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规划说明书

篇一:保护规划说明书

约120人,共约900人。居住用地面积约13.39公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80.2平方米,居住密度偏低,人均占地面积偏大。此外,老正街现有建筑空置率较高,不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和历史街区改造与经济、活力的复苏。

用地规划中,居住用地约6.17公顷,约占规划建设用地的60%。结合老正街居民居住实际状况,对老正街规划住房进行估测,约可容纳260余户,按每户居住5.5人(三代人)计,则规划人口约为1430人,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43.1平方米,符合舒适性居住标准。

(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对原有建筑外部空间功能进行梳理打通,构成多级网状的外部交往空间。形成主要街道→巷道→内部场地→私人院落的空间结构。

规划安排一处社区服务中心、一处诊所、一处小型戏剧社(茶社)。同时加强垃圾箱、信息栏、书报亭、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设置。

老正街上街作为主要旅游服务性质的商业街道,须保证一定的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商业设施。

九、道路交通规划(一)对外交通规划

街区外围,狮子路、沿江大道、一号路作为历史街区的主要对外联系干道,应充分保证历史街区的对外旅游交通和公共交通可达性。

新正街、董和路、大横街作为历史街区的次要对外联系通道,应在不破坏历史街区风貌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拓宽,充分保证历史街区居民的公共交通可达性。

(二)内部交通规划

历史街区内的传统街巷保持原有的尺度、比例和格局。

老正街上街、大横街为传统商业步行街,下街为传统居住步行街坊,狮子路(新正街——沿江大道段)为景观道路,除消防等应急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准进入。

彭家巷、杨家巷、曹家巷等规划的次要步行道,作为居民出行通道,龙甲街作为景观步行道,禁止机动车辆出入。

(三)静态交通规划

为避免机动交通对老正街历史街区风貌和环境的影响,规划在老正街外围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对机动车辆进行有效截流,限制机动车进入老正街历史街区,具体如下:在老正街外围共设两处机动车停车场,分别位于狮子路与新正街交汇处以及董和路与沿江大道交汇处;在老正街历史街区内部,西入口处设置一处机动车停车场,另设置两处临时车位,分别位于三国文化园东北侧以及大横街和新正街交汇处。

传统居住街坊内部的非机动车停车地点应根据建筑组合关系、人流方向在老正街背街布置。

(四)消防规划

历史街区外部的机动车交通道路和内部的主要步行街作为主要的消防道路。

历史街区外部的消防道路包括:狮子路、沿江大道、一号路、董和路、新正街、大横街。

历史街区内部的消防道路包括:老正街、狮子路(新正街——沿江大道段)、大横街、彭家巷、曹家巷(南巷、北巷)。

根据街巷现状,开通宽度在3.5米以上的小巷及街区中空地形成尽端式消防通道和回路式消防通道,龙甲街中景观水同时作为消防水使用,从而保证整个街区的消防可达性。

(五)道路保护整治模式

对于完整保持了传统风貌的街巷要以修缮路面为主,保持街巷尺度和两侧建筑的高度,如老正街应予以修缮保护。

对于街区内的主要传统风貌街巷,路面铺砌的原有风貌已经不存,但尺度和格局都保存较好的,应根据当地的传统做法进行适当的恢复和改善整治。

根据街区内部和外部的交通状况,可以适当拓宽部分街巷。

十、市政工程规划(一)规划原则

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保证历史街区安全、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协调保护与跟新、开发旅游与改善居民生活的关系,做到市政工程设施的现代化功能于历史街区风貌特色相统一,市政工程设施建设服从保护历史街区风貌的要求。

本着“保护街区风貌、方便居民生活、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考虑技术要求。结合历史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求最佳的技术途径,节省用地和投资及运行费用。技术上安全可行,维护管理方便,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便于专业部门实施和管理。

(二)给水工程规划 1、规划依据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

2、现状

现有水厂一座,目前供水能力为0.7万吨/日,输水主干管为DN400,主要街道给水管网已形成;街区内部分枝状支管已形成。

3、规划 (1)用水量:街区内给水由现状引入,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200升/人·日;商业及门店按每平方米5升/日;绿化、道路浇洒用水按每平方米1升/次(每日二次计);总用水量约为165m3/日。

(2)室外消防用水量: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一次(片区规划人口1430人),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L/S,沿道路布设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3)管网布置:规划给水管网成环网布置,给水干管沿街区内干道布置,管径在DN100-DN200,管网末稍压力应不小于0.28MPa。管材采用PE塑料给水管(工作压力0.6 MPa)。埋深控制在0.8-1.2米左右。

(三)排水工程规划 1、规划依据

(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15-2003)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

2、现状

(1)排水体制:雨、污合流制。

(2)雨水系统:街区内雨水依据地形高差排入西福星排灌渠,西云盘湖主渠,无完整的雨水排放系统。

(3)污水系统:无污水排放系统。

3、规划原则:

(1)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2)污水经管道收集,并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

4、规划: (1)污水规划

1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街区内约0.0132万吨/日。

2管网布置:沿城市干道布置排水干管,分地块支管接入,管材为钢筋砼管。

3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长江。污水排放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的要求,处理后的污水应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的要求。

(2)雨水规划

1规划指标及参数:

暴雨强度公式:q=680(1+0.8lgp)/t0.44 (宜昌市暴雨强度公式)

重现期P=1年,地面迳流系数0.6.

2排水分区:片区排水格局基本是通过东西向管沟排至西:福星排灌渠;东:云盘湖主渠。

3管网布置:

沿城市干道布置排水干管,分地块支管接入.管材为钢筋砼管。

4雨水流量:

a. 狮子街以西片汇水面积:11.50公顷,雨水流量1041l/s。雨水管道最大断面D1200毫米,坡度i=0.001;排入福星排灌渠。

b. 狮子街以东片汇水面积:8.75公顷,雨水流量770l/s。雨水管道最大断面D1000毫米,坡度i=0.0012;云盘湖主渠。

(四)电力工程规划

随着董市老街的建设,旅游等服务产业的发展,用电负荷的增长,迫切需要建设改造现有电力基础设施。

1、规划依据:

(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2)《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5)《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现状:

本区内现有一台200KVA变压器供电。

3、用电负荷预测:

采用负荷密度法对本区用电负荷进行预测:用电指标取40W/M2,同时系数0.4,本区总计算负荷约为1035KW。

4、变电台区规划:

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并根据本区通道实际情况,规划在本区建设4个315KVA变电台区。

5、10KV电源:

变电台区由35KV董市变电站供电,10KV电源线路经318国道、狮子路、沿江路对变电台区供电。

6、380V/220V网络:

本区内380/220V低压配电线路以变电台区为单元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低压供电半径不超过250米。

7、线路敷设方式:

本区内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规划采用电缆沿道路侧埋地敷设。

8、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根据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布置,在变电台区内集中补偿,使电网的功率因数达到0.95左右。

9、路灯:

规划本区道路两侧每隔30米左右设一盏路灯,路灯规划采用高效钠灯,路灯电源就近由变电台区供电、路灯开关采用光感和手动双重控制。

(五)电信工程规划

随着董市老街的建设,旅游等服务产业的发展,社会对通讯的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建设电信基础设施。

1、现状:

本区通讯线路基本上为架空线路。

2、规划依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3、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区弱电系统规划建设应按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并优先向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方向发展。电话、网络、有线电视容量预测和通讯线路的规划应考虑近远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提高通讯能力。

4、固定电话、因特网、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用户量预测:

本区规划总人口1430人,按电话普及率55%计算,本区总固定电话用户约为800户,因特网用户约为800端口,有线电视用户约为800端口。本区总移动电话用户约为1000门。

5、电信规划:

本区通讯由现状董市电信局出线覆盖,本区在董市邮政局服务半径内,不再设邮政所。

本区弱电管线规划采用网状结构,在主要通道上敷设4孔D100通信管孔,电缆光缆埋地敷设。

6、规划技术原则:

馈线电缆采用交接配线法,交接箱布置在建筑物墙壁上。各主次道路按50米间隔设置公用电话。

(六)燃气工程规划 1、规划依椐 (1)《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现状能源结构

街区居民及商业用户的能源结构处于液化石油气、煤等多气源并存的格局。

3、气源规划

根据《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作为“西气东输”工程之一的“忠(四川忠县)——汉(武汉市常福镇)”在枝江市的分输站设置在江汉大道以东的仙女工业区内,结合分输站配置高中压调压站一座,高压管线从枝江分输站引出。

街区近期以液化石油气作为气源,远期为天然气。

管道采用塑料管或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小于DN200管道)。

4、输配管网规划

街区内采用中压一级系统环状供气。进入小区后利用楼栋箱式调压进入用户。中压管网设计压力0.4Mpa,运行压力0.3Mpa。

5、技术经济指标

居民耗热定额取3000 MJ/人·年,天然气低发热值取35.5MJ/NM3,用气不均匀系数取K月=1.2, K日=1.15, K时=3.0,远期气化率100%,商业用气取居民用气量的30%,不考虑工业用气,片区内远期总用气量约为:537NM3/日。

(七)消防设施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内通常火灾隐患较多,须从各方面进行消防设防。主要依据国家颁布的《古建筑消防规范》开展工作,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

电力架空线改为地埋式电缆,市内线路保绝缘套管。

限制使用煤炉、传统灶台,采用管线集中供应燃气,减少火灾发生概率。

按规划设置消防栓,间距不少于120米,核心保护区内不小于80米。开辟一定的消防应急通道,利于救火和疏散。

历史街区内消防站配置人工携带式消防设备,便于人工携带到现场。同时设置适用于历史街区窄小街巷的简装消防车。

加强居民防火意识,普及救火设备使用知识,做好设备养护工作。

(八)环卫设施规划

重新布局垃圾站点,以便使用和运输,确保历史街区景观。垃圾收集点的形式应改变现状的材料和颜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调整公共厕所布点,确保旅游景观节点的环境,所有公厕均应布置在核心保护区之外,其建筑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街区必须有较高的保洁度,以保持良好的古街环境。应全天巡回保洁,路面应见本色。

(九)市政小品设计

市政设施小品如路灯、果皮箱、垃圾收集箱、消防栓、公厕、公用电话亭、邮筒、指示标牌等的形式、色彩、风格应与历史街区的风貌相统一传统,与历史街区建筑的风格、色彩和尺度相协调。

各种市政小品的设计和布置应有利于功能的发挥,做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十)综合管沟规划

在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各种基础设施的管线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逐步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由于历史街区街巷通常比较狭窄,地下敷设建议采用综合管沟的管线布置方式。

十一、空间景观规划(一)历史街区内部空间景观规划

为保护老正历史街区以传统居住街坊和传统商业街道为特色的历史街区空间景观特色,规划加强其居住解放和商业街道相结合的街区特征,构筑历史街区的开放空间系统和标志景观系统。

整个历史街区的风貌景观规划为三类:传统商业建筑风貌区、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区、传统街巷风貌再造区、传统园林风貌展示区。传统商业建筑风貌区以老正街上街传统商业街区为主;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区包含老正街下街居住街坊和上街背街居住片区;传统街巷风貌再造区指老正街西入口处以再现龙甲街风貌为主题的传统街区;传统园林风貌展示区指老正街西侧的生态林区。

保护强化老正街上街的传统商业景观特色和下街的传统居住景观特色,规划老正街为历史文化景观轴;强化狮子路道路绿化和沿路铭牌的文化内涵,规划狮子路为街区发展景观轴;保护各街巷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特色,强化南北向景观渗透关系。

