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交流材料] 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合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边疆和谐** ——**县开展“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交流材料 ? 自2007年省委提出开展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为内容的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活动以来,**县委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找准载体,切实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一、围绕“强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力 (一)突出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上,注重在“选、派、育、激”四字上做文章。“选”即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2007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拓宽用人视野,引导和鼓励农村种殖大户、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退伍军人、经商能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切实提高“双带型”村干部比例。同时,严格控制干部职数,积极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用。“派”,即实行“人才强村”战略,改变以往选派年青干部到村委会(社区)挂职的简单做法,实行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干部和聘用大专以上优秀待业青年到村委会任职制度。2007年,通过单位推荐或个人报名,最后经组织严格审查,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了26岁以下的10名优秀年轻党员到村委会任总支书记;
通过个人报名、面试、组织考核等方式,从200多名应聘者中择优聘用了30名大专以上优秀待业青年到村委会任主任助理等职,2008年招考聘用了13名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选派和聘用年青干部到村任职,为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此外,为推动边境沿线村委会经济发展,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推行了“警官任村官”制度,以“一警双身份”(双身份即干警和村官)的方式从平河、半坡、骑马坝三个边防派出所中选派了 25名干警到村委会挂总支副书记或主任助理。“育”即抓好基层干部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制定培训计划,灵活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载体,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村“两委”干部的有效途径,让村“两委”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以增强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激”即激励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在落实村(社区)干部基本生活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离任补偿经济待遇等基本待遇的基础上,对业绩特别突出的,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选拔(选举)为乡镇党政副职使用,或根据工作需要定向招录为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2008年乡镇换届选举中,将3名优秀村总支书记提拔任用为乡镇副职。

(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为进一步完善党课教员制度,向3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颁发了“党课教员”证。党课教员根据农村基层的实际确定授课主题,并通过采取集中教育培训、巡回宣讲培训、典型示范培训、现身说法培训等多种形式,把上党课与开展“农村党员绿色证书”培训等结合起来,大规模进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2007年以来,全县党课教员下村上党课200余次,举办村“两委”班子、村级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骨干党员等培训班200多期,培训1万多农村党员和群众,9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培训,有60个党员获得“绿色证书”,涌现出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310户。为提高农村党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现状,2008年,县委编制印发了具有乡土特色的《**县农村党员培训教材》,做到农村党员人手一册。

(三)探索扩大党内民主建设。一是实行党务公开制度。各级党组织不断建立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党内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公开信息反馈、党务公开检查考核等制度,目前,全县9个党(工)委和86个村(社区)党总支(支部)全部实行了党务公开。二是推行党代表常任制。制定出台了《中共**县委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党代表常任制工作。在今年年会前各代表团按照选举规定选举增补了16名党代表。年会审议通过了县委、县纪委2008年度工作报告,会议期间共收到党代表团提案30件,其中立案5件,意见建议25件,实现了党代表由“三天党代表”向“天天党代表”的转变。三是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以落实选举权为重点,在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单位(部门)中推行“公推直选”、竞争上岗等选人用人方式,扩大干部工作民主。

二、围绕“建阵地”,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一)注重抓建设。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增强农村党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的一件大事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按照“统筹规划、综合配套、发挥功能、提升水平”的工作思路和“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狠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07年以来,以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七有”为目标,累计投入274万余元,完成了57个村党总支1个社区党总支活动场所建设和内部设施配套工作。同时,实施了以农村、机关、学校等7个领域基层党组织为主的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24个县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7家单位被列入州级基层党建示范点。

(二)注重抓延伸。按照“硬件建设力求规范,软件建设体现特点”的党建工作思路,在抓好行政村活动场所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村小组延伸。在实施过程中,为树立国门形象,先重点抓好平河、半坡两个边境乡 23个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2007年到今,投入94余万元,完成了17个边境沿线村民小组和其他乡镇2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任务和内部设施配套工作,且均达到了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七有”目标的要求。

(三)注重发挥作用。一是发挥“课堂”作用。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通过科技培训课堂、专题讲座、科普宣传栏、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市场经济、农业科技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规范远程教育播放制度,让干部群众学习农业科技,了解外界信息。二是发挥“娱乐”作用。有的村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建立了村级书报阅览室,配备书报,免费向村民开放借阅,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引导共青团、妇女等组织定期举办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农村社会主义新风尚。三是发挥“阵地”作用。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组织广大党员上党课、听专题报告,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搞好民主管理,坚持“一事一议”,对集体土地承包、修路等重大事项,召开支部会、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讨论或决策,并将决策事项及时进行公开,保证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围绕“聚人心”,搭建联系服务群众平台 (一)开展“三联系”活动。以聚人心、促发展为目的,建立了县委委员和县委候补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分行业联系党员、党员以责任区为范围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制度,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党群联系链”,拓宽了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当前,联系范围涉及33名县委委员、2名县委候补委员、225名党代表、1125名党员、5625名群众。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通过组织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党代表大会的精神及有关决议、决定,特别是宣传好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帮助党员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意识。在县委作出重大决策前,受县委委托,广泛征求所在党组织党员群众的意见,同所联系的党员群众一起进行论证分析,献计献策,为县委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同时,通过深入了解、掌握党员活动情况,摸准党员的思想脉搏,了解党内各种倾向性思想反映,研究、探索新时期发挥党员作用的新途径等。

(二)开展民情恳谈活动。为改变干群关系,营造一个群众能说话,干部能倾听的场所和空间,2007年以来,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乡镇机关普遍设立“民情恳谈屋”,民情恳谈活动为解民困、排民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成了**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亮点。自推行民情恳谈制度以来,全县80多个民情恳谈屋开展“民情恳谈”活动560次,参加人数1500余人次,征求党建、生产、生活、公益事业等意见、建议300多条,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350余件,群众在诉说自己的愿望中拉近了与干部的距离,干部在知民情中改进了工作作风,在办实事中改善了干群关系。

(三)成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搭建服务党员**台,大胆探索创新,2008年初,率先在全州建设了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主要围绕党组织关系接转、党内资料查询、党务工作咨询、党员教育资料服务、党员求助热线服务、代理承办服务、特殊群体党员帮困、便民服务等八大功能开展工作。党员服务中心建成运行近一年来,共转接组织关系10次,接受咨询9人次,为****地震灾区收交“特殊党费”21.27万元,帮扶困难党员20名,发放关爱资金15.5万元,发放科普、种植业、养殖业书籍300余册。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实践,初步构建了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新体系,拓展了党内服务的新领域、找到了服务党员的新载体,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四、围绕“固边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探索实行以企带村。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自愿结合”的原则,组织经济效益较好的10家非公企业和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10个村委会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十企结十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在工作中,注重把党建工作、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动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优秀党员担任农村经济顾问等,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目前,**红冉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富春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家非公企业通过对**镇马宗、牛孔乡牛孔等十个村实行协助、帮扶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同时也为企业营造了声势,扩大了影响,从而为企业找到了良好的投资机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开展“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活动。积极探索党建促经济的党建工作模式,树立“产业是支撑、组织是保障”的理念,采取“独建、联建、挂靠”等方式科学合理设置党组织和建立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好“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活动,2008年,全县组建了**镇阿者落马党支部蔬菜协会、**镇大寨党支部哈尼服饰协会、骑马坝乡苏尼党支部橡胶协会等22个产业(协会)党组织,为真正达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结合**“边疆、民族、贫困”的县情特点 ,认真抓好新一轮“兴边**”工程、“整村推进”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督促做好农村“五通”工程落实,不断夯实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引领各级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医疗、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全县解上学难、看病难等“五难”**工程,切实解决好惠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