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国名人的爱情故事书

关于外国名人的爱情故事书

爱情就像洋葱,当你一层一层地刨开,总有一层会让你流泪,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国外名人。

国外名人爱情故事1:纪伯伦的柏拉图之恋 纪伯伦是20世纪杰出诗人、画家和作家,他创建了阿拉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流派,在爱情方面,纪伯伦终身未娶,他与玛丽、梅娅两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是阿拉伯文学史上一段最为动人的插曲:一个是惺惺相惜的知音,无私付出却无法修成正果;一个是素未谋面却鸿雁传书19载,维系着一段挚热情爱。

邂逅忘年交

1883年1月6日,卡里 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虽然纪伯伦的父亲为人本分,对工作也恪尽职守,但因为无法面对生活的重压日益嗜酒逃避,以致一家人的生活日益窘迫。

1891年,父亲因为被人诬陷入狱,他们的房子和财产也被没收,三年后,尽管父亲被无罪释放,但母亲还是远走美国。那年,纪伯伦12岁,他告别学堂,与母亲、哥哥还有两个妹妹前往美国波士顿谋生。

在波士顿的头三年,生活非常艰苦,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苦苦操持着。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三年后,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黎巴嫩,在贝鲁特希克玛学堂学习阿拉伯语,其间,他苦读阿拉伯古典文学作品,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

可生活的多灾多难袭击着这一家人,1899年初,纪伯伦的哥哥和小妹相继在美国病逝,在哥哥去世的同一年,母亲也去世了。

纪伯伦只好又回到美国,十五个月里,他相继失去3位亲人,并欠下了15000美元的债务。为了还债,纪伯伦和大妹玛尔雅变卖家中的财物,靠写文章、卖画、做零工来赚钱,纪伯伦在波士顿的老师戴伊得知了这个情况,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也就在这时,纪伯伦有幸结识了长他10岁的女校校长玛丽。

1904年,31岁的玛丽在家中举办宴会,邀请各个学校的老师参加,受到邀请的老师戴伊想借此机会,带着纪伯伦开开眼界。在一群装扮精致的男女之间,纪伯伦显得尤其格格不入,他的出现让有些人窃窃私语。作为主人的玛丽也注意到了纪伯伦,但她没有以貌取人,而是热情接待了他,并把他郑重介绍给客人们。

此后,相差10岁的两人结下了友谊,在玛丽的帮助下,纪伯伦的才华逐渐被发掘出来。看纪伯伦如此上进,但条件又十分清苦,玛丽终于忍不住对纪伯伦说: 如果你愿意去巴黎学习,钱的事不用担心,我来资助你。

纪伯伦兴奋之余又多了些忧郁,虽然玛丽家庭富有,但这一笔开支不小,自己又何时能报答得了呢?

玛丽看出纪伯伦的心思: 相信你自己,你一定会的,等你宏图大展时,也许我还有事需要你帮助呢? 看着玛丽真诚的眼睛,纪伯伦不再坚持,不久就前往巴黎学习。

分隔异地,两人开始频繁通信,长期的交往,也让纪伯伦对玛丽产生了别样的情感,他对这个亦师亦友的女子越发依恋,于是萌生了共度一生的念头来。

婉拒求婚

1910年10月末,纪伯伦离开巴黎,怀着对玛丽的爱,第三次前往美国。一路上,他的眼前都是玛丽的影子,两人各个方面都能彼此理解,即便远隔重洋,他们依旧息息相通,这次回来,一定要向她表白爱意。

10月31日,纪伯伦抵达纽约,接着马不停蹄赶到波士顿,把行李交给妹妹玛尔雅后,便匆忙地去见玛丽。

11月1日,他们在波士顿会面并共进晚餐,诉说着离别日子里的一切,最后,纪伯伦谈到了婚姻,他正式向玛丽求婚了。

然而,玛丽在激动之余,变得犹豫了起来。其实,玛丽不止一次地想过这样的场景,可一想到自己的年龄,又不愿让婚姻生活束缚纪伯伦的艺术天赋。

这对于玛丽来说,是多么甜密而又痛苦的时刻啊!她度过了几个不眠的夜晚,最后终于决定拒绝纪伯伦的求婚。这在她1911年4月13日的中有生动感人而详细的记载:

