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你对浙江省高考改革的看法

说一说你对浙江省高考改革的看法

今天在新浪网上看到一篇关于高考改革的文章,觉得很好,现转发,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朝三暮四的高考改革基本是瞎话——胡言碎语之14049号 (2014-09-17 11:42:03)转载▼

标签: 教育

朝三暮四的高考改革基本是瞎话

高考改革出台10多天,刚开始闹哄了一下,坊间关注最多的是“文理不分科”。其实,剥开所谓改革的画皮,我们分析来分析去,高考还是高考,折腾了一回,除了劳民伤财,闹得人心惶惶外,它对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普及一个成语。朝三暮四,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

高考改革也是这样,那些迫于各种压力,或者梦想有所创新的教育部官员们,又无法改变高考这一改变青少年人生发展独木桥的性质,但又忍受不了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于是就改革了。这不,闹出了几点举措,依然是换汤不换药,效果就是成语中的朝三暮四。如果我们百姓依然为这样的改革叫好,那就成了愚笨的猴子,被人耍了。

下面,我斗胆说一下,高考改革的这点措施,到底说了那些瞎话。

一、文理不分科,是对学生的瞎折腾。

1977年的高考伊始,是文理不分科的,甚至连英语都没有考。但是,当时学生学的科目少,课业压力并不大,压力大的是竞争激烈。随着高招的推荐,才有了文理分科。高中区分文理科,实际上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照顾到不同志趣的学生的偏爱。

有些挨千刀的教育理论家嚷嚷着,文理分科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时下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而知识一直处于大爆炸中,无论你怎么学,你总会有知识点的盲区。就人生发展的那点文理知识而言,初中阶段的知识就足够了。文理分科30多年,谁没有发现文理分科对我们社会发展导致多大的危害呢?

有些学生就是学不懂理化,有些学生就是背不下史地,文理分科其实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学生。不知道改革措施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还是增加学生负担。因为,它一方面声称文理不分科,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从理化生和史地政中选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靠,这到底是分科不分科呢,想想看,如果我选择了史地政,那么完全可以忽视理化生——因为它们不带入高考成绩啊。不带入高考成绩的理化生,对考生而言,跟时下的会考,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真的文理不分科,那就来个9门都考。叫嚷着文理不分科,但是允许学生文理选择,这是哪门子道理呢?

二、文理不分科,会带来巨大后遗症。

经历过高考文理分科的学生都知道,数理化的考试,与史地政的考试,性质不同。前者的答案是固定的,只要你按照步骤,做出正确的得数,你就有机会考满分。相比之下,史地政的考试难度就大。在文理分科的考试中,理综考270分是常见的分数,而文科考250分连百里挑一都不到。因为文科的答案不像理科那样固定,阅卷者掌握的尺度也不同。文科的科目很难考高分。

如此一来,如果我是尖子生,即便是偏向文科,我也知道,我再努力,也无非弥补理化与史地分数的落差,我要想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选择理科,这样,才能在高招中取得高分数,才能考上名牌大学。

文理不分科,就是逼着众多的文科学生,必须向理科转,否则你就会败下阵来。相比之下,偏向于理科的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沾光。如果讲公平,最好9科都考,这样,理科和文科生都是一个水平线上。

有人说了,到时候,可以把文科和理科的考试分数,来一次换算,以期使得学生们的分数比较更加公平。扯淡去吧,你们大脑一拍就想出了这一招,眼看着2017年就采取新考试办法了,怎么换算?搞过试点吗?高考分数,一分就是几百人的差距,你们能做到足够的公平吗?

三、大锅菜成了小锅烩,多次考试就是瞎折腾。

高考太重要了,每一分都要力争。本次改革,竟然弄了次“门门清”。高考分数计算6科。语数外和三门选科。高考要考语数,外语高三两次考试,其他各科“学完即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这种考试太残酷了,原来只忙碌高三一年,现在得三年都忙碌,因为要想考上名牌大学,你哪一科的分数都不能忽视啊。高考折腾一回,英语考试折腾二回,自主选择3个科目,折腾6回。以前只是高考大阅兵一次,现在成了9回。大锅菜成了小锅烩。

经过高考的师生和家长都知道,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折腾。高考考试全民动员,大街小巷有一点噪音,就有人抱怨影响孩子高考休息。现在好了,战线拉长了,貌似考试的负担减轻了,其实更沉重了。大锅菜要开一次灶火,小锅炖也得开一次灶火。每一次考试,都要有考试成本的。从出题、印刷、保密、考场、监场、阅卷,每一次考试的严谨程度,都是一次高考。如果哪个环节疏忽了,老百姓就要骂娘。

靠,上面拍了拍脑袋,到头来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和家长又得忙得心力交瘁。

四、夜长梦多,考的次数多,腐败的机会越多。

信不信,时下一些高中的会考,会存在着猫腻。你以为孩子们的A级都是货真价实?实际上,学校会帮助学生通过会考的。那么,学完即考的6门自主选择的科目,怎么考试呢?如果是全省范围的考试,严格到什么程度呢?至少,在标准上应该是相等的,由全省统一命题。其次,还得像高考那样严格,不得出现任何的偏差。如果允许学校自己做主决定自主6科的成绩,那学生们的分数非优即良了。如此算来,高考投入的社会成本太高了。

就像英语一年两考,没有几个人只考一次。除非我第一次考试考了一百分,否则,我第二次一定要考。即便是我第一次考了一百分,谁也不能干涉我再考第二次——因为我准备为自己练练胆儿呢。实际上,这种考试貌似公平,但实质上还是折腾。任凭区域组织考试,肯定有腐败空隙,全省统一考试,那付出的成本该多大啊。这不是折腾又是什么呢?

