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教学反思

篇一:预测教学反思

,所谓科学预测,不是随意猜想,而是立足于证据和经验;本课重点不是预测了什么,而是预测要有根据。我教学本课的基本思路是:先知道什么是预测,接着准确区分预测与推理,然后通过实践理解准确科学的预测需要有长期的经验积累,最后在有控制条件的要求下动手进行预测。

大家在观摩时看到了,我的设计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许多纰漏。为了能给各位同仁提供借鉴,现将我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希望各位与会老师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创造出省时、高效的科学课堂。

一、教学设计的优点:

1、深挖教材内容。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教材不是全部,是供教学的例子,但是教材上的例子大都是精华和典型,如何用好教材必须先钻研,即挖出教学目标,挖出重难点,挖出层次,挖出每个探究活动的意图。比如教材中的三个动手探究活动:“吹纸吹乒乓球”、“粉笔下落”和“食盐溶解”,虽然都围绕“预测结果”“预测根据”“预测验证”三个活动有序展开,但每个探究活动又各有侧重,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我在设计时,挖出了教材的“精华”,精心选择了“吹乒乓球”和“食盐溶解”两个活动,并把三个不同的侧重点溶入了两个活动中。

2、增加有效内容。

在突破难点时,我增加了“抬头看到天上有乌云,有人说:‘要下雨了’”、“河南义昌大桥因运输烟花爆竹车辆爆炸引起桥面垮塌”等四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促进学生准确地区分“预测”与“推理”。在引课和动手操作环节,我增加了两次“吹蜡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准确预测,必须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3、精减重复内容。

教材中有一组预测活动,分别是“在两线间隔5厘米的纸中间吹气”、“对着漏斗吹乒乓球”和“植物摘掉所有的叶子后会怎样”。其实这三个活动是并列的,都是让学生明白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往往会预测不正确。而“植物摘掉所有的叶子后会怎样”虽然可以预测,但很难在课堂上看到实际结果,所以我果断地舍弃了这个活动。

教材中安

预测教学反思

排的“粉笔下落”预测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预测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预测内容、预测依据和预测验证。而“食盐溶解”活动,既包含“懂得预测要有正确的根据”之目的,也蕴含着测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我只保留了“食盐溶解”的活动,把这两个活动目的都渗透在这一个活动之中。

4、改变活动内容。

教材上通过“鸡蛋图”,既引出了预测的概念,又引出了推理的概念,但我觉得本课的主题是“预测”,所以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鸡蛋图”改成了“吹蜡烛”引出“预测”,又通过学生熟知的“天气预报”引出“预测”概念,并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出示两则日常实例,以辨析的形式,引出“推理”的概念,突出了教学内容的主次,精准的把握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在引课时,我用了“隔着烧杯吹另一侧点燃的蜡烛”活动,学生有了简单的感性经验积累,所以我把预测“吹纸”活动变成了进一步预测“隔着方形的盒子吹另一侧点燃的蜡烛”的活动,体现了预测要借助个人经验,进而为达成“如果只依据个人经验进行预测,未经科学证实,往往会出错”的下一个预测“食盐溶解”活动做铺垫,这样一步步使学生认识了什么才是科学的预测。

二、教学中的不足

1、时间分配不合理。

时间分配的不合理性体现在课堂延时10分钟。在引课时,我的语言不到位,“预测”概念的引出过于迂回,耗时较多;在做“食盐溶解”时,学生的预测环节用时较多,造成拖沓,环节不紧凑;吹蜡烛时,没有一次性成功,略显耗时。

2、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不到位。

上课时只注重了几位思维活跃,敢于发言的同学,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直至下课时,也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决不允许出现的。

3、语言缺少激励性,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够。

我的教学语言缺少激励性,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一点是我今后的教学必须努力改进的。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吹灭蜡烛不成功,原因是什么?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课堂上的每一个实验,在课前我都是要提前做的,其中也包括“吹蜡烛”的实验,这个实验在课前我试做过多次,都成功,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肺活量小,怕实验失败,曾找过不同的学生进行实验,但都成功,即使肺活量小的学生,也不会吹过两次就能吹灭。可是在观摩课上,连我都没能吹灭,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还请各位参会同仁给我指点迷津,在这里我先谢谢了!

