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微企业认定标准_探索创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新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为己任,充分体现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三农”和小微企业关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村信用社在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如何推进农信社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更好地加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已成为摆在农信社面前的一门现实课题。如何探索创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新路,让农信社继续保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值得我们每位信合人深深的思考。下面就探索创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新路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加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尤其不发达。全国13余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目前的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一环,农发没有了积极性,农业就不会有更好的发展,从而就没有了工业的快速进步。综上所述,“三农”问题得确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服务“三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小微企业与就业、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是涵盖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小微企业的密集程度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小微企业越发达的地区,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就越高。“数据显示,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有1023万户,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4.3%”。充分说明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尽管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带有明显的草根经济特征。当前,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以及货币政策趋紧等刚性约束使许多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压力,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中的小微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产经营成本剧增等突出问题,所以加强服务小微企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前提。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底层力量。因此,加强小微企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稳定就业和社会,更重要的是能稳定内需,稳定信心和希望。

二、加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制度体系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贷款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小微企业贷款有一定的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实行风险定价,按照收益覆盖成本与风险的原则确定相应的利率,以适当的利差来弥补小企业贷款的业务成本和较高的违约率,从而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的商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利率定价制度,并成立了“风险定价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及时收集和整理所支持行业的发展前景、支持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支持项目的建设情况等信息,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和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进行风险定价,实行差别利率和浮动管理,以弥补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在贷款定价上侧重支持“三农”经济这一发展定位,对种植、养殖等农业贷款实行较低的浮动利率,以满足辖内广大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要,并让他们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三农”及中小企业独立考核的机制。由于辖区经济较不发达,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多为产业政策因素强的风险行业,如:煤炭、耐火等,特别是小微企业没有建立长远发展的运行机制,没有技术含量高的更新换代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在这种状况下,小微企业只关注本身的发展,不重视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此,要设立专门的包企客户经理和驻企财务总监,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并帮助企业解决财务管理上的困难,逐步引导企业建立长远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信用制度,并根据各个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独立核算。对信用程度好,经营业绩优的企业加以扶持和适当的降低利率,反之,对信用度差,效益劣的企业加以信贷控制,使得辖区内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明显提高。“三农”也是如此,信用工程实现制度化、流程化,严格把关,实行年度审核制度,该退出的退出,该支持的支持,引导“三农”关注信用体系建设。

(三)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机制。近年来,农信社本着防化信贷风险的原则,根据基层社(部)信贷规模和业务量大小,以及经营管理人员的信贷工作年限、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准、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不同小微企业客户群体的风险程度等因素分别授予不同分支机构对“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实行差别授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重视“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的流程建设和管理,根据“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小、频、急”的特点从改进贷款流程入手,精简不必要的审批程序,减少贷款审批层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将客户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严格分离,实行“四只眼睛”原则和审贷款分离制度,降低和化解了信贷风险。

(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充分调动“三农”及小微企业信贷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针对“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特性,要建立专门的针对“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并完善“三农”及小微企业的授信工作问责制,使“三农”及小微企业信贷人员的收入水平、职级晋升等个人利益能够与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业绩紧密联系,风险防范与正向激励并重,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相适应的信贷文化,全面开创新型的信贷文化。

(五)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开展学习培训是提高信贷人员专业素质和信贷管理水平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培训,可以使信贷人员对银监部门的制度政策及省联社的制度流程有更清晰的掌握,不断提高了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信贷人员基本掌握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特点,进一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

(六)建立和完善涉及“三农”及小微企业违约信息通报机制。近几年来,农信社利用信贷管理系统及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加强了信贷管理,解决了多头放贷难以管理,违约客户难以监控等难题,提高了信贷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人民银行组织安装的企业征信系统,使我社可以借助信贷登记系统的技术支持来加强各金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了涉及“三农”及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程度,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不良客户的违约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提高了客户违约透明度,也促进了“三农”及小微企业诚信制度的加强和建立。

三、加快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与小微企业。

针对当前“三农”及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少、实力弱的现状及融资需求小、频、急的特点,农信社应该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三农”及小微企业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其量身定做不同需求的信贷产品,简化贷款流程,提高业务效率,走出一条“农业+企业+农户”的创新融资模式,来满足当前“三农”及小微企业的需求。

四、采取措施,合理归避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过程中潜在的风险。

(一)以贷款新规为手段,加强贷款管理,严格受托支付,保证信贷资金按用途使用。一定要严格按照银监部门“三办法一指引”的相关规定,明确受托支付的起点与标准。在贷款支付上,规定在贷款支付前,必须提供交易对手的营业执照、资格证明等相关资料(复印件),并按规定提交提款申请书、签订受托支付协议书,由会计人员审核后按用途支付。同时,加大贷后的管理,贷后检查做到按期进行,决不间断,对贷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及时实地进行了解,防止贷款被挤占,被挪用,防止贷款不按规定用途使用,同时收集借款人生产经营等各方面信息,要求客户经理对自己管理的贷款除了真正做到跟踪检查、连续性检查外,还要做到多问、多留意借款人的相关信息,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和警惕性。

(二)实行分级授权制度,严格授信管理。农信社要强化授权授信管理,并制定授权书,加强超权限贷款的管理。在简化贷款流程的基础上,严格审批环节,做到责任到人。

(三)严格控制新增贷款质量。一是建立客户首贷准入制度,对新增贷款严格审查把关。要对照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标准、企业发展前景,筛选客户,从建立信贷关系上控制新增贷款质量;
二是严格控制保证贷款的发放,保证新增贷款质量,对新增的保证贷款,必须提高准入条件,严格审批。三是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增加抵、质押贷款占比,进一步减少信贷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