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的经济管理

目 次 1 组织结构 11 2 各级责任制 21 3 设备的前期管理 43 4 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23 5 设备购置安装验收制度 23 6 设备安装、验收 44 7 设备的移位 24 8 设备的封存、启封 24 9 设备的调拨、外借 前 言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技术装备;
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是企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是本公司的重要任务之一。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拨交、安装、使用、转移、封存、维护、修理、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设备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设备管理的目的应通过合理选购,正确安装、遵章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加速新产品开发,促进生产的发展,力求用最少的设备维修费用,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的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实行“制造和使用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和“以预防为主、维修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采用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并积极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包括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逐步做到对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目的。

公司应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与考核工作,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督促和教育职工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保证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使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1.组织结构 公司由一名副总经理负责全公司的设备管理和技术方面工作,由设备科配置各种职责的管理人员。各车间及相关职能科室应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本部门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各车间机械员负责组织车间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各班组应设有兼职设备员。

分管设备副总经理 设备科科长 各车间主任 机修副主任 副科长 技术组 车间机械员 管理组 配电房 备品库 润滑站 空压机站 车间各班组 维修班 车间各班组 2.各级责任制 2.1 总经理对全公司生产设备管理及动力管理负全面责任. 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对设备管理与能源利用的方针、政策、条例和有关规定。在任期内要保证主要生产设备的完好率在85%以上;
生产设备的新度系数有所提高;
无重大设备事故。根据企业长远和年度经营的方针、目标提出对设备动力部门的要求和考核指标。正确掌握设备更新、改造、大项修理资金的使用,定期检查设备、动力管理工作,协调好生产与维修的关系,在生产中不允许拼设备,对重大事故的处理作出决定。

2.2 生产副总经理在布置生产任务时,要注意协调生产与维修的关系,防止不按计划交修设备和拼设备现象,组织好备件的采购和加工。

2.3 分管设备副总经理要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条例和目标,负责审定本企业设备管理的实施细则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在任期内要保证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在85%以上,生产设备的新度系数有所提高,净产值维修费率逐年降低,无重大设备事故,并结合公司发展及生产经营的需要, 组织制定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规划审查重大更新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重点设备的调拔与报废,审定一般设备的调拨与报废,负责组织领导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审定年度、季度、月度设备修理计划定期召开生产车间设备副主任及设备科长参加的专业会议布置检查、协调设备和动力管理工作,对存在的较重大问题及时组织调查研究并作决策,组织重大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及抢修并提出处理意见,审定设备动力系统的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设备维修活动的经济分析,提出改造措施,提高设备的可利用率,并降低维修费用,保证生产需要,做到安全经济运行,合理使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对设备动力系统的人员工作的有效性提出奖惩意见。

2.4 设备科长在主管副总经理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完成本科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并对全公司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制定本公司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并组织执行。根据公司经营方针,提出设备科的工作方针和年度计划,制定指标和措施要求, 并层层分解,组织实施。对车间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服务,推行专群结合的管理制度,组织设备科实施全过程管理,参与设备前期管理工作,分析处理好设备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并及时组织抢修工作,组织做好修前技术及生产准备工作及大修理的完工验收,考核各车间修理计划的完成情况,组织备件制造和采购, 做到比价采购、合理储备,确保公司生产与维修需要并控制储备资金。合理组织好废旧物资的利用,配备组织业务培训及设备维修评比竞赛,抓好设备经济管理工作;
组织做好设备档案、维修技术资料、设备信息管理,按时编报上级及企业规定的有关设备管理的统计报表,做好本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

2.5 车间分管设备主任组织车间职工认真贯彻执行企业有关设备使用、维护、检修和管理方面及动能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计划和决定。对本车间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本车间负责的设备检修任务和动能消耗负责。

保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设备完好率、可利用率、维修费用及动能消耗等达到企业规定的指标,按企业下达的设备修理计划,及时将设备交给承修单位修理。当生产任务与维修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原则,与生产部门协调并安排好检修时间,有权停用严重带病运转的设备。经常向本车间职工进行爱护设备和节约能源的教育,有计划的对设备操作,维修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群众性设备维护竞赛活动,定期检查评比。对违章操作的设备操作人员有权制止和批评,对屡教不该者有权提出调离其工作岗位。发生设备事故应立即上报并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和抢修,做到”三不放过”,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认真执行上级有关事故处理的决定,参加本车间的设备更新改造方案的审查。

2.6 车间机械员对车间主管设备动力的主任负责,具体组织贯彻企业有关设备使用、维护、检修和管理方面以及动能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计划和决定。把企业对本车间规定的设备完好率、可利用率、维修费用、动能消耗等指标分解到各生产工段和维修组,保证全车间指标的实现;
建立本车间的设备台帐、负责新设备安装及设备修理完工后的验收,办理设备封存、启封,企业内部设备调拨、报废及更新等手续。负责领导车间维修工作,检查督促其完成规定的维修任务。对生产工段长及班组设备员进行有关设备使用维护及动能消耗业务的指导。负责组织设备操作员上岗前的操作、使用和维护培训,考核并发放操作证,负责组织本车间的设备维护竞赛活动,定期检查评比,负责组织完成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小修、项修计划和及时排除故障,积累维护检查记录和故障修理记录,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按上级管理部门规定,开展设备状况普查,切实掌握设备技术状况;
按规定申报本车间设备大、项、小修计划和备件计划。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组织抢修,及时上报事故报告;
参加本车间设备更新改造方案的审查,对不合理使用设备和动能者有权制止,发现严重带病运转的设备有权提出停止使用的意见,并报主管领导决定;
发现修理质量不良,有权要求承修单位返修与验收,车间领导的决定与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决议有矛盾时,有权提出不同意见,直至越级反映。

2.7 机修车间主任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条例和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规定与管理办法;
督促车间按期完成计划检修任务和临时性修理任务;
组织车间按期完成备件生产、设备改造、专用设备制造和安装施工等任务。结合大修理改造老设备,开展经济核算,考核大修理成本、设备大修理平均停歇天数、大修理返修率等指标。

3.设备的前期管理 3.1 设备科负责或参与设备更新、改造、自制专用设备以及技改项目的零星购置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包括调研、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特别是经济可行性分析等工作,把好选型和安装验收质量关,为搞好设备的后期管理工作打基础。

