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示范党校建设推进朝晖经济社会发展] 高质量推进党校科研

近年来,在省、市、区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党工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以党校建设为着力点,高起点推进,高标准建设,党校建设实现了规范化、长效化、精品化,为街道四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

一、整合资源,挖掘优势“建校” 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是街道打造示范党校的重要方法。**街道立足自身实际,通过整合组织资源、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党校建设优势尽显。

1.整合组织资源,多方面凝聚力量。一是街道党工委核心作用发挥明显。街道党工委调配精干班子力量,构建好党校组织架构,出台了班子成员党校兼课制度,落实党工委书记每年两次以上、班子其他成员每年一次以上的授课任务,提升党校教育与街道工作的紧密度。街道党工委定期听取党校工作汇报,通过校务委员会工作例会进行具体指导,确保党校工作有计划、有重点。二是辖区大单位党组织积极支持。通过辖区大单位党建联席会这一载体,发挥辖区共建优势,华东设计研究院、**邮电设计研究院、**交通集团等10余家省部级单位给予场地、师资等有力支持。三是社区党委及楼宇红船党组织认真配合。**街道有3000多名社区党员,300多名非公企业党员,近200名流动党员,在12个社区党委,140个楼道党支部,28家楼宇红船党组织以及3个共建共管流动党员党组织的配合下,党校学习培训人员的组织和党校教学点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基层党组织为党校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整合物质资源,多渠道提供保障。一是财力支持。为保证党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街道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并从党费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党员教育费用,作为党校开展正常学习培训和购买党员教育资料的经费。二是场地支持。街道党工委专门将一幢1200平方米商用楼改造成党校用房,配备了一流的教育设施,为党员的学习培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社区和辖区单位提供大型会场、多功能阶梯教室等场所,为社区联合党校提供较好的教学点。三是文化共享。整合社区和辖区单位的资源,适时更新图书资料,保持党校图书馆5000余册图书的馆藏量,开放2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为党员的教育提供了丰富学习资料。

3.整合人才资源,多层面提供师资。一是从区委党校退休校长、教师中聘请担任街道党校专职教务人员。二是从省、市、区委宣传部门领导中聘请兼职党校教师,提升街道党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水平。三是从辖区内名人名家中聘请党校教师,提高党校教学的吸引力。四是从群众中聘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社区居民骨干、新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作为党校教师,使党校教育更贴近群众。

二、创新模式,贴近需求“办学” 党校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拓宽办学思路,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我们在加强“教”的同时,根据党员对学习的需求,注重抓延伸、抓载体、抓品牌,提高教育覆盖面,提升教育效果。

? 1.抓延伸,力求全员覆盖。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力求因人施教,学习全覆盖,确保全体党员每年的教育培训率为100%。一是党员干部以集中辅导学与带头宣讲学为主。针对机关党员,主要是以采取领导带头讲、干部带动学为主的集中辅导与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生活品质之城”、解放思想大行动、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宣讲等活动,统一机关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二是普通党员以培训听课学与交流体会学为主。以上党课、谈体会、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党员把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三是流动党员以专家面授学与个别辅导学为主。根据流动党员集中难、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更多地采取小组辅导、层层传学的“一帮一”学习方式,提高流动党员的受教育率。

2.抓载体,搭建教育平台。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活动。街道党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开展教学活动,组织进行“税源经济大讨论”,拓宽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促进街道经济发展。二是围绕党员需求开展活动。围绕省、市、区提供的学习宣讲菜单,按党员需求进行点课,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利用社区“党员大讲堂”把党的知道送到基层群众中,提高党课教育的效果。三是围绕发挥党员作用开展活动。在楼宇红船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我为身边群众做好事”活动,设立“楼道党支部轮值制和绩效考核制”,鼓励社区党员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以教育促进实践活动,以活动检验教育效果。

3.抓品牌,拓展教育内涵。街道基层党校注重把握工作品牌的优势,把党校工作与品牌创建结合起来,拓展党校教育内涵。充分发挥省级优秀理论宣讲品牌“新市民宣讲团”的作用,深入楼宇、企业、建筑工地等“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组织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到新市民中,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引导、解疑释惑的作用。通过“流动党员之家”、中小企业创业园等,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双百结对”、“春风常驻”、“居家养老”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

三、打造精品,推进发展“促效” 街道基层党校通过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台运作,确保了党校校门常开、办班不断,培养出了一批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先锋模范意识极强的党员,为**地区四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坚持高标准建设,硬件设施不断完备。近年来,街道按照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的目标,先后投入300余万元用于党校建设,目前,党校有固定教学场地300余平方米,可容纳150人的会场,12个分校教学场地总面积达1032平方米,确保了党校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为满足党校的教学要求,街道拨专款配备了电视机、音响、多媒体投影仪等,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和藏书达5000余册的图书室,同时各分校也均配有电视机、音响设备等硬件设施,教学资料和电教设施配套齐全。

2.坚持高效能管理,组织机制不断完善。街道先后制定了教师学员守则、学习签到制度、教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10项制度,并上墙公开汇编成册,做到了有章可循。同时,将党校教育培训纳入街道、社区年度工作目标,确保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监督、有效果。

3.坚持**台运作,党校成效不断显现。**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的作用,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内部关系更加和谐,街道连续两年被评为区满意单位,两年被评为先进单位。街道经济持续发展,2008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名列全区第一,招商引资连续五年超10亿,目标管理考核综合得分全区第一。街道先后荣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基层党校示范点、**市党建工作示范街道等荣誉。

? ? 创新方式 拓展空间 延伸服务 充分发挥社区党校作用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市**区白鹤街道黄鹂社区党委 ? **区白鹤街道黄鹂社区党委现有党员588名,下设18个党支部。自2001年社区党校创办以来,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先后投入140余万元对党校进行了整体建设。目前,黄鹂社区党校拥有80平方米的党员阅览室,藏书3500余册,两个面积分别为580平方米和240平方米的专用教室,并建成了党员活动室、党群连心室、党校档案室,党员服务站和党校学员志愿服务点等“四室一站一点”。几年来,社区党校共举办各类党员培训班200余期,参加培训的党员和干部近万人次,真正成为了社区党组织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

一、创新教育方式,打造传播先进思想的主阵地 充分发挥社区党校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党委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是社区党校建设的首要课题。几年来,社区始终坚持把党校作为对社区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教育的主阵地,并针对党员队伍中出现的多类型多层次现状,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员义务进行教育,培训了大批基层骨干、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

1.“微型党课”,使党校教育更生动。几年来,黄鹂社区党校通过规范党校教学计划、配强配优师资队伍,利用远程教育媒介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校传统教育形式,同时,针对当前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工作节奏快等特点,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在社区全面、深入推广“微型党课”教育形式。微型党课不限制讲课人的职务,不限制讲课时间,不限制组织者级别,通过身边人的小故事阐释党员教育的大道理,使得党员教育生动而有意义,受到党员群众的广泛欢迎,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近五年来,黄鹂社区共有党员、群众 730余人次站到微型党课的讲台**行宣讲,参与听课的党员群众达1万余人次。

2.“五八联盟”,使党校教育更直接。社区党校是社区所有党员受教育的阵地。近年来,社区年轻党员不断增加,已占党员总数的10%以上,其中多数是刚毕业不久的80后大学生。社区党校根据这批“80后”学历高、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主动热情且多才多艺的特点,但同时也缺乏工作经验的实际,将这批年轻党员单独集中起来,成立了青年支部,并组建了“五八联盟”,即由80后党员与50年以上党龄的老同志结对,互帮互扶。把一老一少党员结成“联盟”,让青年党员利用空余时间在社区里开展义务助老,帮老党员解决生活困难;
让有丰富生活阅历和社会工作经验的老党员为青年党员讲历史谈体会立榜样。这种老少党员齐学共建的模式在社区焕发出新的活力,使“爱心火炬”更直接地得以传递。

3.“笑脸故事”,让党校教育更鲜活。社区党校的日常教育除理论党课、实践课堂外,还需要增加党员群众**于接受的方式,营造教育宣传氛围。对此,我们创新“墙面课堂”,在2007年推出社区“笑脸墙”,挖掘在社区里的老党员、新**人、热心居民等的先进事例,用他们的笑脸拼接成一幅**溢着浓浓幸福感的画面,并由社工整理笑脸背后的故事编辑成册——《一个笑脸,一个故事》。书中记录每一个笑脸人物背后经历磨难走出新人生的励志故事,化解纠纷后的和谐故事,以及接受社区互帮互助脱离困境的感人故事。社区党校将其作为一本鲜活的本土教材,分发到每个党员手中。通过“笑脸文化”这样一个载体,让身边的党员先进感染更多的人,进而带动更多的党员群众发挥作用。

二、拓展交流空间,打造传播现代文明的**台 近年来,社区党校不仅投入资金装修办学场所,购置了现代化电教设备,为党员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平台,同时还充分利用党员生日会、党员生活会、党员志愿团队等载体,不断拓展党员互动交流的软空间,打造传播现代文明的**台。

1.党员生日会,建立党员定期交流平台。在黄鹂社区,每一位党员都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的出生生日,另一个生日则是自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称为“政治生日”。对此社区党校建立了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生日会”的工作机制。会上,除对同一季度入党的党员集中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纪念活动外,还会根据时政需要提前确定针对性的学习内容,重点结合党的政策要求,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了专题交流,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

2.线上线下生活会,搭建党员交流无限平台。社区党校按要求定期召开党员生活会。在生活会中,党员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就本人在工作、思想等方面的表现与党员标准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的差距。通过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独立思考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提出对策相结合,做到“学习、交流、总结”三位一体。同时,党员生活会分成退休党员小组和在职党员小组。针对社区在职党员工作岗位、时间支配等方面与退休党员存在的差异,对退休党员开展面对面的线下会议机制,对在职党员开设网络 QQ群等方式开展线上党员生活会。近期,我们的80支部就通过QQ群成功开展了一次针对社会治安等问题的民主讨论,使广大在职党员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顺利开展党员民主生活。

3.党员志愿团队,变枯燥的灌输培训为轻松愉快的参与式教学。为了进一步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通过三个渠道挖掘党员个人特长,组建并形成了三支表现活跃、特长鲜明的党员志愿团队,从而丰富和提升党校教学的内容和质量。一是充分挖掘辖区内人才资源,确定了辖区居民中理论素养高的党员组成党校讲演团队。二是聘请有专业特长的老师与青年党员组成文体团队,开设歌咏班和舞蹈班,组建合唱团、文艺宣传队,常年不间断地排演、演唱,用歌声和舞蹈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宣传党的政策和中心工作。三是组建以“五老”人员(老战士、老劳模、老专家、老教师、老干部)为主、人数达35人的志愿教学团队,通过开设插花、书法、绘画、收藏等课程教学,定期不定期展出学员的作品,满足党员以及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十分有效,党员不仅较全面的学习到了理论和业务知识,也使党校文化建设得到不断完善。

