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四群教育领导讲话]乡党委书记是什么级别

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满怀深情地做好全乡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乡党委书记四群教育领导讲话 同志们:
省第#次党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12月7日,省委召开了全省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同志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月20日,州委召开“四群”教育动员会,州委###书记明确指出:“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农村发展稳定,要凝心聚力、千方百计推动经济发展。要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要把群众的思想教育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来抓。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健全完善制度,健全群众工作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目标措施,动员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取得成效”。12月23日,县委召开全县“四群”教育动员会,县委副书记、县长###同志就我县开展这次活动,从增强群众观点、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让群众得实惠五个方面对“四群”教育活动开展要达到目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四群”教育动员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全面动员部署全乡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活动。关于这项活动的指导思想、任务措施、具体做法,县委将下发相关文件,乡党委随后也将下发《实施意见》,在这里我不再详细说明,希望大家严格按照省、州、县党委的文件精神和我乡《实施意见》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我乡开展“四群”教育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必须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干部对群众工作重视不够,群众观念淡薄 一些干部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感,思想上轻视、漠视、鄙视群众,不愿意主动接触群众,不愿意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沟通,心理上总是与群众有着很大的距离。比如有些乡村干部认为现在的群众工作很难做,搞不好要惹一身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碰到问题,能躲则躲,能推就推。此外,在全乡上下抓经济建设的大形势下,个别乡村干部片面的认为: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就可以了,群众工作比较“虚”,考核指标不是很明确,因而忽视了群众工作。在日常下乡调研中,有部分群众反映,过去干部是“进村进到户”,现在的干部是“进村进到院(村委会大院)”,有的群众甚至说很多年没有见到干部到群众家中聊天了。有的干部在工作中,只要群众听话,不要群众说话,使群众感到他们的利益、想法、问题和困难,得不到倾诉和解决,不同程度地对一些干部产生不信任和对立情绪,致使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在群众中落实。有的干部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工作不够,工作不扎实,不深入基层和接触群众,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意见置之脑后,不仅解决群众反映的诉求不积极不主动,相互推诿、敷衍塞责。还有些干部精神状态低迷,工作效率低下,群众办事过程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依旧存在,对待工作只求形式不求实绩,只求虚名不求口碑,往往只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置群众的根本利益、基本需求于不顾,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部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使政府和干部的形象在部分群众心目中起了变化,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二)部分干部综合素质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 新的形势对党的各级干部团结带领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一些乡村干部不能与时俱进,素质上不适应,有的干部知识储备陈旧,不爱学习,不善思考,不能有效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知识需要;
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求真务实精神欠缺,不能做到“深入基层察实情、不图虚名说实话、心系群众办实事”。要求群众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一套,表率作用差,办事不服众,群众缺乏信任;
有的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不高,缺乏依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一些干部甚至在处理问题时,出现冷硬横推、简单粗暴的执政方式,结果导致矛盾更加激化,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群体化,加大了问题的处理难度。一些涉法涉诉上访案件中,部分乡村干部以上级的指示为依据而不是以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来解决问题。

(三)部分干部工作方法不多,不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 目前我乡大多数干部是比较好的。但有部分干部,虽有做好群众工作的良好愿望,工作也非常努力,但效果却不理想,特别是部分村组干部,他们面对的是最普通的群众,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依靠“两条腿、一张嘴”,天天和群众在一起,天天在做群众工作,天天在为群众办事,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少数年轻干部,在面对复杂性群体事件时往往茫然失措,处理不当,不仅引起群众不满,还造成各项工作的被动。其原因从表面上看,主要是这部分人不掌握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但问题的实质却在于,这部分干部的群众工作方法有问题。新形势下,群众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对党委、政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是有些干部总是习惯用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对学习没兴趣,工作靠经验。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因循守旧,不愿创新和不能创新,所以群众工作一直打不开局面。

二、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四群”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的执政之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并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高度,对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面对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中央统揽全局、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提出的战略要求。开展“四群”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承载,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举措,是维护全乡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巩固执政基础,实践执政为民的重大决策。

当前开展群众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政令落实不畅,工作局面被动等制约影响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问题,因此,开展“四群”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必须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四群”教育工作 (一)牢记使命,明确责任,储备党群、干群感情 要树立坚定的公仆思想,高度重视对下负责的问题。对下负责就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保证为人民用好权、谋好利。感情是教育的“疏导管”,有助于群众接受意见,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认识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任何情况下,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办任何事情都要以群众“满不满意、拥不拥护、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要与群众直接接触,进行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情况,沟通思想,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熟悉群众心理,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判断,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自觉地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作为“第一抓手”;
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有怨气、有情绪的群众心平气和地听取解释,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与群众的隔阂感,构建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

(二)拓宽渠道,确保群众话语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保障群众的话语权,让大家畅所欲言,敢讲心里话,敢讲实在话,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度,对群众的诉求万万不能“堵”和“压”,应当广开言路,保障群众的话语权,营造宽容、宽松、宽厚的民主氛围,允许群众说真实的话、说想说的话。如果不把群众的话当回事,不让群众说真话甚至不让群众说话,那么,就很难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拓宽渠道,确保群众话语权,必须健全人民信访、领导干部群众来访接待日等制度,保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
必须建立健全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定点联系群众的制度,特别是到贫困地区蹲点、帮助工作的制度;
必须提倡党员和干部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结交一些思想敏锐、敢于讲真话的朋友;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优先处理他们反映上来的群众意见要求;
必须应及时分析和研究对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上来的社情民意,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反映群众思想情绪滞后、失真的和瞒报、谎报情况的要严肃处理。

