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毕业论文

安全管理的毕业论文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与生产 姓 名 系 别 资源工程系 专 业 安全技术管理 班 级 11 矿机 指导教师 2014 年 2 月 7 日 目 录 摘 要 ................................................................................................................................. 1 前 言 ................................................................................................................................. 2 第一章 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 3 第一节 煤矿安全管理的历史 ...................................................................................... 3 第二节 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 ...................................................................................... 4 第三节 煤矿安全管理的展望 ...................................................................................... 5 第二章 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 ............................................................................................. 7 第一节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 7 第二节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 7 第三节 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 8 第四节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 8 第三章 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 10 第一节 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 ................................................................................ 10 第二节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10 第三节 责任体系落实 ................................................................................................ 10 第四节 现场管理机制 ................................................................................................ 11 第四章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13 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 ........................................................................ 13 第二节 职工的培训 .................................................................................................... 13 第三节 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 .................................................................................... 13 第四节 矿山救护队建设 ............................................................................................ 13 第五节 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 ................................................................................ 14 第五章 加强 一通三防 管理 ....................................................................................... 15 第一节 提高认识 ........................................................................................................ 15 第二节 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 ................................................................................ 15 第六章 结语 ......................................................................................................................... 18 参考文献 ............................................................................................................................... 19 致 谢 ............................................................................................................................... 20 1 摘 要 煤矿行业属高危行业,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必须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 才能彻底扭转安全上的不利局面。

因此, 在一个时期或者更长时期内逐步形成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一通三防 2 前 言 煤矿安全事故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 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生产甚至造成全面停产,形成巨大的损失, 并且它吞噬生命, 损害健康, 给人留下身心的创伤。

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 正确(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安全管理的毕业论文)地提出了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明确了 安全的地位和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

又提出了 管理、 装备、 培训并重 的原则, 进一步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安全基础不实, 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还一直在使用, 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 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

3 第一章 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第一节 煤矿安全管理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煤矿灾害严重、 灾害多的国家, 常发生的灾害有瓦斯灾害、 顶板灾害、 矿井火灾、 水害、 冲击地压、 尘害和热害等。

我国煤矿灾害危害严重, 年瓦斯涌出量在 100 亿立方米以上。

1998 年以来, 采取了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机构、 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和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等重大举措。

各地区、 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和工作部署, 加强领导, 强化监察, 深化整治, 综合治理, 全国小煤矿总数由 1997 年的 8. 2 万个, 减少到目前的2. 3 万个, 总共关闭小煤矿近 6 万处。

国有重点煤矿、 地方国有煤矿和乡 镇煤矿的产量比例由 4: 2: 4 变为 5: 2: 3, 煤矿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2000 年 5. 86, 2004 年 3. 08, 2005 年上半年 2. 75)。

但是, 由于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基础还很薄弱, 一些深层次和历史遗留问题还远未得到彻底解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 新问题,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处于高发态势, 重、 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 2005 年 4 月, 全国煤矿总数为 24813 处。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 681 处, 纳入 45 户重点监控对象的有 414处; 在 27 个省(市、 自治区) 1264 个市县均有分布。

2006 年 1 至 9 月份全国煤矿死亡 4228 人, 同比上升 7. 0%, 其中 10 人以上的特大事故 40 起, 死亡 1159 人, 分别上升 53. 8%和 165. 2%。

一是对煤与瓦斯突出、 煤自燃等灾害发生机理的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 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 二是生产条件的变化、 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带来了 许多新的问题,如煤与瓦斯延期突出, 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 三是多种灾害的共存及相互转化的理论研究也很欠缺; 四是煤矿生产的特殊性、 致灾因素多样性和致灾机理复杂性决定了煤矿安全理论研究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积累过程 4 第二节 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煤矿综合素质的高低。

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环境,而人的安全行为与人的安全心理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 煤矿安全管理, 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 其中, 对人的管理是核心, 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 管理因素是关键、 物的因素是基础、 环境因素是条件。

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应由事后追查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 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 引入和运用心理科学这个手段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管理服务,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具体讲, 有以下四种现代的方法: (1) 安全系统工程法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 导致矿山灾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所以, 矿山安全管理必须从整个矿山系统的总体出发, 研究人、 社会、 环境、 技术、 经济等因素构成的矿山安全大协调系统, 建立矿工生命保障、 健康; 矿山财产安全; 矿山环保、 信誉的目标管理体系。

过去, 矿山安全管理多局限于单个矿井、 单个灾害种类、 单个侧面的管理, 局限于具体的灾害事件的管理, 即进行孤立的管理, 其管理成果应用有限, 很难进行实质性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因此, 矿山安全管理应向综合化和系统化方面发展, 即大力开展对多矿区、 多矿种、 多种矿山灾害的总体安全研究, 使之真正做到 安全减灾, 综合防治 。

(2) 安全评价法 安全评价也称为危险评价或风险评价, 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对矿山系统中的危险因素、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损失与伤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 并以既定的指数、 等级或概率值做出表示, 再针对存在的问题, 根据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 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 以便消除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 事故预测与预防法 事故预测: 矿山灾害事故具有因果性、 偶然性、 必然性、 再现性的特征; 意外事故是一种随机现象, 对于个别考察无具有不确定性, 但对于大样本, 则表现出规律性。

5 因此, 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是研究矿山灾害事故规律、 进行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事故性质: 小概率事件; 随机现象; 大数法则。

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预测法; 线性回归预测法; 灰色预测法; 趋势外推预测法; 主次因素薄弱环节预测法; 规范反馈预测法等。

事故预防: 矿山灾害事故的预防模式可分为事后型模式和预期型模式两种。

事后型模式是一种被动的对策, 即在矿山灾害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改, 以避免同类事故再度发生的一种对策。