三、延伸服务层次,打造传播崇高理念的大课堂 近年来,因为改制分流、下岗、离岗、内退、退休等原因,不少原来由单位管理的党员进入社区,给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任务和要求。为此,我们积极推进三个延伸,通过发动辖区单位共建、推行党员一日岗、创新党员考核管理等工作,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党员和群众开展好各项具体服务工作。

1.创新考核机制,实现教育成效向服务成效延伸。2002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党员分类量化考核管理。根据实际情况,为社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失业再就业党员、老弱病残且行动不便党员四个层次的社区党员设定不同的基础分值,并根据各类党员参加基层服务和教育活动的情况,给予积扣分量化考核。年底,再由“社区党委议教工作会”和“校务委员会例会”对年度党员分类量化考核实施情况,评选优秀学员和先进支部,从而调动支部和学员学习服务的积极性。社区居民忻尚京是江**殷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同时也是社区在职党员。几年来,在社区党校教育的现实影响下,他在单位成立爱心车队,传播爱心事业,目前不光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奉献精神不断得到提升,而且在他的带领下,爱心车队发展成为30余人,并经常组织为社区的老弱病残提供免费出车服务,节假日期间还经常自筹资金慰问孤寡老人。

2.推行党员一日岗,实现教育方式向注重服务延伸。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党员群众,我们选取了10余个党校学员志愿服务点,建立了风信子“家”油站、“外来党员党支部”,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和科学文化知识补习,提供家门口的维权就业帮助。党员在社区接受统一管理、参与相关活动、完成相应任务,并根据党员的职业特长“量身定制”各类岗位,如上一堂党课、当一天夜巡、担任一栋楼长等20余种岗位。社区党员按其职业特点、爱好、特长等,发挥党员在组织、协调、联络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在职党员的参与社区建设热情。

3.发动共建共融,实现教育主体向辖区单位延伸。我们依托街道党工委组建成立的全市首家驻街综合党委,在社区建立工作站、在辖区单位设立联络站,开展了区域化党建的积极探索。坚持以“人文关怀”为服务宗旨,黄鹂社区党校通过驻街综合党委黄鹂工作站,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本,利用共建单位的行业特色,特设五大基地、八大站点、涵盖了帮扶、爱心、教育、服务、文化五大领域。自成立以来,驻街综合党委黄鹂社区工作站牵头开展了民生实事、科普教育、文体活动等三大类别活动共26次,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12件,辖区共建单位参与率达到了95%以上。

通过社区党校,党员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参与街道的三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党员积极分子、优秀党员志愿者和优秀党员干部。党员群众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 ? ? ? 把企业党(政)校办成 党性锻炼大熔炉、全员素质提升大摇篮 **县供电局党委 ? **县供电局(**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现有员工1000多人,8个党支部,党员137名。近两年来,我局党(政)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素质为先、能力为本、面向党员、面向职工”的办学方针,按照“立足三个强化、紧扣三个环节、实现三大提升”的要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政)校的阵地作用,走出了一条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企业党(政)校发展路子,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一、立足“三个强化”,不断夯实办学基础。

基层党(政)校以“三个强化”为抓手,推进党(政)校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党(政)校开办以来,始终按照“党员教育的主阵地、员工培训的大课堂、展示才华的大舞台”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夯实办学基础。

1.强化制度建设,注重长效机制。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为校长、总经理和其他领导为成员的校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校务委员会坚持每季度专题研究党(政)校工作。同时,我们还建立健全局领导轮流上党课、考勤考核、总结评比、经费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做到季度有落实、年中有检查、年未有总结;
要求各科室、站所建立党员和员工学习档案,并把它纳入年度考核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重要依据,有力地保障和推动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强化队伍建设,注重内外结合。按照“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建立“师资菜单”,充实师资力量。一方面,我们从公司内部精心选拔7名骨干组成党(政)校宣讲小组,并根据各自特长,分批安排他们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班,不断更新知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紧密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和党(政)校年度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党员和员工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聘请部分党校和高校知名学者、专家、教授组建一支约20人左右的“专家团”师资队伍,以达到借脑引智的目的。

3.强化阵地建设,注重科技支撑。按照“超前规划、分批投入、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建立起集教育培训、图书借阅、网络服务、党员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党(政)校教育阵地。两年来,我们已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拥有900平方米大型教室一个,配备大型电子显示屏、可移动舞台和高级音响一套,可容纳200多名学员同时学习;
设有1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一个,课桌全部采用可控升降电脑,讲台配置触摸电子白板,可容纳40名学员同时学习。我们还广泛采纳党员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分别建立“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等配套设施,配备6台电脑和3500多册图书,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二、紧扣“三个环节”,积极探索教学新路。

两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紧扣“三个环节”念好“三字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载体、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了党员和员工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党员和员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在教学内容上,扣住一个“新”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党员和员工的学习需求,一方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网上留言等方式,了解党员和员工的最新学习需求和学习要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党员和员工口味的学习教育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收集最新理论、最新观点、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掌握最新动态和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开设新课题,切实增强党(政)校的吸引力。**,为满足党员和员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而开设的“理论学习周”、“十七大精神专题辅导”、“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
为鼓励员工继续深造的迫切需要开设触电急救培训、“SG186”工程-协同办公系统操作培训、“电费抄核收工作”内训,以及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岗前培训和班组现场培训等教育培训工作,实实在在满足了党员和员工求知、求新的愿望,优化了员工的知识结构,加快了员工的知识更新,提升了员工的学习力和综合素质。

2.在教学载体上,抓住一个“精”字。我们始终把载体创新作为推进党(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确保教学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开设“苍电论坛”,定期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围绕主题,采取讨论、对话、演讲等形式,讨论企业管理和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开通“网上党校”,依托内部局域网在线学习、实时学习的强大功能,切实解决部分党员和员工工学矛盾问题,确保学习对象全覆盖。三是实行“三班”培训模式,根据培训对象的理论层次、专业知识层次和科学文化层次的不同,将党员和员工分别划分为以理论中心组成员为对象的高级班、以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为对象的中级班和以广大员工为对象的初级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3.在教学方法上,贯穿一个“活”字。我们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正面灌输与侧面引导相结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开展全员培训、灵活办学。一是竞赛学,在站所之间开展农电工岗位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比武、配电运检技能比武、十七大知识竞赛、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励党员和员工“比、学、赶、超”,引导党员和员工在竞赛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二是案例学,以站所为单位,由每个站所根据自己辖区范围内发生的典型案例,写成书面材料提交校务委员会,由校务委员会组织学员分析讨论,用身边典型事例教育党员和员工、引导党员和员工,切实提高党员和员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帮带学,以班组为单位,采用“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利用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为党员和员工上技术培训课,开展“一对一”师徒传帮带等活动,帮助一批基层站所技术人员尽快适应岗位要求,进入良好工作状态。

两年来我校共安排各类培训班42期,举办“强龙论坛”12期,典型案例剖析会8次,累计培训人数7232人次,其中外送参训813人次,党员和员工培训率达到100%,举办各类文体竞赛活动15次,撰写调研文章30余篇,企业员工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一批群众性读书组织如学习俱乐部、学习型班组示范点应运而生,获得省级“职工小家”荣誉称号的“职工书屋”还被员工喻为“精神加油站”,成了他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

三、实现“三大提升”,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在争创省级先进示范基层党校过程中,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始终把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作为推进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党员和员工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不断得到优化和提高,服务水**企业竞争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1.学习力和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广大党员和员工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学习态度明显转变,学习理念日进人心,学习氛围日渐浓厚,思想认识逐渐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两年来,员工们不仅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而且还自发成立了**典文学、理论研究、技术攻关等5个学习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日”自学活动,并组建“职工书屋”管理队伍,以社团为单位灵活、有序地安排成员参与管理,强化了书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增强了书屋的活力和凝聚力。目前**县供电局的高技能人才比例和人才密度分别从 2006年的29.17%、80.63%上升到2008年底的97.13%、99.1%,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2.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实现大提升。广大党员和员工经过党(政)校大学堂的锤炼,增强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参与多次抗灾抢险中展示了**电力人良好的精神面貌。2006年,“桑美”超强台风正面袭击**,全县电网几乎全部摧毁,但我们在省、市、县三级党委**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电力公司调集全省的电网建设精兵支援**,仅用20天就重造一个**电网,实现通电到村。随后,我们也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灾后户户通电,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电力保障,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创造了一个奇迹。2008年春节期间,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重创**电网,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立即成立“抗冰灾送光明感恩行动”抢修队伍,放弃春节假期,主动请战,冒冰雪、战严寒,圆满完成了支援****、****两县的电网抢修重建任务,被**省电力公司评为“抗冰灾光明行动”三等功臣集体荣誉称号。

3.企业竞争力实现大提升。实践表明,我局党(政)校开展的系列教育培训活动,不仅提升了党员和员工的学习力,更重要的是实现学习力向竞争力的转变,广大党员和员工在参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实现了个人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幅提高。据统计,2006年至2008年,我局通过技改和创新,农村配网线损下降 2%,节省了约7000万度电量,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2008年底,全县供电能力达到120万千伏安,在两年时间内翻了一番,实现了供电量和利润双增长;
同时我们仅用2年时间,就完成了16个乡镇共271个行政村的新农村电气化电网改造和建设任务。

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那就是责任心! 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明天会做的更好! 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道路上,**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在党(政)校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党员干部思想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观念明显增强,但也有存在许多不足,今后将以更高的标准,自加压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不断拓宽党(政)校职能,全面提高党员员工队伍的素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务实作用、开放理念和团队精神,以优异的成绩为**电力事业和**经济“后发崛起,全面跨越”做出新的贡献! ? 固本强基?? 积极创新 不断提升企业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升华集团党委 ? 升华集团党校始建于1998年,现有8个支部,有217名党员。建校以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育主阵地作用,紧紧围绕加强“富裕**、和谐**”建设,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一起抓,坚持理论教育与企业生产业务培训一起抓,通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整个升华集团党员、干部、员工政治理论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传播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极大地加强了升华集团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促进了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和多元化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党校主阵地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党员教育,必须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

一是领导重视,机制健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校建立了领导机构,形成了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各成员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建立了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成为维系党校正常秩序,搞好党校建设、实现公司持续稳定地增长的有力保障。升华集团党校自建校以来,就制定了“校务委员会职责、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教师工作条例、党员参训制度、学员守则、档案管理制度”等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障了党校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每个党支部都建立了独立的党员活动室,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校企合作,优化师资。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丰厚师资资源,与**工大等省内外著名的高校合作,不断提升升华党员人才的整体素养。公司还充分利用培训的机会,让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员工大胆地走上讲台,为升华的其他员工授课,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司被评为**省学习型企业 100佳、**市首届民营企业运动会团体第一名并受到表彰。同时,党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由党委副书记任专职副校长,配备了专职教师。