强化历史街区的入口标志空间,保护街区内部的标志性景观。在老正街历史街区主入口,即狮子路与老正街交汇处,设置入口牌坊,利用狮子路(新正街——沿江大道段)两侧建筑围合成董和广场,以雕塑、绿化、铭牌等形式记述董市发展历程;在老正街历史街区西入口处,设置逐浪亭景区和三国文化园,以雕塑、亭台、绿化等形式展示董市人民为抵御洪涝灾害而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以及董市三国故事;在老正街东入口处设置市井广场,以铺地、绿化、浮雕等形式展现董市民俗文化。

此外,在历史街区中利用建筑退让间距、街巷空地塑造公共开放空间,形成以街区→轴线→节点→小型开放空间为主体的多级空间景观体系。

(二)历史街区外部空间景观规划

美化城市滨江景观、提高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环,并落实、深化总规的沿江景观用地格局,达到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效益的目的;强化城市防洪,提升并完善滨水区的防浪水平;充分发掘景观资源为创造丰富多彩而又安全实用的滨水景观服务;配合老正街历史街区和水府庙的资源优势,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辅以小游园、小型雕塑等,用景观的时代音符吹奏出历史文化的强音。

滨江景区分为五个功能片区,自西向东分别是:旅游码头区、科普教育区、集会观景区、运动休闲区和纪念林区。

旅游码头区旨在纪念董市人在江岸设置义渡码头、免费渡人过江的事迹,传承董市人民助贫扶弱的美好风尚,可结合小型轮渡、摩托艇等水上游乐设施,为人们提供休闲空间。

科普教育区结合看牌识树、露天课堂、少儿园艺活动区等形式,方便景区内部的考查管理,又起到了最起码的科普作用。

集会观景区结合弧形广场和望江台,可组织民间歌舞等市民活动,为历史街区和滨江景区提供观光、集会的场所。

运动休闲区利用现有沙场布置沙滩吧、沙滩小足球、沙滩排球,结合草坪配置餐桌、电烤箱等,供游人制作热餐,运动与美食相结合,为游人提供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纪念林区根据不同的高程、不同的生长环境种植不同的植物,植物挂上木牌,标有种植者的姓名和种植日期,用来纪念重要的人,重要的事和重要的日子,也可以许下美好愿望,让植物与愿望一同成长。适当收取费用,因此无需额外承担林区的维持费用。

十二、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

建筑是构成董市镇历史街区的主体,规划从每一幢建筑的高度、年代、风貌、质量、结构形式做出详细调查,本着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及外部空间提出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

1、保护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对其进行定期的修缮,坚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修缮原则。具体办法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办法。对于优秀历史建筑,其使用性质的改变需报上级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方能进行。

2、改善

针对与传统风貌无冲突、建筑质量较好的一般建筑,或有一定保存价值、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稍差、平面使用功能不合理的历史建筑。对于前者,宜从外观上加以修饰,使之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对于后者,宜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局部修缮,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厨卫等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保留

针对一般历史建筑和现状质量较好的传统建筑,以及近几年新建的、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建筑,予以保留,局部修缮。

4、整饬

针对与传统风貌有一定冲突的一般建筑。建筑质量尚好,但近期难以立即拆除,对其暂时保留,对外观加以整修改造。包括降层、平改坡、更换外饰面、屋顶等。

5、新建

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和建筑质量极差的建筑。拆除后按保护规划要求重新建造,与传统风貌协调。

6、拆除

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建筑质量差的建筑、临时或违章搭建的建筑、以及由于道路梳理或空间结构调整需要拆除的建筑。拆除后规划为开放空间、恢复庭院空间或道路用地。

附表:保护与整治策略表

篇二:保护规划说明书

0.89 平方公里,其中谭邦古城(面 积约50 亩)是历史文化古迹集中区域。

2.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 (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537-2005) (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6)《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07) (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1994)533 (8)《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赣建字[2004]6 (9)《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10)《江西省南康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 (11)《坪市乡总体规划(2006-2020)》 2.3 规划原则 (1)整体保护 在古城外围,整体保护古城周边自然生态资源,以及古城与周围山水形成的风水格局,加强周 围山体森林防火措施,切实保护好谭邦河、良田、池塘和古城的相对关系;而在古城内部,规划采 用徽派风格,统一各类建筑风貌,形成较强的建筑可识别性。因此,对谭邦古城的保护,首先应从 保护古城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格局和古城内部整体平面布局两方面入手,以保证古城环境和历史建筑 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以人为本 合理引导并满足村民的建房要求,合理选择村民集中建房点,按城市规划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服 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清理古城内中心池塘、改善村民用水源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水平,发展 乡村旅游业来提升村庄活力并切实提高村庄的人均收入。古城内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在生活中对居 住环境和设、设施便利及游客对景点、旅游设施的综合需求,在功能和设置中要尽可能体现对人文 的尊重、关照和服务意识。在规划的实施中要注重公平,尤其是要充分尊重现有居民的利益。

(3)可持续发展 原真性保护历史建筑,审慎恢复部分重要的景观建筑,建立古建筑日常管理机制,定期检查古 建筑的安全性,确保古建筑不再受到人为破坏;积极利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罗霄山脉扶贫攻坚开 发以及土坯房改造带来的政策支持,引导古城内有建房需求的村民集中建房,满足村民的合理建房 诉求。恢复古城活力和魅力、形成良性循环,使其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持续利用。

2.4 规划目标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将谭邦古城打造成为风 水格局完备、建筑风貌完善、人居环境完美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2.4.1 风水格局完备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古城建在群山峻岭之中,谭邦河由西北至东南环绕古城而出,符合“西来之水为吉、东去之水 亦为吉”的传统风水运势之说,而建在谭邦河之上的上桥、下桥犹如两把关锁锁住水口,守护着桥 内的一方净土。古城周围的一圈水塘更是体现了谭邦古人借风水改运势的智慧,以网捕鱼、以水生 财,以求风水旺盛、家庭兴旺。可以说,关于古城的选址和建造,无一不体现古人尊重山水、利用 山水的敬畏谦卑之情。利用谭邦古人留下的整个风水布局,将谭邦古城打造风水格局完备的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村。

2.4.2 建筑风貌完善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古城内整体建筑风貌采用的是徵派风格,现在保存的类型有祠堂、宗厅、义仓和古庙,据资料 记载,其中孔发堂、中和堂是建于明代,其余都建于清代中后期,上述建筑均是青砖黛瓦、勾檐画 梁,带有典型的客家建筑特色。虽然经历了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等多次动荡时期,不少建(构) 筑已经被毁掉,但仍有不少遗存,犹如玉盘散珠,随处可见。因此,恢复部分古建筑和构筑物的原 性成了本次规划的目标之一,通过对古城风貌的还原,将谭邦古城打造成建筑风貌完善的国家级历 史文化名村。

2.4.3 人居环境一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由于谭邦村位于南康市北部山区,整个区域的基础设施都不太完善。古城内给水、排水、电力 等市政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垃圾收集点、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活动空间比较缺乏,并且还存有少量的危旧土坯房,人居环境较差。因此,通过采取建立集中供水点、清理池塘塘面垃圾、拆除 危旧土坯房等措施,切实改变古城人居环境,通过古城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将谭邦 古城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一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2.5 规划措施 (1)建立整体保护框架 谭邦古城建立于明代,历史悠久,整体格局与传统风貌保存比较完整,是一个具有很高历史文 化价值的古村落。建立整体保护框架,是在概括提炼谭邦古城历史文化名村风貌特色的基础上,整 体保护谭邦古城传统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主要通过对保护框架构成要素的分析、保护框架主题 的提炼、保护框架内容的确定,全面保护谭邦古城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的整体格局,系统维护古城 内总体布局和古城建筑风貌。

(2)划定分层次保护级别 依据现状特征以及国家与地方技术规范要求对保护界限划定的相关规定,并按照保护对象的集 中情况、价值高低以及古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将谭邦古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界限划定为 三个等级: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对不同级别的保护层划定相应的保护范围,确定 保护内容,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通过分层次保护,确定重点保护内容以及可建设地带, 在维持古村落原真性的同时适度开发利用,以保证谭邦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3)确定各类保护对象(文物保护单位) 在谭邦古城遗址上,对保存完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意义的古建筑物、古构筑物以及古树名木 各类保护对象提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具体的保护要求。分类别制定文物古迹保护目录,提 出相应的保护整治要求,奖惩分明,建立奖惩制度,对保护管理有功者要奖励,对擅自破坏古建筑、 迁移古树名木等行为者,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惩处。

(4)提出空间环境恢复与整治措施 尽可能拆除古城内建筑质量较差的土坯房、空心房和与古城建筑风貌不协调的红砖房,对于象 官厅遗址上的两栋在建房屋、南城门左侧的在建房屋应立即勒令其停建,清出来的场所用于增加古 城的公共活动空间;针对各栋古建筑提出整治方案,对已毁坏的牌坊、城门和城墙等构筑物参照历 史资料进行恢复,并保持其原真性,通过对古城内空间环境的优化整治和对古城部分已毁文物的重 建,恢复古城原貌的同时适当增加古城的公共活动空间。

(5)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谭邦古城建成年代久远,除了具有传统的历史文化古迹、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还有丰 富多彩的乡村传统文化,它们和历史古迹、传统民居相互衬托,共同反映出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积淀, 构成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谭邦族人外迁较多,传统民俗民风已渐渐从谭邦人特别是 年青人的记忆中抹去,一部分传统手艺已经失传,为了防止谭邦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建立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已经迫在眉睫。

2.6 规划技术路线 2.7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3 年至2020 年,其中近期规划2013 年至2015 年,远期规划2016 年至2020 第三章保护框架与土地利用规划 谭邦古城建立于明代,历史悠久,传统风貌保存较完整,是一个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和旅游价值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框架规工制定的目的是在概括提炼坪市乡谭邦古城历史文化名村 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整体保护谭邦古城传统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 3.1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部分组成。

3.1.1 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是指本地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包括地理条件、气候和物候条件。

谭邦古城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四面包围谭邦古城的逶迤大山和林地、北西南三面绕城的谭邦河以 及古城内外的众多水塘与名木古树。其中山体、林地和谭邦河是谭邦古城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水 塘和古树名木是谭邦古人留下的历史痕迹,均应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

3.1.2 人工环境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人们创建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

谭邦古城人工环境要素包括大量成片的明、清代时期的传统民居与建筑物,主要指2 座明代祠 米古井、哲公堂等宗厅上的门笼、古城墙和古牌坊等。其中南城门、古井和门笼等保存情况较好,4 座古牌坊已经被毁掉,古城墙只剩南门一小段。

3.1.3 人文环境要素 人文环境是指人们生活风貌的环境体现,包括能充分代表本地特色的传统风俗习惯。

谭邦古城人文环境要素包括送大神、插婆官和舞龙灯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风俗习惯。谭邦古 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对人文环境要素的保护即指对谭 邦古城居民传统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

3.2 保护框架的内容 谭邦古城的历史文化和众多古迹,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反映在空间上为区域、街巷、节点三部 分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有机联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利用,共同构成完整的保护与整治框架体系。

另依据谭邦古城历史文化要素及空间分布,可将保护框架归纳为“一城、三圈、十八景”。其中“一 城”指的是谭邦古城,是核心保护地带;“三圈”指的是由内至外的古城四周的水塘、谭邦河、周 围群山三个自然生态圈层,这是谭邦风水格局中的结构型形态和风水内涵的直接体现;“十八景” 指的是谭邦古城内的各种重要历史建(构)筑物、遗迹遗构、古树名木等。它们是谭邦历史文化、 风水文化的载体,是谭邦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