3.2 基建、改造工程公用设施(风、水、汽、电等 )的设计要在设备科参与审查后,方能由技改实施。

3.3 对进口设备,设备科会同工艺科、总师办和使用车间进行调研和考察。在与外商谈判中,设备科要提出可靠性和维修性方面的技术要求,维修备品配件,维修人员培训所需的技术资料,以保证维修工作的需要。工艺科负责设备加工工艺审查和能力测算。使用车间负责操作便利和适用性审定。总师办负责整个方案审核。

3.4 设备动力部门要广泛收集设备科技发展及市场信息的有关设备使用的意见。为做好设备选型提供依据。同时要将新设备使用初期在质量、效率、运行中存在问题,故障情况及改善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制造单位反馈,特别是进口设备必须在索赔期内作好工作。

4.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4.1 企业单台生产设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非生产设备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同时设备的购置价值(包括商品的出公司价值、运杂费、安装费等)在2000元以上者列为企业的固定资产。

4.2 自制设备经为期半年的生产验证,能稳定达到产品工艺要求,技术资料齐全,符合固定资产标准者,可列入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3 所有设备的附件和所属设备均随同主机列为固定资产,不单独建立台帐和资产编号。

4.4 不具备上述固定资产划分标准的设备列为企业“低值易耗品”的范围,不列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4.5 凡列为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由设备科按一机部《设备统一分类及编号目录》统一进行分类编号,并建立台帐。五个复杂系数以上的生产设备列入主要生产设备,并建立设备单台档案。设备台帐分:设备总台帐、部门分台帐、重点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

4.6 设备科的设备台帐每年与财务部门的设备固定资产台帐核对一次,每年对全公司生产设备进行一次清查,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4.7 新增添设备应填写《固定资产拨交单》,列入固定资产台帐,各车间之间设备调动,应填写《固定资产转移通知单》,办理转移手续。

4.8 设备档案包括:制造公司出公司检验单及装箱单、说明书、设备安装验收单、 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事故报告单及重大事故分析处理结论、历次精度检验记录、设备大项修完工验收单、设备改造技术资料、设备二级保养(小修)记录单。

5.设备购置安装验收制度 5.1 设备科负责全公司设备的配置。

5.2 工艺科根据发展规划和工艺进度提出新增设备要求,由需求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详述购置理由、产品加工对象、设备性能规范、投产后能够达到的利用程度。

5.3 设备科根据设备需要单位所提申请,确定解决方案,与申请单位共同研究提出设备型号。选型应考虑到设备精度技术性与生产效率、生产工艺相适应,以及达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省。

5.4 由总工程师参加,分管设备副总经理召集有关部门会审,若需要调研的, 等调研结果出来后再送有关部门审核。

5.5.1 设备部门:对设备型号规格、技术参数、附件选择、能否满足工艺要求负责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负责。

5.5.2工艺部门:对设备购置设备工艺性能、与生产力平衡、使用期产品零件变更利用率不得低于50%负责,积极做好必要的工装准备,以利设备及早发挥效益。

5.5.3 财务部门负责资金落实。

5.5.4 技改办:负责审核设备购置与技改规划是否重复,并提供设备的安装场地的平面图和基建施工。

5.6 设备购置价在五万元以下的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五万元以上的由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重大改进或技改项目报公司董事会批准。

5.7 设备科根据<<设备购置申请表>>选用名优产品,保证质量优良、性能可靠、功能完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产品,并尽可能选购与我公司现有同类设备相同型号的产品。

6. 设备安装、验收 6.1 新设备到公司后由设备科会同申请单位分管设备主任或机械员开箱验收设备随机附件及技术文件。(随机附件交申请单位保管,技术文件设备科收回后交资料室,随机备件入备品库保管) 6.2 工艺科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并与使用车间、设备科共同确定新设备安装地址并绘出平面示意图、地基图委托技改办施工。

6.3 基础施工完成后,由设备部门向机修车间下达设备安装任务。

6.4 安装单位负责对设备进行调试,调试中后设备的平稳性、可靠性、精度保持性等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技术规范并详细记录在自检凭证上。使用部门派将专职人员共同检查记录。

6.5 安装部门凭自检合格凭证向设备科申请验证。

6.6 设备部门会同计检科和使用单位,对照设备按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6.7 设备投产使用前,由设备科负责设备编号,装订固定资产标牌, 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建立设备档案,并会同使用单位确定操作人并负责考核及发放操作证,同时通知生产科设备已交付使用,通知财务科确定设备使用年限,折旧率,建立设备折旧台帐。

6.8 设备安装验收合格后交使用单位使用一个月,试用期内发生问题由机修车间负责排除。属设备自身质量等问题由设备科负责向生产公司家协商解决,进口设备必须在索赔期内向对方提出解决。

7. 设备的移位 已投产使用多年的生产设备,如因生产需要移位,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工艺科、生产科、设备科同意,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设备科安排计划,进行移位安装并办理相关手续。

8. 设备的封存、启封 8.1 因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使设备停用时间达半年及以上,应进行封存,由使用单位填写 <<设备封存通知单>>,报工艺科、生产科、设备科、财务科同意后,方可就地封存。封存设备应是完好设备,对封存的设备应切断电源,放尽油品,将设备擦拭干净,导轨及光滑表面涂油防锈,覆盖防尘罩,悬挂标牌显示,指定专人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随机附件及专用工具均应随同主机清点封存,防锈保管。

8.2 现场封存设备需启封使用时,使用单位持原封存申请单,先到生产计划部门和财务部门办理启封手续,会同设备科检查启封。使用前应检查、清洗、注油、试运行,待正常后方可使用。

9. 设备的调拨、外借 9.1 凡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调拨,属车间之间调动需经工艺科、生产科、设备科同意并填写《固定资产转移单》,由调入与调出单位直接办理附件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列出清单, 盖章后随机同转,以调入单位为主。属公司外调出设备一律实行有偿调拨,对外调设备由设备科领导集体研究核准价格后,经生产科,工艺科认可后,报股份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外调。设备的拆卸、油封、包装、托运等工作由调入单位负责,并将所有附件、备件、图纸资料和档案等一同移交给调入单位。对因工艺调整、产品转产或其它原因,闲置两年以上的设备,设备科应积极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9.2 设备对外借出,一般设备须经生产科和设备科同意,重点设备必须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填写《借用设备通知单》,并按规定提取设备租金,租赁期间修理费用由租赁单位负责,租借到期后由设备科负责收回。

10. 设备的改进与改装 10.1 由使用部门填申请报告,并附方案、图纸,交设备科工艺科评审并按规定权限审批。一般设备改进由设备科审批,重点设备的改进和一般设备的改装,由分管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审批。

