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论坛

新高考改革论坛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更加需要顺势而为,为国家培育出无愧于先祖,有利于时代的新生力量。如今最需要做出调整和改革的就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及教材内容。

教育理念的改革。怎么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既不能全面否定传统的教育理念,也不能全盘接收的现代西方的教育理念。虽然传统文化在很多地方与西方理念发生冲突,但国学中的精髓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抛弃。因为国学的精髓永远是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培养国民优秀品德的最重要内涵。

教育方法的改革。分层教育需要得到大力普及并积极推广各类特色教育。以逐步减少低水平的雷同教育。而分层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则依托人的教育,并在人的教育中注重人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发现,从而逐步改变现有大班额教学的教育结构,实行小班额的教育组成模式,为素质教育和分层教育提供结构保障,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文体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内容的改革。现行的教材条条款款多,死记硬背的多,略显成旧,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趣味性,甚至成为知识的奴隶,进而丧失学习的创造性,导致学校培育出“高分低能”的学生。

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考试,考试作为一种基本的评价手段,统筹着前面的学习规划。如今,考试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想升学几乎都需要考试。然而目前的考试形式和模式逐渐从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维品质蜕变为彰显考试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存在感和权力的象征,蜕变为其谋取利益的工具。其中的试卷命制、阅卷的组织、以及分数线的划定,招生计划和名额的分配及录取形式等则成了其重要的利益来源。这些过度与偏离都是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的。

本文重点谈谈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我们现行的高中教育分为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及其他同级别教育机构,其中,前三类学校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升学方向,为了升学,学生的受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他们不能在教育中体现出公平正义,那么高中教育就无法平衡发展。

现行的高中教育,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和发展的平衡,采取的是高中会考制,就其优劣,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吧。

由于我读高中时,高中教育实行的是文理分科,所以很多同学都在潜意识里放弃了不选的那一部分知识。你若是理科生,文科老师根本不会在意你文科类学科的学习程度,同样你是文科生,理科老师也不在意你理科的学习程度,同学们也不会认真学习高考不考的学科知识,所以学生听课效果自然不好。至于会考,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监考在某种程度上讲形同虚设。

由此,学生很难牢固掌握各科基本知识,实现教育的平衡发展。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最大限度地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走过独木桥是学校的最大追求,学校采取“能省时则省时,能不学就不学”的教育方法,减少学生高考的负担,但很容易造成偏科而忽略了学生全面掌握各科基本知识的训练。培育出的学生大多是文科生在生活中缺乏动手能力,理科生在追求事业中缺乏文字综合能力。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人为地割裂了学科间的联系性,打破了学科间的平衡发展,使学生不管学理科还是文科,都会在基础学习阶段留下缺陷。施政者在制定教育制度时,并没有真正从学科间的平衡发展出发,只是主观地想让学生们减轻负担又有所专攻,只考虑高校的选才,却没有考虑到中学阶段的学生,仍然处于基础知识积累期,也是他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时期,应该全面平衡的发展。而高考的指挥棒又让他们都把学习的目标都定位在“高考过桥”上,并以此来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取舍。同时,为了彰显考试的严肃和选拔性,命题和考试形式不断变化,甚至个别科目考题难度不断提升,又让学生们为了获取高分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艰辛。这时,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认同也仅仅是把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为了提升升学率,也采取各种办法努力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从而导致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和社会义务的根本是培养合格的人才,也催生了教育的腐败和缺乏公平正义。

学校存在的最大价值是教书育人,宗旨是注重公平,反对歧视。确保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公平公正。

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如何在高素质下实现差异化教育而不是差距化教育。然而现实中的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划分,其实就是人为的将教育划分为了三六九等。也许这种划分模式能在短期内集中资源培育出所谓的优质生源,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短时间提高升学率却违背了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从长远来看却是对人才的戕害,使它们成为知识的奴隶,缺少对知识的理解,对真理的执着,对人性的追求。这也正是斯洛登不会出现在中国的原因,也是钱学森之问产生的社会原因。同时,教学资源的两极化分布,最终会破坏公平正义的教育本质。

而歧视化的最好体现就是整个社会对职高的忽视与冷淡。职业高中本质上是属于特色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分层教育的重要体现。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边缘化,已经让职业高中沦为“收破烂”的角色,是和“有出息”不沾边的高等教育。如果说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重视的是科学理论的培养,那么职业类高中重视的就是技术实践的培养,且两者互为补充,不可缺少,是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只有这两类高中教育都能得到同等对待,才能为我们这个社会提供全方位人才。

