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公共基础知识汇总|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word版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
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
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
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
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
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

  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
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
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其次,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其次,就我国来说,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最后,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

  (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了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指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
(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
(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
合伙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1)产权清晰   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权责明晰   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3)政企分开   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管理科学   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条基本特征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继续推进政企分开;
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
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④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3、市场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14、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   (1)商品市场   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
评价商品;
影响供求。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
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
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
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
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2)金融市场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

  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
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
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

  (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具有流动性;
具有相对稳定性;
具有双向选择性。

  (4)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
  A.土地的一级市场。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

  B.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

  C.房地产交易市场。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

  D.商品销售市场。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
房屋使用权的转让。

  E.房地产金融市场。

  F.涉外房地产市场。

?   (5)技术和信息市场   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
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

  (6)期货市场   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
广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

  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公平的收入分配;
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

  (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

  (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

  (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互质问题。

  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斗私批修”、“大批判”的错误作法。

  2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22、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

  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第三部分 法律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
促进作用;
保障作用;
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
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
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
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
(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
(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
(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
(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6)行政规章;
(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
(2)行政法;
(3)民法;
(4)婚姻法;
(5)经济法;
(6)劳动法;
(7)环境法;
(8)刑法;
(9)诉讼法;
(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
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
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
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
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
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治原则;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2)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5)以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作为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

  (6)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目标。

  (7)以宪法为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

  7、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   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邦联是几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基本共同目的结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邦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不是国家主体。联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其基本特征有:
  (1)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联邦与各成员国的关系,各成员国以下的政府才是地方政府。

  (2)联邦与各成员国的权力及相互联系多由宪法或法律规定。

  (3)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可以有自己的宪法。

  (4)除联邦国籍外,有的国家的各成员国公民还可以有自己的国籍。

  (5)各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外交权。

  8、国家机构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重大国家事项,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合法性,对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主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其主要职权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家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件和重要协定。

  (3)国务院   组成: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委员会。

  (4)中央军事委员会   组成:主席、副主席、委员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三年。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主管理地方财政;
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9、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上的“行政”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
其他规范性文件;
国际条约、惯例。

  10、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
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

  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平等适用法律规范;
符合自然规律;
符合社会道德。

  行政应急性原则   11、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从属法律性;
裁量性;
单方意志性;
效力先定性;
强制性。

  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A.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
B.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C.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D.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规定。

  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A.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B.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C.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
D.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E.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A.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
B.行政行为不适当。

  12、行政法概念及渊源   行政法上的“行政”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行政法的渊源指行政法规范和原则表现形式,分为一般渊源和特殊渊源。

  一般渊源:①宪法;
②法律;
③行政法规;
④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⑤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特殊渊源:①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
②具他规范性文件;
③国际条约、惯例。

  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
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

  (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平等适用法律规范;
符合自然规律;
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

  (3)行政应急性原则:存在明确无识的紧急危险;
非法定机关行使了紧急权力,事后应由有权机关予以确认;
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受有权机关的监督;
应急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范围内。

  14、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行政立法权;
②行政决策权;
③行政决定权;
④行政执行权;
⑤行政强制执行权;
⑥行政命令权;
⑦行政处罚权;
⑧行政司法权。

  行政职责主要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符合法定目的,遵守法定程序。

  15、行政行为的效力与特征   行政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

  行政行为的特征: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16、行政法律行为成立与无效的条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①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
②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权的权限范围;
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④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行为的无效条件:①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②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③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
④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⑤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①行为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示有权国家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
②有权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
③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获得的一切均应返回相对方;
所加予的一切义务均应取消;
对相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均应赔偿。

  17、行政立法的程序与原则   根据国务院《行政法制定程序暂行条件》规定及近年来的立法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包括:①规划;
②起草;
③征求意见;
④审查;
⑤通过与签署;
⑥发布与备案。

  行政立法的原则:①依法立法原则;
“依法”中的法指宪法和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立法民主原则;
③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行政立法的分类:
  (1)依据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一般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

  (2)依据立法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3)依据立法内容、目的不同,可分为执行性、补充性、试验性立法。

  18、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征收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的主要内容:①税收征收;
②建设资金征收;
③资源费征收;
④排污费征收;
⑤管理费征收;
⑥滞纳金征收;

(2)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的分类:①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
②以许可的程度为标准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
③以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条件的许可;
④以是否附加履行义务为标准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许可;
⑤以其存续时间为标准分为长期许可和附期限许可;
⑥以许可的内容为标准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3)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的形式:①确定;
②认可;
③证明;
④登记;
⑤批准;
⑥鉴证;
⑦行政鉴定。

(4)行政监督 (5)行政处罚   19、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相互之间或者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一致以明确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现实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管理目标为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0、行政程序的概念及原则   行政程序是提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和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法定原则;
相对方参与原则;
效率原则;
程序公正原则。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
公开调查制度;
通知制度;
说明理由制度;
听证制度;
时效制度;
职能分离制度;
辩论制度;
回避制度;
行政救济制度。

  21、行政违法及其分类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1)根据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主体的违法与行政相对方的违法。

  (2)根据行为的方式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

  (3)根据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

  22、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
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返还权益;
恢复原状;
停止违法行为;
履行职务;
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
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
行政赔偿等。

  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
行政赔偿。

  行政相对方承担行责任的具体方式有: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接受行政处罚;
履行法定义务;
恢复原状,返还财产;
赔偿损失等。

  23、行政赔偿案件处理程序及特点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收到受害人的赔偿请示书后,应首先对书中陈述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审查和确认,自赔偿义务机关收到审请之日计算,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二个月)不予赔偿或赔偿请示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时,赔偿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赔偿案件与其他行政案件的区别:(1)赔偿诉讼不能直接单独向法院提起;
(2)赔偿诉讼当事人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分担举证责任;
(3)赔偿诉讼可适用调解;
(4)赔偿诉讼中法院的司法权不受特别限制;
(5)在赔偿诉讼中,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到任何费用。

  24、行政复议基础知识   行政复议的原则:合法原则;
公正原则;
公开原则;
及时原则;
便民原则   可提起行政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或者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能通过行政复议途径解决。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5、行政复议程序   (1)复议申请   复议申请期限为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行政复议的受理   行政复议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进行审查,决定不予受理时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受理日期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计算。

