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书信

篇一:杨开慧日记公开 (500字)

与毛泽东结婚第七年,杨开慧就失去了毛泽东的消息,毛泽东甚至连一封信也没有给她。又一年过去,杨开慧终于收到丈夫的信,但仅有的一封信还是没能消除她对毛泽东的思念。

就在毛泽东艰难地带着秋收起义队伍往赣南进发时,留在长沙做秘密工作的杨开慧也十分牵挂着毛泽东。特别是秋收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反动当局立即通令各军,“获毛逆者,赏洋5000元”,这让杨开慧日夜担惊受怕,寝食难安。与丈夫分离,生死两茫茫,这让杨开慧陷入了绝望。

1927年,是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七年的时间,这七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夫妻如影相随,即使分开,时间也不是太长,而这一次毛泽东走后几乎整整一年杳无音信,就连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和妹妹毛泽建也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他们和毛泽东一样不知了去向。

终于在1928年10月,两人分离一年后,杨开慧收到了毛泽东的一封信。那是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后,用暗语给杨开慧写的信,信里大意是说,我在这里做买卖,赚了钱,生意兴隆,信里还提到自己的脚伤一直没好??

毛泽东的信被送到长沙一个叫罗家铺子的地下交通站,家中保姆孙嫂每隔几天就到那里看看有没有信件什么的。等毛泽东的这封信辗转到杨开慧手中时,距离写信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就这样,也让杨开慧激动万分,毕竟丈夫他还活着。

杨开慧看着毛泽东的信,不觉百感交集,她写了一首怀念毛泽东的诗,题为《偶感》: 天阴走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这封信之后,杨开慧再没有收到毛泽东的任何信件。杨开慧曾多次通

过地下组织要求去苏区找毛泽东,但长沙的党组织见她身边拖着三个孩子,加之反动派对井冈山重重封锁,无法批准她的要求。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开慧似乎感到自己的心被一点点地掏空。她终日神情恍惚,万般无奈,只能用写日记的方法排遣自己内心孤独无助的绝望。但又怕日记落在敌人手里,因此每次写完日记后,杨开慧就将日记本藏到卧室后墙的砖缝里。没有想到这一藏就是52年,杨开慧三年间写的日记与文章随着老房子一起沉默了??直到1982年3月10日,工人们在修缮杨开慧烈士的故居时,打开卧室后墙,一摞杨开慧的手稿惊现于世人面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埋藏,12页的手稿居然保存得整齐完好,字迹清楚。日记是用毛笔从右往左竖行书写的,有4000多字,字体清秀流畅,与杨开慧已有的文献对比,毫无疑问这就是杨开慧从1927年到1930年被捕前这段时间写下的。

日记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她思念丈夫几乎不能自拔的一种哀怨与担心。日记中还记录了毛泽东过生日的那一天,她背着家人买了一些菜,晚上又煮了长寿面,她以为用这样的方式为丈夫的生日祝寿,其他人不会知道。没想到杨开慧的母亲心里也记下了女婿的生日,那天母亲与杨开慧睡在一起,安慰女儿,以减少她怀念丈夫带来的悲伤。

杨开慧平时在家人跟前尽量不流露伤感的情绪,可是一睡到床上她就会躲在被窝里哭,她甚至对着她的弟弟说:“你们谁把我的信带给他,把他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就像这样思念毛泽东的话,她在日记里写了很多很多,有哀怨的,有惊恐的,也有发狠的,所有这

些归结在一起,就是她无法从爱的漩涡中解脱出来。

现代人如果单看杨开慧写的这些日记,是无法将她与革命家联系起来的,也无法将她的思念落实到叱咤风云的伟人毛泽东身上。然而,这对革命伴侣的思念和情感宛如民间的一对普通夫妻,杨开慧也就像一个痴心的妻子对远行的丈夫充满了无限的思念。