3.2.1 指的是谭邦古城,是本次规划的核心保护地带。将谭氏族谱上的古城图与赣州古城图对比可以发现,谭邦古城的建筑布局、街巷空间是按照明时赣州城进行整体布局,共设有东南西北和小南门 座城门,古城一周围绕着巨石砌起的城墙,遗存至今的只有南门及一段20 米长的古城墙;南门 内水塘附近是中和堂、秀公厅等古建筑集中布局的区域,古城内街巷大都以鹅卵石、青砖铺面。

3.2.2 指的是古城四周的水塘、谭邦河、周围群山三个自然生态圈层,谭邦古城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四面被连绵成片的群山包围,谭邦河从西北至东南环而绕之,从谭邦古城的选址来看,符合“西 来之水为吉、东去之水亦为吉”的传统风水运势之说,而古城四周填满了一圈人工水塘,是几百年 来谭邦族人为了迎合风水而约定俗成的行为,他们认为以网捕鱼、以水生财,以求风水旺盛、家庭 兴旺。

3.2.3 十八景 指的是谭邦古城内遗存的重要历史建(构)筑物、遗迹遗构、古树名木等。其中遗存的重要历 史建筑物有10 五圣庙;重要构筑物有7处:南城门、古井、彦祥墓、上桥、下桥、打谷池、水塘;古树名木主要 指北门附近的古樟树。以上18 处景点是谭邦古城现在仅存的带有古城历史文化的结晶。

3.3 保护框架的主题 保护框架主题的确定是为了突出保护谭邦历史文化名村核心区的内涵,体现谭邦深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

主题一:“城、祠(厅)、庙、墓、桥,集谭邦的古建遗存” 当务之急是保护以孔发堂、中和堂、秀公厅等为代表的古建筑群落,保护彦祥墓、上桥和下桥 等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构筑物,通过对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措施,维持谭邦古 城内总体布局和传统建筑风貌,充分向世人展示谭邦古城丰富的风水遗存,保护和强化古村落的布 局形态。主题二:“山、水、古树,集谭邦的自然风情” 谭邦古城周边的逶迤大山、绕城之水、参天古树,都表明古城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谭邦古人 在建城之初,就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虽然古城气势磅礴,但从整个山水格局来看,但谭邦城还 是以谦卑的姿态出现。因此,对于谭邦古城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古建等人工作品,还要保护谭邦的 山、水和古树,保住谭邦古城“青山、绿树、流水”的原生态自然景观。

主题二:“戏、会、食,集谭邦的民俗文化” 谭邦古城近五百年的历史,沉淀了极具特色的传统风俗,如舞龙灯、送大神和黄元米馃等等, 它们和历史古迹相互衬托,共同反映出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积淀,构成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针对 近几年谭邦民俗民风和传统手艺出现逐渐消亡的危险,提出建立传统习俗、手艺展示馆等保护措施。

保护和发扬谭邦古城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能够世代传承。

3.4 土地利用规划 3.4.1 土地使用调整 在保护区内,用地调整的目标主要为谐调古城整体建筑风貌,改善古城内的人居环境,调整的 主要对象为该区域中的在建红砖房、私人院落和破旧土坯房。利用上述空间开辟公共活动场所、公 共绿地,增加活动空间;对于村中一些房前屋后的零碎荒地或拆迁出的大片空地,规划用来种植果 树,改善古城人居环境,增加村民收入,规划推荐种植的果树品种为:柚子、琵琶和李子。

对于古城内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空心房,规划对其采取功能置换的措施,对其进行“穿衣戴 帽”使其承担一定的旅游接待功能,如改造成小卖部、休息茶室等,不再承担居住功能。不足的居 住用地另行选址,相应功能房可以由原户主经营也可以将其使用权出租。

土地调整的另一个目标是适当增加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第一,规划在莲花塘遗址处 建设莲花广场,综合布置古城进行旅游开发的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如客栈、饭店和停车场等;第二, 因为莲花广场与村民集中建设用地距离较近,因些规划将两者相结合,建设古城传统美食一条街等 商业用地;第三,结合莲花广场的建设,在古城南侧,沿谭邦河设置村民集中建设用地,以此满足 村民实际建房需求。规划用地汇总表见表3.1 和表3.2。

表3.1 规划用地汇总表 用地类别 面积(ha) 占建设用地比例(%) 居住用地 3.33 46.25 村委会用地 0.02 0.28 教育用地 0.12 1.67 文物古迹用地 0.22 3.06 绿地广场用地 1.67 23.19 道路用地 1.84 25.55 建设用地总计 7.2 100.00 表3.2 主要规划用地与现状用地比较表 用地类别 现状用地(ha) 规划用地(ha) 居住用地 2.27 3.33 村委会用地 0.02 0.02 教育用地 0.12 0.12 文物古迹用地 0.22 0.22 绿地广场用地 0.11 1.67 道路用地 0.92 1.84 (1)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总面积约 3.33 公顷,人均用地面积 27.4 平方米,为满足村民建房的实际需要,在建 设控制地带新增村民集中建设点,总规模达2026.5 平方米,建设点位于莲花广场东南侧。

(2)村委用地 继续使用现状村委会用房,用地位置位于小南门外南侧,用地面积约为0.02 公顷。

(3)教育用地 规划区教育用地即为谭邦小学用地,用地面积约为0.12 公顷。

(4)文物古迹用地 规划区文物古迹用地约为0.22公顷,约占总建设用地的3.06%。主要有现存的孔发堂、中和 (5)绿地广场用地规划绿地广场用地约为1.67 公顷,约占总建设用地的23.19%。规划新建莲花广场、北门广场 和下桥亲水小广场等。

(6)道路用地 规划区范围内道路用地约为1.84 公顷,约占总建设用地的25.55%。规划新建沿谭邦河向北道 路、通村民集中建设点车行道以及古城内部景观步行道。

3.4.2 人口控制规划 (1)居住人口控制 根据历史文化名村的定位,规划保留并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居民居住,适当控制人口规模,并对 人口分布进行重新调整。同时考虑对优秀民居的利用,改变其功能;对文物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和 控制,将居住人口进行适当的疏解及内部调整。现状谭邦村域人口为 1215 人,谭邦古城内人口为 720 人,规划保持现状人口不变。

(2)游客容量控制 1)游客容量 旅游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 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旅游容量分为空间容量、设 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四类。对于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对空间容量 和设施容量进行测算,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心理容量进行有条件分析测算。

为便于在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中应用旅游容量,在测算前明确下列概念: “旅游容量计算值”是指在现状有明确管理目标的特定游憩区域,保证一定的游憩体验,综合 考虑空间因素、游客心理因素、生态影响因素、视觉影响因素、功能技术因素、国家规范标准的基 础上所计算出的容量值。

“规划游客容量”是指按规划实施后,规划范围内的游客容量。

表3.3 分区游客容量计算指标 分区名称 分区容量计算依据 分区容量指标 类步行区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2098-1999)》中取关于游客容量 的面积指标定为5-10 平米/人 10 平米/人 类步行区 游览停留点 20-80 观赏区取关于游客容量的面积指标定为200 平米/人 200 平米/人 服务区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2098-1999)》中取关于游客容量 的面积指标定为5-10 平米/人 10 平米/人 游客容量计算 规划瞬时游客容量 Cp1=∑(规划分区用地面积/分区容量指标) 规划游客日周转率 Kp=规划平均日游览时间/计算区域规划平均游览时间 规划日游客容量(单位:人*次/日) Cp2= Cp1* Kp 规划年游客容量(单位:人*次/日 Cp2= Cp2*年游览时间 表3.4 分区瞬时游客容量计算 分区名称 分区容量指标 分区设施容量 分区游客容量 类步行区 10 平米/人 18600 平米 1860 类步行区20-80 观赏区200 平米/人 44200 平米 220 服务区10 平米/人 32100 平米 3210 小计5410 2)游客容量控制为保证旅游资源在合理有序的利用,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确保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谭邦古城应将日接待游客数量控制在 5410 人以内(谭邦古城景区游客日适宜周转率为 0.8)。当谭 邦古城年旅游接待量达到 100 万人以上,每年应对景区实施一定时期(30 天)封闭以满足文物保 护、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需要。

3.5 保护区划 依据国家与地方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参考国内外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界线的做法,本规划划分为 三个层次: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其中保护区为谭邦古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核心地带。其界线划定原则应最大限度地包含谭邦古城“各类历史信息的遗存”。

3.5.1 保护区 保护区范围为谭邦古城,包括外围水塘,面积6.61 公顷(保护范围具体四至界限详见图3.1, 具体界址点详见表3.5);保护区内包含谭邦古城“各类历史信息的遗存”,各类古建筑物、重要历 史构筑物和烙有谭邦印迹的池塘均位于其中。针对各类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均应提出相应的保护要 求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于古城南门内和北门官厅遗址等物古迹、古树名木均应提出相应的保护要 求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于古城南门内和北门官厅遗址等几处重要节点提出整治理念和措施,并控 制保护区内的建设强度。

3.5.2 建设控制地带 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东北面以谭邦古城东边山体为界、西南两面以谭邦河为界,面积29.69 顷;建设控制地带包含古城东边山体、谭邦河、贞节图3.1 保护范围规划图 牌坊遗址、上桥和下桥等,它们既是形成古城良好风水的组成因素,也是带有古城记忆的重要构筑 物。针对莲花塘原址、上桥和下桥等重要景观节点提出保护和建设措施,并在该地带选址建设村民 集中建房点,通过制定控制要求,制定相应的道路规划和绿化规划。

3.5.3 环境协调区 除以上二个区域以外的所有规划区范围均为环境协调区,总面积约 52.7 公顷;环境协调区主 要包括古城周边的自然生态资源等,它们是古城周边的原始生态环境,也是组成古城风水的构件之 表3.5保护范围界址点坐标一览表 编号 A12891373.371 481160.544 A2 2891478.005 481091.945 A3 2891655.608 481125.762 A4 2891678.409 481075.293 A5 2891712.990 481080.463 A6 2891705.748 481107.898 A7 2891709.614 481148.278 A8 2891757.217 481273.488 A9 2891723.030 481259.330 A10 2891721.971 481296.513 A11 281718.900 481338.264 A12 2891652.560 481338.176 A13 2891573.353 481329.358 A14 2891492.806 481257.947 A15 2891448.444 481231.316 A16 2891427.202 481264.139 A17 2891386.013 481256.644 A18 2891401.612 481206.265 第四章保护区规划 4.1 保护内容 (1)保护古城内整体布局。主要指保护古城内土地利用格局、街巷空间布局以及整体建筑风 貌、材质与轮廓线。不得改变传统街巷空间布局,保证宗祠、民居、庙宇等土地利用功能的延续性, 保持古城内青砖黛瓦的客家传统建筑风貌,对于新建房屋,必须严格控制其层高和建筑立面,不得 破坏古城原有的天际轮廓线。

(2)保护古城内重要的历史建筑及质量较好的民居建筑。指的是古城内尚存的一批古建筑群, 包括孔发堂、中和堂、秀公厅等祠堂宗厅以及一些质量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还包括在这些古建上 的花岗岩、龙纹浮雕石、镂空象足石凳和门龙等各种艺术构件。

(3)保护古城内外的水塘及名木古树等自然景观要素。指的是古城南门内和外围的一圈池塘, 以及北门附近的7 颗古樟树。清理池塘表面淤污等,保证池塘的水土完整性,定期检查和养护古樟 树,保证其长势良好。