  复议申请人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复议案件的审理   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受理日起七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在十日内做出书面答复,并提交相关材料。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个人收集证据。

  行政复议决定做出前,申请人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除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4)做出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做出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26、行政诉讼基本知识   行政诉讼特有基本原则:(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2)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
(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4)不适用调解原则;
(5)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
(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行政诉讼管理的分类主要有:
  (1)级别管辖:基层、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   (2)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共同地域管辖   (3)裁定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转移管辖   行政诉讼参加人有: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

  第一审程序中无论哪一级人民法院,都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一律实行公开审理,不能书面审理,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应一律公开审理,并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做出一审判决,如延长判决,需上级法院批准;
二审判决时间在二个月内。

  27、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决定   行政诉讼判决可分为:(1)维持判决;
(2)撤销判决;
(3)履行判决;
(4)变更判决;
(5)行政赔偿判决;
(6)确认判决。

  撤销判决适用的五种情形指具体行政行为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行政诉讼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针对行政诉讼的程序性问题所作出的裁判。

  行政诉讼决定是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过程中就判决、裁定以外所涉及诉讼的事项作出的司法处理,其范围是:(1)有关管辖;
(2)关于诉讼期限;
(3)关于回避事项;
(4)有关再审案件;
(5)在司法实践中也会遇到《行政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的事项,如指定法定代理人,确定不公开审理,承担诉讼费用等,这些事项往往以决定方式作出处理。

  28、犯罪的基本知识   犯罪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犯罪的阶级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

  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刑事违法性;
(3)应受刑罚处罚性。

  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29、刑罚中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主要分为:
  (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的刑罚,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2)拘役,对犯罪分子就近予以监禁,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3)有期徒刑,除《刑法》第55条、第69条规定外,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4)无期徒刑。

  (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30、刑罚的具体运用   (1)量刑,其一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累犯,普通累犯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特殊累犯是指两次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3)自首和立功,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二十年。

  (5)缓刑,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运用的一项制度,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

  (6)减刑,有期徒刑不能少于二分之一,无期不能少于十年。

  (7)假释,必须是已执行了一定的刑期,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刑罚二分之一以上;
判处无期的,实际执行十年以上。累犯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十年以上刑罚的不得假释。

  (8)时效   31、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   贪污贿赂罪包括以下罪名:(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行贿罪;
(5)向单位行贿罪;
(6)介绍贿赂罪;
(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8)隐瞒境外存款罪;
(9)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渎职罪的种类:(1)滥用职权罪;
(2)玩忽职守罪;
(3)徇私舞弊罪;
(4)泄露国家秘密罪;
(5)徇私枉法罪;
(6)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
(7)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8)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
(9)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32、民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2)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

  (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4)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

  (5)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33、法人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特征:(1)独立的社会组织;
(2)具有独立的财产;
(3)承担独立的责任。

  34、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年,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如不具备,便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它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1)实质要件。《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2)形式要件:《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主要有:①口头形式;
②书面形式;
③默认形式   35、物权与所有权   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物权按不同特点可分为:①所有权与其他物权;
②主物权与从物权;
③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④准物权。

  财产所有权所具有的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所有权是惟一完全的物权。

  债终止的原因或方式有:履行、抵销、提存、双方协议、混同、公民死亡或法人终止。

  36、合同法相关基本知识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而是适用其他法律规定。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⑤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效力未定合同: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
②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③无权处分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经追认权人追认后,自始有效,否则,自始无效。

  37、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亦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在内的民事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包括:
(1)它是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内容的一种民事权利;

(2)它的客体必须是有能为人感知的客观表现形式和首创性、新颖性;

(3)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著作权中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①发表权;
②署名权;
③修改权;
④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再现作品获得报酬权;
二是演绎权。

38、人身权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格权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法人为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法人亦有)。身份权包括:公民的荣誉权、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和发表权,监护权,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

保护人身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①停止侵害;
②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③赔礼道歉;
④赔偿损失。

39、财产继承权 继承制度中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原则;
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
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
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0、诉讼时效 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
④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41、公司法的概念及原则 公司是指按照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按照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不同划分为五类: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公司法的原则: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
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公司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
设立公司和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公司必须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保障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

42、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定 成立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

债券发生法定条件: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水平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4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规定 外国公司属于外国法人,其中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44、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规定 设立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产品为社会所需要;
有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的必要条件;
有自己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
有明确的经营范围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企业可基于下列原因之一终止:违反法律、法规被责令撤销;
政府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解散;
依法被宣告破产及其他原因。企业终止应当进行清算并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45、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设立合伙企业需要的条件: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有书面合伙协议;
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有合伙企业的名称;
有经营的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合伙企业进行清算前,合伙人不得请示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可以向合伙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数额。

  46、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经营企业,必须经国家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且要保证外商投资比率不少于25%,董事会是合资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属于契约式的合营企业,中外合作者按合同中约定的比例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
(2)中外合资企业都是中国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则无此限制。

  外商独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为其他责任形式。

  47、市场管理法   (1)反垄断法律制度   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垄断类型:行业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   违反垄断法的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三种类型。

  (2)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方要包括经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形式。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四个产品质量方面的国际公约:《关于产品质量适用法律的公约》、《使成员国产品责任法互相接近的指示草案》、《关于人身伤害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关于对有缺陷产品的责任指令》。

  (5)证券法律制度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证券市场的主体:证券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的服务机构、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

  (6)票据法律制度   《票据法》中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

  票据行为是以发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为目的所实施的要式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等。

  (7)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48、宏观调控法基本知识   我国现有已制定和颁发的能源法律制度主要有:《电力法》、《煤炭法》、《节能法》。

  财政法在理论上由财政管理体制法、财政收支管理法、财政活动程序法构成;
在立法实践中,财政法包含了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和转移支付法。

  在我国税收体系中,税收各类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特定行为税和资源税;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则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等方面。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特征。

  会计法的原则:真实、完整、合法;
审计法的原则:依法审计原则、独立审计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强制性原则、保守秘密原则。

  对外贸易法的原则: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依法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坚持平等互利;
准许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49、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
国家、用人单位、个人责任分担的原则;
基本社会保障与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保障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主要分为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优抚安置法。

