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说明文摘抄

篇一:中考阅读技巧和方法,名篇训练(名家名篇)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整理汇总(P3)

第二部分:现代文(P19)

1.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2. 你为什么拿这一个

3. 母亲 4. 松 子 茶

5. 买馒头 6. 对一朵花微笑

7. 春天的心8. 充满“气泡”的建筑

9. 小镇的女人 10. 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

11.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12. 当航天科技应用于生活

13.唱响自己的歌 14.寂寞女儿心

15.海啸 16.乡情

17.天堂的灯18.人生的标点符号

19.鲁迅的生活片断20.临窗看柳

21.日光.手帕 22.智力测试

23.走进天堂的门票24.一只手套

25.我最好的老师 26.最后一课

27薄暮下的刀锋28.巧克力的往事

29.秋

第三部分 初中语记叙文阅读训练 (P48)

1.问题中加题目 2.礼物

3.三村传圣火 4.那条河流

5.峭壁上的树 6.朋友

7.会飞的蒲公英 8.父亲的信

9.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10.我的信念

11.兰草12.门的悬念

13.老师的泪 14.华老师,你在哪里

15.1个7美元的梦 16.海燕

17.玫瑰树根 18. 玫瑰树根(二)

19.人间第一爱20.人的光芒

21.小院呤 22.一棵树

23.新叶24.剥豆

25.特殊的观念26.太阳路

27.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 28.秋天的怀念

29.父亲30.墙

31.访兰32.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33.傅雷家书 34.爱的礼物

35.多年父子成兄弟 36.忆读书

37~56 短文

第四部分 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 (P106)

1.幸福没有榜样 2.勤劳是一种恶习

3.有生命就有希望4.寻找快乐

5.容忍被人等于善待自己6.你不必完美

7.议挫折 8.八度幸福

9.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10.读书率下降是什么危机

11.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12.为别人鼓掌

13.谦卑的人有福 14.人的价值

15.留点空白 16.心系一处

17.读”死”书与读”活”书18.读书的”坎儿”

19.别让委屈再版20.骗局

21.”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22.母语

23.给人生加个意义 24.拒绝句号

25.孔子的洒脱 26.给女儿的一封信

27.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28.好梦何必成真

29.另一种真爱 30.从香菱学诗谈起

31.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32.美的断想

33.放飞美国 34.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35.美在何方 36.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

37.论时代38.为什么母语学得这样好

39.战胜自己 40~42.短文

43.论青年与老年44,45.短文

4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7.短文

48.将终生学习带进21世纪49.苦与乐

50,51.短文 52.论美

53~64.短文 65.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66.乐趣的果实 67.最苦与最乐

6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69.说”话”

70~72.短文 73.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74.对自己人生负责 75.敬业与乐业

76.黄岩岛,到底属于谁 77.将自己切成一颗砖石

78.跟自己比 79.谈自己

第五部分 初中说明文阅读训练 (P177)

3.4.5.6.8.9.10.11.13.16.17.18.21.22.26.27.28.29.30.31.34.36.38.43.44.短文

1.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2.西部文化与西部开发

7.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12.荷花之谜

14.人类水资源现状15.黄土高原曾是秀美山川

19.超越哈勃20.人造肺:让人像鱼一样畅游

23.黄河 24.人类和技术环境

25.指纹的奥秘 32.把”绿色”穿在身上

33.沙尘暴敲响警钟35.辣椒

37.人口与环境 39.撒哈拉的变迁

42.中国新一代轰炸机-飞豹 45."空中恶魔”酸雨

第六部分 全国各地2012中考语文阅读汇编(P213)

1。白梅无价2。国有“容”的人生

3。让土地休息一会儿 4。一个馒头

5.槭树下的家

重庆市历年中考汇总

(2001年)1。无根的花 2。清明的心弦

(2002年)1。你家纳米了吗 2。①彩票②我的彩票观

(2004年)1。音乐之伴 2。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

(2005年)1。梅香2。常常爱惜

(2006年)1.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2。破茧成蝶

(2007年)1.没有一种给予视理所当然的2。三峡博物馆

(2008年)1.别踩疼了雪2。梦幻视觉“水立方”

(2009年)1.为我唱首歌吧 2。我们为什么活着

(2010年)1。好望角 2。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2012年)春光美

第一部分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整理汇总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

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有些同学做阅读题时,全凭自己的感觉答题,其实,答阅读题也是有技巧可寻的。以下是针对《考试说明》,提出的几种答题技巧:

【解题钥匙】 一、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二、用原文答题法:

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

(1)、字不离词。 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 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驱使;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阅读理解题的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目考点

一、记叙的要素:

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二、记叙线索:

?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大致分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①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三、常见的叙述顺序

?1.叙述类型: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一面》,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和鲁迅的见面经过,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并突出了“一面”给我的鼓舞。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驿路梨花》,以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设置悬念和巧妙穿插,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其中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属于插叙部分。

记叙顺序作用:

?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

倒叙:1、强调。2、制造悬念。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四、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会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 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在不同文体中其功能作用是不同的。

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

?技巧: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D设伏笔、E作铺垫 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深化中心、C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具体如下

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文)

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结构上(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如何赏析诗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3 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1、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

2、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言外之义。

篇二:2013.2014语 文 学 习 方 法 指 导

lass="txt">同学们:

经过两个月的初三学习和两次月考的检验,相信同学们对中考语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一定会存在一些困惑,为让同学们能得心应手地学好初三语文,为明年的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初三语文组的委托,进行语文学法指导。

一、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1、提高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主要是具有开放性。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还具有灵活性,语文学习的内容丰富性,考查的能力多样,这就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而应扎实语文基础,逐步提高。

2、端正态度:两个月的学习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每次月考前压题,报侥幸心理希望靠投机可以取得高分,这是不可取的,月考的目的是让我们有机会把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巩固,然后通过测试的检验,让每位同学能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情况、技巧使用情况,所以,应该端正考试态度,才能做到一考一提高。还有发现部分同学在听课环节中只注重去死记知识点,或只等老师给出现成的答案,而不去积极的思考老师的提问,不去积极的分析问题,解决疑难,导致语文学习只重死记硬背,不重能力的提高,而中考却重在考查能力,所以端正听课态度,学会听课、学会学习更为重要。

二、加强阅读,充实储备:

阅读和写作是体现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大家在学习中要把握好这两点。阅读是语文材料的主要来源,我们在平时应对一些名家名作进行有计划的阅读,不断扩展知识面。可选择古典和现代的诗词和散文、中外的名家名篇来读。还要涉猎当今报刊杂志和精妙时文,关心时事新闻。需知学语文仅有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读社会,悟人生,不断地充实自己知识量、扩大自己的视野面,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中考语文试卷不仅考察基本知识、语文能力、还重在考察学生的人生态度、品行修养,所以提高思想素养是很重要的。在进行阅读时要作到:阅读要和积累结合起来,广泛积累语言素材,摘抄词语、警句、俗语、名人名言、精彩语段,还可提炼情节梗概;阅读还要和写作联系起来,一是做作品评析、鉴赏、读后有感等加强记忆、整理思维、提高认识;二是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

三、用好三本,注重积累:

我们倡导同学手中要备三个本:

1、是课堂笔记本。要利用课堂笔记本随堂记录教师讲授的知识要点和学习技巧、学习方法,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

2、是积累本。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 在平时的阅读中随时积累语言,好词、好句、好段及时摘抄;要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写作素材,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材料,所以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要经常记录。一位外国著名作家有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看见菜单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起来,却忘记了朋友的存在。其实许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随身带个本子的习惯。记些什么?可以记下交谈中的连珠妙语,可以记下突发的思维灵感,可以记下独特的事件等。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起码应养成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良好习惯。

3、是练笔本,用于写作。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知识积累的过程才算完成。而习作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命题作文、随笔等。这不需要老师去布置任(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名家名篇说明文摘抄)务,而是来源于自己的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好文章常常是切实有感后带着强烈的创作冲动而形成的酣畅文字。 同学要多积累、多感触、多思索,勤于动笔,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真正的写作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地创作。贵在多练笔,常坚持,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怀。

四、讲究方法,学会学习:

1、学习时要五法并用,充分调动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实现听、说、读、写、思诸种功能。学语文必须多读多背多写,自己不读不背不写,是学不好语文的。认真听讲、动笔积累、积极思考、经常记忆是重要的,只有多种感官并用知识掌握的才扎实。

2、要把握中考重点。中考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都与初一、初二有很大区别,初一、初二联考试卷基础知识量大,靠死记硬背得分的题多,每道试题的分值小并且按中等以下学生出题,所以学生之间的分数拉不开差距,而中考是选拔尖子生,按上等生的能力出题,试卷有一定的难度、试题形式多样化,更加注重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把握住中考命脉,抓住重点学习,才不至于走弯路,浪费时间。中考试题分类及学习要求:

⑴、积累部分。

考试的范围是考纲中规定的34首古诗和16篇文言文的重点句。学习时不但要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落实在笔头上,不写同音字、不写连笔字、不写不规范的字。学习时尤其要抓住名句来重点积累,深入理解语句的含义,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应用,才更有利于中考。

⑵、文言文部分。

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16篇。学习要抓住相关的常识、实词词义、文章的内容、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要重点掌握,课堂上要紧跟老师记好随堂笔记,以便经常翻阅复习,文言实词的积累重点应放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上,课文中有注释的实词应该掌握,没有注释的、但在句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实词也应该掌握,因为这些实词对疏通句子意思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理解性内容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理解问题的实质、透彻

深入的分析、吃透文章;文言文课外短文的阅读其难度相当于初一、初二年级所读过的文言文,其知识内容与课内有一定的联系,所解释的字词在课内文章均学习过,句子意思的解释也是与初三学生认知水平接近,至于冷僻字词,试题中会有相关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据此,只要平时认认真真地学习好课内文言文,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句子、形成疏通文意的能力,课外文言短文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不应用现成的资料,看现成的译文,自己不去思考,这样是不会形成疏通文意的能力的;另外还有学生老师这边翻译,他那边就记译文也是错的,建议同学们一切为能力而准备,不要为应付一时而盲目去做。

以上两项中考内容要靠同学们认真复习,经常巩固,准确掌握,这两项内容在中考中几乎是拉不开差距的,很容易得满分;而中考真正的差距是在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哪个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强,哪个班级整体的阅读和作文水平高,那个学生、那样的班级就会最终赢得中考的胜利。所以建议同学们不要只满足于死背解词、常识和现成的问题,就认为可以拿高分,这些分确实是一分不能丢,但在保证必得的基础上,更应重视阅读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因为这两方面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需要在初中三年的学习当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而我们现在只有短暂的几个月时间,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⑶现代文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必须要在阅读的基础上作深入体验,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各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要学会去用心领悟老师讲解的答题技巧,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自己的阅读。

同学们在现代文的阅读中应注重整体阅读、联系生活实际,侧重感悟体验,加强语言表达,掌握基本题型,研究答题技巧。同时还要注意做现代文阅读时文体的选择,应选叙事类

和散文,中考阅读一般不考说明文和议论文。

⑷、作文部分。

(一)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中考阅卷时间相当紧凑,在短暂的时间里,只有干净整洁的卷面、清晰认真的书写才会很快抓住阅卷老师的视线、赢得好感。中考评卷标准里明确规定:错字一个减0.5分,扣至3分;标点符号错一处0.5分,扣至3分;书写扣1----2分。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规范书写。多年参加中考评卷的老师曾讲,同样的一篇文章,让两名同学同时抄写,4位老师给分,字好的学生多得了28分,平均得7分,而从去年开始,我们进行网上阅卷,扫描到电脑上的字去掉了作文格,和我们直观看大家的作文感觉是不一样的,。

(二)、明确方向,发挥优势:每位同学首先要清楚中考作文侧重考哪几种文体,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是什么?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有哪些?什么样的作文拿满分、什么样的作文能达到一类文的标准,自己的作文现在能达到什么程度?自己作文中的特色是什么?明确要求标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不断的提高写作水平。中考作文一般考材料作文和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文体一般是叙事类或议论文,所以,在选择例文时应有所侧重。

(三)、勤写勤改、逐步提高。首先利用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检测。

每次习作是进行自我检测的很好资料,可以将这些习作集中起来,认真翻阅,仔细琢磨老师的讲评,检测自己作文的长处以及某些失误和常犯的毛病,然后,再拿中考要求及评分标准来衡量,从而找到自己作文的整体水平。

(四)、端正态度、扎实积累。把每次作文练习当作中考来对待,认真准备,用心构思,精心创作,既在选材又在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积累,为考场作文做好准备。这样我们就不会应付每次作文练习,有的同学在月考中还有背例文的现象,实在是不应该。

⑸、名著与对联

名著的学习应注重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只注重常识的死记硬背,中考的题型是比较灵活的,只有把握作品内容、情节、特色才能在答题时得心应手。对联首先要准确的掌握基本要求,认真去完成每次月考的对联试题,并在平时注重积累,培养语感。

五、注重技巧,保证成绩:

中考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不仅在知识上要扎实掌握灵活运用,还要注意一些答题技巧,如美观规范的书写,正确使用标点,语言的组织等都需要加强。在平时的学习和测试中就要不断的完善。

总之,初三语文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勤复习、常巩固、多思考、善钻研、会总结,有方法,紧紧跟住老师的教学指导,有计划有目的的不断提高,才能为下学期的考前复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同学们,语文的学习需要基础和毅力,需要热情和技巧,愿全体同学在自己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学习语文,争取最大收获!

