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心得体会 [关于贯彻课改精神以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究]

关于贯彻课改精神以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究 ?教改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它对于学生、教师、社会以及国家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和影响。在当今社会,在我国教学领域正在大力推进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内容结构、从教学方法模式到考试评价制度的全方位改革创新。由于教学模式是一种概括化的理论以及理念构架和教学行为模式,是沟通理论以及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因此,随着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细化,受上述几方面制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显得难以与之相适应,同时也严重地制约着其它几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到改革的整体效益。为此,根据课改精神,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着力创建符合新形势下课改精神的新的教学模式,为实现教学创新开辟新的途径,从而寻找到教学新的突破口。

一、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是新一轮课改对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 现在,新一轮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进行,它是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以全面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从而能够推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进程;
而教学创新,特别是人才模式的创新又是整个基础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培育创新人才的基本策略和途径。为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轮课改对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要求是很具体、很高的。

(二)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在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时代,世界的竞争日益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体现为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知识在数量上的迅速膨胀、知识老化周期的缩短、知识在结构上的综合化以及知识在传播方式上的数字化等特征的出现,都对现行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现代教学要担负起新的使命,确立起新的理念,加快培养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人才。这就必须变革传统落后而又普遍盛行的“注入型”教学模式,把知识技能的传承过程同时变成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形成过程、教会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过程。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要求的:“按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三)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是根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新途径 《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这就是说,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养,而不当的教育则可能构成对创新的打击与窒息。为什么教育具有培育创新精神和压抑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呢?这是因为,它在传递知识之时可能制造框框,在训练思维之时可能赶跑灵感,在注重全体之时可能忽视个性,在讲究规范之时可能压抑自由……双重力量常常相伴而生。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创新人才,就要最大限度地强化教育的正面力量,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扼制它的负面作用。

如果我们冷静地审视中小学教学现实,进行“双重”力量的对比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创新”被严重忽视,教学当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整个教学模式大角度地向知识技能和应试能力倾斜,呈现出“教师主宰,大量注入;
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
重纵向深入,轻横向发散;
重逻辑轻直觉,重理性轻感受;
只信强制不信自觉,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等几个明显特征,在片面的高度强化传承功能的同时,构成了对创新的阻滞和压抑,存在着“重负低效、主体缺失、知能脱节、发展畸形”等诸多弊端。由此可见,教学要振奋培育创新的正面力量、谋求“创新”功能的最大发挥,必须着力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以根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切实推动教学的整体创新。

二、怎样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 (一)优化教学实施过程,做到“六增六减”,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当前中小学(特别是初中)“加时之风”、“题海之术”盛行,其结果是学生叫苦、教师喊累、教学成本(代价)高效率低,走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效率”的恶性循环怪圈。解决这一顽症的有效药方是:优化教学过程,做到“六增六减”,切实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实施过程,就是要着力改革传统落后的“简单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低耗高效”为原则,重**立起让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能反映素质教育要求的基本标准,以切实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新标准”是:(1)要给学生安排充足的自主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一般每节课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应少于1/3;
课堂学习的空间在结构上要努力体现多样化、灵活化,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如安排功能性小组、对组、4人小组、圆桌式上课方式等。(2)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学习的兴趣、爱好、风格、学习基础等方面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教师首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上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课堂教学中常常表现出的优势、中间、劣势三类学习群体,在实施整体教学的同时,尽量满足不同类型群体的学习需求,尤其要关注处于劣势类的学习群体,因为高效教学需要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
尤其不能搞“填平补齐”,不进行“分数排队”,要淡化学生人际间的比较,以免损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3)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创新人格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陶养与熏染,而民主、和谐、宽松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

德国教育家海纳特说过:“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变传统的“操纵——依附式”师生关系为“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由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与指导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地舒展天性,真正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二是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批判争论的习惯;
同时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统一答案,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真正实现思想学问的民主化。三是要坚持“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4)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上,切实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结论教学”就是将结论性知识直接硬灌给学生,毫无主动性,更无创造性。要改变“结论教学”、“一统天下”的现状,就必须实施“过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问难、合作学习、讨论问题、概括结论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切实感悟知识形成过程的一种学习形式。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更能直接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的发展。

