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馈设计

教学反馈设计

教学反馈是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了生,把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有利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等。因而,教学反馈的设计就要注意实效性和高效性。我以前一般在课后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作业,而且批改可能性比较怱忙,只注意到共性的东西,没考虑个别问题。为了方便批改,形式一般比较单一,这也是为了完成“作业量”的要求。

教学反馈设计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借助一些反馈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提升教学效果。我经常运用的有以下几种:口头反馈、书面反馈,体态反馈、活动反馈、小组反馈,个人反馈、集体反馈等。主题词:课堂教学 反馈方式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传递一些信息给学生,同时学生也会反馈给教师一些信息利,用好课堂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也可以检验自己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建构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而要掌握这些信息,就要借助一些反馈方式。在教学中课堂反馈的方式有很多,我经常运用的有以下几种:口头反馈、书面反馈,体态反馈、活动反馈、小组反馈,个人反馈、集体反馈。

(一)口头反馈

我所采用的口头反馈就是问答式反馈,所谓问答式反馈是指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法进行的教学反馈。它所采用的一般是个体反馈的形式。比如:我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学校里有哪些植物你认识呀?”然后由学生一个一个来回答,我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信息。口头反馈的优点是灵活简洁,准确及时,便于操作,所以它也是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反馈方式之一。高效的口头式反馈不但要注重教师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而且还要关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引导每位学生愿意和自己进行交流,从心里打消顾虑,使“问与答”形成“对话”,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实有效的问答式反馈,才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其次,在运用口头反馈时还要处理好“个体”与“全体”的关系。因为问答式反馈关注的对象不是“某一个学生”,而是全体学生,也就是说教师通过问答需要获得的是全体学生的信息。因此,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问答式反馈,做到“以点代面”,这样,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反馈得到的不仅有个体信息,而且有全体信息,显然这样的反馈才是高效的。

(二)书面反馈

我以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学生的课堂板书以及书面测试来掌握反馈信息的方式就是书面反馈。比如:我让学生把今天的课后习题做好后交上来,我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信息,进而改进教学。运用这种形式的反馈,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地反馈点化,从而达到学生巩固知识,学会方法的目的。它不像问答式反馈那样贯穿于整个课堂,一般是在某个知识点学完之后进行的。它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全面地反馈信息,因此它也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反馈方式之一。书面反馈的最终目的是实施对课堂的调控。就个体而言,可以从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中捕捉学生掌握的程度,从群体的量化统计中也可以捕捉整体对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与存在的问题,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对反馈到的信息要及时进行(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教学反馈设计)处理。即教师通过书面练习反馈得到信息后,要及时分析,尤其要关注那些错误的信息,根据错误面和错误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体态反馈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内心想法一般都是外露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神情变化上,观察到其思维过程中的一些变化。体态反馈是指通过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面部表情和坐姿,而得到的信息。比如:一次在上课时我看到了一位学生心神不定,眼神很无奈,我就知道了,刚才的题他没有听懂,因此下课后为他再讲了一遍。在教学中如果能及时观察,及时回馈、调控,就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常用的体态反馈是目光注视、行为暗示、手势暗示。这种反馈方式不会占用课堂教学很多时间,也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展,长期使用体态反馈会使学生和老师形成一种默契,在不露声色之间明白老师的意图,进而调整自己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方式,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活动反馈

所谓“活动反馈”是指在课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游戏、竞赛等)的方式进行的教学反馈。它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因此采用这种反馈方式时学生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反馈到的信息也就更加真实。比如:科学课中,一些通过实验才能获得的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学生会兴奋地投入到实验中去,教师在一旁认真观察就会得到真实的信息,而实验的结果也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来判断自己这节课的得失,总结经验,想办法来提升下节课的教学效果。

(五)小组反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使小组合作成为很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科学课中,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小组讨论后有发言人进行汇报,我可以从这次的汇报中,得到这个小组的信息。小组合作的能力是需要老师培养的,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小组合作的结果,还要在合作的过程中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内要有骨干学生起一定的组织作用,成员互相协作,会聆听,会补充、会质疑、会交流、会总结、会汇报。老师要在参与过程中发现整理归纳自己得到的反馈信息,并且找出问题的共性,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成因,思考对策,适时作出积极的反馈,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效度,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六)个人反馈

个人反馈是指一师一生或老师与部分学生以一师一生方式进行的交流反馈。比如:在一节课后,为了了解学生这节课的知识掌握了没有,我找来几位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从谈话中获得信息。这种反馈方式也就是提问与回答的形式,在课堂就是问答式,在课后就是谈话,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取状况如何,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在获取“学生遇到困难”的反馈信息后,要多些耐心,多些鼓励、多些期待、多些肯定。这种反馈方式在教学中也是一种普遍的方式,除了在课堂中运用之外,还在德育教育中也运用很多,有效运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7)集体反馈

集体反馈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比如:在学习溶解的课堂中,我问:“大家知道那些物质能在水里很快的溶解吗?”这时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了溶解之后很快的举例子。我可以通过用心倾听、细心观察、敏锐捕捉学生的语言细节,来获取反馈信息。必须注意的是,在及时发现了学生闪光点之后,要给予肯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视问题反馈的情况,给予有效的引导。通过全班反馈可以判断出一节课中重点是否夯实、难点是否突破、目标是否达成。因此,教师有效利用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贯穿教学活动之后,教学中出现的反馈方式很多。但是,这些反馈的方式要根据课堂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有时是兼而有之的。教师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合理地运用这些反馈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变单向反馈为多向反馈,变可疑反馈为可靠反馈,变单一反馈为综合反馈,这样就可以有效运用课堂反馈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使教育教学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书目:

《构建有效教学策略:反馈理论》黄显涵 李子健

《反馈教学法》刘显国

《构建新课堂》杨永厚

《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 陆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