  我国社会保险法包括医疗、疾病、失业、老年、工伤、生育、伤残和遗属八个项目。

  优抚安置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优待是指对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发给由群众负担的优待金;
抚恤是国家对伤残人员和牺牲、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物质抚慰形式,包括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
安置是提对复员退休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

第四部分  行政管理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
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
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
外交职能;
治安职能;
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
发展教育;
发展文化事业;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
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
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
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5、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
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6、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
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

  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
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7、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8、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
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
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9、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

  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
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
机构管理;
人员管理。

  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

  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10、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
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
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
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
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
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
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
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
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
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
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
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
人员编制要精干;
办事程序要简化。

  (6)依法设置原则   11、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
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
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

  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
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
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

  12、1998年机构改革目标与原则   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
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
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13、垂直管理部门   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

  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第一阶段1984-11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这一阶段主要以研究、草拟、修改公务员法规为重点,以克服传统人事行政弊端为背景,以实现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落脚点。

  第一阶段可分为如下三个小阶段:1982-1986年,制定《国家行政槎 作人员条例》;
1986-19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分别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形成了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法规;
1989-1993年,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的精神,先后在审计署、海关总署、环保局、税务局、统计局、建材局6个部门和**、**两个市进行试点,并于1993年8月14日正式颁布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第二阶段以全面施行、分步推进、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的法规为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为背景,以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为落脚点。1993-1996年,根据统筹规划、从上而下、由易到难的原则,积极而稳妥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务员制度。

  1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1)同西方文官制度比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搞“政治中立”;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同传统人事制度比较:具有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具有比较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具有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16、国家公务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已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国家公务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公务员队伍学风: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民主研讨,求真务实。

  当前在业务精通方面普遍缺乏敬业乐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高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上的高标准与道德品质上的高境界;
理论素养与知识运用上的高水平;
廉政勤政建设上的高风尚、高效率;
业务上的精通;
身心上的健康。

  专业化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身份职业化、职业专门化、知识与能力专业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科学决策与有效执行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学习创新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表达能力。

  17、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

  18、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上述几个原则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一,公开是竞争的前提,平等是竞争的保证,择优是竞争的目的,考度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的基本竞争方式。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在试用期内应接受培训;
省以上政府工作部门按照特殊规定录用无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应当安排在基层工作一至二年;
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可以原岗位上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半年,也可调换岗位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9个月,期满仍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19、受纪律处分的公务员考核办法   受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的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但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党内严重警告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因其他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定评语不定等次。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
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
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公务员,可以参加考核,但在其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相应按上述办法处理。

  20、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及权限   公务员奖励的种类有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五种形式。其具体的权限为:
  嘉奖、记三等功,由县(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设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记二等功,由市(地)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记一等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经本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21、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及种类   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依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
适用行政纪律一律平等;
行政处分的轻重与国家公务员违纪行为应承担的纪律责任相适应;
惩前毙后,治病救人,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六种。根据违纪行为的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责任大小,参照本人的一贯表现和认错态度,区别对待:对于违反行政纪律情节较轻,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对违反纪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记大过、降级;
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任现职的,给予撤职;
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在政府任国家公务员的,给予开除。

  22、公务员处分的权限   (1)给予国务院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和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须报国务 院批准。

  (2)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的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须先由本级人大罢免或人大常委会免职,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在罢免和免职前,国务院认为必要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职务。

  (3)给予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任命的正副司局长包括相当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由本部门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4)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报国务院备案,给予这些国家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先由本级人大常委员免职,再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23、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   警告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半年;
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一年;
撤职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两年。被处分人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

  24、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原则和类型   根据: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职位的需要。其原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公务员培训类型主要有:
  (1)新录用人员培训。在试用期间进行,不少于10天。

  (2)晋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

  (3)专门业务培训。

  (4)更新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7天。

  25、国家公务员辞退制度   有五种情形之一的:连续两年不称职的;
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
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编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应当辞退。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低于国家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辞退费,工作连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发三个月;
连续满四年,发四个月;
连续满两年以上,每增一年增发一个月,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辞职的公务员不能领这部分费用。

  2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
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
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28、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   (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
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
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
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9、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

  (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

  (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30、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
进行人力安排;
进行物力安排;
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31、行政协调的分类   (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
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
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

  (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
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
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
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

  (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
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32、行政监督   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行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女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

  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

  33、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
审查政府的法规、规定和命令;
质询和询问;
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
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为: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监督、监所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有:提出批评和建议;
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
信访监督;
新闻宣传,舆论曝光;
民主协商。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   1、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
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
②单一集中;
③以意役法;
④片言居要;
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
设置线索;
安排层次;
划分段落;
设计开头与结尾;
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
②喻证法;
③类比法;
④对比法;
⑤反驳法;
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
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③具有规范的体式;
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奖惩有关人员;
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发布规章;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
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
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
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年),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
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一行,3号或4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一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
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
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

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4号或小4号仿宋体。

7、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二稿”“三稿”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
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9、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
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
三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
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
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1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11、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
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
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
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
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1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
(3)全面技师原则;
(4)时效原则;
(5)集中统一原则;
(6)党政分工原则;
(7)保密原则;
(8)简化原则   1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   外收**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

  启封。外收**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

  内收**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

  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1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

