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类论文开题报告

导语: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心情变得非常的愉快。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音乐专业毕业的范文,欢迎阅读!

课题名称: 浅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 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 投情。

5、音乐表演 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XX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XX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XX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XX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XX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XX年5月:论文答辩。

四、主要:

[1] 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 修海平 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苏珊 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开题报告 2. 3. 4.开题报告 5. 6. 7. 8. 9. 10.

音乐类论文开题报告

北京大学 研 究

音乐类论文开题报告

生 开 题 报 告 论文题目 彼得 伊里奇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 本体研究 姓 名 任红军 学 号 A0843066 学科专业 艺术学 研究方向 作曲理论 导师姓名 王耀华 职 称 教授 2009 年 4 月 10 日 一、 开 题 报 告 主 要 内 容 (包括 1、 选题来源和论文类型; 2、 课题的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 课题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6、 课题的创新性; 7、 计划进度、 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8、 参考文献。) (一)、 选题来源和论文类型 1、 选题来源: 自选题目 2、 论文类型: 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二)、 课题的研究意义 19 世纪后半期的俄罗斯正从封建农业军事帝国向现代文明社会演变, 这一时期是俄罗斯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 特别是在启蒙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文学、 音乐、 美术都翻开了俄罗斯本民族的一页。

那时的政治条件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 使之达到了在浪漫主义运动中成为决定性力量的程度。

征服民族的傲慢和被征服民族为自由的斗争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 使民族情绪上涨, 这种情感在音乐中找到了理想的表达方式。

一些作曲家以他们民族的歌曲和舞曲作为音乐的基础, 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彼得 伊里奇 柴科夫斯基(1840-1893), 作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 他的钢琴套曲《四季》 产生在这样一个时代, 无疑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四季》副题为 性格描绘十二幅 , 写于 1876 年, 在西方浪漫主义音乐中以其独特的创作形式和技巧被人们所关注。《四季》 的十二首曲子分成十二个月表现俄罗斯是自然气候风光和生活风俗, 富于诗情画意, 音乐的总体风格是清新恬淡、 自然淳朴, 其中既有俄罗斯自然风光素描, 又有民间生活画面, 有情有景, 情景交融, 音乐富于俄罗斯情调, 有质朴的优美, 有开朗的欢乐,又隐含着淡淡的忧伤。

与他一生创作的大量的为世人所熟知的音乐作品相比, 这部作品本身虽不是什么经天纬地的巨作, 但作品的艺术风格却反映出当时艺术界的共同特征, 音乐基调树立在民族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 所有乐曲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 强调个人的主观意识和真实地表现个人的亲身感受; 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心声; 此外, 在形式上它与诗歌的紧密结合, 音乐描绘的艺术画面, 形成具有艺术通感的美学特质, 散发着浓郁的俄罗斯气息, 为俄罗斯音乐文化与世界文化作出了宝贵贡献。

(三)、 国内外现状分析 1、 目前可见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四种类型: 1)、 普及性音乐介绍及评论: 主要为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生涯的综述性介绍, 概述其音乐创作历程、 创作种类、 重要代表曲目等。

如: 肖复兴著《音乐欣赏十五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9) 中第十二讲 柴可夫斯基和强力集团 ; 路广著《 殊途同归 的民族音乐风格发展道路 从 强力集团 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谈起》(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 2);刘洁著《柴可夫斯基 1871 年-1876 年钢琴套曲漫议》(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3); 吴英莲著《柴可夫斯基与他的钢琴小品 四季 》(辽宁工学院 1 学报. 2003, 2); 杜青兰著《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刍论》( 艺苑. 2007, 4) 等。

2)、 从演奏角度对《四季》 进行探讨分析: 是目前研究成果里面所占比重教大的部分, 主要针对柴可夫斯基《四季》 中的篇目从演奏角度进行探讨分析。

如: 赵屏国编著《钢琴套曲 四季 的演奏与教学》(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4); 张爱民著《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 四季 之教学分析》(民族音乐. 2007, 1) 等。

3)、 从创作技法上对《四季》 个别篇目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柴可夫斯基《四季》 中所采用的各种创作技法如曲式结构、 音乐材料发展手法、 和声特征、 调性布局等等。

如: 任红军著《从 六月 船歌 看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 郭鸿斌著《分析报告:钢琴小品 十一月 在马车上 的创作特征 作品选自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 四季 作品 37》(贵州大学学报. 2008, 2); 段桥生著《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析柴可夫斯基的 六月 船歌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等。

4)、 硕(博) 士论文专题研究: 这一类研究多以分论为主, 或从音乐哲学的角度, 或从音乐史学的角度《四季》 中的曲目进行逐一论析。

如: 吴宁著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 四季 研究》(山东师范大学 2000 年硕士论文);满园园著《从钢琴套曲 四季 看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东北师范大学2007 年硕士论文) 等。

2、 研究状况特点: 1)、 对柴可夫斯基单个或少数几个具代表性的作品研究较多, 对整体研究较少; 2)、 谈演奏技法的较多, 立足本体研究的较少; 3)、 缺乏对柴可夫斯基《四季》 的比较研究。