(三)立足实情,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一要坚持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统一,善于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群众中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解决实际问题,既要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为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影响改革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工作的薄弱环节,抓住这些问题迎难而上,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稳定群众情绪,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又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有些问题看起来细小琐碎,但小问题不解决,也可能发展演变成大问题;
更要关心困难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能不能热情而有成效地帮助困难群众,是衡量一个地方党组织群众路线贯彻得好不好、群众工作本领强不强、工作实不实的试金石,困难群体虽然在人数上不占多数,但他们的困难与多数群众特别是先富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明显对比,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困难,就会影响到全乡的和谐稳定。

二要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群众工作,注重解决某些特殊性问题。对先富裕起来的群体,要教育他们坚持勤劳致富、合法致富,致富不忘国家,不忘社会责任;
对困难群体,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认清前途,振奋精神,自立自强;
对有合理要求而又暂时无法满足的群众,要说明原因,得到他们的理解;
对有怨气、可能酿成事端的少数群众,要分析原因,及时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总之,针对不同群体的思想特点,把贯彻普遍性要求和解决特殊性问题结合起来。

(四)整合资源,健全群众工作机制 一要整合群众工作资源。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乡老年协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和作用。通过有效整合上述资源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有利于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使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

二要善于借助“外力”。既要借部门之力,加强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通过积极协调沟通,形成整体合力,推动迁涉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难度较大的工作;
又要借领导之力,主动向包点领导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以取得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尽快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农林水事纠纷、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历史遗留老大难纠纷等问题;
更要借政策之力,尤其是要用足用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助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程,进一步夯实做好群众工作的物质基础。

三要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党总支(支部)要根据每个党员的活动能力、专业特长和各自的具体情况,创新载体,搭建平台,采取组织决定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个党员联系1—2名党外群众或群众家庭。每个有联系任务的党员,要经常向联系对象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每季度向党支部或党总支汇报一次情况。

四要健全群众工作评价机制,推进群众工作上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及各方面对群众工作的评价意见,努力形成以群众为主体、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以多种评价形式为手段的综合运用评价和考核结果。乡党委将把每名党员干部落实联系群众工作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联系群众好、群众公认的干部,在提拔重用上给予优先考虑;
对联系群众工作不到位或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给予通报批评直至采取组织处理。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重抓活动载体,努力开展好“四个一”活动 一是要开展一次“三同”活动。充分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及时深入各自挂点联系的自然村组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以召开群众会、户长会、党员会和火塘边促膝谈心、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等方式,遍访自然村的家庭和群众,在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思想武装群众的同时,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从农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是要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在所联系自然村重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分析家庭贫困原因,帮助家庭解决好燃眉之急,为困难家庭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使机关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加有利于每一个农村家庭的生产生活。

三是要办理一件实事好事。要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基础上,把握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两个重点,检查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农民群众所急、所想、所盼、所怨,争取各方面的政策和支持,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每年为联系挂钩的自然村群众办不少于一件的实事好事。

四是要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每年年底前,紧扣所联系挂钩自然村的发展情况,撰写一篇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或者具有文化价值的村情报告,总结发展成绩,分析存在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措施,促进联系挂钩自然村的发展。

(六)强化组织保障,扎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 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乡党委将成立###乡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党总支(支部)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专门负责本村、本部门的“四群”教育工作。乡村各级党组织要把机关干部联系自然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按时启动这项工作。全乡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参加机关干部联系自然村活动。

二是要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乡党委将把机关干部联系自然村工作纳入机关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及党员民主评议、创行争优的重要内容。同时,乡党委还将建立联村干部工作跟踪问效制度,指定专人定期了解掌握联系自然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并向乡党委干部联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机关干部联系自然村督查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综合考评、干部业绩评定和提拔使用、评优选优的重在依据。乡党委将适时组织开展“机关干部联村先进部门”、“十佳联村机关干部”评比表彰活动,并对联系帮扶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三是要扩大宣传,营造氛围。乡村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宣传“四群”教育活动和机关干部联村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使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全乡广大机关干部的参与热情。要加强信息反馈,及时上报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扎实推进“四群”教育活动和机关干部联村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信息、简报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四群”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要严肃纪律,树好形象。全体干部在深入自然村期间,要俯下身子、入乡随俗、勤劳节俭,自觉交足食宿费用,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要通过开展挂钩联系活动,架起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在各自的岗位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乡村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州委、县委和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精心组织、创新方法,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坚定信念依靠群众,树牢宗旨服务群众,真情实感凝聚群众,满怀深情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全乡党员领导干部要用实际行动,重心下移访民情、凝心聚力谋发展、联户帮扶解民忧。坚持标准,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带着项目、带着资金、带着技术、带着感情下基层,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协调发展项目、落实发展措施,达到聚民力、汇民智、促发展的目的。

同志们,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天下兴亡,系于民心向背,党和国家的命运,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使命艰巨、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奋力开创群众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激发全乡各族人民的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实现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