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pdf

格言联璧pdf

《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该书刊行之后,民间有异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讹压滋多,附刻喧宾夺主,传本各异”。潮阳郭辅庭有感于此,取旧所校定《格言联璧》,“就正通人,复加雠勘,端楷书写,重付精刊”。岳麓书社出版的《格言联璧》,即以上述郭氏刊本为据,于格言原文原注之外,复加今注今译,以利一般读者理解及意旨。

《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凡十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引言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pdf

格言联璧

《中华国粹经典文库:格言联璧》格言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与生存智慧,是一种能够给人以告诫、劝勉与激励的名言警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诵与总结,这些经典格言以言简意赅、意味隽永的文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本书系清人金缨所编,收录格言十一种,分学问、养生、品格、从政、祸福等篇,其说理之切、择言之赅,字字精准、富有哲理,确为一部济世良书,值得一一细读与思考。

格言联璧pdf

“格言”是可为法式的言简意赅的熟语。既可 以自勉,又可以勉人;既可以自警,又可以警人。

其由来已久。“格言”二字最早见于三国崔琰《谏 世子丕书》:“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训。”至晋潘 岳《闲居赋》:“奉周任之格言。”李善注引《论语 考比谶》:“赐问曰:‘格言成法,亦可以次序 也。’”由此可知,格言见诸谶纬之书,出自孔门, 行于周代,皆圣贤之所述作。后世复有所出,且言 语自古奥趋于浅近,便于诵习,广为流传。清咸丰 元年金缨编撰的《格言联璧》就是其中流传久远 的格言作品。

《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 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该书刊行之后,民间有异 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讹夺滋多,附刻喧宾 夺主,传本各异”。潮阳郭辅庭有感于此,取旧所 校定《格言联璧》,“就正通人,复加雠勘,端楷 书写,重付精刊”。岳麓书社出版的《格言联璧》, 即以上述郭氏刊本为据,于格言原文原注之外,复 加今注今译,以利一般读者理解其意旨。

摇摇摇摇员 《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 格格 “存养”、“持躬”(附“摄生”)、“敦品”、“处 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 言言 凶”,凡十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 联联 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己、行仁、省躬、察物 为归”。

璧璧 古代格言是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 值得珍惜的文化遗产。其中不乏至理名言,历代口 耳相传,于今尤足为训。

金缨所辑录的《格言联璧》,正是历代格言作 品中较为优秀的一种。该书所辑录各类格言,都有 可以引为镜鉴之论,今择其要者条陈如下: 其一,论读书治学:重人品,讲方法,敢 存疑。

《格言联璧》之编次,以“学问类”为卷首, 多少透露出编撰者以学为重的意识。从其辑录的条 目内容来看,十分重视人品和学问的关系:“天地 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 人高品雅”;“至乐无如读书”。所论不是把读书作 为获取功名的阶梯,而是把读书作为陶冶性情、熔 铸品行的途径。论学问与品行的关系,即论智与德 的关系,强调以德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也要以德行为本。“人 以品为重”,“品以行为主”。“品”指的是思想品 质,道德观念。“行”指的是行为举止,实际才 干。“品”与“行”的有机结合,学问与才干的高 度统一,方是国家所需之材:“治国经邦谓之学, 摇摇摇摇圆 安危定变谓之才。”才学、聪明还要用于正路,不 能用于邪路:“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 前前 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 文学功名适济其奸。”一个人的聪明能用在正义的 事业上,越聪明越好,越能成就他的理想,如果用 在不正义的事业上,越聪明越糟糕,正好实现他的 野心。

言言 读书治学既要重视人品,又要讲究方法。读什 么书,如何读书?《格言联璧》强调“熟读五经诸 史”,经史结合,先后有序:“先读经,后读史, 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 为章句。”“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

这种提倡以经论史,以史证经的读书方法,不仅是 前人读书治学的经验总结,而对于当代学者而言仍 可引以为鉴。至于说“六经以外,别无奇书”,则 未免有失偏颇,更不合当今时宜。但经典著作地位 的确立,总是离不开当时政治、学术等需求的。中 国古代经典自五经至六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 的定位,正反映了学术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

时代前进,社会发展,学科门类增多,学术领域扩 展,读书的视野也理所当然要相应开阔。在当前学 校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只读经书的办法显然是 行不通的了。其实,《格言联璧》也有提倡多读书 之论:“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 人。”这里以交友为喻,提倡以广交益友的态度多 读好书,以重逢故人的喜悦读已读过的书。多读书 并不是乱读书,而是有所选择,尤其要注意“勿 摇摇摇摇猿 展无益身心之书”。

格格 读书治学还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格言联璧》 多处告诫读书人切忌浮躁,而是要沉得住气,要静 言言 心、专心,学得活,劳逸结合,勤而不倦。其中 联联 曰:“居心当如止水”,“为学当如流水”;“心不欲 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 璧璧 入”。静心、专心才能“入神”,勤而不倦才不 “苦神”,能入神、不苦神,方能聪慧有余,领悟 透彻。关于读书治学,《格言联璧》还强调必须独 立思考,敢于存疑:“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 疑好问。”既要读书,又不能迷信书本,有疑问方 能增进对事物的了解;既要多读书,又要循序渐 进,才能有收获。《格言联璧》曰:“读书贵能疑, 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其二,论修身养性:谨言行,节饮食,寡嗜 欲,守廉全节,养心安性。

所谓“慎言行”,《格言联璧》中有两句话说 得很白:“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想便做。”至于 如何谨言慎行则曰:“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 矫之以镇静。”就是说言语不谨应当以缄默矫正, 轻举妄动应当以镇静矫正。谨言行、节饮食、寡嗜 欲,又是与养德、养身密切相关的:“人知言语足 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 足以养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心 境、言行、饮食、情欲都关系到身心的健康。《孟 子??尽心下》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格言联 璧》则具体地说:“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 摇摇摇摇源 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 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 前前 则刚。”就是说,一个人心胸的狭窄与宽广,心境 的忙乱与清闲,心术的忧虑与乐观,心气的软弱与 刚强,都与欲望多少相配。多欲之弊端大矣!故 曰:“多欲为养生第一病。”寡欲则俭约,多欲则 侈肆。“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 言言 恶俱纵。” 《格言联璧》论修身养性的另一要义就是:守 廉全节、养心安性:“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 廉。干请以犯义,不若俭而全节。侵牟以聚怨,不 若俭而养心。放肆以遂欲,不若俭而安性。”贪污 而受辱,不如俭约而守廉洁。徇私而失节,不如俭 约而全节。妄取而结怨,不如俭约而养心。纵情而 满足私欲,不如俭约而安分守己。总而言之,“律 身惟廉为宜”。