  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

  1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

  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
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
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
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 一、政治理论知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在“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中,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 改善民生? B 发展经济? C 缩小收入差距 D 增加农民收入 2.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最多的省是哪个?(? ) A 河南? B 广东? C 山东 D 四川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 A.社会是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B.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4.下列诗句中,与“风定花尤落,鸟鸣山更幽”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九**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一古训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变化总是从质变开始的,质变引起量变 C.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相互包含的 D.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相互区别的 6.党的群众路线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A.从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7.建设和谐文化,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 C.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平衡 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同步 8.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示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新文化运动 9.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点战线??????? B.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根据地建设?????? D.党的建设、统一战争、武装斗争 1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B.国民革命战争 C.解放战争?????? D.土地革命战争 11.毛泽东系统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著作是() A.《矛盾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邓小平指出,毛泽东的最伟大的功绩是() A.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B.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C.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D.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13.将邓小平理论明确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4.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1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科学地回答的时代课题是() A.怎样立党为分、执政为民??????????? B.怎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7.“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其最终的体现是代表() A.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时代发展的潮流 18.现阶段以劳动者的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1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民主集中制 20.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 C.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1.在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民主政治???????????? B.加强法律建设 C.加强文化建设???????????? D.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各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各民族相互团结 2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 A.首要问题????????? B.根本问题 C.关键问题????????? D.核心问题 24.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民主集中制 C.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25.我国现阶段对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争取和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二、法律基本知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26.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B.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利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宪法?????????? B.国际条约 C.基本法律?????? D.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2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是()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的储蓄和其他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C.公民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不受侵犯 D.公民的房屋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29.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街道办事处??????? B.乡政府 C.自治县??????????? D.村民委员会 30.在我国行使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置职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务院 31.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位于**省**市的某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则有权对该企业用限期治理决定的是() A.**省人民政府???????? B.**省环境保护局 C.**市人民政府???????? D.**市环境保护局 32.2000年1月20日,刘某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一种不锈钢衣架外观设计专利,同年7月10日获得授权。正常情形下,刘某的该项专利的有效期是() A.2010年1月19日???????? B.2010年7月9日 C.2020年1月19日???????? D.2020年7月9日 33.17岁的中学生小强未经其父母同意,将家中的MP3送给好友小丽,该行为在民法上是() A.有效民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4.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为() A.法定代理人??????????? B.法定代表人 C.指定代理人??????????? D.委托代理人 35.甲企业和乙企业设立的丙有限公司向银行贷款200万元到期无力偿不定期,银行诉之法院。经审理查明,甲、乙各应当出资100万元但均未实际投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是独立法人,应当独立承担责任,与甲、乙无关 B.由丙先承担不足部分由甲、乙按出资比例补充 C.甲、乙作为丙的股东,应当在出资虚假的范围内直接承担有限责任 D.甲、乙作为丙的股东,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6.某市H县国税局针对A企业的偷税行为作出罚款2万元的处罚决定,若A企业不服,则有权受理其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是() A.H县人民政府????????? B.某市国税局 C.H县国税局??????????? D.某市人民政府 37.甲、乙、丙、丁欲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一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的股份有限公司,依据法律规定,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 A.100万元??????????? B.200万元 C.300万元??????????? D.350万元 38.王某持有政府债券和股票,同时在银行有若干储蓄,其中属于《证券法》调整的“证券”是() A.股票、公司债券????????? B.银行存单、公司债券 C.股票、政府债券????????? D.银行存单、政府债券 39.工程师赵某居住的小区多次出现入室盗窃现象,其便在自己的住宅内安装了报警和防卫装置。某日,赵某外出,开通了报警和防卫装置。当时,周某撬门侵入赵某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中受伤,经鉴定周某的伤为轻伤。赵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A.过失伤害罪????????????? B.故意伤害罪 C.正当防卫??????????????? D.防卫不适时 40.甲乙共同谋杀丙,策划好作案细节后甲准备了凶器两把匕首,乙选择好了作案时间。行动当天,甲因严重腹泻未能前往地点,乙独自一人用甲准备好的匕首杀死了丙。以下关于甲、乙二人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甲是犯罪中止,乙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C.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甲是犯罪未遂,乙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D.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甲是犯罪预备,乙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41.朱某为某离婚诉讼案件的主审法官,在案件的审理中故意偏袒一方,不顾事实和法律,多判给其中一方当事人价值10万元人民币的财产。朱某的行为() A.构成徇私枉法罪????????????????? B.构成滥用职权罪 C.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D.不构成犯罪,应作违纪处理 42.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A.蒋某偷了一辆价值180元的自行车,1年后被公安机关发现 B.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C.王某把入室抢动的黄某捆绑起来,4小时后,将黄某押送到30公里外的派出所 D.建筑工人高某与三个同伴发生争执,用砖块将其中一人砸成重伤 4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审判人员回避的决定,错误的是() A.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B.审判长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C.审判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D.陪审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44.某超市保安孙某在值班时,认为市民陈某价盗超市物品,并将陈某打伤。为此,陈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超市赔偿。法院审理这一案件时,不予考虑责任构成的条件是() A.超市的主观过错??????????????? B.侵权的损害事实 C.侵权行为的违法性????????????? D.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5.某县人民法院院**某在接待群众来访的过程中,发现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份判决确有错误,必须提交() A.本院原审合议庭处理????????????????? B.本院重新组成的合议庭处理 C.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处理????? D.本院审判委员会处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46~50题。

小陈向老高借款10万元,约定1年内偿还,利率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3倍。小陈给老高打了欠条。为了确保借款的回收,老高还要求由裘某担任保证人,全额担保借款及利息的偿还。裘某答应了老高的请求,与其签订了保证合同。老高急等用钱,就将对小陈的债权转让给了老陈。

