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南京青奥会

评论南京青奥会

《人民日报》2014年8月29日23版 版面截图

8月28日,南京青奥会闭幕式现场。记者 史家民摄

原题:4年筹办,13天冲刺,收获“完美无瑕”评价

南京(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评论南京青奥会) 留给世界最美背影

当奥运史上首支中国版告别曲响起,南京青奥会终于到了挥手作别的时刻。13天的欢笑与泪水,凝结为五彩斑斓的青春记忆,被五大洲的年轻人带向更远的未来。望着青奥圣火熄灭,不舍之情萦绕心头,这段饱满的记忆,承载着每一个参与者的付出,亦给全世界留下珍贵的青奥遗产。

关键词:

自拍 友谊 狂欢

青年运动员是对手更是朋友,交流中收获成长

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玩自拍开始,南京青奥会就进入狂欢的节奏。淡化竞技的赛场内外,随处可见“摆剪刀手”自拍的运动员。拍一张合影、换几枚徽章,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因青奥会成为好朋友。据统计,青奥村有近6000人使用社交钥匙Yogger交友,分享信息达40多万次。在青奥会,比赛不是唯一主角。从文化小屋、歌舞派对,到明城墙探险、体育实验室,累计4000多场次的文化教育活动,让青年运动员在游戏中学习,在互动中交流。或许明天,他们迈不上更高的竞技舞台,但“卓越、友谊、尊重”的价值观将深植于心、裨益终生。

马剑:在青奥赛场,你感觉不到那种火药味,现场气氛非常友好,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有很多互动。我印象最深的是男子三人篮球铜牌战,阿根廷队的11号何塞·比尔多萨打得很漂亮。比赛结束后,很多观众冲到场边和他击掌握手,还要一起自拍,比尔多萨有求必应,拍了十几分钟,最后教练不得不派队员把他拉下场。

郑轶:年轻人扎堆的地方,有音乐就能“嗨”起来。青奥会最火的歌曲绝对是“小苹果”,青奥村每天播放好几遍,刚开始是志愿者领着跳,后来旋律听熟了,外国运动员自己就能扭起来,人多了还会“飙舞”。在各个场馆,吉祥物砳砳暖场时也爱跳“小苹果”,中国女足夺冠时也跳了这支舞。炫出个性、尽情狂欢,这才是青奥会。

范佳元:女子1500米预赛中,落后的巴勒斯坦选手苏哈·拉瓦赫拉一个人在空荡荡的跑道上奔跑,观众起立为她加油,通过终点见到教练那一刻她放声大哭。由于巴以局势紧张,原计划参加青奥会的2名巴勒斯坦选手在炮火中丧生。拉瓦赫拉是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也在为队友坚持。青奥会让年轻人实现梦想、收获成长,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却赢得所有人的尊敬。

关键词:

青春 节俭 成长

南京办赛简约不简单,城市与青奥共成长

4年的筹办,13天的冲刺,南京在青奥大考中收获“完美无瑕”的评价。成功的秘诀,在于办赛理念的革新。组委会近一半员工是“80后”和“90后”、开闭幕式的演员99%是青少年、南京100所中小学承包文化小屋、2万名志愿者大多数是学生……坚持“青年人的赛事,青年人挑大梁”,让青奥会呈现独特的青春气息。“节俭”则是南京青奥会的另一标签。总预算相比上届压缩10%,35个场馆只有一个新建,其余靠改造或临建。更令人惊喜的是,青奥会改变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更多孩子爱上体育,志愿服务队伍得到锻炼,城市管理和运行更加和谐,因“青奥精神”而生的凝聚力让古都焕发生机。

郑轶:南京办青奥会主张“不拼硬件拼软件”。很多场馆的看台、临时座椅、灯光都沿用去年亚青会设施。巴赫得知小轮车赛场座椅是从北京奥运场馆租来的,称赞“这真是好办法”。在南京,不只有志愿者这张“最美名片”,小到无线网络信号、打车、问路,都能感受青奥的温度。“后青奥”时代,因赛会改变的交通配套、体育场馆、绿化设施等将持续利用,火爆的体育实验室也成为“青奥遗产”。

范佳元:南京青奥会展现了出色的大赛组织能力,一些温暖的细节尤其动人。赞比亚运动员查马在南京遗失了唯一的比赛用鞋,工作人员四处寻找但一无所获。听说这件事后,组委会送了查马一双新鞋,把小伙子感动坏了。菲律宾选手莫雷诺也很幸运,他差点因为没赶上班车而错过比赛。幸好有出租车司机把他送到青奥会指定酒店,志愿者又想办法安排“专车”送他到赛场。

刘硕阳:是观看一届青奥会,还是成为青奥会的一部分?东道主南京人选择了后者。他们不仅仅是观众,更成为青奥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尽管青奥会期间经常下雨,但平均每天有数千人赶到体育实验室,只为亲自体验一把4个非奥项目。在万达广场等地举办的田径、橄榄球启蒙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参与。让体育精神感染更多人,这不正是青奥会留给这座城市的精神财富吗?