篇二:假若杨开慧没有牺牲

没有牺牲,而是随毛泽东到了陕北,到了延安,那么江青可能连见毛泽东的机会都没有的,更不用说她成了毛泽东的妻子,当然这只是假设。

前些天,在网上偶尔读到《毛泽东在1925》电子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它,深深被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恩爱所吸引。在那样的年月里,他们并肩战斗,办夜校,斗恶霸,当春天来到,昭山冲里的杜鹃花开得红艳艳的时候,毛泽东为了表达他对妻子的深爱,亲自上山采撷一大束映山红献给杨开慧,这种情深,多么令人向往。与此同时,我突然想,假若杨开慧没有牺牲,那么她对毛泽东及对中国后来的革命或建设,会有什么影响呢?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我对杨开慧及其人格魅力的崇敬。在中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杨开慧,一个北京大学教授的女儿,凭其当其当时的优势,找一位有权或有钱的公子哥儿,完全是能做得到的,然而她能与毛泽东相识并结婚,确实是她的慧眼,更她的幸福。然而用今天的话来说,她选择了毛泽东,也就意味着她选择了艰难与风险。因为在那样年代,毛泽东及他的战友们,正在做着几件为当局所无法容忍的大事儿,随时有被杀头的危险,况且当时的毛泽东身无分文,前途末卜。这些危险,这些状况杨开慧不是不知道的。可是她毅然选择了毛泽东,决心追随他一生。然而令人惋惜和悲痛的是,杨开慧在那恶劣的环境下,不幸于1930年10月被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1930年11月14日就义于长沙。杨开慧从逮捕直到牺牲前后的所作所为,已为人们广泛所知,她对同志的关怀,对革命的忠诚等等事迹莫不让人尊敬。但我对于杨开慧在逮捕前只身一人与敌周旋,在四周黑暗,丈夫又不在身边,而作为一个女人,她是那样的无助,她是那样地对丈夫的思念的时候,当我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这天天气骤阴,朔风阵阵,杨开慧思念毛泽东不已,顺手写了一首《偶感诗》。诗曰: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翅,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的时候,我不禁潸然泪下;当杨开慧就在被枪决之时,敌人要她与毛泽东离开夫妻关系,而杨开慧坚定地说,头可断,要我与毛泽东断决关系绝不可能的时候,我再一次地流下热泪,杨开慧对毛泽东的情可见是多么地深呵!而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牺牲,是怎样的呢?杨开慧被杀害的消息传来,毛泽东泣不成声,只有一句百身莫赎。而在其后,毛泽东对她的追念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余暇,毛泽东有时望着夜空中的一轮皓月,不禁想起了杨开慧。中国古代有嫦娥成仙奔月的美丽传说;有吴刚学仙,误犯仙规被判伐月宫桂树的神话,据说那桂树是即砍即长,吴刚也就只好不停地砍下去。毛泽东想起这些神话,不禁对月遐想,开慧莫不是也成仙奔月了?他似乎看到月宫中的吴刚捧出桂花酒在欢迎开慧,嫦娥舒袖长舞,庆贺寂寞的广寒宫中来了一个新女性。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开慧将来有一天在月宫中看到,她的丈夫毛泽东统率大军夺取了全国政权,自己为之牺牲的革命理想已经实现的话,那她该是如何激动阿

可见,毛泽东与杨开慧原是极恩爱的一对夫妻。如果杨开慧没有牺牲,哪有后来的贺子珍与江青?如果没有这两位,那么后来的情形又将怎样呢?