这种对策遵循如下技术步骤: 矿山灾害事故发生 调查原因 分析主要原因 提出整改对策 实施对策 进行评价 新的对策。

预期型模式是一种主动、 积极地预防矿山灾害事故发生的对策。

显然这是现代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

其基本的技术步骤是: 提出矿山安全或减灾目标 分析存在的问题 找出主要问题 制定实施方案 落实方案 评价 新的目标。

(4) 安全目标法 矿山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是, 根据当前矿山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由上级制定出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或一季) 矿山安全管理所要达到的总目标, 然后将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下级各部门或个人, 要求下级各部门或个人根据上级制定的安全目标和保障措施, 来制定自己的安全目标和保障措施, 并将其付诸实施; 然后, 再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作为进一步搞好矿山安全目标管理的依据。

简言之, 矿山安全目标管理就是让矿山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矿工亲自参加安全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 自我控制 并努力完成既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由此可见, 矿山安全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人、 激励人、 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动态管理方法, 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矿山安全的整体优化, 即使矿山生产达到最佳的整体安全运行效应。

总之,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 人又有心理活动, 因此, 在煤矿安全上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才能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才能使安全工作做到有预见性和主动性,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节 煤矿安全管理的展望 1、 煤矿管理需要的进步 首先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投入, 建议国家将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对策纳入国家相应的科技计划, 作为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使我国煤矿灾害防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 其次要完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建议发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整体优势, 把该院建设成为承担煤矿安全基础和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国家煤矿安全创新基地, 国家在财政上对其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 并在该院设立煤矿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对中国矿业大学的煤炭主体专业学生实行减免学费的政策, 支持在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第三, 提高煤矿准入、 安全生产条件和技术保障能力, 建议设立煤矿安全标准研究专项, 制定煤矿安全准入和安全生产技术条件强制性标准, 以及标准实施的管理、 监督和责任追究等法规, 逐步提高办矿、 安全生产及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门槛条件; 压减安全保障性差的产煤地区的生产规模, 继续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有煤矿; 通过关闭、 改造、 整合等形式压减小煤矿数量, 减少危险源; 建议国家调整煤炭行业税赋过高的状况, 取消铁路建设基金, 继续实行国债资金项目和财政补贴方法, 逐步消除企业安全欠账; 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 提高煤炭行业生产力水平; 加强煤炭行业全过程管理, 提高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控制和保护力度, 从源头上防止煤炭资源的无序开采; 劳动社会保障部加紧制订井下职工最低工资收入标准、 最低入井津贴标准。

2、 进一步规范事故调查处理, 从严查处事故。

一是将事故调查的程序进一步理顺。

将原各监察科负责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全部归到事故调查科, 使事故报告更及时、 准确, 也便于监督。

二是进一步规范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调查工作真正做到依法进行。

三是按照 四不放过 的原则, 使每起事故都做到事故原因清晰, 责任划分准确, 处理得当。

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四是督促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

使措施落实到位, 责任人处理到位。

3、 实行工作月计划审批制度, 提高了效率、 规范了程序。

新的一年, 在总结去年监察月工作计划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了监察工作月计划制度。

监察月工作计划由去年的计划一个地区变成了具体的煤矿, 而且具体到了要重点查处什么问题, 使监察工作更趋于有计划、 有安排、 有落实。

每个监察员工作更有序化。

7 第二章 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 第一节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 有些人将它们对立起来, 视为一对矛盾, 这种熟悉是错误的和片面的。

安全与生产之所以不是一对矛盾, 就是由于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着的双方, 安全生产相相互依存关系, 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 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

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 不安全就不能生产。

人们常说: 安全促进生产, 生产必须安全 就是这个道理。

在熟悉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 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 用对立同一的观点来观察、 分析事物和现象, 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 正确理解与把握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 反对形而上学, 只见局部、 不见整体观点, 杜尽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孤立的思想, 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必须克服安全工作 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的错误思想, 树立 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 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 的观念, 坚持安全为天, 安全至上。

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目标是: 杜绝重伤以上事故发生; 杜绝职业病和急性中毒事故发生; 杜绝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元以上的交通事故、 生产性火灾、 机械设备事故或经济损失事故发生; 严格控制轻伤事故, 全年平均月频率不超过0. 1%。

第二节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煤矿整体工作而言, 经济效益是中心, 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回宿, 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 必须坚持安全第一, 不安全不能生产。

煤矿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

煤矿的效益主要来自于煤炭生产, 假如没有安全保证, 生产煤炭就是一句空话。

事实上, 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如何, 必须会影响企业的效益。

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 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 物力、 财力和时间往处理。

这本身就是直接的经济损失。

此外, 由于工亡事故的影响, 职工人心不稳, 出勤难以保证, 生产难以进行, 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由此可见, 安全生产对煤矿至关重要。

但是也应看到, 安全究竟不完全即是经济效益,安全上往了 并不即是经济效益就能进步。

由于有的国有煤矿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 企业效益低下, 亏损重办, 因此必须深化企业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 降低生产 8 本钱, 保证煤炭质量, 进步经济效益。

事实证实手抓, 要以安全保效益, 以效益促安全, 不能顾此失彼, 也不能厚此薄彼。

第三节 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在安全生产中中, 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

比如, 若发生死亡事故, 便以事出偶然来开脱, 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对搞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

认真分析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 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

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 其背后都可以找到隐躲着的必须规律。

每一起事故的发生, 尽管有各种偶然因素, 但终究是 三违+隐患=事故 的结果。

无论分析追查哪起死亡事故, 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必须根源。

看似偶然的事故, 实在都是必然。

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 它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精心大意。

要搞好安全生产, 必须从基础工作进手, 狠抓治理, 从严要求, 从严把关, 从严考核, 从严赏罚。

只要坚持严字当头, 认真强化安全治理, 能逐步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杜尽事故的偶然而走向成功的必然。

