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句品味

篇一:品味散文语言

味重点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考查内容要涵盖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要把段落的含义和作用给涵盖进去)

2.鉴赏散文的语言美(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讲解,如用词、修辞、句式等) 对应考点1、 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常见题型:

1) 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有时要求判断词性。

2) 结合语境,分析代词的指代意义。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

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3) 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具有的含义。

4)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的作用。

解题思路:

1、解释词语的含义和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要注意:

(1)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含义。

(2)对于多义词,更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有的词语本身没有某个含义,而作者却赋予它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挖掘出这一词语被赋予的新的含义。

(4)如果作者运用了反语,这种词语的含义恰恰与其本义相反。

如: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句中的“聪明”一词就是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愚蠢”,是说自己年轻时未能体察到父爱,反而自作聪明,真是太愚蠢了。

2、多义词的词性需要根据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来判断;不好区分的是动词和形容词,而这两种词性又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作用:(1)加点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成语以及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等,要结合语境来体会这些词语表现了事物的×××特征,或人物的×××心情、性格等。如果是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需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进而分析其在句中的表现力。

(2)如果是成语,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体会成语的具体作用。也需要按照不同的词性来分析其作用,方法如前。此外,还有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如数量词,其作用一般是为了强调数量的多少,然后再结合语境体会强调数量多少的用意是什么。加点词如果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可以结合修辞手法品评词语的作用。

答题套路

1.联系词语的本义,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2. 对于具有“指代”特点的词语的理解,应该先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一般应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然后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

3. 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答题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某事物(或人物)的×××特征(或样子),或某人物的×××性格或心情,或某环境的×××状态(样子)。(注: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对应考点1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常见题型

1.谈谈你对某个句子的理解,或某个句子有什么深层含义。

2.某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品味句子。

解题思路

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理解句子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的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等。在答题时,结合中心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或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句子所讲的道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讲:

(1)含义非常深刻的句子。

大凡含义深刻的句子,总是有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包含其中。所谓“关键性词语”,即文中对表述内容、表达中心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找关键性词语的目的在于挖掘深刻、含蓄的思想内容,弄清为什么这里用这个词语是最妥帖的、最恰当的,并进一步思考其表达效果和目的。找出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结合语境弄清其表达的意义,句子的含义即可明了。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有些语句往往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弄清其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表达作用。

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事物(或人物)的…. 特点(或性格、心情等),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运用了表现手法的句子。

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以收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我们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注意:

(1)理解句子的含义,有时要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

(2)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第一要结合具体语境,考虑上下文内容以至全文内容;第二是要透过表层含义理解其深层含义。

(3)理解句子的含义有时要注意句子本身的类型,句子是否运用了疑问、反问、设问等句式,这样的句子往往委婉的表达了作者(人物)的某种观点、态度、情感等,或呼唤什么或让人们思考什么,或强调某方面的内容,或增强某种语气或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等。

结合语境,分析某个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句段的作用一般从两个角度入手:

(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点题、总结上文等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描写出事物的什么特点,或人物的什么心情、性格;点明主题,深化主旨。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在任务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在文章开头: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度)、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的作用。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对应考点2 鉴赏散文的语言美

1.用词之美

常见题型

(1)赏析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2)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句子,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

解题思路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能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则能生动传神地刻画所要描写的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的事物特点;使用成语,使文章有文采,有意蕴;运用叠词,可以使语言具有音韵美。对这些关键性词语的赏析准确、到位,也就完成了对句子的语言赏析。

答题套路

(1)动词、形容词:×××这一(系列)动词(或形容词)生动准确地描写出事物(或人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

(2)成语:(或生动地)描写出事物(或人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使语言富有文采、意蕴;

(3)叠词:描写出事物(或人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使语言具有音韵美。

(4)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句子:×××词生动形象或准确具体的写出了(强调了)事物(人物)×××特点,或表达了人物(作者) ×××心情(感情)等。

注意:以上格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不可硬套。

2.修辞之美

常见题型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并体会其作用。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解题思路