10.2 改装后原设备不用的附件清洗、保养、涂油后退库保存。

10.3 改装后,一切技术文件由设备科归入设备档案。如改装后设备性能用途发生改变时,设备的分类,编号应随之改变,并重新核算复杂系数,调整设备资产账卡。

11. 设备故障与事故 11.1 设备或零部件失去原有精度或技术性能降低,不能正常运行,造成停产或经济损失者为设备故障。设备故障造成停产时间或修理费用达到下列规定数额者为设备事故。

11.2 一般事故:修理费用一般在伍百---壹万元;
重点及关键设备在壹万---叁万元;
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公司供电中断10---30分钟。

11.3 重大事故:修理费用一般设备达壹万元以上;
重点及关键设备达叁万元以上者;
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公司供电中断30分钟以上者。

11.4 特大事故:修理费用达伍十万元以上或由于设备事故造成全公司停产2天以上、车间停产一周以上者。

11.5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按设备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大及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限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上报主管部门。

11.6 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赔偿,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

11.7 对设备事故隐瞒补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设备事故频率应按规定统计,按期上报。

11.8 对修复费用低于伍百元或全公司供电中断10分钟以下的设备故障也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12. 设备的报废及管理 12.1 设备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修理经济性较差、改装或经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淘汰的设备方可报废。

12.2 由使用单位向工艺科、生产科提出申请,经设备科审订后报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并报上级部门批准。

12.3 已批准报废的设备由设备科进行处理,报生产科、工艺科和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可估价外调。也可将能利用的另部件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作废旧物资处理。

12.4 由设备科将批准报废的设备转财务科注销资产,并办理相关手续。

12.5 报废的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及国家规定的淘汰设备,不准转售其它单位。

12.6 对已经上报同意报废的设备,经有关部门会审后,若仍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作报废留用处理或降级使用。

12.6.1设备科建立报废设备台帐。

12.6.2 报废后的动能和特种设备不能留用。

12.6.3 报废后的起重运输设备若需留用,只能作降级使用。

12.6.4 对已办理报废的金切锻压设备需留用的,则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12.6.5 其它经报废后不再留用的设备,应拆除入库待处理。

13. 设备改造与更新 13.1 设备改造与更新应根据产品发展规划,结合工艺改进和设备技术情况制订设备改造和更新计划,并制订年度计划组织实施。

13.2 设备更新原则上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设备。不能用技术落后的新设备或以增加设备台数的办法来更新。符合下列情况可更新。

13.2.1设备经过多次大修,损耗严重,修复后技术性能能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不了产品质量的。

13.2.2技术性能落后,效率很低、经济效益很差的。

13.2.3通过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及性能,但修理经济性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13.2.4设备运行时,耗能大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且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13.2.5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13.3 设备技术改造宜结合大修理进行,所需资金,不超过该设备大修费30%时,可列入大修理费用开支,超过30%时应将改造内容专项列入技改计划,费用从折旧基金或技改资金解决。设备改造为新增的价值,用大修基金开支的不办增值,用折旧基金等开支的应办理增值手续。

13.4 设备更新应在分管副总经理领导下,进行设备更新工作, 负责协调并建立以设备部门为主,计划、生产、技术、工艺、财务、质量部门参加的论证会,研究更新方案,经批准后由设备部门组织实施。

13.5 对被更换(淘汰)的旧设备,应组织技术鉴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4. 设备使用、维护 14.1 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需对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方可凭证独立操作。

14.2 操作工人使用设备时,应掌握“三好”、“四会”,严格执行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使设备经常保持设备维护”四项要求”。

14.3 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因生产需要,操作其它同类设备时,需经车间领导批准,设备科认可;
操作其它设备时,需办理其它机型操作证。

14.4 设备维护实行专责制。对单人操作,一班作业的设备实行专人专机制,下班时填写操作记录;
二班、三班生产或几人共同操作的设备;
建立机长负责制,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公用设备应就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维护。

14.5 操作工人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严禁精机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规范、拼设备,如遇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或上级强令操作工人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时,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制止,操作工人有权拒绝,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对违章指挥者追究责任。

14.6 生产设备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周末保养、定期保养。对特殊设备要严格执行预防性试验。

15. 技术状态管理 15.1 要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正常运转。主要生产设备应按照设备磨损变异的规律,进行定期的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普查、统计、分析。并考核设备完好率便于及时和全面掌握设备技术状况,为编制维修计划和提供领导作为决策的依据。

15.2 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决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修理人员排除,并填好故障记录,对经常重复发生故障部位,设备管理和维修部门应认真分析,制订改善维修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消除故障发生的原因。

15.3 重点设备要建立维修档案,掌握设备技术状态,逐步采用先进的检测和诊断技术实行状态监测维修,及早发现异常,做好预防措施,对起重设备、厂内机动运输车辆、压力容器和变配电等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负荷或预防性试验,并记录在档。

15.4 对关键工序的设备,定期进行几何精度检查或工作精度检查,必要时,应进行动态精度检测,及时进行精度调整,做好记录,以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15.5 如在加工过程中发现由于设备精度不够,引起的加工能力不足,设备科应会同工艺科、生产科对设备的加工能力进行认可。

16. 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 16.1 三级保养制度是突出设备维护保养在设备管理与计划检修工作中的地位,是对操作人员“三好、四会”要求的更加具体化,通过三级保养把修理与使用结合起来,提高操作人员维护设备的知识和技能。

16.2 日常保养:操作人员班前对设备应进行检查.润滑.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下班前15-20分钟对设备进行清扫.擦拭。周末适当延长至1小时,大型、重型设备适当延长。要求做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16.3 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为辅.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和重点部位拆卸检查.彻底清洗.疏通油路,清洗更换油毡.油线.滤油器.调各部间隙. 紧固各部件。电器部分由维修电工负责整理线路、检查联结部位接触是否可靠。完成后车间机械员验收,填一级保养验收单报设备科。

16.4 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为辅,除进行一级保养内容外,尚需进行机、电检修,更换磨损件,部分刮研,油箱、油池更换新油,检查定量润滑系统是否正常运转,电机清洗加油等。主要目的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理周期。

二保工时定额 设备类别 钳工 电工 机加工 其它 累计 停歇天数 天/F 普通 6 5 3 1 12 0.35 精.大.稀 8 6 4 1 16 0.45 独立电气 0.25 4 0.5 1 4.57 0.25 17. 重点及关键设备的管理 17.1 重点及关键设备是企业生产设备中的关键,是完成生产任务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设备的使用有特殊要求。