第四节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安全生产中的硬件与软件是指装备与治理两个方面。

搞好安全生产没有先进的装备不行, 这是安全生产中的硬件。

随着井下采拙机械化水平的不断进步, 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别是综采综掘机械化已经在安全生产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硬件水平的进步, 为了 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抓好硬件的同时, 我们也要注重狠抓软件建设, 深安全治理, 狠抓职工培训, 促进职工队伍安全素质的进步, 把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之成为鸟之两翼, 车之两轮,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但也必须看到, 同样的装备, 同样的条件上, 同在一个矿生产,有些班队平安无事, 有些班队则发生事故。

其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实践证实, 硬件仅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在抓好硬件的同时, 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必须坚持 装备、 培训、 治理 并重的原则。

总之, 煤矿安全生产治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治理工作, 逐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我们必须牢牢将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贯串在实践中,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先安全后生产, 坚持 安全 9 第一、 生产第二 的操纵原则, 抓安全促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政治、 经济效益,并坚持治理、 装备、 培训并重的原则来保障安全生产, 我们的煤矿企业才能达到少失事故和不出重特大事故的目标。

10 第三章 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第一节 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 首先要确立国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监督体现了 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负责, 国家强制力是安全监督实施的保障, 保证安全监督能够顺利进行, 并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为对安全的关注。

从近几年私挖乱采和越界开采及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的治理情况来看,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在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的基础上, 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促进煤矿安全法制、 安全责任、 安全科技、 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等各项要素到位。

安全工作范围广泛, 各个区域又有其各种不同的特点, 所以有必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分行业进行管理, 以保证安全管理的专业性。

我国的行业管理已经比较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 企业的一切工作都由企业决定和实施,安全管理也不例外, 所以企业也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

只要企业重视安全、 安全投入充实, 安全管理到位, 全国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安全生产法》 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把企业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 第二节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国家机关、 国家工作人员和各企业、 企业内部各部门、 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使每个人的权利清楚, 责任明确, 权责一致。

形成一个包涵国家机关、 国家工作人员、 企业负责人、 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全的责任体系。

第三节 责任体系落实 各个责任制之间并不是独立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在企业内部有上级对下级的管理, 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还有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管。

在宏观 上, 还有企业与企业及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土资源局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相互之间的 11 责任联系。

所以必须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责任落实问题。

落实责任制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和奖罚措施, 严格考核, 才能保障落实。

否则责任制就成了一纸空文。

1、 设计落实 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符合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并严格进行审批。

2、 施工落实 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施工, 加强现场管理, 严格进行验收。

3、 组织落实 《安全生产法》 规定,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落实安全设施的负责人, 其必须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 保证安全设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4、 资金和物资落实 安全设施建设必须建立专项资金, 物资必须及时采购, 单独管理, 专项资金和物资不得挪作它用。

第四节 现场管理机制 1、 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和最终归宿, 其它各项机制的目的都要落实到现场管理中, 其作用最终要在现场管理中得到体现。

现场管理好坏, 是检验各项机制落实情况的最终指标。

所以, 现场管理又集中体现了各种机制的全面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说,现场管理机制就是将其它机制应用于现场的过程。

2、 现场管理的形式 职工是作业现场中安全工作的最基本因素, 他们分布最广, 有一定经验, 可随时发现和消除作业过程中出的安全隐患, 或向领导汇报,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为解决安全必须提供参考和基本保证。

12 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班组长担负着现场生产和安全的双重作务, 是现场管理中最根本的领导者, 直接担负现场安全检查贯彻的程度, 隐患整改的责任, 是安全管理最基本的组织者。

现有的煤矿都以区队为承包和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 区队的管理工作有其一定的独立性, 也使区队长在职工中有了 更大的权威。

同时, 区队长对本区队的各方面情况都非常了解。

这两方面都决定区队安全管理员是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具有其它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效果。

安全职能部门具有内部安全执法的权力, 和其它职能部门一起经常性地到现场检查, 能够发现基层安全管理中的不足, 督促其改进工作。

同时安全职能部门不定时地安全检查和最严格的处罚更能对违章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安全大检查的参与者最为全面, 检查的范围也最广, 可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并研究解决重大隐患和解决难度大的安全问题。

国家机关的执法检查具有至高的权威性,不但能最有效地消除危险因素, 还能极大地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安全隐患的解决 对于安全隐患解决难度不大的, 由职工或班组长负责, 当班在现场进行解决。

对于解决难度大的安全隐患, 必须按 三定 原则制定措施, 指定专人负责限期解决,做到 有安排、 有落实、 有反馈、 有复查 。

13 第四章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法》 的要求, 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并组织全矿职工贯彻学习。

一旦发生事故, 可以做到快速反应, 有效进行防治, 不致发生延误。

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必须及时对灾害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改, 使预案与实际情况相符, 预案一般每半年修改一次。

第二节 职工的培训 职工的培训内容包括: 各类事故的避灾路线;自救器、 灭火器等应急救援设备工具的使用;火灾、 瓦斯和煤尘爆炸、 透水等各类事故的逃生技巧;避难硐室的位置;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压气自救器等特殊自救手段的应用;事故前的预兆及初期事故的控制措施。

第三节 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 一旦发生事故, 最及时有效的救援就是现场人员, 包括职工的自救和互救, 尤其是职工发生大量出血、 呼吸和心跳停止、 被突然埋压等情况下, 能够在最快时间内获得救助, 这是任何专业救助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在职工和新工人培训工作中, 现场急救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第四节 矿山救护队建设 井下发生火灾, 煤尘瓦斯爆炸等特殊事故时, 除了矿山救护队之外, 其他人员入井救援时本身就有生命危险, 矿山救护队专业的安全装备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能够应付复杂的环境和条件, 快速处理险情和营救人员,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所有煤矿都必须有救护队为其服务, 没有自设救护队条件的, 必须与其他单位的救护队签定救护服务协议。