今天,他刚一来我这里,我就抢在他前面说: 我有话说。

我犹豫了一会,接着又说: 我的心背叛着我的嘴,我的心责备着我的脑,但真理是要占上风的。

他问: 你心里究竟在翻腾着什么?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我说: 千好万好属于你,千坏万坏归于我!如果我流干了热泪,请你别在意。昨晚我一直在流泪。

他焦急地大声嚷了三遍: 你哭了? 他把我的手拉过去,贴在他的胸口上。我说: 我决不考虑结婚,尽管我焦渴的心向往着。

他目瞪口呆,我继续说: 我不是属于你的,我喜欢你,但纯洁的爱阻止我去安排你的未来。

是的,我的岁数比他大,他面前有漫长的日月年华,命运正向他展开双臂。

在玛丽拒绝纪伯伦的求婚之后,两人的关系非但没有就此破裂,相反,脱去了爱情羁绊的两人心灵更加接近了。

1911年4月,纪伯伦求婚受阻后迁居纽约,因为他感到在波士顿没有太大进步,而纽约是美国文学家艺术家荟萃的地方,对他来说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纪伯伦首先搬到瓦渥雷区164号,虽然住着简陋的房间,但他很快与布鲁克林与曼哈顿的阿拉伯朋友们打成一片,他应邀给人画像,和朋友们交流阿拉伯世界的消息,去看画展,和艺术家、鉴赏家讨论出售画的价钱,上博物馆,做礼尚往来的应酬,读自己购得的和玛丽寄来的书,有时累病了又和作斗争。

让他迷恋、激动和疲惫的事有多少啊!他从前一段围绕婚姻的感情纠葛中解脱出来了,他更爱生活了。5月,玛丽来到纽约与纪伯伦见面。

玛丽一直在生活上对纪伯伦慷慨相助,使他完全摆脱了日常生活的烦恼。在事业上,玛丽良好的文学鉴赏力和造诣,也使纪伯伦获益匪浅。在精神上,无论在通信中还是面晤时,她总能理解纪伯伦对生活、社会、艺术的灼见。纪伯伦甚至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只有上帝、玛丽知道我的内心。

在保留至今的两人中,纪伯伦共写了325封信,玛丽写了290封。

在一则日记中,玛丽记录了自己婉拒纪伯伦求婚的原因: 对于纪伯伦,另有一份爱在等待他。这爱不同于他对我怀有的爱,这是神启之爱,并将结成他的婚姻。他最伟大的作品,将由这爱而产生;对于那场爱中的女子,我只是一个阶梯。我不想拥有纪伯伦,因为我知道:她正在某个地方为他成长,他也在为她而成长。

心有灵犀的玛丽所预言的这位女子,不久果然出现在纪伯伦的精神世界里。如果说纪伯伦与玛丽的恋情更近乎友情,两人的关系虽然密切却也不免平淡,那么他与这位女子的爱情故事,则更为奇特,凄婉。

国外名人爱情故事2: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的爱情故事 相遇那年,她23岁,他36岁、已婚。

那是1954年,爱情于他和她,是开始,也是结束。

初次见面那天,她以少女的崇拜之情仰慕他,他以成熟绅士的优雅爱慕她。

他是个绅士,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有着雕塑一般坚毅的轮廓和刚直不阿的个性。他举止优雅,气质谦和,眼神纯净,像庄严的传教士。他能将笑容演绎得让人心动,他是女人们的梦中情人,他的生命里有无数俏颜佳丽,却没有出现过一次绯闻。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他一直被全世界的影迷作为偶像与道德榜样崇拜着,他的名字叫叫格里高利 派克。

