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问题在高校表现_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

? “四风”问题在高校的具体表现 ? ? 编者按:根据部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同志批示,现将截止7月27日部分高校和督导组反映的《“四风”问题在直属高校的具体表现》印发给各直属高校。各直属高校要进一步按要求听取意见,继续深入查找本校在“四风”问题上的具体表现,保证不虚不空不偏,为下一步对照检查和整改建制作准备,并切实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部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收集梳理“四风”在高校的具体表现并及时编发简报。

近期以来,教育部分别召开4次直属高校书记校长及督导组组长座谈会,听取 “四风”问题在高校具体表现的意见。现归纳整理如下。

一、在形式主义方面 1.有的会议多,文件多,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会议重部署,轻落实,往往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教学科研中,目标、理念、口号多,对于实际问题研究少、解决问题措施少。

2.有的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理解不到位,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实际,照搬照抄,工作停留在“文发了、会开了、话讲了”,制度停留在纸上、墙上、网上。有的党委中心组学习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3.有的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热衷于快出成果,喜欢做有显示度、曝光率的事,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对基础研究工作重视不够。重面子工程,轻实际成效,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建设。有的机构成立了一家又一家,合作搞了一个又一个,推动的如何,效果如何,没有人过问。

4.有的办学规模片面求大、学科专业盲目求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办学特色。有的热衷于开大会、造声势,搞节庆、做宣传,办论坛、设评比,立项目、描亮点。有的在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力度不大、办法不多。

5.有的发展战略规划“不接地气”,盲目提创建世界一流,提法很新颖,文字很讲究,但脱离实际,唱高调,炒概念,操作性不强,规划做完了,摆在那里没人看。有的在发展战略上没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对高水平大学、研究型大学以及行业特色性大学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和办学特点研究得不够透彻,导致群众对学校发展战略缺乏理解和支持。

6.有的工作不扎实,好大喜功,浮在表面。办学理念思路原则提得多,具体抓落实少,措施不到位,制度跟不上。办事流程繁杂,工作效率低,对一些院系有发展意义的决策,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逐个审批,再到校领导审批,时间冗长,错失机遇。

7.有的检查多,评比多,指标繁杂,靠包装、弄虚作假,虚拟应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检查走过场,雷声大、雨点小;检查完最终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不了了之。

8.有的在人才培养上轻视育人功能,对本科教学重视、投入不够,不愿花大力气。在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中,缺少关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没有落到制度上、行动上。

9.有的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喜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重外部引进人才,轻内部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外聘院士和兼职教授一大堆,只是名义上装点门面而已。

10.有的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双肩挑”干部,疲于应酬、违规兼职,忙项目评审,忙学术交流,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学校发展和管理工作上。有的领导干部频繁出国考察、外出讲课;有的能力不足、华而不实,实干精神不够。

二、在官僚主义方面 11.有的领导干部联系师生不够广泛,渠道不够畅通,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调研不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办法不多;有的官腔足,架子大,热衷于跑上级、拉关系,很少在校园里看到校领导身影。

12.有的官本位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教授热衷于进机关当干部,不愿潜心做学问搞研究。

13.有的在制定政策和在“三重一大”决策中,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意见,尤其在一些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问题上,有时“拍脑袋”决策,在办公室里出政策,听意见蜻蜓点水,或只听不改,政策不能落地生根,师生参与民主决策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14.有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服务态度不佳,校内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情况较为普遍,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不放在心上,不及时解决。少数部门搞小圈子、小集体,遇到利益就争,遇到困难就躲,个别部门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的情况。有的对上阿谀奉承,对下趾高气扬。多为领导服务,不为群众办事,只唯上,不唯实,不为民。

15.有的校内机构设置随意,部门越来越多,中层干部职数不断膨胀,学校权力过分集中在校(部)机关,协调沟通不够,相互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不高。

16.有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不合理,职责不清,分工如分家,只管自己分管的事,各管一摊,互不通气,大局观念、全局意识不强,形不成合力。