贺子珍与毛泽东可能稍复杂些。根据资料,在杨开慧没有牺牲之前,由于消息不通,及当时的环境,毛泽东已与贺子珍结合了。然而,成婚之前,毛泽东就曾神色黯然地告诉过贺

子珍:自己结过婚,妻子杨开慧和3个孩子留在湖南老家,久无音信,生死未卜。婚后,夫妻二人住在附近的攀龙书院八角楼时,他发现子珍总是将一个旧包袱另外放着,便问里边包的什么?贺子珍说:我的行李。你什么时候将开慧姐接来,我什么时候离开。她带着3个孩子,多不容易呀。可见,倘若杨开慧没有被逮捕,他回到了毛泽东的身边,那么依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恩情,他们将仍然会做一对夫妻,而贺子珍也将接受这一事实。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贺子珍在离开毛泽东后,以她的性格,她或将成为一代巾帼英雄,一名显赫的女将军。当然,她与毛泽东将是极好的朋友,而与杨开慧则是很好姐妹。

诚然,后来的江青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如果杨开慧没有牺牲,而是随毛泽东到了陕北,到了延安,那么江青可能连见毛泽东的机会都没有的,更不用说她成了毛泽东的妻子,当然这只是假设。事实上,1938年11月,45岁的毛泽东和24岁的江青结婚了。毛泽东、江青两人的婚姻生活最初是幸福的。江青比较懂得毛泽东的爱好,毛泽东喜食辣椒,江青便会让窑洞飘满辣椒味;毛泽东喜欢京戏,江青就给毛泽东放唱片&&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江青履行了一个妻子应有的职责。由于历史因素,再加上自身的个性,出身演员的江青后来却错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又扮演了反面角色,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令人扼腕的印记。。(摘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一起的日子:巨星闪耀》)不过我们还是要回到假设上面,尽情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试想,如果新中国成立后,杨开慧仍是毛泽东亲密的妻子,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后来的文革中,她将与江青一样成为文革的急先锋吗,她将与江青一样搞出八个榜样戏吗,更或者,她将与江青一样,对自己的同志无情的打击与迫害吗?我想,杨开慧不可能是江青那样的,因为杨开慧是一个正统的女子,是一个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革命家。再者,还可试想一下,假若杨开慧没有牺牲,文革能否发得起来,尚或是个末知之数呢。而这,对当时的中国走向,及对将来的中国又是怎样的一个影响?写到这里,我便想起了历史上的马皇后,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原配夫人。据载,马皇后,名秀英。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不太可行的政事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等等。马皇后的正直善良,是朱皇帝所尊敬的,对她的许多建议也是听取的。当然,明朝的朱元璋岂能与毛泽东相比,毛泽东不是朱元璋,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太阳,直到今天他老人家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心灵与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之所。自然,杨开慧也不马皇后,然而,杨开慧比马皇后更贤明,马皇后所有一切优点,杨开慧都将有。如此说来,仅就杨开慧与毛泽东的夫妻情深,在毛泽东将要发动运动的时候,或者发动后,杨开慧难道还不比马皇后吗?

答案应是很明显。

好了,假若杨开慧没有牺牲,这仅是一点假设罢了。然而,历史上或我们的身边,对一些人,或一些事作些假设,往往会让我们得到一些想不到的结果,会让我们的思维张力得到更多的放大。然而,不论你对历史或当今,是否曾作过某些或作过怎样的假设,有些精神或人格魅力将直抵我们的心灵。

篇三:杨开慧手稿八篇

“毛泽东革命伴侣”的形象,杨开慧的故事虽为人津津乐道,但其真实形象,也在这津津

乐道中丧失掉了。本专题整理了杨开慧去世前三年留下的八篇手稿,尝试呈现一个真实的杨

开慧,包括她的爱情,也包括她的信仰……

这八篇手稿是1982年和1990年修缮杨开慧故居时从其卧室屋檐下及后墙砖缝中发现的,

毛泽东生前从未见过这批手稿。我们参照现有资料,将这些手稿原文考订完整,并分类呈现

如下:

共和国辞典:杨开慧的手稿

2012-04-05 第77 期 共和国辞典.