(4)保护其它文化。主要包括沉淀的各种乡村传统民俗风情等。谭邦古城除了具有古建筑、 池塘这些看得到的历史文化古迹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还积淀了许多带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它 们和传统古迹、民居相互衬托,共同反映出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积淀,构成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

4.2 保护措施 (1)禁止在保护区内私人建房等会对古城整体布局发生进一步毁坏的行为。古城整体布局和 整体风貌依据明时赣州城而建,建筑形式采用的是典型徽派风格,因此现存的古建筑群落具有很强 的可识别性。如果允许古城内继续拆旧建新,必然会对古城的整体布局和建筑产生颠覆性的毁灭; 应对古城内已建红砖房进行立面整治,尽可能减小其对古城整体建筑风貌的影响,对南门、官厅等 几处在建的红砖房,应加强对其产权人的教育,劝其另外择址进行建设,对其损失进行补偿。对于 古城内破旧且没有使用功能的土坯房予以拆除。

(2)切实加强对各类古建筑的保护、维护与修缮。建立待保护古建筑物名录,对进入名录的 古建要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孔发堂、中和堂等这些谭邦历史 遗存,必须加强保护力度;开展对古建筑的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修缮, 避免发生倒塌、开裂等可以经过修缮避免发生的非人为性破坏。依据历史资料的真实记载,对古建 筑的修缮做到修故如故。

(3)切实加强对城门楼、古城墙、池塘和各类精美石雕、门笼和牌坊等古构筑物的保护。对 于仅存的南城门和古城墙,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强对池塘表 面淤污的清理,适当打造池塘亲水平台;加强对各类精美石雕、门龙和龙纹浮雕石的监管和保护, 做好严格的防盗措施。

(4)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切实提高古城人居环境。拆除北门附近土坯房,停建北门官厅遗址 处的红砖房,建设北门广场,同时在征得原住户的同意后,贡献其私有院落,改变南门内古建筑群 附近民居的使用功能,开辟公共活动场所,增加活动空间,切实提高古城内居民生活质量。

关于古城内建筑整治模式详见表4.1。

4.3 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文物古迹是谭邦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要件,也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 有重要历史建筑物、其他遗迹遗构等的保护。

4.3.1 重要历史建筑物保护 谭邦古城内尚存有10 处具有风水或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历史建(构)筑物,分别是2 座祠堂、 座义仓、1座五圣庙和1 座横厅。古城重要历史建筑物保护名单见表4.2。

(1)保护措施 1)对于进入本保护名录的历史建筑,划定其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加强宣传,增进 村民保护意识,建立奖惩措施,鼓励普通村民参与到古建筑的保护中来,针对古建筑上的花雕、门 笼等细部构件,同样要加强防卫措施,确保其不再遗失。

2)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与修缮。开展对古建筑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修缮,避 免发生倒塌、开裂等可以经过修缮避免发生的非人为性破坏。依据历史资料的真实记载,对古建筑 的修缮做到修故如故。

表4.2 重要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名单 序号 名称 始建年代 地点 核心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范围 清朝秀公厅东侧 祠堂周围5 中和堂清朝 南门内方井东侧 祠堂周围5 清朝打谷池北侧 宗厅周围5 清朝孔发堂东侧 宗厅周围5 清朝中和堂南侧 宗厅周围5 清朝古城外东侧 宗厅周围5 义仓清朝 南门内方井西侧 宗厅周围5 五圣庙清朝 义仓北侧 宗厅周围5 延贤书屋清朝 中和堂北侧 周围5 清朝中和堂北侧 横厅周围5 古城在历史鼎盛时期,前后共兴建祠堂、宗厅等建筑约23处。具体包括祠堂 座(乌石庵、白石庵、关圣庙、五圣庙、土地庙),官厅1座,义仓1 存至今只剩下10处古建。本规划均将其周围 为建设控制范围。其中孔发堂、中和堂、秀公厅、哲公厅因距离南城门较近,处于古城的中心地带,周边有池塘、 古井等历史人文设施,意境优美,故保存情况较好。近年来谭邦村委及其他热心族人还对秀公厅进 行过维护加固,应该不存在建筑安全的问题。因此本规划主要以保护为主,特别是加强对古建里花 雕、门笼等细部构件的保护。规划建议还原中和堂、秀公厅的祈福祭祀空间,在该空间举行的设有 专门仪典和神职人员的大众化祈福祭祀活动,更具活动的真实性,通过强化祠堂内居民交往空间的 特色,将居民的活动和游客的兴趣有效结合起来。

锡类堂、横厅、延贤书屋在古城的历史地位比较特别。其中锡类堂是唯一一座建在古城外的宗 厅;延贤书屋面积公4 个平米,专门作为课罚室使用;横厅是专门为中和堂而建,因从风水学的角 处古建因所在的位置不是古城中心,而且相对来说建筑体量、建筑的历史意义没有其他祠堂、宗厅大,因此在过去 的保护过程中有所被忽视,保存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本规划主要修缮为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 缮,并且做到修故如故。同时也要加强对其花雕、门笼等细部构件的保护。

彦祥厅、义仓、五圣庙建筑本身保存情况较为良好,特别是彦祥厅,近年来重新建设而成,五 圣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维护加固。但它们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破坏,在彦祥厅的西侧(紧 临),义仓、五圣庙的南侧都是近年为新建的红砖房,严重破坏了古城内的整体建筑风貌。因此, 本规划主要整治为主,对已建红砖房的外立面进行改造,采用加坡屋顶、刷坊古墙漆等方式,尽可 能将红砖房与古建在建筑风貌上取得协调一致。

4.3.2 其他遗迹遗构 (1)其他遗迹遗构概况 其他遗迹遗构是指本次规划中经过调查研究,其历史、建筑艺术和科学文化价值较高、构件装 饰具有历史特色,并决定予以保护的遗迹遗构。根据调查,谭邦古城有其他遗迹遗构6 处(表5.2), 大多分布在古城周围。

表5.2 其他遗迹遗构表 序号 名称 始建年代 地点 核心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范围 方形井不详 中和堂西侧 周围5 打谷池不详 彦祥厅南侧 周围5 不详小南门东侧 周围3 下桥明朝 水塘古城周围 周围5 方形井、打谷池位于古城内。其中方形井曾经是谭邦人水源井,有着二郎神井和养不大的红鲤鱼等传说,围绕古井的历史典故留传至今,现在依然是6 户人家的水源井。打谷池位于延贤书屋西 侧,保存情况不甚理想,保留下来的只有石质架,其余构件已经被破坏掉了。因此,本规划主要以 修缮为主,特别对打谷池,可以依据详细的历史资料,对其进行修复,并要做到修故如故,同时加 强对方形古井本身、边上刻有字纹的石条的保护。

彦祥墓、上桥、下桥、水塘位于古城外。其中彦祥墓是谭邦开基祖彦祥公的墓穴,位于小南门 外;上桥和下桥位于古城西侧谭邦河上,是古城的风水桥,两座桥象两把锁一样不让谭邦风水外流; 古城除东侧靠山外,其余三侧均被池塘包围,这些池塘也是谭邦古人依据风水而造,而且只能造不 能毁,寓意着以塘养城。因此,本规划主要保护为主,加强对彦祥墓、上桥、下桥、水塘等风水落 构筑物和墓穴的保护,是保护谭邦古城整体风水布局的重要一环。

(2)其他遗迹遗构的保护要求 其他遗迹遗构禁止拆除;因特殊情况需要迁移、拆除的,必须经过由相关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能进行实施。在其他遗迹遗构的周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当在使用性质、高 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和谐,不得改变建筑周围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 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其他遗迹遗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的保护要求参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执行。

4.4 古树名木的保护 4.4.1 古树名木概况 古树名木是指树龄长,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价值及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谭邦古树古树名 木主要有:樟树等(表5.3)。主要位于北门、上桥和贞节牌坊遗址处。

4.4.2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古树是有一定生命期限的,在这一期限内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可以延长其寿命,谭邦城古树 总体来看长势良好,但是贞节牌坊遗址处的古樟树则表现为树干腐朽空洞、冠形残缺、顶梢枯萎等 等。因此,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保护这些古树,延长其寿命,恢复其活力。

(1)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拍照、挂牌、标明树名、学名、科属,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 落实负责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

(2)加强病虫害防治。为防止古树名木的人为破坏,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古树名木周围加设 护栏等防护设施。

(3)禁止在古树名木上刻划、钉钉、缠绕绳索、攀缘折枝或借用树干搭棚作架等有损古树名 木生长的行为;禁止在树冠下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倾倒有害树木的污水、 污物;禁止在树冠外缘五米以内新建任何建筑物。

(4)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中,必须严格保护古树名木,遇有可能使古树名木安全受 到影响的情况,必须事先向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共同研究避让保护措施。

(5)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南康市林业主管部门审 查同意,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4.5 环境整治 4.5.1 指导思想 整治规划在保护规划基础上,保护和修复传统建筑,恢复传统空间,拆除障碍建筑,并采用修 补植入的手法,恢复历史文化肌理与空间形态,营造地域性景观空间、地标性认知空间、文化展示 空间和传统居住空间。

4.5.2 整治措施 (1)以保护整体格局为切入点,从整治出入口、南城门、围墙等关键节点入手,将影响古城整 体风貌的新建红砖房进行立面整治,力求在建筑风格取得与传统古建的协调,将古城西面的一段红 砖围墙拆除,以青砖代之,统一古城城墙颜色和风格。

(2)以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为目的,在征得产权人同意并赔偿其损失的情况下,停建北门官厅遗 址处、南门附近的在建红砖房,拆除北门破旧土坯房,还可以通过协商改变古城内私人院落的使用 功能,通过充分利用街道转角,以及水进、门前空地等零星用地,开辟尺度宜人的小型公共空间和 绿地。

(3)以历史典故为载体,在莲花塘原址上建设莲花广场。通过莲花广场的建设,将谭邦古城的 历史精典典故和美好传说展示在世人面前,创造文化情境,并且可以结合莲花山等优质旅游资源, 开发南康市坪市乡精品线路,塑造谭邦旅游特色品牌。

4.5.3 整治内容 (1)南城门附近区域 南城门是谭邦古城留存至今剩下的唯一一座城门,共两层,全部用巨石堆砌而成,采用拱门形 式建造。整个城堡犹如一只巨龟,南城门就是龟首,气势轩昂地瞪视着地势稍低的坪市圩,南城门 对于古城有着重大意义。

近代南城门区域已建红砖房2 栋,在建红砖房2 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南门乃至整座古城的风 貌形象。规划统一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将已建的红砖房进行整治,降低对古城整体风貌的影响,并 应立即停建在建的红砖房,已经建好一层的,按照6 米檐口高度对其严格控制,已经建好地基的, 应通过与产权人的友好协商,在赔偿其损失的前提下,用集中建设土地进行置换。

(2)北城门遗址附近区域 北城门及其附近的官厅已于上世纪60、70 年代被毁,但在北门遗址附近留下来了7 颗古樟树, 尤其是北城门两边的两颗古樟,树龄达100 年以上,盘踞在残余的古墙垣上,象两个忠实的卫兵一 样守护着古城。

第一,规划统一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将官厅遗址附近已建的1 栋砖房进行整治,对于在建的3 栋红砖房,应立即勒令其停建,已经建好一层的,按照6 米檐口高度对其严格控制,已经建好地基 10 的,应用集中建设土地与其产权人进行置换。第二,规划拆除北门附近3 处破旧的土坯房。第三, 利用北门原有的7 颗古樟树和上述空间建设北门广场,增加村民公共活动空间。