46.此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高于银行的同期利率,对该合同的效力应当认定为() A.合同无效?????????????????????????????????????????? B.合同中的利率条款无效 C.合同的利率条款修改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后有效???????? D.合同有效 47.在债权转让后,就裘某的保证责任,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裘某只对老高负保证责任?????????????? B.裘某只对老陈负保证责任 C.裘某不再对任何人负保证责任?????????? D.裘某对老高和老陈各负一半的保证责任 48.就债权的转让而言,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老高只需将欠条交给老陈些单位???? B.老高只需与老陈达到债权转让协议 C.老高必须通知小陈???????????????? D.老高不需要通知小陈 49.若老陈不慎将欠条遗失,其对小陈的债权应当认定为() A.小陈的债务消灭????????? B.小陈的债务没有变化 C.小陈不必支付利息??????? D.小陈的债务减半 50.假定在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则有关裘某保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B.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C.承担50%的责任?????????? D.不承担责任 三、科学技术知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5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中叶的三大自然科学发现。它们是() A.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电磁理论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电磁理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电磁理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原子理论、电磁理论 52.被誉为“数学之神”和“力学之父”的古希腊学者是() A.欧几里得????????????? B.阿基米德 C.亚里斯多德??????????? D.柏拉图 53.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54.拉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序幕的是() A.牛顿力学和哥白尼日心说???????????? B.道尔顿原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C.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 D.系统论和耗散结构论 55.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特征依次为() A.电气化、信息化、数字化????????? B.信息化、机械化、电气化 C.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D.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 56.在科学史上,取代燃素学说的理论是() A.氧化学说??????? B.热动学说????????? C.热素学说??????? D.分子学说 57.SARS病毒研究属于() A.现代生物技术????????????? B.绿色技术 C.信息技术????????????????? D.复杂性科学 58.以下属于生物技术的是() A.眼角膜移植????????????? B.人工合成胰岛素 C.克隆技术??????????????? D.心脏搭桥技术 59.看见闪电后3秒钟听到雷声,表明闪电离你有() A.0.6公里??????????? B.1公里左右 C.0.8公里左右??????? D.1.2公里左右 60.以下山脉中成为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的是() A.秦岭?? B.祁**???? C.天山???? D.大巴山 61.发展无氟电冰箱的原因是氟利昂会()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造成空气污染 62.不属于现代大地构造理论的是()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破坏臭氧层??????????? D.造成空气污染 63.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A.从无机物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物分子物质 B.从有机物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物分子物质 C.从有机物高分子物质形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64.“神舟六号”在轨道上正常飞行处于失重状态时,以下观察中不能如地面上一样进行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B.用弹簧秤测物重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放大镜看物体 65.我国登月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显示我国的实力????????? B.以空间技术带动产业结构提升 C.赶超发达国家??????????? D.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四、管理学知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66.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于1911年出版的管理学著作是() A.《科学管理原理》??????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工作与人性》???????? D.《个性与组织》 67.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 A.双因素激励理论????????????? B.动态平衡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X理论和Y理论 68.坚持和贯彻统一指挥原则、等级原则、协作原则、整体效应原则及信息反馈原则等所体现的是() A.科学管理原理????????? B.动态管理原理 C.系统管理原理????????? D.人本管理原理 69.评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是() A.绩效???????????? B.效果 C.效率???????????? D.管理对象的满意度 70.人本管理原理的思想基础是认为人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行政人” 71.在管理职能的各种划分法中,一直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是() A.领导与计划??????????? B.领导与组织 C.组织与控制??????????? D.计划与控制 72.下列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和技术性的是() A.组织职能???????? B.计划职能 C.控制职能???????? D.领导职能 73.管理的环境和条件是() A.管理者所管理的组织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管理者所管理的组织的内部状况 C.管理者所面临的被管理者的状况 D.管理者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状况 74.组织工作的具体程序是() A.确定组织目标、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人员配备 B.确定组织目标、人员配备、组织调整与变革 C.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人员配备、组织调整与变革 D.确定组织目标、设计组织机构和机构、组织调整与变革 75.行政职位设置的主要依据是() A.权力分配??????????? B.人的条件 C.行政层级??????????? D.管理和服务的内容 76.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 A.创新????? B.反馈???? C.改革??????? D.评估 77.在人才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自学能力??????????? B.创造能力 C.分析判断能力??????? D.社会活动能力 78.从管理学角度说,决策的过程是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 A.搜集整理的行为过程???????? B.比较分析的行为过程 C.优化抉择的行为过程???????? D.对照取舍的行为过程 79.领导艺术的特点是() A.突破性和创造性、非模式化和非规范性、随机性和灵活性 B.突破性和创造性、非模式化和非规范性、标准性和规范性 C.非模式化和非规范性、随机性和灵活性,标准性和规范性 D.突破性和创造性、随机性和灵活性、标准性和规范性 80.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使其改变行为方向。这种激励是() A.内激励???? B.外激励???? C.正激励?????? D.负激励 81.管理者的能力与管理幅度之间成() A.正比例关系?????????? B.有时成正比例有时成反比例关系 C.反比例关系?????????? D.不成比例关系 82.一个组织内下级对上级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思想,该组织的领导作风是属于() A.民主式?? B.放任式??? C.自由式??? D.专利式 83.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基于() A.协调的需要????????? B.分工的需要 C.心理的需要????????? D.合作的需要 84.管理的一般方法是() A.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科学方法 B.经济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教育方法 C.经济方法、科学方法、教育方法、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教育方法、科学方法、法律方法 85.办公室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A.综合协调工作、行政监督工作、日常工作和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B.综合协调工作、辅助决策工作、日常工作和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C.行政监督工作、机关财务工作、日常工作和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D.辅助决策工作、机关财务工作、日常工作和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86~90题。

许多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往往存在这样一些类似情况:企业的老总老是在抱怨员工工作责任心不强,办事一点儿也不积极,坐等上级布置工作,自己由于要不断地发布命令和指挥大家做事而忙得团团转,可企业中总有很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人干,甚至连老总明确做出指示的有些事情好像也总是不能按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
而员工们则抱怨说企业里的分工太不明确,职责界限也不清楚,导致大家只能被动地听指示,上级说一件事情自己就去做一件事情,上级没有交代事情的时候,好一点的员工会自己随便找点儿事情做做,而差一些的员工则在喝茶、聊天、看报纸中消磨时光。员工们的理由也是很充分,有时候自己干多了不仅不落好,而且反倒有可能让自己的上司和本部门或其他部门的同事不高兴,谁知道你干的事情是否是别人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呢? 86.企业组织的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管理幅度越小,管理的层次() A.越少????? B.越多????? C.可能多也可能少???? D.不变 87.工作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任务,即() A.工作描述、工作要求??????? B.工作名称、工作职责 C.工作能力、工作要求??????? D.工作描述、工作职责 88.依据个体的经验判断,把所有待评价的职务依序排列,由此确定每种工作的价值的方法是() A.因素分解法????????????????? B.因素比较法 C.排序法?????????????????????? D.评分法 89.工作描述的内容包括() A.在该职位上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年资 B.在该职位上员工的考核要点及工作表现 C.在该职位上员工实际工作业务流程及授权范围 D.该职位应有的工作职责、工作条件及工作关系 90.为使分配公正合理,必须将每一职务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贡献和地位,进行客观、准确、数量化的评估并加以排序。这种职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 A.绩效评估式?????????????? B.职务评价 C.人员的选拔与使用???????? D.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五、公文写作知识(本大题每题1分,共10分) 91.公文处理程序中的核心工作是() A.公文收文??????? B.公文起草 C.公文发文??????? D.公文审核 92.公务文收的抄送机关是指() A.所有同级机关、部门 B.上级主管机关、部门 C.需要了解此份公文内容但不负责答复办理的机关 D.需要了解此份公文内容,并帮助答复办理的机关 93.一份标题为《关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的文件,其主题的正确写法是() A.人事? 任免? 通知 B.任免? 职务? 通知 C.任免? 人事? 通知 D.职务? 任免? 通知 94.下列关于函的表达错误的是() A.从往来关系上可分为发函(致函)和复函两种 B.从函件形式上可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 C.公函和便函都是处理公务的信件 D.公函和便函必须使用规范化文头和编号 95.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求备案、答复查询的() A.陈述性公文??????? B.请示性公文 C.知照性公文??????? D.上报性公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96~100题。