14 第五节 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 职工受伤及生病后获得急救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要真正尊重人的价值,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就必须贯彻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 关于这方面内容,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企业职工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中有详细的规定。

15 第五章 加强 一通三防 管理 第一节 提高认识 提高认识, 就是要通过学习、 培训, 提高每个干部职工对瓦斯的认识, 特别是对瓦斯危险性的认识。

掌握瓦斯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瓦斯爆炸的 3 个条件, 瓦斯事故前的预兆、 特点和规律, 掌握灾害预防、 事故抢险、 矿山救护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技能,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

通过提高认识, 确立正确的安全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 先抽厚采、 监测监控、 以风定产 十二字方针, 构建 十六字 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优化矿井生产布局,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合理组织生产。

第二节 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 1、 加强通风和瓦斯抽放管理 通风是排除瓦斯的最主要手段, 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 峒室等巷道都必须保证风量和风速, 满足稀释瓦斯到《煤矿安全规程》 的规定界限, 杜绝瓦斯事故。

首先, 对于采煤工作面应预防上隅角的瓦斯超限, 保证工作面的风量。

采煤工作面是负压通风,合理的通风系统是保证工作面风量的基础。

整个矿井的生产和通风是相匹配的, 为了避免采掘工作面的风量供给不足, 首先应该采掘平衡, 不要将矿井的采掘活动的安排过于集中。

其次, 各采区在开拓工作面时, 应该先掘中部车场, 避免造成掘进与工作面的串联通风及掘进工作面之间的串联通风。

再次, 应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管理。

掘进工作面通风是煤矿井下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点, 特别是在更换、 检修局部通风机或风机停止运转时, 必须加强管理, 通风部门与机电部门要协调好工作, 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恢复工作时的安全。

高瓦斯矿井, 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停风造成的瓦斯积聚, 必须使用 三专 (专用变压器、 专用供电线路和专用开关) 、 两闭锁( 风电闭锁、 瓦斯电闭锁), 局部通风机要挂牌指定专人管理理, 严禁非专门人员操作局部通风机和随意开停局部通风机; 在停风前, 必须先撤出掘进工作面的人员并切断电源。另外, 在通风设施上, 一定要搞好各种通风设施的动态管理, 克服通风设施跑风、 漏风等影响通风的问题; 二是搞好盲巷、 密闭等的动、 静态管理, 尤其要抓好通风设施 16 的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要达到质量标准化, 确保通风系统完善、 合理可靠, 便于调整风量, 把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浓度以下。

矿井瓦斯抽放是消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治本措施, 不仅减少和消除矿井瓦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 且帮助解决矿井仅靠通风难以解决的问题, 减少矿井通风负担,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预防性措施。

首先, 根据采掘工作面煤层的瓦斯参数, 选择科学合理的瓦斯抽放方法。

其次, 依据煤层瓦斯参数和抽放方法, 编制科学合理的瓦斯抽放设计指导生产。

再次, 做好井下瓦斯管路、 抽放钻场等检查维护管理工作。

定期进行抽放瓦斯计量的测定工作, 提高瓦斯抽放率, 保证安全生产。

2、 加强防火管理 加强防火管理除了严禁带火种入井外, 还要严格控制井下火源的产生。

预防机械着火, 主要是加强机械保护投入和日常管理, 重点防范摩擦起火, 提高机械检修质量,加强润滑, 杜绝设备不完好时运转; 不能忽视托辊、 堆煤保护和机电无油化等问题。预防电气着火: 各种电气保护如接地保护、 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等必须齐全、 灵敏、可靠; 是继电整定要科学、 合理, 确保非正常状态下保护动作; 加强电气设备的防爆管理, 各种电气设备防爆率达到 100%; 各种缆线严禁出现失爆现象, 井下消防系统、消防材料和消防设施应规范齐全。

3、 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管理 通过定点和不定点, 24 小时不间断的监测手段, 对瓦斯的状态形成一个可视网,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 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 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

监测监控大体可分静态和动态两种。

静态监测监控的重点是管好、 用好现有安全监测监控, 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 对风量、 风速、 瓦斯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和监控; 利用瓦斯断电报警仪、 三专两闭锁等设施解决瓦斯超限时的断电停机、 瓦斯超限报警、停风就断电的问题。

同时, 监测人员通过监视屏幕, 不间断监视瓦斯动态情况。

动态监测监控的重点是光学瓦检仪、 便警仪的管理和使用。

瓦检人员按规定要求检查、 测试瓦斯等气体。

专职瓦检员、 班组长、 跟班干部、 下井领导都应参与瓦斯检查, 坚强现场管理, 关键是抓好包括静态设施设备在内的各类仪表、 传感器的定期检查、 校验工作, 保证灵敏度、 可靠性。

安全监测监控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应把井下各类风门的开闭状态纳入监测监控管理, 积极推广新工艺、 新技术, 依靠先进的监测监控搞好瓦 17 斯的动态管理。

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瓦斯管理队伍 搞好瓦斯管理必须有一支业务技术过硬的职工和管理队伍。

管理队伍建设应抓好以下方面: 健全机构, 从人员上要不断充实, 目的是健全和加强管理; 是爱岗敬业、安全教育, 提高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 也是搞好思想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加强业务技术培训, 职工培训是队伍建设的基础, 尤其是特殊岗位人员, 如监测工、瓦检员、 测风员等, 对其进行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坚持装备、 管理、 培训并重的原则, 应该常抓不懈。

总之, 只要坚持 管理、 装备、 培训并重 原则, 坚持 先抽后采、 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十二字方针; 优化矿井生产布局, 合理组织生产, 推广应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装备, 加强瓦斯综合治理, 一定能够科学、 有效地防治各类瓦斯事故, 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18 第六章 结语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永恒的话题。

