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材料范文两篇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材料范文两篇

  镇域强则县域兴,镇域富则全民富。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下面是由东星资源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范文,更多优秀文章尽在东星资源网,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材料范文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篇一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大力促进我县镇域经济的科学发展,真正把发展镇域经济作为我县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我委组织开展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经济布局,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镇域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攀升。“十一五”期间,全县各乡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6.6亿元迅速攀升至20xx年的138.5亿元,年均增幅为19.6%。三次产业比例由原来15.9:64:20.1调整为20xx年的12.7:65.5:21.8,二三产各提高1.5和1.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由28.7亿元、0.6亿元提高到78.9亿元、1.6亿元。镇域经济实力的提升也给居民带来了实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884.81元增加到20xx年的7324元。

  二是项目聚集区经济效益较为明显。从全县各乡镇情况看,项目相对集中的地区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孝直镇充分发挥机械加工企业较多的基础优势,先后引进了汇九齿轮、汇源齿轮、瑞翔轮胎等30余家企业,机械加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目前,全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3家,1-11月份完成销售收入35.2亿元、利税5亿元;安城镇大唐风电、山水水泥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成就了安城以水泥建材为主,食品、纺织、电子元器件为辅的产业聚集带。截至11月底,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家,销售收入29.7亿元,利税3.9亿元。孔村炭素产业聚集区,镇域内多家炭素企业更是成为全镇实现经济效益的中坚力量,全镇炭素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

  三是特色经济优势凸显。全县各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孝直镇做大做强机械加工和蔬菜两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东部蔬菜、中部驻地及工业园、西部林果及旅游开发的三大特色经济格局。孔村镇极力促进炭素聚集发展和食用菌链条延伸,并强化产业扶持,“东菜西菌中药材”这一特色农业也悄然繁荣。玫瑰镇围绕玫瑰产品深加工做文章,20xx年先后引进4家企业,并与黄金搭档、蓝贝集团等知名企业接触、洽谈,走出了一条玫瑰产业特色之路。

  四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0xx年全县各乡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安城和孔村两个镇的增幅则分别达到了32.5%和27.7%。8万吨球铁管件、山水水泥扩产、二机床铸件加工、大唐风电场、龙冈梦幻谷、阿胶古城等一大批项目先后落地,豪客太阳能热水器、亿丰集团综合市场等项目完成签约,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力引擎。20xx年,全县各乡镇累计引进内资2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1万美元。

  二、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推进镇域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镇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突出。受区位环境、人文历史等一些因素影响,我县镇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20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8.1倍;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11.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20.9倍。具体到乡镇内部,产业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以20xx年全县7个乡镇三次产业实现增加值排序为例,东阿镇一三产排序均是第三,但二产排名第六;孔村镇二产排序第一,但一产三产排名第四和第六。产业“短腿”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镇域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有些乡镇对镇域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相关知识和先进经验学习不够,“经营城镇”的理念淡薄,没有将产业发展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产业发展的定位、布局没有详尽的构想与设计,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引领,使得产业发展比例不合理,缺少主导带动产业,镇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

  三是镇域规模小,难以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榆山锦水两个办事处地处县城驻地,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受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相对较大。东部安城镇被列入市级小城镇提升镇,宝贵的发展契机将推动安城镇域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对于其他乡镇来说,由于区位因素、市场因素的限制,加之招商引资中对于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布局安排和明确的引导,造成了有些乡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资源的集聚能力较小,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导致镇域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四是镇域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较多。目前我县不少乡镇发育程度不高,功能不健全,镇域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镇域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滞后,乡镇建设政策环境不太好,障碍较多。

  三、对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和积累,我县镇域经济正进入一个大提升、大跨越的加快发展时期。为促进镇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应在如下方面实施突破:

  一、坚持规划的科学引导,为镇域经济绘制合理完善的发展蓝图。切实抓好镇域经济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重点发展东部工业区。依托工业园区中心区、东部片区(安城)、南部片区(孝直)、孔村炭素产业园,沿济菏高速公路重点布局机械装备、水泥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建设清洁能源、玛钢管件、炭素制品基地。玫瑰、东阿以现有产业为基础,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拉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外延,逐步形成兼具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区。围绕锦水、玫瑰、洪范一带,加快建设玫瑰湖湿地公园、龙冈梦幻谷、阿胶古城等重点项目,逐步打造中部生态休闲观光区。

  二、全面推动产业升级,推动镇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各乡镇要科学规划,结合本地的产业现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找准产业定位,明确主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目前镇域经济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形成比较优势。二是加快淘汰消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三是牢牢抓住我县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大好契机,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县镇域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浪费少、环境污染低、自身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三、积极构建服务体系,为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力的要素支撑。一方面,采取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电子商务、融资担保、现代物流、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专业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在重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在财政专项支持、用地指标安排、以及税费收取、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助你成功,促我发展”的服务理念。建立完善市场准入体制机制,鼓励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破解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对于后续阶段的创业辅导、市场开拓、品牌培育、信贷融资、技术创新、税费减免、建设用地以及重点项目的建设要给予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