她是个天使,出身名门,会讲五国语言,举止优雅得体,气度非凡。她高贵善良,与世无争,柔媚娇羞得像个不谙尘事的孩子。她的性格,矜持内敛却又平易近人。她有着姣颜和如花笑靥,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如高原的碧潭,清澈静谥,楚楚动人,长长的睫毛像秋日里飞舞的蝴蝶,薄如纱翼的翅膀扇动着青春的快乐与轻盈。她叫奥黛丽 赫本。

纤尘不染的豆蔻年华里,天使遇到了绅士,在浪漫之都罗马的那个假日里,一段尘世间最纯美的爱情悄然萌生。

那个时候的他,已是世人皆知的明星,刚刚过完36岁生日。当时的她只有23岁,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孩。她是他的影迷,对他有着近乎痴狂的崇拜,当第一次见到他时,她甚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亦如此。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忽然就动了一下,一股异样的情愫从心底悄然涌起,感情像海潮刚刚退去的沙滩,柔软而温润。眼前的女孩,敏感而脆弱,不为人知的心事蕴藏在美丽的大眼睛里,安静而忧伤,让人陡生怜爱。那一刻,他分明感觉到了一个微妙阶段的开始。

那场戏里,他们分饰男女主角。忙里偷闲时,两个人便到河边散步,涓涓流淌的河水窃听着这对人儿的喃喃私语。

他喜欢看着她,眼神里蕴满了可以让人融化的怜惜。她也喜欢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看他微笑。偶尔,她会将自己冰冷的小手放进他宽厚的掌心里,感觉着这个敦厚男人的温暖。

那个时候,他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他多么渴望得到她的爱情啊。可是,他不是个善于表达的男人。看尽了世事苍桑的他,习惯了将所有的喜怒哀乐掩藏在波澜不惊的表情之下。

她爱他,可是,她不敢说。她很清楚,身边的这个男人是别人的丈夫,是3个孩子的父亲。幼年时破裂的家庭阴影以及她所受的,让她对他望而却步。善良如天使般的她,怎么忍心让自己爱的翅膀沾染上别人濡湿的记忆?那个夏日,她的爱,在他的笑容里,一次又一次热烈而绝望地盛开。

许多时候,一朵矜持的花,总是注定无法开上一条沉默的枝桠。于是,一段故事在那个夏日嘎然而止,再也没有后来。

1953年《罗马假日》上映之前,派克发现海报上打着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却很小,而且藏在一个角落里。他特地制片方把原来演员表上的 格里高利 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 改成了奥黛丽 赫本的名字。

1953年8月,《罗马假日》上映后引起轰动,赫本立即抓住了世界的目光。

1954年3月25日,24岁的赫本因在《罗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天晚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金像奖的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 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

《罗马假日》的公映,让她一夜之间从一朵山野间羞涩的雏菊变成了镁光灯下耀眼的玫瑰。很快,她有了爱情,梅厄 菲热,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剧作家,他的朋友,他介绍给她的。他很欣赏那个男人的才华,希望那个男人的职业可以带给她更大的成功。

果然,那一年,她的事业和爱情双双丰收,她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并且和梅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他参加了她的婚礼。他还是那样温厚而宽容,用平静的微笑应对着眼前的一切。没有人知道,他不露声色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种叫做无奈和认命的东西。

作为礼物,他送给她一枚蝴蝶胸针。那是1954年,爱情于他和她,是开始,也是结束。

那个时候的她,天真地以为,自己一转身,便可以躲过千万次的伤心。可是,她不知道,如此,也便错过了一生的风景。

她结婚后不久,他便离了婚,然后又结婚,再次成为别人的丈夫。

想来,男女之间的交往确实是很玄妙的,从友情到爱情仅一步之遥,但从爱情回到友情,却仿佛要经历千山万水。试问尘世间,当爱情华丽转身,还有几个人能心怀坦荡地重摆友情的宴席?可是,他们做到了,凭借着对缘分的尊重和对友情的信仰,他们将千山万水的距离浓缩成咫尺天涯,将所有的爱与情埋藏在了那个夏天的《罗马假日》里。