没有安全, 就没有生产、 没有效益, 就没有矿区的稳定发展。

因此, 只有齐心协力、 齐抓共管、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 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高产高效, 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要安全、 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必需打牢安全基础, 增强每个员工的安全免疫力。

这里我们一定要由 要我安全 到 我要安全 的观念转变,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要我安全 是上面讲的再多都是消积、 被动的, 而 我要安全 却是积极、主动的。

当一个人被迫勉强接受他人的观念时, 是很难做好和长久的。

只有自我发自内心想要的, 才能立足于心和长久自觉做好。

安全不光是企业领导的事, 它是每个员工的责任。

唯有人人参与、 个个争做安全的楷模, 才能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 从而使企业的生产和安全相生共存。

要搞好安全生产, 转变观念认清安全形势是前提, 精细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是根本,强化监督机制、 抓好隐患排查整改是中心, 安全文化铸魂, 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是动力。只有将煤矿安全理念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之中, 才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19 参考文献 [1]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安全工程.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1. [2] 何学秋. 安全工程学.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3] 任洞天. 矿井通风与安全.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3. [4] 张国枢. 通风安全学.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5] 王显政. 煤矿安全新技术.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3. [6] 陈森尧. 安全管理学原理〔M〕.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 [7] 吴 强. 煤矿安全技术与事故处理〔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 [8] 申宝宏,刘见中,张泓. 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技术对策[J]. 煤炭学报, 2007. 20 致 谢 感谢我的老师们, 他们严谨细致、 一丝不苟的作风, 一直是我工作、 学习中的榜样; 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我的室友们, 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 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姐妹般的感情, 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

三年了, 仿佛就在昨天。

三年里,我们红过脸, 也吵过嘴, 也发生了 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但那只是生活的小插曲, 更多的是开心与难忘。

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自助餐、 唱歌、 斗地主、 吃金鸽了吧, 没关系, 各奔前程, 大家珍重。

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最无私、 最伟大的爱, 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原动力, 是我力量的源泉。

谢谢我的好哥哥们, 大学三年一直供给我生活费。

还要感谢我远在天国的奶奶, 您的爱一直让我那么温暖。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养育之恩, 无以回报, 希望父母及家人平安健康。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 我的心情无法平静,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 同学、 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 在这里谨向两年来给予我关心的良师益友和亲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安全管理的毕业论文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 安全技术管理 指导教师起止日期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编制 本人声明 我声明, 本论文及其设计工作是由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 立完成的, 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论文作者签名: 2.1模板支设、拆除中的悬空作业安全防护 2.2钢筋绑扎时的悬空作业安全防护: 2.3砼浇筑时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3.1楼层临边防护 3.3通道两侧临边防护 3.4临时防护栏杆的搭设要求: 3.5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5.1不同尺寸的洞口防护 5.2电梯井口的安全防护 5.3洞口防护设施的要求 7.2安全网 7.3安全带 安全防护保护管理【关键词】安全;工程;电力;分析;施工;安全管理;作业;技术;防护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 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意义上企业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 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企业更多考虑得应该是如何分析和管理自己周围的利益 相关者群体,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实现双赢,从而为企业实现应负的社会责任奠 定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出现至今,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学者们的认可 并被应用在管理学的很多领域,但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责任理论的结合研究 很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 对静电放电造成的危害越来越深刻。对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而言,静电防护系统是 企业生产系统的基础性工程,它是产品高可靠性的保障。作为生产管理者和工 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把静电防护设计到产品上,还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一套完 善并切实可行的静电防护系统。通过采取有效的的工艺手段,控制和防止静电 危害,最大限度的减少静电造成的损失。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 生产事故,保障职工在劳动中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 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 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 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 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对我们航空军工企业来说,安全就是 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如何在安全生产工作 中坚持以人为本呢? 首先把重视人的生命视作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其次始终把做好广大职工安 全思想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 任感,通过考核奖惩激发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消除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麻痹 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狠抓安全生产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安全生产中的硬件与软件是指装备与管理两 个方面。搞好安全生产没有先进的装备不行,这是安全生产中的“硬件”建设。

“硬件”的提高,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要加大安全措施的资 金投入,更新和改造缺陷设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 使生产的硬件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要改善作业条件,使生产环境达到国家和行业 标准,使各种安全标识齐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但在抓好 “硬件”的同时,我们也应狠抓“软件”建设,深化安全管理,狠抓职工培训, 促进素质提高。把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先进装备而放松管理,同样会发生事故。因此,在抓好 硬件的同时,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装备、培训、管理”并重的原则。

在安全生产中,既要肯定安全生产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又不搞唯条件论,那种 因“硬件”不足,“软件”建设无所用心,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是不足取的。

将感知、远虑和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安全生产工作中,鹳鸟迁巢的寓言故事能给 我们很多的启发。故事是这样的:子游当帝城的长官。城门边的小土堆上有鹳在 那居住,它将巢迁到城门的门柱上。城门的守门老人将这事告诉子游说:“鹳, 是能预知天是否将要下雨的鸟。它突然搬迁它的巢,城会遭大水啊!”子游说: 命令城里的人全都准备好船备用。过了几天,大水果然来了。城门边的小土堆淹没了但洪水还没有停。水马上就要淹到城门门柱上了,鹳的巢岌岌可危。

鹳徘徊长鸣,不知道呆在哪里好。子游说:“悲哀啊!这鸟虽然能先知,可惜看 得不远啊!” 对事故隐患,能及时感知,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思想 麻木,对身边的隐患毫无所知,是十分危险的。但安全生产,仅限于感知,是解 决不了安全生产中的根本问题的。人无远虑,必有近患。像鹳鸟那样,虽知天要 下雨,但采取的措施只不过是把巢近到石碑上,这样的措施是不可靠的。因为, 一旦石碑被水淹没,灾祸能避免吗?这就需把感知与远虑结合起来。感知是对眼 前现象的一种敏感;远虑则是一种预见。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因既无感知又无远虑,或因只有感知但无远虑而使隐患发展 成事故的现象是不少的。对事故的发生感到突然,想不到,一旦事故发生,才大 吃一惊,来个措手不及的表现,便是既无感知,又无远虑的表现。当然,仅有感 知和远虑,但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的行为,最终仍然免不了要受到事故的惩罚。