常见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有:

对偶:语句整齐、音韵铿锵。

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发人深省。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和思考。

引用:(1)引用诗词歌赋可增加诗情画意;(2)引用历史资料可增强权威性和说服力;(3)引用俗语、谚语,可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4)引用传说可增加神秘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注意: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其作用。

答题套路

反复:强调了人物(事物)的……特点,或突出人物的……感情。

夸张:突出了事物(人物)的……特点,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对偶:句式整齐,语言典雅有韵味(音韵铿锵),读来朗朗上口。

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内容(观点),语气情感强烈,发人深省。 设问:运用设问的修辞,揭示了…内容(观点),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和思考。

3.句式之美

常见题型

1.品析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反问句以及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

2.从句式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解题思路

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骈句有整齐之美,长短句有参差之美,排比句有气势之美。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句式的妙处。

篇二:语文1

t">1.根据语境,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⑴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风筝》) ⑵澄( )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女娲造人》) ⑶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huì( )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白兔和月亮》) ⑷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mì( )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蝈蝈》)

2.从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字,将其代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 ⑴我听见有人 泣

(A.缀B.啜),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 ⑵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 耀(A.炫 B.眩)一下他的新衣服。(《皇帝的新装》)

3.根据语境,为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请将代号填在相应的地方)。(2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正确义项: ⑵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散步》) 正确义项: [义项] A、坚硬 B、僵硬 C、倔强 D、健壮有力 E、好

4.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称羡不已。生活中,行楷字应用最广泛。它是介于 字和 字之间的一种字体。(2分)

第二部分 阅读(60分)

一、古诗文名句积累(每小题1分,共6小题,计6分。)

5.根据提示,将下面诗文补充完整。 ⑴成语“任重道远”源自《论语》: , 。 ⑵“稻花香”品牌名称源自辛弃疾的《西江月》: , 。 ⑶东晋才女谢道韫的“咏雪”名句为: 。 ⑷《龟虽寿》中表达曹操“老当益壮、顽强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 , , 。 ⑸《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⑹《观书有感》中今天仍经常被我们引用来启迪勉励青年人要不断读书的诗句是: , 。

二、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感悟情趣事理。(16分)

【甲】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6.【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出自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将文章标题写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

7.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为”字的意思。(2分) ⑴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⑵此何遽不为福乎

8.请从【甲】文中找出与下边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近的字。(2分) ⑴方出神 ⑵人皆贺之

9.请用逗号标出【乙】文划线句子中的两处停顿,使之读起来更加顺畅。(2分) 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髀。

10.把下面【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11.【甲】文中“庞然大物”指的是什么?(2分)

12. 根据上下文,将【乙】文横线上空缺的句子补写出来。(2分)

13.【甲】文在“趣”(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拟人句品味)字上做文章,讲究物外之趣;【乙】文则借故事讲道理,它告诉我们 。(2分)