一锤子买卖,总比夜长梦多的折腾,更容易操作。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有人情的地方就会有腐败。有腐败就会有不公平。高考的可贵,就是它给这个社会带来了最宝贵的公平和平等,一旦掺杂了不公平的因素,高考的改革就是失败的。即便是这种不公平并非人为导致的,也就高考的改革而言,也不能是成功的。

五、本次的改革多数是空话套话,实质性的内容,无非是最后几句话。

任何一项改革,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都会正确得无懈可击。我们见多的是中国足球的多次“改革”,哪一次指导思想不对?哪一次基本原则有偏差?哪一次总体目标不够远大?实际上,中国足球的改革,一直被视为胡扯淡,中国足球的成绩一直是提不到桌面。

本次教育体制的改革,能提供什么信息呢?除了文理不分科,外语考两次,自主选3科之外,再也没有太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了。向贫困地区多点招生名额,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都是老生常谈,家长们早就知道了,但并不怎么关心。因为,我不少贫困地区,名额跟我无关,我家孩子的才不喜欢上什么职业院校呢,我们喜欢的是名牌大学。

令人揪心的不少高考制度改革本身,而是本次改革匆忙间出台后,相应的跟进措施没有公布。折腾来折腾去,无非由这种考,变成了那种考,而且考得更加复杂,更加沉重而已。

六、高考改革了,复读生怎么办?社会青年怎么办?

看看这些年的媒体,我们会发现,有的父子同考,有的成了老头子了也在考。既然有高考,就允许各阶层和各年龄段的公民实现高考梦。但是,高考这么一改革,岂不是剥夺了社会青年和中老年考大学的权利?你一年外语两考,社会青年也一年两考?社会人士考大学,自主3科的分数怎么考,怎么算?

毋庸置疑的是,每年高考过后,越是基层城乡,越会出现一支庞大的复读大军。山区的孩子考了本三,交不起学费,会硬着头皮复读一年,以期考个学费比较少的本二本一。报志愿失误的学生,进不了心仪的学校,肯定会选择复读。如此一来,复读生怎么办呢?改革是给人好处的,总不能改了一回,却带给一批人坏处吧。

不知道那些瞎扯淡的人,在制定改革方案的时候,想没想到复读生和社会考生的权益。唉,真是胡闹台。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本次的高招改革,其实并没有改变高考残酷竞争的现实,相反,它使得高考更为复杂。它没有减轻高考的沉重,反而使家长和学生们更为沉重。尤其是,眼看着2017年就要高考,这么一改,让在校的老师们弄得不知所措了。一小撮人的拍板做主,闭门造车的所谓改革,其实就是朝三暮四的对猴子们的愚弄而已。

()

说一说你对浙江省高考改革的看法

导读

       根据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014年先期在上海、浙江当年新高一学生中启动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2020年基本形成。

       此次改革,由浙江、上海先行试点,浙江和上海本来就是我国教育教发达地区,作为先行试点合乎情理。而浙江动作比上海更快,2017届学生甫一入学,方案既已敲定,而且很多细节是反复斟酌,深思熟虑结果。变动不可谓不大,然而很多看上去很美的策略,付诸教学实践的时候就南辕北辙了:

一、最显著的变革取消了文理科,变成了7选3

传统高中九门课,语数外、理化生和政史地,是个读过高中的中国人几乎都学过这九门课,自从恢复高考来,招生分成理科和文科,理科考生选择理化生,文科则是政史地(事实上期间几经变革,如九十年代中后期就不考生物和地理)这次改革给了考生选择权利,可以从理化生政史地再加上一门叫做技术的科目里面选择三门。

先简单介绍下技术这一富有浙江特色的科目,技术分成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前者可以看成电脑通识加一点程序初步,后者算是简单电路和工程制图初步。

记得2014年这一举措出台的时候,就被各路媒体放大,各路大V也纷纷为之点赞,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看的很多都是表象,我结合这两年浙江各地教学乱象为大众一一道来:

1.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性,然而事实上却演变成了投机倒把!官方说法就是让学生基于职业规划而选择,请问读高中的学生有多少人是已经建立职业规划有着明确目标的?才十五岁呢,事实上绝大数人到三十五岁都还没活明白吧。高一的学生是一群需要正确引导的孩子,怎么可能上来就把这种选择权随意丢给他呢?

   读书需要天赋,这一天赋少数人才有,然而读书是一项权利,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让适应儿童、青少年受教育去读书是一个民族成败关键,普通高中教育除了起到分层作用以外、高考负责选拔,高中另一个核心作用是要保障中间档次的学生可以好好学习,并且尽可能多的让那些趋于放任自流的学生回归课堂学习,高中学习的知识或许很多都起不到什么作用,然而那些通过学习而建立的良好习惯,比如培养思维能力制定计划和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都是终生受益的,大都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没有多大欲望的,是介于主动和受迫之间,我们当然希望强制要求要少,可以激发内心的渴望,但事实上教育尤其基础教育本来就是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如果可以选择不学习,我相信绝大数人都会选择吧。

对于绝大数中间档次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变革并非利好,他们的选择非常功利,哪一门功课简单选择哪一门,哪一门功课容易取得高分选哪一门(高考取得高分和功课相对简单已经不是正相关,后文会提及)这样的结局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

2.师资匹配的困局,过往浙江文理考生的比例大约略弱于3:1,理科教师和文科教师的比例大概也在这个数值,由于学生选择科目发生天翻地覆变化,所以教师的需求也相应变化,有些科目比如历史、地理等受众欢迎科目教师奇缺,有些学校甚至从初中借调教师,很多教师甚至带三个毕业班还要跨年级,而有些科目就尴尬了,甚至生源差一点的学校只有三十来个选考物理的,其中很多人理由甚至是这样的:“物理难么知道的,反正其他科目对我来说也一样。”浙江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物理教师被迫去支援技术了。好吧,如果你要说这是改革的阵痛,哪有改革不流血的,教师在这风口浪尖活该要承受,那么也认了,是应该顺应潮流,(其实社会上普遍把什么春蚕、蜡炬要求老师也是醉了)然而学生呢,他们何辜去做小白鼠?