只有把感知、远虑和准备工作的行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最高明的保安全、 防事故的科学艺术。

追求安全与平安,是人之本能,是生活之真。生活中有太多陷阱,如果太过轻狂、 疏于谨慎,安全与平安就会擦肩而过。平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是 我们航空企业永恒的主题,正是平安与安全保障着我们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生 机盎然的六月里,蕴涵着一个神圣的主题——安全,让我们在“安全生产人人有 责”的旗帜下,心海里飘扬着安全的风帆,在人生这个波澜壮阔的海面上无畏地 航行! 攀登作业安全防护凡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被称为攀登作 业,登高应借助于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也可采用载人的垂直运输工 具,进行攀登作业可使用梯子或采用其他攀登设施。

1、移动式梯子: 1、梯脚的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的工作 角度以75度为宜,踏板的上下间距以30厘米为宜,梯子不得有缺档。

2、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数不超过一处,连接后 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

3、人字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0度为宜,铰链必须牢固,并应有拉撑措施。

1、马凳应应用金属材料制成,高度应控制在2米以内,马凳应有登高设施。2、马凳腿子的夹角以35---40度为宜,顶梁宽度500---700mm,使用时应两只马 凳配合使用,上面铺设脚手板。

悬空作业2.1 模板支设、拆除中的悬空作业安全防护 1、支模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严禁在连接支撑 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条垂直面上操作,结构复杂的模板支、拆应严 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2、支设高度在3米以上的柱子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搭设脚手架,低于3米的 可用马凳。

3、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应有稳定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 架,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其盖没。砼板上拆模后形成的洞口或临边, 应按规定进行防护。

4、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5、模板支撑拆除前,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拆能进行。

6、拆模是必须设立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 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2.2 钢筋绑扎时的悬空作业安全防护: 1、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马道。

2、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和边柱等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台架并张挂安全网。悬空 大梁的绑扎,必须在满铺脚手板的支架上进行。

3、绑扎立柱或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米以内的柱 钢筋,可在楼地面上绑扎,整体竖立,绑扎3米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2.3 砼浇筑时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1、浇筑离地2米以上的框架、过梁、雨棚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 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2、特殊情况下入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 全网。

临边防护3.1 楼层临边防护 屋外架的屋面或楼层周边以及基坑周边,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棚与挑檐边、水 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3.2、楼梯、楼层、阳台临边防护 头层超过3.2米的二层楼层周边,无外脚手架的高度超过3.2米的楼层周边,尚未 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

3.3 通道两侧临边防护 井架、外用电梯和脚手架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搭设防护栏杆 3.4 临时防护栏杆的搭设要求: 1、防护栏杆应有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米,下 杆离地高度为0.5—0.6米。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1.5米,并加 挂安全网。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米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3.5 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厘米深。钢管离边口的 距离,不应小于50厘米。当基坑采用板桩时,可打在板桩外侧。

2)、当在砼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脸上焊牢。

3)、当在砖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弯转扁钢作预埋件件的 砼块,然后用上述方法固定。

3、栏杆柱的固定及其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 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 外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体 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面或加密柱距。

4、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 不低于18厘米的档脚板或40厘米的档脚笆。当脚板与档脚笆上如有眼孔,不应大 于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地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

5、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安全网或其 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

5、洞口作业安全防护 洞与孔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桩孔 人孔、沟槽与管道、空洞等边沿上的作业称为洞口作业,施工现场因工程需要而 产生的洞口,常见的有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井架通道口,即常称的“四 5.1不同尺寸的洞口防护1)、短边尺寸小于25cm 大于2.5cm 的洞口防护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 但大于2.5cm 的孔洞,必须用坚实的 盖板盖严。盖板应有防止移动的措施。

2)、边长尺寸为25—50cm 的洞口 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 的洞口,可用木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均匀,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边长为50—150cm 的洞口 边长为50—150cm 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形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 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砼板上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 大于20cm 4)、边长大于150cm 的洞口 边长150cm 以上的洞口,四周应设防护栏杆,在洞口下方支设安全网 5.2 电梯井口的安全防护 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并最多10m 设一道安全 5.3洞口防护设施的要求 1)、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 护设施。

2)、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回填的坑槽,以及人 控、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

3)、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坑槽等处,储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 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4)、垃圾井道和烟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作防 护,管道井施工时,除按上款办理外,还应加设明显的标志,如有临时拆移,须 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工作完毕必须恢复。

5)、位于车辆行驶道路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 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

6)、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设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 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档脚板。

7)、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 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 加设1.2m高的防护栏杆。

8)、对邻近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他竖向洞口,均应予以盖没或加以防护,并 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交叉作业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 业,交叉作业应做好以下安全防护 1、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出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内的通道在其影响的 范围内,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的宽度,根据建筑物与围墙的距离而定, 如距离超过6m,防护棚的打折宽度为6m,如距离不足6m 2、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电梯的进出通道口,以及施工人员进出建筑物的通道口)均应搭设防护棚,高度超过24m 的层次, 应搭设双层防护棚。

3、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操作。

可采用位置交叉、时间交叉,如位置交叉时间交叉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采取隔 离封闭措施后,方可施工。

正确使用“三宝”7.1、安全帽 企业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购入的产品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 安全帽应妥善存放,不应存放在有酸、碱、高温、日晒、潮湿等处,更不可和硬物放在一起 塑料安全帽使用期为两年半,对到期的安全帽应抽查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 以后每年检测一次,抽检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报废。