谈毛泽东:从疯狂思念到怀疑自己被“丢弃”

杨开慧与毛泽东

从这八篇手稿的内容来看,主要还是记述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牵挂、思念、等待和失望。这三年中两个人几乎失去了一切联系,所以虽然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情一直没有改变,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她心中的哀怨之情也在淤积。她开始逐渐表现出对毛泽东的失望,甚至怀疑毛泽东是否已经将自己“丢弃”。手稿中有关毛泽东的内容有如下几篇:

一、《偶感》和《寄一弟》:“念兹远行人,……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按照时间推算,杨开慧的手稿中最早的应该是题为《偶感》的五言诗,写作时间据考约为1928年农历10月下旬,即公历12月上旬左右,具体日期不详。这首诗主要写杨开慧对毛泽东思念之苦,全文如下:

【手稿一】《偶感》

天阴起溯?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一秀妹,前兹为我亲。臆(忆)昔自京归,同□□□昏。偶去三五日,适有北人至。狂跳盼□归,急切如□眉。尔后入福湘,伊自往岳阳。住岳不数月,仍复归长沙。急切思若[故]人,重复得相亲。当时各陈迹,历历在吾心。风云变莫测,人情迹复如。追索伤我怀,五内□煎熬。愿将金石意,感尔故人心。朋情至可贵,无可相比伦。户有一纯姊,思伊□我怀。能识我衷肠,能别我贤愚。城中有文元,不识伊处居。爱我当无变,情怀永相依。良朋尽如此,数亦何聊聊。念我远方人,复及数良朋。心怀长梦之,何日复重逢。(载于《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100周年》)(其中“□”为手稿残缺不全或者字迹不清的部分。)

编者注:此诗写作时杨开慧已经大半年未有毛泽东音讯,她孤身一人带着三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在长沙板仓苦等。直到杨开慧牺牲这三年间,两人始终未再见面。诗中“远行人”即毛泽东,“秀妹”、“一纯姊”、“文元”系杨开慧

少年时期的学友。

【手稿二】《寄一弟》(诗)

你现在是父亲热爱的情人!

你许给他归来,归来。

我看见老人的心已如火焚了!

归来哟!归来哟,

伤心的别离,它的结晶品,凄凉,寂寞

已渐长渐大了,

希望你呵,带一点消息回来!

这一颗心,你去等罢,比火焚□多少?

归来哟!归来哟! (载于《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100周年》)

编者注: ①手稿中注明这首诗写于“一九二九年古历四月初八日”,即公历1929年5月16日;②一弟,即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1926年入党,1928年7月被湖南省委委任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929年年初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年底在汉口被国民政府逮捕,1930年2月22日去世。

从杨开慧写给杨开明的另一封信中可以看出,杨开慧在1929年5月中旬之后曾收到过杨开明的一封来信,信中介绍了毛泽东的近况,说其有可能会去上海。杨开慧终于得到了些许安慰,她在回信中欣喜地说:

【手稿三】《寄一弟》(信)

一弟,接到来信,万分喜慰!其实,我是一个最能达观的人,并不忧苦得怎样利[厉]害。不过总有点难忘情,感情一时

一时像暴风一样的来了,一些时又去了,大体是平静的。……那封像遗嘱的信(编者注:指1929年3月未发出的写给杨开明的《给一弟的信》,具体内容见本专题第二部分),没有发来,你能回家一转,极所盼望。他未必能来上海吧?我到[倒]愿意他莫来上海哩,我又要不放心了呵!(载于欧金林《留取丹心照汗青——馆藏新发现的杨开慧手稿试读》《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三辑,2006年12月岳麓书社出版社发行)

二、《从六岁到二十八岁》自传:谈毛泽东感情出轨与自己的信仰问题

1928年6月20日,杨开慧撰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散记《从六岁到二十八岁》,在这篇散记中,她回忆了自己的婚恋观及与毛泽东的爱恋过程。欧金林在《留取丹心照汗青——馆藏新发现的杨开慧手稿试读》中将此散记的原文摘录如下:

【手稿四】《从六岁到二十八岁》之一:“我要一个信仰!我要一个信仰!来一个信仰吧!!”