17.2 严格执行凭证操作制度。操作工人须选择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生产工人,由车间提名,报设备科审核。

17.3 设备润滑必须严格实行五定(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如采用代用油和新品种润滑剂时必须经设备科润滑技术员同意,油质经化验合格方准试用。

17.4 维护保养不得随意拆卸部件,以免影响精度和性能,擦拭材料按说明书规定,不得随意代用。

17.5 操作工人要认真操作,精心维护。发生事故,立即停车保持现场,逐级上报。

17.6 关键设备实行定期精检、精调制度。

17.7 具有恒温要求的精密机床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影响机床的精度性能。

17.8 重点及关键设备的操作人员其奖惩办法与一般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有区别。一般在同等情况下,奖金额可比一般设备高20%左右,而惩罚额则高40%左右。

18. 进口设备管理 18.1 进口设备的管理应按机械部《关于进口设备的管理 维护的规定》进行管理和维护。进口设备价值5万元以上者从规划、选型、考察、谈判、签约到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检修直至报废,均按规定进行。

18.2 对进口设备,设备科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调研和考察,维修性和经济性方面的要求以及维修的备品备件,润滑油、维修人员培训、设备安装和维修所需的技术资料等要求。

18.3 索赔工作:进口设备在运输中的残损,型号、规格与合同不符,设备在调试期,考核期保证期内非操作原因的停机,设备损坏及产品的产量、质量达不到合同要求,均需索赔。

18.4 进口设备的修理:
修前应做好预检工作,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工作,大修方案应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方可。

19. 动能设备管理 19.1 动能设备多属全公司性的辅助和服务性工作,提供的动能和动力具有连续性和不可中断性,有受压、高温、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因此有特殊的使用维护要求。

19.2 操作人员,必须事先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19.3 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运行技术规程及运行记录。

19.4 运行人员在值班时应随时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受压设备不得超压运行,动力主机不得超负荷使用。

19.5 运行中遇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按规程进行处理,并及时报设备科。

19.6 各种仪表和安全装置应灵敏、可靠。并定期检验。压力仪表每年由检查科校验一次。

19.7 对受压容器、属本公司检验范围的,应定期作压力试验。

19.8 安装动力设备、管道、线路均需向设备科申请,提出方案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重大项目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19.9 设备科应配合生产科对动能负荷和使用时间进行平衡和调度,并检查、监督动能供应情况,如发现危险和不合理使用,有权采取紧急措施,直至切断供应。

19.10 绘制出全公司和车间的动力管线图(包括:电力模拟图,高低压线路系统图,电缆分布图,弱电系统图,煤气管网图,采暖管网图,空气管网图等),注有名称、坐标、标高等尺寸。

20. 润滑管理规定 20.1 润滑工作是减少设备磨损,延长寿命、提高精度的重要途径。使设备各得到良好润滑,要切实做好润滑五定工作。

五定:
定点 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定质 按润滑图表规定油脂牌号用油。

定量 按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定量消耗。

定期 按规定期加油或清洗换油,保证正常润滑。

定人 按照专群结合的原则,规定每台设备什么部位是操作工负责加油,什么部位是润滑站;
负责加油、换油。什么部位是钳、电工加、换油。

20.2 润滑技术员应根据设备用油情况及时向供应部门提出申请计划。

包括时间、数量、要求,下达清洗换油计划。

20.3 润滑材料进公司后及时进行化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采用替代油品应经设备科润滑技术员同意,重点及关键设备需经总工程师批准。

20.4 润滑材料应妥善保管,以防变质和混进杂物。存放一年以上者,须重新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0.5 润滑站应做好油品储存、发放管理工作,并统计记录,配合车间做好润滑技术检查,协助车间做好防漏、治漏和冷却液配制工作,积极开展废油回收再生工作。按照润滑”五定”要求,认真做好设备的定期清洗,加、换油工作。

20.6 废旧的专用油及精密机床润滑油应单独回收。

20.7 油桶应有明显油质、型号等标志标识。

清洗用油参数指标 类 别 日常维修 例保 二保 项保 大修 指标 KG/F 0.5 0.2 0.4 0.6 0.8 21. 设备的备件、附件管理 21.1 设备科组织好维修用备品、配件的生产,供应和保管工作,编制备件储备定额建立备件储备卡,要处理积压,加速资金周转,保证经济合理储备。

维修用备品、配件原则上采用主机公司配套产品,特殊的备品、配件经设备科科长签字后由采购员进行采购。

21.2 备件的储备原则:
21.2.1 使用期限不超过设备修理间隔期的全部易损零件。

21.2.2 使用期限大于设备修理间隔期,但同类型设备拥有量较多的零件。

21.2.3 生产周期长的大型、复杂的铸、锻零件。如带花键的齿轮。

21.2.4 需外公司协作制造的零件和需外购的标准件。三角带、链条、滚动轴承、电气元件及向外订货的配件,成品件等。

21.2.5 重点、专用、动力设备和关键数控设备的重要配件应采取比价采购、合理储备、确保生产。

21.2.6 多次故障证实易于损坏的各种铸锻件。

21.2.7 经常摩擦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摩擦片、滑动轴承、传动销等。

21.2.8 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介质环境下工作,易造成变形、腐蚀、破裂、疲劳的零件,如热处理用底板、炉罐等。

21.2.9 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和生产上的关键(重点)设备,应储备更充分得易损件或成套件。

21.3 备件范围 21.3.1 所有维修用的配套产品。如滚动轴承、皮带、链条、继电器、低压电气开关、热元件、皮碗、油封等。

21.3.2 设备结构中传递主要负荷,且负荷较重结构又薄弱的零件。

21.3.4 特殊稀有设备的一切更换件。

21.3.5 因设备结构不良而容易产生不正常损坏或经常发生事故的零件。

21.3.6 设备或备件本身因受热、受压、受冲击、受磨损、受反复载荷而易损坏的一切零部件。

21.4 备件管理:
21.4.1 备件图册是备件管理工作的基础,应注意收集和积累并积极采用电子图表方式以便维修人员查阅。

21.4.2 备件技术员根据备件使用期限制定储备定额,库内应经常保持一定储备量,到最低储备量时,应及时提出订货和制造。

21.4.3 备件库应建立帐、卡、分类存放,妥善保管,帐物相符,定期保养,严防腐蚀及变形。

21.4.4 备件储备的经济指标,备件资金总额按设备原值的2---3%统筹,储备资金周转期为1.5---2.5年。

21.5 供应分工:
21.5.1 机械、电气备品、备件外购部分由设备科负责采购供应 ,自制部分由设备 科按月下计划生产,由机修车间承担,凭完工单入库。临时急件优先安排生产。