17.有的领导班子不和谐、不团结,缺乏讲真话、讲实话、平等讨论研究问题的宽松氛围,甚至拉帮结伙,严重影响学校发展。

18.有的“双肩挑”领导干部对学校管理工作投入不足,多数时间忙自己的课题申报;有的利用行政权力获取学术资源,为自己、亲朋好友和身边的人谋取利益;有的以权谋私,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科研项目评审、研究生招生录取等方面收取好处;有的论文找人代写,并没有上课,或很少上课,短短几年评上教授博导。

19.有的缺乏民主作风,听不进不同声音,容不下不同意见,不能很好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凌驾于组织之上,喜欢一个人说了算。

20.有的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正气不足,存在重学历和学术背景,轻人品和工作实绩,干部人事任免,少数领导个人说了算,任人唯亲。

三、在享乐主义方面 21.有的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乐于小富即安,小打小闹过日子。遇到矛盾困难就转头,讲权力的时候想当主角,讲责任的时候往后退缩,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履职。面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难题总是从客观上找原因,不从自己的思想观念上找问题,习惯于拿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拿老办法对付新情况。

22.有的领导干部不敢担当,怯于管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后缩,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满足于做**八稳的“太平官”,师生员工反映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3.有的领导干部工作精力投入不够,喜欢迎来送往,不愿在干事创业上下苦功夫;有的领导拈轻怕重、不愿奉献,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在奢靡之风方面 24.有的学校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浪费严重,“三公经费”开销过大,在经费的严格管理、使用公开和使用效果方面仍存在问题,未能把有限的资源充分用于教学、科研上。

25.有的学校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管理粗放,学校水、电、食物浪费严重,教学、办公场所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普遍。有的科研经费使用率不高,科研成果共享不够,教学实验设备利用率较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26.有的公务接待过多,搞攀比、摆阔气,超标准,经费不透明。逢年过节,有的学校校内各部门相互宴请,送礼成风。有的领导干部超标准配置汽车,超标准住房,超标准装修办公室,个别领导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低俗。

? ? “四风”问题在地方高校的具体表现    一、形式主义的表现   1.有的对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学用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重视业务学习、忽视理论学习,对理论学习存在应付思想、推脱问题,往往停留于听报告、读文件、简单议一议,有针对性地学、系统性地学不够,缺乏把学习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措施。

  2.有的会议多、文件多,抓工作落实不够。工作重部署、轻落实,一些工作停留在开了会、下了文、讲了话,以文件落实工作、以会议落实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对一些重要工作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3.有的文件制度流于形式,贯彻执行不够。重制度制定,轻制度落实,有些制度不符合实际、操作性不强,有些制度不能相互衔接,有些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网上但没有落实。制度执行紧一阵,松一阵,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有的过分依赖于考核评估来推进工作,但考核评估又做样子走过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4.有的战略谋划不足,办学治校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发展规划唱高调、炒概念,盲目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有的领导班子对现代教育理念领会不深,对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学校治理结构需进一步理顺。有的改革魄力和举措不够,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需进一步加强。

  5.有的过于关注有显示度的工作,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做得不够。在学校更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博士点建设、重点建设项目突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计划申报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长效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比较迟缓,学校管理创新缺乏有效措施,管理服务工作与现代大学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6.有的偏重外延建设,忽视内涵发展。在处理外延建设和内涵发展、近期发展和长远目标、传统模式发展和转型跨越发展关系时,存在急功近利倾向。有的喜欢与其他院校、单位、企业搞共建合作,但没有落实具体项目。

  7.有的办学特色不鲜明,服务区域科学发展能力不足。对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论证研究不充分,在办学规模上片面求大,在学科发展上盲目求全,办学资源分散,办学质量不高。部分学科专业设置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8.有的对本科教学重视投入不够,忽视对社会、学生实际需求的把握。盲目追求上专业、上课程,不重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落实不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口头上重视,但措施不实、落实不力。基层单位和教职工的全员育人的理念没有真正确立,立德树人没有落到制度上行动上。

  9.有的学术风气浮躁,对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不够。科研工作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研究的问题,有的甚至胡乱拼凑做“成果”。科研工作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成果少,成果转化率偏低。