篇二:预测教学反思

与预测不相同的科学含义,并能够有根据的预测。本课教学中,我首先以“鸡蛋的命运”让学生初步了解预测的概念,辨析预测和推理的不同。然后通过“粉笔在什么情况下不易摔碎”的实验让学生尝试预测,并强化预测要有依据的理念。但是这个实验有很多学生提出的预测无法验证,而且会浪费很多粉笔。因此我改用了玩扑克牌游戏:4张都是梅花,猜想会摸到什么?为什么?梅花2张,红桃2张,猜想会摸到什么?为什么?这样,学生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操作性强,效果明显,实验材料可以反复使用。后两种方法还加强了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实现了学科的整合。最后学生通过探究100毫升的水里溶解多少盐、多少糖,了解到,不是所有的预测都是对的,当经验出错时,预测也会是错误的。

经过改进的课堂教学,缺少了肤浅,增加了力度,摈弃了负面效应,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特性。创设简约的课堂风格,给每个试验活动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真枪地搞科学”。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有趣生活结合起来产生出兴趣的火花,再借兴趣激活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注意,进而将兴趣上升为学习的志趣,形成主动探究的原动力。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具科学性与创造性,更加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篇三:预测教学反思

,让双方的队长来猜硬币的正反来决定谁先发球。(板书:投硬币)我们也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好不好?我们让硬币落到桌子上,猜正面朝上的请举手。(生举手,师投币)

  生:是反面。

  4.师:再试一次。

  生:是正面。

  5.师:刚才老师投了两次硬币,很巧,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如果这样投一万次,你猜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生交流。(差不多;正面朝上较多;反面朝上多)

  6.师:要检验哪种猜想最有可能,我们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生:实验。

  7.师:投一万次,这节课恐怕来不及。你有什么办法吗?

生交流。(投十次,再判断;投二十次,看规律)

  8.师:我们每组投30次好不好?我们投硬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交流。

  9.师补充提示:

(1)尽量竖直投放硬币,不要用力扔。

(2)尽量保持相同高度。

(3)注意及时记录实验的数据。

(4)硬币下落后不要碰到其他物体,或是掉落到地上。

(5)注意分工合作,实验结束后请将硬币装入信封收好。(讲解材料袋)

生实验,交流,师统计。

  10.师:我们全班一共投了360次,请电脑帮我们算一下,正面朝上的总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总次数,大家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生交流后得出: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

  11.师:我们投了360次,用这个数据来估算出投一万次出现的结果,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预测。(板书)

  12.师: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要想知道投一万次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我们可以在课后继续投,投的次数越多,越有说服力。

二、体积变化

1)固体放入液体中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装了水的量筒,能测量出水的多少,请一个小组帮忙,看一下这是多少。

  生:57mL。

 2.师:如果老师把这颗玻璃球放入量筒中,你能预测出水位的变化吗?

  生预测。(师提示学生说出猜测依据)

  3.师:在放入玻璃球的时候,我们要倾斜量筒,让玻璃球轻轻地滑入量筒中,避免打碎量筒。谁来试一下?

生演示实验。

  4.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我们的预测是不是正确。

  生进行小组实验,师指导。

  5.生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师总结。

  6.师:如果在水里放入10颗玻璃球,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预测,阐述理由。

  7.师演示实验,小结:实验时要仔细观察,我们获得的数据越准确,我们的预测也会越准确。

2)液体倒入液体中

  1.师:老师这里有50mL的水,贴着标签的量筒里有50mL盐水,如果老师把它们混合起来(板书),你预测结果是什么?

生预测。

  2.师讲解演示混合液体。

生实验,交流。

3)固体倒入固体中

  1.师:老师这里有一杯小石子和一杯沙,沙子能倒进去吗?

生预测,一人演示实验。

  2.师小结。

三、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的两个实验,我们对结果进行了预测,通过实验发现,我们的预测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却不够准确。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预测,预测明天可能会发生的未知的一些事,你能预测到哪些?

生交流。(预测、推测)

  2.师:生活中我们除了对天气进行预测,还可以对自然灾害有一些预测,我们来看一段资料。(视频: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课堂教学目标与课表目标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知识与技能

1.  懂得预测的含义以及两种常见的预测情况;

2.  了解一些可供预测的科学事实;

3.  懂得科学知识是我们做出科学预测的根据;

4.  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会有错误。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测并用测量的方法掌握水位变化的规律;

2.  能够采用先说预测依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保持对现象的好奇心,愿意进行预测;

2.  关注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

 

达成了课表目标中的:

科学知识:

1. 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

1.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自然、了解科学、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 愿意合作与交流。

 

【本课概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