三是整合资源,设施完善。为更好地落实各项教育任务,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工作,升华集团党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钟管镇综合高中及升华大酒店会议中心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将党校设在钟管镇综合高中,巩固了党校教育阵地,完善了教学设施,配备了投放仪、电视机、音响、电脑等硬件设施,同时为各个支部征订了《半月谈》、《共产党员》、《人民日报》、《**日报》、《**日报》、《法制报》、《党建》、《求是》等杂志报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先后设立了图书室,整个升华图书室拥有各类图书近3000册,配齐配强了党员教育的基本材料及各类专业书籍,为党员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公司还开办了健身房、乒乓球室、篮球场等运动设施场所,让升华员工劳逸结合,提高学习质量,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施展才华。

二、强化教育实践,确保办学质量。

坚持基层党校属“基”姓“党”的属性,贴近基层、贴近党员、贴近员工的教学方针,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让全体员工融入到党校的学习氛围之中。

一是丰富教育内容,强化理论培训。在市、县、镇各级宣传部门的指导下,集团党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充分利用《升华报》、公司网站、OA系统、各子公司的黑板报、宣传窗及读书读报点等宣传载体,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学习贯彻十七大、创业创新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的培训。升华党校先后邀请了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解析宏观形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复旦大学教授任大明、同济大学教授王磊等为企业科技创新指点迷津,以及邀请镇党校副校长徐方方来校为升华党员干部开展一系列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请进来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调整发展思路、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化危为机,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覆盖面。结合公司生产发展实际,我们确立了以更新观念为基础、转变方式为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培训为核心、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及员工素质为目的的工作思路,紧扣当前形势,拓宽教育内容,为了能让每一位升华员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这几年公司结合实际制订了一套适应升华自身需求的培训计划,对公司主要教育对象进行分班教育,在对党员干部加强共性基础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进行党建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有侧重地对生产管理人员及普通生产员工进行适合生产实际的实用技术知识培训,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适合各类党员干部员工特点的有针对性的岗位教育和深度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2008年以来,先后开办党员领导干部班8期、普通党员培训班10期、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教育班3期、财务管理班6期、企业生产管理班9期、新入职员工基础知识培训3期,同时还举办了招投标采购知识、销售管理、法务知识和新闻写作、OA项目、特种设备作业培训和劳动合同法培训等200多场次,受培训教育的党员干部及员工总数达到上万人次,平均每人2次以上。

三是转变教学方式,确保教育实效。我们在教育形式上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请进来培训与走出去学习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办班培训与支部生活相结合,除定期的培训、专题讲座、讨论外,我们还组织举办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生产竞赛、观看录像等,创造了学习教育和生产实际融为一体的教育环境。同时结合各子公司生产实际,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一些讲座。通过观看录像、座谈研讨、外出考察、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教育。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去**一大会址、****红船、西柏坡等参观学习和万向、正泰、纳爱斯、富润、塍头村等省内大企业大集团以及本市**特钢、欧诗漫等企业学习取经,组织全体与会人员围绕“学习兄弟企业经验,找出自身企业发展中的差距”这一主题,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了大讨论。

三、强化服务意识,培育党员人才。

升华集团党校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党员人才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明确培养目标,服务集团发展。党校明确加强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培养发展重点,精心确定党员人才培养名单,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有效途径,切实加大对党员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把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员人才培养成各级各类技术和管理骨干。党校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梯度合理、专业齐全而且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团队。在集团现有党员中,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6名,占党员总数的68%左右,集团及各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管中党员人才占了40多位。

二是加大培养力度,发掘党员人才。经过几年来的培养教育,集团党校发掘了大批的党员人才,成为县、市、省级先进人物。如现任的升华拜克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沈德堂,由一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并且还荣获了**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成为首届“**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去年还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成了公司不可多得的党员人才之一。升华党校培养出来的这样党员人才还有许多,如升华拜克锆谷党员、总经理蒋东民,去年他被**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正式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成为我国有色金属之锆行业第一位被破格聘用的博士生导师。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夏士林今年又分别被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市二次创业先进个人”和“县级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
公司党委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升华自来水厂被评为“县级先进党员创新示范岗”等等。

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整体实力。升华集团党校一直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校的作用,努力提高办学质量,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适合升华发展的党校教育培训学习,使升华党员干部员工的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党员人才队伍,保障了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党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校的整体实力,2008年度被评为市级基层党校示范点。

升华集团党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其他企业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升华集团将以本次争创省级基层党校示范点活动为契机,立足党校自身特点,认真总结过去,积极探索创新,规范管理,务求实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为“创业**、创新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 ? ? ? ? 规范管理促发展? 不断创新强活力 **县委宣传部 ??? **地处我省东北部,是**接轨**的第一站。全县区域面积506平方公里,辖11个镇,11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28万。近年来,我们始终重视基层党校建设,以规范促发展,以创新强活力,提升办学质量,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县建有各类基层党校269所,其中镇、村(社区)党校153所,机关、企业、学校党校116所,有省级基层示范点4所,市级优秀党校4所。

一、实现三个强化,进一步夯实办学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把基层党校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做到三个强化,夯实办学基础,提升教学水平。

1.强化师资建设。我们把建设一支稳定、高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作为夯实基层党校建设的首要前提。在专职教师方面,目前全县基层党校共有专职教师82名,主要集中在各镇及大系统部门党校,每年到省、市党校组织2—3次基层党校优秀教师培训,至今已举办13期。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批优秀基层党校教员,对于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在称职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兼职教师方面,充分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依托县“百姓课堂”讲师总团及各镇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将县级机关各部门、各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充实到基层党校兼职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延伸到政策宣传、农技知识、教育环保、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目前,基层党校兼职教师已达 1135名,一大批有活力、有经验的干部被充实到党校教学队伍中,极大地提升了党校教学的实用性。

2.强化设施建设。我们把落实充足的资金作为推进基层党校建设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及时沟通和加强协作,使基层党校建设在人财物上得到保证,全县各级党组织普遍加强了基层党校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资金已达2300多万元。所有已建成的基层党校都达到“五室一地”的要求,即有办公室、教室、电化教育室、图书阅览室、档案资料室和活动场地,其中镇级党校都拥有独立的教学楼。目前,全县各基层党校共拥有教室面积271690平方米,配备教学用电视机820台,录像机(VCD)405台,电脑980台,有适应教育需要的各类教材和参考资料,图书室藏书40余万册。

3.强化指导检查。我们把加强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作为推进基层党校建设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下发了5个规范性文件,每年由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对基层党校办学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并将基层党校办学情况纳入年末对各镇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不定期进行抽查。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县级基层党校示范点和基层党校优秀教员评比活动,首批评选出 12所县级基层党校示范点,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市的评创活动。通过基层党校示范点的评创,带动镇村党校向着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抓好三个环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我们严格按照基层党校“姓党、像校、属基”的原则,牢牢把握三个环节,推进基层党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1.抓好领导环节。明确基层党校主管部门及党校领导构成,进一步理顺基层党校管理机制,使基层党校建设有章可循。县委宣传部作为全县基层党校主管部门,切实负责地担负起对全县基层党校日常业务指导和管理的职责。基层党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由分管副书记任党校校长,宣传、组织、纪检委员兼任副校长,镇成校校长或成教专职干部任专职副校长并主持党校日常工作,加强了基层党校的领导力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领导机制。

2.抓好目标环节。为确保基层党校的规范发展,每年年初县委制定的《全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实施意见》中,都明确提出基层党校发展思路,要求各基层党校根据各级党组织的工作目标,结合本单位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每年2月底前上报至县委宣传部备案。各基层党校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任务,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对象、时间和具体的形式,认真加以实施,如在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我县基层党校共开设讲座 1040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8500余人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基层党校共开办各类讲座1102场次,受教育群众达71200余人次。

3.抓好制度环节。按照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建立了六项工作制度,即校委会例会制度:规定校委会一般每年不少于4次,有会议记录;
轮训培训制度:规定镇党校每年对全体党员进行轮训面不低于党员总数的80%,培训农村支委、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机关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以及其他条线干部每年不少于1次,参训率不低于90%,其他基层党校每年轮训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不低于90%和60%;

考勤考核制度:规定基层党校各类主体班次教学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考试或考查;
教研活动制度:规定党校专职教员每年至少完成1项有关党员教育、基层党校教学方面的课题调研成果;
档案管理制度:规定将有关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及时立卷,规范装订,严格管理,认真做好保管、保密和保护工作;
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及标准要求。此外,还统一制定下发了校长职责、学员守则,做到教学有目标、行为有准则。所有规章制度一律要求悬挂在教室醒目位置,以增强监督。

三、推动三个创新,进一步提高办学效果 我们在指导基层党校办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拓宽办学渠道,在内容、对象、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办学效果。

1.创新教育内容。遵循基层党校教学内容“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四基本”)为主课。同时,紧密联系中心工作和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内容。基层党校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涵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也包括了经济、法规、党务、政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推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精神进基层,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头脑充实、文化扎实、文明守信的新型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创新教育对象。注重把握新的形势和特点,充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将新市民培训、非公企业党建培训等也纳入基层党校教学内容,把培训班办到田头、办到社区、办到企业,有效拓宽基层党校教育范畴,延伸教育触角。通过开办以科技示范户、种养专业户为主的党员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办以新居民为主的法律法规、计生政策等内容的培训班,开设以老年人养生保健为内容的培训班等,将农民、新居民、老年人等都列入教育对象,进一步拓宽基层党校教育范围。

3.创新教育形式。在基层党校教学中,坚持做到长、短期办班结合,点线面教育结合,分层施教,进一步增强了党校教育的吸引力。突出**特色,把基层党校办学与各类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互动互促互为支持,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对农民的教育,以“百姓课堂”为主要教育形式,对新居民的教育,以“十五分钟课堂”为主要教育形式,对老年人的教育,以“晨曦课堂”为主要教育形式,对社区居民的教育,以“广场课堂”为主要教育形式,通过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使基层党校始终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在推进全县基层党校建设过程中,我们有以下三点启示。

1.基层党校是形势政策宣传的主渠道。发挥基层党校这一传统阵地的作用,为基层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开办政策法规、民主权益、科技信息等方面知识的讲座,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县各基层党校紧密结合实际,配合县委县政府相继开展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准确地向广大党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反映社情民意,把握健康舆论导向,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喉舌作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达到宣传政策、启迪思想、解疑释惑的目的。

