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找出四次写背影的文段,体会作者在对“背影”的描写中渗透的父子深情。(重点) 2、培养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心和金子般感恩的心。(重点) 3、学习并运用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难点)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自清通过对父亲的背影在特定环境下的几个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颓唐的老境和“我”对父亲的眷恋之情作者“诚实”的写作使文章真实可感,触人心弦,读之潸然泪下;
语言朴实,意蕴深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教学中,宜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采用朗读、研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以及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人间亲情。

教学步骤 一、画面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艺术理想和进程的油画作品《父亲》(屏显),它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这幅画的面部特写极具震撼力,同学们从画面中读出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预设:艰辛的父亲,沧桑的父亲等。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皱纹、眼神等。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父亲的特写镜头——背影,看看能从中读出什么。

二、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初步感知文章内。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验作品的情。

3.讨论交流针对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如某些词语、句子等,提出疑问梳理筛选,将学生比较关注的、较有价值的问题找出来,共同解决。

三、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在写父子离别之前,作者还交代了随父奔丧、家境衰败、父亲到南京谋事等内容,从中可见父亲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这对写“背影”有什么作用? 2.文中四次写到“背影”,组织讨论,体会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织小组讨论: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
(1)①难忘背影?②刻画背影?③惜别背影?④再现背影 (2)(提示:找动词、形容词)如:“探”表明父亲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
“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
“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
“肥胖的身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父亲爬月台是的艰难动作,写得栩栩如生。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体会作者在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蕴涵的深情。

3.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们的含义。

4.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过什么细节表现出来的?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睹家境、想父母———????? 悲哀 望父买橘———?????????感激????泪(体贴父亲) 父子离别———?????????不舍 再现背影———?????????伤心 以上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纳(课件展示) 5.根据以上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父子情”吗? 提示: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贴父亲(展示课件) 6.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7.课件展示;
父爱深深 8. 品味鉴赏(探究学习) (1)本文语言平淡中蕴涵深情,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句子加以品味 (2)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为什么? (3)文末作者再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4)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仔细观察课文彩页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说说画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地印象(拓展) 四、拓展延伸与作业 1.写作启示:
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等等,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本文的聚焦点就是“背影”。这张“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

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2.课堂达标训练(课件出示) 教学反思 我在教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一课时,决定尝试一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思路。

我先让学生自主探讨课文,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解读出作者在朴实的文字和一幅看似平淡的生活画面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亲情刻骨铭心的体验和理解。

然而,这堂课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许多同学对亲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端茶送伞的层面上,对于“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背影,对于从中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同学们并不能深切体会,有的甚至嘲笑“父亲” 那肥胖笨拙的身影。

受到这次打击,我对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怀疑,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有能力自助探究吗?经过课后的一番思索,我感觉到学生之所以不能够领会文章所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生活中对于亲情体察得不够敏锐,因此感受得不够真切,解读得不够深入。其实,文学家、作家与普通人的不同,也许就在于他们对人生、对生活,有更敏锐的感觉、更深刻的思考而我们要引导学生的,正是学习教材中各位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那种更加敏锐的触觉,更加细腻的触觉,要让他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