高中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的不公平与失衡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改革最重要参与者是老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师资的培养与配置。对于师资的培养与配置应符合分层教育的需要。如果说想让不同类型、不同性格学生在学习上都能“人尽其才”,那么教师的培养就必须注重差异化指导。让广大教师从单纯的升学指标和考试分数,平均分,及格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发挥他们的教育个性,让教师的个人理念与高中教育方针更好地融合。真正的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才的规律,实现条条道路通罗马,不拘一格育人才。让教育的明媚百花在中华大地齐放争艳。

教师的配置则需要尽可能的防止贪大求全的出现,注重差异化配置,将教师按类型分类,而不是所谓的教学成绩优劣来分类。只有一流的学生才能成就一流的老师。毕竟每个学校的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让学生有更加自由的选择于各种特色学校和是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校。换言之,就是不能把“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生都放在一所学校,让求学者在潜意识里就认为甲学校的老师就一定比乙学校的老师更有教学能力,学生去了甲学校才能得到“有出息”的教育。殊不知,再优秀的学校,当它的教学资源透支以后,一样不能提供优质人性的教学服务。同时,这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学生到一所有利于自身特长和个性发挥的学校,得到教学老师的重视,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差异化培养,个性化培养。而在所谓的“群英荟萃”的学校,却被当成了“芸芸众生”,自身的优越和特长得不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和开发,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自身特长的培养,最终造成人才培养的模式化。

所以,如果按照教师的教学特长进行分类,让每一所特色学校都能有一己之长,减少重复低质的教学内容,增加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取消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划分,让不同类型的高中都能平衡发展,公正对待。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材、教法和学法。如果想要改变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就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教材,放眼古今,虽然有所变化,但教育的核心理念从来没有变过。既启蒙教育以德为主,教育后代为人处世。其后才是知识教育,明理做事。且千年来的教育内容拥有世界唯一的传承性,这也是我国能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唯一长存于世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儒家教育在汉代董仲舒时期、宋代的朱熹时期及明代的王阳明时期,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感。如今,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应该在教(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新高考改革论坛)材中体现出传承性和时代感,并且能更好地区分难易,突出自主探究。真正让学生通过教材的内容做到读书明理,按理做事。

教法,就是调整老师的教育方法。教学方法重在引导,发现差异,改变应试教育的训练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为主的模式化,程式化教学。如果说之前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品德,正面引导每个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在每一个学生身心发育都极为重要的中学时代,就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教学中掌握客观性的、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并拥有正确的“三观”和独立判断能力(逻辑性),实际分析能力,不产生偏激的逆反心理,中学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具体变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即“学会学习”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学习的积极性、好奇心的保护,以及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养成终身受用的只是理念。

学法,除了老师的教育方法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学生踏实肯学、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勇于提问不拘泥于形式,将自身的个性与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为日后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独特思想体系打下基础。对于喜欢的知识内容总是充满了渴求和对真理的追求。以爱好为导师,特长为方向,持之以恒,不离不弃。

当前面的教育模式出现重大变化以后,最终的考核办法“高考”也需要换个法子进行了。(以下为过渡手段,最总目的是消除等级,消除绝对,进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目前,语数外是作为必修,其他高中教学内容则作为选修,且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和体育必须及格(得分率60%)。

必修科目是硬性标准,并以语文和数学的总分以划定分数线。选修科目根据所报考的大学类型,参加相关考试。具体选修数量,暂时以所选大学的级别设定相关上限。具体模式如下:

? 一流大学,必修内容每科得分率在60%-80%及以上(具体每科多少分以学校需求而定,最低不能少于60%)。选修则六门以内,选取与本学校(专业)相关内容择优录取。例如中国外交学院就可以侧重文史类选修内容。

? 一本大学,必修内容每科得分率在60%-80%及以上,选修五门以内,与本学校(专业)相关内容择优录取。

? 二本大学,必修内容每科得分率在60%-80%之间,选修四门以内,与本学校(专业)相关内容择优录取。

? 三本大学,必修内容每科得分率在60%-80%之间,选修科目在二至三门以内,与本学校(专业)相关内容择优录取。

? 专科学校,必修内容每科得分率在60%以上,选修科目在一至二门以内,与本学校(专业)相关内容择优录取。

其他具有招生资质的企业院校或学术机构等也可以根据自身师资参照执行。

不过这样的开放性考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考试科目过多,如果把考试时间安排在一起,容易让考生应接不暇,不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如果安排宽松,则意味着高考会持续很长时间。