2.基层党校是服务中心推进发展的主阵地。充分挖掘基层党校教育潜力,紧贴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促进科学发展抓教育培训,是基层党校办学的根本意义所在,近年来,我县各基层党校紧紧围绕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培训;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在广大农村开展以培育“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培训;
围绕我县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打造“四个地六个区”的工作目标,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认清经济形势、明确目标任务、提升发展能力的培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使全县上下能更清晰地认清形势与目标,更紧密地团结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之下,更有力地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

3.基层党校是掌握致富技能的主平台。在利用基层党校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又注重从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为党员群众提供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等培训,提升基层群众致富技能,满足了群众致富需要。通过党校培训,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视野,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在创业创新发展中的主体活力和作用,为我县的特色农业产业长足发展提供了基础,全县各镇村都形成了“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如洪溪镇洪南村,利用村党校这个教育平台,举办了一期农产品经纪人专业资格的培训班,有20余人先后取得了资格证书。通过基层党校的培训,使农民在经济发展,鼓起了 “钱袋子”的同时,丰富了农民的“脑瓜子”,进一步坚守广大农民走科学发展路子的信心。

? ? ? ? ? ? ? ? ? ? ? ? 不断拓展办学理念? 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市**区油车港镇党委 ? **区油车港镇位于**市区北侧,区域面积62.9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常住人口4.5万人。全镇现有党员1579人。办有镇党校1所、村级党校16所、专业合作社党校(田头党校)4所。2005年,镇党校被命名为“**省基层党校示范点”。近年来,镇党委十分重视基层党校建设,不断拓展办学理念,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规范党校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镇党委积极探索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员教育的新途径,始终把党员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上,通过规范党校建设、提升教学水平来办好基层党校,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党委重视,组织健全。按照党校“姓党”要求,组建了一支党校领导班子,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党校专职人员组成的校务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任党校校长负总责,党群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抓工作落实。党委经常研究党校工作,每季度都要听取一次党校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2.夯实基础,保障有力。以**镇政府大楼为契机,镇党校从原来党校成校合署办公改为单独建校,有300平米的教室, 210个固定座位,并配有图书室、办公室,拥有图书4000余册。还添置了彩电VCD、电脑、投影仪、电化教育影像资料等多媒体现代化教育设施。党校教育经费列入镇财政年度预算,并根据年实际需要,超额部分专题申请,财政直报。

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党校制度每三年修订一次,党校办班计划每年年初以文件形式下发。学员每次都有考勤,有学习笔记,课后有作业。教室布置做到“七上墙”:即党旗、马列毛邓伟人像、学习制度、办班计划、学员守则、领导班子名单和校牌上墙。台帐归档“四个有”:即有每期办班教案,有实景图片、有学员签到、有活动记录。每期办班有分类卷、年度有综合卷,并有专人负责立卷保存。

二、建好师资队伍,确保教育质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镇党校建起了一支以宣讲员为主体、镇领导班子成员为骨干、外聘专家和身边典型为补充的四支师资队伍,确保了教育的质量。

1.借助外力,聘请专家教授作辅导。市“**讲坛”教员、区形势政策教育宣讲员是油车港镇党校教育的一支重要师资力量。根据区委宣传部提供的上述两支队伍宣讲员的宣讲“菜单”,聘请这些专家教授上课,并把上述两份“菜单”转发到各分校,方便分校点题聘请专家上门宣讲。

2.依托自身,党校教师唱主角。党校专兼职教师是党校教学的主体,这支队伍常年在镇党校及各分校巡回讲课。如曾被评为省级基层党校优秀教员的杨开颜老师,在基层党校从事专职教育工作已有10多年,每年为基层党校及各分校讲课几十场次,授课内容实在,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学员欢迎。

3.以身作则,领导带头上讲坛。党委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上讲坛。每年 “七一”,镇党委都要举办“千人党课”,镇党委书记为全体党员作报告。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都要在联系的村或企业事业单位上一次以上党课, 4.典型引路,现身说法添实效。镇党委在注重“远学先进榜样”的同时,开展“近学身边典型”活动,每年都要树立一批先进党员干部典型,并聘请为党校校外辅导员。如全国劳动模范周惠英、国家科技部“星火科技致富能人”费永根、省级为民好书记卜金星、省级“双带”好党员梅正祥等,请他们为党员干部上课,传授创业创新经验。

三、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平台 我镇在推进基层党校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拓宽办学路子,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教学平台,努力完善教育网络,先后建起了村级党校、 “田头党校”,把党员教育的网络延伸到村、延伸到田间地头。

1.以镇党校为主阵地,坚持教育的规范化。镇党校的学习对象主要是镇村干部,目的以提高学员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为主,形式以集中培训和分组讨论并举,做到理论性、针对性、灵活性相结合,使教学面向基层,紧贴实际。广泛开展主题教育,精心组织专题讲座,剖析认识误区,明确奋斗目标。要求每个学员参加学习要有一本专用学习笔记本,写一篇工作体会,作一次交流发言。

2.以建分校为着力点,扩大教育的渗透面。建设村分校是我镇近年党校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充分整合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党员远程教育等资源,在全镇16个行政村都建起了较为规范的党校分校。镇党校的资源以与分校共用,成果共享。村党校分校面向农村党员,坚持做到“三个贴近、四个结合”,即办班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讲座与电化教育相结合,典型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3.以田头党校为延伸点,实现教育的多样化。近年来,镇党委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创办了以培训农业实用技术为主、兼顾形势政策宣讲的“田头党校”,党员教育延伸到种养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社。根据种养殖生产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培训课堂,培养党员致富能手,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同时也为广大种养大户和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培训服务。目前,该镇已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和畜禽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建立了田头党校 4所。选派政治思想好、有专业技能、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能人为领头雁。

四、紧密围绕中心,力求取得实效 我镇在推进基层党校建设的过程中,既能围绕中心抓重点,始终把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放在第一位;
同时又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力求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1.围绕中心抓宣讲。在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教育活动中,镇党校举办主体班进行教育培训。同时组织巡回宣讲团,深入到分校宣讲。在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中,镇党校组织开展创建“和美家庭,构筑和谐社会”宣讲活动,宣讲“孝亲敬老”的典型事例,推进乡风文明。去年,在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镇党校组织专题宣讲,把“养老保险是靠山,老有所养才**”这一理念带给党员干部和农户中去,提前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2.针对实际搞教学。基层党校上课,除了菜单式点击内容外,还根据各村党组织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备课,变“老师讲什么,我听什么”为“我想听什么,老师讲什么”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如澄溪村要在七月一日前开展全体党员集体宣誓仪式,镇党校专职教师就单独为他们备讲、讲课。再如杨溪村党总支要开展“党员争做“双带”先锋”活动,就给他们上了“带头致富促发展,带领致富求和谐”的党课,内容紧密联系该村现状。这样的教学,针对性强,效果更好。

3.贴近群众求实效。我镇党校在开展教学中,注重突出一个“实”字,即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群众,内容实在,增强亲和力,取得好效果。镇党校根据各村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需求编写教材,开展宣讲。在聘请市“**讲坛”和区形势政策教育宣讲员时,邀请授课老师在当地先作调研,并提供本地基本情况,使授课有的放矢。讲课结束后开展互动,回答党员干部提出的一些问题等。

我镇在推进基层党校建设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尝到了一些甜头,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但离上级的要求和实际的需求还有差距。我们决心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深刻领会领导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先进单位经验,进一步做好拓宽、延伸和完善工作,使基层党校真正成为“理论武装的课堂、党性锻炼的熔炉、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

? ? ? 发挥基层党校阵地作用? 推进和谐大唐建设 **市大唐镇党委 ? 大唐镇位于**市**,素有“袜业之乡”的美誉。目前,全镇设有一级党委1个,二级党委2个,支部101个,共有党员2236名。2008年,大唐镇党委被**省委授予“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大唐镇委党校自2007年被评为**省基层党校示范点以来,镇党委十分注重党校建设,狠抓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找准定位为出发点,特别注重党校办学的全局性理念。

镇委党校始终把党校工作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来办学,努力做到重点工作出精品,难点工作求突破,探索工作重创新,特色工作创亮点,使党校成为党委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主渠道,成为服务大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平台,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

二、以加大投入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基层党校的规范化水平。

在软件建设方面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人员到位。镇成立校务委员会,书记任主任,党群副书记任校长,宣传委员分管党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教师队伍由各线人员组成,并聘请一批党政干部、理论工作者或学有专长的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定期邀请**、**市委党校、同济大学等院校教师讲课,不定期地邀请一些先进事迹报告团来镇进行宣讲。目前,我镇基层党校专兼职教师达23名。二是资源整合到位。一方面把基层党校、学习培训中心、农民素质工程培训学校合三为一,即“一副班子、三块牌子”;
另一方面以基层党校为龙头,把人口、司法、组织、城建、工农等各线的教育工作统一纳入基层党校,统筹安排,联合实施,确保每次教育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

三是经费到位。镇财政每年拨给党校教育资金10万元,作为党校的教育经费。

在硬件方面做到“四个一”:一是一个培训中心。抓住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契机,将九楼和四楼会议室设为基层党校培训中心,现有300座和80座教室各一个、办公室一个、阅览室一个,总共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二是一套多媒体设备。先后投资80多万元,购置彩电、VCD、电脑、投影仪、摄像机等多媒体教育设备。三是一万多册图书。在镇党员活动中心设立党校图书馆,面积达2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图书、刊物等一万多册。四是一个教育服务点。在党员活动中心设立外来党员管理服务培训点,实现外来党员与本地党员的互动。

三、以健全机制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党校办学的科学化水平。

重点做到四个有:一是学有对象。始终把党员干部、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党校培训主体,同时把教育对象向农民、企业职工及外来建设者延伸,分类施教,分类培训。第一类为机关、驻镇各部门的党员干部;
第二类为村主职干部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
第三类为一般党员、村民代表和企业管理层;
第四类为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
第五类为农民、企业职工及外来建设者。

二是学有主题。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服务大局,使教育培训主题鲜明,又内容充实。首先是围绕党的理论开展培训,及时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教育、新农村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是围绕产业开展培训,开设了安全生产、工商税务、企业创牌、外贸业务等方面的培训班,有利于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再次是围绕热点难点开展形势教育,统一思想、明辨是非,提高党员干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学有规章。校务委员会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先后制订《党校章程》、各项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有章可循,按章理事。整个校务委员会也做到职责分明,分工落实。每期培训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课程提纲,有总结,实行签到制,对不及时参加学习的支部和党员进行通报,对多次无故不参加学习的党员,由镇党委领导找其谈话、进行教育。针对个别短期培训班还实行封闭管理。四是学有载体。除定期培训、专题讲座外,还结合教育内容组织一些参与性强的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外出考察学习、专题调研等。在机关内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谈一次体会”活动、党员干部帮扶低保户活动;
及时编发《大唐报》等宣传资料供党员学习;
在无职党员中广泛开展“三定一争”活动,在企业党员中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等,从而使党校教育延伸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生活、生产实践当中。