(3)中和堂附近区域 中和堂附近区域是古城内古建筑聚集区域,是谭邦古城保护规划的重点区域。在此区域里,不 仅有古建筑群,而且有古井、古打谷池、古庙,还有古牌坊的遗址,还参杂分布着民居。因此,本 区域在保护古建筑群的同时,要通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切实改善人居生活 环境。

第一,义仓南侧的一层红砖房严重影响南门内整体景观风貌,规划将其进行拆除;第二,与产 权人进行协商,改变中和堂附近几处私人院落的使用功能,将其空间由私转公,规划建设小型的文 化展示场地,用于展览古城文化,同时增加古城的公共活动空间,加强古城内的可游性;第三,清 理南门内池塘的淤泥和杂物,拆除义仓南侧的红砖房,通过整治古井、古牌坊遗址周边环境,营造 南门内和谐优美的入口景观。

(4)古城西侧围墙的整治 古城西侧面向主出入口,而且被一条村道环绕,现状围墙材质、风格并不统一,展示效果较差, 规划对其进行整治,将其中红砖围墙进行拆除,统一采用复古风格的青砖砌筑。

(5)道路交通整治 规划结合景点的分布新建古城内部景观步行道约600 米,原则上不限制游步道的路面宽度,可 以依据地形和实际情况进行铺设。铺面宽度为1.5 米,两侧30 公分采用鹅卵石铺装,中间60 公分 采用青砖铺装。

(6)绿化水系整治 第一,规划在北门遗址处建设北门广场,广场的绿化以铺砖、种树为主,结合古城历史文化的 展示,在建设古城大型绿化空间的同时,拓展古城公共活动空间; 第二,规划沿古城游步道种植灌木,重点保护北门附近的7 颗古樟,形成富有层次的绿化体系, 提高古城的绿化景观面貌; 第三,保护好古村落内水塘众多的特色,清淤净水、加固驳岸、恢复生机,充分利用星罗棋布 的水塘营造优良的生存小环境,整理和恢复关于古城周围水塘的典故; 第四,将村落区域内的水渠通过梯段水坝将水位抬高,引活水进入村内与沟渠、池塘接通,通 过水的循环系统改善村内水源的水质量和改善整个村庄的大环境、营造生存小环境。洗涤用水和牲 畜饮用水由死水变成了活水,使全村的沟渠、池塘常年水流不断,方便生产灌溉,利于营造山水田 园风光; 第五,清理池塘和溪流内的淤泥和杂物,对两者的底部和驳岸进行加固和整治,有利于改善村 内环境,营造自然山水和谐风光。

4.5.4 建设强度控制 (1)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新建房屋; (2)保护区范围内的祠堂及其它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遗迹用地,可依法更新,但规模、 高度、位置等必须依照历史原状。

11 第五章 建设控制地带规划 5.1 保护内容 (1)保护古驿道、上桥、下桥、贞节牌坊等古城外构筑物。古驿道是古时赣州、南康北上吉 安、南昌的陆上必经之路;上桥、下桥是古人建造谭邦古城时特意修的风水桥;贞节牌坊是清朝乾 隆年间为纪念贞孝女谭开姑而设立的;以上构筑物虽然处于谭邦古城之外,但是依然在古城历史上 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有必要对上桥、下桥加强保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古驿道、贞节牌坊进 行恢复。

(2)预留发展备用地,控制古城周边地块的建设。规划集中建设用地,以满足古城内村民的 实际建房需求,但是必须控制新建建筑的建设强度和外观风貌,要求其与古城整体风貌格局取得一 致;另为配合古城的旅游开发,规划建设入口广场、客栈、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要求其建设位置、 强度不能改变整个山、水、城和谐相处的格局。

5.2 控制要求 (1)该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绝对不允许拆除与改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 对古驿道、贞节牌坊等历史遗址按照原风貌进行修复,而且应加强对上桥、下桥等历史遗存的保护 力度。

(2)原则上以集中建房为主,而且该区域内的建筑形式应为坡屋顶,体量宜小不宜大,功能 应以居住为主。村民集中建房的立面和材质等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

(3)对该范围内任何不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新旧建筑,根据动态保护和有机更新理念,除影 响较大而必须搬迁及拆除之外,其他应逐步改造其外观形式和建筑色彩,以达到历史村落整体环境 的统一。

(4)对于客栈、酒店等其他功能建筑,其选址必须以不破坏古城整体格局为原则,可结合入 口广场进行设计,而且设计方案必须采取徽派风格,色彩以黑、灰为主色调,而且需经过规划部门、

篇三:保护规划说明书

咸阳市东约 20 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长陵又名 长山 ,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刘邦(公元前 256~公元前 195 年) ,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建立西汉王朝。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这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同茔不同穴的陵墓。其地面建筑早已毁坏,陵园和陵邑的围墙地表遗存可见,陪葬墓区有几十余座墓冢可寻。长陵是汉代一处重要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帝陵遗址,充分展现西汉初期经济发展、帝陵形制、祭祀制度等。1988 年,长陵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全面保护长陵遗址,进一步开展考古研究与科学保护,促进遗址区内文物保护及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特编制《长陵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

1.2 规划性质 1.2 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护的法规性文件,是长陵遗址的文物保护专项规划。

1.3 规划依据 1.3 规划依据 1.3.1 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文件1.3.1 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 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20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2011) 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2004) 1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2004) 11、《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002) 12、《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2003) 1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 50298-1999) 14、《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 五纳入 的通知》 (2003) 15、《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 (1997) 1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16453.1~6 1996) 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 2007) 1.3.2 地方性法律、法规、文件 1.3.2 地方性法律、法规、文件 (一)《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 (2006) (二)《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物事业局关于划定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 (陕政发[1992]35 号) (三)《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原则》 (1992) 1.3.3 国际宪章、公约与文件 1.3.3 国际宪章、公约与文件 (3)《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的建议》 (1962) (4)《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 (1990) 1.4 规划范围 1.4 规划范围 根据长陵遗址的保存现状,为实施真实、完整保护遗址的目标,有效保护遗存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将本次规划范围设定为:北临小寨村和徐家堡村,南达三义村和大唐电厂,西抵怡魏村,东至樊家堡。

1.5 规划期限 1.5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2013~2027 年,共 15 年。

21.6 规划成果 1.6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由 4 部分组成: (1)规划文本 (2)规划图纸 (3)规划说明书 (4)基础资料汇编 第二章 遗存概况 第二章 遗存概况 2.1 遗迹本体 2.1 遗迹本体 2.1.1 考古遗存 2.1.1 考古遗存 陵园四面有夯土墙,南北长 959 米,东西宽 810 米,墙宽 5 米。墙外有围沟。在东、南面各发现一门,北面发现两门。门址两侧为 凸 字形夯土台基,门道宽 3.3 米。

高祖陵居于陵园中部,封土呈 坊 形,底部东西 160 米,南北 134 米,高 30 米。墓葬形制为 亜 字形,东墓道为主墓道,长 177 米,宽 13 68 米,深 36 米。墓室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45 米,南北宽约 142 米,距现地表深约 36 米。

吕后陵在高祖陵东南 280 米,封土形状与高祖陵相同。其封土底部东西 150 米、南北 130 米,硕部东西 50 米、南北 30 米,封土高 30.7 米。

陵邑南北长 2170 米,宽 1359 米,墙址宽约 12.8~16.7 米。墙外有围沟。发现门址 3 处。道路基本上呈 井 字形分布,南部和西北部里坊遗迹结构较为明显,平面呈长方形。勘探发现 8 处陶窑遗址。

陵邑南、北、西三面城墙遗迹仍存,陵邑南墙部分与陵园边墙重合,东面没有城墙建筑。南墙长 1245 米,现存残迹长 1100 米,宽 9 米,中段有门洞遗迹。西墙长 2200 米,现存残迹长 1000 米,宽 9 米,墙中间亦有西门遗址,门址宽 15 米,夯层坚固如石。北城墙多被破坏,断断续续保存着部分墙迹,最长一段为 200 米,宽 7 米。北墙与南门相对处有北门遗迹。

陪葬墓 123 座,现存封土 41 座,集中分布在长陵东北区域。多有墓园,墓道多为梯形,也有曲尺形;部分墓葬附近有外藏坑。

外藏坑 285 座,形制大致可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圹、梯形斜坡道、 甲 字形结构、 凸 字形结构、双斜坡道结构、三条斜坡道结构、四条斜坡道结构、长方形坑道土洞坑室结构。长度 3 50多米,深 5 8 米,包含物为板灰、铁锈、兽骨、漆皮彩绘等。

2.1.2 建筑遗址(经考古调查) 2.1.2 建筑遗址(经考古调查) 建筑遗址 6 处,每处建筑遗址外均有围墙。

1 号遗址位于帝陵封土北约 21 米,由南北两部分组成,中间有隔墙,遗址中有多个院落。南北424 米,东西 183 米,面积 77555 平方米。

2.1.3 可移动文物 2.1.3 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主要是长陵遗址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历史文物, 现多以馆藏文物形式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机构。

(1) 、陵园区: (1) 、陵园区: 1976 年,吕后陵附近出土 皇后之玺 一方,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刘邦陵北 130 米处、吕后陵北 350 米处,以及吕后陵正南、距南墙 30 米处,各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出土了许多遗物,如各种形式的卷云纹瓦当,印有 宫二 、 宫十四 等文字的瓦片等。

(2) 、陵邑区: (2) 、陵邑区: 近年在长陵邑范围内曾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和大量瓦片堆积、水管道、生产工具等。

(3) 、陪葬墓区: (3) 、陪葬墓区: 在陪葬墓区的中心位置,曾经出土 齐一宫当 、 齐园宫当 、 齐园 文字瓦当,是曹夫人寝园遗物。

1965 年冬,在长陵陪葬墓中,出土了的 3000 彩绘兵马俑。在陪葬墓区发现东西两排,两两相对的 11 个土坑,土坑内是排列有序的 1800 余步兵俑、580 余骑兵俑,还有许多陶盾牌、兵器和车马饰。步兵俑葬于 5 个坑内,大的身高 48.5 厘米,小的 44.5 厘米,相当于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那么高。

32.2 历史环境 2.2 历史环境 长陵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约 20 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处于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咸阳塬南部边缘地带,背倚泾河和嵕山,南临渭水,地势高亢平整,水深土厚,土地肥沃,和汉长安城相距 13 公里。遗址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均衡。长陵地区的先民们在此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西汉文明。

2.3 历史沿革(保护历程) 2.3 历史沿革(保护历程) 公元前 203 年,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 刘邦生时,迁徙大姓和贵戚之冢于陵邑中,让其供奉陵园,陵邑户口多达五万零五十七,人口达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

( 《汉书 地理志》载) 公元前 195 年 6 月 1 日,刘邦病逝,终年六十一岁。

公元前 195 年 5 月丙寅葬高祖于长陵。

公元前 180 年 8 月 1 日,吕太后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

刘邦死后的二三十年间,先后有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张耳等 100 多位文臣武将和近亲王侯陪葬长陵, 魏明帝时,曾诏令: 高祖陵四方各百步,不得耕牧樵采 。

宋太祖乾德年间,定下规矩: 给守陵五户,长史春秋奉祀 。

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 汉高祖长陵 石碑一块。

民国前,长陵就受到保护,设守陵户管理陵区,以防盗挖和破坏。

1957 年,第一次全省文物普查时,对长陵进行了调查。

1965 年,考古工作者在长陵的一座陪葬墓附近发现了大量陪葬墓,坑内出土了 3000 多件兵马俑。现藏咸阳市博物馆,年接待人数 15 万人次年收入 30 余万元。

