到的相关群体传播营销信息。

  【例题·多选题】(2011年)关于相关群体中意见领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意见领袖是一个群体中为其他人过滤和提供信息的人   B.意见领袖通常比群体中的其他人更了解某种产品   C.意见领袖是群体中的其他人购买决策时的重要信息源   D.意见领袖无法对群体中其他人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E.企业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向受他们影响的相关群体传播营销信息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意见领袖。

  2.家庭。在购买决策的所有参与者中,家庭成员对决策者的影响最大。

  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家庭对消费的需求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家庭消费的重大变化。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单身未婚阶段;

  (2)新婚阶段;

  (3)育儿阶段;

  (4)子女成年阶段;

  (5)老年阶段。

  熟悉这五个阶段对消费需求的差异。

    (三)个人因素   1.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因素包括个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经济状况。

  2.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特有的心理特征,它会导致一个人对他所处的环境作出反应。个性具有独特性、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特征。

  3.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通过个人的日常活动、兴趣和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表现出来的。企业应该尽力了解产品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关系,并努力加强产品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四)心理因素   1.动机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未满足的需要引起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基本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认知   认知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刺激的反应。心理学认为,不同的人在同一刺激下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知觉,是因为认知过程是一个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包括三种认知过程: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误解、选择性记忆。

  认知的选择性与客观刺激物的特征、消费者的经验与期望和动机有关。一般在下列情况下,消费者更容易去选择外部刺激物进行信息处理:
  (1)与消费者目前需要有关的;

  (2)与预期相符的;

  (3)变化幅度大于一般的、较为特殊的刺激物。

  营销管理者只有多次反复使用有吸引力的强刺激,才能加深消费者的直观印象。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五个阶段:
  (1)确认需要;

  (2)收集信息;

  (3)评估备选方案;

  (4)做出购买决策;

  (5)购后行为。

  1.确认需要   需要:理想状态与感知的状态之间有差异。

  需要的确认可能是源于外部的因素和力量,也可能是源于内部的刺激,或者还有可能是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2.收集信息   信息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人来源、商业来源、公共来源、经验来源。

  一般来说,消费者获得的产品信息,大部分出自商业来源,而影响力最大的是个人来源。在正常情况下,商业来源的信息起通知作用,而个人来源的信息主要起评估作用。

    3.评估备选方案   期望值模型。

  4.做出购买决策   在形成购买意向后,有三类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最终购买:
  (1)他人的态度;

  (2)购买风险;

  (3)意外的出现。

  5.购后行为   购后行为可分为两部分:
  (1)消费者购后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预期性能与产品的实际性能之间的反差。营销管理者对其产品的广告宣传只有实事求是,符合产品的实际性能,才能使消费者最终感到满意。

  (2)消费者的购后行为。消费者购后的满意程度,决定了消费者今后是否会重复购买这种产品,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购买选择。

  第二十一章 市场营销策略 本章主要内容:
  1.目标营销战略   2.营销组合策略   一、目标营销战略   为企业的一个业务单位或产品制定目标营销战略,包括在市场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等几个步骤,这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也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

    (一)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就是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它是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

  1.市场细分的前提和必要性   (1)前提:顾客需求的异质性是市场细分的前提。

  (2)必要性:顾客需求多样化但企业不可能全面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以及卖方竞争的日益激化。

    2.市场细分标准   (1)消费者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前提是需求的异质性,而使消费者产生不同需求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四大类:地理区域、人口统计、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①地理区域因素   地理区域因素在饮食、服装等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②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因素是细分消费者市场的重要指标。因为:第一,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获得这类资料也比较容易;
第二,由于人口统计因素与消费者的欲望、偏好和使用频率等有十分显著的因果关系。

    ③消费心理因素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购买动机、个性等心理因素对其消费需求也有重要的影响。

  ④消费行为因素   包括购买时机、寻求利益、使用频率和品牌忠诚程度等行为变量。

  注意:并不是每种变量都能有效地细分市场,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企业在市场细分时就更倾向于同时考虑多个变量的影响。

  (2)工业品的市场细分   其细分标准多为与客户有关的变量,如客户的地理位置、用户规模、产品用途等。

   (二)选择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是企业准备进入和服务的市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