四、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为突破点,着力形成基层党校的特色化教学。

随着我镇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名度的与日俱增,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在这支庞大的外来人员群体中,有流动党员110多人,占全镇党员数的10%。这部分党员从业的多样性、分散性和流动性给党员教育带来许多新情况,静态的党员管理模式已经与新时期党员动态变化的客观现状不相适应。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的领导更加切实有效地覆盖全社会的广泛领域,避免出现党员管理中的“空白点”,已成为新时期我镇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镇党委从2002年开始,根据本镇的实际作了一些探索,主要是围绕“实、情、活、稳”四个字来开展:
1.立足一个“实”字。即以求实的态度,做实在的工作。一是把握三种方法,调查摸底建档案。通过党员主动登记、暂住人口摸底上报、居民(企业)支部调查汇总等途径,较好摸清了底子。二是实施三级管理,各司其职建网络。镇党委专门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中心”,由党委分管组织的副书记任组长,党委组织员和管理处党总支书记任副组长,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强化领导。组织网络建立后,全镇流动党员分布清晰,各级党组织管理责任明确,为管理的有效化打下基础。三是开辟三处场所,工作生活到基地。为了使流动党员在大唐感受到“游子归乡”的温暖。我们先是劳动力市场内挂牌设立了“流动党员管理中心”办公室和“流动党员活动中心”,后又迁到镇党员活动中心。此外,为了使流动党员和外来打工者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还建立了“建设者之家”娱乐中心,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增添了色彩和吸引力。

2.贯穿一个“情”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重视把“情”字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流动的党员,流动的感情”。一是落实三项政策,组织关心送温暖。通过以中心为阵地,为党员力所能及地推荐工作,安排活动,组织学习,在政治上信任和尊重流动党员。组织开展了党员夜校、“七一”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举办了《袜子展示秀》、《袜都风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大**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在中心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有支部的,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学习;
没有建立支部的,实施靠挂制,就近在相关企业支部中参加学习,使外来打工者在此更加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二是设立三块基金,物质基础有保障。从镇财政中切出10万元,设立流动党员基金、困难党员补助基金和奖励基金,从而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抓牢一个“活”字。把鲜活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结合起来,使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跳出文件报纸、会议报告的老套套,提高教育和管理效果。在制订计划时,我们根据流动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组织参观座谈、开展“我为大唐献一策”活动、举办主题演讲会等,各显其能,参政议政。在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探索组建了“外来流动党员宣讲队”,在非公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等外来人口集中的地方进行巡回宣讲,做足“乡民、乡 音、乡情”的文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进一步完善了外来党员联系外来建设者、外来人员文化娱乐活动优惠卡等关爱外来建设者的制度。

4.围绕一个“稳”字。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是注重三个结合,尽心尽力尽义务。即与劳动用工、社会**、政策宣传相结合,使流动党员成为宣传员、安全员、联络员。鼓励流动党员参政议政,并做好党委政府的宣传员、联络员,在外来人员中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发挥流动党员在党群之间的纽带作用和劳资双方的桥梁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二是实行三次反馈,天南地北有联系。编印《流动党员之友》刊物,刊印流动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心得和体会,为他们提供一份贴近自己生活的资料;
并将流动党员中的优秀事迹向其原籍送喜报,年终评议向家乡传捷报,真正实现“在大唐创业,在大唐成功,为人生添彩,为党旗增辉”的目标。

五、以突出实效为落脚点,不断推进基层党校的良性化发展。

五年来,我们共办班200多期,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达1万余人次,参与面达到100%。通过教学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更新**策理论水平的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进一步增强。目前,为民办实事、谋利益成为村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共识,办实事、解民困**然成风,大到新农村建设,小到添置垃圾桶,都有党员干部的身影。特别是各村支书带领全村人民紧跟镇党委、支持党委的各项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兢兢 业业、任劳任怨。先富起来的党员,尤其是一些企业家党员,富了不忘社会、不忘家乡人。每到年终,送温暖总能看到企业、先富党员的身影。镇村两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性有了显著的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五年来,大唐镇委党校作为最基层的党校,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党性修养和致富能力,促进三大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收获颇多,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1.在党校办学宗旨方面,必须注重“姓党”和“像校”的结合。党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党校姓党,这是它的特殊性;
党校又像校,这是它的普遍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党校当成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理论建设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提高广大党员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党性意识作为目的,切实提高基层党校办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在党校教学内容方面,必须注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基层党校的培训对象是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必须针对基层党员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又要结合国情、镇情、村情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实行特殊教育,一是抓住党员干部的兴奋点,突出案例教育。**在新农村教育中,我们一方面通过政策的讲解,提高实践者的政策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先进村的做法,加深印象,拓宽思路,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抓住党员干部的关注点,注意内容的与进俱进。**适时地开展十七大主题教育、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会等。

3.在党校教学方式上,必须注重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基层党校的培训教育不仅要包括上大课的覆盖式培训,更要向面对面、温馨化、个性化为主的“渗透式”教育转变。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办学的效果。**,针对中心学习组成员平时工作任务较重,很难抽出专门时间学习的现状,利用开会时间,将培训学习内容纳入其中。又**在村干部培训班中,我们采取参观乔司监狱,聆听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这一警醒式教育,提高广大村干部的廉政意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 ? ? ? ? ? ? ? ? ? 中学生党校工作汇报材料 **市第一中学党委 ? ****第一中学创办于1936年,1998年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属省文明单位,2006年批准为**市第一中学党委,下设文科、理科、行政后勤、离退休、青年教育5个支部,现有81名党员。

我校中学生党建工作和党校发展历史起步比较早。1985年成立中学生党章学习小组,1994年创办中学生业余党校,1996年建立中共**一中青年教育支部,学生党校具体事务工作由青年教育支部负责。到目前为止,共举办党校学习班15期(每学年一期),参训人数达1799人,经培训学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1291人,其中227人德才学兼备的学生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我校中学生党校2003年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校示范点,2005年被中共**省委宣传部评为 “**省先进示范基层党校”, 2006年被评为**市“德育精品工程”,《**日报》、《**教育报》、**电视台曾先后报导过我校学生党建情况,并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的肯定;
我们编著的《新时期中学生党建研究》一书是我校多年对中学生党建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作规律的总结,获**省成果二等奖。

我校中学生党校工作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明确章程 我们认为利用中学生党建这一有效教育手段,通过党校这一教育平台,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重要阶段的中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既是新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实际的要求,更是学校德育的需要。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中学生党校章程,章程中明确涵盖了党校教学的“十有”:
(一)有学校性质:党校是校党委领导下的优秀团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学校,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体学员。????? (二)有办学方针:着眼长远,立足教育,重在培养,少数发展。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扩大教育面和增强教育效果上,让更多的青少年较早较系统地接受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三)有办学目标:把党校办成系统传授党章、党史、党的基本知识的阵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摇篮,对学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吸收少数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四)有教育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重在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化和提高,理想情操的锤炼与升华,努力使学员成为"政治强、思想实、学习勤、工作能、作风正"积极上进、乐于奉献的入党积极分子。

(五)有组织机构:党委书记担任学生党校校长,并组成以青年支部副书记、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务委员会。

(六)有师资队伍: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内外结合,聘请校长、校党委委员、优秀党员、政治教师和有关领导、先进模范人物为学员讲课。

(七)有教学设施:党校拥有一个可容纳三百多人的大型多媒体阶梯教室和一个可容纳一百五十人的中型多媒体会议室,拥有党建专用的小型陈列室。

(八)有教学计划:我们在学年初计划中都对中学生业余党校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体现党校教学的先进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九)有教学教材:以《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史》、《党章》为基本教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书籍或音像教材、优秀党员事迹为基本内容,同时,坚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和理论成果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在青年学生中传递党的声音,使党校学员学到的内容始终最直接地体现党的时代性要求。

(十)有教育基地:确立**革命烈士纪念碑、杨**纪念馆等为党校固定的教育基地。

二、不断探索,健全机制 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完善和健全了党校管理和培训的各种机制和制度,主要是“十建”:
(一)建组织保障机制:专门设立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青年学生教育支部,由校党委书记兼任书记,同时兼任中学生党校校长,具体工作由专职副书记负责。有组织和人员保障,才能使中学生党建工作有序、有效、有力。

(二)建定期研究机制:学校党委、党校校务委员会和青年教育支部,坚持每季度研究一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定工作安排。明确校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人员,制定和执行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

(三)建招生选拔机制:在高一年级结合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学进行党知识启蒙教育的基础上,在高二年级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然后经班干部、团干部民主推荐,班主任同意,最后由党校审批才能成为一名党校学员。

(四)建教员聘用机制:校内和校外、长期和临时相结合聘用教师。

(五)建教育培训机制:教育培训是搞好中学生党建工作的首要环节,经过上党课、听报告、做作业、写体会、考试等教育培训形式。

(六)建培养考察机制:培养考察是搞好中学生党建的关键所在,我们重视推优关,规范考察关,严把发展关。

(七)建公开监督机制:为保证党建质量,杜绝人情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必须完善公开监督机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接受师生社会监督。

(八)建关系衔接机制:中学生在校期间经批准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后,毕业后凡升入高校或录用单位有正式党组织建制的,一般将该生党组织关系和档案及时转入所在单位党组织,主动配合做好衔接工作。

(九)建跟踪反馈机制:我们每年通过各种方式向各大学了解本校发展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在大学的学习和工作表现情况,分析反馈信息,一方面以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另一方面以他们的优秀事迹教育在校学生,同时也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为学校改进党校教育和党建工作提供经验。

(十)建反思创新机制:学校青年教育支部和学生党校对每一期的党校的各项工作要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不足、发现亮点,为以后的党校各项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三、严格管理,规范教学 为了切实完成党校的办学任务,确保各项计划认真实施,提高教育实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严格管理、环节落实、规范教学,主要做好 “十抓”:
(一)抓计划制定:党校每学期开学初都制订了本学期党校培训计划、工作方案、各项制度、培训教师、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等。

(二)抓教学条件:做到“五保证”即教学时间保证、教学内容保证、师资力量保证、教学经费保证、教学场地保证。

(三)抓认真备课:要求讲课人员有教案、有充分准备,专职学校老师要有多媒体课件,讲课要符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要布置作业。

(四)抓学习考勤:要求无无故迟到、早退或缺席,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五)抓教学评价:培训期间听取学员对培训活动的要求和建议,学习结束,要进行考试,检查教学效果,对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六)抓学籍管理:入学、学时、成绩、奖惩、退学、结业各环节都有完善的档案并有专人负责,毕业后,党校学习情况装入学生个人档案。

