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考察报告格式范文_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领城乡统筹发展 ——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根据培训计划,我作为XX区公务员骨干班学员于11月3日至7日,赴河南省新密、**两市实地考察了城乡统筹发展情况。现提交考察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密市,位于**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个街道,人口75.9万,是河南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全市以煤炭、耐材、造纸、建材为支柱产业。

**市,位于河南中部,是一座1970年开发建设、1990年撤区建市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是河南省首批扩权县(市)、对外开放县(市)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市。总面积646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辖5个街道、8个乡镇,共190个村、24个社区,32万人。**市以钢铁、纺织为支柱产业,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投资竞争力城市等多项殊荣。

新密、**两市均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来认识、来推进,着力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城乡统筹发展道路上的战略基点作用。基于考察过程的充分性、地域特征的相似性、工作经验的成熟性等因素,本文重点结合**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谈些想法。

二、**模式 **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给我们的最大感受是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借鉴性强。

(一)坚持高点规划、高标建设原则,着力破解人往哪里去的难题。**市追求“50年不落后、100年不后悔”的科学规划,拿出2700多万元,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全市总规布局由同济大学完成,4个中心镇、17个中心社区建设规划由清华大学编制。中心镇和中心社区根据区域特点、人口分布、文化特色、历史底蕴、资源优势等因素确定。规划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及时公开严格执行,不允许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不允许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城镇体系的建设,采取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移民搬迁、综合整治等多种模式推进。规划的17个中心社区,由190个行政村规划整合而来,目前已启动建设11个。中心社区建设,采取村委主导、群众自愿、土地置换、政府奖补、价格透明、产业支撑、统规统建与统规自建相结合的方式。

(二)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原则,着力破解地从哪里来的难题。**市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把节约的用地指标小部分用于社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调剂到中心城区及产业聚集区搞建设。因地貌多样,**市单家独户平均占地1.1亩,整个农村建设用地7.11万亩。整合成社区后,户均占地0.4亩,整个社区全部建成只需占地3.53万亩,可以节约3.58万亩。节约出来的地,既可用来推进城镇化建设,也可用作招商引资项目、产业集聚区项目用地指标的补偿。同时,**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推进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目前,该市土地流转面积1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5%,建成5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示范点88个,亩均效应比流转前提高1.8倍以上,4万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产转业,收入大幅增加。

(三)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原则,着力破解民生怎么办的难题。**市按照“存量调强、增量调优”,“优化农业、提升工业、振兴三产”的发展思路,合理布局城乡产业发展,把城市带动和乡镇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妥善解决产业集聚区内所有农户的拆迁安置,并落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使被拆迁农民成为市民。同时投资完善配套设施,改善集聚区的整体外观形象、居住生活环境和项目入驻承载能力,为项目落地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市先后吸引投资150亿元的纺织服装园、投资8亿元的宏太鞋业等一批大项目落户该市产业集聚区,搭建了工业强市的平台,加快了农民进城进社区的步伐。为确保入住社区的农户有稳定的收入,**市坚持社区建设和产业定位同步进行,因地制宜为每一个社区规划了相关的产业作为支撑,为入住农民就业或从事家庭经营提供保障。另外,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市允许给社区内的农户办理住房“两证”(但不允许给社区外的农户办证),同时建立了住房评估和抵押贷款体系,使社区内农民的“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

(四)坚持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原则,着力破解工作如何推的难题。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市推出了“三个一”:一是出台了一个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从土地、资金和规费减免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决定采取土地收益返补、财政资金奖补、项目资金捆绑、社会资金盘活等多元方式,有效筹措和高效利用建设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拿出5千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对中心镇、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行1:1奖补,中心镇规划全部由市财政负担;
对农户在中心镇、中心社区购买、自建三层以下住房的,给予5千元补贴,高层楼房每户给予不超过1.5万元的补贴;
建筑商以成本价出让楼房,100平方米的住房农户只需出5—6万元即可搬迁入住。二是汇成了一股力量。**市对乡镇党政正职的考核,实行城乡统筹工作“一票否决”,确保了市乡两级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上下齐心,整体联动。同时,成立了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所有程序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
凡是入住社区的农户必须具有当地农业户口,事先与乡镇政府、村委会达成宅基地复垦为农田的协议;
建筑商和监理单位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
中心社区的房子以成本价由建筑商出售给农民;
建设用地采取土地挂钩置换的办法解决。三是恪守了一个尊重。在工作中,严禁侵犯农民利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典型引导,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靠优惠的政策吸引群众进新区,用得体的方法引导群众腾旧房。进入中心社区的农民,愿意注册为城镇居民的,可以纳入城镇居民体系;
愿意成为城市户口的,可以按照城市的养老、医疗、社保和各种城市标准配备,同时也可享受农业人口的各项国家奖励扶助政策,实现公共福利均等化。截至目前,**市城镇人口已达16万余人,城镇化率达50.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