其三,论待人接物:真诚宽厚,取长补短,不 没是,不饰非。

《格言联璧》中的“接物”即所谓“待人接 物”,讲的是如何与人相处。其中说到待人要真诚 宽厚:“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 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阳春,无人不 暖。”对待自己,思想要高度警惕,抵御外物的诱 惑,必须像一团烈火,遇物即烧;而对待他人,心 地要宽容和善,宽厚待人就像一片和暖春光。严以 责己,宽以待人,就能免患解怨:“待己当从无过 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 摇摇摇摇缘 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格格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待人接物必须记取 的。《格言联璧》曰:“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

言言 慎密之人,吾师以炼识。慈惠之人,吾师以御下。

联联 俭约之人,吾师以居家。明通之人,吾师以生惠。

质朴之人,吾师以藏拙。才智之人,吾师以应变。

璧璧 缄默之人,吾师以存神。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 师友。博学强识之人,吾师以广见闻。”人各有所 长,与人交往,不可求全责备,应当略其所短,取 其所长,不可忌长以摘短。《格言联璧》曰:“取 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 恕其隘。取人之敬,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

取人之信,恕其拘。”就是说:取他人的直率,宽 恕他的戆厚。取他人的质朴,宽恕他的愚钝。取他 人的耿介,宽恕他的狭隘。取他人的恭敬,宽恕他 的疏忽。取他人的善辩能言,宽恕他的肆无忌惮。

取他人的诚信,宽恕他的拘谨。不同性情的人有不 同气质,要因其人而耐其气。凡此种种人,都要正 确面对他们,都要能胸怀宽广,正所谓“虚其心, 受天下之善”。

总而言之,待人接物,宜其真诚宽厚,取人之 长补己之短,不没人之是,亦不饰人之非。

其四,论凭理处事:急缓相济,大小互应,取 义舍利。

急事宜缓,缓事宜急,急缓相济。这是《格 言联璧》中提出的一条办事原则:“处难处之事愈 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 摇摇摇摇远 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说的 是:处理难以处理的事情越要舒缓,对待难以相处 前前 的人越要宽厚,处理极其紧急的事情越要从容,处 理极其重大的事情越要心平气和,处于疑难之时越 要胸无成见。又有论曰:“缓事宜急干,敏则有 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舒缓的事情应当急 速处置,因为只要勤快就能成功。对于紧急的事情 言言 反而应当稳妥细心处理,否则匆忙粗疏,就容易出 《格言联璧》另一条处事原则是:“应小事宜 以应大事之心应之”,“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 之”。事无大小,都有是非邪正,要善于条分缕 析,“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格言联璧》还 说:在平常的时候,对待小事应像对待大事一样慎 重,因为天地之间的道理不分大小,从目前来看, 都有一个邪恶和正义的界限,不能疏忽怠慢、苟且 敷衍,必须辨明道理的邪恶正义来对待才行;等到 意外事故发生时,处理大事,应当用处理小事一样 平静的心态去处理。因为人世间的事情无论大小, 但从道理来看,只有一个正确和错误的区别,不能 惊惶失措,只要根据道理的正确和错误去处理就行 贵明理,贵心公,取义舍利,是《格言联璧》 第三条处事原则。无论急事缓事、大事小事、公事 私事、人事己事,都存在一个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 的问题,即所谓“义”与“利”的问题,人的道 德观念不同,价值取向就不一样,当“义”与 摇摇摇摇苑 “利”发生矛盾的时候,有人取义舍利,有人取利 格格 舍义,这是因为人们见事处事的是非标准不同。

《格言联璧》论曰:“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 言言 公。”“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看待事情 联联 贵在辨明事理,处理事情贵在出以公心。行事不能 固执己见,要明白事理。怎样才能“明理”,怎样 璧璧 才能“心公”?《格言联璧》曰:“无心者公,无我 者明。”“无心”、“无我”就是没有私心杂念,没 有个人成见。心无成见,不为自我的利害得失所左 右,分析事情的是非才能合乎情理,处理事情才能 大公无私、刚正不阿。

其五,论居官从政:勤政亲民,洁己守身,宽 刑罚,省财用。

居官从政者,古谓之百姓父母官,今称之人民 公仆。《格言联璧》曰:“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 一官好做,还尽些父母恩情。”说的是:衙堂上官 员自称是百姓的父母,不要以为一官好做,还要尽 到父母的责任与恩情。又曰:“善体黎庶情,此谓 民之父母。”居官从政者能善于体察民情,这才是 百姓的父母。然而格言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发 出了这样的慨叹:“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 养己。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 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古代做官的人抚恤百 姓,现在做官的人只关心自己。古代做官的人,心 中装的是老百姓,操心的是如何为老百姓出力气、 办实事、谋福利,在老百姓身上下功夫;现在做官 的人眼里只有其上司,尽在上司眼皮底下做些阿谀 摇摇摇摇愿 奉承、谄言媚色的功夫。居官从政,本当尽责尽 力,勤政亲民,总有做不完的事。但是也有居官 前前 者,不尽其责,不尽其力,只知尽其权尽其势, “苟禄营私”,“意在利己”。《格言联璧》曰:“职 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权势是 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这是告诫 居官者,应当尽忠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而权 言言 势是偶然的、短暂的,有朝一日会失去,所以不必 把权势太当真。然而官场的习气,认真的是“权 势”,而不是“职业”,不是“为官一日,要行一 日好事”,而是念念不忘权势、财利,终归成为 “贼臣”! 居官从政者必须洁己守身,而洁己守身与勤政 亲民又是密切相关的。《格言联璧》曰:“洁己方 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自己廉洁,才能保 持气节清名,不至于迷失自己,爱护人民,重在与 民亲近无间。居官者要洁己守身,就必须勤俭;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如果以安逸享乐的心态 做官,政事没有不荒废的。如果以自家经营产业的 心态做官,没有不贪婪的。《格言联璧》原注引陈 榕门云:“居官者洁己以爱民,毋剥民以益己,若 竟当作治生营产,是必日在小民分上较锱铢。知有 己不知有民,吝于出复奢于入,其始也鄙,其继也 必至于贪。” 宽刑罚,省财用。这是《格言联璧》又一从 政主张。其中曰:“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极于扬 善而勇于去奸,缓于催科而勤于抚字。”又曰: 摇摇摇摇怨 “催科不扰,催科中抚字;刑罚不差,刑罚中教 格格 化。”“催科”、“抚字”、“刑罚”、“教化”四者皆 政事之举措。“催科”指的是催收租税。“抚字” 言言 指的是安抚、养育百姓。催收租税要宽缓,抚恤百 联联 姓要勤勉。刑罚要得当,不能有所偏差,要通过刑 罚教化百姓。这是提倡仁政法治,以民为本。当今 璧璧 之居官从政者不知作何感想?是否尽了人民公仆的 本分? 《格言联璧》“接物类”有一条格言:“顽石之 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本用以喻 人,笔者用以喻书,喻《格言联璧》一书。该书 之中,虽难免有瑕疵存焉,然而它就像顽固古朴的 石头,其中隐藏着宝贵的精神良玉;它就像寒冷的 灰烬,其中仍寄寓着闪光的思想星火。亲爱的读 者,如果您精心细读这部古代格言集,就会惊叹其 中许多话语是多么贴近时人、切中时弊,可以古为 今用啊! 陈焕良 圆园园猿年愿月 摇摇摇员园 学摇问摇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类类 【原注】 传家久远,总不外“读书积德”四字。若 纷纷势利,真如烟花过眼,须臾变灭。古联云: 树德承鸿业,传经裕燕贻。又云:树德箕裘惟孝 友,传家彝鼎在诗书。又云:天庥静迓惟为善, 祖泽长延在读书。又云: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 儿孙必读书。又云:立品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 到青云。皆格言也。