3.我们来看看学生从哪些方面来做小白鼠的。先回答前面提到的问题,为什么相对简单科目未必可以取得好成绩!因为现在浙江的七选三考试科目不再是取卷面实际得分而是赋分,什么意思呢?比如此次选择考生物的有十万考生,考试分数评好后,按照排名取前1%的赋100分,从100分到40分每三分递降,所以考生的分数只有100、97、94......40。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是很道理的,因为每位考生至多可以选择两次考试,而两次考试难度可能会有较大差异,为了公平起见,选择相对值比绝对值更合理。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就是因为取相对值就涉及到相互倾轧的问题,几乎顶尖高校几乎都要求学物理(下表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浙江招生的要求,所有专业都只要求物理,也就是说你来科大学生物,你高考可以不考生物但是必须考物理)

所以冲击顶尖高校的学生情愿或者不情愿都选择物理,这样对于稍微差一点学生,他心里就犯嘀咕了,因为是赋分啊!我哪怕考了95分也可能挤不进去,赋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所以除了难度以外,选择物理就格外少了。相应的历史、地理就热门起来了,但是热门也会有麻烦,人多了相对值的要求也高了,所以啊,这场考试完全就变成了博弈,学生的选择还会给出哪怕一点点尊重当初改革时的愿景么?

4.更大的问题是教学秩序的混乱,学生们苦啊,据我所知,2014级浙江学校普遍分班超过两次,这么多选择难以调谐,所以有的学生不得不从一开始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变成了打包选择,否则班级无法管理极度混乱。变成了打包选择(比如有些学校甚至规定化学和历史必须同时选择),这还是自主选择么?高中不同于大学,学生尚未成熟,需要集体管理,所以实践走班制度是值得商榷的,实行走班教学以来(现在基本上语数外固定在行政班里,其余七门课实行走班制度)经常出现“将不识兵兵不见将”的问题,一个政治老师面对的教学班学生最多可能来自七八个班,谁跟谁都分不清,你的大学教授教了你一年认识你么?可是中学教师不认识学生行么?有的行政班可能就一两个学这门课,无论什么阶段学生学习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学习中找到伙伴很要紧,现在好了课下有问题找不到老师连个商量的伙伴都没有,不仅于此,更有稀里糊涂者课后作业是什么都不知道。另一个要紧的是实现走班让高中生缺乏班级归宿感,走班让同一个教室的学生之间相互陌生,而高中生情谊可能是一辈子最深的同学情谊。有些知名的高中确实很值得敬佩,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甚至一个学校一届学生出现了全部三十五种情况,有三种情况分别只有一个人,这个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后期的教学也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有些学生还能够选择任课老师,这个从学生角度上说自然好,但是选择老师你懂的最后比拼的反而是网速和手速了。高中现阶段考核毕竟以教学成绩主导,所以这些优秀的学校是否能够坚持下去也很难说。

 

二、高考变成了博弈的战场

前面分析了选择物理少的原因,但是第一届学生还是或多或少被高校需要考物理给震慑到了,手足无措还是选了物理,奈何最终发现那些高入云端的学校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上表为2017届嘉兴考生的人数分配,浙江全省的情况如此大致吻合。2018届准确数据还没看到,但是最明显的变化是选择技术人数大幅上升,物理又进一步下降。

对于浙工大这种比较接地气但是又有一定实力的学校是大数学生可以企及的目标,虽然从要求上物理仍然是最热门的,但是每一个专业都可以有若干选择,比如物理化学技术的意思就是这三门只要有选考了一门就可以填报志愿了。

哪怕是浙江大学,也没有像中国科大那样“明目张胆”只要物理了。

外省高校似乎对技术这一门课有些“嗤之以鼻”,所以大多数专业根本没有设置技术科目,比如上海方案还有全国各省陆续出台的方案里,都是六选三而非七选三。但浙江省内的高校对技术还是认可并青睐的,学生们用技术取代物理,并且2018届充分认知2017届基础上更加认为技术是不得或缺的技术!

今年四月份的选考(我行文一开始没有提及浙江到底怎么考,把章程分散在行为当中,这样阅读起来更加舒畅一点:浙江七选三的三门课分别在十月和四月进行,一位同学可以考两次,原则上任意两次,这三门课分别100分,语文数学只考一次,就在六月七号,是150分。英语也考两次,但是比较奇葩,一次是高三十月份考,另一次是不是四月而是六月,此前传言十月份考的是浙江考试院命题的,六月份参加是全国卷,现在官方说法都是浙江卷,英语总分也是150分。)

四月份选考咋样呢?就是他们高二下刚开始的时候,各路人马摩拳擦掌了,地理和技术这两门相对简单的科目报考人数较多,很多程度较好的学生都取得不错成绩,赋分达到94或者97的学生纷纷表示可以丢下一门课了,而有些学科也有胆大的学生去搏击较难科目,可惜一出门遇到竞赛党全伙出动,死的一塌糊涂,这教育这考试弄成这样,弄成了田忌赛马和左右互搏。

