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常用开头方法有

篇一:应用文写作总论.docx

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总论

第一节 应用文的概念和功用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但在宋代并没有把应用文作为专用的文体概念。清代学者刘熙载在其《艺概〃文概》中使用了?应用文?这一术语。后来,徐望之在《尺牍通论》中对应用文包涵的文种作出了界定。20年代以后,陈子展的《应用文作法讲话》(1931)是应用文著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部,他从社会上经常使用的文体中,选出公牍文、电报文、书启文、庆吊文、联语文、契据文、广告文、规章文、题署文九种。这本著作对后来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和研究有较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应用文?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对应用文的涵义,目前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大陆的看法比较一致,对应用文涵义的界定是: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务或私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实用价值的文章。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类,或称为公务文书与私务文书。

二、应用文的功用

(一)规范行为作用

(二)指挥管理功用

(三)联系协调作用

(四)宣传教育功用

(五)凭证依据功用

应用文的五方面的功用是相互联系的,要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事实上,往往是一个文种乃至一篇应用文,同时发挥着几方面的功用,而不是单一的功用。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应用文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并逐步走向电脑化、国际化,还会有更多的功用表现出来。

第二节 应用文的发展沿革

一、应用文产生的条件

应用写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演进,日臻完善,相对固定。

具体讲,应用文是在具备了以下条件后才产生的:首先,生产劳动促进了人的思维发展和交际的增多,口耳相传已无法适应交流的需要,客观上呼唤一种文字符号系统的出现;

其次,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保证了一部分社会成员专门从事精神生产;

第三,文字的出现为文章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媒介;

第四,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人们对事物的表述呈现出连贯性和规则

性;

第五,书写工具的产生使文章具有物态化形态;

第六,国家的产生,需要使用文书这一文字工具进行管理。

二、应用文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产生期(殷商至战国)

(二)规范期(秦汉)

(三)理论总结期(魏晋南北朝)

(四)成熟期(隋唐至宋代)

(五)稳定发展期(元明清)

(六)变革期(近、现代)

(七)创新期(新中国成立至今)

第三节应用文的特点

一、价值的实用性

二、强烈的时效性

三、建构的模式性

四、表述的简约性

五、读者的确定性

第四节应用文的类别

我国的应用文的发展历经3000多年的历史,应用文种类繁多,分类复杂,目前常用的应用文就有近200种。要对这一庞大的系统进行

分类,实非易事。我们大致依据应用文的功能,把应用文划分为以下类别:

一、公务文书

主要指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13种公文。

二、事务文书

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等。

三、礼仪文书

包括邀约类文书、庆谢类文书、迎送类文书、谋职类文书等。

四、会议文书

包括会议方案、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会议报告、讲演辞、领导讲话稿等。

五、传播文书

包括消息、通讯、广告等。

六、经济文书

包括经济信息文书、经济合同文书、经济报告文书等。

七、科技文书

包括试验报告、科技论文等。

八、司法文书

包括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申诉状等。

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

第一节 主题和材料

一、主题的含义和要求

一篇文书中的观点、主张、要求、措施,就是文书的主题。所谓主题,又称主旨,是指作者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和写作意图的体现,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总纲,是?统帅?和?灵魂?。

主题有多种名目,如中心思想、中心意思、主题思想、主旨,如果是议论性的文章,还可以叫做中心论点和基本论点。

主题具有客观性、单一性、明晰性(直白性)、时代性、主题先行等特点。

对主题的要求:

1.正确

2.集中

3.鲜明

4.深刻

二、材料及其来源

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为了撰写目的而搜集或积累的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事实或论据。应用文的材料是体现文章主旨的理论、事实和数据,是应用文写作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和根据,是表现观点的

篇二:经济应用文写作各章填空练习(自考必备练习)

t">第一章 经济应用文写作概述

1、应用文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

2、经济应用文就是的一种专业应用文体。

3、经济应用文的特点包括:、、、。

4、经济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5、经济应用文的作用有:、、6、三千年前产生的甲骨文,又称契文,记载了

7,记载了四代之典。

8、在时期,我国已设有专门起草和管理政府文书的官吏。代出现了“应用文”的名称,出自

9、1912为中心的现代公文制度,当时主要公文种类有 七种。

10、2000年8月颁发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共包括种。

11、现代经济应用文的发展趋势是:、、、

12、经济应用文的主旨,就是写作经济应用文时所要表达的主要、。主旨的确立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 ,二是。

主旨确立的标准是十六字: 、、 、。

13、经济应用文写作诉基础是 、 、以至等,都是材料。

14、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简单的就三句话:,15、经济应用文的结构指的是。其基本的结构包括:、、几大部分,其中正文又包括:、、以及 与 等内容。