【今注】 ①世家:旧时泛指门第高、世代作官的人 家。《孟子??滕文公》:“仲子,齐之世家也。” 【译文】 自古以来许多名门世家,无非积德兴家; 天地之间第一等人,还是读书做官。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原注】 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摇摇摇摇员 【译文】 格格 读书即使未能成名,毕竟使人地位高贵、品 德清雅;修养德行不期望回报,自然心安理得。

为善最乐,读书更佳。

璧璧 【原注】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 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 哉!此事之最乐而莫可加者也。若徒求诸几席之 丰,堂构之美,润屋润身,相去殆有天壤之 别矣。

张扬园云:人第见近世游庠序者,至于饥 寒;衣冠之子,多有败行,遂以归咎读书。不知 末世之习,攻浮文以资进取,未尝知读圣贤之 书。是以失意斯滥,得意斯淫,为里俗所羞称 尔,安可因噎而废食乎?试思子孙既不读书,则 不知义理;一传再传,蚩蚩蠢蠢,有亲不知事, 有身不知修,有子不知教。愚者安于固陋,黠者 习为巧诈,循是以往,虽违禽兽不远,勿耻也。

然则诗书之业,可不竭力世守哉! 【译文】 做善事最为快乐,读好书更觉美好。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 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摇摇摇摇圆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 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学学 【原注】 广州香山书院楹联。刘直斋云:士先器识而 后文艺。若夫少时无所持养,不为事亲从兄之 问问 事,不闻礼义廉耻之说,但为无根浮伪之文,骤 登青云之路,其不蔑弃君亲、草菅人命者, 类类 鲜矣。

【今注】 ①五伦: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 妇、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孟子??滕文公》: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 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摇摇② 名教:以正名定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世说新 语??德行》:“王平子、胡母彦国诸人,皆以任 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 乐地,何为乃尔也。’” 【译文】 各位到这里来做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做学 问、写文章,专攻一技之长,便算是读书的种 子?在我看来,所要求的是“恕”,不过是竭尽 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人伦的本 份,共同成为名流社会中的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名 益成其美; 摇摇摇摇猿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 格格 名适济其奸。

【今注】 言言 ①正路:指正义之事。

《孟子??离娄》: “义,人之正路也。”摇摇 济:完成。实现。

联联 ② 如言“济事”。

璧璧 【译文】 人的聪明如果用于正途,那么越聪明越好, 因而学问功名更能成就他的理想;人的聪明如果 用于邪路,那么越聪明越荒谬,因而学问功名正 好实现他的野心。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 作战虽然有阵法,但以勇敢为根本。丧事虽 然有礼法,但以哀戚为根本。文人虽然有学问, 但以品行为根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 巧妇不可以主中馈, 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今注】 ①飘风:旋风。《尔雅??释天》:“回风为 摇摇摇摇源 飘。”摇摇 宫商:古代五音:宫、商、角、 羽、徵。摇摇 中馈:旧称妇女之职为主持中 ③ 学学 馈。《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疏:“妇人之道,巽顺为常,无所必遂,其所职 主在于家中馈食供祭而已。” 问问 【译文】 旋风不能用来调节音调,巧媳妇不能用来主 类类 持家务,只会做文章的人不能用来治理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今注】 ①经济:经国济民。李白《赠别舍人弟台 卿之江南》:“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摇摇 ②心性:佛教称不变的心体为心性。

【译文】 来自学问的经世济民,经济才有根源。见于 心性的事功,心性才算圆满。舍弃事功便没有学 问,追求心性之道不外在于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

何以“远到”,曰“近思”。

摇摇摇摇缘 【今注】 ①至行:最高尚的品行。《南史??沈 传》: “ 幼清静,有至行。”摇摇 庸行:常行。《易 ??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摇摇 大人: 言言 ③ 联联 德行高尚的人。《易??乾》:“夫大人者,与天地 合其德。”摇摇 小心:细心,恭谨。《诗??大 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摇摇 上 璧璧 ⑤ 达:上进。《论语??宪问》:“君子上进,小人下 达。” 【译文】 什么是最高尚的品行?就是见于平常的言 行。什么是德行高尚的人?就是小心谨慎的人。

怎样才能上进?就是要不耻下问。怎样才能达到 长远的目标?就是要从近处着想。

竭忠尽孝,谓之人。

治国经邦,谓之学。

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

霁月光风,谓之度。

万物一体,谓之仁。

【今注】 ①安危定变:安,平安。危,危险。定,镇 定。变,惊变。大意是:化险为夷,处惊不变。

摇摇 霁月光风:霁,开朗。光,与霁同义。霁 月光风,比喻心胸光明坦荡。

摇摇摇摇远 【译文】 能竭尽忠孝的人才能称为人。学治国安邦的 学学 本领才叫做学。具有化险为夷、处惊不变的才能 才叫做才。能编织万物的文字叫做文。心胸光明 坦荡的风度叫做度。万物与我一体的仁心叫 问问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 以学问为; 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 以书史为园林; 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粱, 以著述为文绣; 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 以前言往行为师友; 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 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今注】 ①心术:指人运用心思的方法。《管子??七 法》:“实也,诚也,原也,施也,度也,恕也, 谓之心术。”摇摇 伦理:指人类道德之原理。