三、阅读《进当铺的男孩》,感受母爱亲情。(15分) 进当铺的男孩 ◎毕淑敏 ⒈儿子有一天对我说,他们班同学有一枝派克笔要出让,开价人民币100元整。 ⒉这笔是什么来路?不会是赃物吧?我说。 ⒊儿子说笔的来路绝对正当。是那同学的亲戚送的,他因已有了一枝,故将这枝卖出,肯定是原装。 ⒋我看出儿子的渴望,就说,我认为一个孩子现在就用派克笔,有点为时过早。 ⒌儿子激烈地反驳说,派克笔也是少儿不宜吗? ⒍我被噎得没话回答,就说,这笔太贵了,没有那么多的钱。 ⒎儿子转一下眼珠说,您的意思是只要我可以搞到钱,就可以买下这枝笔啦? ⒏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但一时也琢磨不出更好的理由回绝。想他一直是个守本分的孩子,手中并无积攒的闲钱。现在离春节还很远,也没压岁钱供他挥霍。只要实行经济封锁,他的梦想就是 A 。于是支吾着说,是啊,是啊。 ⒐儿子说,买笔的事,咱们一言为定。我说,钱的来路需 B 。 ⒑儿子说,您就放心好了。 ○⑾过了两天,儿子把他的世佳游戏机妥妥贴贴地捆起来,结实得好像一个炸药包。我随口问了一句,又要借给哪个朋友玩啊? ○⑿儿子龇牙笑着说,这一次不是借给人家,是放进当铺里换点现金。 ○⒀儿子说,为了买笔,我需要钱:我检点了一下我的财产,就数这台游戏机值钱了。我去当铺里问了一下,大约可当250元,可惜您把发票丢了,要不然还可以多当些。 ○⒁我说,天啊,你小小年纪就知道进当铺,长大了一定是个败家子。 ○⒂儿子奇怪地说,这和败家子有什么关系?反正从现在到暑假的日子,我都没有机会玩游戏机了,放在家里什么用也没有。进了当铺,我就可以用钱买到笔。 ○⒃我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可是你拿什么来赎呢?医得眼前疮,剜去心头肉,到时候没有钱,你的游戏机就成了死当(我好不容易从以前读过的旧小说中记起了“死当”这个词,用得恰是地方)。 ○⒄儿子不慌不忙地说,以后我每个月都从伙食费里节省一些,到了暑假的时候就可以把游戏机赎回来了。当铺的库房很严密,还有空调,游戏机搁在那里,真是比家里还保险呢。 ○⒅我 C 。面对着这种无懈可击的计划,只能自叹弗如。 ○⒆儿子说,要是等我慢慢地把钱攒够了,我们同学的派克笔早就拍卖出去了。我觉得当铺没有什么不好的,可以救人急难。 ○⒇我们的争论告一段落。 ○21——后来,儿子还是把同学的派克笔买了回来,用的是我贷给他的100元钱。我一再声明贷款是无息的,而且偿还期可以拖得很长,不必他短时间内压缩伙食还贷,以保障身体健康。 ○22儿子从此用派克笔流利地写作业,但提起此事,表情却是悻悻的。 ○23他说我给的钱有“嗟来之食”的味道,还是自己进当铺来得 D 。

14.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少儿不宜 ⑵自叹弗如

15.请你将下边四个词语分别还原到文中划横线的A、B、C、D处。(3分) 理直气壮 瞠目结舌 镜中之花 正大光明

16.“我吓得跳起来,抚着胸口说,请你把话再说一遍,我大概耳背了,实在听不明白。”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文中第 段与第 段之间?(2分)

17. 请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儿子“无懈可击的计划”。(2分)

18.在“典当游戏机买派克笔”的问题上,“我”和儿子的主要分歧是什么?(2分)

19.查《现代汉语词典》,“悻悻”是“怨恨失意的样子”的意思。儿子已得到了派克笔,为什么“表情却是悻悻的?”(2分)

20.你喜欢这个进当铺的男孩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2分)

四、阅读《秋日私语》一文,品味自然魅力。(12分)

秋日私语 ⒈我喜欢秋天。 ⒉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⒊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⒋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撤

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⒌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菊花。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风飘摇着。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边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⒍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⒎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十月的螃蟹最鲜美。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⒏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调子铺上和谐而又高贵的色泽。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静地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年少时青涩的梦和遥远的童年都和这暮秋一起去之遥远了,只剩下洗尽铅华的脱俗之美……

21.准确理解全文,根据原文将下边这段话补充完整。(3分) 我 秋天,因为秋天是染着菊花香的风景画,秋天是 ,秋天是剥蟹煮酒的舒缓与惬意,秋天是 。

22.第⒏段划线句子表现了秋怎样的特点?(2分)

23.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找出第⒍段中的拟人句,品味这种写法好在哪里。(3分)

24.第三段中对“秋风秋叶”的描写是很简略的,请你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把“秋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景色更加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30字左右)(2分)

25.第⒊段中说:“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请你仿造这段话,完成下边的句子。(2分) 春的到来,或许是 ,甚至是 。