关于更改校名的×× 市教育局:
??? 我校原名为××市育才中学,“文革”中改为**中学。……为弘扬我校的传统,树立名校品牌形象,经研究决定,立即将我校校名恢复为××市育才高级中学。

??? 特此报告,请审阅。

××市**中学(章) 二00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 主题词:××? ××? ×× ??? 抄送:市委、市政府、全市各中学 96.该公文标题中××,应该写成() A.决定??? B.报告??? C.请示??? D.意见 97.该公文标题中的发文事由“更改校名”写法不规范,正确写法应该是() A.请示同意更改**中学校名????? B.申请更改××市育才中学校名 C.**中学更名????????????????? D.将校名改为××市育才中学 98.该公文不该缺少的格式要素是() A.秘密等级??????? B.发文字号 C.紧急程度??????? D.附件 99.该公文应该删除的格式要素是() A.主送机关??????? B.印章 C.主题词????????? D.抄送机关 100.下列对该公文正文的修改,错误的是() A.删除“决定”两字 B.将“立即”改为“拟” C.将“特此报告,请审阅”改为“以上请示,请批准” D.将“特此报告,请审阅”改为“以上请示,请批复” 参考答案 一、政治理论知识 1.A??? 2.B??????? 3.C??????? 4.B??????? 5.A 6.C???? 7.C??????? 8.B??????? 9.D??????? 10.B 11.D??? 12.D?????? 13.C?????? 14.C?????? 15.A 16.C??? 17.A?????? 18.B?????? 19.B?????? 20.D 21.D??? 22.C?????? 23.B?????? 24.D?????? 25.A 二、法律基础知识 26.C??????? 27.D??????? 28.A???????? 29.D??????? 30.A 31.A??????? 32.A??????? 33.C???????? 34.B??????? 35.C 36.B??????? 37.B??????? 38.A???????? 39.B??????? 40.A 41.C??????? 42.D??????? 43.B???????? 44.C??????? 45.D 46.D??????? 47.B??????? 48.C???????? 49.B??????? 50.B 三、科学技术知识 51.B????? 52.B?????? 53.A?????? 54.C??????? 55.C 56.A????? 57.A?????? 58.C?????? 59.B??????? 60.A 61.C????? 62.D?????? 63.D?????? 64.B??????? 65.B 四、管理学知识 66.A?????? 67.C????? 68.C???????? 69.A?????? 70.B 71.D?????? 72.A????? 73.D???????? 74.D?????? 75.D 76.B?????? 77.B????? 78.C???????? 79.A?????? 80.D 81.A?????? 82.D????? 83.C???????? 84.B?????? 85.B 86.B?????? 87.A????? 88.C???????? 89.C?????? 90.B 五、公文写作知识 91.A?????? 92.C????? 93.D???? 94.D???? 95.A 96.B?????? 97.C????? 98.B???? 99.D???? 100.C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综合基础知识》试卷 一、政治理论知识 (本部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B.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 A.又快又好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又好又快发展 3.“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了()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C.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与由折性的统一??????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5.“坚持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因为()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A.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只是相对的 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对同一认识对象可以有多种真理性的认识 D.真理的标准只是相对的 7.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是() A.哲学?????????????????? B.宗教 C.政治法律思想?????????? D.道德 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社会基本矛盾???????? B.生产方式 C.阶级斗争???????????? D.生产力 9.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示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0.今年是“八一”**起义80周年,**起义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贺龙、瞿秋白???????? B.周恩来、贺龙、叶挺 C.周恩来、叶挺、瞿秋白???????? D.瞿秋白、贺龙、叶挺 11.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建立??????? D.共产党的建设 12.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B.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党的建设 C.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D.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13.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矛盾 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15.将邓小平理论明确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科学地回答的时代课题是() A.怎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怎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8.“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其最终的体现是代表() A.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时代发展的潮流 1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和先进性 20.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状况???????????? B.物质利益的差别 C.商品经济的存在???????? D.劳动就业的需要 22.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前效形式,这种配置主要是通过() A.对外出口来实现的????????? B.政府宏观调控来实现的 C.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D.扩大内需来实现的 23.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国有经济?????????? B.合作经济 C.公有民营?????????? D.股份制 2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C.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D.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5.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工程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普及群众文化 C.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D.发展高新技术 26.在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民主政治????????? B.加强法制建设 C.加强文化建设????????? D.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各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各民族相互团结 28.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核心是() A.资源节约?????????????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资源综合利用????????? D.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2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艰苦奋斗 C.密切联系群众???????? D.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0.我国现阶段对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争取和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二、法律基本知识 (本部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31.下列关于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B.任何国体均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C.国体从属于政权组织形式 D.只有借助于政权组织形式,国体才能外化出来 3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联邦制????????????? B.邦联制 C.复合制????????????? D.单一制 33.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B.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坚持工人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4.以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是() A.《行政复议法》????????????? B.《刑法》 C.《国务院组织法》??????????? D.《宪法》 35.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包括() A.总理、副总理、秘书长 B.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 C.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审计长、秘书长 D.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36.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是()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的储蓄和其他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C.公民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不受侵犯 D.公民的房屋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37.下列关于特别行政区法律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 B.特别行政区是国家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C.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特别行政区享有国防权和外交权 38.张某因缺乏专业知识,误将家中明代的红木家具按一般家具价格卖给了收藏家李某,该买卖合同属() A.有效合同????????????????? B.无效合同 C.可撤销合同??????????????? D.效力待定合同 39.下列不能投资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主体是()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李三??????????? B.国家独资公司 C.张三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D.某公司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40.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对汇票的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不包括() A.出票人?????????? B.见证人 C.背书人?????????? D.承兑人 41.甲、乙、丙、丁欲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一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的股份有限公司,依据法律规定,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 A.100万元??????????? B.200万元 C.300万元??????????? D.350万元 42.张某之父与某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约定险种为养老保险,指定受益人为张某。下列不属于该保险合同的当事人的是() A.张某?????????????? B。张某之父 C.保险公司?????????? D.张某之父的法定继承人 43.以下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最高奖金额为5000元的有奖销售??????? B.低于成本价格销售鲜活商品 C.政府限定外地产品进入本地???????????? D.政府以竞标方式采购商品 44.下列产品中能够适用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是() A.甲自产自用的木椅???????? B.乙销售的木椅 C.丙自建自用的木屋???????? D.丁销售的木屋 45.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可以不包括() A.销售商名称和地址????????????? B.产品名称 C.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D.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46.1989年11月出生的董某,2006年5月在王某(1988年9月出生)、苏某(1988年12月出生)的带领下参与盗窃,共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4800余元。董某分得800元,王、苏各分得2000余元。案发后,董、王、苏三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A.董、王、苏三人的犯置情节显著轻微,宣告元罪 B.董、王、苏三人的犯罪情节轻微,判处拘役同时宣告缓刑 C.董宣告无罪,王、苏二人宣告免予刑事处罚 D.董宣告免予刑事处罚,王、苏二人宣告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47.律师张某接受委托,作为盗窃案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辩护律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张某不可以查阅、摘抄、复制的关于李某的案卷材料是() A.逮捕证??????????????????? B.甲和乙二人证明李某盗窃的证人证言 C.批准逮捕意见书??????????? D.起诉意见书 48.范某系甲市A区某酒店经理,住该市B区。某日晚美籍华人谢某的酒店用餐,将包遗忘在酒店,内有近3万元现金。谢某回宾馆后即意识到包遗忘在范某的酒店,于是找到范某,向其索要。范某将包据为已有,但谎称并未见到包,拒不交出。该案一审管辖法院应当是() A.甲市A区人民法院?????? B.甲市B区人民法院 C.甲市中级人民法院?????? D.甲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基层人民法院 49.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中作出的裁定是针对() A.程序问题???? B.实际问题 C.特定事项???? D.实际和程序问题 50.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A.治安拘留????????? B.司法拘留 C.刑事拘留????????? D.拘投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51~55题。