1968 年 9 月,在长陵狼家沟附近出土了一枚 皇后之玺 玉印,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1970 年,省考古所、咸阳市博物馆开始对陪葬墓进行长达五年之久的考古发掘。

1980 年,第二次全省文物普查时,对长陵进行了调查。

1981 年 3 月 15 日,咸阳市人民政府投资 3 万元,动员相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10 万人绿化长陵,陵顶植松,四坡栽柏。

1981 年,由咸阳市博物馆薛恩光,刘平立省人民政府制作的长陵保护标志碑。

1981 年,长陵由咸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管理。

1983-1984 年,石兴邦、马建熙、孙德润等同志,对长陵进行全面勘察,清理了徐家寨村北陪葬墓、市财政及文物部门拨给调查专款 4000 余元。

1985 年,变更为秦都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管理。

1987 年,变更为渭城区文物管理委会办公室管理。

1988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 年,渭城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长陵文管所科级事业单位,负责长陵田野文物安全。

1989 年,渭城区文管会偕同省文物局、文物处、长中处的同志在长陵考察划界保护范围。

1990 年,渭城区文管会对长陵进行了普查。

1993 年,变更为咸阳市文物局城区管理办公室管理。

1996 年,由新成立的渭城区文物旅游局管理。

1998 年,建立了长陵文管所及人员编制。

2002 年,咸阳市考古所岳起、刘卫鹏由陕西省文物局提供经费,对其陵园、建筑遗址及陪葬墓进行考古调查,调查报告正在编写之中。

2004 年以后,考古人员使用 GPS 定位系统对咸阳塬上的西汉帝陵进行了测量。

2006 年 9 月, 根据国家文物局 《关于 西汉帝陵考古工作方案 的批复》 (文物保函 【2006】 1087号) ,开始着手准备长陵考古调查工作。

2010 年 3 月至 2012 年 4 月,进行长陵考古调查工作。

第三章 价值评估 第三章 价值评估 长陵遗址是我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它是汉代第一座帝王陵墓,包含众多陪葬墓,同时开创了陵邑制度,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可产生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43.1 历史价值 3.1 历史价值 3.1.1 长陵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陵墓 3.1.1 长陵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陵墓 刘邦(前 256 年 前 195 年 6 月 1 日) ,字季(一说原名季) ,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 ,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 高祖 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刘邦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而转化为封建帝王,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3.1.2 长陵是汉代初期墓葬形制的代表 3.1.2 长陵是汉代初期墓葬形制的代表 《汉旧仪》载:汉代皇陵地宫是 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六车六马,皆藏之。四方外涉,东石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驽,设伏火 。入梓棺时,皆珠襦玉匣,连以金缕。根据考古探测,其墓葬形制为 亜 字形,东墓道为主墓道,长177 米,宽约 13 米至 68 米,深 36 米。墓室呈长方形,东西长约 145 米,南北宽约 142 米,距现地表深约 36 米。作为汉代第一个皇帝陵墓,研究长陵的墓葬形制对研究汉代初期墓葬形制有重要意义。

3.1.3 长陵邑的设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3.1.3 长陵邑的设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西汉一朝在高、惠、文、景、武、昭、宣七帝帝陵和薄太后、赵婕妤二后后陵都设置了陵县,并多次迁徙居民充实人口。长陵邑是西汉设置的第一个正式陵邑,长陵邑是以汉高祖长陵为中心建造的专供守陵、护陵和祭祀之用的特别行政区。作为特殊的地方行政组织,长陵邑在巩固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促进长安地区经济繁荣、发展长安周边文化教育事业和促进关中地区民风多样化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上强干弱枝以拱卫京师,经济上提高农业技术、增进商业发展,文化上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文化素质同时丰富了关中地区的民俗。

3.2 科学与艺术价值 3.2 科学与艺术价值 3.2.1 各种遗迹为研究长陵的平面布局、设计思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3.2.1 各种遗迹为研究长陵的平面布局、设计思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据历史记载,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 《汉书 五行志》说 园陵小于朝廷,阙在司马门中 ,只是规模略小而已。

3.2.2 汉俑为研究西汉的军事、手工业提供实物资料 3.2.2 汉俑为研究西汉的军事、手工业提供实物资料 在长陵周围及其陪葬墓区发现的从葬坑里,周勃父子墓旁 1965 年出土西汉 3000 兵马俑,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军队编制、雕塑艺术、贵族埋葬制度及人物服饰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3.2.3 陵邑墙体为研究西汉建筑技术提供实物资料 3.2.3 陵邑墙体为研究西汉建筑技术提供实物资料 长陵陵园之北,就是当年长陵邑的所在地。长陵邑的南墙,也就是长陵陵园的北墙。现在陵邑中的所有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陵邑南墙的长度还有一千二百四十五米,西墙长度为二千二百米,北墙残长二百米。东墙没有任何发现。这些墙的厚度,一般都为七至八米。由此可见,当年的长陵建筑,规模是多么的大,墙垣又是多么的坚固结实。真实反映出西汉建筑技术之高超。

3.2.4 真实反映西汉时期 日祭于寝 的礼仪制度3.2.4 真实反映西汉时期 日祭于寝 的礼仪制度 在刘邦陵北 130 米处、吕后陵北 350 米处,以及吕后陵正南、距南墙 30 米处,各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出土了许多遗物,如各种形式的卷云纹瓦当,印有 宫二 、 宫十四 等文字的瓦片等。这应当是当时寝殿、便殿一类的礼制建筑。寝殿是汉代皇帝或皇帝陵园中的主要祭祀场所,殿堂正中摆放亡者的神座, 陵园中的宫人要象侍奉生前的皇帝、 皇后一样, 每天恭恭敬敬地送上四次饮食,这就是 日祭于寝 的礼仪制度。便殿是寝殿旁边休息闲宴的场所。寝殿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前后,众多的参与者可在此休息;另外便殿中还存放着皇帝(或皇后)生前用过的衣物,供四时祭祀。

53.3 社会与经济价值 3.3 社会与经济价值 3.3.1 长陵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观光地 3.3.1 长陵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观光地 长陵位于咸阳塬上,与西汉其他帝王陵墓、三原县、咸阳市、西安市距离较近。长陵作为西汉第一座帝王陵墓,可以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旅游观光集中点。对长陵进行科学合理的展示,不仅可以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还可以使其成为区域旅游中的新亮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3.3.2 长陵的保护与开发,可以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建设 3.3.2 长陵的保护与开发,可以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建设 长陵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绿化工程已经开展,随着长陵各项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逐步完善,必将进一步加强甘泉宫遗址的吸引力,对展示汉代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咸阳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3.3 甘泉宫遗址有利于激发公众的爱国热情 3.3.3 甘泉宫遗址有利于激发公众的爱国热情 长陵展现给人们一个立体的西汉王朝,它将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通过丧葬文化体现了出来。这是西汉王朝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第四章 综合现状评估 第四章 综合现状评估 4.1 保存现状评估 4.1 保存现状评估 4.1.1 遗址保存现状评估标准 4.1.1 遗址保存现状评估标准 结合长陵区域内遗迹保存现状,为便于实施评估和编制保护规划,将长陵区域内的保存现状评估标准分为保存较好、保存较差和破坏严重三个等级。

(一)城墙 保存较好:地上现存 2~10 米高的夯土遗存的城墙。

保存较差:地上现存 0.5~2 米高的夯土遗存的城墙。

破坏严重:地上已无城墙夯土遗存的城墙。

(二)封土堆 保存较好:遗迹本体的外部形状基本保持原貌。

保存较差:遗迹本体的外部形状部分被破坏,大部尚存。

破坏严重:遗迹本体大部被破坏或地表已无存。

4.1.2 遗址保存现状评估 4.1.2 遗址保存现状评估 遗址名称 遗址名称 保存现状 保存现状 主要破坏因素 主要破坏因素 帝陵 较好 封土塌陷 后陵 较好 封土塌陷 陵园南墙遗迹 较差 道路打破 陵园西墙遗迹 较差 道路打破 陪葬墓 1 较差 人为取土 陪葬墓 2(杨家湾汉墓) 较差 考古发掘后无回填,杂草丛生 陪葬墓 3(三连冢) 较差 人为取土 陪葬墓 4 (三连冢北侧墓葬)较差 人为取土、道路打破 陪葬墓 5 较差 人为取土 陪葬墓 6 较差 人为取土、现代人墓葬打破 陪葬墓 7 较差 人为取土 陪葬墓 8 较差 人为取土 陪葬墓 9 较差 人为取土、现代人墓葬打破 陪葬墓 10 较差 人为取土 陪葬墓 11(萧何墓) 严重 人为取土、窑洞 陪葬墓 12(双冢之一) 严重 人为取土、窑洞 陵邑西墙 较差 人为取土、道路打破 6陵邑北墙 较差 人为取土、道路打破 4.1.3 遗址破坏因素分析 4.1.3 遗址破坏因素分析 长陵的遗迹主要由夯土构筑而成,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许多地面夯土遗迹(如城墙遗迹)仍然清晰可辨,但其长年受自然侵蚀,破坏比较严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为因素对遗址造成的破坏也日趋严重。

(一) 自然因素 1.日照与气温 咸阳市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咸阳地区一年中太阳辐射量 6 月最多,12 月最少;日照时数 8月最长,2 月最短。所以,一年中 6 月至 8 月间太阳辐射对土遗址的破坏较大。

咸阳地区年平均温度 9.0 13.2℃,年极端最低气温-18.6℃,年极端最高气温 41.2℃。全年太阳辐射 4.61 109 4.99 109 焦耳/平方米。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秋季最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小。地温与气温的差距在夏季最高,冬季相近。所以一年中夏季地温与气温差距最大,秋季日夜温差最大,日温差最大可达 28.1℃,是土遗址风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降雨 咸阳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37~605 毫米,最大年降水量 903.2 毫米(1983 年) 。降雨量的78%集中在 5 月至 10 月间。春季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 1/4;夏季炎热多雨,其中 7 月至 9 月间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47%,且全年暴雨日有 1/2 出现在夏季;秋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19%;冬季寒冷少雨,气候干燥。暴雨具有时间短、雨量大且集中的特点,雨滴、雨水对土遗址尤其是表面无植被覆盖的土遗址冲蚀较大,且容易诱发冲沟,严重的会引发坍塌;冬季寒冷干旱,雨雪后结冻时间长,对土遗址易产生冰劈作用,气温转暖后又易产生冻融剥蚀。

3.风的作用 咸阳地区全年以东北风为主,次为西南风。冬春两季风速较大,夏秋两季风速较小。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兼有西北风。冬春两季的风对表面裸露的地上夯土遗迹的吹蚀和磨蚀较大。

4.冻融作用 咸阳地区冻土时间主要在冬季 1 月上半月,解冻时间主要在 1 月下半月,冻结深度从地表到25 厘米深不等。由于土遗迹尤其是基部含水量较大,所以冬季反复的冻融作用对土遗址造成较大破坏。

(二)人为因素 由于长陵位于咸阳市东约 20 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其保护区域内有数个村庄,所以认为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

(1)房屋建筑对遗址的破坏 长陵区域内的大多数村落和居民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住房建设也进入一个高峰期。房屋建设不仅要平整土地,而且要挖房基,特别是当这种行为发生在遗址的重要部位时,则破坏更大。