21.5.2 轴承、橡胶制品由设备科负责采购供应。

21.5.3 液压元件、标准件,由设备科统一管理供应,并按年、季报需要计划,委托供应科订货。

21.5.4 运输设备备件、外购部分由运输科负责采购供应,自制部分提报设备科订货或安排计划生产。

21.5.5 标准设备的备件或大型重要的铸、锻件和胶带、工业链条等,凡属国家统一分配订货的由设备科提出计划,委托供应科统一订货。

21.6 备件计划 21.6.1 凡有储备定额的备件,均有备件库根据最低储备量提出缺件清单报备件技术人员编制计划后统一安排,组织制造或采购。

21.6.2 无储备定额的零部件,应有大修技术人员给予检测后,编制更换件清单交设备科安排生产或外购。

21.6.3 机修车间的备件制造计划,应作为生产任务指标之一进行考核。

21.6.4 车间维修所需备件,需经备件技术人员审核后,填写设备配件、材料申购单,并经设备科长审核后给予安排实施。

21.6.5 设备事故造成的维修急件,由设备部门分析事故后,优先提供。

21.7 备件入库 21.7.1 在申请计划内和订购新设备带来的备件方能入库,其他物资一律不得入库。

21.7.2 备件入库必须由交库人填写“备件入库单”,经检验科验收合格后给予入库,入库备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

21.7.3 备件入库后应进行微机登记入帐、涂油、除锈、挂上标签,并按设备型号或备件形状分类存放。

21.8 备件的保管 21.8.1 入库的备简要保存好、维护好,不丢失,不损失,不变形,定期检查涂油。

21.8.2 备件数量应做到“三清”(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两齐”(库容整齐、码放整齐)、“三一致”(帐、物、卡一致)、“四定位”(区、架、层、号定位)、“五五”码放(一五一十的码放整齐)。

21.8.3 备件应建立分类明细表台帐,凭入库单、领料单、退库单、销售单、报废单登帐,做到日清月结,季报,年终盘点,帐、物、卡一致。

21.8.4 关键、精密备件应采取特殊措施保养和保管。

21.8.5 备件库必须具有防火、防盗措施。

21.9 备件的发放 21.9.1 对不同的备件,要有相应的领用办法和审批手续。

21.9.2 备件发出后要及时登记和销帐。

21.9.3 对有回收和利用价值的备件,要以旧换新。

21.9.4 领出备件因某种原因需退库时,应填写退库单,保管员认真检查,如不是原物,无合格证或已使用过,应拒绝退库。

21.10 备件的处理 21.10.1 设备外调、报废、改造后,如本企业已无此型号设备,无用的备件要及时处理销帐。

21.10.2 备件因图纸错误、工艺不当、保管不良等原因不能使用时,由备件技术人员查明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后,报有关部门或领导批准报废。

22. 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22.1 设备技术资料室对全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包括说明书、修理手册、原图、底图、精度检验标准等)按机型分类,建立账卡。设备图纸资料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之完整、准确、及时地为维修服务。

22.2 设备说明书:包括传动系统图、润滑系统图、电气系统图。

22.3 设备单台档案:包括设备装箱单、安装记录、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 、精度验收单、固定资产拨交单、精度普查记录,大修理移交单、一、二级保养验收单、设备事故报告单、开动台时记录、大修理更换件明细表、封存、启封及变更记录等。

22.4 备件图册:应能满足设备修理需要。

22.5精度检验标准:设备大、项修精度检验由技术组主修技术员在修前准备中根据使用条件,技术状况,服役年限,参照省厅《机械设备精度QG/AC标准》提出各项精度修复技术等级及验收标准。检查科根据技术验收标准逐项验收。

22.6 传导线路图:包括供电系统图、电缆走向坐标图、变、配电布置平面图,蒸汽管路图、压缩空气管路图、上、下水管线路图、乙炔管路图等。

22.7 底图、兰图:国产设备可向制造公司索取图纸。

22.8 图册资料的积累:
设备维修时应积极组织力量测绘。进口设备积累资料更为重要。自制设备在移交时必须将全部资料、图纸归档到设备科。

22.9 设备技术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和要求:随机技术文件开箱验收移交后,随即归档;
安装、大修、保养、改造等形成的文件材料,每项工作结束后,随即整理归档;
综合性的技术文件,年终整理归档。

22.10 建立独立的技术档案,做到“八防”(防火、防晒、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盗、防霉)。保证库房整齐、清洁、美观、安全。

23. 设备的分级管理 23.1 设备分级是公司根据自己生产性质和要求,确定出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设备,实行重点管理和维修重点设备。使公司内有限的维修力量与维修费用有重点的,对一部分设备实行预防维修。

23.2 重点设备随着生产任务的变更,产品工艺的特殊要求,设备性能、精度、发生故障的频度等条件变化,以及设备的更新改造而相应的变化。

23.3 设备等级分为Ⅰ、Ⅱ、Ⅲ、Ⅳ级。

Ⅰ级(重点设备)占主要生产设备10%左右。部管为Ⅰ级、厅管为Ⅰ、Ⅱ级。Ⅱ级应占多数,Ⅲ级占10-12%其余为Ⅳ级。

23.4 对Ⅰ级设备实行计划修理定期精度检查和调整以及日点检,优先安排维修和技术改造,实行三级保养。

Ⅱ级设备实行定期定检。定期检查和精度调整。

Ⅲ级设备开展三级保养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事后维修。

Ⅳ级设备:
不考核完好率,必须符合”四项要求”,全部实行事后维修。

24. 设备的经济管理 24.1 开展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检查评比,是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的重要措施,实行经济管理是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

24.2 设备科对设备使用各单位进行周查、月评、年总结。全公司拿出奖金评分总数10%为设备考核分,设备科根据各车间对设备使用维护情况以及设备完好,故障事故二级保养和设备科布置各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公司评分计奖范围。

24.3 设备科对执行设备维护,使用好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年终对保养好的设备评出”红旗设备”以资奖励。对于使用不当,维护不良,不按期检查设备,发生严重机损的个人机台、班组、车间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以至纪律处分。