16、最常用的标题式样有:、。

17、基本型标题常由三项内容组成: ) A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中秋节放假的通知 B关于中秋节放假的通知 C通知 计划

18、正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19、经济应用文的开头方法常用的四种是、。 主体主要的结构方式有三种:、、,其他还有、等结构方法可用于章程、合同、公告等文种。结尾一般比较简洁,主要包括四种:、、、 。

20、落款一般包括。基本结构技巧常用的有和括:、 、。

21、经济应用文主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夸张、比喻、双关语、反复等积极修辞手法。经济应用文的常用句式是 、、 。

经济应用文在用语方面有如下特点:一是 ,二,三。

第二章经济事务文书

1、计划是

2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概括性计划;设想是是对某项工作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到具体进度所做的全面计划;要点是 ;而 、 是适用时间较短、范围较小、内容较具体、侧重于工作步骤和方法的计划;其中 是比较具体的,则是考虑得还不太成熟、不太周全。

3、计划按性质分为;按范围分为按写作形式分为。

4、计划的特点有是任何一份计划的核心。

5、计划的作用包括、、

6、常见的计划的格式主要有三种:、、

、三部分组成。

7、计划的标题应第一行居中。一般由、和型为 ,在基本型的基础上也可以有一些变化,如:

;。

8、、、、、。主体包括

、、

9、计划的写作要求包括:、。

10、总结是

11、总结按内容分为;总结归根到底分为两大类:。

12、总结的特点是、、。

13、总结一般由、、。总结的正文包括、

、和,是总结的的部分。一般是开门见山将所总结对象的

概括地介绍,使人对活动的概况先有一个总体的印象,为下文的展开作铺垫。是总结的核心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是总结的目的所在。包括 、、 。正文的写作大致有几种形式:

、、。

14、总结的写作要求:15、调查报告是对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是报告写作的基础,则是调查结果的书面反映。

16、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区别有、、其中,总结常用 人称,调查报告则多用人称。

17、调查报告按性质和内容划分,可以分为五种:、

、。

18、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19、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包括:、、

、是调查报告写作环节中的关键环节。

20、拟定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是开展调查活动的首要环节,选择调查对象和范围必须在确定

21、局部调查法又称抽样调查法,最常用的是,此法常见的有、、民意测验法一般采用进行, 是民意测验法的关键环节。问卷形式一般有三种:

、第二 第三 第四第五

22、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由。

正文包括 三部分。前言写作常用 及 。调查报告的主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 二是 。

同时应注意避免两个极端:一是 ,二是 。主体的结构形式有三种,分别是、

23、报告书指的是;二是三是;四是 。报告书的写作要求

2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指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按写作内容分为、 。专题分析报告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二是

也可以是 的。综合分析报告基本上是 的分析报告。按写作形式分为、 。

25、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是、、。

26、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的类型常见的有、

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核心部分,通常包括 、

三个部分,其中,是。因素分析法,是

是通过分析各时期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发展过程,寻找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预见其发展趋势。综合分析法,是。

是主体的亮点,主要是指。

27、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包括:、。

28、经营决策方案就是决策范围分为 、 ;按决策的可靠程度分为 、、

、、

按照决策影响因素分有、;按决策过程划分有、 。其中,确定型决策是指 ;非确定型决策是指

29、经营决策方案的特点是:、。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仅限

于定性的分析,重要的是通过 分析,特别是要通过分析来表示,这样才能使经营决策方案具有权威性。是制定经营决策方案的出发点。

30、经营决策方案的结构由一般在这部分交待制定经营决策方案的 。

部分是经营决策方案的核心,一般包括组成。经营决策方案在写作时要注意: 、、 。

31、声明指的是

、。

声明的写作要求: 要求(包括 、、 );;

32、说明书是一种的书面材料。其写作要求:

上要求:;上要求:、;

第三章公务文书

1、公文是专指者具有很高的 ,他不能超出与其法定身份相称的范围和权力行文。公文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统一的 ,即文体的规定性和格式的规定性,以及制作的 。公文处理则是在公文产生和运转过程中,以特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公文进行的、、 、 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2、公文根据行文方向分有、、。

下行文即 。平行文即

、。根据对文件处理时限要求分为 、。

3、国务院于2000于 。决定适用于

。公告适用于通告适用于 。通知适用于

。通报适用于。议案适用于。报告适用于

于。意见适用于 。函适用于

。会议纪要适用于

(命令、决定、通知、通报、议案、报告、函注意简答题,其他注意选择题)

