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分析

篇一:近三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近三年的历史中考无论是形式,还是分值和题型都没有变化,只是考试范围部分有变化,2010年考的《中国现代史》部分的第六课删除,世界现代史第九课删除,开卷考试,考查范围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总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由选择题和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四部分组成,选择题约占10分,归纳列举题占15分、材料分析题占20分、综合探究题占15分。其中,中国史和世界史板块各占50%。题型经典实用,考点分布全面均衡。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 以中考说明和历史课程标准为导向,落实了三维目标的考查。在考查广度上,严格依照中考说明的考试要求,立足基础知识,不出偏题怪题,难度适宜,注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整体考查,绝大部分题目不直接考查知识点,而是提供材料或创设情景,让学生经过对比、分析、概括后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使知识与能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题面丰富,通过识图释图题等形式,进行考查,如果平时不注重学的过程,考试时很难应对这样的考试题。

2、突出每年的周年事件和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上,试题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性。每年的周年的历史事件又是教材中的重点问题,也就是中考的考查出题概率高的地方。

3、强调知识的综合归纳性。主要体现在列举题和综合探究题, 两个综合题均以不同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知识大跨度、高浓度的概括。

4、开放性问题体现突出。

四、今后教学的建议:

1、教师要加强对课标的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转变考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考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首先要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对“考点”中要求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础线索,阶段特征,基础观点等基础知识应理解到位,立足平时,夯实基础。其次要注重培养基本能力,注重从过程和方法入手,在新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培养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生活实际,切实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2、教学中要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使学生掌握像大事年表等基本工具,要培养学生掌握诸如画示意图、分析数据图表的方法以及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方法,狠抓审题习惯和表达的条理性。一定要提高答题技能,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答题时做到要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篇二:包头市2014年中考历史分析报告

="txt">一、试题评价

试卷结构试题总分值50分

2014年试题继续贯彻2013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考查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同高中课程的衔接。

试题呈现出“基础性、现实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试题分析

1、儒生董仲舒认为“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治国应以教化为主。他的治国理念师承的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为政以德 D.严刑峻法 【考点】儒家思想

【解析】考察对百家争鸣众多思想的认识 【答案】C

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有关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B.南宋时指南针传人欧洲,为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C.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 D.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是最早传播西方技术的农书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

【解析】考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识记 【答案】B

3、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这些探索活动反映的共同诉求是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C.改变中国社会制度 D.实现民族独立和近代化 【考点】中国近代化

【解析】考察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理解 【答案】D

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征途漫漫的撤退。”在“撤退”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长征

【解析】考察对长征的记忆 【答案】B

5、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在我国经济领域公有、私有经济成分比例情况,你可直接得出的认识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C.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D.“大跃进”政策的效果显著 【考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解析】考察一五计划的理解 【答案】A

6、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极大关注。与“中国人来了”密切相关的外交大事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考点】70年代外交 【解析】考察对中国 【答案】B

7、法国大革命期间,用法律的形式把启蒙思想家的理论确定下来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考点】启蒙运动的影响

【解析】考察启蒙运动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答案】C

8、《英国通史》中记载:“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秒为单位??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这则材料反映出

A.火车出现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B.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火车发明促使科技的不断创新D.工业革命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 【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考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答案】B

9、苏联工业化刨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韭化的模式。它的计划指令性特征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建设中表现出较高的效率。苏联的“较高效率”主要得益于 ‘

A.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赫鲁晓夫经济改革 【考点】列宁新经济政策

【解析】考察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答案】C

10、2011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洲经济发展,欧盟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的经济政策也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金融风暴只影响发达国家 C.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 D.全球化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考察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拓跋部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位置偏北,交通闭塞,粮食供应困难;那里又是鲜卑族保守势力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利于改革。而洛阳是著名古都,且为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水利枢纽。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人口达到50万左右。

依据材料说出孝文帝迁都的原因。(4 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迁都的积极影响。 (2分)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本题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认真阅读材料就可以

回答第一各问题。考察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答案】迁都原因:从平城的地理位置、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洛阳的优势得出。1)平城位置偏北,粮食供应困难;2)平城保守势力集中,不利于改革;3)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经济影响:1)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或加快了民族融合步伐;2)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1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依靠政府的力量调节和改革经济,旨在实现国家复兴。为此,以3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为核心的新政开始推行。(1)结合所学

中考历史分析

知识,简述材料中“3R”所代表的新政措施。(4分)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考察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看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的是否牢固。

【答案】措施: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缩减耕地,补贴农业;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调整工业或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生产过剩,加强控制与调节。

材料二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摆脱“左”倾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他提倡中国“致富”,给中国经济“松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松绑”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松绑”的主要内容。(6分)

【考点】改革开放

【解析】考察对改革开放背景的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的识记 【答案】原因:摆脱“左”倾思想束缚;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内容: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分)

【考点】改革开放

【解析】考察对改革开放的作用的认识

【答案】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是应对社会经济危机的重要途径。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3月,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对记者强调说:“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1)材料中1894年和1914年各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对中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考察中国历史上被侵略的历程

【答案】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材料二一战前,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二战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主张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加强法德合作,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2)依据材料概括一战前和二战后德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考点】国际格局