英国教育家斯宾曾说过:“教学时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去思考、去讨论、去总结,真正变成一个学习者、研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单们时间的教学效率,要在制定并努力落实上述“课堂教学新标准”的同时,还要遵循学习心理学原理,做到“六增六减”,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搭配。“六增六减”是指:一要减不必要的机械记忆、被动接受的负担,增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的时空;
二是减硬性统一的课业负担,增自主弹性作业量;
三要减“灌输”性学习负担,增“合作、探究”性学习机会;
四要减苦学负担(尤其要禁止惩罚性学习负担),增乐学情感;
五要减(甚至消除)无效教学和负效教学时间,增有效教学时间;
六要减学生的心理负担(简单灌输式教学,尤其是惩罚性作业,使学生极易产生心理疲劳,感到学习负担沉重,甚至厌恶学习),增学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心理素质培养 。做到了上述“六增六减”,就能使我们的教学实施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而效率倍增。

(二)落实教学实施主体,突出“四点四性”,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要根除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所导致的“教学主体失落、学生知能脱节”学弊端,就必须以人为本,建立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教学。所谓主体性教学,是指以培养与发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主体性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观或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强调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使二者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多维互动教学,是学创结合的教学,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教学。因而,有效实施主体性教学,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哲学家黄济曾说过:“相对于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简单适应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现代教育教学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现实意义是十分突出的。

实施主体性教学,其基础是师生互为主体,其关键是建立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多维互动”,从教师方面讲包括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与学生小组互动、与全班互动;
从学生方面讲包括生与师、生与生互动。“多维互动”中师生双向互动是主要形式,其基本特性:一是双向主动,教师的主动在于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的正向主动;
相反,学生的主动在于与教师协调配合,积极思考,充分吸纳的反向主动。二是双向能动,指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对对方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激发、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内容尽可能深化,并有所创新。三是双向促动,教师的提问、启发对学生是一种促动,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
学生的反向和质疑亦对教师构成促动和挑战,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反思教学得失,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实施主体性教学,运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认知基础的差异,采取不同的“主导”方法。在具体操作上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一是抓好教学前提——选准切入点。选准切入点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直接引领着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正如常言所说的“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证明,不同的切入方式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一堂课究竟是以问题切入还是故事切入、是以平铺直述切入还是悬念切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氛围来选择设计。二是抓好依托主线——理清知识点。教师理解知识点的过程既是传承知识、改造知识、创新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这一教学主体在教学互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理清知识点对教师有多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对所受知识有较深、较宽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力基础有较全面、明确的了解;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使教与学在不偏离知识轨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逐步内化为素质、转化为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抓好教学关键——激发兴奋点。将学生的兴奋点、热点激发起来,使他们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积极的学习情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激发兴奋点的主要策略是:注重启发与诱导;
运用发现法、情境法、暗示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
通过先进的教学媒体或人体的无声语言激发兴奋点。四是抓好创新种子——培植发散点。创新就是运用已有知识去产生新的知识,就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深化、加以发散。因此,培植发散点,既是生成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种子,也是成功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培植发散点的主要策略:注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知识延伸到能力,并将现在的知识与过去的知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此门知识与彼门知识加以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素质得以提升,为创造力的延伸埋下种子;
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要不断地培植智力生成的导火线,以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促发智力能量的爆发,以使学生善于在课堂之外、在生活中感受发散点所具有的魅力,不断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创新做准备”。

实施主体性教学,运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在注重抓好“四点”以发挥自身主体(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突出“四性”,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一是立足主体性。主体性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前提。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不仅依靠教师的民主与宽容,而且依靠学生本人在教学中积极的发挥与展现,依靠学生充分、独立的自我活动,依靠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独立的观察、思考和运用。二是发挥能动性。能动性是主体性发展的基础。因为学生能动性的增强,能使他们走出强迫性学习的困境,求知的欲望在能动性的发挥中能得以绽放与满足,学习的过程将会出现最积极最有意义的变化,即学习的责任将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肩上。学生能力性的培养与发挥,教师的作用只能是旁敲侧引,关键是学生要充分唤醒与挖掘自身的潜能,主动地去追求进步与发展。三是富于批判性。批判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核心,是能动性的升华,它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底蕴,以发现问题量的积累为支撑。培养批判性的过程就是增强质疑能力的过程;
质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与源泉。批判性要求学生善于在求同中存异,在吸收中批判,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焕发出自主意识和努力探索的人生态度;
批判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字当头,做到敢于破除权威,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四是展现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态,是能动性与批判性高度结合的结果。展现创造性就是要求把学习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参与创新、学会创新,在“学”中“创”,在“创”中“学”;
要求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习为创造”。