五、阅读《蜻蜓》一文,解读飞行奥秘:(11分)

飞行之王——蜻蜓

⒈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⒉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臵,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⒊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26.蜻蜓为什么被誉为“飞行之王”?请根据第⒉段内容择要回答。(2分)

27.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蜻蜓的哪种“特技”表演?(1分)

28. “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让我们联想到宋朝诗人杨万里另一首写蜻蜓的诗,请完整地写出与所引句子情境相符的诗句。 (2分)

29.蜻蜓能做这么多“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0.人类从蜻蜓的“翅痣”得到启示并运用到飞机设计的原理上,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2分)

31、本文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2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32.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已经走过了十三、四个春秋,在这十几年的生活里,你和父母、同学、老师甚至陌生人之间一定发生过不少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生活中的不和谐的音符往往会让你感到愤怒、难过、失望,或者沮丧、伤心、委屈……但是,如果尝试着用一颗宽容大度的心去原谅他人、理解他人、接纳他人,你或许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快乐和幸福。 请自选角度,以“宽容,是一枚开心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⒈要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⒉要有具体的情节。⒊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2009年秋季宜昌市期末调研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第一部分 汉字(10分)

1.(4分)⑴yì,⑵chéng,⑶慧,⑷谧。 2.(2分)⑴B. ⑵A. 3.(2分)⑴B.⑵D. 4.(2分)楷、草 第二部分 阅读(60分) 一、古诗文名句积累:(6分) 5.(每小题各1分,见错无分。) 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⑵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⑶未若柳絮因风起。 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⑸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阅读文言语段:(16分) 6.(2分)《童趣》、《塞翁失马》。 7.(2分)⑴被;⑵是,算是。 8.(2分)⑴正;⑵尽。 9.(2分)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10.(2分)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战死沙场。

11.(2分)一癞虾蟆。 12.(2分,错1字扣1分,不加问号扣1分,扣完为止。)此何遽不为福乎? 13.(2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或: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祸与福是对立统一关系(意近即可)。 三、体会母爱亲情。(15分) 14.(2分)不适合少年儿童。(2)自己感叹不如(别人,这里指儿子)。 15.(3分)A、镜中之花 B、正大光明 C、瞠目结舌 D、理直气壮(错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16. (2分)12与13段之间。 17.(2分)儿子的计划:先把游戏机放进当铺里换点现金,然后用钱买到派克笔;以后再从每个月的伙食费里节省一些,到了暑假的时候就把游戏机赎回来了。 18.(2分)儿子认为当铺没什么不好,它可以救人急难。“我”却认为进当铺当东西,是败家子。 19.(2分)他觉得“我”给的钱有“嗟来之食”的味道,不如自己进当铺来得理直气壮。 20.(2分)喜欢。因为他聪明,做事有条有理,有经济观念,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扣住人物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四、感受自然魅力。(12分) 21.(3分)喜欢。示例:“是萦绕在田野上的温情的和弦”或“是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的音乐”;“是行走在白桦林的轻松与自在”或“是阳光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的和谐与高贵。”等(仿写符合题意即可。) 22.(2分)以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伟大母亲般的胸怀,赞美了秋天对人类无私的奉献。意近即可。 23.(3分)摘抄:“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 品味:“吟唱”、“温柔”都是拟人的写法,将秋风人格化,使秋风富有生命的灵气与情致,表现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意近即可。 24(2分)开放题,略。(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即可。) 25.(2分)开放题,符合题意,无错别字即可。示例:或许是渐渐布满枝头的点点新绿,甚至是墙角偷偷探出头来的一株小草。 五、解读飞行奥秘:(11分) 26.(2分)可以高度概括为:蜻蜓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能进行各种飞行特技表演。也可以分点提炼为四点:⒈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⒉能做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⒊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臵;⒋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四点中任意答对两点即可。) 27.(1分)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 28.(2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9.(2分)原因: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30.(2分)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31.(2分)总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评分细则】 32.作文 (50分) 一类文:45分-50分 主题鲜明,材料精当,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二类文:40分-44分 主题明晰,材料具体,结构合理,描写较好,语言通顺。 三类文:35分-39分 主题散漫,材料杂乱,结构一般,描写粗略,语言贫乏。 四类文:25分-34分 主题不明,材料空洞,结构散乱,描写一般,语病较多。 注:1.总分评定后,错别字另行扣分。2个错别字扣一分,每篇扣满3分为止。 2.总分评定后,根据书写情况好坏,适当给予奖惩,在上下3分范围内浮动,以满分为