  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为镇域经济注入永久活力。首先是加强领导,增强意识,制定规划,措施落实。镇委镇政府对全镇发展民营经济要有一个长远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划。主要领导人要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实施,限时完成,适时调度,准时验收。其次,宣传动员强培训,增强素质办个私。各镇要巧抓时机,多种形式宣传,增强干部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另外,定期对个私业主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积极促成一大批素质高、业务精、管理强的个私业主兴办企业的良好局面。然后,全方位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群体,扩充镇域经济总量。最后,调整优化镇域民营产业结构,突破画地为牢的局限,走出镇域找市场,把镇域版块建成城市工业的配套加工基地、原料供应基地和城市的优质农产品配送基地,增强镇域民营经济的生命力。

  五、坚持以城镇带动农村,以流通融合城乡,促使城乡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镇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镇域经济要主动承接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找准与县域经济的互动点,积极开拓城市市场,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发展市场空隙型产业和拾遗补缺型经济,县域应突破属地局限,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开拓农村市场,主动与镇域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县级城市建设,以县城和建制镇为基础,强力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建设和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使镇域城镇成为当地农产品的一级集散中心,拉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连接城乡的循环流通,冲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局限,以流通拉动城乡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篇二

  都说发展就在身边,其实身边的变化最能体现看得到的发展。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身边所发生的变化经让我感到非常欣喜: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每月又涨了好几百块钱的工资;城区内文城东路、文心西路、北坛东路、城阳路等一条条笔直的马路相继改造拓宽竣工,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沭河公园、城阳公园、文化广场等休闲健身的去处越来越多;县城到安庄、果庄、桑园、东莞、中楼的道路改造后越来越顺畅……

  作为一名莒县普通的公民,我时时刻刻关注着莒县的发展,《莒州通讯》、莒县新闻、莒州网、莒县论坛都是我每天的“必修功课”。今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抢抓“蓝、红、金”三大国家战略机遇,深化实施“四大战略”,大力推进 “五大行动”,着力实现“六大突破”, 全力突破县域经济,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一年一跨越、两年翻一番、五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目标令人鼓舞、目标催人奋进,县域经济发展,人人都须担当。要想实现莒县经济飞速发展,关键在于镇域经济发展,关于镇域经济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抛砖引玉:

  一、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镇域强则县域兴,镇域富则全民富。镇域经济应当成为整体突破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充分挖掘镇域经济发展持久动能。

  (1)、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镇域经济的经济实力和档次、转变镇域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如刘官庄镇的塑料、夏庄镇的茶叶、峤山镇的大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经验,要立足于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尽快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2)、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的发展要走集约化、区域化发展思路,也就是走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切忌广撒芝麻盐,零零散散,单兵作战。工业发展的集约化、区域化符合工业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能够加快产业聚集,也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服务,还可以节约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如我县正在探索的刘官庄、龙山、长岭、招贤、浮来山镇等特色产业聚集区,如果能够利用好,必将打造出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平台。

  (3)、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破解镇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发展镇域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依托,而在资金的来源上,招商引资无疑是不二的选择。但是招商引资要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创新思路、积极拓宽渠道。特别是要用足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向政策要资金,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支持。同时,招商引资,软硬环境是关键,硬环境就是要抓好小城镇建设,软环境就是要提高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项目推进机制,改善外商投资服务方式,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处理,以优质服务来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

  4、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镇域特色经济主力军的作用。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是其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希望所在。大力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就等于搭建好了新一轮发展的平台,增强了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杀鸡取卵,要坚持抓环境、抓引进、抓培植、抓提高的方针,倍加呵护,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民营经济成为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主力军。

  二、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镇域经济发展环境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坚持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搞好小城镇的建设。要坚持“富规划、穷开发”的原则,在规划上高水平、高标准,舍得投入,在开发上厉行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坚持“求精不求大”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加强建设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要突出抓好城镇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坚决整治脏、乱、差的问题。要加强城镇管理,全面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努力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但是综观我县镇域小城镇建设,大多重建轻管,比较粗放,需要改进。

  (2)、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为条件:城镇建设靠产业发展来驱动,产业发展靠城镇环境来支撑。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基地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确立自己的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促共进,不断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中心镇和地处城郊的乡镇,如店子集镇和陵阳镇等,要把发展第三产业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人气、聚集财气,让城镇更加繁荣。

  (3)、加快旧村改造步伐。旧村改造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抓好旧村改造,是体现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密切党群关系的需要。

  总的说来, 旧村现状及其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根源及地理背景,旧村的改造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改造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涉及村集体、村民、政府、开发商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的复杂的工程。因此如何明确旧村改造的方向和目标,如何制订真正合适的改造方案,如何从政策、体制、操作方式等各方面真正保证改造能够顺利实施,需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现在,我县大部分的村庄老村、空心村问题非常严重,有的村子一大片区域几乎无人居住,全是岌岌可危的破旧房屋,如何改造好旧村、空心村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项新的课题,也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的基层干部要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群策群力,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使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同时,还能为工业经济、招商引资腾换出一部分土地,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