三、思考及建议 通过考察对比,我们发现**与XX相似和不同之处,结合我区实际,个人觉得我区可从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体制机制上有创新突破 我们学习借鉴河南经验,就要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敢于创新,把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努力在一些重点问题、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切实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工业向专业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抓手,着力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科学谋划,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城乡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就目标、规划、土地、资金、建设、项目、技术、人才、保障、考核等多个方面,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统领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是要政策先行,就新型农村社区的土地管理、居民土地使用权、房屋登记、户籍管理、养老保险等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关键环节,以及产业发展、就业安置、社区配套、收入保障、奖励扶持等后续问题,用政策加以规范,使城乡统筹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有章可循,确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持续、健康、稳步前行。

(二)要进一步做好规划,在城乡统筹上体现区域特色 **市实行的是全域规划,每个乡镇都有详细的规划,具体到哪块地是否能建房,房屋的大小和风格等细节,请的清华、同济等最高水准的专业机构。我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首先要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在全域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布局,坚定“东部产业集聚区、中部城市休闲健身旅游区、西北绿色屏障区”的功能规划思路不动摇;
其次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一定要有修建性详规,充分考虑社区规模、公共资源配置、民风民俗、使用年限等因素。例如,现在小鸦路沿线大规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自然条件与基础条件比较成熟,龙镇村、官庄村就是较成熟的农村新型社区,可以借鉴**模式,而对西北山区乡镇就应因地制宜,实施集镇辐射带动下的乡村居民点建设;
第三是要坚持规划的严肃性,重在落实,在落实**、雾渡河、坝区规划管理机构基础上,下一步覆盖全区,执行规划学习借鉴**“两个不允许”:不允许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允许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

(三)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在资金投入上实现多元集合 加大城乡发展的统筹力度,推进经济要素向农村投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产业发展和支持重点向农村延伸。国土部门要认真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村庄土地整治和土地置换政策,将其收益用于村庄建设和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财政部门要从体制和政策上研究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投向、投量,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建设规划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区城乡总体规划》,并加强对城镇建设和农村新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管与服务。环保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农村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并指导基层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务、交通、教育、卫生、民政、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旅游、公安、金融等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环境。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在农村立项的水、电、路、气、通信、文体、教育、卫生、绿化、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投入的70%投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要广泛运用市场机制,吸引战略投资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事业建设。同时鼓励城镇居民和企业人士回农村投资置产兴业,增强城乡人员的互动性,加大资金下乡和城市生产生活理念下乡的力度。

(四)要进一步做强产业,在经济建设上注重持续发展 我区产业发展有很好的基础,工业和农业发展都有特色和亮点,但是之间的关联度不是很高,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强化产业间的关联度和密切度。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七山二水一田”的实际,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首要任务是要在做强产业上做足功课,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批。只有强而有力的产业发展,才能为城乡统筹提供坚实保障;
其次我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可走多样性、差异化的路子。如西北山区乡镇规划为生态保障区,在统筹发展时可以林果经济、森林旅游为支撑;
东部地势平坦可在打造小鸦路千亿工业经济带和统筹柑桔产业的工业化、商业化和生态旅游等上面下功夫;
三斗坪、黄花、雾渡河、分乡、乐天溪等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可结合当地民风民俗,依托旅游名镇建设寻求突破;
中部区域是城乡结合部,也是产业集聚区,不论从是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还是从目前的土地需求而言,它都具备了建设新型社区、变农民为市民的条件,可以充分学习借鉴**的创新作法。

(五)要进一步优化环境,在五大建设上实现统筹推进 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一要切实加强领导,优化软环境。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城乡统筹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城乡统筹发展办公室,专门研究、协调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工作。要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之一,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体系。要以抓工业、项目建设的决心和手段,集中精力,集中优势资源和人力物力,咬住目标不放松,加快我区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争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农民到市民的思想、素质和技能培养教育。已有的 “新型农民教育”结合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来开展。……三要加强环境,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城乡统筹中会涉及到不少的建设和用地,应该充分结合“退耕还林”搞好绿化美化,搞好了绿化美化可以提升一个地方的形象,我区增强环境吸引力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在七成左右,良好的环境为城乡统筹提供生态保障。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