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术后护理常规_颅脑外伤术后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护理 一.?概况:
颅脑外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大众健康问题。颅脑外伤的术后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获得最好的恢复并预防继发性损害。术后护理分为病房护理、健康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方法。

? ??? 颅脑外伤是外伤患者中最严重的、威胁生命的情况之一。它常发生在青少年、青壮年及年龄大于75岁的人群。在所有年龄组中,男性比例是女性的两倍,而且重型颅脑外伤更多的见于男性。颅脑外伤的首要原因就是车祸、高处坠落和暴力。超过一半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有复合伤,大量血液丢失,导致低血压和缺氧。颅脑外伤的术后护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患者最初的颅脑损伤得到最好的恢复并预防继发性损害。这要求为大脑能量代谢提供最佳的全身支持,并保证受伤的大脑有正常的颅内压。

  1? 颅脑外伤术后回病房的护理 ??? 开颅术一般为全麻,体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每15 min~30 min测血压、脉搏、呼吸各1次。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按医嘱合理调节输液滴速,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 h,稳定后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意识变化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话、呼唤、给予痛觉刺激,有无咳嗽及吞咽反射,以及睁眼和眼球转动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
对瞳孔的变化观察,正常瞳孔2 mm~5 mm,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术后患者24 h后若出现瞳孔一过性缩小,很快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加重,很可能是术后颅内继发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另外,如血压逐渐升高,脉搏慢,呼吸深慢,提示颅内高压;
呼吸有鼾声、叹息及抽泣样呼吸提示病危;
体温升高提示体温调节中枢障碍;
偏瘫及反射消失,提示对侧脑组织受压;
四肢瘫痪提示广泛脑组织挫裂伤或脑干损伤,发现异常应寻找原因,警惕是否为术后颅内压增高所致。

  2?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 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或甲硝唑液清洗口腔2次/d,张口呼吸的患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腔,避免口腔炎及黏膜溃疡的发生;
预防褥疮:颅脑损伤由于昏迷时间长,易发生褥疮,可使用充气式褥疮垫,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床单;
预防泌尿系感染:注意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尿袋,降低泌尿系感染率。

  3? 颅脑外伤术后的健康指导 ???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1个月门诊随访;
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4? 颅脑外伤术后的饮食护理 ??? 颅脑外伤患者常因出现应激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通过胃管抽吸胃液,进行胃内容物潜血实验和连续监测pH值,确定出血多少。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并立即给予止血、输血、输液或其他代用品。溃疡性出血可经胃管内用冰盐水少量反复灌注,上腹部放置冰袋。出血时应先禁食,如不继续出血,停止24 h~48 h后可给少量流质,定时经胃管注入抗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

  5? 颅脑外伤术后护理的一些技巧 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痰液粘稠难予吸出者要做好超声雾化吸入,方便痰液排出;
颅底骨折耳鼻腔有液体流出者,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棉花填塞;
注意口腔内有无动摇牙齿,如有应拔去。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
躁动应加保护性约束。? 6.;气管切开;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的护理是手术成败、患者安危及预后的关键所在         .1 心理护理   气管切开后,大部分患者心理产生绝望感,如害怕以后的发音困难,担心伤口愈合不好,不敢说话、吃饭等,尤其第1~2 d,伤口疼痛、咽物困难、呛咳等,此时无需特殊处理,主要是心理护理,给患者耐心解释,关心、安慰和体贴患者,解除其思想顾虑,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 体位的护理   患者一般取平卧位,保持颈部伸展位,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的居中位置,防止套管移位、闭塞或脱出造成窒息。病情许可,或有刺激性咳嗽可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减少套管对气管的刺激。

  3 预防感染   ①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 d,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50~60%,自然通风2~3次,物体表面及地面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3次/ d。②气管切开处及周围皮肤每日用2%碘伏进行消毒,更换敷料2次。套管用煮沸法消毒2次/ d。外套管每周更换一次。

  4 气道的护理   .4.1 保持气道湿化   因人工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以及套管局部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粘稠,易使分泌物干燥粘结,堵塞管腔。而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1],所以,湿化气道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根据病情,采用气管内滴药和超声雾化吸入可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预防肺部感染。气管内滴药:湿化液采用生理盐水,加 α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0.5 ml~1 ml,当患者吸气时沿套管内壁滴入,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1次/2 h,并注意滴药后的反应,及时吸痰,防止痰痂、血痂吸水后膨胀堵塞气道,引起患者窒息。超声雾化吸入:用生理盐水30 ml加α糜蛋白酶4 000 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配成雾化液。从气管套管口给予超声雾化吸入,1次/6 h~1次/8 h,15 min/次~20 min/次。超声雾化吸入同时应给氧,并注意保持雾化器喷嘴距人工气道6 cm~10 cm,以免过于接近时只有雾气进入而造成窒息[2]。为防止交叉感染,雾化吸入器应1人1次1消毒,每次用完后将雾化罐、螺纹管及面罩用0.5%的“84”消毒液浸泡30 min,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

  .4.2 定时有效吸痰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必须掌握吸痰的时机、方法和技巧,严密观察患者的痰鸣音、咳嗽和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做到及时、适时、有效地吸痰,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吸痰前,护士要洗手、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一般30 min~1 h吸痰1次,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吸痰时,动作应轻柔、快速、准确,将吸痰管缓缓插入内套管,由浅入深,在插入时不作吸引,待达到一定深度向上提取时,方可缓慢转动吸引,遇有分泌物时稍停留,防止将痰液推下,切忌反复提插式抽吸,插入的深度只要稍微超越气管套管末端即可,这样既能把气道刺激降到最低,又能保证气道的连续通畅[3],在气管内滞留时间不超过15 s,在吸痰前后要充分给氧,每次要更换一根吸痰管。

     1.2.6 气管插管及拔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者创口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敷料要及时更换,2~3次/d。套管消毒,2~4次/d,常规用煮沸法消毒;也可用双氧水消毒法,即先用3%双氧水浸泡5 min后彻底清洗,再用同样溶液浸泡5 min ,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纱布擦干。取内套管时应缓慢取出,切勿强行拔出,以防将外套管同时带出,发生意外[2]。外套管隔5~7 d更换1次。拔管前先清洁皮肤创口,气管内充分吸痰,拔出后再吸引窦道内分泌物,以蝶形胶布固定,再以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直至愈合。

  ??? 总之,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对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一定要严密观察,配合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早日康复,否则就可能延误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除了做好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常规护理外还必须加强接受专科继续教育的学习,方能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 ????????????????????????? 外二科??? **2014年3月13日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