(三)引导学生亲历知识,体现“五重五先五让”,切实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倾向,真正把他们看作具有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并想方设法落实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之中来,切实让他们去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创新知识,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好新教材的前提。

现代教学要做到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工作的中心应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另一方面,教学实施的过程应反映出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有时空去感知知识形成过程。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坚持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就是要切实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现代教学、实施新课程都要求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因为“学会学习是通往知识经济时代的个人护照”;
自学能力的强弱是能否成才的重要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埃德加·富尔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他还说过:“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著名科学家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而良好的工作方法又是以良好的学习方法作基础的”。

如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呢?关键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五重五先五让”。“五重”是指在教学实施中要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做到重体验、重过程、重应用、重参与、重合作,逐步实现由以外部灌输性学习为主向自主体验性学习为主转变;
“五先”是指在教学顺序上要实现由“教后学”向“学后教”或“学中教”转变,从根本上克服长期以来“教师将结论性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其毫无主动性,更无创造性”的弊端,通过引导学生“五先”(即 先看一看、先想一想、先议一议、先问一问、先试一试),从而自主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五让”是指书本让学生自己读、见解让学生自己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自己议、规律让学生自己找、总结让学生自己作,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实现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目标。

(四)着力实施“三维目标”,做到“四个结合”,努力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中,都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双基”的继承和发展,是为适应21世纪人才需要而提出来的新的育人价值观,其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础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核心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终目标,它们完整地统一在人的素质结构之中。确立教学“三维目标”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多重功能,克服学科“应试教学”倾向,使各门学科的教学能真正做到“ 时时处处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每位学生的潜能开发,着眼于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增强,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体现和最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坚持体现“四个结合”:
1、坚持智商教学与情商教学相结合。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智商、情商、心商、交际商、适应商的高低。美国心理学家丹尼·戈尔曼认为,在对一个人的成功起主要作用的诸多要素中,智商和情商是最主要的,而智商只占20%,情商要占80%。所谓智商,指的是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所谓情商,指的是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有些属于德育的范畴,包括人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和性格等,这些因素能起到启发、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是成就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志力是成才的柱石。高尔基说过:“哪怕对自己的一点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有力”。这是因为人脑不同于电脑,人的智力活动受人的兴趣、情感、意志支配。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勤能补拙”,其含义就是此理。所以,在基础教育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把智商教学与情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特别要注重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通过引导兴趣、激发动机、培养情感、增强自信、培育意志力、塑造良好性格,全面提高学生的情**平,努力避免出现“高智商、低情商”、“有才无德”等智商与情商相背离的现象。

2、坚持左脑开发与右脑开发相整合。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相互独立,在认知方面具有单侧性特征——左脑擅长于语言信息加工和抽象逻辑思维,具有有序性、延续性、分析性特征;
右脑擅长于表象信息加工和形象发散思维,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综合性特征。抽象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形象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科教学中由于受单纯“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大多采用的是满堂灌、填鸭式、机械训练等教学方式,这实际上就是单纯“左脑型教育”,其结果是学生只会被动或主动地接受他人或前人的知识,而较少有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立建树的知识。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要求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科学性、时代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征的同时,还要求我们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教案”为“学案”、变“讲堂”为“学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讨论争论、标新立异,实现单纯“左脑型教育”向“全脑型教育”的转变,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使创新有脑生理学的基础。

三是坚持双手实践与大脑开发相配合。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成为主宰自然界的物种靠的是劳动。劳动使南猿前肢变成双手而演变成人类,双手的劳动使人脑越来越发达。生物学有一条基本定律,即个体发育是种系发生的重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发育过程在某些阶段与人类进化的过程相似。因此,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强化学生的 ·手实践能力训练有助于其大脑的健康发育。根据大脑左、右半球对左、右手交叉控制的原理,可多训练左手来刺激右脑的发育,并希望多出现一些“左撇子”。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由此可见知识的获取对实践的依赖性。因此,我们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各科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应抓好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新课程中要特别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的教学,以切实全面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是坚持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相融合。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融合、渗透、移植中产生,大其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至关重要。据统计,世界各国各个领域1000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70%至80%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爱因斯坦曾说过,物理给了他知识,艺术给了他想象力;
许多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原来并不是学医的,而是学物理的、化学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因此,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改革中,一方面要加强课程设置的综合性,淡化文理分科;
一方面要加强学科教学中的文理渗透,努力为中小学生打下一个较为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积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