我的解决办法是合并会考与高考,将必修及必须及格的相关科目考试分布在整个高中的学习过程中。

正如我前文提到的会考现状,如今的会考作用早已是名存实亡,作为一种测试方法,从学生到老师再到校长都没有人重视其意义。虽然这是现行高考模式下必然出现的负面效果,但其现实存在价值几乎为零。与其名存实亡的浪费资源,不如腾出这个时间进行高考必修课考试。

通过会考与高考的“二合一”,既可以使会考拥有实际考核作用,又能降低高考难度,还能让考生有充足的时间规划自己的高考方案和大学指南。

简言之,会考和高考的二合一,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抑或教学老师都必须认真对待这次考试,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又因会考的模式分散在整个高二高三之中,便于学生们集中全力将必修(必考)科目各个击破(类似大学的毕业考试),把高三最后一学期的时间腾出来全力以赴地应对不同选修考试。另外,融合后的必修考试,采取的是得分率制,考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找准分数档位,努力学习,应对考试,不用总是担心“别人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数,自己的分数不够等内容。考生的目标只有一个“战胜自己,达成目标”,考试的压力自然也就大大降低。至于规划自己的“大学梦”,还需要相关大学提前公布必修课各科的得分率,并且一旦公布,自本届学生毕业前,原则上不再做出调整。如此,学生们就能在考前从容的规划自己的考试目标,就算是一次失利,也能及时做出调整,换一所自己成绩能达标的同类大学。

当必修科目的考试都结束以后,学生就应该考虑用什么选修(爱好、特长)科目让自己脱颖而出了。

通过选修组合,就能很有效的将考生进行分流。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中医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外交学院等就不可能采用同一套选修方案。这样既方便了有关大学对向招生,也将高考“独木桥”变为了“立交桥”,大大减轻了考生们的“过桥”压力。

对于各大高中来说这也是一次重大的转型契机。由于选修科目众多,一般的高中是无法既重视必修,又能囊括全部选修(这对师资及教学硬件之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所以只能是集中资源做好自己擅长的那部分学科。尤其是曾经的一些老牌重点高中,因为长期注重必修科目的培养,对艺术类学科就很难实现转型,反倒是中考时就大量招收艺体学生的一般高中,在转型时却变得相当容易。既然在必修科目上面无法与重点高中抗衡,那就另辟蹊径,以差异化教学的方式主攻艺体类,甚至是医学类大学。加上必修科目的硬性标准(得分率必须在60%以上),又保证了艺体生的文化课基础。有了好的文化课基础也就容易受到一些重点艺术大学的关注。如果学校还有一定师资和经济基础,甚至有机会成为一些选修科目的领航者。

如此实施,会不会削弱部分重点高中的竞争力了呢?不,恰恰相反,由于一些学生完全转攻了自身具备优势的选修科目,大大减少本了必修科目(及其延伸科目)上的竞争对手,但相关大学的录取名额并没有减少。那么,获得名额的概率也就增加了。重点高中的相关优势就会更加明显,教育改革的成效也就会体现出来。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由于引进了“得分率模式”,同学间的分数竞争减弱了,恶性竞争的程度也就不再明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反倒更浓了。另一方面,当择校的主要因素变为“物以群分,人以类聚”,而非“一块尺子量到底”的模式时,重点班(火箭班等)也就被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所取代。学生们不再因为分数差异而被分为“三六九等”,学习热情更加高昂。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术业有专攻,起跑本不同”,只要孩子以爱好为志向,进入自己喜欢(擅长)的高中学习,最终考上心仪的大学也就不再是幻想。

对于广大社会来说,由于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已经展露出了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当学生来到大学学习时,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应为不适应而回到高中念“高四”或破罐破摔,游荡社会的情况。同时,社会上的一些辅助教学资源也有机会回归理性,降低在教育方面投入的社会成本,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前面说了这么多,目的就是为了在学生们高考之时,消除分数上的歧视,回归平等看待各科,将独木桥变为立交桥,削弱强迫,开放教育,释放个性,最终实现条条大路通梦想!