荀某曾于2004年2月8日从张某处借得人民币1万元,当时答应1年以内偿还,但是过期后一直没有偿还。张某于2007年3月10日正向法院起诉荀某,要求其返还这1万元,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51.假定到起诉之前,张某碍于情面一直没有讨要过。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法院将支持张某的全部请求 B.法院将驳回张某的全部请求 C.法院将判定荀某支付本金1万元,但不必支付利息 D.法院将判定荀某支付利息,但不必偿还本金1万元 52.假定有证据表明,起诉1年前张某曾私下向荀某追讨过。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法院将支持张某的全部请求 B.法院将驳回张某的全部请求 C.法院将判定荀某支付本金1万元,但不必支付利息 D.法院将判定荀某支付利息,但不必偿还本金1万元 53.假定荀某曾经于债务到期当日向张某偿还4000元,并表示将尽快偿还余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法院将支持张某的要求偿还6000元本金以及相应利息的请求 B.法院将驳回张某的要求偿还6000元本金以及相应利息的请求 C.法院将判定荀某支付本金6000元,但不必支付利息 D.法院将判定荀某支付利息,但不必偿还本金6000元 54.假定起诉之前,双方均未采取过任何行动来促成债务的清偿。接到起诉状后,荀某立刻偿还了本金和利息。但在张某撤诉后,荀某后悔,想将已经偿还的钱款要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荀某有权要回全部钱款 B.荀某可以要回利息,但无权要回本金 C.荀某有权要回一半的钱款 D.荀某无权要回全部钱款 55.假定张某普于此次起诉前一年就相同的纠纷提起过一次诉讼,但考虑到不便撕破脸皮,于是本起诉后不久就撤诉了。那么() A.法院将支持张某的全部请求 B.法院将双回张某的全部请求 C.法院将判定荀某支付本金1万元,但不必支付利息 D.法院将判定荀某支付利息,但不必偿还本金1万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56~60题。

丁某与被害人马某系某制衣公司的职工。一日,丁某与马某进行玩笑性质的打闹。因为对马某没完没了的玩笑感到讨厌,正在工作台上裁剪衣服的丁某随手拿起一把小剪刀向站在其身后一米远的马某投了过去,不料剪刀扎入了马某腹部,致使马某的脾脏破裂,送医院后马某的脾脏被摘除,法医鉴定为重伤。

