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报告_党委书记谋划基层党建座谈发言稿

5月22日座谈发言稿 ? 小城镇党委书记??? ** ? 一、村党组织书记的标准是什么? 一要有廉洁奉公之“德”。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是农民群众的当家人。因此,村党组织书记要做到勤俭廉洁,不谋私利,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要做到克己奉公,为民造福,千方百计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要做到办事公道、为人公正,坚持一碗水端平,不能优亲厚友,有远有近。

二要有体贴群众之“心”。村党组织书记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是“兵头将尾”,但就群众而言,却是党和政府的化身。村党组织书记要把群众冷暖系在心头,关心群众、体贴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和群众心交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保持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组织的地位和威信,增强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要有选准发展思路之“识”。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是村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职责。这就要求村党组织书记要熟练掌握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场经济知识等内容,立足本村实际,瞄准市场需求,选准发展路子,找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拳头”产品。

四要有创新创业之“胆”。作为村党组织书记,要敢于走新路、出新招、办新事;
要敢干、实干和巧干,积极发展创业项目,自己先富起来再带领群众富。

五要有驾驭市场之“能”。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定位、农产品购销流通、农民收入的增加都离不开市场。村党组织书记要懂得市场、信息、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村党组织书记要有拼劲、有干劲、有钻劲,一方面虚心学习、认真研究,一方面积极实践、不断探索,从而熟悉市场、驾驭市场。

六要有科技富村之“才”。农村要发展,科技是关键。村党组织书记至少要掌握一门科学技术,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带头做科技致富的典型,以自己的榜样作用带领、带动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学会科学种田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种专项技能,带动群众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二、采取哪些措施选拔村党组织书记? 1、在选人用人上,拓展渠道,让村党组织书记来源多样化????? 以前,村党组织书记来源存在渠道狭窄,身份单一,储备不足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和村党组织长远建设。应在做好从村“两委”和后备干部、工作经验丰富村干部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视野,拓展渠道,大胆培养选拔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从而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来源的多样化。一是要注重从大学生“村官”和“村官”大学生以及毕业回乡就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二是要注重从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种养致富能手的政治合格、本领过硬、年富力强、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三是要注重从转业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综合素质好、经济实力好、群众口碑好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四是对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难、问题比较突出的村,要注重从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邻近村的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群众贴心人的优秀党员中选任村党组织书记。????? 2、在选拔任用上,创新方式,让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公开化 过去,村党组织书记在村里培养,自上而下提名,相对封闭运作的选拔方式,党员和群众参与度弱化,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结合度软化,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度虚化,组织考察与群众公认联系度涣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和群众对村党组织书记的支持和村党组织书记积极性的发挥。

应该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下,创新选拔任用方式,让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公开化。一是应坚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在组织推荐的同时,采取党员个人自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相结合的方式,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共同提名,激发广大党员的参与热情,给更多符合条件的党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差额选举,将党性修养好、精神状态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口碑好和事业心责任感强的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二是应大胆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公开选拔。对经济困难,问题较多,发展缓慢,人才匮乏,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的村,要大胆探索面向乡镇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办法。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将思想好、点子多、办法活、干劲足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 3、探索试行任用差异性管理,搭建平台,体现村党组织书记任用差异化???? 清一色的村党组织书记任用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村党组织书记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进取精神的有效激发,影响了村党组织促进农村和谐魅力的提升。要大胆搭建村党组织书记任用平台,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差异化任用管理办法,有差异地使用不同身份的村党组织书记。一是要不同身份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共存,共同发展。使不同职级公务员身份的村党组织书记、不同职级事业编制干部身份的村党组织书记、不同层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身份的村党组织书记、不脱产农民身份的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共存,形成“百花齐放”,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不同序列、不同职级的村党组织书记实行不同管理方式,享受不同职级待遇。三是要营造合理流动机制。让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有盼头,干好有奔头,立功有甜头。对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应通过适当的法律程序或招考程序给予乡镇部门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身份,使村党组织书记任用更趋理性和公平,让差异化任用成为促进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不断壮大、蓬勃发展的强大引擎。????? 总之,通过不断创新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脱颖而出,就能逐步提升村党组织促进农村和谐魅力。