很多学生觉得选了技术真是占了大便宜,更有些学校强迫所有学生必须选择技术,这技术老师都怎么来的?也有些学校保持“风骨”,对技术还是冷眼旁观。

十月考试就要来了,对那些四月考过的又不是很理想的人就有点为难了,这次到底参不参加,对那些基础一般或者薄弱的同学反正都要参加,因为一共两次机会不用白不用,那么这两次机会还有多大意义呢?毕竟初衷是为了克服所谓一考定终生的,事实上不过扰乱秩序让学生变得急功近利了。

 

三、教育的改革请专注学科的实质

中国教育最近这些年提出的名词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么?首先有三点要求,其中一点叫做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堂课都要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我国的教育,能不牛?玩笑归玩笑,这么多年教育的改革,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从千禧年开始反复提素质教育,至少现在大多数高中还是可以做到在高一高二阶段保证双休的。

关于的学科教学内容改革,我们经常提到删除了“繁难陈旧”的内容,这无疑是好的,比如三角中就删除了以及比较繁复的三角恒等变形,在历次改革中,总体方向朝着课堂上能够更多的讲出学科味道发展。可是新的高考制度又让这一趋势戛然而止,为什么呢?

因为节奏太快!现在来解释一下七选三科目具体考试样式,试卷一百分分成70+30模块,70分是学考,30分是选考,学考就是读者你们当年的会考,这70分是所有高中生都要考的,后面30分才是选报这门课学生要考的。

有些乱了?意思就是全体高中生都要参加全部七门课的学考,比如选报理化生的学生政史地和技术要学考,考前70分题目,考完了这门课就不学了。而理化生则要做100分,赋分后计入高考成绩。

还记得你当年啥时候会考物理化学的么?高二期末的时候,而现在呢,高二十月份,开玩笑吧,这么多内容在一年时间内学完,不是夹生饭是什么?以前一节课引入讨论再演示实验探究一下,第二节课可以分析题目拓展,现在一节课就要赶三四节内容,这不是最好的学生这么办而是所有的生源都这样,这样的改革,你告诉我是进步还是倒退?

为什么要抢在十月份就考完呢?因为学校重视的是高考成绩,学考考完拉到啊,如果读者看学考这个名词怪怪的,你就用会考取代好了,想想当年会考那个场景吧,作弊满天飞,因为无所谓,现在学考就是正规化的会考。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浙江这几年学科内容的改革,以物理为例,15、16届两届学生可以说是面对内容最少的高考物理要求,一共只有八章,这八章不包含机械波和简谐振动,不包含交变电流,不包含全部的光学全部的热学,不包含哪怕一点点原子物理的内容,不包含力学核心内容动量甚至连万有引力都不学,你开玩笑吧,我在课堂上跟17届学生谈及此事,他们纷纷惊讶表示连万有引力都不学还叫什么物理,连学生都这么认为遑论大学教授呢?(笔者担任16、17届毕业班教学工作)

在15、16届高考物理复习中,时间长达一年半,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复习两年,复习到后来可以说所有高考问题都可以遍历,任何一个模型都重复不下三遍,诸君读到这里,你说荒唐不荒唐?(通俗的说,复习的都要吐了)

那我们要问,他当初为什么要删除这么多内容,因为浙江高中要求上选修课!您没看错,就是这样,高考科目课时不够了,只好删减内容,事实上普通高中是不会怎么去上选修课的,因为这些“假把式”在领导眼里顶个什么用呢?

好了执行七选三模式后,所有的内容又回来了,学考时间又提前了,内容又翻番了,这个不是填鸭式的还能怎样?送走了学考学生,剩下的选考(就是高考要考的)不得不又炒一遍夹生饭,我们都知道读书最要紧的是第一遍的功效,就像学钢琴一样,第一次被带歪了或者地基打不牢,再来学反而更麻烦,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更容易误导学生。现行高考的一轮复习,搞得跟上新课似的重新来过,这白鼠当得可是真的苦。

四、不高题海战术,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先来看一个图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的,四月份选考结束,到六月语数外的高考还有两个月,请问学生干什么!

凡尔登绞肉机啊,普通高三学生一天从七点到晚十点在校,通常在十三节课左右,就学三门课,就问你吐不吐!甭说学生吧,老师估计都跪了,老师跪了有法宝啊,考试啊,学生受得了么?关键有效果么?

新高考的愿景是希望摒弃题海战术,事实上教育质量较好的地方,钻研的教师都不会用题海战术,老师会研究考试大纲和指导意见,反复结合过往高考题进行整合,把最优的习题编拟或者挑选出来给学生练习,在一个主题明确的专题下进行适度训练,盲目的题海根本就不常见了。可是新高考这种两次考试,其出发点希冀多给学生机会,可最终带来的除了博弈策略外,就是急剧加快了节奏,前文是教学节奏,学生的考试负担更加重了,丝毫不会减轻!因为每一次机会都要全力以赴,即便自己认为此次可以不全力以赴周边的人在冲刺,任课教师也要你冲刺,你怎么懈怠,即便自己想轻松也不容易,很容易被带节奏,过来的读者们,这个苦想必最难受吧,我不是不用功啊,但看到别人更用功,我就慌了。