(四)、 课题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研究目标 1)、 梳理柴可夫斯基《四季》 创作中音乐、 文学创作的关联关系; 2)、 分析《四季》 中各曲目曲式结构、 旋律风格、 和声语汇等创作特性; 3)、 探寻柴可夫斯基对钢琴音乐创作的独特贡献。

2、 研究内容(研究提纲)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概述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状况, 介绍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本文研究的异同点及意义; 第二部分: 以《四季》 为实例分析, 立足本体研究, 从比较研究角度全面、 深入剖析《四季》 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创作特点、《四季》 的音乐陈述方式、 旋律创作特征、 钢琴织体形态、 调性思维、 和声风格、复调技法等等; 第三部分: 归纳总结柴可夫斯基《四季》 的创作对后世作曲家的影响。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进行作品具体分析的同时宏观把握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变化发展脉络; 2)、 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整合, 在此基础上找出其遗漏或不足 2 之处进行补充性研究; 3)、 认识及把握其作品的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素材的结合, 对其作品的民族性、 技术性、 创新性进行探讨。

(五)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利用各种渠道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搜集与应用。

2)、 个案分析法: 单独分析《四季》 中所有曲目, 了解其音乐材料发展手法、 和声、 调性思维等, 为比较研究做准备。

3)、 比较分析法: 对既得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归纳总结出柴可夫斯基 《四季》 的艺术特色。

2、 实施方案 1)、 首先利用各种渠道对有关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搜集与应用; 2)、 掌握柴可夫斯基《四季》 创作中涉及到的作曲技法理论, 然后进行实例分析; 3)、 对相关的专家、 学者进行访谈, 就本文写作中的疑难点进行虚心的请教 4)、 归纳总结柴可夫斯基《四季》 的艺术特色, 依据既定内容整理写作论文。

3、 可行性研究 1)、 有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迄今为止对柴可夫斯基《四季》 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综述性介绍评论、 单个作品分析、 创作技法专题性分析等方面,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

这使本文能在此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或者更深更细致层面去研究; 2)、 具备进行该项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能力: 本人大学期间师从李虻教授主修作曲, 期间修习了《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复调》 等作曲专业骨干课程; 2006 年攻读音乐教育硕士时再度拜在先生门下, 进一步系统研习了《和声分析》、《曲式分析》、《音乐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 等课程, 阅读《和声学专题六讲》、《二十世纪和声特征》、《勋伯格和声学》、《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等近现代作曲技法理论著作, 搜集并浏览了大量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 对其作曲技法和音乐语言风格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 3)、 具备进行该项研究的客观条件: 可以向导师请教, 汲取前辈的研究心得; 可以向学科老师、 专家请教, 完善相关领域的知识; 现在已从学校图书馆借阅到和在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上搜集到较多与论题相关的资料; 本人有一台联网电脑, 随时方便查询。

(六)、 课题的创新性 《四季》 在柴可夫斯基的钢琴音乐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 它不仅体现了坐着在音乐创作风格中一些十分重要的特点, 而且也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技巧、 艺术思维、 创作构思等。

本课题在研究时, 局部分析与整体研究并重, 通过对柴可夫斯基《四季》 作品的实例分析, 同时立足本体研究, 从比较研究角度全面、 深入的剖析《四季》 的艺术创作特色。

3 此外, 在立足已有的研究理论基础上, 一方面学习借鉴; 一方面对各种结论进行比较、 整合、 对不足之处进行重点研究, 搭建起柴可夫斯基《四季》艺术特色分析的整体构架。

这使本文能在此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或者更深更细致层面去研究; 从而全面、 系统、 深刻地剖析柴可夫斯基《四季》 的艺术魅力。

(七)、 计划进度、 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1、 计划进度 1)、 论文收集资料: 2009 年 1 月到 3 月; 2)、 完成开题报告: 2009 年 4 月 ; 3)、 完成初稿时间: 2008 年 9 月; 4)、 论文修改与完善时间: 2009 年 10 11 月; 5)、 论文答辩时间: 2009 年 12 月。

2、 预期成果 公开发表论文: 《柴可夫斯基 四季 之 十二月 在马车上 艺术特色浅析》; 2009 年 11 月完成论文《彼得 伊里奇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本体研究》, 约 3 万余字。