(七)抓评选优秀:被评为“优秀学员”者,党校发给“优秀学员”证书,并填写“优秀学员”登记表,存入本人档案。

(八)抓培训方式:在党校具体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努力做到“八个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灌输和德育渗透相结合、集中辅导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全面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教育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活动相结合、请进校来和走出校去相结合、教师讲课和学生探究相结合。

(九)抓培养考察:党校毕业后,通过各团支部的推荐,对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候选人进行公示,进行“满意度测评”,再经过青年教育支部大会讨论,报校党委批准,确定培养对象名单;
青年教育支部对每一名培养对象选派两名党员为负责联系人,具体负责培养考察,加强教育。要求联系人每月与考察对象谈话一次,每位积极分子每季度写一份思想汇报。

(十)抓推优入党:通过一年培养考察,校党委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将优秀学员及时吸收入党。

四、丰富载体,讲究效果 党校学习实践活动紧扣工作中心,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开学典礼、党课培训、专题报告、入党宣誓、观看录像、思想汇报、调查研究、写学习体会、举行演讲会、与劳模座谈、学员间交流、举行辨认赛、反邪教展览、阿林讲公德、清明节扫墓、组织讨论交流、拜祭革命烈士、主题论坛活动、观看革命影片、参观烈士纪念馆 、参观杨**展览馆、举行成人宣誓仪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增加教育的生动性、直观性、实效性、针对性和深刻性。

我们学生党校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党校的教育更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突出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党建最新理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发展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更贴近高中教学实际、贴近现代社会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党校教学效果,是一个基本而又复杂、现实而又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和提升。

? ? ? ? 坚持内外结合? 推进党建工作 **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分校党总支 ? 一、基本情况 我院于2003年10月,由**工业大学**西分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开始筹建本科院校。目前,校园占地1004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
设有14个系,48个专业。化学与制药工程系是我院的老牌系部之一,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党校是**学院(筹)党校领导下的基层党校。近年来,我系党校在**市委、院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和院党委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学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发挥基层党校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系党校硬件设备齐全,图书资料丰富,各项制度较完善,坚持常年办学,组织学员开展日常学习。我系党校学员人数占全系学生数90%以上,定期开展党员党课与实践活动,党员受训率达95%以上。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积极引导教职工、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取得了较好成绩。近三年来,我系党校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75名,党员167名。2004年和2006年,我系党总支两度被评为院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二、主要做法 大学生党员是我党的希望和未来,是党的新鲜血液。党未来的事业要靠他们来接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历史重任要由他们来承担。基层党校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党员的艰巨任务,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内塑品质,外树形象,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这一宗旨,努力促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在学习上起到模范作用,行动上起到表率作用。主要做法如下:
1.坚持一个核心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领导核心,**学院(筹)党校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分校有健全的领导班子和校务委员会,系党总支副书记吕延文兼任党校校长,亲自主抓各项工作。党校组织机构完善,校务委员会分工明确,定期召开例会,针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稳定,经常性地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同时我们注重班子队伍建设,校务委员会成员注重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在思想上自觉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标准、严要求,生活作风上讲操守、重品行,形成了求真、务实、团结、创新的良好风气。

2.强化三层教育体系 为办好系部党校,提高党总支(支部)凝聚力,我们坚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注重结合院、系的工作实际和师生的思想状况,扎实开展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构建了三层教育培养体系。第一层次是学生党员。我们定期召开支部学习会和党员交心会,加强党员间学习交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此外,还不定期地邀请“五老”政策宣传团来校上课,通过现身说法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素质。第二层次是入党积极分子。系部党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要求一学期在阅览室学习时间不得少于 8小时,并积极组织公益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每年还组织两次思想大讨论活动,在思想争论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共识。例如08年3月份我们组织了“关注两会,聚焦民生”为主题的大讨论,9月份组织了“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大讨论,09年4月组织了“结合科学发展观,以身作则促进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大讨论。第三层次是学员。我系党校针对新学员对党的知识了解不深的特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培训。培训内容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的写法等。对于新学员,我系党校一年开展学习培训活动达10余次,人次达1000余次,覆盖了大多数新学员。

3.抓好“五个一”工程 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我系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内塑品质,外树形象”为主导思想,着重构建“五个一”工程。

开好“一会”。即每月举办一次管理小组成员理论学习会。主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使理论学习会成为全体学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的一个重要平台。

办好“一刊”。即办好一本学生自己编写的红色期刊《红日》。栏目设有璀璨人生、时事看台、家之风采、学习心得、论点热谈、红色足迹等,吸引广大学生积极投稿,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红日》内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努力增强党的理论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素质较好的思想理论队伍,为党的理论宣传提供了较好的途径和有力的人才支撑。

上好“一课”。我系党校注重党员的后续教育,严格党员管理,健全党组织生活,定期组织学生党员上一堂党课。我们党校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组织生活丰富,平时注重与学习基地之间的联系,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革命等讲党课,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本学期,我们邀请了**市党史研究室胡立义主任给我们党员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他总结提出的“有本事、会干事、干实事、能共事”的十二字方针,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建好“一库”。即着力建设一个以党建学习为主的红色文库,以书籍、杂志、报刊、影碟为主的学习资料。书籍以党建理论为主,涵盖伟人丛书、文史精粹、当代思潮等内容,影碟以战争经典片、爱国教育片、伟人纪录片为主,并经常充实更新。

开展好一系列活动。化工系党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外建立了自己的学习基地(**市党史研究室)和实践基地(**市聋哑学校)。以实践活动为依托,结合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情牵七里乡”、“十七大知识竞赛”、“聋哑学校结对子”、“抗震救灾捐衣捐物”、“红色之旅”(共三期,包括参观细菌战纪念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参观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二区委陈列馆)等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尤其在抗震救灾中带头捐款捐物,起到较好示范作用,从而提高了党员意识,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

三、努力方向 与时俱进是时代要求,基层党校工作也必须结合实际不断推陈出新。为了使我系基层党校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探寻院校办好基层党校的新思路、新方法。

1.组建管委会,探索新型的管理模式。我系党校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在原来党章学习小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即“管理委员会”新模式。管委会由学生干部组成,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下设考察部、策划部、实践部、管理部、编辑部、党章学习小组,各部门部长由学生担任,同时配有副部长、干事若干名,分工明确,具体负责党校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社会实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通过制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实现规范管理,减少、杜绝管理盲点。

2.进一步加强监督,确保教学培训质量。我系党校为确保教学管理质量,积极开展“三查”活动。一是督察学习开展情况,重点检查学习、实践组织是否到位;
二是检查学习效果,通过检查学习心得,开展调查、讨论和座谈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果;
三是督察党员对内对外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即对内设有“党员形象监督栏”,对外设立 “党员监督岗”,使每位党员都自觉接受监督,时刻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构建“网上党校”,提供网络学习平台。我系党校在充分利用系网站——原“党建工作”栏目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网上党校”,完善“热门新闻”、“党员发展公示”、“发展党员工作手册”、“党务问答”等栏目和内容,扩大宣传力度,为学习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的快捷、便利的优势,建立党员之家QQ群、党员QQ群,加大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拉近了支部和学生党员之间、学生党员之间交流的时空距离,保持在校学生党员和在外顶岗实习的流动学生党员的不间断教育培训,努力构筑会议、党课、座谈、网络、社会实践各种形式并举的大教育平台。

? ? ? ? ? ? ? 抓基础 ?重创新 ?求实效 切实发挥基层党校主阵地作用 **市**区册子乡党委 ? 册子以岛建乡,现有党员223人,党支部10个。乡党校自1992年7月建校以来,重视基础建设,突出教学重点,破解各项难点,成为广大党员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党性修养的大熔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科技文化学习的大课堂。

一、夯实基础,创造良好教学条件 乡党委从“迎接大桥时代、建设和谐册子”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党校作为培训教育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资金保障“三到位”,有力夯实了党校工作的基础。??? 1.思想认识到位。乡党委始终把党校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季度定期研究和听取党校汇报,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好的同志担任党校专职副校长,具体负责党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2.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校长,分管副书记为副校长,党委委员为主要成员,党员骨干、老干部、业务能手为补充的党校校务委员会,并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党校相关制度,切实加强党校班子建设。同时,狠抓党校内部制度化管理,制定出台了一批党校工作制度,使党校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保证了党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资金保障到位。为适应形势发展,给党员干部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乡党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于2007年投入 20万余元对党校设施进行更新,并配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目前党校设施齐全,档案资料规范,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到2008年,我乡投入到党校中的党员教育人均经费为528.12元左右。

二、抓准重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准确抓住了“内容”和“方式”这两个重点,围绕“政治法律教育强根基、文明道德教育强素质、科技文化教育促创新、职业技能教育促创业”这一核心内容展开具体教学工作,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求新求变”,积极探索党校教育新载体、新办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学内容“双强双促”。政治法律教育强根基。建校以来,乡党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每年确定一个理论学习主题,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头脑。同时,高度重视《行政许可法》、《劳动合同法》、《物权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党纪、法规教育。2004至2008年,党校一共开设政治理论培训37次,法律法规培训10次,培训党员3157人次,党员集中学习培训率达到100%。文明道德教育强素质。为全面迎接**连岛大桥的贯通,提升册子人的文明形象,乡党校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省公民道德规范》、《**市市民文明守则》等内容为教学重点,在党员干部中广泛进行文明道德教育。同时,通过开展党员义务劳动、慈善一日捐、爱心电话屋、道德点评台、新居民社会服务一卡通等道德实践活动,在融合新老居民,倡导乡风文明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截止到 2008年,乡党校共开展文明道德教育21班,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1399人次。科技文化教育促创新。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科技运用能力较差的现状,乡党校狠抓科技文化教育,开办扫盲班,高中、中专自考辅导班,举办电脑基础操作、日常英语口语等短期培训班,截止到2008年,共有1138人参加培训,其中85名党员通过培训获得了学历证书或各类专业证书。2009年乡党校又投入五万多元,面向社区、企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办学历、专业技术证书“双证制”培训班,培训完毕,学员通过考试即可获得高中文凭和专业技术证书。截止2008年,我乡先后有11户农民专业户被评为区级科技示范户。职业技能教育促创业。2004年以来,随着大桥建设征地以及正和、南**等船厂相继落户,我乡出现大量失土转产人员,乡党校以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渔农民稳定就业为目的,积极开展水产家禽养殖、渔船驾驶证、轮机长证等创业就业培训。截止到2008年,共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856人次,发放技术证书619人,上岗证书204人,实现就业453人次。