篇三:中招,语文,备考,策略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语文中考复习经验,探讨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策略,我感到非常荣幸。

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每周的达标课,集体说课、评课和抓组领导的不定时推门听课,都给老师以很好的督促。评课时的中肯建议,构建知识树的个性化设计都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得益于我校课改模式的指引。其中“读、思、引”是我校模式的三大特色。平时培养学生认真读文本,读题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的习惯,最重要的是每节课必须做到落实,强化“双基”拓展训练。关注学困生,修补“木桶的短板”,争取达到全面提高。再者得益于市直学校的帮助。连续几年来,来我校支教的一大批老师以丰富的教学理论,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丰厚的知识储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财富,珍贵的学习机会。我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学校在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

一、 研究课标,制定计划。

我们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近几年来的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语文复习分为三轮进行:2月至4月10日是第一轮复习,目标是紧扣课本、梳理知识、夯实基础。4月11日至5月31日是第二轮复习,目标是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6月1日至20日是第三轮复习,目标是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二、立足课本,重视积累。

课本是积累知识、训练能力的根基和依据。用课内学过的知识和能力与中考题相对照,就会发现中考题取材课外,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因此要注意梳理课文,整合知识,适当拓展。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 课内现代文部分,经过研究,结合近几年中考涉及到的现代文及文体,我们对课内现代文篇目进行大胆取舍,选取名家名篇和典范精美的现代文作为课内现代文第一轮复习的内容。按文体复习课内现代文,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总结分析文章的规律性方法及考点,辅以课外同类文章的解读,学以致用;借鉴写作技巧,并且结合写作进行仿写训练。

课内古诗文部分,严格按照新课标规定篇目分册逐课复习。根据复习内容,利用《河南中考》(古诗文)以及精选的随堂练习。课堂讲解与练习相结合,课外督促与

检查验收不间断。向学生明确复习内容,复习方法,是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所准备。对于背诵默写的篇目,采用表格登记的形式,使每一个人的过关情况都留有记录,要求逐人过关。

三、专题突破,讲究实效

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

按照河南中考语文的试卷结构,我们分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惊醒专题复习。力求达到逐一突破,讲究复习实效。

积累和运用主要考察字音字义、规范书写、标点、病句、仿写句子、默写名篇名句、文化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等。

关于语言积累的复习,对于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和理解。先引导学生整理每册书中的重点字词,主要是指课下注释和书后生字表的字词,重点放在学生易写错读错的字词和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在针对每册的字词设计一张检测卷,做到逐人过关。

对于古诗文默写,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记忆混乱、不清楚,张冠李戴;默写时不明要求,胡乱填写;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书写马虎。针对上述情况,复习时应注意:一是先理解再背诵。加强三种句子的理解、背诵;二是体现古诗文主旨或表明作者志向的句子,到今天仍有生命力、经常运用的句子,颇有文采的佳句。三是通过检测、反馈不断校正容易写错和混淆的字词。四是严格规范书写。

关于语言运用的复习,主要通过专题训练来落实。如病句的复习,要化繁为简,重语感轻理论,引导学生注意敏感考点。比如:考到“是否”“通过……使”“防止”“避免”;看到关联词等等,考到敏感点就要想到相应的错误。切忌钻牛角尖。

如新闻概括题,此题型重在考察学生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题型有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补写新闻导语等,在文字组织方面往往附加“限字表达”的要求。我们训练时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检索要素概括法。新闻属于记叙类问题,找出新闻中时间、地点、人事等要素,有助于整体把握新闻内容,概括所需答案。二是提取中心加工法。提取能反映新闻主旨的中心句,根据提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语境,进行适当加工,组织处答案,力求静而准。

其他专题的复习,我们尽可能的广发收集材料,每一个专题都要求将基本的题、典型的题、灵活的题做好梳理和归纳,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做题的规律。

现代文阅读全部自课外,复习时我们要求以下几种做法:

1. 分文体对学生进行复习训练,让学生有文体意识,注意答题时什么样的文体用什么样的语言,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先进行各类文体的单项复习和训练,再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训练到,然后再综合复习和训练各种文体的文章阅读。从应考的意义上说,基本点复习、训练到位了,学生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类问题的文章的阅读了。这种分步骤的复习、训练方法,能提高学生化解难点的能力,进而阅读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 训练前先让学生明确各类问题的知识和常见考点,记叙类文章的常见考点有词语含义:句子含义或作用;揣摩心里;概括事件;表现手法;结构特色;结尾艺术;表达的情感;辨识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概括或评价人物形象;概括情节或补充情节链;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插叙或倒叙的作用;赏析优美精辟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谈阅读收获或感受等。议论文的考点有提炼概括中心论点;论据的判定及作用分析;补充论据;论证思路的分析;论证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准确严密的语言风格;理解关键词语、句子含义及作用;开头的作用;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的作用;拓展迁移等。说明文的考点有认清对象或说明的中心;概括事物主要特征;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结构层次的梳理,说明顺序的辨识;准确的语言特色;拓展联想等。

3. 教给学生回答各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些问题可以总结归纳出通用的模式。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训练,效果会更好。如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类题目时,就可用:“用 修辞手法,表现了内容,表达了情感”: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主要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暗示中心等。语句在文章篇幅结构的作用通常有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等。

4. 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叙事抒情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或者一篇议论文。因此,应选取这三种类型的文章中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精练的文章来训练。培养学生分点答题的意识,以保证得分率。

近两年河南省文言文阅读以课内外文言文比较的形式出现,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课程标准》要求的16篇。排除近三年内考过的文言文,并将重点选定的篇目进行归纳分类。一般考察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察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察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察就与现代文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达到牢固掌

握的目的。

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相似。做题时一定要与课内学过的语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关于34首课标古诗词阅读的复习,第一轮复习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古诗中写景的内容、特点、手法及作用;二是找出抒情的句子,分析其抒发的感情;三是从内容、手法、修辞、练字等方面教给学生赏析名句的方法,强调无论从哪个方面赏析,最后都要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第二轮复习缩小范围,锁定重点篇目,通过反复检测查缺补漏、强化巩固。

作文,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马虎不得。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讲究策略。近年来,河南省中考作文命题形式是二选一,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主,08年出现了材料作文。但无论怎样的形式,都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人事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为导向。在作文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

1、在第一轮的复习中,一方面,梳理和积累素材,早读时利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读书笔记中摘抄的精美片段,积累感悟性的语言材料。一星期三次语文早读,每个学生可以背诵600字左右的内容,第一轮复习结束时,每个学生大约能够积累6000字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课内精美现代文的复习,根据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单项训练,一个片断训练,每两周一篇模仿作文,单项训练如语言训练,可以对作文进行补充修饰的修改,变换句式的修改,运用修辞方法的修改,使作文的语言更灵动。片段训练如抓住特征写肖像,模仿作文如复习《散步》一文时,让学生仿写一篇表现和谐家庭生活场景的文章;复习《背影》时,让学生提炼家庭生活的“动情点”写一篇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

2、在第二轮复习中,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几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明白,一篇好的作文要有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个完美的结尾,一个清爽的文面。虽然不然做到十全十美,但一定要有亮点。

3.教给学生作文的一些常见的构思方法并在复习进行强化训练。

记叙文可以用镜头结构、书信体结构、日记体结构、结构形式是:开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结尾(也可以“开头——小标题——小标题——小标题——结尾”)。开头可用排比句揭示文章中心,也可以用一般的句子揭示。然后用三个镜头记叙三件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中心。结尾扣题,照应开头。运用书信体结构,能直抒胸臆,既可以叙事又可以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日记体写作有

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对于平时写作水平欠佳字数都不能够的学生是一种比较使用的写作写作形式。

议论文可以用“一、二、三、一”式结构或“引——议——联——结”式结构。“一”是一个中心论点,开头提出,单独成短,而且注意语言一定要精练,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的手法。“三”就是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是并列关系,每一个分论点单独成一至两段,具体论述中心论点。最后一个“一”是一段,概括全文,呼应开头。“引——议——联——结”结构中“引”把读的材料,概括的引进,以之引出论题。“议”用几句精炼的话议论论题,表明主张(论点)。“联”联系实际或先事实道理,或先道理后事实,具体论述论点,要注意论据的广泛性(古今中外)。“结”总结文体,提出努力地方向或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在此点名文章的中心。

4.为部分学生量身定制文体,扬长避短。中考颇在眉睫,如果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克服作文中的弱点,不太现实。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写作特长,为学生选择最擅长的文体,如有些学生知识面广,思想较一般学生深刻,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那就指导他些议论文;如有的学生感情丰富细腻,文笔优美,那就知道他写叙事性的散文;有的学生人物描写很出色,那就让他在人物描写上多下功夫,指导他在作文审题时,选材尽量靠近写人。

以上这些是我校近几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与同仁们互相交流,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