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作用发挥途径探讨 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四个途径

农村党员作用发挥途径之探讨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的发挥党员队伍作用,切实担负起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任,是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期,笔者带着课题深入各村党组织展开了调研,对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现状、问题及新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一、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现状 1、党员队伍在壮大。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全镇各级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全镇辖28个行政村,共有人口近10万人、党员2092人,现有48个基层党支部。

2、党员队伍更先进。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通过学习实践及培训教育,全镇48个参学党组织努力构建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美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特色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表彰奖励的各类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中,党员占96%以上,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 单守杰、“江淮好校长”宋在馥、“**县最美村官”周斌等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共产党员群体。

  3、党员永远走在前。几年来,各级党组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平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按照党员从事的产业、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因人设岗、因事设岗,使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两委”工作和社会事务管理,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桥口村崔兴阳是一名老党员,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退职后仍发挥余热,积极调解民事纠纷,促进村里的和谐稳定。目前全镇有约四分之一的群众出门打工、经商,其中党员就达120多人。外出务工的党员,建立了新的关系网络和销售网络,成为家乡的义务信息员和招商员。西楼村共产党员王之贵在外面开办了一个电子厂,他致富不忘众乡亲,帮助10多个老乡在浙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他又牵线搭桥,让浙江老板到西楼办起了家庭式服装厂,解决了30余名劳动力就业。

与此同时,镇党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迈出新步伐。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平台,制订了登记制度、党组织与流动党员联系制度、流动党员情况反馈制度、关爱帮助流动党员工作制度,构建了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截至目前,对全镇 121名流动党员建立了信息管理卡,建立咨询服务专用电话接听值班制度和受话登记制度,确保了及时向流动党员提供咨询服务。

  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突出问题   随着基层各项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群众路线教育的深入开展,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党员队伍结构与新形势不相适应。从年龄结构上看,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全镇基层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从文化程度上看,大多数基层党员为小学和初中文化,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弱,后劲不足;
从性别结构上看,男党员多,女党员偏少;
从党龄结构上看,21世纪以前入党的老党员多,新党员少。基层青年大量外出求学、打工,留在基层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培养对象少。“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现象,使基层党员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2、党员素质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期望不相适应。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见识不广,缺乏发家致富的途径和观念,需要基层党员干部为他们出谋划策。但现阶段部分基层党员这方面素质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一是党性修养弱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不少基层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宗旨观念缺失,党性意识、使命感、责任感淡化,“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想法滋生,认为“经济上没甜头、政治上没奔头、党员没当头”,信奉“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较重。党性修养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党员先进性。二是组织纪律松散。少数基层党员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完成党组织交代的任务、不带头缴纳党费,有的只考虑自己的个人得失,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三是致富本领不强。多数基层党员缺乏创新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满足于“三餐一宿”,安于现状,存在“一年看、两年干、三年等着干”的思想,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在生活水平、经济收入上在村里靠后。有的虽有“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显得无能为力。极少数甚至穷困潦倒,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则更无从谈起。

  3、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与基层党建工作的高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组织引导不强。有的村党组织成员工作思路不清,对如何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缺乏思考,对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点子不多,起不到示范引导作用。二是教育形式陈旧。基层党组织集中观看教育题材电影,以读文件、念报纸代替了丰富多彩的党员教育形式。三是管理力度不够。党员管理缺乏针对性,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不强。大量农民党员外出务工,形成了“流入地党组织不想管,流出地党组织管不了”的局面,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下岗”党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难发挥。

