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探讨】

? 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丽丽 西北师范大学 数信学院 200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 744100  摘 要 本文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 自主 合作 探究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它代表着今天的时代精神。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的课程标准取代了以往的教学大纲,新课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地去学习,培养丰富多样,积极发展的自己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决定了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使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求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合作式、探究式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数学教育最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改革方向之一,具体有“教师讲解”与“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基于任务和问题的探究型学习等数学学习方式。

?? 二、新的学习方式论述 ? ?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反对过度过滥的教师讲解,但适时和适量的教师讲解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曾经有一位学生这样告诉我:“过去,当我遇到问题时,还没来得及思考,老师就开始讲解了,我有一种被牵着走的感觉,课后 对问题的印象也不深刻。因此,当遇到类似问题时老师说已经讲过了,我们却仍茫然不知所措。现在,教师给了我们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但是,当我们经过思考和讨论还无法解决问题时,是多么渴望老师的讲解啊!”所以当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遇到困难时,凭他们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无法解决时,教师应在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加以引导,在知识点上给予讲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同时“自主探索”也不是“自由探索”,漫无边际和毫无目标的胡思乱想,这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容易误导学生在科学探索中的“严谨性”。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有了变化,而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合作学习、交流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所以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交流的前提。

“合作交流”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弥补教师无法应对众多差异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但是要注意,第一,不能搞大量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例如,不要动不动就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就无需进行小组讨论。第二,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明确分工、互助性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工作要落实到位,不能搞形式上的合作。合作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首先要有明确的任务,其次要有愿意帮助他人的意识和精神境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逐步培养学生这两个方面的意识。否则,形式上分组,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小组内无明确的责任分工,造成速度快的学生总是抢在前面将问题回答了,或者将教师的讲解转换为学**平高的学生对学**平低的学生的讲解,掩盖薄弱生的学习不投入或不深入,给人以“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造成新的两极分化。这与合作交流的本意是违背的,“合作交流”既要“合作”也要“交流”,不能造成新的“一人做,众人观”。第三,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即使有了明确分工,每个个体也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任务”,认真“想一想”,认真“做一做”,然后再参与小组讨论,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是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造。第四,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若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急于归纳总结,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挫伤参与的积极性。第五,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引导,不能听任学生脱离教学重点各行其道, 争执、吵闹、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补充、否定人家意见的好习惯。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价值是广泛的,在数学学习中,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意识、减轻数学学习中的焦虑,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受到许多教师的欢迎。

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师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应考虑数学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才是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要为其掌握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能进行数学地思考服务,决不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新数学课程实施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第一,在亲历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转变数学教学观。合作设计数学活动;
合作进行数学课件开发;
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授课。第二,加强对合作学习课堂的调控。明确任务,精心组织;
适时干预,不断促进;
控制好合作学习时间;
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共同发展。第三,重视合作后的总结与评价。

3.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的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是多层面的,是通过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如与老师交流、与同伴交流、受到某一想法启示等信息资源发现结论,获得发展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有着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创造性、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

开放性是指学生知识的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从课堂上获得,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除了教材、同伴、教师外还有许多渠道。

生成性是指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是已原有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的。

自主性是说学习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不能由教师包办。

创造性是说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新知识产生的过程。

探索性是说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必须先“探”而后“索”。如果实施了探究,但是却没有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思路的活动不能称之为探究。

实践性是指学生知识的获得是自主地通过互动交流、动手操作、观察、实践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等方法得出来的。学生信息获得的过程具有实践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习不单是听讲,而且还基于研究、发现或实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重要方式。教师长时间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方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情况,灵活采用,就一定能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 ? - 5 - ?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