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馆解说词(六):乡村记忆馆解说词

第四组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部抗战

正当国民党统治集团调动兵力大规模“围剿”红军的时候,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图为日军侵占沈阳(照片)。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很快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为此,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多次发表宣言(文照),高举抗日的旗帜,号召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1932年,日军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照片),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1月初,日军攻占山海关,其后日军大举进攻长城各口,驻守长城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照片),重创日军。1933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和共产党人吉鸿昌,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照片)。

在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影响下,在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下,国民党军第26路军1.7万多人,在赵博生(照片)、董振堂(照片)、季振同(照片)和黄中岳等人,以及中共秘密特别支部的领导下,于1931年12月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起义部队编为红5军团。这是毛泽东与参加宁都起义的部分人员合影(照片)。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人民抗日斗争风起云涌,这是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照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36年东北抗日军队统一名称为东北抗日联军(序列)。这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司令员兼政委杨靖宇在检阅部队(照片)。这是抗联战士煮饭和洗脸用的铜盆(文物)。东北抗联的将士在抗击日军的作战中浴血奋战。这里陈列的是英勇牺牲的军职以上烈士(照片)。《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党政军系统表》(文物)。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照片)是东北抗联第3军第2团政委,1935年11月在掩护部队突围时负重伤被捕,在狱中她坚贞不屈,1936年8月被害。这是她临刑前给爱子写的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遗书(文照)和她用过的粗瓷大碗(文物)。

第五组红军继续进行反“围剿”作战

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起了6次进攻性战役,这是漳州战役胜利后部分干部合影(照片)。1932年底,国民党军调集30多个师的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照片)。红一方面军约7万人,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采取大兵团伏击的战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文照)。这是红一方面军部分干部于福建建宁合影(照片)。红军在这次反“围剿”作战的黄陂战斗中,活捉国民党军第52师师长李明(照片)、第59师师长陈时骥。这是他们的悔过书(文物)。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自任总司令,采取堡垒主义战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照片)。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主力有8万多人(照片),但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致使红军屡战失利,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这是《红色中华》关于广昌失守的报道(文照)。

不仅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因“左”倾冒险主义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而失败,其他一些革命根据地也因此遭受挫折。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对湘鄂西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但红军未能打破这次“围剿”,各根据地红军主力分别退出了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由红2军团改编的红3军退出根据地后,开辟了黔东特区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主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后留在根据地内的红军先后组成红25、红28军继续坚持斗争,这是红25军编印的《消灭包围会剿歌》(文物)、红28军的胜利捷报(文照)。红四方面军主力于1932年底到达川陕边,开辟了川陕根据地,其后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川陕根据地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这是川陕省召开扩大红军运动周纪念大会(照片)。

湘鄂赣(照片)、赣东北根据地的红军(照片)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但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失利。

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先后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一、第二次“围剿”。红军和根据地都得到了发展,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成为后来各主力红军的聚集地。这是陕甘革命根据地地方武装赤卫队一部(照片)。陕甘红军使用的部分武器(文物)。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为了红军的发展壮大,为了建立、开辟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成千上万的红军将士在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的作战中,倒在了血泊中,但英勇的红军义无返顾、前仆后继!这里陈列的是在战争中牺牲的部分红军军职以上烈士(照片)。

在反“围剿”斗争中,红军屡屡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这里陈列的是当年红军自制的和缴获国民党军的部分武器(武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