  三、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途径探讨   基层党员队伍,只有做农民致富的带动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做党的优良作风的实践者,做基层工作的支持者,做遵纪守法的带头者,才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来说有:
1、选好配强班子,提高战斗力。从被调查的路圩村、薛场村新农村示范村中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基层发展快,全靠党员带”。这些村普遍有“三个好”:有一个好“班长”,有一个好 “战斗堡垒”,有一支好党员队伍。他们的经验昭示:党员强化责任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新农村建设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选好一个人”就能“振兴一个村”。在基层党组织班子的配备过程中,基层党委要放宽视野,通过走访群众、摸透村情,全方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选“能人”来当家,选“强者”来执政。特别要从优秀青年农民、种养致富能手、个体私营业主或私营企业里的优秀分子中选拔能人进村班子。调整村支部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慎重周密,做到村“两委”干部服气、群众服气、被调整下来的干部服气。通过建立严格、可行的制度来理顺村“两委”的管理,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一班人要切实担负起带领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党组织、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强化党员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党员队伍的培训内容要做到“实”,要根据基层中心工作任务和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产业重点以及党员队伍的现状,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和重点,主要围绕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宗旨、基本政策,参加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等方面来开展培训;
教育形式要做到“活”,在抓好常规性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针对基层党员居住较分散的实情,采取组建巡回宣讲团、利用播放电教片、举办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组织现场参观示范讲解、请专家现场示范传授技术、到先进地区学习参观等形式,拓宽党员的知识视野,增强基层党员培训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和覆盖面;
培训目标要做到 “专”,力求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学有目标,本着党员缺什么就补什么,学什么最能发挥特长就培训什么,让每个基层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一技之长。特别要以主导产业知识和政策法规为重点,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示范,手把手进行培训,增强基层党员带头并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解决问题。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群众路线,引导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须臾不可背离的理论依据。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培训,把系统的党性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培训基层党员队伍中的骨干分子,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村级党组织要利用村里的各种会议、上党课、党员活动日等载体,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党员的党性意识;
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要把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与基层党员结对子,通过交心谈心、走访座谈等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解开心中的疙瘩,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利用报纸刊物、电教片等载体,组织收看、阅读,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围绕 “五个对照”开展大讨论,即:对照新党章和有关规定,看自己理想信念牢不牢;
对照党的宗旨,看自己的服务意识强不强,是否为集体和群众作了有益的事情,有没有侵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行为;
对照党员权利,看自己的党性觉悟高不高,是否履行了党员职责,有没有与党的要求不相符的言行;
对照党员义务,看自己发挥作用好不好,是否在生产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对照党的纪律,看自己的组织原则性坚定不坚定,有没有违法违纪,煽动、组织、参与非法组织及邪教活动。

  4、构筑活动载体,搭建发挥舞台。根据基层各项建设的主要任务,运用抓党建的方式和途径,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地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提供一个“干事创业”的舞台,组织开展“党员致富帮带”、“先锋行动”党建主题活动和党建带妇建、带团建等“以党带群”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找准切入点。适应市场需求,应对市场变化,结合具体实际,组织党员积极帮助群众选择致富增收的好产业、好项目,并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提供技术、物资、流通等各种信息和生产服务,组织引导农民群众闯市场,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5、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培养和树立一批具有说服力的先进典型,使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全局的良好效果。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党性强、能力强、敢闯市场、模范作用发挥好的党员,作为“示范户”、“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同时,根据市场化的要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农业生产环境、基层党员文化水平和科技认知能力等因素,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总体培养方案和规划。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少而精”的原则,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使先进典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并在宣传典型中学习典型,在学习典型中增加广大党员队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重点要深入挖掘典型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
多途并举,拓宽宣传途径,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注重骨干培养,使村组干部、广大党员走在学典型、赶先进的前列。

  6、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传统的组织活动模式,按照“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党员拥护、群众欢迎”原则,可以探索改变传统模式,按照党员的个性特长、素质意愿、实际情况,将基层党员队伍划分为参政议政型、科技致富型、扶贫帮困型、民主管理型等类型党小组,支部对党小组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把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与基层各项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与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与村务公开、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把党组织活动与群众性的活动融为一体,扩大知情权,体现透明度,从而增强和提高基层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在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建立起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改变过去不少党员“不愿管事、不会管事、不便做事”的状况。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