许多时候,天使之所以被称为天使,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拥有天使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她们拥有爱的天堂。如果没有了天堂,再美丽的天使也终将被世俗喧嚣的尘埃覆盖。后来的事实表明,她的天堂,不是梅厄,而是他,是格里高里 派克温暖的目光。后来,她又演了许多部电影,虽然她依旧是优雅美丽的女子,可眉宇间隐约多了一丝掩饰不住的寂寞。

梅厄的移情别恋,给了渴望一份爱情至终老的她一个致命的打击。她离了婚,后来,又结了婚,又离,再后来,一个又一个的男人,从她的生命里,兜兜转转,走近又走远。40年的光阴里,一成不变陪在她身边的,只有那枚蝴蝶胸针。

无数次,她给他打电话,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泪雨涟涟。他轻声安慰着她,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没有人知道,于他而言,她的每一滴眼泪,都如一枚跌落的流星,刺入大海的心房,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却已是铁马冰河般的汹涌。

她至死都不知道,从他遇到她的那一天起,她便一直是他生命里的月光,日日夜夜,灿烂在他心灵的最深处。

1993年1月,天使飞回了天堂。他来了,来送别她,看她最后一眼。彼时,他已是77岁高龄,拄着拐仗,步履蹒跚。

花丛中的她,微阖着双眼,像一株夏日雨后的睡莲,纯洁而安静。岁月蹉跎了她的容颜,人们看到的,是美人迟暮的悲凉。而在他的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娇小迷人,眼里流溢着无限哀伤的女孩。他轻声地唤着她,她却不回答。她听不到了,永远听不到了,白发苍苍的他,久久无语地看着她,老泪纵横。

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 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

送别她时,他低下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棺木: 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

他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那句话,那是她一生都想要的,可是,它迟到了,迟到了整整40年。此时的他亦不知道,过往的岁月中,她一直将自己的头深深低进尘埃里,可至死,她还是没能等到与他携手的前世今生。

10年后,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饰的义卖活动。又一次地,他来了,颤颤巍巍。87岁的他此行的目的,只为那枚蝴蝶胸针。最终,他如愿以偿地拿回了它。

40年的光阴里,他一直没有告诉她,自己送她的这件结婚礼物,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而是,他祖母的家传。

捧着那枚蝴蝶胸针,抽搐的记忆,在时光的隧道里,迅速流转。他仿佛又看到《罗马假日》里那个美丽善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正一路快乐轻盈地向他走来

49天后,他微笑着闭上了眼睛,当他干枯的手握住胸针时,他触及了赫本那美丽的心跳,握着无法回头的岁月和岁月深处那段永不再复的青春之恋,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送别他的那一天,人群举着鲜花,从四面八方涌来。他的葬礼,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全球直播。那一天,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千上万的影迷默默祈祷着,祈祷绅士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天使,还给她一个,在尘世间,曾经错过的天堂。

 

国外名人爱情故事3:一生寻觅完美爱情 在享誉好莱坞的大明星英格丽 褒曼眼里,父母的爱情是永远的理想样本。

1900年,褒曼的母亲阿德勒还是一位16岁的少女,来自德国的她在斯德哥尔摩度假时,邂逅了28岁的落魄画家。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父母看不上贫穷的画家,坚决反对他们来往。阿德勒只有默默坚持,她把心上人的一枚戒指挂在胸前,把一颗心封闭了起来。7年后,当心上人成功经营起一家店时,父母才同意他们结婚。婚后,他们相亲相爱,可惜的是先后两个孩子夭折。1915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平安降临,就是英格丽 褒曼。

褒曼不到三岁,母亲就罹病去世,原本几乎对母亲没印象的她在父亲伤感的回忆里,总能感觉到母亲的存在。幼小的心灵充满无尽的想象,她用自己的方式拼凑出父母浪漫的爱情故事和点点滴滴。12岁那年,父亲也去世了,而在褒曼的心里,她渴望长大后的自己也能拥有如父母那样完美的爱情。