56.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丁某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故意伤害罪 C.过失致人重伤罪????? D.单纯的民事侵权 57.从认识能力的角度分析,丁某对投掷剪刀扎伤马某的后果() A.应当预见但未能预见?????? B.应当预见也已经预见 C.应当预见也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D.可能预见但对后果如何不关心 58.以下不属于刑法中罪过的是() A.犯罪目的???????????????????? B.犯罪的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犯罪的直接故意 59.如果丁某构成犯罪,就具体的罪过形式而言,丁某的罪过形式属于()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60.如果丁某构成犯罪,就主观心理态度而言,丁某对马某的伤害结果持() A.希望态度??????????? B.反对态度 C.放任态度??????????? D.侥幸态度 三、科学技术知识(本大题每题1分,共40分) 61.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在于() A.二者都使用仪器设备 B.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为科学提供研究手段 C.二者都要用科学方法 D.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交替发生 6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中叶的三大自然科学发现,它们是() A.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 B.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电磁理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电磁理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电磁理论 63.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别是() A.二者的研究者不同???????????? B.很难说清楚二者的区别 C.二者的发展水平不同?????????? D.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64.被誉“数学之神”和“力学之父”的古希腊学者是() A.阿基米德?????????????????? B.欧几里得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65.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论》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 66.拉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序幕的是() A.牛顿力学和哥白尼日心说???????????? B.道尔顿原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C.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 D.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 67.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发生在() A.16世纪前后?????????? B.17世纪前后 C.18世纪前后?????????? D.19世纪前后 68.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组成部分的是() A.远距离输电??????????? B.发明显微镜 C.提出有机结构理论????? D.发明电视机 69.在科学史上,取代燃素学说的理论是() A.氧化学说?????????? B.热动学说 C.热素学说?????????? D.分子学说 70.在科学史上,首先提出能量子假说的是() A.爱因斯坦?????????? B.普朗克 C.玻尔?????????????? D.海森伯 71.对元素周期律的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美国的爱迪生 C.英国的达尔文??????? D.俄国的门捷列夫 72.纳米是一种() A.粒子?????????? B.长度单位 C.粮食?????????? D.时间单位 73.电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 A.主机板????????? B.硬盘 C.内存?????????? D.CPU(中央处理器) 74.现代生物技术的标志是() A.DNA重组技术的建立??????????? B.细胞工程的建立 C.酶工程的建立?????????????????? D.发酵工程的建立 75.SARS病毒研究属于() A.现代生物技术????????? B.绿色技术 C.信息技术????????????? D.复杂性科学 76.以下属于生物技术的是() A.眼角膜移植????????? B.人工合成胰岛素 C.克隆技术??????????? D.心脏搭桥技术 77.看见闪电后3秒钟后听到雷声,表明闪电离你有() A.0.6km左右?????????? B.0.8km左右 C.1km左右???????????? D.1.2km左右 78.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所需最小速度所需最小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该速度为每秒() A.7.9km???????????? B.7.8km C.7.6km???????????? D.7.5km 79.全球正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导致“温室效应”的最终原因是() A.人类大量砍伐森林树木???????? B.工业废气进入到大气层 C.植被面积的减少?????????????? D.人口数量的增多 80.以下山脉中成为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的是() A.秦岭????? B.祁**???? C.天山??????? D.大巴山 81.发展无氟电冰箱的原因是氟利昂会()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造成空气污染 82.不属于现代大地构造理论的是()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地质力学 83.属于一般科学方法的是() A.反馈方法?????????????? B.免疫方法 C.光谱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84.现代神经生理学认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两部分,左半球偏重于()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理论思维?????????? D.运动思维 85.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A.从无机物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物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物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物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物高分子物质形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86.不属于遗传的基本规律的是() A.分离定律??????????????? B.聚合定律 C.自由组合定律??????????? D.连锁与互换定律 87.激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光。以下不是激光的用途的是() A.可以当作照明使用??????????? B.对金属切割、打孔,轻而易举 C.可以进行焊接??????????????? D.可以进行手术 88.水的沸点是100℃,但是水沸腾的时间并不都是100℃,比如在青藏高原地区不到100℃水就开了,其原因是() A.高原地区水质不同?????? B.高原地区气温比较低 C.地理条件决定的???????? D.高消耗、低增值的产业 89.信息产业是() A.高消耗、高增值的产业??????????????? B.低消耗、高增值的产业 C.低消耗、低增值的产业??????????????? D.高消耗、低增值的产业 90.以下各项中,属于空间技术的是() A.探空气球????????????????? B.人工降雨 C.卫星通讯????????????????? D.大气环流探测 9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点燃煤气?????????? B.汽油挥发,土壤酸化 C.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 D.瓷碗破碎,岩石风化 92.中国南方的梅雨季节,楼房底层的地上和墙上往往会有水珠。这是因为() A.这些地区的地下水位高??????????????? B.楼房底层防潮设施不好 C.水往低处流????????????????????????? D.梅雨季节的空气湿度大 93.不用含磷洗衣粉是因为() A.效果不好??????????? B.要用更多的水 C.价钱贵????????????? D.污水会污染环境 94.下列属于科学革命的是() A.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 B.伽利略发明望远镜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95.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特征依次为() A.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B.信息化、机械化、电气化 C.电气化、信息化、数字化????????? D.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 96.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流水线属于技术创新中的() A.节约劳动型??????????? B.节约资本型 C.中性创新型??????????? D.技术一经济范式变革型 97.自然科学具有非阶级性的特点是因为() A.自然科学具有定量和数学化特征??????? B.自然科学应用实验方法 C.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 D.自然科学需经由实践检验 98.“神舟”6号在轨道上正常飞行处于失重状态时,以下观察中不能如地面上一样进行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弹簧秤测物重 99.我国登月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显示我国的实力????????? B.以空间技术带动产业结构提升 C.赶超发达国家??????????? D.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100.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 A.国家??????? B.企业?????? C.高校????? D.研究机构 参考答案 一、政治理论知识 1.A????? 2.D????? 3.B????? 4.B?????? 5.B 6.B????? 7.C????? 8.D????? 9.B?????? 10.B 11.A???? 12.D???? 13.A???? 14.B????? 15.C 16.A???? 17.C???? 18.A???? 19.B????? 20.C 21.A???? 22.C???? 23.D???? 24.D????? 25.C 26.D???? 27.A???? 28.B???? 29.C????? 30.A 二、法律基础知识 31.C????? 32.D????? 33.C?????? 34.A?????? 35.B 36.A????? 37.D????? 38.C?????? 39.C????? 40.B 41.B????? 42.D????? 43.C?????? 44.B????? 45.A 46.A????? 47.A????? 48.A??????? 49.A????? 50.A 51.B????? 52.A????? 53.B??????? 54.D????? 55.A 56.C????? 57.A????? 58.A??????? 59.A????? 60.B 三、科学技术知识 61.B????? 62.A????? 63.D?????? 64.A?????? 65.C?? 66.C????? 67.D????? 68.A?????? 69.A?????? 70.B 71.D????? 72.B????? 73.D?????? 74.A?????? 75.A?? 76.C????? 77.C????? 78.A?????? 79.B?????? 80.A 81.C????? 82.D????? 83.C?????? 84.B?????? 85.D?? 86.B????? 87.C????? 88.D?????? 89.B?????? 90.C 91.C????? 92.D????? 93.D?????? 94.C?????? 95.A?? 96.A????? 97.C????? 98.D?????? 99.B?????? 100.B ? 4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