篇三:9上1-2单元有效作业

课前自学: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 )莽莽( )红装素裹( ) 折腰()....

略输()稍逊( )成吉思汗( )今朝( )....

分外妖娆( ) 稍逊风骚 ()数风流人物( )...

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 zhuāng 素裹( ) 顿失 tāo tāo( )

江山多 jiāo( ) 一代天 jiāo( )

4.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二、课内探究: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5.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6.在上阙,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8.“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9.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应怎样理解这个词?

10.谁是真正的英雄?

11.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并理解

三、课后检测:

1.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

3.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

4.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

2、雨 说

一、课前自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 襁褓. (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 )

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忍冬洗礼

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

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二、课内探究:

1.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2、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题。

4.比较阅读,鉴赏提升

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较作者的感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请你谈出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三、课后检测:

课外收集描写“雨”的诗句。

3、星星变奏曲

一、课前自学: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课文,掌握字词。

2、自查关于作者江河及朦胧诗、意象意境、“变奏曲”的资料。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4、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对你感兴趣语句鉴赏一番。

二、课内探究:

1.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2.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

达效果。

3、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旨。

三、课后检测:

1.课后阅读其他朦胧诗人如舒婷、顾城、北岛等的代表诗作,深入体会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3.收集描写星星的诗句5句。

4、外国诗两首

一、课前自学: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字词。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二、课内探究:

1.《蝈蝈与蛐蛐》中为什么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2.《夜》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你能说说它的“声”与“色”各体现在哪里吗?

3.精读课文,品析鉴赏。赏赏你最喜欢的画面,品评你喜欢的语言。

4.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题。

三、课后检测:

比较《夜》与郭沫若的《静夜》

5.敬业与乐业

一、课前自学:

1、收集一些有关“讲演稿”的知识。

2、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心无旁骛( )

亵渎( )

强聒( )不舍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征引

不二法门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二、课内探究:

1、这篇课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3、提出论点后先论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论述的?

4、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6、经过三个层次的论述,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三、课后检测: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知道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先后谈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问题。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3、请你从文章中整理一些人生格言写在下面:

4、作者说“事的性质,从学理剖析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拿破仑却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课前自学:

1 搜集伏尔泰和雨果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作品和思想。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陨落() 灵柩() ..

睿智() 凌驾() ..

黎民百姓() 恪尽职守() ..

著作等身() .

3.从雨果的演讲中,你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二、课内探究:

1、试理清文章的思路。

2、“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诅咒”和“祝福”如何在雨果的身上这样矛盾地体现?

3、伏尔泰的高贵人格还体现在他的“微笑”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说说这“微笑”中含有的多少层含义?

4、“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如何理解?

5、“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这句话包含怎样的意思?

三、课后检测:

1、在国外,有伏尔泰,由雨果!在中国,你想到了谁?他和伏尔泰、雨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找出你喜欢的段落(至少2段),有感情的背诵下来。

3、体会:讲演稿和散文、书面语和有声语言有哪些区别?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

7.傅雷家书两则

一、课前自学:

1收集傅雷的资料。

2注意加点的字的读音和意义

廓然无累 .

涕泗横流 ..

扶掖 .

谀词 .

3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二、课内探究:

①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第什么要这么称呼?

②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③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④第二封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⑤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⑥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之余,他还写了什么?

⑦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⑧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三、课后检测:

①注音

谀词 枘凿扶掖

②填空

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

③仿写

例: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