《礼??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摇摇 桢 干:原指筑墙所用的木柱,竖在两端的叫桢,竖 在两旁的叫干。亦以喻事物之本根。《后汉书?? 匡衡传》:“朝廷者,天下之桢干也。”摇摇 (zī shē):初耕第一年的土地叫,已垦种 摇摇摇摇苑 三年的熟田叫。《尔雅??释地》:“田一岁曰 ,二岁曰新田,三岁曰。”摇摇 鼓吹:原 格格 ⑤ 指鼓钲箫笳等合奏之乐曲,此代称音乐。摇摇⑥ 言言 膏粱:喻珍美之味。《孟子??告子》:“《诗》云: 联联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 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 璧璧 【译文】 把心术作为根本,把伦理作为桢干,把学问 作为耕地,把文章作为花萼,把事业作为果实, 把书籍作为园林,把歌咏作为音乐,把义理作为 美味,把著述作为彩绣,把诵读作为耕耘,把讨 论学问作为累积资财,把先贤的言论当作师友, 把忠信恭敬作为修持,把行善降祥作为享用,把 乐天知命作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 谨威仪以定命, 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 迁善改过以作圣。

【原注】 刘忠介公《人谱》六条。

【今注】 凛:敬畏。摇摇 闲居:不问世事,闲静 ① ② 居坐之意。《礼记??孔子闲居》注:“退燕避人 曰闲居。”《礼记??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 摇摇 几:几微,先兆。《易??系辞》:“几者动 摇摇摇摇愿 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摇摇 敦:敦比,即精 审躬亲。《荀子??强国》:“凡人好敖慢小事,大 学学 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 小事者者矣。”注:“敦比,精审躬亲之谓。”摇 摇⑤ 凝道:凝,成;道,理。《礼记??中庸》: 问问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摇摇 百行:多方面 的品行。《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说 类类 也。”郑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摇摇 ⑦考:成。

【译文】 严肃对待闲静居坐来体验慎独的精神,预测 行动意念来了解事物的先兆,严肃威仪来安于天 命,精审躬亲人伦来形成道理,具备各种品行来 成就仁德,改过向善来成为圣人。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今注】 ①本心:良心。《孟子??告子》:“此之谓失 去本心。”摇摇 素位:现在所居之职位。《礼 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译文】 把自己的良心藏在胸中,是圣贤的第一等学 问。尽力于自己的职守,是圣贤的第一等工夫。

摇摇摇摇怨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格格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今注】 言言 ①澄澈:清明。王献之《镜湖帖》:“镜湖 联联 澄澈,清流泻注。” 【译文】 璧璧 万理清明,那么一心更加精细而且更加严 谨。一心凝聚,那么万理更加通达而且更加 流畅。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天下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 情,也就是天下的事情。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原注】 康节诗、白沙诗,皆超然物表,阅之作天际 真人想。

【译文】 身处天地万物之后,心在天地万物之前。身 处天地万物之中,心在天地万物之上。

摇摇摇员园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学学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原注】 陈榕门云:自强不息,即诚之之功。可见诚 问问 字乃澈上澈下道理、希贤希圣工夫。

【译文】 类类 观察天地间生物的气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 的工夫。行动上要自强不息,成就上要真诚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原注】 陈榕门云:以圣贤教人,似易实难。莫若先 以圣贤治己,人将慕而化之。即不然,而己不失 为圣贤路上人,所得多矣。下二段,尤关吃紧。

言行不符,是为假圣贤。始终

格言联璧pdf

不一,又成了两截 人。必要一直认真到底,方得。

陈榕门云:一言学问,治人便当修己。不修 己而治人,真谓之未尝学问。

【今注】 ①王道:儒家推行的政治主张,即以“仁 摇摇摇员员 义”治天下,与“霸道”相对。《孟子??梁惠 格格 王》:“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言言 用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容易,用圣贤的道理 联联 要求自己就难。把圣贤的道理从口里说出来容 易,按圣贤的道理亲自实行就难。按圣贤的道理 璧璧 开始奋斗容易,把圣贤的道理坚持到底就难。圣 贤的学问是一套,推行仁政必定根据天良的德 性。后代的学问是两截,不要求自己只管治理 别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 名为挂榜圣贤; 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 方是有根学问。

【今注】 ①伊周:伊尹、周公。伊尹为商之贤相,名 挚,耕于有莘氏之野。受聘于商汤,助汤治天下 有功。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成王之 叔。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有功。史并称伊周,视 为圣贤。摇摇 跖(zhí):人名。春秋战国时人 民起义领袖。跖,一作 ,旧时被诬称为盗跖。

摇摇 凛:敬畏。摇摇 明旦:天明,指光明 ③ ④ 磊落。

【译文】 口里说的是伊尹、周公的言论,心中想的是 摇摇摇员圆 盗跖的邪念,只约束别人却不严格要求自己,这 种人枉称为榜上的“圣贤”。

学学 行为光明磊落,心中敬畏鬼神,知道人事又 知道天理,这才是有根底的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 类类 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 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原注】 不知者赏其一时,惑其一偏,每击节叹服, 信以终身。吁!难言也。气节信不过人,有出于 一时之感慨,则小人能为君子之事;有出于一念 之剽窃,则小人能盗君子之名。亦有初念甚力, 久而屈其雅操;当危能奋,安而丧其生平者。此 皆不自涵养中来。若圣贤之学问,至死更无 破绽。

【今注】 ①庖人:掌供膳食之官。《周礼??天官??庖 人》:“庖人,掌其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 物。”泛指厨师。摇摇 炀灶:灶前烤火,比喻 光明有所蔽。

【译文】 没有根本的气节,就好像醉汉打人,酒醉时 很勇敢,酒醒后勇气消退,没有丝毫力气。没有 学问的见识,有如厨师在炉灶前面烤火,面前光 摇摇摇员猿 亮而背后左右没有一点火光照射。

言言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 联联 不然,耳边口头也。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 璧璧 不然,臆说杜撰也。

【今注】 ①沉潜:深沉潜伏,指蕴含而不外露。《尚 书??洪范》:“高明柔克,沉潜刚克。”摇摇 博 洽:博物洽闻,指见识广。《汉书??司马迁传 赞》:“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摇 摇 臆说:指随意而说,没有根据。摇摇 杜 ③ ④ 撰:与臆说同意,指事由臆造而无所本。