“[这]样悲[惨]□□□□[世]界”。我从六岁时起,就得了这个□□。我想□□□□□□□六岁的人,能够有这样老大的思想,假使不是我自己的经历,或许我也会不相信。我的[身][体]生下来就弱得非常,一哭就要晕的,一切和平常小孩不同,小孩是好活动的,我不爱活动,小孩是不能深思的,我能够深思。或许就是这个原因——病的原因吧?那时候,我是同情于畜类;那时候,我还不大知道人的事,但我已知道人是要死的,这也是一个很大惨影在我的心里。每当[晚]上上床睡觉,这些惨影,如杀鸡、杀猪、人死,在我的脑际翻腾起来,那真痛苦!我现在还完全记得那个滋味!我的哥 哥,不但哥哥,许多小孩都是一样,我完全不能了解他们,为什么他们能够下手去捉小老鼠、蜻蜓玩,完全把它做一个(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杨开慧书信)

不知痛痒的东西待遇。

我是舍不得我的母亲去受那样的痛苦——看见我死的痛苦——不是有这一个有力的牵绊!那我检(简)直没有生活下来的可能了!

我很想寻出一个信仰来!后来我决定了我的态度,尽我的心,尽我的力,只要做到这一个“尽”字,其余就不是我的责任了。我安心要把身体弄强健,尽我的力去驱逐病魔。这个方针定了不久,我就到了北京,那个时候是十六岁的光景。我清早起来洗冷水澡,行体操。我只穿一件旧棉袄过冷天。那时现出我的意志力出来!我觉得我无论什么都能受,我检(简)直相信人的寿命,可以由人的意志力去延长它的。

那时我同情下层生活的同胞,我忌(嫉)恨那些穿华服只顾自己快活的人。我热天和下层生活的人一样,穿大布衣。

这个时候,大约是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对于结婚也已有了我自己的见解。我反对一切用仪式的结婚,并且我认为,有心去求爱,是容易而且必然的要失掉真□神圣的不可思义(议)的最高级最美丽无上的爱的!我也知道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事,而且普通人是懂不到这一头来的。然而我好像生性如此,不能够随便,一句恰好的话可以表现我的态度出来:“不完全则宁无。”

父亲死了!我对于他有深爱的父亲死了!当然不免难过,但我认父亲是得到了解脱,因此我并不十分悲伤。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会同他结婚(因为我不要人家的被动爱,我虽然爱他,我决不表示,我认定爱的权柄是操在自然的手里,我决不妄去希求。我也知道都像我这样,爱不都会埋没尽了么?然而我的性格,非如此不行,我早已决定独身一世的)。一直到他有许多的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不是一位朋友,知道他的情形的朋友,把他的情形告诉我——他为我非常烦闷——我相信我的独身生活,是会成功的。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运命!因为我的意志早又衰歇下来了,早又入了浪漫态度中,早已又得了一个结论:“只有天崩地塌一下总解决!”除非为母亲和他而生,我的生有何意义?过了差不多两年的恋爱生活,……

现在我的倾向又入了一个新时期,我想在学问里头,得到一些滋润物,把我已枯的生命贯(灌)溉扶持起来!或许能有一个新的发现,或许有一天我要叫着,我从前的观念是错了!

唉!杀!杀!杀!耳边只听见这种声音!人为什么这样狞恶!为什么这样残忍!为什么呵???我不能去设想了!我要一个信仰!我要一个信仰!来一个信仰吧!!(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日写成,载于欧金林《留取丹心照汗青——馆藏新发现的杨开慧手稿试读》《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三辑,2006年12月岳麓书社出版社发行)

编者注:欧金林摘录的原文中倒数第三段最后有一部分内容被略去了,那么这部分到底讲什么呢?我们从2001年出版的《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100周年》一书中找到了省略的内容:

【手稿四】《从六岁到二十八岁》之二:“他终竟没有背叛我,他没有和她发生更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