(八)、 参考文献 1、 专著 [1](美) 约翰 怀特著, 张洪模译. 音乐分析[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8) . [2]钱仁康. 欧洲音乐简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6) . [3]桑桐. 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3) . [4]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 . [5]冯志平.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1 ) . [6]叶松荣. 西方音乐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 [7]朱秋华. 西方音乐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 . [8]张洪岛. 欧洲音乐史[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1) . [9]田可文, 陈永. 西方音乐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9) [10](美) 约瑟夫 马克利斯著, 刘可希译. 西方音乐欣赏[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2) . [11] 钱仁康, 钱亦平. 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 [12]蔡良玉、 梁茂春. 世界艺术史音乐卷[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3,(2) . [13] 李虻. 音乐作品曲式分析[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 . [14](美) 约瑟夫 维克斯贝格著, 王嘉陵译.西方音乐史[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 . [15](苏) 尤 克列姆辽夫著, 曾大伟译. 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M]. 北 4 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9, (6) . [16](俄) 柴可夫斯基著, 逸文译. 柴可夫斯基论音乐创作[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6) . [17](俄) 康德拉申著, 陈复君译. 俄罗斯梦幻: 如何解读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5) . [18]肖复兴. 音乐欣赏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9) . [19] 赵屏国.钢琴套曲《四季》 的演奏与教学[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4) . 2、 学术论文 [1] 张霞. 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六月 船歌》 的演奏与分析[J].乐器, 2005, (6) . [2]任红军. 从《六月 船歌》 看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 . [3]吴明泽. 浅谈钢琴套曲《四季》 六月(船歌) 的艺术特色与演奏风格[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5) . [4]荭草. 敏感脆弱的柴可夫斯基[J]. 中国健康月刊, 2001, (09) . [5] 龙飞, 孔延庚. 柴可夫斯基: 把生命融入乐曲[J]. 俄罗斯文艺, 1994,(05) . [6] 平远. 柴可夫斯基: 天才的音乐家[J]. 职业教育研究, 1995, (06) . [7] 李洪源. 柴可夫斯基的激情和悲怆[J]. 大众电影, 2002, (15) . [8] 于进江. 柴可夫斯基的无限的爱[J]. 世界文化, 1987, (06) . [9] 徐玉琴. 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J]. 俄罗斯文艺, 1995, (01) . [10] 园丁. 人生凄楚、 成就辉煌的柴可夫斯基[J]. 世界文化, 1996, (04) . [11] 陈思. 柴可夫斯基的童年[J]. 北方音乐, 1992, (01) . [12] 徐婷婷. 柴可夫斯基的性格与其音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8,(02) . [13] 唐勇. 柴可夫斯基 四季 之《一月 炉边》 调性思维[J].艺海,2008, (4) . [14]路广. 殊途同归 的民族音乐风格发展道路 从 强力集团 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谈起[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 (2) . [15]刘洁. 柴可夫斯基 1871 年-1876 年钢琴套曲漫议[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3) . [16]吴英莲. 柴可夫斯基与他的钢琴小品《四季》 [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 (2) . [17]杜青兰. 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刍论[J]. 艺苑, 2007, (4). [18] 张爱民. 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四季》 之教学分析[J]. 民族音乐,2007, (1) . [19]郭鸿斌. 分析报告: 钢琴小品 《十一月 在马车上》的创作特征 作品选自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 作品 37 [J]. 贵州大学学报, 2008,(2) . [20]段桥生. 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析柴可夫斯基的《六月 船歌》 5 [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21] 聂亚星. 错位节奏(复节奏)的对应关系及表现手法[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 (1 2) . [22] 汤爱民. 渴望、 痛苦、 忧郁的心曲 柴可夫斯基和他的艺术歌曲[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9, (02) . 3、 学位论文 [1]吴宁.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 研究[C]. 山东师范大学 2000 年硕士论文. [2]满园园. 从钢琴套曲《四季》 看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C].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年硕士论文. [3]任云. 柴科夫斯基 悲剧三部曲 中蕴含的悲剧性情感探析[C].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年硕士论文. 附件: 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一览表 任红军, 从《六月 船歌》 看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4): 121-124。

任红军, 从《奇幻的梦境》 看舒曼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8): 125-128。

任红军, 云南省组织召开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工作研讨会, 《中国音乐教育》, 2008(7): 38。

任红军, 云南省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工作研讨会在曲靖召开, 《民族音乐》, 2008(3): 9。

任红军 (一作), 肖邦 《升 g 小调前奏曲》 的艺术特色, 《民族音乐》, 2008(5): 73 74。

任红军(二作), 钢琴演奏中 见点即跳 的误区辨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4): 103 104。

任红军(二作), 肖斯塔科维奇《升 g 小调前奏曲》 艺术特色分析,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4): 75 77。

任红军 (二作), 微格教学在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4): 349 350。

任红军, 高师音乐作品分析课程作业的规范性写作, 《民族音乐》, 2009(1)。

6 7 二、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同 意开题 □ 不同 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三、 专 家 组 审 核 意 见 考评项目 分值 计分1、 选题依据 2、 创新性 3、 选题难度和可行性 4、 研究工作方案的合理性 5、 科研工作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6、 预期成果 7、 开题报告文字表达清楚、 参考文献引用合理8、 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9、 基本概念清楚、 明确选题意义 满分 20 分 满分 15 分 满分 15 分 满分 10 分 满分 5 分 满分 10 分 满分 10 分 满分 5 分 满分 5 分 文 字 报 告 口 头 报 告 10、 论证严密、 逻辑性强 满分 5 分 总分 100 分 审核结论: 通过 □ 不通过□ 专家组成员签字: 、 、 、 、 年 月 日 四、 硕 士 点 负 责 人 意 见 签字: 年 月 日

音乐类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 浅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姓名: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 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 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 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 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 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

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 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 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 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

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 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 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XX 年11 月-12 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XX 年12 月中旬:确定选题; 3XX 年12 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XX 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XX 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XX 月: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 苏珊 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 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