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乒乓情】中国乒乓球队怎么了

少年乒乓情 ? 不知不觉间,业余打乒乓球已经坚持了十五六个年头。多次和球友们聊起各自的打球经历,感受到爱好者们对乒乓那种持续燃烧的兴趣和热情,于我引起了极大的感动和共鸣,也勾起了我追忆和倾诉乒乓情缘的强烈欲望。特别是儿时那些有关打乒乓球的点滴片段,就如同封置搁久的老画一样,一幕幕从记忆深处喷涌而出,令人不吐不快! 年少唯识玩和乐!无论出身城里还是乡下,也无论家庭富有还是贫穷,童年的时光总是像一弯欢腾奔跃的小河一样飞流而过。我的家乡尽管是我国贫穷省份之一(**)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但童年的欢欣和快乐却绝没有因为贫瘠的土地、低矮的瓦房、褴褛的衣衫、粗淡的饮食而有所减少或逊色。相反,父辈的勤劳善良、小伙伴们的天真调皮;
大山的春华秋实、山间的清澈泉水;
以及蓝天白云、红杏脆桃、秦腔电影、铁环陀螺。所有的这一切,都使得曾经的童年健康环保、快乐无穷。尤其小学五年中那些关于打乒乓球的好笑好玩的趣事,竟然沉淀为生命长河中分外晶莹剔透的永恒记忆! 家乡的小学由一个废弃的土堡改造而成。这个土堡改造成的学校大约有足球场那么大,建有六间瓦房,最大的一间是教师办公室。其余五间是一到五年级的教室,按两列三行排列。在二、三,四、五年级的教室中间各有一张水泥乒乓球台。只要是课余活动时间,只要天气不捣乱,这两张球台的周围总是会围满情绪高昂的同学们。伴着小小的乒乓球欢快地蹦上跳下,同学们发出一浪又一浪汹涌澎湃的喊叫声,而作为焦点角色的两位场上打球者,其兴奋和激动之情绝不亚于正在参加奥运会比赛。获得胜利能够坐庄的那一位,则更是表现出堪比连任总统的喜悦之情。

一号球台在二年级和三年级教室的正中间,二号球台在四年级和五年级教室的正中间,球台离两间教室的距离完全相等。抢球台是每天必然发生的事情。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快下课的时候,早有一些同学悄悄地攥紧了桌兜里的球拍,屁股虚按在凳子上,支楞着耳朵等待那悦耳的下课铃响起。等啊等,熬呀熬,终于,“叮铃铃”,课外活动的时间到了。铃声还没有响完,“箭在弦上”的同学已经以“博尔特速度”向球台冲去。抢到最前面的两位,张开双臂,趴在球台上,正式表明他俩已获得首发上场的机会。动作稍慢一些的同学,也赶快自觉排成一列小队,等待接替输球方上场。就这样,擂台赛一直进行到放学为止,大家才一哄而散。

那时候,同学们用的乒乓球拍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标准的球拍是没有的,大家的“球拍”都是自己加工的。厚薄不一,形状也各不相同,以扁圆形、方形占多数。多数是用废弃的三合板加工改造而成的。

乒乓球就更金贵了,绝对是拥有者的重点保护对象。乒乓球不可能自己制造,只能用钱买。而农村的家长没有给孩子零花钱的习惯,买乒乓球的资金都得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好在家乡有三种草药,采回来晒干后可以拿到县城的医药公司卖点钱。勤快一些的同学会在周末时采挖这些草药,积攒上一段时间后,拿到县城换一些钱。这是大部分同学解决买球资金的方法。也有一些“奸猾”的同学,会把家里的鸡蛋偷出来,卖给村子商店的那位老爷爷,大一点的蛋能买八九分,小一点的也买五六分,多次“作案”后,也能攒一笔买球的钱。现在的孩子,一举一动几乎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而那时的家长比较忙,每天都要到地里去干活,孩子们可以非常从容地多次实施“偷蛋换球”行动而极少被父母“抓获”。

当时,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太好。考试不及格很普遍,每个班每年都有留级的学生,而老师平时对学生的作业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按时完成。我那时虽然是同班同学中年龄偏小的,但我的学习比较好,作业总是能及时完成。这点“优势”给了我打乒乓球极大的便利。一二年级时,我还没有自己的球拍,但那些留级了几年的“老大哥”为了抄我的作业,会主动把球拍借给我用用,擂台赛排队时也允许我稍往前排一排。

到了三年级,父亲终于用一块柳木板给我做了一个球拍。因为父亲会点木工活,所以我的拍球做得很漂亮,是相当标准的圆形拍,拍柄处用砂纸做了打磨,然后缠了一些布条,拿在手里,比其他同学用三合板做的舒服多了。另外,因为我的这个板子比较厚,所以威力也比三合板做的要大得多。凭借这一“神兵利器”,我的“球技”“大涨”,很快就把同班的同学全部“斩于马下”。此后,这一心爱的“宝贝”与我就“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了。一直用到上初中时买了一只带胶皮的正儿八经的球拍后,这“宝贝”才光荣退休。

也是从那时起,我对乒乓球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小学的后三年,打乒乓球成了课外进行最多的活动。那时同学们把擂台赛称作“坐江山”。二十一分制,一局定胜负,输者下台,赢者继续比赛,所以就叫做“坐江山”。竞争如此之“剧烈”,挑战如此之“残酷”,能够连续“坐江山”的,其体会到的也绝对是皇帝般的高傲和自豪。也许因为当时我的“武器比较精良 ”,还有我打球喜欢动脑子,再加上不服输的性格,我算是同学中“坐江山”次数比较多的,有时候居然还能荣幸的和老师打上两盘。当时,我为了买乒乓球,草药也采过,家里的鸡蛋也偷过。只不过是偶尔“作案”,好在从未失手!哈哈! 此后,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虽因各种原因打球的次数比小学时少了许多,水平也没有比较明显的进步,但对乒乓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向往和憧憬之情却一直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直到参加工作几年后,随着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日渐稳定,终于有了比较良好的条件和充裕的时间去感受这小小魔球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于是,我为了“人拍合一”不惜“一掷千金”;
为了一个动作的“标准性”在走路时还要反复推敲比划;
为了腰腹的灵活性硬是在三天之内学会了“扭呼啦圈”。因为乒乓,我轻松地释放了工作的疲累和生活的压力;
因为乒乓,我持续保持了健康有趣的业余生活;
因为乒乓,我结识了更多的英才俊杰;
因为乒乓,我更深地体会到生命的活力、激情和发自内心的喜悦…… 现在,一次次在与乒乓全身心的亲密交流中,在无比酣畅痛快地饱尝乒乓的千般美妙万种风情时,时不时会想起儿时那些有关乒乓的事情来! 这真是: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乒乓香我不需花;

梦里寻她千百度, 红尘牵手少年时!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