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2018 [大学生党员关于对就业形势认识的思想汇报]

大学生党员关于对就业形势认识的思想汇报 身为一名新党员,我想关注事实,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检验,也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的发现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及时改正,目前我比较关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当前,就业工作不仅是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检验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

在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就业压力随之骤增。有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近71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而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了原来的工作,这两股就业人员叠加,使我国今年的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当前,破解就业难题,第一位的还是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我们就会在原地打转转。同时,我们还要多管齐下,打出一套组合拳,通过各方的齐心协力,来破解就业难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种结构性困难,许多服务业、制造业岗位需要大量人手,而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准确认识和定位,就业预期比较高,抱有精英心态,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是黄金一代、象牙塔尖,该做白领对普通就业岗位看不上眼,只想到**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总想一岗定终身。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面前,表现得高不成、低不就。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但让人意外的是,在向来炙手可热的全省公务员招考中,却一度出现135个基层岗位没人报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仍局限于“留**市、进大单位、当白领、赚高薪”。这样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每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但要实现愿望,一方面需要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另一方面更需要客观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尤其需要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

  不少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我想干什么”、“如何实现个人价值”,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自己,因而陷入期望值过高的误区。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引导毕业生从个人实际出发,适当确定自己的期望值,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攀比、盲目跟风。个人的事业前途与社会需要是息息相关的,个人只有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毕业生应把眼前利益和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既被社会需要又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岗位,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是大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许多事业有成者都经历了基层的艰苦磨炼。现在很多毕业生畏惧下基层,认为下基层就没面子、没前途。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确实,基层单位的条件相对较差,但反过来看,基层人才匮乏,大学生去后往往被委以重任,甚至独当一面,有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需要国家、社会为其创造就业平台外,也需要高校毕业生自己转变择业理念,调整好就业心态。今后灵活就业、阶段性就业、双向选择就业,将是一种常态。高校毕业生必须放正心态,放低姿态,先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员,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做社会成员、再做社会精英。

  促进就业不仅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一份责任。这份社会责任既表现为一定的法律义务,如公平地给予劳动者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保证劳动者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权利、为劳动者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等,也表现为一定的道德义务,如不轻易裁减雇员等。在最近有关企业最佳雇主的品牌评估中,除了传统指标,如企业规模、品牌号召力等,社会责任感已成了评价雇主形象的重要指标。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才会得到社会、员工的理解、认可和尊重。经济危机之际,也是企业勇担社会责任之时。危难时刻,企业在承担促进就业责任面前,不是退避三舍,而是迎难而上,就会为企业的形象多添一层光辉,为企业的发展多积累一份无形资产。这样的无形资产,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利益,更可以为企业创造超越商业利益的价值。就业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情,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保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就业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就业问题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重要位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立即采取了多项就业扶持政策,多管齐下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农民工就业,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去年12月国务院对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做出了安排,今年年初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引导就业,服务就业,促进就业。

无论是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还是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但这些措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长久之策,需要各级政府扶持,也需毕业生们树立“重事业,轻待遇;重发展,轻地域;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择业观,选择到基层去接受锻炼,砥砺意志,完善自我,就业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