  10.有的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重引进轻培养的问题。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得不够深入,重外部引进、轻内部培养,培养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和支持保障方面帮助不够,人才的思想联系、政治引领与团结凝聚工作有待加强。

  二、官僚主义的表现   11.有的联系师生不够密切深入,不能准确掌握实际情况。学校领导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报告、作指示,“拍脑袋”决策,到院系、职能部门、实验室调研少,到课堂、食堂、宿舍、活动场所与师生接触少,面对面听取意见不够。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书记校长信箱等联系师生的制度设计未能很好落实。

  12.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意识不强。有的对师生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拖沓迟滞、消极应付,一些应该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部分机关职能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办事流程复杂,作风拖沓。

  13.有的存在官本位现象,甚至滥用权力。缺乏民主作风,摆架子,耍威风,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少数人在招生录取、工程建设、设备采购、职务评聘等方面搞权钱交易。有的只唯上不为民,热衷于跑上级、拉关系。有的过度干涉学术事务,教授委员会和各类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14.有的决策机制不完善,民主氛围不浓。不能很好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在制定政策和“三重一大”决策中,科学论证不够、听取民意不充分,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不畅,党代会、教代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15.有的领导班子不团结,不能形成合力。缺乏讲真话、讲实话、平等讨论研究问题的氛围,甚至搞小圈子、小团体。有的把自己分管的工作视为“自留地”,有的对其他同志分管的工作从不关心,各管一摊,互不通气,向心力凝聚力不强。

  16.有的内设机构交叉重复,推进院(系)二级管理不力。校内机构设置随意,部门越来越多,中层干部职数膨胀,个别领导机构、科研机构只挂牌无实际运转。有的统得多放得少,简政放权方面缺乏强有力的决心和措施,责权利相统一的院(系)二级管理机制未能有效形成。

  17.有的“双肩挑”干部在管理工作上精力投入不足。热衷于进机关当领导,不愿将主要精力用于办学治校。利用行政权力抢占学术资源、承揽科研课题,再安排其他人为自己做课题。考虑自己学科发展过多,在政策上、资源上向自己所在的学科过分倾斜。

  18.有的对干部管理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存在重提拔、轻教育,重使用、轻管理的倾向,对干部管理不严,培养、教育、关心不够,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享乐主义的表现   19.有的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不能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存在照抄照搬、照猫画虎的现象。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缺乏开拓创新魄力,缺乏大胆创新的实际举措,满足于以往取得的成绩。有的班子成员多忙于应酬,缺少现场办公、一线调研,不能集中精力议大事、解难事、谋发展。

  20. 有的不敢担当,遇到矛盾和困难绕着走。在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上避重就轻,不敢碰硬,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有的怕得罪人,得过且过,奉行“好人主义”。部分民办高校领导干部存在“打工”思想,责任心差,主人翁意识不强。

  21.有的贪图安逸,缺乏奉献精神。不愿苦干实干,只注重向基层和教职工交任务、压担子,自己拈轻怕重,只说不做,不亲力亲为。把不少时间和精力放在兼职工作上,对本职工作缺少热情,对分管工作缺少必要的指导把关。讲条件、要待遇,过于在意个人得失。少数干部奉行及时行乐,作风不检点,个别甚至道德败坏。

  四、奢靡之风的表现   22.有的勤俭办学意识不强。学校管理粗放,精打细算不够,有的文件资料印制和水、电、食物浪费严重,教学办公场所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普遍。在校舍修建、校园建设等方面贪大求洋,超标准配备办公设备和家具,超标准配置汽车。有的公车私用,借开会培训等变相安排公费旅游,甚至把出国(境)学习当做领导干部的福利待遇。有的开会搞活动不计成本,追求高规格。

  23.有的存在公共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资源统筹使用不够,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存在重复购置、利用率和共享率低等问题。二次装修浪费严重。对教学科研用房、办公用房、教职工周转房等缺乏精细管理,存在不合理占房等情况。

  24.有的经费管理不严。“三公”经费支出过大,公务接待时讲面子、讲排场,公务往来中有赠送和收受土特产、纪念品等现象。经费预算不够紧,资金使用效益低。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