1937年夏,已经在瑞典出演11部电影的褒曼结婚了,丈夫林德斯特伦是一位比她年长9岁的牙医。第二年,他们的女儿皮娅出生了。

因为爱,事业发展很好的褒曼在生活中事事依着丈夫,比如穿着打扮,一切都以丈夫的为主。在外人眼里,她是有名的演员,可在家里,她只是个听话的小妻子。很快,因为出色的演技,美国著名制片人戴维 塞尔兹尼克向她发出邀请。褒曼喜欢演戏,于是就告别丈夫和女儿来到好莱坞。很快,她在好莱坞越来越受欢迎,丈夫去看她,每次都抱怨美国的生活,甚至当别人介绍他是 英格丽 褒曼的先生 时,他也无法忍受。他受不了这样的落差,对她也越来越挑剔,事事抱怨,再加上长期分离,浪漫的婚姻变成了枷锁,开始出现裂缝。为了监控褒曼,林德斯特伦和女儿也最终搬到美国,可虽然一家团圆,但婚姻实质上已名存实亡。

虽然婚姻不再美好,但褒曼对浪漫爱情的渴求从未停歇过。1945年6月,她在巴黎演出时结识战地罗伯特 卡帕,他的勇敢和风趣让她着迷,可他拒绝婚姻和约束。即便这样,褒曼依旧没有退却,他们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后来,卡帕去了战场,因踩中地雷而殉职,这段感情也最终落幕。

生命的短暂激发了褒曼寻找伟大爱情的征程。1948年,她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 罗塞利尼执导的影片,被他的写实主义风格深深折服,于是主动写信要求合作。起初,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日积月累,慢慢萌生爱意。

一年后,已有身孕的褒曼决绝地与前夫离婚,与孩子的父亲罗塞利尼结婚。这一次飞蛾扑火的爱情并没有赢得世人的理解,美国人心中所谓的 圣洁偶像 破碎了,面对媒体和公众对她的辱骂和唾弃,她被迫离开好莱坞。在与罗塞里尼生活的日子里,他们一共生了三个孩子,合作了数部影片,但这些影片都不成功。事业上的失败带来生活上的裂痕,褒曼渴望观众,但罗塞里尼却禁止她去拍其他导演的戏。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丈夫的风流本性开始逐渐显现,她期冀的浪漫爱情最终以丈夫情妇的而支离破碎,她又离婚了,为了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她付出了7年的黄金时光。

看了国外名人爱情故事的人还看了:

关于外国名人的爱情故事书

如果你想要获得成功,你就应该多学习一些知识。如果你想要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你就应该学会付出。昨天小编搜集整理了一篇有关外国名人的经典爱情故事,这篇有关外国名人的经典爱情故事写得很有道理,各位也可以好好地阅读借鉴一下。

有关外国名人的经典爱情故事1: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这是近代以来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爱情故事,直到如今还被广为流传。在不列颠帝国将近千年的历史中,还没有一位国王会主动逊位。而他下台的原因却是为了两个字——爱情。这位使得他抛弃自己应有政治地位的女人,竟然是一位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但任何事情就是这样,有一得必有一失。国王失去了他的王位和他的王国,得到了他最珍视的——爱情。为了爱情而抛弃王位的君主,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看,是不负责任,从人的角度来看,是把爱情当作自己毕生的信仰,是“人”这个概念的最完美的诠释。

有关外国名人的经典爱情故事2:罗伊和马拉

在伦敦的一座名叫华铁卢的桥上,一段美丽,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炮火的轰鸣中悄悄地开始,同样,这份爱情最终也是在这个桥上走到了终点。其实这段爱情没有结束,永远也不会结束。罗伊和马拉在桥头相遇的一瞬,伟大的爱情就开始了。罗伊在雨中望着上面的窗户,在他们的故事里,是点睛之笔。就在两个人在前往教堂结婚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对方的名字。一切看似那么的荒诞不经,但却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就是这一段闪电般成熟起来的爱情,却让一个人因为爱对方而献出了所有,让另一个人把这份爱情永远的放在自己的心里。