离十月考试的时间只有十多天了,对于学生,现行的考试是至少有三次高考,无形中负担更重了尤其是心理负担。

我这次地理考了94,这就很尴尬了,成绩很不错但是不是特别理想,毕竟丢了6分,如果我继续学下次再考,可能奋斗了半年也就会涨3分,如果不学这6分就丢的板上钉钉,真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鸡肋,学生的苦,还望决策者真正的关怀下吧。

而且加重学生负担体现在方方面面,以期技术是不重要学科,现在有需要多学习一门了,而且过往高一没有生物,现在为了让学生选择,高一都开设了生物课,也就是说高一学生要应付十门课,苦不苦。

五、高考的选拔性

在一开始,我就提到过一个观点,高中作用有二:其一分层;其二让大多数学生可以安心学习;其实对顶层设计者,真正选拨出最优秀的学生可能更要紧,可是现在浙江高考恐怕只能靠语数外来选拨了,过往最大头的理综、文综恐怕不再负责选拨作用了。

有人说不还有300分的七选三科目了,前面我已经介绍过这三门课到底怎么考,你觉得还能有多少选拔作用?首先100分的题目就有70分的学考难度题目,高考和学考凑成一张考卷而学考占大头,怎么选拨?剩余的30分你知道要考多少内容么?单单以物理而言这30分必须要拿出14分左右来考3-2、3-4、3-5三本书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三本书内容最多也才14分样子,开玩笑吧!!!而最后两道压轴题分数还没有学考难度的两道计算题分值大,100分的考卷有23道题目,分值细的像小学考卷,30分选考(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说一说你对浙江省高考改革的看法)题也不可能陡然上难度,这还怎么选拔?

事实上不仅如此,还有猫腻,这得从浙江高考单独命题开始说起,从04年开始,全国进一步下放高考命题的权利,很多省份都获得自主命题的资格,浙江到09年开始全部自主命题(现在考试院又逐步收回各个省单独命题权利)浙江又发明一个举措,叫做自选模块,其实和上海的高考30分综合内容有一点点相似。浙江的自选模块这样的:语数外理化生和政史地每门课对应两道题目,每道题目对应一本教材,大体如此,这个模块一共18题,每题10分,学生任意选择六道题作答,满分60分,这个分数计入高考成绩,也就是说浙江高考总分是810的,这个分数只对考取一本的学生有用,也就是总分810情况下你考了601而一本线600你就上线了,如果是599一本线不能上线,而剩下的二本三本不必看自选模块的情况。

所以当初实现这个政策好像挺不错,学校操作起来自然也是一地鸡毛,这个就不赘述了,要说的既然给一本学生量身定做的,题目应该有选拔性吧,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题目难度简直容易到没有下限了,尤其是物理,数学近两年两道题一题是复数和求导,一道题排列组合内容,可以说就是上新课例题的难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命题人会考虑到高中相应学科一线教师感受,他们把题目命简单是想吸引更多学生去做自己学科的题目,去学自己的学科,事实上一个模块下来算上复习课不过花了二十个课时!二十个课时想学好排列组合真当自己是诺依曼啊!(数学竞赛党不在此范围之类,还好还有竞赛党)所以啊这个考试越考越容易最后完完全全没有一滴滴价值。

而现在的七选三也是这样的情况,浙大物理教授看到全浙江没几个人学物理了不着急啊?现在唯一办法只能降低考试难度“讨好”学生了,做教育卑微到这个程度,也是心酸到了极致了。(事实上指望物理作为填报志愿被要求最多的学科成为诱导学生选择物理已经不可能,上文已有分析,不再赘述)

说道高考选拨性,又是一个大话题,这中间也可以说道学科竞赛包括从小学奥数开始的种种问题,牵扯到高校招生的问题,这个我以后会再写一篇专栏,下面亮一下我的观点:

1.小学奥数已经市场化,对于绝大数普通家长而言,是真忽悠,但是对于少部分真有天赋的小孩,是个好契机;

2.学科竞赛必不可少,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少年是个再好不过的磨练机会了,各个高校和学科竞赛管委会也深知此点;

3.高校招生应该把权利进一步放给高校,高校不是教育部的教育点,而是一个独立有人格的教育基地,我们不能因为招生中的腐败问题一刀切,我们的焦点是规避腐败,而不是因为有腐败而不让高校自主招生!

六、如何招生

最后是最现实的问题,如何招生呢?学生的考试科目不再相同,那么在这三十五种情况里招生就棘手了,比如选择理化生和选择政史地都可以报某学校某专业(还是有很多专业是不限制选什么的)那么高校录取是如何评判呢?如果单纯以分数高低来看似乎失之偏颇。我们以曾经上海高考为例,上海高考是语数外再加上一门课,这门课也是150分,还有30分的综合,上海会根据试题难易情况做一个统筹,比如2007年统招的时候选报物理的最后成绩基础上再加两分,但是上海毕竟只报考一门,浙江这个就复杂多了。

另一个值得深思的是外省高校对浙江招生的顾虑,当然浙江生源一直都被交口称赞的,(下表为清华大学评定各省市近五年优秀学生比例,浙江高居第二)而浙江省在近些年五大学科竞赛尤其是物理、信息科学和数学的表现瞩目,但是七选三这种导致学生大量选择较容易学科忽视物理等思维量较大理科基础科目让人担忧,当然结果还没出来还不能下定论。河南省曾在2001到2003年高考实现大综合,大综合就是理化生政史地全都考,这六门课一张卷,总分300,题目是简单了,然而学生都跪了,河南省后来发现对学生不利(你懂的,这样的生源到了高校尤其去理工科专业,几乎很多都得重来)后来废止了这个方案。

