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精神【贯彻十八大精神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贯彻十八大精神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

过去10年,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深刻调整,以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展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展望未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从“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向“总体上平衡、结构性偏紧”转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更加艰巨;农业劳动力从绝对富余向结构性不足转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问题迫在眉睫;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勉强适应向矛盾加剧转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任务繁重;农业发展正从低投入、低成本向高投入、高成本转变,保障农业效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已经成为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集约化生产是目标,专业化管理是手段,组织化经营是路径,社会化服务是保障。农业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农业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实现农业集约化和专业化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组织化经营的覆盖下,分散生产和经营的农户需要也能够得到健全的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当前,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耕地、水、劳动力等农业必需的生产要素在逐渐减少,而农产品需求却呈刚性增长态势,因而必须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高效利用耕地、水、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另一方面引入资金、管理、技术等先进要素,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即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生产。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要求,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并提出了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可以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范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助于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为其到城市从事生产效率更高的职业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也创造了大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能够有力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能够激活农村房屋、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内在价值,利用市场化、资本化途径使其产生财产收益,提高农民租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要求,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相对超前,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最突出表现。因此必须加快农业发展速度,使农业现代化水平尽快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和发展平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既可以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的反哺带动作用,利用工业实力、信息畅通和城镇繁荣带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也有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奠定基础,使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支撑更为坚实。

新时期的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农业发展环境到了内部约束、外部影响相互转化的新阶段,城乡关系到了必须对接、融合的新阶段。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我们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快解决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