24.4 设备维修定额:
24.4.1工时定额:
工时定额是核定和配置维修能力,编制维修计划,开展劳动竞赛和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要依据,工时定额管理是设备维修经济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24.4.1.1钳工工时定额是指修理钳工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每一个复杂系数所需的工时,包括刮研在内。如承修设备原制造低劣或使用期限超过20 年的设备。

钳工工时可加10%以下;
由于产品需要必须提高承修设备的原有精度和技术性能时应按工作量另加工时。

24.4.1.2.机加工工时定额是指设备在修理中每个复杂系数制造配件和修复零件的机加工工时,不包括外购或备品库领用的备品配件的制造工时。

24.4.1.3.电工工时定额是指承修设备附属电气部分每个复杂系数的电工修理工时、电工工时定额乘以附属电气的复杂系数即得出电工总工时。

24.4.1.4.其他工时定额是指设备修理中除上述以外的其他修理工时,如补焊、冷作、焊接等工时。

24.4.2修理停歇时间定额:
修理停歇时间是指一个复杂系数的停歇时间。

24.4.2.1.修理停歇时间是指一台设备修理时停歇工作日(昼夜),不考虑生产班次、节假日不包括在内。

24.4.2.2.停歇时间的计算是自设备停机交付修理时起至修后安装、试车验收合格为止,在大修保修期内(大修三个月、项修一个月),因修理质量问题需返修。其修理时间仍应算停歇时间。

24.4.2.3.在大修中同时进行设备改装时,其停歇天数应另行增加。

24.4.2.4.设备附属电气随主机大修,不另给停歇时间。

24.4.2.5.生产上的关键设备不允许过长的停歇修理,机修车间应积极组织人员和技术措施,如增加修理班次,改进修理方法等尽可能压缩停歇时间。

24.4.3维修材料消耗定额:
维修材料消耗定额是指每个复杂系数允许消耗材料的最大限量,是以公斤表示的,它是编制维修材料供应计划的重要论据,也是控制材料发放,分析材料利用情况的重要依据,是贯彻节约原则开展经济核算的有效手段,确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对降低维修费用,合理利用维修物资有重要影响。

24.4.4维修费用定额:
维修费用定额是指进行设备维修时每个复杂系数所需的费用,大修费用是在企业大修理内支付,其它维修费用在车间经费内支付,现代设备管理十分重视维修费用指标,所以制定维修费用指标定额,对加强设备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4.4.5附表: 表一 设备维修定额 修理类别 设备类别 每个复杂系数劳动定歌(h/F) 停歇天数(天/F) 钳 工 电 工 机加工 其 它 累 计 大修 普 通 60 20 30 10 120 3.5 精.大.稀 90 26 29 14 159 4.5 独立电气 2 40 5 47.5 2.5 项修 普 通 36 12 18 6 72 2.1 精.大.稀 47 16 24 8 95 2.7 独立电气 1.5 24 3 28.5 1.5 二保 普 通 6 5 3 1 12 0.35 精.大.稀 8 6 4 1 16 0.45 独立电气 0.25 4 0.5 4.75 0.25 精调 精度检查 1.2 1.2 0.07 快速调整 3 3 0.17 整机调整 6 6 0.35 修前预检 大 修 3.6 1.08 4.68 0.21 项 修 2.16 0.65 2.81 0.13 注:1.以普通设备为标准,精、大、稀设备增加30%;

2.项修劳动量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按所修理项目折合JF;

3.二保劳动量为大修的10%;

4..精度检查为整机劳动量的2%、快速精度调整为整机劳动量的5%、整机精调为整机劳动量的10%;

表二 设备安装定额 单位:h/JF 类 别 新 设 备安 装 老 设 备 迁 装 大 型 役 备安 装 折迁安装 折迁小安装 打底脚孔 10 9 >18JF, 3 15 不打底脚孔 5.6 4.2 <17JF, 2 折除入库 3 表三 管道修理工时定额 单位: h/J管 类 别 一 保 二 保 三 保 煤气及保暖管道 2 16 40 不保暧管道及附件 2 16 40 煤气管道刷漆 40 土 建 40 表四 动力管线安装工时定额 序号 名 称 管 线 (m㎡/单线100m ) 复杂系数(DF) 辅助工时 (H) 1 车间动力下火线 <6 0.5 30 2 10-25 1 35 3 35-50 1 40 4 70-95 1.1 45 5 >95 1.2 50 1 机床安装 <6 0.5 25 2 10-25 1 30 3 35-50 1 35 4 70-95 1.1 40 5 >95 1.2 45 沿墙或沿架敷设 准备工时(H) 支架数(E) 工 时 (E×3) 1 <6 2 10 1 3 2 10-25 2 15 2 6 3 35-50 2 20 3 9 4 70-95 2 25 4 12 5 >95 2 30 5 15 表五 小型异步电动机大修工时定额 序号 名 称 型 号 额定电压(V) 额定功率(KW) 复杂系数(DF) 辅助工时(H) 1 一般弄步电动机 JO2、JO2-L JO2-W JO3、JO2-H JO3-L JO4、JQ2 DP JQO2、Y Y-W Y-F、Y-WF 220-380 <1 1 12 2 1.5-2.2 1 15 3 3 1.2 20 4 4 1.4 20 5 5.5 1.6 20 6 7.5 1.9 20 7 11 2.3 20 8 15 2.7 20 9 18.5 3 20 10 22 3.3 20 注:1.多速电机按多速电机的复杂系数工时+辅助工时;

2.特殊电机(包括锥型)及电机绕组是双路进火、双叠可在原DF基础上加15%,不重复计算;

3.辅助工时包括浇漆、烘干、轴承清洗、加油及更换、试车。

表六 小型变压大修工时定额 序号 名称 型 易 额定电压(V) 额定功率(KW) 复杂系数(DF) 辅助工时(H) 1 照明及控制变压器 BK、BKC 220-380 <0.2 0.1 20 2 0.25-0.5 0.2 20 3 1 0.3 20 4 2 0.4 20 5 3 0.5 20 6 4 0.6 20 7 5 0.7 20 注:辅助工时包括线模制作、焊线、整形、包扎、浇漆、烘干、试运行。