有关外国名人的经典爱情故事3:维纳斯和阿都奈斯

在所有的爱情中,有得意者,就有失意者。这个来自于古希腊的爱情故事就是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个美少年阿都奈斯对自己所产生的爱情,一点也不比维纳斯对他的爱情更浅。唯一不同的是,维纳斯对他的爱,是任何社会都可以宽容接受的,虽然两者在身份和地位上有一点差别。可是阿都奈斯对于自己狂热的爱,却是难以被人理解。以至于后来人把他的这种行为叫做“自恋”,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则被归为病态的一类。这对于这个美少年的本身是很不公平的。因为所有的爱,只要是爱,都不应该受到人们的冷落甚至不屑。忘情的维纳斯遇见了无动于衷,铁石心肠的阿都奈斯,从她的角度上来说,是她爱错了人,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呢?爱情这个东西是不分什么对错的,她就是爱他,这没有办法。

关于外国名人的爱情故事书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但是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太勉强自己,也不能去勉强他人。如果你想要幸福,就应该学会知足常乐。小编前天在一本杂志上阅读过一篇著名外国名人纪伯伦的爱情故事,感觉这篇著名外国名人纪伯伦的爱情故事写得很好,所以编辑出来给大家学习一下。

纪伯伦是20世纪杰出诗人、画家和作家,他创建了阿拉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流派,在爱情方面,纪伯伦终身未娶,他与玛丽、梅娅两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是阿拉伯文学史上一段最为动人的插曲:一个是惺惺相惜的知音,无私付出却无法修成正果;一个是素未谋面却鸿雁传书19载,维系着一段挚热情爱。

邂逅忘年交

1883年1月6日,卡里·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虽然纪伯伦的父亲为人本分,对工作也恪尽职守,但因为无法面对生活的重压日益嗜酒逃避,以致一家人的生活日益窘迫。1891年,父亲因为被人诬陷入狱,他们的房子和财产也被没收,三年后,尽管父亲被无罪释放,但母亲还是决定远走美国。那年,纪伯伦12岁,他告别学堂,与母亲、哥哥还有两个妹妹前往美国波士顿谋生。

在波士顿的头三年,生活非常艰苦,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苦苦操持着。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三年后,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黎巴嫩,在贝鲁特希克玛学堂学习阿拉伯语,其间,他苦读阿拉伯古典文学作品,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可生活的多灾多难袭击着这一家人,1899年初,纪伯伦的哥哥和小妹相继在美国病逝,在哥哥去世的同一年,母亲也去世了。

纪伯伦只好又回到美国,十五个月里,他相继失去3位亲人,并欠下了15000美元的债务。为了还债,纪伯伦和大妹玛尔雅变卖家中的财物,靠写文章、卖画、做零工来赚钱,纪伯伦在波士顿的老师戴伊得知了这个情况,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也就在这时,纪伯伦有幸结识了长他10岁的女校校长玛丽。1904年,31岁的玛丽在家中举办宴会,邀请各个学校的老师参加,受到邀请的老师戴伊想借此机会,带着纪伯伦开开眼界。在一群装扮精致的男女之间,纪伯伦显得尤其格格不入,他的出现让有些人窃窃私语。作为主人的玛丽也注意到了纪伯伦,但她没有以貌取人,而是热情接待了他,并把他郑重介绍给客人们。

此后,相差10岁的两人结下了友谊,在玛丽的帮助下,纪伯伦的才华逐渐被发掘出来。看纪伯伦如此上进,但条件又十分清苦,玛丽终于忍不住对纪伯伦说:“如果你愿意去巴黎学习,钱的事不用担心,我来资助你。”纪伯伦兴奋之余又多了些忧郁,虽然玛丽家庭富有,但这一笔开支不小,自己又何时能报答得了呢?