三、如何教育培养村党组织书记? 1、整合培训资源。由组织部门牵头,统筹民政、农业、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涉农部门培训力量,对涉农培训资金“打包整合”,形成培训工作合力。积极探索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培训。

2、丰富培训内容。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

3、改进培训方式。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式和手段,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开展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巡回宣讲活动,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文化层次。

四、如何管理和监督村党组织书记? 一要实行目标管理。坚持从严治党、注重实效和群众公认的原则,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村党组织书记工作职责,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任期目标、年度目标和每年要办的实事,经 镇党委审核同意后向党员和群众公开承诺。村党组织书记目标任务完成好的要大力表彰,并广泛宣传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热情。

二要加强考核评议。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年度目标考核、任期目标考核和党员评议、群众评议的“双考双评”制度,每年向镇党委、本村党员大会述职,并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核和党员、群众的评议。制定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办法,注重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依据当年制定的村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及重点工作考核办法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考核,增强实绩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考核可实行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给予表彰激励。

三要强化管理监督。健全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积极推行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督促村党组织书记认真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指出不足,促其整改;
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党员群众测评满意度不过半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
对连续两年考核被评定为不称职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法律程序进行调整或免职;
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按规定严肃处理,形成发现、调整、处理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机制。

五、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突出“选”,确保选任质量 建设高素质的党支部书记队伍,选拔是基础。要真正把这支队伍选好配强,必须克服小农意识,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牢固树立按照发展需要选贤任能的观念,打破过去“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思维定势,积极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一是严格标准,把握重点。要不断拓宽选人视野,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握政治标准、实践标准和群众标准,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干部选择到村级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努力建设政治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各界群众信得过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创新机制,拓宽视野。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坚持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的同时,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断挖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新的“源头活水”,促进农村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改进选拔方式,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等方式,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三是定向培育,择优选任。面向现有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和非公经济组织中的优秀员工、企业转岗人员选拔优秀后备人才。对纳入视野的后备人才,要想方设法为后备干部创造条件,落实专人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掌握工作方法,提高综合能力。要及时把那些不符合要求,完成任期目标不力,发展上没本事,群众不满意的村支部书记调整下来,为后备干部上岗腾出位子。对条件暂不具备,不能马上调整支部书记的村,可先安排后备干部参与村务工作,任副书记、委员或村主任助理,待条件成熟,要适时通过 “两推一选”等方式,将其选拔到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对确无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村,可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界限,多渠道、多途径选派优秀的党员到村任职、挂职或兼职。

(二)强化“育”,全面提升素质 村党组织书记主要来自本地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是困扰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人因需施教。一是要认真制定、落实培训计划。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乡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认真研究制定村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县、镇及相关部门培训责任。县里要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村党支部书记培训计划,对村党支部书记每年组织一次培训,每人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
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向村党组织书记授课。建立以会代训制度,乡镇党委每年要结合谋划工作思路、推进重点工作落实,通过现场办公、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能力培训。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对新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岗位必备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二是要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究实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制定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的计划、措施和办法。重点培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农村建设政策,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培训。要根据农村基层实际,重点加强使村党支部书记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采取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外出考察相结合,座谈讨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和“菜单式”点学,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镇两级党委每年要有计划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经济发达地区先进村学习和短期实践,进一步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激发创业动力。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们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团结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
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学会在法律的框架下开展工作,提高领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培训载体建设。要深入开展当好村里带头人主题实践活动,把村党支部书记的干事创业积极性集中到比发展、比创业上来,培养合格的小康领路人;
大力创办各种产业示范基地,引导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合作社或经济联合体,培养合格的产业带头人;
鼓励和扶持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创业示范活动,引进新品种、新项目、新技术,培养合格的科技明白人;
积极组建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协会,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参与各种市场经济活动,培养合格的市场经纪人;
深入开展“一单式”服务、联户帮扶、民情恳谈、承诺等活动,改进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方式方法,培养合格的群众贴心人。乡镇党委要有计划地选送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村党支部书记到经济发达地方或上级机关进行挂职锻炼;
通过组织他们到先进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是采取选派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任相对落后村党支部顾问等方式,跟班培养。通过实践锻炼,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尽快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严格“管”,促进工作规范。一是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上任时,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任期目标、年度目标和每年要办的实事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承诺,与乡镇党委签订任期三年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年年末,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将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一次汇报,接受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评议。