【译文】 道理要以心得为精确,所以应当深沉潜伏, 否则如同耳边风口头语一样。处事要以典故为所 本,所以应当博物洽闻,否则就是主观臆测缺乏 根据。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 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 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只要有一点粗疏的地方,就不能真切认识真 摇摇摇员源 理,所以说认理要求精确。否则,众说纷纭使其 混乱就必然产生疑惑。

学学 只要有一点三心二意,就不能坚定操持真 理,所以说守理要求专一。否则,面临利害关系 就必然变心。

问问 接人要和中有介, 处事要精中有果, 认理要正中有通。

【原注】 陈榕门云:此三种是何等学识!何等作用! 非浅学所可貌似。

【今注】 ①介:界限,指原则。

【译文】 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处事要精细而又果 断,认理要中正而又通达。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原注】 一恕字尽之。恕则公,恕则厚,其理如此。

【译文】 生在古人之后,议论古人的得失就容易,处 在古人的位置,做古人的事情就不容易。

摇摇摇员缘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言言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联联 【译文】 古代的学者,得一善言便身体力行。现在的 璧璧 学者,得一善言就务必用来取悦别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 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原注】 吕新吾云:学者不长进,其病根只在护短, 恐人笑己之不知也。一笑之耻,而终身之笑,顾 不耻乎! 【译文】 古代的君子,担心自己的无能而不断学习。

现在的君子,以自己的无能为羞耻而加以掩饰。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今注】 ① 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即《易》、 《书》、《诗》、《礼》、《春秋》。

【译文】 要使眼界开阔,就要游遍名山大河。要使度 摇摇摇员远 量宽宏,就要熟读五经史书。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问问 【今注】 ①章句:指分析古书的章节句读。《汉书?? 类类 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长卿,自师事胜 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 《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小儒,破碎大 道。”按汉儒读书法有二:一曰训诂举大义,通 儒以遍读群书者;一曰章句义理,经生博士抱一 经以登利禄之途者,夏侯胜所云“章句小儒, 破碎大道”者是也。

【译文】 先读经书,后读史籍,那么讨论事理就不会 与圣贤相悖谬。既读史籍,又读经书,那么读书 就不只是为了分析章节句读。

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

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今注】 ①经传:古代经典及其传注统称经传。经文 简奥,义有难明,故作传以明之。《博物志》: “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摇摇 云物: 犹景物。刘长卿《送崔处士先适越》诗:“山阴 摇摇摇员苑 好云物。” 格格 【译文】 读经传可使学问根底深厚。看史籍可使议论 言言 宏伟。观赏景物可使眼界宽广,去除嗜欲可使胸 联联 怀清净。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今注】 ①六经:《诗》、《书》、《礼》、《乐》、 《易》、《春秋》总称六经。《庄子??天运》:“丘 治《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自以为久矣。” 【译文】 一个庭院之中,自有极乐。六部经典以外, 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今注】 ①故人:指旧友。《后汉书??严光传》:“帝 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译文】 读了未曾见过的书,好像得到好友。见到已 经读过的书,好像遇到旧友。

摇摇摇员愿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住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今注】 问问 ①居心:存心。《世说新语??言语》:“卿居 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大清耶?” 类类 【译文】 想什么忧什么,存在心里应当静如止水。不 要停止不要忘记,研究学问应当像不息川流。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原注】 用功过勤者,心力既疲,未见得手。须于诵 读之余,闭目静坐,养其神气。令此心如鱼之在 水,如鹤之在林,悠悠洋洋,活活泼泼,是读书 之至乐也。

【今注】 ①荡:放荡,无所适从。

【译文】 心境不能杂乱,一杂乱就精神放荡而不集 中。心神不能劳累,一劳累就精神疲倦而无 摇摇摇员怨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 格格 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原注】 言言 心欲其时时结聚,结聚则聪明生。

联联 【今注】 余灵:指精神充沛。灵,精神。摇摇 余 ① ② 璧璧 明:指目光敏锐。明,目光。

【译文】 内心不存杂念,就有充沛的精神。眼睛不要 乱看,就有敏锐的目光。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原注】 张梦复云: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 一事。

【今注】 ①神索:指精神空虚。索,尽。

【译文】 书桌上不能有太多的书,心中却不能缺少 书。鱼儿离开水鱼鳞就会干枯,心中没有书精神 就会空虚。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摇摇摇圆园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学学 【原注】 朱文公云: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 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只如而今 问问 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皆 是志不立之病。

类类 【今注】 ①届:到达。《诗??小雅??小弁》:“不知所 届。”摇摇 距:通“巨”。巨大。

【译文】 只要下了决心,不论多远也没有不能到达的 地方,即使深山大海也阻挡不了。只要下了决 心,不论多坚固也没有不能攻克的敌人,即使精 锐兵器也防御不了。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原注】 今之学者,将个浮躁心观理,将个委靡心临 事,只模糊过了一生。

【译文】 只要使意念深沉潜伏下来,有什么道理不能 弄通?只要使志气奋发起来,有什么事情不能 摇摇摇圆员 格格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 一毫进入不得; 言言 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 联联 一毫转动不得。

【原注】 璧璧 许鲁斋云:读书最怕是自满。惟虚故能受, 满则无所容。学者当佩斯言。陈子兼云:读书须 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 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今注】 沃:浇灌。摇摇 胶柱鼓瑟:比喻拘泥而 ① ② 不知变通。《史记??赵奢传》:“蔺相如曰:王以 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 不知合变也。” 【译文】 如果不虚心,就好像用水浇灌石头,一点也 不能进入。如果不开窍,就好像鼓瑟者想转动弦 柱来调节音之高低,但弦柱却被胶粘住了,一点 也不能转动。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 一毫受用不得。

【原注】 薛文清公云:为学不是虚谈道理,须于应事 摇摇摇圆圆 接物时,随处详审体察。若泛观天下之理,而不 知善处事物,究于实际何补? 学学 高忠宪公云:学者读书,须要句句反到自己 身上来看,一面思索体认,一面反躬实践,这才 是读书。

问问 【今注】 ①便如电光照物:此句下疑有脱文。摇摇② 类类 体认:体验、体察。摇摇 躬行:亲身实践。

【译文】 读书如果不亲自体验,就好像闪电照物,丝 毫也把握不到。读书如果不亲自实践,就好像在 水中行走得到车、在陆地行走得到船,丝毫也没 有作用。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原注】 陈白沙云:疑者,觉悟之机;知其可疑而思 问焉,其悟自不远矣。若徒以为晓得,便竟住 了,大无益。