安全帽外形应完整无缺陷,凡缺衬、缺带、破损的安全帽不得使用,佩戴时要扣 紧帽带,低头不脱落。

7.2 安全网 企业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的安全网,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安全网在存放、运输过程中必须通风、避光、隔热。同时应避免化学物品的侵袭, 安全网在搬运时禁止使用钩子。

安全网应随施工层提升,网高出施工层1m 以上,生根牢固,下口离墙不大于15cm 两网间拼接空隙不大于10cm。

7.3 安全带 企业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

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应根据购入情况抽验一次。合格后方能使用。

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新绳,带子的使用期限为3—5 年,如发现异常应随时提前报废。

安全带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日晒、雨淋,搬运时,不准使用有钩齿的工具。

安全带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准接触高湿、明火、强酸和尖锐的坚硬 物品,也不能长期暴晒。

安全带使用应高挂低用,执意防止摆动碰撞,使用三米以上的长绳应加缓冲器。

不准将长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子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随意拆除,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实际案例: 1999年11月26日13:30分,电建一公司里彦工地,分包单位海门二队在水塔 51m 平台清理杂物过程中,施工人员田、徐将钢模板和三角架上的水平 杆(404100mm,长1200mm)用单根钢丝绳捆绑后由卷扬机运至0m。在吊物离开 平台后,一根水平杆脱出,从51m 高空落下,将刚走出0m 安全通道的施工人员巩 的脸部划伤,砸伤右手致轻微骨折。

案例分析: 作业性违章: 施工人员田某某、徐某某违章使用单股钢丝绳将钢模板和水平杆混绑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 现场安全监护人、水塔施工带班人巩某,明知上方有吊物, 却违章从安全通道走出进入吊物区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装臵性违章: 水塔施工危险区域,未设安全警戒标志,安全通道搭设不符合《安规》要求。安 监部曾专门下发了关于“水塔区域安全设施不符合安求的”的整改通知单,但迟 迟不整改,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又一主要原因。

管理性违章 海门二队在水塔区域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混乱,不按照措施搭设安 全设施,对现场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防范措施与修改政策: 水塔施工区域在上下吊物或提升三角架、翻钢模板时,下方必须设安全监护人和安全警戒标志。起吊物件必须分类,严禁用单股钢丝绳捆绑。

在排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搭设安全屏障。(六)待岗培训,高空坠落致死高空坠落应急措施: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 装置、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2通讯装备:指挥部和各经理部配备手机和固定电话,并配备电脑、打印机、传 真机和建立宽带网络。

应急救援队伍建立 各经理部都必须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织机构和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任务 、当发生突发性重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队伍要通过事前计划和制定的应急救援措施,利用一切力量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救援和保护好 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生命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 最小限度。

、应急救援队伍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2)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3)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 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4)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5)向有关部门和媒介提供详实情况; (6)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 (7)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3、应急救援队伍训练 应急训练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救援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 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和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 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 害,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训练的主要目的: (1)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 (2)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辩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 (3)提高现场内、外的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4)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5)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在单位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心; (6)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 (7)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基本内容:各单位要采取讲座、模拟、自学、小组受训、受训者和教师互动和考试等方法, 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应急救援人员分别培训。

培训基本内容: (1)报警; (2)疏散; (3)救援; (4)指挥和配合。

预防事故措施: 高处作业基本概念: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 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预防事故措施 1、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技术措施以及所需的料具,必须列入该项工程的施工 组织设计。

2、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3、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并落实所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劳 动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4、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 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5、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一般一年一次)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 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四肢有残缺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从事 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赤脚、穿硬底鞋、高跟鞋、带钉易滑鞋、拖 鞋及赤臂裸身从事高处作业。

7、酒后严禁高处作业。

8、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 品,并定期进行检查认定。

9、高处作业应配置对讲机或规定旗语、哨音作为上下联系信号,并有专人负责。

禁止多人乱喊,以免误操作发生事故。

10、高处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体,应一律给予固定或拆除。所有对象均应 安放平稳并不得妨碍装卸和通行。工具使用后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传递工具、 零件、材料时,禁止抛掷。拆卸下来的对象及余料、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作 业通道、工作平台或登高工具,应随时清理干净。

11、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和攀登 从事高处作业。不得已需要进行雨天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的防范措施。

12、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如受到台风暴雨袭击后,应逐一进行检查。如发生松动、 变形、损坏、脱落、漏雨、漏电等不安全现象时,应立即修复完善。有严重危险 的,应立即拆除,并重新设置。

13、所以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如因作业需要 拆除、移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时,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措施 后,方可拆除。事后应及时恢复。

14、在白天或夜间施工的高处作业场所,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如光线较差时, 应加强照明,并有足够的光照度。

15、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或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 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高处作业基本概念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 处作业。

高处作业预防事故措施 1、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技术措施以及所需的料具,必须列入该项工程的施工 组织设计。

2、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3、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并落实所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劳 动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4、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 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5、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一般一年一次)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 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四肢有残缺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从事 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赤脚、穿硬底鞋、高跟鞋、带钉易滑鞋、拖 鞋及赤臂裸身从事高处作业。

7、酒后严禁高处作业。

8、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 品,并定期进行检查认定。

9、高处作业应配置对讲机或规定旗语、哨音作为上下联系信号,并有专人负责。

禁止多人乱喊,以免误操作发生事故。

10、高处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体,应一律给予固定或拆除。所有对象均应 安放平稳并不得妨碍装卸和通行。工具使用后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传递工具、 零件、材料时,禁止抛掷。拆卸下来的对象及余料、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作 业通道、工作平台或登高工具,应随时清理干净。

11、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和攀登 从事高处作业。不得已需要进行雨天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的防范措施。