县里要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把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社会事业进步、文明村建设、党支部建设、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程度等作为考核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依据,研究制定考核办法,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增强实绩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健全考核运行评价办法,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严密考核程序,扩大群众参与面,提高实绩考核的准确性。乡镇党委每年年终要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工作实绩考核,合理确定 “优秀”、“良好”、“一般”、“较””四个档次,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工作业绩档案,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奖惩、任用的主要依据。县委组织部每年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抽查测评,乡镇对村党支部书记工作业绩考核上报组织部备案。二是要完善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向乡镇党委、本村党员大会述职,并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核和党员、群众的评议。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在党员和党组织中充分酝酿,经过党员大会形成决策建议,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督促村党支部书记认真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是健全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
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
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形成发现、调整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的机制。

(四)重在“保”,激发工作热情。“年轻力壮为集体,年老卸任无所依”是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书记的真实写照,解决农村党组织书记待遇问题是调动这支队伍积极性和使其安心工作的基础。一是提高政治生活待遇。要进一步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招考公务员力度,省、市两级每年要拿出一定名额定向村干部招考。对因年龄、学历等原因不具备考录乡镇公务员条件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可以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使他们在政治上有“奔头”。二是提高经济生活待遇。要按照省委最新精神,村党组织书记的基本报酬,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使他们在经济上有 “甜头”。三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在自愿参保的前提下,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逐步为在职村党支部书记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对正常离任但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党支部书记。根据任职年限和贡献,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可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体检。四是健全离任补助制度。要落实好资金,考虑对解放以来连续任职多年,经组织部门确认的正常卸职、离任且现年龄在60周岁以上,生活比较困难的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按确定标准给予生活困难补助。五是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建立以体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精神激励机制,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组织上的重视和关怀,对进一步激发村党组织书记的潜在能力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如过年过节时走访慰问,病痛时关心问候,困难时结对扶持等,让村党支部书记感到工作中有“劲头”、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奔头”、事业上有“干头”,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五)用心“培”,保证后继有人。为切实解决部分村后继乏人的问题,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和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工作同步进行,通过实施“三个培训”工程,将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返乡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将现有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将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公认度高、热爱农村工作的年轻人作为解决农村党组织书记待遇问题是调动这支队伍积极性和使其安心工作的基础。村级后备干部。一是将致富能手和优秀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培养成党员。要做好登记造册、摸清底子,对村里年龄在20-50岁,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致富能手,或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拥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和复员军人进行登记造册,村支部要加强对致富能手和其他人才的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对重点培养对象的培养,由村支部书记负总责,每一个对象由村支部选派两名党员具体负责进行联系、培养和教育,并要有计划地加强学习和培训,每年组织两次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二是把现有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引导党员开办致富项目,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头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成为致富能手,继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三是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对党员致富能手,要逐步压担子,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煅炼和提高,条件成熟,再通过“两推一选”和群众海选等途径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

(六)尝试“改”,创新管理体制。打破传统的按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做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产业基地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劳务输出群体党组织、经济合作区党组织,设置党组织书记,明确其政治责任和作用。探索届期延长试点工作。在有条件的行政村适当延长村党组织书记的届期年限,以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建议延长至5年,与乡镇党委换届同步进行。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年龄淘汰制度。建立起自然的吐故纳新机制,可针对农村实际和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的身体状况、工作实绩,确定“进”的年龄界限,畅通“出”的渠道,加速年轻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培养。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