  一般来说,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市场覆盖战略:无差异营销、差异营销和集中营销。

  无差异营销   无差异营销是一种针对市场共性、求同存异的营销战略。

  企业只向市场推出单一的标准化产品,并以统一的营销方式销售。无差异营销的出发点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但这种成本优势的取得是以牺牲顾客差别需求为代价的,一旦竞争对手采取差异营销策略,则会大大冲击无差异营销企业的成本优势。

  优点:可以节省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缺点:如果许多企业同时在一个市场上实行无差异营销,竞争必然激化,获得的机会反而不多。

    2.差异营销   企业在对整体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子市场的需求特点,设计和生产不同的产品,制定并实施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试图以差异性的产品满足差异性的市场需求。

  差异营销比较适用于需求异质性突出的产品或服务。

  优点:可使企业面对多个子市场,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大大减少经营风险;
还可以扩大销售量。

  缺点:增加成本费用,还可能引起企业注意力分散。因此,企业是否采用差异营销,要视企业实力和市场规模而定。

    3.集中营销   在差异营销和无差异营销中,企业都是以整个市场为营销活动的范围。集中营销则是为了避免分散企业的资源,企业只将实力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以期获取优势。

  优点:通过在较小的市场上实行生产专业化和营销专业化,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节省经营费用。

  缺点:风险大   在选择市场覆盖策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资源、产品的同质性、市场的同质性和竞争者营销策略等因素。

    (三)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努力在目标顾客心目中为特定品牌确立一个相对突出地位的行为。其主要手段是以本品牌产品/服务的相对优势或特点,迎合目标市场亟待满足的需要或欲望,并将这一优势大力宣传,从而树立起与众不同的有利形象。在市场定位过程中,企业须完成以下四方面的工作(步骤):
  (1)确认亟待满足的需要和欲望   (2)确认潜在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类型:价格优势、功能和特色优势   (3)准确地选择竞争优势   (4)有效、准确地向市场传递定位信息     二、营销组合策略   营销组合是企业营销策略的综合方案,是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市场定位,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掌握营销组合策略的内容。

    (一)产品策略   企业在制定产品策略时,应考虑: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品牌、包装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等。

  1.产品质量   企业的产品质量决策,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市场认可的质量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并通过各种沟通手段将这一质量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目标市场。

  2.产品设计   企业应该在营销调研的基础上,从顾客的需要出发进行产品设计。

  3.品牌   企业要考虑的品牌策略包括:品牌化策略、品牌归属策略、家族品牌策略、品牌延伸/新品牌策略和多品牌策略等。

  4.包装策略   包装能够防止或减少产品在储运、销售过程中损毁、遗失,起到保护产品、方便运输、携带和储存的作用;
良好的包装具有广告和推销的功能,独特的包装还是促进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
包装还起着提高产品价值的作用。

  5.新产品开发策略   构思――新产品概念及营销策略――评估及商业分析样品――试销――投产     (二)定价策略   1.影响定价的因素   影响定价的企业内部因素: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成本;

  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市场需求的状况和弹性、竞争形势以及有关的政策法规等。

  2.常用的定价方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如成本加成、目标利润等方法   (2)市场需求导向定价法   (3)竞争导向定价法    (三)分销渠道策略   分销渠道是指在某种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或用户转移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一切取得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组织或个人,即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经过的通道。它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或用户,中间环节包括各种批发商、零售商、商业中介机构。

  分销渠道除了完成产品编配的任务之外,还具有市场调研、谈判沟通、物流储运、资金融通、风险承担等功能。

    (四)促销策略   促销是营销管理者将有关企业及其产品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和用户,促进其了解、信赖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促销的实质是营销管理者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

  传统的促销决策包括:
  (1)确定目标受众;

  (2)确定受众反应和沟通目标;

  (3)设计促销信息的内容、结构和形式;

  (4)选择促销信息传播媒体;

  (5)收集市场反馈和根据目标受众的认知过程进行有效的信息编排等内容。

  企业常用的传播营销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和直接营销五种,这五种方式的组合与搭配称为促销组合。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