教学形式“求新求变”。一是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采用普遍适合各类党员的影音、参观等比较直观的方式,也采用主题演讲、座谈讨论、知识竞赛等侧重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注重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学习方式。如:开设“电视课堂”,每月 20日为电化教育播放日,播放党纪、农业科技知识和先进模范事迹;
开办册子发展论坛,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基层群众前来畅谈发展建议;
开展“每天半小时”读书活动,提倡党员干部在饭后到阅览室进行半小时的理论阅读;
开展现场教学,根据需要,把课堂放在田间、车间,现场观摩、现场释疑、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既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也扩大了“受教面”,为整个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了条件。二是运用考学述学的监督手段。我们引入了考学述学监督机制,通过理论考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增强了党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2004—2008年,乡党校先后举办了3期知识竞赛和1期新农村建设主题演讲比赛,党员干部共撰写各类读书笔记、心得体会340篇,被各级报纸、刊物录用37篇。

三、破解难点,不断增强教学实效 ??? 在海岛农村,基层党校的工作会遇到师资力量薄弱、学员学习时间难以保证、教学效果难体现等等问题。我们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因地制宜,成功地破解了一个个海岛农村基层党校工作的难点,使党校的工作一步步走上新台阶。

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针对农村党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难点,我们努力搭建横向到边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纵向到底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大党建工作格局,不断整合教育培训力量,逐步完善党建资源的共享体系。一是借力上级教育部门资源。加强与**海**学院、市委党校的合作,实行理论学习教授聘任制,采取结对签约讲课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二是加强基层党校师资力量。通过参加教学研讨、合作交流、赴上级党校进修等形式不断开阔乡、社区(村)党校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教研水平。三是加强“班长”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党务工作者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支部书记培训班,乡党委一年两次听取社区党支部书记的述职报告,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党建工作能力。四是增加专业知识教育资源。针对农村教学实际,邀请“客座教授”授课,内容涉及水产养殖、果蔬栽培、生产技能、健身娱乐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群众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针对农渔村党员干部学习难集中、时间难保证、场地难落实、需求难统一的特点,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等阵地,积极打造“学习超市”,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学习菜单”,供学员自行选择,为党员群众提供便捷的学习服务,做到学习工作生活“三不误、三促进”。社区(村)离退休党员利用白天集中学;
“两新”组织采取晚上或休假日组织学习;
对卧病在床和年老体弱的党员实行以片包干,送教上门;
对在外地的党员通过邮递和网络方式寄送学习资料;
对工作“三班倒”的党员则以弹性方式安排时段开展学习等,努力做到因人而异,有分有合,开放教育。

在教学效果的体现上:针对教学效果难体现的问题,我乡党校结合本乡实际,坚持党校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将实际工作转化为党员学习实践课题,在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的同时,促进乡党委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让重大建设工程成为党员学习实践课题。党员干部以包村联户、“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方式参与大桥建设、企业发展等各项政策处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使党员干部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二是让重点工作成为党员学习实践课题。在省级文明乡镇、省级科普示范乡镇等创建以及奋战台风的过程中,组建夕阳红和谐服务队、新居民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多个党员干部志愿者队伍,分时段、分片区开展治安巡逻、环境整治、走访排查等工作,共同维护社会治安。三是让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成为党员学习实践课题。把党员干部蹲点联户、“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活动作为检验党校学员学习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的有力抓手,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困。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建立办理反馈机制,严格要求按时限期完成各项任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

基层党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们将以省级先进示范基层党校作为全新起点,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改进和完善党校教学工作,将党校建设成为全乡党员干部“讲政治、凝人心、提素质、强能力、扬文明、求发展”的主阵地,为全面对接大桥时代提供坚实有力的政治、组织、作风保证。

? ? 以创新务实的精神推进基层党校建设 **市**区金**党委 ? **市金**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文明**镇,现有134个党支部、3350名党员。金**委党校成立于1998年10月,建校以来,通过狠抓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主阵地作用日益凸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与时俱进,开创基层党校教育新局面 创新是金**党校开展教育并取得实效的灵魂。几年来,我们努力在创新上做文章,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来做好基层党校这一份事业,不断探索好的教育载体、途径和办法,更新教育内容,使党校真正成为党员心目中的“长青树”。

1.村企联合党校实现教育全渗透。非公企业党员教育一直是党校教育的难点。2007年,镇党委成立村企联合党校,将农村党员和非公企业党员共同纳为教育管理对象,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培训,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解决企业和农村党员教育的新路子。如下梁村办公大楼具有一定的规模,还建有高标准的文化俱乐部,各种活动设施俱全,为联合党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20多家企业的加盟合办,保障了联合党校的办学经费,使其活动更加经常化。在开展教育培训方面,联合党校积极拓宽办学思路,将教育主题贴近村企工作实际,先后举办了“农村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等 17期培训班,近5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同时,联合党校还经常举办村企联合文化周、乡土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村企联建党校的模式既增强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覆盖面和实效性,也促进了村企文化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共建互赢。

2.“流动讲台”扩大党课教育覆盖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农村党员的生活、工作节奏明显加快,流动性不断增加,使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难以覆盖到位。针对实际情况,金**委党校创设了“流动讲台”这一教育新模式。“流动讲台”是一个以“讲台”为依托,以“流动”(包括宣讲人员流动、宣讲内容流动、宣讲地点流动)为特征的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新载体。一是宣讲地点灵活便利。有重点的选择海岛渔船、露天庭院、偏远村居、企业等平时党员难以集中的地点,作为“流动讲台”的宣讲点。如针对渔民党员海上作业时间长、很难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实际情况,就利用伏季休渔期,组织流动党课上渔船,对渔民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渔业安全生产等教育。二是宣讲人员精挑细选。镇党校组建了一支由 20余人组成的流动业务讲师团,按照就近属地分线的原则,安排他们不定期到各宣讲点开展宣讲。三是宣讲主题贴近实际。结合各地、各行业群体实际,把教育主题对准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对准广大党员群众时刻关注的生活难题。四是宣讲方式贴近生活。在采取传统的宣传形式的基础上,镇党校还采用文艺下乡、举办文体活动等形式进行宣讲教育,力求使党课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

3.“空中课堂”拓展农村党员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农村广播灵活、便捷、覆盖面广的特点,积极利用无线广播系统,全力打造畅通高效的信息广播“空中课堂”,着力提高农村党员教育的覆盖面。一是组建了大学生村官广播团,负责广播稿件的采编和播音,每天定时播出1小时,播出内容除时政要闻外,还根据本镇中心工作和现实需求增添节目内容。二是利用手机短信等宣传渠道,以《科学发展观语录》为主要内容,定时向党员干部发送信息,以简捷、经济的形式吸引全镇党员了解、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空中课堂”实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人人可知,风声雨声培训声人人可闻,教育学习进步个个不落后”的新型党课教育形式。

4.大学生村官课堂展现新活力。目前,金**共有大学村官24名,他们学历高、知识新、接受新事物快、语言表达能力强。根据这些特点,金**创建了大学生村官课堂,为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一是深入基层,动态宣教。镇党校将这些大学生村官分成四个教研小组,设立自助课程表,对外公布,群众可按所需点单预约。同时,各教研组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基层需求,及时充实和调整课程内容。如海岛党员提出大家对滩涂养殖、防台防风知识需求强烈,大学生村官课堂就应其所需,为他们送去“紫菜养殖技术”、“抗台保家”等课程。二是组织灵活,便捷高效。大学生村官课堂组织模式注重“灵活、变通、高效”。上课地点不做硬性要求,既可以在党员活动室,也可以在菜地、田头,还可以在海岛渔船上,哪里方便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上课。上课时间以不干扰群众生产生活为原则,一般每堂课控制在 30分左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讲究实效。三是互动交流,教学相长。在实践中,大学生村官课堂鼓励基层党员群众在听课过程中提出疑问,然后予以解疑释惑,并引导大家参与讨论。党员群众与大学生村官打破学与教的界限,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教学相长。

二、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基层党校建设 创新是开在坚实基础上的花朵,镇党校教育要想取得实效,还需要狠抓基础,做到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

1.领导重视不可缺。建好镇党校,离不开热心办学的领导班子和精良的教师队伍。几年来,镇党委始终把党校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党校的运行状况,经常督查党校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在镇党校校务人员的配备上,建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任校长,宣传、组织、纪检等五位党委委员任副校 长的校委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聘任思想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道德品质优良的老教师、机关干部为专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由2名专职教师、6名兼职教师和2名外聘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

2.设施建设常改善。镇党校办学条件能够及时更新是党校保持活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几年来,镇党校及时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改善办学条件。党校现有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多功能教室,配有彩电、VCD、电脑、投影仪等电教设备和大量教学光盘等电教软件,并将远程教育系统接入党校教室。同时,还设立了党校办公室、阅览室、乒乓球室等,其中阅览室配备了各类教材资料、图书3000多册,做到图书杂志及时更新,增强党员借阅的吸引力。

3.制度建设规范化。金**党校教育的规范有序,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在教学管理上,镇党校做到“工作有计划、培训有目标、上课有考勤、教学有教案、学习有笔记、课后有作业”。同时还建立了“两考、两评”制度。“两考”即学习考勤和结业考核;
“两评”即学员评优和支部评优。每年还举办开学典礼,在典礼上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档案管理上,自1999年以来,基本做到“材料齐全”、“一期一卷”。

4.教育培训重内涵。镇党校必须紧扣时代形势,不断提高内涵,才能做到“花香自有人来随”。镇党校不仅重视理论教育,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十七大主题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
同时,还重视党风党纪教育,通过举办主题演讲、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征文比赛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党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此基础上,镇党校把教学焦点对准农村实际,对准当地实际,以提高党校的教育内涵来吸引党员。

? 整合资源求拓展? 创新形式求实效 **市杜桥镇党委 ? **市杜桥镇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镇总人口20.5万人。现有227个党支部,6356名党员。自1992年7月建立党校以来,镇党委以“强党性、提素质、谋发展”为办学宗旨,建立党校、电大、成教“三位一体”大党校办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教学管理、重注教育实效,全面推进党校规范化建设,有效地发挥了主阵地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注重创新,拓展党校办学思路 几年来,我们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踏踏实实做好基层党校工作,不断提高党校建设的规范化水平。同时,我们努力在创新上做文章,探索党校教育的新载体和新举措,更好地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服务。

1.创新教育内容,把握“三个重点”。一是学习中的疑点。以提高党员思想理论素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的,从2008年7月开始,在全镇组织开展“村干部月讲坛”活动,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让党员干部轮流上台结合实际作演讲,促使他们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消除思想上的疑惑。