表七 动力、照明开关柜(箱)安装工时定额 序号 名 称 敷设方式及规格 复杂系数(DF) 辅助工时(H) 1 动力开关柜(箱) 落地或悬挂;
三极五组以上(带刀熔) 1.5 10/做支架 0/不做支架 2 落地或悬挂;
三极五组以下(带刀熔) 1.3 3 落地或悬挂;
三极五组以上(不带刀熔) 1.2 4 落地或悬挂;
三极五组以下(不带刀熔) 1.1 1 照明开关箱 10组以上出线每组 1 2 6组以上出线每组 0.8 3 4组以上出线每组 0.7 4 2组以上出线每组 0.5 1 照明灯具 每10套(普通型) 1 1/每套 2 每10套(防雨、防爆式) 1.5 1/每套 注:1.安装必需符合安装标准和安全规范的要求;

2.以上辅助工时含材料准备、弯管、去毛刺、焊接地线、接线、相序调整、铝夹板制作、支架制作。

3.表中末列出的项日可按相似复杂系数套;

4.用塑料管及金属软管敷线、墙外走线的按同等规格70%计算。

表八 维修清洗用油指标 类 别 日常维修 例 保 二 保 项 修 大 修 指标(㎏/F) 0.5 0.2 0.4 0.6 0.8 表九 设备维修主要材料消耗定额 类 别 主 要 材 料 (㎏/F) 铸铁件 耐磨 铸 铁 碳素钢 合金钢 铸钢件 型钢 锻 件 有色金属 轴承 其它 金 切机 床 大修 8 1 15 0.6 0.3 0.5 3 1.6 项修 4 0.5 8 4 0.2 0.3 2 1.1 二保 1.2 0.2 4 1.3 0.1 0.1 0.6 0.5 维修 1 0.1 2 0.3 0.1 0.1 0.2 0.2 液 压机 床 大修 19.6 13.6 1.5 30 0.5 40 12 项修 11.8 8.8 6 7.4 0.5 10 8 二保 3.9 5.3 3 0.8 维修 2.9 2.6 2.3 1.3 其 它锻 压设 备 大修 11.2 11.9 20 20 0.5 3.5 12 项修 6.7 6 8 4 0.5 7 8 二保 4.6 3.7 6 0.8 维修 1.7 1.8 3 0.6 起 重运 输设 备 大修 6.3 10 6.1 7.5 40 3 5.4 1.4 项修 3.2 6 3.7 4.5 24 1 3.8 1 二保 0.9 2 1.2 1.5 8 1.6 0.4 维修 0.9 1.5 0.9 1.1 6 0.8 0.2 木 工设 备 大修 5 8 5 2 0.7 项修 2 4.5 2.5 1 0.5 二保 0.5 1 0.8 0.2 动 力设 备 大修 3 1 8 8 0.4 2 项修 2 0.5 4 4 0.2 1.3 二保 1 0.3 1.5 1.5 0.1 0.6 表十 设备维修费用定额 设备类别 修理类别 总费用 (元/F) 其中 (元/F) 备注 劳务费 材料费 金 切 大 修 800 430 370 项 修 660 398 262 锻 压 大 修 790 480 310 项 修 514 328 186 起 重 大 修 790 480 310 项 修 514 328 186 精、大、稀 大 修 1500 805 695 项 修 860 563 297 独立电气 大 修 514 328 186 项 修 250 138 112 注: 1.费用结算时统一按发生修理工时为准;

2.单台维修费={(单台发生总费用)÷(JF+DF/2)} (元/F) 25. 设备的计划修理 25.1 修理计划的编制 25.1.1 年度设备计划的编制是根据设备的修理周期并参照上次修理类别的使用情况,由设备科会同车间机械员、维修工、操作工深入现场,对设备的运转和磨损情况,进行技术鉴定,对照设备普查情况,确定其修理类别。

25.1.2 经批准的设备大修理计划,需在季度内变更计划时, 由使用单位提前一个月向设备科提出申请,经设备科长批准。需在年度计划内变更季度计划时,使用单位在执行计划前一个季度提出申请,设备科长同意并报请分管副总经理批准。需变更年度计划时,报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25.1.3 每年四季度初,设备使用车间填报下一年度设备大修理申请表, 各专业设备分管单位(科室),提出大修理计划报设备科。

25.1.4 设备科负责组织审查和平衡,并汇编全年、季度大修理计划,且在每年十二月份以前完成下年度的大修理计划编制、大修工作量的安排,大修设备的总复杂系数应在全公司设备总复杂系数的5%,报请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25.1.5 一、二级保养重点设备精度调整检查,动能设备预防性试验,报请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25.1.6 各有关单位按期执行维修计划,在生产与维修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先维修后制造”的原则,合理安排。

25.1.7 设备修理要实行经济核算,修旧利废、缩短停机台时,提供修理质量,降低修理成本。编制大修理计划时,要逐年修订大修工时定额,停工定额,努力赶超国内修理先进水平。

25.2 编制计划应注意到:
生产急需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的设备应重点安排。应考虑到修理工作量的平衡,使每年检修工作能均衡进行。还应考虑到修前技术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和时间进度(如图纸、关键备件,大型复杂的铸锻件供应,修理工夹具等)。同类型设备尽可能安排连续修理。

25.3 修理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大项修前应做好预检工作,修前的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工作。凡重点、动力设备或不易多次拆卸的设备,实行一次拆检。生产准备工作凡属车间之间的协作,由承修车间自行委托,被委托车间要按期按质按量供应。修理所需备品,配件明细表应报设备科,以便按时供应。

25.4 设备计划修理完工验收:设备大、项修完工后,经检查科质检员检验合格后,填写《设备修理完工验收单》,并经车间分管设备主任或机械员验收,盖章后方可完工。设备修理后的图纸、《修理任务书》、《设备修理完工验收单》等应及时整理归档,送交档案室。验收合格的设备,在三个月的保修期内,由于修理质量造成的设备故障,有承修单位返修,费用由大修理支出。

26.设备的管理与考核 26.1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修理成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各部门应严格按照设备的考核标准进行工作,找出薄弱环节加以改正,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26.2 夯实管理基础是健全与完善各类管理体系的必要保证。各生产车间及相关职能科室应进一步明确本部门的设备管理渠道,指定车间设备使用与管理的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设备基础管理;
充实、完善本部门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卡片,做到帐、卡、物相统一,并结合设备科下达的设备分类划级标准对设备的类别、标志及编号进行统一张贴;
按月及时汇总上报本单位设备维修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并作到各类设备管理资料完整、凭证齐全,统计规范,数据可靠;
能按规定程序办理本部门设备设施的验收、拨交、转移、调入、封存和报废等运行手续;
所有机床操作工在独立操作设备前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还需经国家相关机构进行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领证;
设备操作工在机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行与交接班记录,特别是设备发生故障或因不明原因停机后应详细填写故障报警信息和停机前后设备异常运行状况,以便维修人员及时准确地排除设备相关故障,减少设备停机损失;
工艺、安全部门应指导各生产车间合理、安全地使用设备,避免出现精机粗用、长机短用及发生设备安全事故;
对于设备事故各单位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及时通报事故情况并按规定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与设备科技术人员一道按“三不放过” 原则查找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使事故当事人和班组其他成员受到教育;
同时各车间还应认真完成生产处、设备科布置的有关设备管理工作。