4、公文的特点有:、。公文的作用有:、、

5、规范的公文一般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文首部分有六项内容,包括

;版记部分有四项内容,包括

6、发文机关标识是由二字组成。(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文件)发文字号是由组成, 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应用全称,用标注。不编虚位号。(如浙政发〔2010〕19号)联合行文只标明发文字号。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和等: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如机密★五年)。是表明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公文分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注在文首左上角,一般为 。要标识签发人姓名,位于发文字号右侧,如果是联合行文,则 签发人姓名置于第一行。上行文 ,应在 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电话。

7、公文标题一般由公文标题除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少数公文标题如 、可省略发文事由。主送机关指

。发文时间是指

注是对 的规定(如:此件发至县团级)。

7、主题词是指。一般为,最多不超过 个,其标引顺序为先标 再标 ,最后标。抄送机关是指

。印发机关名称一般为发文机关的 。印刷时间用 标注,以 为准。

8、公文的写作要求:、、、、

,后引;使用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并注明 。

9、通知是适用于。通知是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较高的下行文,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公务文书的“轻骑兵”。通知大体上可以分为、 和

,批转转发性通知包括通知和通知。“批转”就是

。周知性通知包括:干部职务的通知。通知的特点是

)、、。

通知的标题一般由三要素组成。通知的正文通常由

篇三: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材料的采集与使用;

掌握主题的提炼方法和结构形式;

掌握应用文运用语言的要求和特点。

教学重点: 主题提炼方法;

应用文运用语言的要求和特点。

教学难点: 应用文运用语言的特点。

教学方法设计: 以理论讲授为主,注意温故知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第一节 材料的采集与使用

一、材料的含义

简单地说,材料是作者为了写作而从生活中采集的、写入文章的事实或理论依据,如事件、数据、例证、道理等。材料是写作的基础。人们常把主题比作人的灵魂,结构比作人的骨骼,语言比作人的细胞,而把材料比作人的血肉。一个健美的人应该灵魂高尚、骨骼健全、细胞活跃、血肉丰满。一篇好文章应该主题深刻、结构完整、语言准确、材料丰富,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 ,言之有“物”。 应用文的材料主要分为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两大部分。理论材料主要有方针、政策、各种法律法规及科学原理、定律、学说等;事实材料主要有事件与情况、实物与现象等。材料与写作休戚相关,应用文从搜集材料到文章定稿,实质上是一个搜集、分析、综合、选择、排列、组合材料的过程。

二、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旨的基础

主题与材料的关系是:材料形成主题,而主题支配材料的选择、使用和安排。主题要靠材料来支持,材料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2.材料是表现、深化主旨的支柱

正确的思想、观点是从材料中概括出来的,并用材料作论证的。详细地占有材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前提。

3.文体形式由材料的性质决定

材料是决定文体形式的依据。反过来说,不同的文体要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这是由材料的性质决定的。比如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等应用文往往要分若干部分,而这些部分的划分就是按已有的材料的不同属性以及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安排的。

三、材料的采集与积累

1、 要求。

首先是全面,着眼于一个“博”字。其次是深入,着眼于一个“透”字。第三是细致,着眼于一个“细”字。

2、 搜集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a.观察,是作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对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记录所得的材料。这是取得第一手材料的主要途径。

b.体验,即置身于对象所处的环境之中,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其价值在于它的“亲历性”。通过体验,获得切身感受,以积累素材。

c.调查访问,即通过向知情人、有经验的人询问以了解真实情况,获得材料。通过综合运用观察、体验、查询、阅读等手段,采用开座谈会、个别访问、现场了解、蹲点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采集第一手和第二手的材料。

d.阅读观听,就是从各种文献、音像资料中获取材料。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从而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提炼出正确的决策或论题。可以通过报刊剪贴、复印、录音、录像等手段来获取资料。

e.计算机检索。它是当今最便利、最普遍的搜集材料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比较容易地调用所需材料,而且收集保存也极为方便。

3、分析材料

搜集到大量的材料,明确了写作的主旨,接下来就是分析材料的真伪。材料的真实是应用文写作的生命。分析材料的真伪主要从二个方面:一是分析材料的客观真实性。材料的客观真实是指作者不能根据需要随意编造,不能移花接木和虚构、夸张。二是分析材料的本质真实性。材料的本质真实是指现实社会中,有些偶然的个别现象,从局部看,它确实存在于客观实际,是真实的,但就整体而言,这些偶然的、个别的真实现象却不能反映事物的整体面目和内在本质。因此,在分析材料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作者还必须分析材料的本质真实性,以便及时剔除那些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真实的虚伪材料。分析材料的总原则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4、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是指在搜集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对具备候选资格的材料进行筛选取舍。经过分析的材料,并不能都写进应用文中去,还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其进行筛选。选择材料是分析材料的深化。应用文选择材料主要是根据主旨需要选择那些典型、真实、新颖的材料。