玛丽看出纪伯伦的心思:“相信你自己,你一定会成功的,等你宏图大展时,也许我还有事需要你帮助呢?”看着玛丽真诚的眼睛,纪伯伦不再坚持,不久就前往巴黎学习绘画。分隔异地,两人开始频繁通信,长期的交往,也让纪伯伦对玛丽产生了别样的情感,他对这个亦师亦友的女子越发依恋,于是萌生了共度一生的念头来。

婉拒求婚

1910年10月末,纪伯伦离开巴黎,怀着对玛丽的爱,第三次前往美国。一路上,他的眼前都是玛丽的影子,两人各个方面都能彼此理解,即便远隔重洋,他们依旧息息相通,这次回来,一定要向她表白爱意。10月31日,纪伯伦抵达纽约,接着马不停蹄赶到波士顿,把行李交给妹妹玛尔雅后,便匆忙地去见玛丽。

11月1日,他们在波士顿会面并共进晚餐,诉说着离别日子里的一切,最后,纪伯伦谈到了婚姻,他正式向玛丽求婚了。然而,玛丽在激动之余,变得犹豫了起来。其实,玛丽不止一次地想过这样的场景,可一想到自己的年龄,又不愿让婚姻生活束缚纪伯伦的艺术天赋。这对于玛丽来说,是多么甜密而又痛苦的时刻啊!她度过了几个不眠的夜晚,最后终于决定拒绝纪伯伦的求婚。这在她1911年4月13日的日记中有生动感人而详细的记载:

今天,他刚一来我这里,我就抢在他前面说:“我有话说。”我犹豫了一会,接着又说:“我的心背叛着我的嘴,我的心责备着我的脑,但真理是要占上风的。”他问:“你心里究竟在翻腾着什么?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我说:“千好万好属于你,千坏万坏归于我!如果我流干了热泪,请你别在意。昨晚我一直在流泪。”

他焦急地大声嚷了三遍:“你哭了?”他把我的手拉过去,贴在他的胸口上。我说:“我决不考虑结(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关于外国名人的爱情故事书)婚,尽管我焦渴的心向往着。”他目瞪口呆,我继续说:“我不是属于你的,我喜欢你,但纯洁的爱阻止我去安排你的未来。”是的,我的岁数比他大,他面前有漫长的日月年华,命运正向他展开双臂。

在玛丽拒绝纪伯伦的求婚之后,两人的关系非但没有就此破裂,相反,脱去了爱情羁绊的两人心灵更加接近了。1911年4月,纪伯伦求婚受阻后迁居纽约,因为他感到在波士顿没有太大进步,而纽约是美国文学家艺术家荟萃的地方,对他来说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纪伯伦首先搬到瓦渥雷区164号,虽然住着简陋的房间,但他很快与布鲁克林与曼哈顿的阿拉伯朋友们打成一片,他应邀给人画像,和朋友们交流阿拉伯世界的消息,去看画展,和艺术家、鉴赏家讨论出售画的价钱,上博物馆,做礼尚往来的应酬,读自己购得的和玛丽寄来的书,有时累病了又和疾病作斗争。

让他迷恋、激动和疲惫的事有多少啊!他从前一段围绕婚姻的感情纠葛中解脱出来了,他更爱生活了。5月,玛丽来到纽约与纪伯伦见面。玛丽一直在生活上对纪伯伦慷慨相助,使他完全摆脱了日常生活的烦恼。在事业上,玛丽良好的文学鉴赏力和英语造诣,也使纪伯伦获益匪浅。在精神上,无论在通信中还是面晤时,她总能理解纪伯伦对生活、社会、艺术的灼见。纪伯伦甚至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只有上帝、玛丽知道我的内心。”在保留至今的两人英文书信中,纪伯伦共写了325封信,玛丽写了290封。

在一则日记中,玛丽记录了自己婉拒纪伯伦求婚的原因:“对于纪伯伦,另有一份爱在等待他。这爱不同于他对我怀有的爱,这是神启之爱,并将结成他的婚姻。他最伟大的作品,将由这爱而产生;对于那场爱中的女子,我只是一个阶梯。我不想拥有纪伯伦,因为我知道:她正在某个地方为他成长,他也在为她而成长。”心有灵犀的玛丽所预言的这位女子,不久果然出现在纪伯伦的精神世界里。如果说纪伯伦与玛丽的恋情更近乎友情,两人的关系虽然密切却也不免平淡,那么他与这位女子的爱情故事,则更为奇特,凄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