吕新吾云:天地所以循环无端,积成万古 者,只有四个字,曰:无息有渐。为学亦然。

【今注】 启信:引起思考。摇摇 克底:能弄清道 ① ② 理之究竟。克,成。底,底理。

摇摇摇圆猿 【译文】 格格 读书贵在能有疑问,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

读书在于循序渐进,渐进才能学有所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璧璧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原注】 老妪能解之诗,便是幼妇绝妙好词。行文而 如鬼咒神谶,尔虽得意,谁为点头? 【译文】 读书探求事理,必须使自己心里满意。与别 人谈论道理,必须使别人心里满意。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戒浩饮,浩饮伤神。

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

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多动,多动乱神。

戒多言,多言损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

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

戒久读,久读苦神。

摇摇摇圆源 【原注】 人之一生,只靠这精神干事,精神不旺,昏 学学 沉到底。人若调养得精神完固,不怕文字无解 悟,无神气,此是举业最上乘。

朱子曰:关了门,闭了户,把截四路头,正 问问 读书时也。何谓四路头?人心纷扰,要长要短, 皆是路头,须是一切断绝。养心莫善于寡欲,件 类类 件看破,都没要紧,件件寡去,寡之又寡,以至 于无,则此心空明灵妙,人品自高,文章自妙, 此为善读书之本。

高忠宪《杂训》曰:男儿七尺之躯,顶天 立地,如何开口道个求字。《孟子》“齐人”一 章,便是这个字的行状。至于读之汗颜,不可作 等闲认也。就命上看人生,穷达利钝,即堕地一 刻都已定下,如何增损得些子?鸡鸣夜神初醒, 便须打点一日之勾当,不使闲过。于此愤然发个 志气曰:吾欲云云,当作何云云。转眼青山落红 日,又蹉过一日矣。

刘念台《家塾规》:士大夫当以学术为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枝干,以事业为果 实,若文章则花萼也。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 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经书养人根本,史书开人才思。

进道入德,莫要于有恒。天道只是个恒。每 日定准,是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分毫不损 不加,流行不缓不急,而万古不息,万物得所。

摇摇摇圆缘 语云:有勤心,无远道。蓼花庵训言。

格格 【今注】 ①蹉跎:失时之意。《晋书??周处传》:“欲 自修而年已蹉跎。”摇摇 君亲:父母亲。《易 言言 ② 联联 ??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摇摇 ③浩饮:意同豪饮,指酗酒。浩,多。摇摇④ 璧璧 挠:扰乱。

【译文】 爱惜精神,留待他日担任天下大事。如果虚 度岁月,且问何时才能报答父母? 戒酗酒,酗酒伤精神。戒贪女色,贪女色泯 灭精神。戒厚味,厚味使精神昏沉。戒饱食,饱 食使精神郁闷。戒多动,多动使精神混乱。戒多 言,多言损伤精神。戒多愁,多愁使精神郁结。

戒多虑,多虑扰乱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 倦。戒久读,久读使精神苦闷。

摇摇摇圆远 存摇养摇类 性分不可使不足,故其取数也宜多:曰 穷理,曰尽性,曰达天,曰入神,曰致广 大、极高明。

类类 情欲不可使有余,故其取数也宜少:曰 谨言,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 食、寡嗜欲。

【今注】 性分:指人的素质。摇摇 穷理尽性:语 ① ② 出《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推究至 尽曰穷。摇摇 达天:达,通晓。达天指通晓自 然的规律。

【译文】 人的素质培养不能使其不足,因此其取数应 多,例如穷理、尽性、达天、入神,达到广大、 极其高明的程度。

人的情欲不能使其有余,因此其取数应少, 例如谨言、慎行、克己、清心,节制饮食、减少 嗜好。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摇摇摇圆苑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格格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原注】 言言 炼心如炼金,百炼而后为真金,百炼而后为 联联 真心。

【译文】 璧璧 宽心才能容纳天下之万物。虚心才能接受天 下之善意。平心才能讨论天下之事物。潜心才能 观察天下之道理。定心才能顺应天下之变迁。

清明以养吾之神,湛一以养吾之虑, 沉警以养吾之识,刚大以养吾之气, 果断以养吾之才,凝重以养吾之度, 宽裕以养吾之量,严冷以养吾之操。

【原注】 冯少墟云:凡人拈花弄月,寻山问水,便觉 天趣盎然,而况存心养性,直达真源?上下古 今,都在这里。此中乐趣,更复何如? 【译文】 用清静明白培养自己的精神,用精湛专一培 养自己的思虑,用沉着警觉培养自己的胆识,用 刚毅远大自己的志气,用果断培养自己的才能, 用庄重培养自己的风度,用宽裕培养自己的气 量,用苛严培养自己的操守。

摇摇摇圆愿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 这是涵育以养深; 存存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 这是浑厚以养大。

【今注】 养养 涵育:意同涵养。指戒矜躁。摇摇 浑 ① ② 厚:意同宽宏。

类类 【译文】 自己有优点不要太显露,这是培养深沉的涵 养。别人有缺点要多加掩饰,这是培养宽宏的 器量。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 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译文】 用虚怀养心,用德性养身,用仁爱养天下万 物,用道统养天下万代。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原注】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语言 动作皆是。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 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世人遇不如意事,动辄烦恼。而烦恼无补于 摇摇摇圆怨 事,徒自增苦。惟有耐心料理,勿更添此一番 格格 缠缚。

【今注】 言言 ①冲虚:喻怀抱之淡薄空虚。阮藉诗:“养 联联 志在冲虚。” 【译文】 璧璧 涵养虚心,便是一生的学问。去除烦恼,心 性是多么平和! 颜子四勿,要收入来; 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

孟子四端,要扩充去; 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今注】 ① 四勿:朱熹《斋居感兴》诗:“颜生躬四 勿,曾子日三省。”“四勿”,详《论语??颜渊》: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摇摇 闲存:闲静存神。摇摇 四端:儒家称人 ② ③ 的四种德性。《孟子??公孙丑》:“恻隐之心,仁 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 其有四体也。”摇摇 格致:格物致知。《礼记 ??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解格物为穷至事 物之理。

【译文】 颜子的“四勿”要放在心中,闲静存神的 摇摇摇猿园 工夫,就是克制外在的诱惑来存养精神。孟子的 “四端”要扩充开来。格物致知的工夫,就是从 存存 自己做起并影响他人。

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 心,要他存养; 类类 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 心,要他省察。

【今注】 ①道心:发于义理之心,对人心而言。《尚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朱子 全书??尚书》:“人心,人欲也;道心,天理也。