(1)围绕主题选材;符合文章主旨。凡是与主题有关,并能很好表现主题的材料,就选用;凡是与主题无关或似是而非的材料,就舍弃。对已经选定的材料,根据主题需要决定详略。

(2)选择典型的材料;指材料所具有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选材贵在精,精就精在“典型”上。

(3)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要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符合实际情况,不能杜撰,也不能夸大或缩小,引文也必须认真核对,绝不能出错。

(4)选择生动、新颖的材料。是新近发生的别人未曾使用过的、鲜为人知的材料,如新人、新事,新方针、政策,新的统计数字,新成果,新发生的问题等;二是虽为人知却因被变换角度而具有新意的材料。

4、 使用材料:

选好材料之后,要正确使用,应注意:

①量体裁衣,决定取舍。所谓取舍,针对的是一些法规性、指令性文书,多数材料只是作为写作的依据,不进入正文,虽然通过了挑选,但实际写作过程中还是要舍的。“量体裁衣”,是根据文章体裁不同,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不同的剪裁加工。

②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使用材料时,能直接说明和表现主题的,应置于主要核心地位;配合或间接说明、表现主题的,应置于次要地位。两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骨干核心材料,要注意详尽;过渡材料、交待性材料,要相应从略;读者感到生疏或难以把握的材料应详,读者所了解或容易接受的材料可从略。

③条理清晰,排好顺序。对已选定的材料,应根据事物发展的过程、人们的认识规律或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好顺序,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合理搭配,有条不紊地写出来。

大多数应用文,是选择若干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明主题。写作过程中,将同类型的材料结合使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整体表达效果。常用的结合方式有:理论材料与事实材料结合;具体材料与概括材料结合;文字材料与数字材料结合。

材料的使用重在一个“活“字,一要调动;二要平衡;三要匀称。

第二节 主题的提炼及其表现方法

一、主题的含义

主题是作者在反映生活现象、发表主张或说明事物时,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或主要意向;从实质上看,主题是作者生活的结果,是事物客观意义和作者对事物的主观评价在文章中的高度统一。

二、主题的作用

作用表现在:首先,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和使用;其次,主题统领文章的结构;最后,主题制约着语言的运用。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表达方式的运用都受到主题的制约。

三、主题的要求

①正确。是指主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科学性,还要有益于时,有补于世。

②鲜明。是指作者的基本态度、文章的基本思想十分明确,毫不含糊。对问题的认识,对事物的评价,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来,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要用“直笔”。

③深刻。是在主题正确的基础上,要有思想深度,要反映和提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④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材料的使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要为突出这个主题服务。

⑤新颖。即主题要有新意,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感受、主张、意见,不落俗套,不拾人牙慧,有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以新鲜醒目之感,使人耳目一新。

四、提炼主题的方法

①工作需要和写作目的。动笔之前,首先要考虑作文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主题必须符合行文目的,作者在确立主题时要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办公意图。

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确立主题要立足实际,要从个人、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所作的指示,所提出的意见和办法,所总结的经验,才能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③以丰富、真实的材料为基础。必须深入生活,掌握丰富真实的材料,了解全面、真实的情况,才能提炼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五、表现主题的方法

①显现法。又叫直接法,它是在文章的某一部位,用明确而简练的语言,直截了当地把主题表述出来。应用文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题中见意,就是在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

(2)开宗明意,就是开门见山,在开头部分亮出观点、点明主题,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然后再逐步展开阐述。

(3)文中点意,就是在行文中,当叙述或议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主体部分自然引出主要论点或中心思想。

(4)篇末结意,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归纳出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 表明主题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大多数的应用文中,常常是开头点题,结尾重复强调,做到上下呼应,首尾圆合。

②对比法。又叫比较法,是通过文章不同侧面或不同性质内容的对比来揭示主题。

(1)抑扬法,指对于要表现的人、事、物采用有扬有抑的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主题。

(2)疏密法。疏,指疏笔,即略写;密,指密笔,即详写。通过略写和详写的鲜明对

比,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凡与主题关系密切,就详写;与主题关系不大,就略写。

第三节 结构的形式和基本内容

一、结构的含义

结构即文章的内部构造,是如何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组织安排,它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其实质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文章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表现为思维形式的叫做逻辑结构,表现为语言形式的叫篇章结构。