(2)工业对遗址的破坏 工业对遗址的破坏体现在两个

保护规划说明书

方面。其一,是工业污染,如高干渠上游的排污。其二,是占地对遗址的威胁,如距离陵邑北墙较近的大型砖厂。

(3)现代道路对遗址的破坏 在实地调查中,多处城墙遗迹被当地的道路打破。

(4)种植业对遗址的破坏 长陵区域内不仅在地上有夯土遗址及封土推,在地下也有宫殿、官署等建筑基址。对于埋藏极浅的建筑遗址,深耕、退耕种树或移植苗木的过程都会对遗址造成毁灭性破坏。还有许多根系较深的植物,尤其是乔木,对地下遗址的破坏更大。另外,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大水漫灌的水流冲刷和积淤也严重侵蚀着各类遗迹。特别是现代水渠的下挖,对遗迹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5)其他 长陵区域内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也经常对遗址构成威胁,例如取土、挖渠、修坟墓、倾倒垃圾等,不仅破坏了遗址区的风貌,而且直接对遗迹本体造成破坏;垃圾到处堆放、秋季焚烧秸杆等严重破坏了遗址内的环境风貌。更为严重的是,当地的一些村民为了短期利益,私自把区外的生活和建筑垃圾运进遗址区内进行填埋。这不仅使土地严重污染,而且使地下遗迹也被破坏殆尽。

4.1.3 评估结论 4.1.3 评估结论 长陵陵园部分保存较好,有完善的绿化体系和相关监管部门。同时,陵邑与陪葬墓区保存状况 7较差,遗址本体和景观都有或多或少的损害。

4.2 保护措施评估 4.2 保护措施评估 4.2.1 保护措施现状 4.2.1 保护措施现状 (一)公布保护级别 1988 年,长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现行保护区划 只有长陵和吕后陵做了单独的保护。

(三)树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与保护界桩 长陵陵园、陪葬墓区、陵邑区各有四角界桩。

有长陵保护碑、汉高祖皇后陵保护碑、双冢碑等。

(四)实施保护工程 2011 年 5 月,长陵绿化改造项目。该工程位于咸阳渭河以北,是西咸新区 疏密相同+大开大合 规模中 大开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工程占地面积岳微 37344 平方米,油松种植为 14500颗。陵区内还将拟建神道,广场,雕塑等景观项目。此工程于 2012 年竣工。该项目配合五陵塬考古遗址文物保护区的建设,将最终组成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共生态绿地,城市中央公园以及国家 5A综合旅游区。

4.2.2 保护措施现状评估 4.2.2 保护措施现状评估 1.遗址保护区划不明确,不利于开展遗址保护工作。

2.针对遗址本体主要组成部分的考古遗存尚未实施任何保护措施。

4.3 环境现状评估 4.3 环境现状评估 4.3.1 环境现状 4.3.1 环境现状 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 (1)地势地貌 长陵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这一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分为平原和台塬两部分。长陵处于台塬之上,海拔在 420 米到 500 米之间,同样北高南低,俯视长安。

(2)气候 这一区域属暖温带。年均气温 13.1℃,1 月平均气温 1.5℃,7 月平均气温 26.8℃。年降水量 545 毫米,无霜期 219 天。全年多东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

(3)河流 区域内最大河流为渭河,在长陵的南侧。这一区域处于宝鸡峡灌区最下游,灌溉用水主要来自宝鸡峡。

(4)地质灾害 这一地区地质结构较稳定,少有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遗址区内陵墓、陪葬墓、墙体保留较为完整,受自然破坏较少。

人文社会环境特征 人文社会环境特征 (1)聚落环境 长陵遗址区内聚落主要为农村村落,没有大型工业企业。房屋建筑多为土坯、砖混结构,大多为 1 层,少 2 层及以上,没有任何高层建筑。

(2)生产环境 长陵遗址区主要为平原与台塬,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耕种。该地区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几乎所有土地都可以引水灌溉。

区域内的怡魏村以经济林种植为主, 主要种植五角枫、 红叶李等。

其他村庄也有少量的经济林,有葡萄、蜜桃、苹果等。区内目前没有工业生产,遗址区内尚未见商业开发。

(3)交通环境 遗址区内有主要道路与次级道路分布, 五陵塬文物旅游路将长陵与其他几座帝陵连接为一条旅 8游线路。区域内有咸阳机场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域内有次级道路通往遗址区内的村庄,有 村村通 经过遗址区内村庄,通往咸阳市区。

4.3.2 环境现状评估 4.3.2 环境现状评估 (1)所具优势 长陵遗址区内用地现状主要为农用地,绿化面积较大、自然环境较好,工业用地数量少、规模小,区内环境控制较好,自身造成的污染较小。

遗址区内房屋建筑的数量相对较少,村落仍然为传统的农村,房屋大多为 1~2 层建筑,虽对地下遗迹造成了破坏,但这些建筑的体量较小,地基下挖不深,对遗迹的破坏强度不大。

(2)存在问题 遗址区内现阶段存在着随意取土、乱扔垃圾、修建墓地等各种破坏遗址本体和影响环境风貌的现象,有待进一步整治管理。另外,遗址区东南侧的电厂影响遗址区的空气状况。

4.3.3 评估结论 4.3.3 评估结论 长陵遗址区内绿化率高,工业设施少,区内环境控制相对较好。遗址区内居民生产生活对遗址区环境存在破坏,有待整改。

4.4 管理现状以及评估 4.4 管理现状以及评估 4.4.1 管理现状 4.4.1 管理现状 1、规章制度 1、规章制度 渭城区为全面有效地保护汉西汉帝陵(包括长陵在内) ,出台国家法规有《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 《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 《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等。现无专门对于长陵保护管理出台的法规。

目前,长陵的管理体制逐渐健全,政府的保护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与 21 世纪初期以前不断遭到人为破坏的状况相比较而言,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

2、管理机构 2、管理机构 在行政区划上,长陵规划保护范围属于咸阳市渭城区,但陪葬墓区东北角小部分是属于咸阳市泾阳县管辖。地跨一区一县,保护范围内有 16 个村。

遗址区现有专业管理机构 长陵文管所。长陵文管所归属于渭城区文物旅游局,1996 年设置,2000 年正式盖房建所,属于副科级,编制 5 人,实际 8 人。并设有专门的巡逻人员,定期巡逻。

4.4.2 管理现状评估 4.4.2 管理现状评估 长陵遗址已经成立文管所,有基本的规章制度,初步完成了遗址 四有 工作,组织实施和管理了各项针对遗址的保护工作。

但目前长陵遗址的保护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管理机构组织不健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保护经费的筹资渠道单一,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4.4.3 评估结论 4.4.3 评估结论 管理机构方面:有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遗址区内现有专业管理机构(长陵文管所) ,少部分管理人员编制未批,经费基本能够落实。

规章制度方面:对于遗址区的人为破坏有惩罚制度,总的来说,管理体制较完善,但执法监督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仍有盗掘现象。

管理措施方面: 遗址区内的管理人员少, 无法完成日常的管理任务, 定期巡视和监控体系不够完善。

4.5 遗址展示现状评估 4.5 遗址展示现状评估 长陵作为汉代第一座修建的帝王陵园,由陵园、陵邑、陪葬墓区三个部分组成,见证了汉代初期一个新王朝的建立。研究长陵对研究汉代初期建筑、绿化、墓葬制度、祭祀制度、陵邑制度有重要的意义。陵园内帝后陵保存程度较好,陪葬墓区比较著名的有萧何墓和已做发掘的杨家湾汉墓,陵邑区域内西墙和北墙虽有明显人为破坏痕迹,但布局走向清晰,保存程度较为完好,上述既是长陵对外展示的潜力所在。

4.5.1 展示现状 4.5.1 展示现状 长陵陵园区域内,帝后陵四周已做绿化,绿化工程由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城市建设管理局负责, 9由陕西鸿达水景园艺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绿化面积达 337344 平方米,绿化树种有雪松、油松、侧柏、大叶女贞等,绿化措施比较完善。帝后陵分别有石碑作为标识,但未有展示措施,处于自然裸露状态。陵园南墙基本不复存在,无标识,无展示措施。

陵园内,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和吕后的陵墓保存非常完好,未见明显人为破坏痕迹,周围种植陪葬区内,大部分陪葬墓地面可见部分为自然裸露状态,部分陪葬墓有石碑作为标识(如萧何墓) ,未见有陪葬墓做展示。

陵邑区域内,原有建筑已全部为地面无存状态,西墙和北墙地面可见,走向清晰,但无展示措施。

4.5.2 展示设施 4.5.2 展示设施 陵园区域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系统通达性较好,陵园内道路交通状况良好。

陪葬墓区和陵邑区域交通不便,陪葬墓区遗迹点之间没有道路连接,需在公路行驶基础上步行到达遗迹点,交通通达性一般。

陵邑区域内西墙紧邻乡间土路,南墙邻武陵塬旅游路,北墙两侧没有明显道路,交通通达性一般。

展示相关的标识解说系统在进入长陵区域的道路边见到一处,写有长陵基本概况。帝后陵分别有石碑标识,萧何墓和另一处墓葬有 双冢 石碑标识。

4.5.3 评估结论 4.5.3 评估结论 (1)缺乏展示措施 长陵区域内遗迹点基本为自然裸露状态,缺乏展示措施。

(2)标识解说系统不全面 现有的遗址展示设施及解说系统无法满足公众参观的需要, 遗址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难以得到彰显。

(3)缺乏展示路线 遗址区内尚未形成固定的展示路线,陵园区内道路布局较好,但未有交通指示游览路线。陪葬墓区和陵邑区域交通方式主要为步行,无展示路线。

(4)陵园展示潜力大 陵园内绿化完善,遗迹保存完好,交通状况良好,展示潜力大。

4.6 人口与聚落现状以及评估 4.6 人口与聚落现状以及评估 4.6.1 聚落分布格局 4.6.1 聚落分布格局 长陵整个包括陵园区、陵邑区和陪葬墓区三个部分,大部分属于咸阳市渭城区,其中陪葬墓区东北角一小部分(包括费家新庄和樊家堡)属于泾阳县范围。长陵陵园区南边为三义村;陵园北边的陵邑区由南向北依次有马家堡、怡魏村、朱家乡、彭王村、孙家圪老 5 个村;陵邑区东边的陪葬墓区由南向北依次有北刘村、徐唐村、南支、史村岭上、上狼家沟、徐家寨、东史村、西史村、费家新庄和樊家堡 10 个村。

(一)聚落分布与遗址的关系 陵邑区 5 个村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且村落规模较大。陪葬墓区的北刘村、徐唐村、西史村 3 个村部分位于保护范围之内,其他 7 个村整个位于陪葬墓区保护范围之内。陵园南边的三义村村落内民居建筑、乡村道路等有直接叠压南城墙的现象,与遗址保护关系密切。

10 (二)聚落建筑结构与形式 居民住房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2 种:土坯房(土木结构平房) 、砖混结构平房。以砖混结构平房为主。土坯房只有少数。

(三)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无大型企业,种植业为主,各户散养牲畜家禽;支出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支出(农药、化肥、人工费)与(高等)教育、婚嫁、盖房; 社会:人口以老年人为主;医保覆盖;受教育水品较低; 生活:自来水和打井取水; 村村通 为硬化道路、村内为土质道路;旱厕。

4.6.2 现代聚落对遗址保护的影响 4.6.2 现代聚落对遗址保护的影响 遗址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对遗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建筑体量扩大对地下遗迹的潜在破坏和对遗址景观的负面影响; 传统民居逐渐被新民居代替导致遗址保存环境杂乱。

4.6.3 评估结论 4.6.3 评估结论 长陵遗址区范围广阔,包含了 10 几处村落,地跨一区一县,加大了管理难度,覆盖在遗址表面的那些自然村落对于遗址区一些墓葬的保护和管理都构成了威胁, 自然村落的居民生产生活垃圾影响了遗址区景观风貌。