说实话,我挺担心浙江方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知道江苏在改革高考制度之前竞赛成绩用行内话说可是强省中强省,但现在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只有个别江苏选手身影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语数外真的有那么重要么?!笔者现在对此思量还不成熟,我的观点是语数外相对来说而是最主要的科目。当然,我也有一点质疑,比如前几年一直在说外语降分,淡化外语突出国语,可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许改革一旦触动核心利益就不好说了。除此之外,我也提一点我自己对于高考改革一点想法,我觉得语文是最基础的素养,可能作为选拔考试不太科学,我高中语文老师也持此看法,我觉得语文应该作为等级考试存在,可以在更开阔的年龄段展开,这样可以提升全民的汉语水平亦可以凝聚民族文化的向心力,毕竟语言是承载这个民族文化的基石。语文可以设置成从小学到高中的若干次等级考试,等级不过,没有资格高考,一个中国的读书人,语文不过关,还参加什么高考呢?

当然这个思想还很不成熟,仅仅一家一时之言。

我真诚渴望改革出发点好,一切都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我真切不希望教育事业掺杂各种利益的纠葛,教育的改革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The Iron law:”The expected value of any net impact assessment of any large scale social program is zero.”

任何大型社会项目的任何效果评估的预期值均为0。这是著名社会学家罗西总结二十余年社会项目之后发表的经典综述,简单的说,改了也没啥用,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停得改。(这里我只是引述经典的观念,不代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教育改革我还没有思考成熟,但是仅仅为了改革而改革,无疑我是坚决反对的)

七、回眸历次改革

我们回顾一下恢复高考后的演进,突出一些关键地方。恢复高考大计敲定,当年年底国家来不及统一筹划命题,各个分省自行命题组织招生,后来收回命题,那个时候是全国一张卷,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状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的科大到底招生过多少状元一文里就提到过812王勇和844何立强均为当年全国理科第一名)

在这个阶段考试很有意思,比如理科考生还要考政治,各门功课的分数也不相同,1983年开始英语正式计入总分。另一个重大变动是高中从两年制变成了三年制。更有意思的在那个时代试卷本身也并非严格,比如题目时难时易,波动极大,直道2005年还存在奇数年难偶数年简单的说法(肯定还有人记得2003年那次血与泪的高考,比如很多省份北大录取分数线甚至只有580,总分750,可堪历年之最)另一个范畴是试卷本身,八十年代初期物理高考卷,选择是不定项选择,竟然出现空着不答是0分,答对得满分答错倒扣一分的现象,现在看来是咄咄怪事,而当初可是持续了几年。

再后来理科固定成理化生不考政治文科则是政史地,期间1985年广东引进标准分评核方式,而在1991年曾出现过三南改革:“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将过去高考的文理科分组变为文史、理工、医农和地矿四类,每类只考4门。文史考语文、外语、历史和政治,理工考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医农考数学、外语、生物、化学,地矿考语文、数学、外语和地理。”不过这种小范围试点没能持续下去,最后是高考大历史上的一页。

而1990年开始,上海开始独立摸索高考方案,可以说上海方案曾是中国高考的风向标,直至今天,上海卷很多学科的高考卷都是中国高考的领航者,上海卷的内容和水准无疑首屈一指的。当然上海卷也出现过知识性错误,当然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关于高考物理试题三十余年变化和演进以后会有专文说明)

到了九十年代,高考样式逐渐成熟,这个时候又思变革,1995年,开始实行“3+2”考试模式,理科考物理化学,文科则是政治历史,那段时间地理和生物老师比较尴尬,这个阶段每门课是150分,从当时高考状元实际得分来看,这个阶段考试难度无疑是最大的,而选拔性可能也是最强的时候,尤其是物理达到150分之后,学科难度可以较大程度体现,物理拉分之大令人咋舌。然而这个方案到了99年开始又被新的策略替代,那就是用“3+X”模式取代“3+2”,这个模式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在综合模式里,高考终于从三天缩减到两天,另一个划时代进步是高考终于从七月挪到了六月,时间是2003年,当时大环境是非典,好在教育部顶住压力,坚持在六月高考没有延期,现在回想,当高考还在七月酷暑的时候真是地狱模式。

理综文综考试时候,政史地都是100分,而理综不是如此,早期物理120、化学108、生物72,这也体现这三门功课还是不对等的, 后来很多省份变成物理110、化学100、生物90也有的省份是物理120、化学100和生物80.有意思是在理综考试刚刚实现的时候,后面压轴题出现了理化生三门学科真正的综合,比如一个氨气实验再结合物理内容,一个人登楼消耗ATP牵涉到转化成多少重力势能云云,除了给阅卷带来麻烦外,这类试题也经不起深敲,所以后来虽然三家一张卷,事实上就是各考各的。

在招生方面,扩张是大趋势,只不过到了1999年,所谓的教育产业化,高校扩张迅速扩大化。

另一个可惜地方是学生填报志愿方面越来越考虑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填报志愿的技术难度降低,“高考撞车”的风险在降低。很多年来,我国高三毕业生填报志愿是高考结束之后核对标准答案估计自己分数就填报志愿,而后来则逐步变成知晓分数后才填报志愿。虽然从估分填志愿到知分填志愿转变历经阵痛,如2007年安徽招生可谓“万马齐喑究可哀”,数十所985名校不得不一本线录取,因为招不满,而很多高校分数陡然上涨,学生遭遇可谓很惨,但是这一阵痛过去之后,后面的历届学生填取志愿就轻松多了,所谓改革,总会是痛的,而填报志愿的改革,无疑是好的。