二、应用文的结构形式

1.平叙式: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一层一层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报告清楚,使人既了解全貌,又得到方向性、指导性经验教训。这种结构形式多用于内容单一的调查报告、简报、诉状等应用文。

注意事项:一是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分成几个阶段,然后逐段说明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找出每个阶段的经验教训,做到层次清楚,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了如指掌。

二是在重点部分要通过典型事例介绍新生事物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它的基本做法,做到重点突出。

2.并列式:在主题形成之后,把说明主题的材料,组织到几个观点中来,然后按照这几个观点同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依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次序排列起来。这种形式,适用于内容丰富、背景广阔、综合性比较强的应用文,如复杂的调查报告、年终总结、工作报告等。

注意事项:一是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各部分之间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为全文的中心服务。

二是在安排各部分材料的先后顺序时,要注意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

3.因果式:由原因和结果构成,公文和法规性文件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所谓“因”是制发该文件的缘由,包括发文的依据、目的或原因。所谓“果”是指给文件提出的具体事项,包括任务的交代、工作的指导原则、具体执行的措施、公布知照的事情、有关的法规规定、执行的要求等等,按照缘由+事项+执行要求或缘由+事项的结构形式排列起来。

三、结构的基本内容

应用文的结构与一般文章一样,包括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等,下面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予以介绍:

1.开头

开头,是指文章从什么问题写起,从哪里下笔。万事开头难,应用文也是。由于写作内容、文种、目的等不同,应用文的开头方式常见的有:

(1)概述式

概述式是在开头部分用叙述的方法,概括地写出写作对象的基本情况、问题、或写出工作的基本过程。这种开头,多用于“调查报告”、“简报”、“总结”、“会议记要”等。

(2)目的式

目的式是开头就开宗明义,说明写文章的目的。一般常用介词“为了····”,这种开头常用于情况通报、通告、通知、意见等文种。

(3)根据式

根据式是根据法律、法令;文件精神,领导指示;或对方来文;或存在的问题,突发事件等行文。常用语包括“根据···”、“依据···”、“遵照···”、“按照···”等。这多用于决定、

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合同等

(4)提问式

提问式是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制造一个悬念,发人深思,然后引出正文。情况通报、调查报告、会议纪要、学术论文、新闻等,有时用这种方式开头。

(5)说明式

说明式是开头先对要写的对象的背景、情况做一些说明,在此基础上引出正文。这种开头多见于调查报告、新闻、通讯、广告等。

(6)时间式

由时间开头,分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写明年日;一是用表示时间的概括性词语,如近日、近来、最近、现将,有时也用“···之后”。一般用于通知、报告、会议纪要、批复等。

(7)因由式

一起笔就先讲明事情的缘由,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常用的有“由于···”、“鉴于···”、“随着···”、“随···”等开端用语。多用于指示、决定、请示、通知等。

2.主体

主体是应用文的主干所在。在考虑这部分结构安排时,要根据行文的目的,紧紧扣住主旨,条理清晰地逐层展开述说,把有关事项的内容、情况、过程、要求、措施、办法、结果、成效、问题、经验、教训等叙述清楚。

应用文主体部分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灵活多变,量体裁衣。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常见的结构方式有:

(1)时序式

时序式是按时间的推移或按事物发展演变的过程来安排结构。各层次之间为“先后”关系。总结、调查报告、情况通报等常用此种方式。

(2)递进式

递进式是指内容之间的意思一层进一层,层层推进其顺序不可颠倒。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意见、报告、议案等常用这种方式。

(3)总分式

总分式是总述与分述的层次关系。具体运用此方式时,可以是先总提,后分述的“首括式”安排,也可以是先从几个方面分述,最后总括的方式。简报、调查报告、总结、述职报告等常用这种方式。

(4)并列式

并列式是文章各层意思无主从关系,并列而有联系,共同表达主旨或论点。具体运用此方式时,可以是:

(1)按空间的分布或场面的转换安排层次,如综合性简报、调查报告、情况通报等,常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动态情况,按同一主旨,采用并列结构方式进行综合报道。

(2)按材料的性质归类安排层次,如经验类调查报告、总结、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常按材料的性质分为几个层次。

(3)按中心论点的若干侧面,提炼各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论证论点。学术论文等常用此方式。

3.结尾

结尾是文章的总收束。古人称“收笔”。和开头一样具有重要作用。好(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应用文写作常用开头方法有)的结尾能加深印象,更加明确全文的观点和思想。从形式上说,有了结尾,文章才会更完美。应用文常见的结尾方式有:

(1)总结式

总结式,是依据正文的中心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作出结论,点明主旨,以加深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