所谓人心者,是血气和合做成;道心是本来禀受 的仁义礼智之心。”摇摇 存养:存心养性。

《孟子??尽心》:“存其心,养其性。”陆游《存 养堂诗》:“致一工夫在存养。” 【译文】 喜怒哀乐如能不表现出来,这是从人欲直至 天理,要他存心养性。不表现出来而有喜怒哀乐 的情欲,这是从天理指出人欲,要他反省自察。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 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今注】 ①冲粹:冲虚粹熟。

摇摇摇猿员 【译文】 格格 存心养性应当冲虚粹熟,像春天一样温和。

反省自察应当谨慎严厉,像秋天一样严肃。

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

璧璧 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

就气质上销熔,则曰克治。

【原注】 省克得静安,即是涵养;涵养得分明,即是 省克。其实一也,皆不是落后著事。涵养与克 治,是人心双轮。入门之始,克治力居多;进步 之后,涵养力居多。及至车轻路熟时,不知是一 是二。先儒每言存养省察,毕竟工夫以省察入; 若不能省察,说甚存养?真文忠云:治心如治 病。然省察者,切脉而知疾也;克治者,用药以 去疾也;存养者,则又保护元气,以杜未形之疾 者也。

【今注】 ①提撕:指提醒。《诗??大雅??抑》:“匪面 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 亲提撕其耳。” 【译文】 从性情上领会就叫涵养。从思想上提醒就叫 省察。从气质上销熔就是克治。

摇摇摇猿圆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 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存存 【原注】 人于初起念时,即便回心一想,其是非固自 较然。非者去之,是者存之。克己工夫,即从此 养养 初念克起;行善工夫,即从此初念行起。

【今注】 类类 ①戾:乖戾,违背情理。

【译文】 如果为欲念所动,欲念迷乱行动就会昏庸。

如果意气用事,意气不平就会背离事理。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 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 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薰之 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 【原注】 惟有内起之贼,从意根受者不易除。加之气 拘物蔽,则表里夹攻,更无生意可留,明体可睹 矣,是谓丧心之人。君子秤诮鞫酪源恕 【译文】 人心就好像谷种一样,满腔都是生机,只因 物欲禁锢了它而使它停滞不前了。但是生机未曾 不存在,只要疏通它罢了。

摇摇摇猿猿 人心就像明镜一样,整个都是光明,只因习 格格 气熏陶了它而使它变暗了。但是光明未曾不存 在,只要擦拭它罢了。

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 璧璧 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忙。

【原注】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 涵养。若应酬时劳扰,不应酬时牵挂,极是吃 累的。

【译文】 果断的人看似忙碌,但心中常有闲暇。无主 见的人看似清闲,但心中常是忙乱。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原注】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 虚。吕新吾云:心要如天平然,任物之去来,只 是静虚中正。何等自在! 【译文】 欲念少就能静心,有主见才能虚心。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 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摇摇摇猿源 【原注】 用力寡之,斯寡矣,其治本在敬。不用力寡 存存 之,则必至于徇,其病本在怠。周石藩云:寡欲 极是难事,盖必见理亲切,将义命二字守得牢 固,则心地自然明白,魂梦自然受用,而欲乃不 养养 得而入之。若心上打扫不清,则穷通得丧,当吃 紧之际,未有不潜移而默夺者。此素位不愿外之 类类 所以难也。

【译文】 没有欲念的称为圣人,欲念少的称为贤人, 欲念多的称为凡人,放纵欲念的称为狂人。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原注】 须把心头打叠干净,浑如楼阁在空中,何等 潇洒自在。故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 人的心胸,欲念多就狭窄,欲念少就心宽。

人的心术,欲念多就险恶,欲念少就平和。人的 心事,欲念多就忧愁,欲念少就快乐。人的心 志,欲念多则气馁,欲念少则志刚。

摇摇摇猿缘 格格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四者切己良箴。

言言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鹜, 联联 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 璧璧 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原注】 时时遵此修持,则心自凝。

【今注】 ①坐驰:身不动而心驰鹜于外。《庄子??人 间世》:“瞻彼阕者,虚实生白,吉祥止止;夫 且不止,是之谓坐驰。”摇摇 旁鹜:别的事 情。“鹜”通“务”。摇摇 箴:箴言。

【译文】 宜静心默言,宜从容不迫,宜恭谨严肃,宜 勤俭节约,四者都是切身的良言。

忌多欲,忌盲动,忌坐驰,忌旁鹜,四者都 是切身的大病。

经常遵循、经常保存切身的箴言,秘诀在于 恒久。不要忘记、不要助长切身的毛病,秘诀在 于渐进。

摇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译文】 谨慎持守这善良之心,则心安;收敛抑制那 摇摇摇猿远 浮躁之气,则气和。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 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养养 【译文】 人的本性中未曾缺少一物,人的本性上也不 类类 可增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译文】 君子小心翼翼,但气量宏大涵盖天下。小人 野心勃勃,而志向拘守一方。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译文】 暴怒如猛虎伤人,欲望像深渊难填。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原注】 故君子立身,其大要在乎惩忿窒欲。

摇摇摇猿苑 【译文】 格格 忿怒像烈火一样,不遏止就可以燎原。欲望 像洪水一样,不遏止就可以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璧璧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原注】 《集古录》云:学者之惩忿窒欲,即使八战 八克,终惧冷灰之复燃;倘其七纵七擒,必至狂 澜之横决。直须一刀两断,方是澈底澄清。

【译文】 控制怒气要像摧毁高山一样,断绝欲望要像 填塞深谷一样。控制怒气要像救火一样,断绝欲 望要像防洪一样。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译文】 心如果松散就凡事做不成,心如果疏忽就凡 事不能专心,心如果固执就万事不得真谛。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摇摇摇猿愿 【今注】 ①决裂:固执、顽固不化。

存存 【译文】 一念之疏忽,便是错误的开始。一念之固 执,便是错误到底。

养养 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容 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 心,则为实德之病。

【原注】 陈榕门云:诚于中,自然形于外;制乎外, 所以养其中。

【今注】 盛德:美貌。摇摇 符:符信,标志。摇 ① ② 摇③实德:本性。

【译文】 古代的学者,在内心下功夫,所以表现在容 貌上便是美德的标志。现在的学者,只是在外表 上下功夫,所以反省于内心便成为本性的缺失。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今注】 放肆:放纵。摇摇 怠忽:怠慢。

① ② 摇摇摇猿怨 【译文】 格格 只要心不放纵,就没有过失。只要心不怠 慢,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 璧璧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原注】 智慧如镜,富贵福泽,其翳之者也;困苦艰 难,其磨之者也。徐曙庵云:最妙是一个逆字, 今人处顺境,现成受享,有何意味!惟逆则艰难 险阻中,陶炼得几许事业。故逆来顺受四字,随 在当有自得处。