新世纪后,中国教育和高考改革越来越区域化和名词化,中央把权利分发给地方,比如河南在2001年到2003年短暂实行的大综合后来被废止(前文有详述)和2004年开始江苏等省份独立命题,到2015年中央收回很多省份独立命题之前,全国最多时候有19种高考试卷(各个学科有出入,比如物理学科单年最多是有十五份不同的高考试卷)

而在浙江上海新高考之前,除了上海、海南和江苏以外,全国绝大数地区都采取“3+X”策略,当然台湾笔者是不太熟悉的,有新闻报道,台湾大学过多而高考学生过少, 以至于有8分即可读大学的。

而现在上海方案和浙江方案最大的不同上海六选三浙江七选三,上海无技术科目和浙江有技术科目,从目前全国各地的方案来看,大都都是上海方案。

而高校尤其是名校在自主招生方面从06年开始进步卓著,尤其期间成了“三大联盟”,当然顶尖高校对学生的选拨很看重学科竞赛成绩和一些课外真正的创新,我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招生本来就是高校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因为有腐败而因噎废食,腐败应用反腐方式去杜绝腐败的空间,而招生和选拔最后应该是高校自己去负责!高校是独立的,有他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和发展蓝图和人才需求,而本科生质量则是一所高校的生命线,绝对不是教育部的一个教育点。

事实上,清华北大华东五校等顶尖大学在今天招生中,自主招生等招生方式已经是大头,真正通过高考裸分被C9联盟录取的比率已经很低了。

八、总结

1.此次改革宏观意愿无疑是好的,然而七选三的改革70学考+30选考恐怕会进一步削弱高考试卷的区分度和选拔功效;

2.新的考试制度加快了教学节奏,导致学业上的夹生饭;事实上让学生从一开始面临的不是系统性学习而是系统性备考!

3.两次考试非但没有减轻学生的临考压力,反而三次(十月、四月和六月)考试等于让学生参加了三次高考,心理负担更重了;

4.学校管理混乱,师资配备不合理,走班让学生缺乏归宿感,也难以建立更深刻的同窗友谊,缺乏学习伙伴;

5.新的高考出现选择真空,课程的选择并不如设计所愿,学生选择功利性,考试存在博弈性和敢不敢赌情况;

6.试题命制会存在讨好学生的风险;

7.高考录取的操作性;

我和绝大数一线教师一样,我们的夙愿是和学生一起好好的读书,在此基础上,能让他们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我自己还有什么理想的话,我希望我在高中从事的基础教育可以让那些最有天赋的孩子能在这个关键阶段砥砺自己,打牢物理学的基础能力,让他们今后无论是否从事物理学研究都有一个较开阔的视野和扎实的分析能力。我不知道此次改革最后如何收束,但是我真诚期望我们的教育改革宏观宗旨可以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公正性,事实上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对于出身社会顶层是没有影响的,对于底层的孩子是没有利好的,我们还是希望可以通过基础教育和考试选拔拉近阶层间的距离,而不是渐行渐远,或者形成相望的平行线,互不相干。

作者:公孙子木

说一说你对浙江省高考改革的看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创知路教育帮(czljyb)

平时基本是只看不答,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说两句,然后发现之前的帐号竟然不记得密码了,又折腾了一下重新注册了一个,可见诚意,啊哈。好了,下面说正事。

对浙江高考改革而言,要考虑到之前江苏高考十年改革刚刚结束,也要考虑到多个省市的高考改革在看浙江改革的成果。

自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超过20个省市陆续出台高考改革方案,从考试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等角度对原有的高考录取机制进行改革。

这一次,浙江高考改革走在了最前面,2017年高考的学生成为此次改革的第一届学生。这一次改革的最主要构成是不分文理“7选3”的新高考模式。

根据《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不分文理;

②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进行选考计入高考总分;

③外语和选考科目有两次考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

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100分,总分750分;

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

⑥2017届学生开始实施。

改革最直接带来的,是理论上7选3学生可以享受多达35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但是从目前已经结束的几次选考来看,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①选考制和赋分制;②新政策对高中学习的整体影响;③新高考政策如何与“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等高校招生政策进行衔接。

————————————————————————————————————

选考制和赋分制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选考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平衡不同学科的难度和分值。

在选考的7门考试科目当中,除了传统的文综理综,还包括技术,即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不少浙江的考生反馈,“技术”这样一个学科与传统的高考科目不同,虽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受限于高中教学的知识水平,考查难度明显低于其他科目。一些学生通过短短几个月的突击就很容易取得较好成绩。

技术这个学科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其他六科学科之间的难度差异仍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便在原来的高考当中,尚且存在“大小年”的现象,如今改为“选考+一年多次考试”使得难度控制更加困难。

为了避免学科之间的难度差异,导致考生因为自身实力以外的因素面临实质上的不公平,赋分制应运而生。

所谓赋分制,也就是说最终计入高考总分的单科成绩按等级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不同等级的人数比例不同,整个分数分配呈现两端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另外,如果学生的高中学考成绩不合格,则不赋分。

赋分制最大的特点在于,每个学生最终得分多少并不一定取决于自己的实力,还取决于其他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水平如何。

对于一届学生来说(尤其是过渡期的17届学生),理论上能够在四次学考当中选择任意两次参加,包括高二上下学期,高三上下学期。然而一届学生人数毕竟有限,再经过7门学科,4次考试机会的分流,使得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和群体也会产生明显差异。