遗址区耕地覆盖面积非常大, 耕地导致的封土面积变小以及封土周围环境恶化。

4.7 土地利用现状评估 4.7 土地利用现状评估 4.7.1 土地利用现状 4.7.1 土地利用现状 1.保护范围土地利用现状 1.保护范围土地利用现状 长陵遗址区保护范围,主要为农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

2.建设控制地带土地利用现状 2.建设控制地带土地利用现状 长陵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为农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

4.7.2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7.2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和遗址保护的矛盾 农业生产和遗址保护的矛盾 长陵遗址区内的遗存主要分布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其土地性质主要为农业用地,农业生产与遗址保护存在冲突。

4.7.3 评估结论 4.7.3 评估结论 长陵遗址区多为大片的农业用地,土地利用率高,效益好。但与遗址保护发生冲突,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大面积破坏了遗址区封土及其周围环境。

4.8 遗址区基础设施现状评估 4.8 遗址区基础设施现状评估 4.8.1 交通现状及评估 4.8.1 交通现状及评估 1、道路现状 (1)遗址区内交通系统主要由交通主干道和次级道路组成。

(2)主要交通道路有:机场专线和五陵塬旅游路 (3)辅助道路主要由乡间道路和村内道路组成。有进入三义村、怡魏村等村子的土石路面。

2.道路用途 (1)遗址展示区内的现有道路系统主要服务于当地居民和参观者。

(2)机场专线穿境而过,连接机场与西咸新区的重要通道。

(3)五陵塬旅游路沟通区内外,是遗址区的主要线路。

(4)区内辅助道路主要满足遗址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3、道路交通评估 (1)遗址区内现有道路主要为区内外经济活动服务,除五陵塬旅游路将几座帝陵连接为一条线外,道路设计过程中未考虑遗址展示的需要,道路系统布局与展示无关,无法满足陵区保护、展示和旅游观光的需求。

11(2)现有多凹凸不平且多为土石路面,容易扬尘,污染陵区环境。

(3)遗址区内的道路在某些地段叠压在遗址之上,道路对陵园、陵邑的南墙、北墙都存在打破现象,对遗址构成了破坏。

(4)在各个分散的遗址点间没有道路连接,文物的巡视工作多有不便。

(5)遗址区内有 村村通 公路连接着遗址区内村庄和城区,基本满足当地村民出行需要。

4.8.2 给排水设施现状及评估 4.8.2 给排水设施现状及评估 1、给排水设施现状 遗址区范围内居民家都有自来水入户,少部分住户仍使用井水。在生产用水方面,当地没有工业设施,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遗址区内有高干水渠流过,由各个小渠连接到每片田地。我们在调查时发现高干渠内水质发黑,污染严重,据反映为上游工厂排污所致。除此之外,也有村民在地里打井,用井水灌溉。

调查时发现,在陵园南墙之上有现代水渠,在陵邑的北墙之上同样有水渠穿过。

现有道路两侧设有排水明渠,现有水渠在雨涝时节同时也发挥排水作用。

2、给排水设施评估 遗址区范围内的供水设施已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长陵处于咸阳塬的制高点,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现有排水设施也已满足需求。

部分段的水渠在陵区墙体之上,这是对遗址的严重破坏。

遗址区内的高干渠水体污染严重,恶臭刺鼻,严重的影响了景区的环境风貌,有待整治。

4.8.3 电力通讯系统设施现状及评估 4.8.3 电力通讯系统设施现状及评估 1、电力通讯系统设施现状 在长陵的东南方向有 大唐电厂 ,排放的废气漂浮可至遗址区。

遗址区内有许多输送电力的高架和通讯设施。

此外,遗址区内还遍布着电线杆,分布较为分散。

2、电力通讯系统设施评估 大唐电厂 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着遗址区的环境状况,对遗址区造成巨大影响。

遗址区内的电力通讯设施影响了遗址区的整体风貌,某些设施在遗址之上构成破坏。

4.8.4 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现状及评估 4.8.4 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现状及评估 1、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现状: 遗址区内没有集中的垃圾处理点,处理方式为露天堆放。

遗址区内居民都使用旱厕,储粪池大多没有密闭,散发强烈气味。

2、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评估: 没有集中的垃圾处理点导致当地居民随意丢弃垃圾,严重破坏了遗址区的环境风貌 旱厕需要填土,许过村民在遗址区随意取土,破坏了遗址的完整性。此外,旱厕的强烈气味既造成空气污染,又直接影响到遗址环境。

4.8.5 评估结论 4.8.5 评估结论 长陵遗址周边现有基础设施基本满足遗址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不符合遗址保护及展示的要求,不能满足遗址保护和展示的需要,基础设施尚需改造。

第五章 规划框架 第五章 规划框架 5.1 规划原则 5.1 规划原则 以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的文物工作方针为规划的指导思想,同时规划遵守以下 5 项原则: 1.依法保护原则 2.科学保护原则 3.以人为本原则 4.遗址保护与生态环境改善相协调原则 5.遗址安全与有效利用相协调原则 125.2 规划策略 5.2 规划策略 (一)整体保护 (一)整体保护 长陵陵园、陵邑和陪葬墓,是一个延续的历史过程的体现。对遗址实行整体保护,可以保护遗址的整体格局,保护遗址所携带的全部历史信息。

(二)协调关系 (二)协调关系 长陵陵园、陵邑和陪葬墓,是一个延续的历史过程的体现。对遗址实行整体保护,可以保护遗址的整体格局,保护遗址所携带的全部历史信息。

(三)分步实施 (三)分步实施 根据遗址的价值、保存状况和投资力度,按照遗迹本体、保护范围、建控地带的顺序,分步实施各项保护工作。

5.3 规划目标 5.3 规划目标 有效保护长陵,并通过对长陵的展示和环境改造,把遗址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集遗址保护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用的综合性遗址保护展示区。

第六章 保护区划 第六章 保护区划 6.1 保护区划 6.1 保护区划 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本规划将长陵的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等级。

(一)保护范围: (一)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详情见图。

(二)建设控制地带: (二)建设控制地带: 建设控制地带为:详情见图。

6.2 保护范围管理规定 6.2 保护范围管理规定 1.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全部为文物保护用地。

2.保护范围内严禁有损遗址保护的各类生产、生活活动。

3.保护范围内只能进行文物保护、 展示和考古工程, 所有工程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后才能实施,严禁与文物保护、展示和考古无关的建设项目入内。

4.承担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应当具有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资质,持有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5.在不破坏遗迹本体和遗址景观环境的前提下,可进行必要和适度的发掘和展示,发挥遗址的社会教育功能。

6.保护范围内的植被应以保护和展示遗址为主,植物种类和栽种形式的选择应符合遗址保护、展示和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

7.保护范围内保留建筑必须按照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进行改造, 建筑维修和改建方案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后才能实施。建筑外立面应符合当地民居特色,且与遗址区整体风貌想协调。

8.保护范围内的新建(构)筑物高度不得高于 6 米。

6.3 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6.3 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1.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景观应以绿化为主。

2.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建筑布局和形式应与遗址景观相协调。建筑高度不得高于 9 米。新建(构)筑物在体量、风格、材料等方面应与当地特色建筑相协调。

3.在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的所有建设项目和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并必须按法规规定程序报批后才能实施。

4.区域内生产生活活动不得对遗址安全和环境风貌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5.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各类歪曲文物真实性、 影响文物历史环境风貌和自然环境的各类人工旅游景点;不得建设污染遗址景观环境的设施。

6.允许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与遗址保护、展示、研究相关的建设项目,或为满足遗址展示需要而配置的停车场、游客服务的基础设施,禁止建设污染企业。

7.在该区域内进行的所有建设项目和工程,应先进行考古工作,确定地下无重要遗迹、遗存, 13按法规规定程序报批后才能实施。

第七章 保护措施规划 第七章 保护措施规划 7.1 保护管理措施 7.1 保护管理措施 (一)公布保护区划,设置保护标志碑 (一)公布保护区划,设置保护标志碑 本规划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后,保护区划由陕西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

在各遗址分区入口处设置保护标志碑,沿保护范围设置保护界桩,明确保护范围界限。

(二)编制和公布保护管理办法 (二)编制和公布保护管理办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 ,编制《长陵管理办法》 。内容应包括: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定,各项具体管理措施和环境治理要求;根据规划内容制定保护管理要求; 奖励与处罚, 包括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和对支持管理、加强保护行为的奖励;管理体制与经费,包括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和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责。

(三)规范保护档案,完善档案保存 (三)规范保护档案,完善档案保存 1.根据国家文物局的保护档案要求,整理、完善保护档案,提高档案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2.完善文物档案,尽最大可能记录考古资料信息。

3.实现保护工程资料数据的及时采集存档。

4.保存方式采取数字化处理与存储。

7.2 安全防护措施 7.2 安全防护措施 (一)安防措施 (一)安防措施 1.日常巡查人员保卫工作 1.日常巡查人员保卫工作 长陵文物管理所设置专门的安保员负责遗址的安全保卫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应做到:定岗定人值班、对遗址定时巡视、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各类人为和自然因素对遗址造成的破坏事件。

2.监控系统 2.监控系统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布设符合文博系统一级防护要求的安全监控设施。监测系统的设计以安全管理为中枢,入侵报警系统为核心,以声音复核系统、图像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安防专用通讯系统为基础组成部分,并配置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对整个长陵展示区采用全面保护、重点目标重点防护,多层次多方位的防护措施,重点区域实现摄像机联动进行视频监控和图像复核。对于其他区域采用地波探测装置进行安全监测。

3.报警系统 3.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应在对遗址及其展出文物造成破坏的各类人为和自然事件发生时, 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和相关部门,以避免对遗址造成破坏的重大事件发生。

(二)消防设施 (二)消防设施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停车场、管理区、展示区域等处应设置专门的消防用水口、消火栓、水枪、水带。

2.在停车场、管理区、展示区域等处应配置有防火砂箱、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以保证遗迹及文物、游客、当地居民和单位的安全。

3.设置必要的林区火险监控系统,应采取实时监控,以保证遗址、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安全。在参观通道两侧设置防火宣传牌,加强防火知识的宣传,提高游客的防火意识。

4.主要遗存分布在坡地,有大面积森林植被,应根据《森林防火条例》要求,建立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保护和应急响应机制,注意森林防火安全。

(三)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 根据相关法规与文件,制定《长陵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等应急预案。针对遗址的具体情况,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 行动的步骤和纲领, 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 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应急预案应包括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

7.3 保护技术措施基本要求 7.3 保护技术措施基本要求 在遵循遗迹本体保护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无破坏性保护原则、遗迹本体保护与遗址景观环境相协调原则的前提下,对遗迹本体保护技术措施有以下基本要求: 1.在制定各文物遗存的具体保护措施时, 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

在保护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简易有效、具有可处理性的措施。

142.对遗迹本体的保护技术措施必须保持遗迹本体的原貌,必须保持与遗址景观环境、氛围相协调,必须保持遗址的整体风貌。

3.在对遗迹本体实施各类保护技术措施之前,必须对遗迹本体的原有形态、现有状态及在保护技术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预期达到的保护结果, 有充分的分析和认识, 制定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保护技术措施实施方案。

4.在确定了遗迹本体保护技术措施方案之后, 应先选择一般性遗迹的次要部位进行保护技术措施的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后,方可确定所要实施的最佳保护技术和保护材料。

5.在对地上遗迹本体实施各类保护技术措施时,应严格控制保护技术措施实施的程度,避免对遗迹本体造成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