12、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如受到台风暴雨袭击后,应逐一进行检查。如发生松动、 变形、损坏、脱落、漏雨、漏电等不安全现象时,应立即修复完善。有严重危险 的,应立即拆除,并重新设置。

13、所以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如因作业需要 拆除、移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时,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措施 后,方可拆除。事后应及时恢复。

14、在白天或夜间施工的高处作业场所,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如光线较差时, 应加强照明,并有足够的光照度。

15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或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 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事故处理 事故上报 1、事故上报必须实行系统上报制度,即事故工点第一管理者必须立即向各自经 理部第一负责人报告,安全人员必须向指挥部安质科报告,调度人员必须向指挥 部调度报告,确保各系统信息及时、准确,为事故处理和消除损失的扩大赢得时 间,指挥部将在1小时内及时上报公司和当地安监局。

2、事故上报程序 (1)工程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事故程度 伤亡情况 上报时间 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重伤 人身局部或完全丧失劳动力 立即(2 小时内) 指挥部、公司 死亡 1次死亡1-2人 立即(1小时内) 指挥部、公司、安监局 较大伤亡 1次死亡3-9或重伤10人以上 立即(半小时内) 指挥部、公司、安监局 重大伤亡 1次死亡10人及以上 立即(半小时内) 指挥部、公司、安监局 (2)交通事故上报程序 事故程度 上报时间 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交警部门责任认定时 一般事故12小时内 立即报告当地交警、指挥部 15天 重大事故 立即(6小时内) 立即报告当地交警、指挥部 20天 特大事故 立即(半小时内) 立即报告当地交警、指挥部 20天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及时准确。

4、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组织调查组,明确任务,进行分工,尽快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在调查基础上, 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责任,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填写调查报 告书,结案归档。

伤亡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尽快进行调查处理,以便弄清情况、 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并使领导和职工群众从 中受到教育,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在调查时,要全面细致查看现场,听取当事者、知情人、见证人和基层领导的陈 述;要注意发现痕迹,广泛收集物证;要做详细记录,进行拍照、画图和录象; 要及时了解医疗部门对伤亡情况的报告;要组织计划、物资、财会部门提出经济 损失的分析报告;根据需要,向有关部门索取与事故有关的生产、技术、设备的 资料;组织技术鉴定和模拟试验等等。

5、伤亡事故调查组职责 (1)查明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伤亡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 (3)提出对伤亡事故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者处理依据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4)向派出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调查组成员签名的 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6、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 (2)发生事故的单位(包括单位名称、所在地址、隶属关系等)和与发生事故 有关的单位及有关的人员; (3)事故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 (4)事故的经过及事故原因分析; (5)事故责任认定及对责任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处理建议; (6)整顿和防范措施; (7)调查组负责人及调查组成员名单(签名),必要时在事故调查报告书中还应 附相应的科学鉴定资料。

7、事故处理 (1)在处理事故时,应结合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分清事故的责任,对 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

(2)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应当追究有关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 安全工作无人负责,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 没有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人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 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不执行“三同时”规定; 在推行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中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内容要求和相应措施; 设备超过检修、检验、使用期,超负荷以及带病运转; 不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3)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应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 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反劳动纪律; 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既不报告又不采取措施; 擅自使用机器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 不按规定穿戴、使用防护服装和用具; 设计、施工错误。

(4)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对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发生后,有意破坏事故现场,或对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 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事故发生后,不积极组织抢救和抢救不力,以至增加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 事故发生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非法制造、安装、检修特种设备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5)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所在单 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在事故查处过程中,对事故责任者要根据情节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 行教育和给予经济处罚、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7)要认真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根据国家的政策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在 精神上给予安慰,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应当归档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材料 (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证书 (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12)注明参加事故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13)事故处理批复机关的批复意见 (14)有关事故的资料,除了文字资料外,还包括照(图)片、磁盘及缩微胶片 工程抢险、抢修当工程发生险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工程的 抢险抢修,及时排除险情,要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现场医疗救护 1、应急电话 救护电话:120 2、常备物品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

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3、各施工现场还应配备各种常用急救药品及消毒用品。

4、施工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 (1)现场急救概念 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 地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现场 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伤害的结果。

现场急救工作,还为下一步全面治疗救治作了必要处理和准备。不少严重工伤和 疾病,只有现场先进行正确的急救,及时做好伤病员转送医院的工作,途中给予 必须的监护,并将伤病情,以及现场救治的经过,反映给接诊医生,保持急救的 连续性,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伤员的生存率。伤病员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 救护车或直接把伤病员送入医院,则会由于浪费了最关键的抢救时间,而使伤病 员的生命丧失。

(2)急救步骤 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 遵循以下四个急救步骤: 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你,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 员脱离危险场所,尤其在施工现场,更是如此。

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 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畅通,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 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疼等措施。

同步呼救。在施救的同时,另派人拨通120,通知救护人员和车辆,并继续进 行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 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

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 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病发症和伤残率。

施工现场事故急救处理办法(1)止血 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 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 骨下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2)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在肢体骨折 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 预防休克。

(3)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的搬运送医院。

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 冰袋,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有脊椎损伤可能,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 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紧急安全疏散 施工现场应设立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走道、缓降器、救生袋、救生滑 梯等,要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学会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发生安全事故时,一定要 努力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宝贵生命。各级领导和救护组要组织好救护工作,要选择

安全管理的毕业论文

安全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的方法管理,安全管理是为了实现安全目标从而进行的计划,决定,控制等方面的活动,安全管理包括企业的所有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共公财产都要收到应当的保护。通过安全管理消除和解决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大生,影响人们的安全。安全管理通过企业的文化不同应该做出更详细的报告,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人们的安全。安全管理论文写的时候要突出你的具体措施,具体做法,这也是对企业人们的保护,也是对企业设备的保护。安全管理论文就是通过企业制定的计划,让管理人员去执行的动作,安全管理企业生产管理或者公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