【解析】国际格局的变革

【答案】由积极进行领土扩张到力主法德、欧洲联合影响: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篇三: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txt">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较去年稍大,关注时局,试题灵活新颖,体现了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通观全卷,在充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于综合、分析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注重知识的迁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和把握;注重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具体来说,2014年安河南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试题特点

1、试题有所创新。

首先,形式新。其中第24题小短文在考查形式上与以往稍有变化,要求将五个关键词连接起来,说出他们的内在联系,这种形式在中考试题中尚属首次。

其次,情景新。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问题入题情境设置独特,材料丰富新颖。老知识,新考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如21题、24题。材料的来源多样,图文并茂。试题开放性更强。

2、难度系数较去年有所增加。

2014年历史试题与2013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加。2013年,我县中考历史平均得分36.21分,难度系数是0.72。2014年,我县中考历史平均得分29.10分,难度系数是0.58。历史试题难度增加,死记硬背难拿高分。少数题目难度较大。如选择第13、16、18、20小题,学生做得不好,对于

大多数考生来说,看似有话可说,比较容易得分,但失分也容易,因为这类试题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历史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大量的材料阅读,给考生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体现出命题很明显的侧重能力考查的目的性。 3、聚焦热点,贴近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注重开放性。

史为今用是近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今年中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凸显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如第9小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60周年、第25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这应该都是备考中的热点问题。同时,还考查了传统长效热点。如第25题,历史学习现实生活相联系;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都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

4、关注河南地方历史,培养乡土感情。

河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每年都有相关的题目出现,比如,今年的非选择题第21题对佛教有关遗迹进行考察。重视学科知识的渗透,关注家乡,关注经济、外交、文化发展。

5、紧扣课标,不拘泥于教材版本。

例如选择第16小题,伏尔泰的名言、选择第18小题,新经济时代、非选择题第24小题,空想社会主义我们所用的华师大版本都没有这些内容。

6、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能力的考查。

突出主线设计和专题设计,综合性强。如第6、7、12、13小题,这类题目往往时空跨度都很大,古今中外纵横开阖、前后联系,具有“大、纵、深”的特点,学生做题时不仅需要深入分析,还要善于类比,善于将古今中外进行串联,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与发散思维。

7、重视经济史发展,关注民生。例如第22题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第23题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总之,全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较去年稍稍偏难,知识覆盖面大,涉及多种史观。既涉及了近代化探索、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思想解放等经济史观、革命史观、思想史观、社会史观,又不避热点,关注周年性大事。如甲午中日战争、五四运动、改革开放、世界大战等。尤其是主观题,对材料解析、整理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在组织答案时不是从书本中某一方面直接可以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对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迁移,才能组织较为完整的答案。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或考前突击,想轻松获取高分比较困难。整套卷子对于成绩中下的同学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

本题包括1—20题,20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是考查能力要求最全面的一种题型。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适中,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3小题、第16小题、第18小题和第20小题。在解答这些问题时,(1)严重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2)学生未能掌握考试的技巧,不能抓住关键字来审题,导致出错;(3)很多学生看不懂题干的意思,得分率最低,这证明光靠死记硬背和单一的学习历史事件,而不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和联系是不可取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

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也应加强历史和地理的有机结合。

2、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主要是材料分析题:

本类型题是考查学生对所给的材料是否理解与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从考试实际情况看,第21题第1问答得不好,图片分类较好,但原因不太明了。第3问与河南历史有关,特别是洛阳历史有关,学生答题较好。第22题考察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学生回答较好。第23题看似简单,学生回答不够准确。第24题,空想社会主义课本上没有出现,学生回答不全,很少有得全分。第25题,考察的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学生做得较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错字连篇(2)审题不清,不理解题意,答非所问: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学生失分原因主要有;

1、审题不清,基础不够扎实,不重视开卷考试科目。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概念认识模糊不清,以至于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不高。例如第9小题,学生不知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2、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有的考生的卷面比较潦草,阅卷老师都很难辨认,影响了自己的得分。试卷当中的错别字典型的有:例如把“和平”写成“合平”;一国两制的“制”写成“治”;因此我们平时教学中、批改作业中、阅卷中发现有同学写错别字应当当众纠正,这样会减少常见错别字。

3、缺乏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不太会把问题简单化,不会把问题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提问

4、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欠缺。主要体现在活动探究题。

5、答案笼统,不够精准,没有条理性,答题不规范。 今后教学需改进之处: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身体能力,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平时形成认真的习惯,如规定时间记内容,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书写规范;转变思想,中考开卷,平时闭卷,历史也要背也要记;抓基础,高要求等。

四、以后教学中改进措施

上述问题是我在本次考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这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的。基于以上各点,我分析解决方法如下: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讲课时一定不要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理解所学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提问学生,加强作业的管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这点要我和学生共同努力。在上习题课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克服学生课前不做题,上课等标准答案的不良习惯,提问时要先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答题思路,说明自己是怎样分析解决的。通过这样不断反复的练习,平时没练过的题型,考试时也不会手足无措。

3、促进学生总结问题能力的提升。此习惯的培养适合在单元整合中进行。在单元整合中,教师可以减少自己的总结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总结,这样不仅提升能力,而且印象深刻,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