薛文清云:国以逸欲而亡,家以逸欲而败, 身以逸欲而为昏愚、为戕贼,患无不至。盖忧患 是天理之行,震动惊醒,心胆变换之地;安乐是 人欲之窟,般乐怠傲,志溺魂销之地。故孟子 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语云:富贵不与骄 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

处顺境者,可以知所警矣。

【译文】 处在逆境时必须有开拓进取的思想,处在顺 境时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摇摇摇源园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今注】 存存 ①世路:人生的道路。《后汉书??张衡传》: “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己博艺,无坚不 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摇摇 世情:世态 养养 人情。陆士衡《文赋》:“练世情之常尤,识前 修之所淑。”摇摇 世事:当世之事。《史记?? ③ 类类 屈原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以刺世事。” 【译文】 人生道路上的风霜,是人们锻炼意志的环 境。世间人情的冷暖,是人们培养忍性的场地。

世间事态反覆,是人们修养品行的资本。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今注】 ①青天白日:比喻清白、光明磊落。朱熹 《答魏元履书》:“武侯即名义俱正,无所隐匿, 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 之。”摇摇 暗室屋漏:语出《诗??大雅??抑》: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古代称房屋的西 北角为屋漏,是安藏神主人所不见之处。所谓不 愧屋漏,犹言不愧暗室,都是指人独处时能够光 明正大。摇摇 经纶:《礼记??中庸》:“惟天下 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朱熹注:“经者, 摇摇摇源员 理其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也。”用以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摇摇 临深履薄:语出 格格 ④ 《诗??小雅??小F》:“战战兢兢,如履深渊,如 言言 履薄冰。”用以比喻小心谨慎。

联联 【译文】 光明磊落的品行,是从独处幽室、不为人知 璧璧 中培养得来。扭转乾坤的才干,得力于小心谨 慎中。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原注】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 忍,不可不谨。

薛文清云: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 人不能为之事功。又云:自古大智大勇,必能忍 小耻小忿,皆是享福泽处。

颜光衷云:每任天下事,则是非交集,非受 垢受不祥,火气都尽,未有能休休有容、沉默济 世者也。故世间大丈夫每以忍辱为第一精进。

【译文】 名声荣誉从屈辱中显扬,道德气量从忍耐中 光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摇摇摇源圆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存存 【译文】 谦让是护身的第一方法,随和是处事的第一 方法。宽容是待人的第一方法,洒脱是养心的第 养养 一方法。

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

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原注】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 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如今要将此种浮气, 觅个销归安顿处。平时养得定了,自然发而中 【译文】 高兴时检点一下。发怒时检点一下。怠惰时 检点一下。放肆时检点一下。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原注】 非有盛养者,不能。

【今注】 ①超然:超脱貌。《老子》:“虽有荣观,燕 摇摇摇源猿 处超然。”摇摇 蔼然:和气貌。如言“蔼然可 亲”。摇摇 澄然:沉静貌。澄,止水。摇摇 格格 ③ ④ 斩然:决断貌。如言“斩钉截铁”。摇摇 淡 然:平淡貌。摇摇 泰然:安然貌。

言言 ⑥ 联联 【译文】 独处时超脱,待人时和蔼。无事时沉静,有 璧璧 事时果断。得意时平淡,失意时安然。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

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今注】 ①褊:指气量狭小。《荀子??修身》:“狭隘 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译文】 安静能克服躁动,沉潜能克服浮夸。宽宏能 克服狭隘,和缓能克服偏激。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原注】 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鉴物。人性亦 然,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澈。

静之一字,十二时离了一刻不得,才离便乱 了。门尽日开阖,枢常静;妍媸尽日往来,镜常 静;人尽日应酬,心常静。惟静也,故能主张得 摇摇摇源源 动。若逐动而去,应事定不分晓。便是睡时,此 念不静,做个梦儿也胡乱。人心至活,倏忽之 存存 间,起灭万状,未有无所事事,而能悬空守之 者。初入静者,不知摄持之法,必须涵咏圣贤之 言,使义理津津悦心,方得天机流畅,断不可空 养养 持硬守也。

【今注】 类类 ①机括:《庄子??齐物论》:“其发若机括。” 机,用来发矢的弩牙。括,矢末。本言张弩发 矢,以括入机,机动即发。此指奥秘、自然规 【译文】 天地间的真滋味,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品尝出 来。天地间的真机关,只有心静的人才能看得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今注】 ①斯:则。

【译文】 有才能而性情和缓的人,一定属于大才能; 有智慧而心气平和的人,则是大智慧。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摇摇摇源缘 【译文】 格格 气忌太盛,心忌自满,才忌太露。

联联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璧璧 【原注】 口头有一句话,定要说出;胸中有一毫才, 决要露出,只是量窄。然因其无量,即以卜其 无福。

【今注】 ①器宇:指人的仪表。《晋书??安平献王孚 传论》:“风度宏邈,器宇高雅。”摇摇 才情: 才能。

【译文】 有作为的人,仪表必定不平凡;有智慧的 人,才能决不外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原注】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 好养心。若决裂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 人卒以怨,我卒以败,此之谓至愚。耐得过时, 便有无限受用处。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 粗,心粗则神昏。其处事也不能再思,其与人也 摇摇摇源远 不能三反,其治家也不能百忍,乖舛谬戾,可胜 言哉!吕新吾云:天下之物,纾徐柔和者多长, 存存 迫切急躁者多短。人生寿夭祸福,无不皆然。褊 急者可以思矣。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 养养 做。工夫只在个定火,火定则百物兼照,万事得 理。若一动火,则神昏气乱,便种种都不济了。

类类 又云:涵养不定底,恶言到耳,先思驭气,气平 再没错著。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 则气自平矣。

【今注】 意粗:粗心大意。摇摇 性躁:性情急 ① ② 躁。摇摇 千祥骈集:指万事得理。

【译文】 粗心性急的人,一事无成。心平气和的人, 万事得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今注】 ①浓艳:指繁华。

摇摇摇源苑 【译文】 格格 遭遇世俗烦恼时,要能忍耐得住。遭遇世事 纷扰时,要能清闲得住。胸中有所牵挂时,要能 言言 抛得开。境地繁华时,要淡然处之。意气愤怒 联联 时,要能沉住气。

以和气迎人,则乖l灭。

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原注】 非生平有养气工夫者,不克语此。

【今注】 ①乖 (lì):暴戾祸害。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