新高考改革论坛

与会的教师参加青岛二中语文微论坛。

2017年山东省将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面对新高考的到来,如何落实“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怎样进行“选课走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26日,2016全国“学校自主变革”高峰论坛暨高中课程重构与教学创新研讨会在青岛二中举行现场会。二中同时开放高一、高二全部学科课堂,全省17地市及部分省外学校的500多名校长、老师现场观摩,并分学科进行专题研讨。

26日上午,青岛二中高一、高二各13个学科课堂全部对外开放。教室里除了上课的学生,还有来自全省17地市及部分省外学校的500多名校长、教研员、一线教师。听完课后,老师们随即参与13个分论坛,围绕高中课改面临的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和新举措,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课程重构与教学创新进行研讨。

据介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发布,2017年山东省将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如何落实“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怎样进行“选课走班”,怎样指导学生做“生涯规划”,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如何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提升“学校变革领导力”?本次会议将围绕上述课改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讨。

新高考改革论坛

 近日,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从高考制度改革的“兼顾原则”及其变量说起》一文,在读者中引起较强反响。高考改革是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拱点,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教育科学版自今日起开辟“高考改革论坛”栏目,再次组织一场学术界与教育一线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大讨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倡导健康的学风、文风,真正促使真理越辩越明,并期望以此为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撑。欢迎广大读者的参与,文章以短小精悍、观点清晰而有新意、有建设性为宜,请寄邮箱:jykexue@126.com。——编者

 

 ■纪宝成

 核心提示 

 高考制度的改革必须从我国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转型这样的实际出发。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大体系,同时相应设立两类不同的国家统一高考。

 新的高考改革必须体现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确立高等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的本位。政府起指导与监督作用。 

 我国的高考改革议之久矣,动作多矣,就全国看几乎年年有变化,本意自然是要适应变化了的时代需要,然成效似乎并不明显,甚至让人有旧困未见缓、新难又叠加之慨,纷说者众。之所以如此,盖因未进行与时代共奋进的根本性、制度性变革和创新所致。如果高考改革继续缺乏大的气魄、大的思路、大的手笔,只是小打小闹地在程序性、技能性的操作层面上做文章,只会继续陷于“纷纭”之中。

 高考改革不可忽略重要国情

 谈论当前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就高考论高考的,而必须从我国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转型这样的实际出发。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列出高考改革决不可忽略的、还在变化中的几条重要国情:第一,我国已经步入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汇率计算已达7.2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50倍,人均值也已达到5416美元。在国家经济实力、人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社会和民众对高等教育从量上、质上、结构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需求实乃势所必然。第二,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复杂的快速进程之中,城市化率2011年已达到总人口的1/2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户籍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3稍多。其中包含的种种复杂问题,必然会对现有制度框架下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提出无可回避的、复杂多变的种种要求,甚至不同社会群体尖锐地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第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就业方式、多种分配收入方式、多种意识形态的并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进展,大大扩充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自由度,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自然愈益呈现多样性,也必然会要求拥有更多的机会平等的选择权。第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得过大已是客观事实,基尼系数按照最保守的估算也当在远远高于0.4警戒线之上的0.5左右。这样的收入差距状况,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定产生着方向不同的深刻而复杂的影响。第五,从数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2010年又快速提升到26.5%,目前正行进在普及化的进程之中。现在高校年招生人数已近700万人,是1995年的92.6万人的7.5倍,这无疑会对人才培养制度和高考人才选拔制度等提出新的要求。第六,30多年来我国持续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已使我国独生子女高达1.4亿人,进一步放大了东方文化“望子成龙”的心态及其影响,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合乎情理却又近乎严苛的“高水准”的迫切要求。

 大众化阶段不应维持精英教育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仅从上述列举的内容看,无一不在加剧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那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出于多种原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精英教育的导向性、偏好性这对本不该强烈存在的矛盾,却愈演愈烈,这又进一步放大和加剧了基本矛盾,使整个高等教育,尤其是千万家庭直接参与其中的高考,更加处于纷纭困扰的复杂局面之中。

 市场经济体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等收入”国家、大众化高等教育、1.4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这就是当今中国与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大不相同的高等教育环境,这当然一定会呼唤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与其相适应。然而,我们的高考人才选拔制度基本上依然维持着30多年以前计划经济时期规模很小的精英教育的高考人才选拔制度。到目前为止,所有这方面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既有制度框架内技术性、程序性、操作层面的调整,怎能不使高考陷于社会纷争的困境呢?这样做似乎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大家都认为国家统考现阶段不能取消”。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拒绝高考制度根本性变革的借口。我们同样认为,国家统一高考的制度在我国现阶段不能取消,但如何进行国家统考、国家统考处于什么地位,却应该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进行新的制度设计。因此,解放思想,勇敢而有智慧地冲破不合时宜的思想上、制度上的框框,实乃当前深化高考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深化高考改革的两个要点