二是工作中的难点。近3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省委党校、**市委党校及**市委党校的专家教授,就如何加快杜桥城市化发展步伐、“十七大”精神和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作专题讲座达近20场,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生活中的热点。除党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等知识的讲解外,还注意针对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专题讲座和讨论,如举办了保健知识、新时期党员干部伦理道德、休闲文化娱乐等专题讲座。

2.创新教育形式,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的培训、专题讲座外,还组织举办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观看录像、学习测验、专题调研、外出参观等,创造了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二是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自学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镇党校特地组建了十七大精神宣讲特派员,分组到各部门单位、农村社区党支部进行巡回宣讲;
对老弱病残、无学习能力的党员,采取专人辅导的方式,上门与他们进行“结对互学”;
对外出党员,采取寄送资料、定期沟通交流的方式,确保十七大精神宣传教育全覆盖。三是办班培训与支部学习日(夜)相结合。每次镇党校办班后,均要求各支部通过每月一次的支部学习日(夜),对党校学习培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讨论学习、巩固消化,提高学习效果。

3.创新教育载体,做到“三个一”。镇党校始终坚持以大“党校”统领全局,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杜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本单元,全面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把基层党校办成党员干部学理论、学科技、学文化的大课堂。一是开办好一堂技能培训课。计划在3年内使每个村民小组都有若干名青年农民得到培训,形成—支活跃在基层的农业技术骨干队伍。二是健全一张组织网络。建立以镇党校为主,镇农技站、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杜桥广播电视大学、镇信息中心等为辅的网络,通过联合办学、委托企业培训等形式,拓宽培训渠道,为农民构建免费“培训超市”。三是组织一次农技服务。不定时组织农技服务队,深入田头,深入农户家里,送技术、服务上门,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疑难问题。

二、注重实效,结出党校办学硕果 近几年来,镇党校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经常组织学员深入农村和企业,从考察、调研中学知识,并针对存在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1.工作思路更加明确。通过党校教育,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工业富镇、三产活镇、教育强镇、文明兴镇”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确立“工业为先、工贸并举,把杜桥建设成为**副中心”的总体思路,指导他们努力在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工作中实现突破。2008年4月份,村两委换届后,为使新任干部能够尽快适应工作,镇党校特地对 568名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组织4天集中培训,其中2天安排学习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2天安排到柯桥、柳市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通过培训考察,村干部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他们纷纷到镇里要项目、要开发,在全镇掀起了加快发展的热潮。

2.为民办事更加有力。为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素质,提高他们的办事能力,2005年—2008年,我们以村级干部培训为重点,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全镇158名村级青年干部分批分期参加了学历培训。如西边村青年干部葛昌永培训结业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提出了“立足特色农业,创建生态村居,兴建工业新村,繁荣山村经济”的新思路,该村现已初步形成大棚蔬菜、西瓜、茄子等特色农业园,先后引进铝合金厂、工艺美术厂等多家企业落户村里,村内还建成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中心花园,并安装配套的健身活动器材,为村民提供良好休闲场所,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3.技能培训更加有效。为及时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镇党校充分利用的良好师资和办班经验,将教育培训内容与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进一步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的致富能力和就业技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近5年来,我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0多期,受训农民1万多人次,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4.素质提高更加明显。通过党校的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始终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008年,党校举办政治理论培训班、经济发展讲座及各类学习会50多场(次),受教育党员5000多人次,普通党员受训率95%以上,党员干部受训率达100%。参加授课教育培训的党员,在当年党员民主评议中合格率达98%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

三、注重特色,坚持党校办学“姓党” 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传播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是基层党校的中心任务,把这一任务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切实转化为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做到“三坚持、三强化”:
1.坚持党校姓“党”,强化主阵地意识。始终把党校作为提高全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主阵地,建立由镇级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积极推进党校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七个有”,即有得力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专兼职教员、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有必需的经费保障、有齐全的教学设施、有适用的教学教材、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把党校打造成为党员教育培训的殿堂、农村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和镇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库。

2.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大党校意识。始终以“大党校”统领全局,整合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杜桥广播电视大学等相关教学资源,在师资队伍、教学软硬件上实现资源共享,构筑“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高基层党校办学水平。

3.坚持与时俱进,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按照贴近基层、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要求,拓宽办学思路,与时俱进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向往的培训基地。在教学内容上把握“三个围绕”,即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围绕提高农村党员业务素质技能等开展培训;
教育形式上注重“三个结合”,即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办班培训与支部生活相结合;
教学网络上建立“三个层次”,即以镇党校为主阵地,以村(社区)党校为分支,以部门单位分校为补充,实现全镇党员干部教育的全覆盖。

? ? ? 抓学习?? 重实践?? 求实效 **县妙高镇党委 ? 妙高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三个文明建设的“窗口”,全镇地域面积192平方公里,有50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总人口6万余人。镇党委下辖7个社区党总支、1个学校党总支、1个企业党总支,91个党支部,共1707名党员,其中机关单位(企业)263人、农村党员871人、社区党员573人。2008年度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43元。

近年来,我镇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基层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充分发挥其作用上下功夫、作文章,使基层党校成为学习、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曾先后于90年被**地委评为先进党校,94年被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纪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校,2001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基层党校示范点。下面就我镇基层党校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作一简要的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三个到位 基层党校的发展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需要。两年来,我们努力把基层党校建设成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的课堂,锻炼党性的熔炉,学习实用技术脱贫致富的摇篮。

一是认识到位。我镇党委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原则,把基层党校建设作为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全面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增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同时把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与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抓党校建设促工作推进,抓经济发展促党校上水平。

二是组织到位。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和校委会成员,由镇党委书记任校长,分管领导任副校长,抓党校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实施党校的制度、计划、目标,校务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纪、组、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基层党校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是师资到位。要真正提高基层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镇党校教师除本单位党政班子成员担任外,还聘请了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和农林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及农职技校的老师为校外教师,建立了一支涵盖广、业务强、教学所需的教学师资队伍。2月28日,镇党委书记为各村和社区党员、队长(小组长)以上干部上党课;
4月15日,邀请民政局领导为全体社区党员和小组长以上干部讲授了基层政权建设;
5月4日,邀请县旅游局局长为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讲解“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的有关内容。

二、强化阵地建设,夯实办学基础 两年来,我们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做好基层党校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党校的各方面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完善硬件配套设施。我们严格按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的标准,保证资金上、物质上的投入,近两年我们投入3万多元添置了电脑、投影仪等音像设备,将办公楼四楼的小会议室腾出改建成多媒体教室。目前,镇党校拥有270个座位的大教室、100个座位的多媒体教室、10000余册藏书的阅览活动室各1个。藏书中有基层党校必备工具书及政治、经济、科技等各类图书刊物,还有党建宣传音像资料 130余套。镇党校还订阅了《人民日报》、《**日报》、《**日报》、《党员读本》等各种党报党刊20余种,并新添置了用于存放档案资料、校史、图片、实物等资料柜5个。同时,逐步加强了各村党员教育场所等硬件建设,全镇各村和社区分别建有党员活动室、电化教育室,配备彩电、VCD等必要的教学设备,为全镇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订可行教学计划。按照《**省基层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镇党校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每年年初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宣教工作。在时间要求上,保证每年举办党员、基层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轮训班不少于5期,党校上课不少于10天,此外支委以上的党员干部专训时间每年不少于7天、普通党员不少于3天,党员干部受训率达100%。在内容编排上,重点安排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时事政治,县委县政府“经**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以及农村科普文化和实用技术等。在制度建设上,先后制定了《教学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以及《党员参训制度》、《学习通报制度》等制度,做到培训有考勤、上课有教案、学习有笔记、课后有作业。每年评比、表彰优秀教员和优秀学员。

建立基层宣教网络。妙高镇党委根据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要求,整合资源,将镇党校的宣教终端延伸到村和社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宣教网络。目前,已建成以电信宽带 +电脑+电视为基本模式的规范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38个,其中镇机关站点1个,社区站点7个,农村站点30个。镇党校加强指导,先后建成了**村和**社区2个省级示范点、余家村1个市级示范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成后,扎实做到“建、管、学、用”并举,使远程教育成为“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载体。

三、树立创新意识,拓展办学思路 创新是党校开展教育并取得实效的灵魂。两年来,我镇党校针对当前党课教育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缺乏针对性的现状,从“观念、内容、形式”创新入手,打造“开放型”党课。通过开展“开放型”党课教育模式的探索,丰富教育内容,活跃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内容上,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觉悟、形成共识”为目的,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邓小平文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材料的学习,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为党旗添光彩”和“解放思想找差距、干事创业促发展”等专题学习,突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法律法规和党员教育管理知识等。

教学方式上,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班子成员每月参加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镇党校组织教员巡回到各村和社区上党课,从1993年开始连续17年,始终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镇千名党员大会,集中上党课。在完成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不同层次党员的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了自学课目,**镇班子成员的自学课目是邓小平理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并要求每个班子成员根据自己的分管工作,每年写一篇2500字的调研文章,供镇党委决策参考;
机关党员干部要结合各自业务及联系村(社区)工作进行自学,并写一篇1500字的调研文章,农村党员侧重于在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二是“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近两年来,镇党校以“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多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人大代表培训班、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上岗培训、新一届社区干部上岗培训等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学员“走出去”考察取经,对照先进找差距。如组织村支书、主任到我镇枫树突村参观学习名优茶开发,到东峰、后江村参观笋竹两用林基地,到**腾头村参观新农村建设,到**大桥生态农庄考察生态系统建设等。此外,镇基层党校辅导老师主动送教上门的工作热情和通俗**懂的党课,深受基层党员的一致好评。三是大宣教和抓服务相结合,镇党校将宣传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中心工作,在形成积极有效的党建宣传大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为 新一轮妙高发展服务。如在宣传实践创业创新战略上,不同受训主体有不同宣教重点,农村党组织侧重于“创五好、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党组织侧重于“创五好、建温馨和谐家园”,企业党组织侧重于“创五好、建活力和谐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侧重于“创五好、建廉洁高效机关”。同时,还充分利用党校师资力量,不定时组织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里,送技术、送服务上门,及时帮助农户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把基层党校办成科技文化学习的大课堂。如3月5日我镇枫树突、荫樟源两个村就利用镇党校大教室举办了“如何防治茶树病虫害”知识培训班,邀请镇农机站技术人员授课,村党员以上干部和农户共100多人参加了培训。3月中旬,西街村、北街村两个村就利用镇党校大教室举办了育龄妇女婚育知识培训班,邀请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医师授课,100多名育龄妇女参加了培训。

? 近年来,我镇以创新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基层党校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服务中心推动发展的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但在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如何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还需进一步探索。今后,我镇党委将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善党校办学条件,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之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把党校办成“理论武装的课堂、党性锻炼的熔炉、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走出新时期党校办学的新路子,促进我镇三个文明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