关键词:

回归 创新 梦想

奥运跳出纯竞技模板,为体育回归教育探路

一届运动会收官,却不知谁是奖牌第一,这只能发生在青奥会上。没有奖牌榜、创新赛制、混搭组队、专注文化交流,青奥会不只践行“体育回归教育”的奥林匹克理想,也在一定程度纠正传统奥运会的不良倾向。相比于首届,更多人对青奥会有了渐进式理解,重新审视新一代运动员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尽管竞技水平并非顶级,但青奥会的关注度远超预期。国际奥委会透露,全球有30%的人知道并了解青奥会,在社交媒体上青奥话题的阅读量高达几亿次。青奥会的价值,在“激励三代人”的同时,也为奥林匹克的明天蓄力。

马剑:青奥会理念上复古,形式上创新。许多设项不为竞技目标,而是希望运动员在借助体育的媒介增强交流,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在采访中国游泳运动员时,他们说参加打破国籍、性别的混合编队比赛,感觉很新鲜,比一般比赛有意思,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对于观众来说,青奥会与众不同的比赛形式很有吸引力。

郑轶:青奥会是一种有别于课堂的教育方式,十几岁正值青春叛逆期,传递价值观、塑造人格之类的目标,寓教于乐的形式更易于他们接受。在青奥村的活动中,互动体验项目远比展示项目受欢迎。已故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目前看,公众对青奥会“教育重于竞技”已达成共识,同时也有助于反思和修正现有体育发展路径。

刘硕阳:青奥会期间,仅仅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文化交流活动就达到1000次以上。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媒介向青少年传播奥林匹克理念,算得上是本届青奥会的创举,也更加适合青少年的口味。像如何远离禁药、如何在训练后进行恢复、如何规划职业生涯,这些看似枯燥的问题在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上以游戏呈现,让小运动员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知识。有的运动员在电脑前一坐就不愿起来,遇到感兴趣的还会叫来一群自己的队友。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在南京以新的形式薪火相传。

评论南京青奥会

来自新西兰的记者阿什莉·塔洛克写道:“在这里,青奥会的大幕还未拉开之时空气中就已经开始弥漫着青奥会的气息。而且,你可千万别被 青奥会 中的那个 青 字给骗了。说实话,这里不是什么小型奥运会,而是真正的奥运盛事。从这里不仅能看到比赛,而是一个全景图,我们也能充分领略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景象。”

美国《环球时报》记者布莱恩·皮内里则表示:“青奥会的概念非常好,非常独特,重点在于年轻人在这里交朋友。对运动员们来说轻松了很多,而记者们也会被青春激情所感染。”

法新社则撰文表示:“数千个年轻的运动员已经在南京集结,他们中的许多人希望这段青奥会的经历能帮助他们走向2016年里约奥运会。而高尔夫、橄榄球这样的运动也能在这一届青奥会上与世人见面,要知道这可是时隔近百年来,这两个项目第一次回到奥运会的怀抱。”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评论南京青奥会

南京青奥会开幕以来,加拿大广播公司(CBC)体育节目对赛会进行了全方位转播。加拿大运动员参赛的项目,是CBC报道的重点。每天及时更新的青奥会收视指南,为关注这一赛事的加拿大电视观众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8月26日的女子沙滩排球决赛中,美丽的加拿大孪生姐妹花梅甘·麦克纳马拉和妮科尔·麦克纳马拉“秒杀”各路媒体记者的镜头。姐妹二人不负众望,为加拿大赢得一枚宝贵的银牌。CBC新闻称,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麦克纳马拉姐妹,在南京收获了超高人气,她俩的不俗战绩、姣好面容、宜人举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妮科尔说,能在南京为自己的国家夺得奖牌,这种感觉非常神奇。梅甘告诉CBC记者,南京青奥会的经历让她永生难忘。

左起第一、二位是加拿大女子沙滩排球选手麦克纳马拉姐妹。8月26日,她们在南京青奥会上赢得一枚宝贵的银牌。(图片来源:CBC网站)

加拿大奥委会官网的前方特派报道员卡勒姆·恩吉从南京发回大量现场文字及图片消息。他用生动而充满激情的笔触记录下自己在南京青奥会的各种见闻。恩吉不仅关注赛场上的战火硝烟,同时也记录着场外的点点滴滴。

参赛的加拿大男子曲棍球队非常特别,队员们来自加拿大各地,而他们的父辈或祖辈甚至是从大洋彼岸移居到加拿大。如今,热爱曲棍球运动的小伙子们组成队伍,共同为加拿大而战。

8月25日上午10:30的队会时间,正赶上“青奥大使”姚明在隔壁出席公开活动,人声鼎沸,各国运动员争相与姚明合影。当天的队会没有人迟到,恩吉问队员们是否见到姚明,队员们遗憾地说:“没有,我们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