26.3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进一步提高设备完好率的前提。各单位应加大对设备操作人“三好四会(管好、用好、维护好;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与维护保养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从车间的考核制度上完善与明确,使操作人员能认真执行国家和公司有关设备的“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3.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和“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要求,掌握所操作设备的日常和定期保养技术。在班前认真检查,仔细润滑,班中规范操作,下班前10~15分钟对设备进行清扫和保养,并将内容及项目填写到设备运行与交接班记录上;
各车间应认真执行设备科每月下达的一、二级设备保养计划,并将完成情况上报设备科,由设备科有关职能人员检查与考核;
各车间内部应成立由设备科分管主任、机械员、维修班班长组成的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小组,每周对车间各班组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与车间内部考核挂钩,同时将相关资料汇总到车间机械员处保存。

26.4 设备的定期修理与精度调整是确保设备能长期稳定地加工合格产品的有力保证。设备科将依据国家和公司有关标准规定制定公司设备修理与精度调整计划并由机修车间逐月负责实施,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各车间应通力配合,合理地组织生产,将应修理及需精度调整设备如期交付机修车间进行修理与调整;
机修车间在设备修理和精度调整过程中应尽可能将计划安排的详细、周密,进一步压缩设备修理停机周期,为生产赢得时间,积极采取设备预检、预修措施及建立备件预购、储备机制,完善设备修理前期盼准备工作,缩短设备修理时间;
同时设备科应会同工艺、生产等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修理经济技术指标,力争在满足设备使用性能及产品加工精度前提下,节约设备修理费用,从而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各单位应加强对车间维修班组的管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修理技术水平,同时结合修理工作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与激励方式,确保维修人员的合理配置与相对稳定;
所有维修人员工种变换必须经生产处、设备科、劳资科会签后并报分管领导审批。维修人员应进一步加大对数控设备的维修介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数控设备的维修技能;
各车间应尽量修旧利废,以降低修理成本。

“设备故障请修单”是修理的基础和统计的凭据,各车间应加强“设备故障请修单”的认真填写、及时反馈和统计分析工作,确保信息准确、传递通畅、修理及时、记录完整。

26.5 设备科将依据有关设备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检查与考核力度,形成一个以设备科领导牵头,由设备科职能人员、生产处分管调度和各车间机械员组成的检查考核小组,负责公司所有设备设施检查、考核与评比工作。日常巡视与周末检查由设备科职能人员和生产处分管调度实施并记录,每月检查由小组依据检查考核细则实施并记录,最后汇总为该部门当月设备考核分;
当部门设备考核分=90分时,不奖不罚,若部门设备考核分>90分时,90---95分按50元/分奖励,95---100分按100元/分奖励; 若部门设备考核分<90分时,85---90分按50元/分处罚,85分以下按100元/分处罚;所有检查考核结果将在网上公布并报生产处审核实施。考核标准见附表 附表:
项目 序号 检查内容 分值 评分方法 基础 管理 (30) 1. 部门设备管理网络健全,职责明确 4 一项不合格扣全分 2. 固定资产台帐齐全,帐卡物相符,标识明显 4 一项不合格扣全分 3. 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遵章操作 3 持证率100%,每低1%扣1分 4. 各类设备统计资料真实、完整、规范,并能按期、按质上报设备维修经济技术指标表 5 每缺一项资料扣1分, 每迟1天上报表格扣1分 5. 设备运行及交接班记录填写认真、完整 5 每台设备缺记录扣1分,记录不完整扣0.5分 6. 设备发生事故后及时上报,并按“三不放过”处理 5 不漏报、不瞒报设备事故,否则扣全分 7. 生产处及设备科布置工作完成情况 4 完成率100%,每低1%扣1分 整齐 1. 工卡量具及附件摆放位置合理、保养符合要求 5 摆放位置不正确,每部位机床扣1分 清洁 (20) 2. 机床电器柜、液压站等通风散热良好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台 3. 机床内外保养认真,清洗规范,表面无油污及黄袍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台 4. 机床各电、液、气管接头无松脱及泄露 5 一项不合格扣1分/台 润滑 安全 (20) 1. 机床润滑良好,定期加换油、标志齐全 4 无标志扣0.5分/处、其余一处不符扣全分, 2. 油标、油窗清洁,油位指示明确,加换油记录完整 4 显示不清、无记录扣全分,少一次扣0.5分 3. 所有限位信号,保护装置完整、可靠 4 每缺一处扣1分/台 4. 负荷匹配,接地良好,绝缘合格 4 一项不符合扣全分 5. 无长明灯、无人扇及漏油、漏水、漏气 4 发现一项扣1分 保养 维护 (30) 1. 一、二级保养执行情况 8 完成率100%,每低1%扣1分 2. 部门定期维护保养与检查制度健全,记录完整 4 无制度或未执行扣全分,少记录扣1分 3. 故障反馈及时,修理迅速,记录完整 8 每欠缺一项扣责任单位全分 其它 1. 主动维护修理意识强,并能修旧利废降低修理成本 每次加1~2分 2. 班组积极开展小改小革活动,提高设备远行质量 每次加2~5分 3. 部门积极开展管理与维护保养活动,并有记录 每次加5~10分,无记录加1分 4. 部门发生设备责任事故 一般事故10分,重大事故30分 27. 开展”红旗设备”竞赛评比活动 27.1 竞赛内容:
27.1.1 坚持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经常表扬设备检查常受好评的设备。

27.1.2 设备经常保持完好无缺,无三漏,不出任何设备事故, 设备可利用率在85%以上,故障停机率在2%以下。

27.1.3 操作者必须做到”三好”、”四会”,遵守五项纪律,凭证操作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无人身事故,经常保持设备整齐,遵守交接制度,管好附件,无遗失,发现问题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27.1.4 红旗设备必须是完好设备。

27.2 评定:班组车间评定,报设备科审批,公司工会批准。

27.3 奖励:每年一次给”红旗设备”挂流动标志,给操作者以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