在2015年10月份的选考当中,一些学生成绩并不出众的浙江普通高中,由于在高一年级就增加了部分学科的课时和训练,让学生在新高二一开学参加选考。此时浙江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尚不具备参加选考的实力,一些传统名校也没有选择在高二开学就让学生仓促迎考,怕浪费一次考试机会。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这场诸多有力竞争者缺席的考试中,很多实力不足的学生轻松进入赋分制下的前10%甚至前1%,拿到远高于自己卷面成绩的成绩。

相反,在2016年4月的选考当中,又出现扎堆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因为过于激烈的竞争,实际取得的成绩低于自己的卷面成绩。而这两次成绩都具备计入2017年高考总分的条件。

不仅如此,选择避开传统强校的优势科目也是很多普通高中的策略行为。例如新增的技术一学科,诸如杭二、学军、镇海等高中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物化等科目,而一些相对教育落后地区的学校也没有足够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来支撑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教学,一些高中则在其中浑水摸鱼,让非实力因素决定了考生的成绩。

在赋分制的情况下,很多学校也采取将一届学生分散参加考试、已经取得高分的考生再次参加考试、减少低分考生参加考试次数等方式,以求放大自己高中学生在选考当中的优势,让高考的竞争有了一分“田忌赛马”的味道。

赋分制短期内催生了大量针对政策的策略行为,当然,根据市场有效性,这种策略性行为长期会被减弱,但是一时间,在一些学生眼中,学得好不如学科和考试时间选得好。

-------------------------------------

新高考政策对高中学习的影响

一项政策出台伊始,必定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一些高中和学生的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高中还是学生,都会在这场博弈中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由于政策规定选考两年有效,除了英语外,其余七个学科均可以在高二高三的四次考试中选择两次考试参加。这就意味着,如果学生早早在选考中取得理想的或者超预期成绩(例如89分的卷面成绩,按照赋分制拿到了91分),那么考生就有较大的动机在今后的高中学习中舍弃已经通过考试的学科。

最极端的例子是,浙江某高中在高一年级加大了化学等学科的课时比重,在高二第一次选考之前完成教学任务并让学生具备参加单次考试的能力。选考完成后,这些课程的课时就被极力压缩。一些学生表示新高考模式下,高一上来就有高三的感觉,新高考其实是把高三一年的压力都分散到了高中三年。

与原来的高考制度相比,7选3中的所有学科最迟都将在高三下学期的4月份结束考试,在剩下的两个月时间当中,语数英就成为学生唯一拼杀的科目。由于每名学生考试次数的限制(每个学科最多2次,每次考试之间时间跨度大,因此没有“随便考考,感受下”一说),学生不得不提前规划好高中三年的考试日程,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集中攻克选考科目。

这样的政策使得学生的压力不减,但是也的确提升了学生进行综合规划、时间分配的能力。

-------------------------------------

与“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的对接

一项影响高考招生的改革都有可能在长期影响高校在该省的招生政策。江苏高考将物理化学划入等级评定后,整体理化水平的降低已经非常明显,2016领军计划测试江苏分数线就可以予以佐证。清北等一流名校也压缩着招生计划,那么浙江高考改革,是否会步江苏高考改革的后尘呢?

不一定。

在高校本科培养计划普遍强调基础学科能力的情况下,选考考察的难度,从学生目前的反馈来看,相比于以前高考的难度,已经降低不少。所以赋分,对于水平比较突出的学生来说,由于取得高分容易,区分度就比较低,这就使赋分制和等级制在高分段,没有了本质的区别。

然而在这场改革中,“三位一体”和自主招生政策或许是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发挥更大主动权的一种策略。2016年的高考,包括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在内的多所国内名校在浙江开展三位一体招生。凡是通过材料审查取得“优秀”认定或者通过高校自行组织的考试的学生,能够参加这些高校在浙江省内的“三位一体”面试,最终决定录取的包括考生的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和学考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分别为:60分、30分、10分)。

从公开数据上来看,2016年北京大学在浙江省录取203人,北大在采用三位一体的同时保留了博雅计划和自招招生,其中第一批招生计划13人,最终录取24人;三位一体录取50人;各类自主招生录取84人;保送生录取23人;提前批录取7人;体育生2人;医学部13人。

2016年清华大学在浙江省录取143人,其中第一批招生计划9人,最终录取15人;三位一体录取101人(清华在浙没有普通的自主招生和领军计划);各类自主招生录取10人;保送生录取15人;体育生2人。

两校的本一批裸考的学生已经降到全部招生人数的10%左右。有的人认为,如此低的比例是让裸考生无路可走。实际上,学生的综合成绩、年级排名仍然是自主招生申请的重要因素,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政策只是对不能有效选拔的新高考模式的修正。

实际上,自主招生和高考并轨,也是浙江这一套改革方式中的亮点,也是对新高考制度当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一种调整机制。

2008年高考改革的江苏,也是同样的6选2,剩下4门通过学业水平测试。赋分制和等级制实际上最终不过是殊途同归。根据学生反馈,在浙江学考中取得97、100分的高分并不困难,再加上两次机会,这就使分差进一步缩小,密集的竞争出现在语数两个科目。

“三位一体”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过于密集的高考分数,另一方面也让在高校看来并不能有效选拔学生的新高考制度得到修正。“三位一体”和自主招生考查科目的设置更加符合高校本科生培养计划,也能够保证本省学生的基础学科素质不至于出现过于明显的滑坡。

或许自主选拔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等高校具有较大自主权的招考方式,会成为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

另外,从高校录取的专业选择的角度,浙江试点的按专业录取的模式中,很多专业对学生的选考科目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一方面能够引导有志于选择对应专业的学生选择适应大学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也能够约束学生的选考科目选择。

以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创知路教育帮(czlj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