 当前如何深化高考改革呢?我以为有两大要点:

 第一,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大体系,同时相应设立两类不同的国家统一高考。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通用型应用人才和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既要懂是什么,更要较深入地懂得为什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岗位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主要懂得如何去做,更注重技术操作能力。两大高教体系培养的是社会都需要的两类不同的人才,也符合青少年不同禀赋、爱好和人生旨趣的实际。应当看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适应现代生产、现代服务、现代管理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准的劳动力大军,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更为迫切的主要任务。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所谓大众化高等教育,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稳定、健康、持续的大规模发展上。

 然而对于这样两类不同人才的培养,我们却依然沿袭几十年一贯制的精英教育时期的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一种高考选拔制度,把本来是两类不同人才的培养生生地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统一的国家高考成绩竟然被划分成“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高专高职线”4个分数段,随之,高等学校被制度性地划分成了四等,高职是最末一等。如此高考,不但制度性地公开制造了一个低水准的本科教育体系,还严重压抑了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大政方针显然是不合拍的。因此,分设两个高教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样的改革,将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创新,而随同分立的两个国家统考也一定是目前国家高考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创新。如果考虑到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来自于普通百姓家庭这一现实,实施这样的改革,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在是又多了一层意义。附带说一句,在具体方案设计时,这两类高等教育体系之间应当构建“立交桥”,以适应人才成长和社会需求变动的需要。

 第二,新的高考改革必须体现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确立高等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的本位。如前所述,多年来基本上是在操作层面上做文章的高考改革,极少体现高教法赋予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不仅如此,这些年来政府有关机构职权上的实际强化与从高分到低分的计算机网上录取相结合,彻底剥夺了高等学校与生俱来的招生自主权(现在只有很少部分高校可以进行很小比例的“自主招生”,可以看成是个例外),这难道可以认为是一种进步吗?

 从我国国情、教育规律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出发,这方面的高考改革思路可以归纳为三句话:普、职两大体系的国家统一高考是门槛,学校依法自主招生、考生依规自由选报是本位,政府指导与监督是保障。依前所述,国家统一举办两种类型的高考,根据招生计划和高校培养要求分别划定进入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门槛线”;凡入“线”的考生可以依照国家颁布的招生学校名录自主选报学校(应当指出,这三类不同学校的区分并不是高低贵贱的区分,而是人才培养类型不同的区分;这三类学校都应当有中国一流、世界一流之列者);学校则根据统考成绩、高中学业和自主决定的面试(非必需,高校自定)综合裁量,自主决定录取,按国家规定发放录取通知书。这一思路的可操作性是显而易见的,但相对于现行国家统考制度则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变革,需要进行精细化的、严谨的操作方案设计,研究解决好个中可能产生的新的具体问题,如同一个考生有可能被不同学校同时录取。

 古人说:“于安思危,于始思终,于迩思备,于远思近。”只要兢兢业业去做,高考制度的上述根本性变革不会带来不可化解的风险,现存的若干具体矛盾、难题和困境,也就会自动化解,从而有助于开创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考改革论坛(二)高考改革要对症下药

发表:zzf 点击次数:414 发表日期:2013年03月15日

 

高考改革要对症下药

高考内容应与高中课程教材的内容相分离。

 逐步实现高考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为多次高考提供基础。

 扩大高考录取的路径和方法,更多地发现和选拔杰出的专长人才。

 把高校每年增加的招生指标与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数量挂钩,流出地指标少增加甚至不增加,流入地人口多流入、指标多增加。 

 ■张武升

 高考关乎人才选拔和培养,关乎国家未来,意义重大。现行高考制度虽然对人才选拔和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日益突出地显现出严重的弊端,因此,必须改革。对此,谢维和教授发表《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一文,引起广泛的反响,给人深刻启发。笔者认为,高考改革必须从高考的病症入手,对症下药,才能有正确的改革思路。

 现行高考制度的四大“病症”

 现行高考制度的四大主要病症是:

 高考的内容与高中教学的课程教材内容直接挂钩,使高考从一开始的“教什么考什么”,逐步变为“考什么教什么”,使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教学变成了“应试教育”,忽视甚至轻视了学生全面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忽视甚至轻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高考给予学生选拔的机会少,“一考定终身”是一个突出的病症。近些年来虽然增加了一次春季考试,但有许多限定,与夏季考试有实质差别,很难使学生有多次选择的机会。

 录取路径或方法单一,基本上是按高考分数一种路径或方法录取学生。这种单一的路径或方法使那些在某一学科或能力方面有杰出成绩而在综合分数上达不到录取标准的学生失去了被选拔和培养发展的机会。同时,这种单一录取路径或方法也使高校失去了录取学生的自主权,使高校自身的录取需要得不到满足。

 与高考制度相关联的是地区之间高校招生指标的分配问题,其中进城务工子女就地高考得不到制度保障。高校招生指标分配和地区差异是历史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暂时合理性。但是,从长远来说,从高考的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看,也必须逐步改革,尤其是要保障进城务工子女的高考公平,这是必须认真对待和加以解决的。

 高考改革需要解放思想

 对于上述病症,有识之士大都已认同,也有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改革的设想和建议。但是,这些设想和建议也大都未能“对症下药”,要么难以实施,要么即使实施也难以从根本上奏效。

 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改革的思想不够解放,改革的胆子不够大,改革的方略不够求真务实。因此,要真正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要敢于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这样,才能使改革真正动“真劲儿”、下“真药”,求真务实见成效。例如,对固有的不合理的“权力”和“利益”要敢于突破,对容易导致以高考引导高中教学的应试教育思维定式要敢于打破,对改革的种种顾虑和惧怕要敢于摒弃等。

 高考改革的四条出路

 笔者提出如下改革思路:

 一、实行考教分离。就是使高考的内容与高中课程教材的内容相分离。高考的内容以考查学生的能力、潜力和专长为主,其内容不与任何课程教材直接挂钩。这样就使高考内容类似于英语考试中的托福和雅思,虽然不与任何英语课程教材挂钩,但学习了任何课程教材都能参考,如果学得好,就能取得好成绩。

 那么,高中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谓“合格”的毕业生,就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学生。高中毕业后的高考由学生个人志愿到专门的报名机构申请,可以毕业当年考,也可以自己准备充分了再考,而且可以多次参考。这样就使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摆脱出来,获得一种“解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上。

 二、为学生提供多次高考机会。逐步实现高考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为多次高考提供基础。

 所谓标准化,就是建立旨在考查学生的能力、潜力和专长的考试内容、试题和方法的标准化题库,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为多次高考提供充分有效的试题和标准、方法。

 所谓专业化,就是使考试机构成为专业机构,使高考成为专业活动,为此,应加强考试机构的专业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所谓统一化,就是逐步使考试机构成为一种类似于托福、雅思考试机构的统一性考试机构,由国家统一领导和管理,在各地设立分支实施机构,通过为高考提供有效服务,得以生存和发展。

 有了这“三化”,就能为高考提供多次机会,例如可以每季度一次,考试成绩一年有效等。

 三、扩大高考录取的路径和方法。为了更多地发现和选拔杰出的专长人才,使高考录取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考录取,可以采取多种路径和方法。首先是坚持以按高考成绩录取为主,这是大局和根本,必须坚持好。其次是允许高校破格录取在某一学科成绩优异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在某一学科或能力上有杰出的表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其他学科成绩一般,总成绩达不到录取标准,但可破格录取。再其次,推荐入学。对于在创新、创造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学生采取推荐入学,甚至免试,但要有公认的、权威的鉴别标准与方法,并经由类似公示这样的程序,以接受必要的监督。例如,可以通过这样的选择程序:由社会权威专家联名推荐,或社会权威专业机构推荐,或名师名校长联名推荐等。在推荐基础上,高校对代表其专长、能力和潜力的作品、产品等标志性成就进行检查分析或笔试、面试,对录取的初步结果进行必要的公示。对于后两种录取路径和方法不设比例,但严格坚持标准。

 四、逐步有效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的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的方案,虽然还存在不足,但毕竟是向前迈出了一步。笔者认为,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统一标准录取是终极目标,在达到这一目标之前,地区之间的招生指标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问题,研究和出台的各种方案中遇到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外来务工子女高考与当地户籍居民子女争有限的高招指标。为了稳定和平衡,大都采取了一些条件性的限定。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只能引发强烈的反弹和新一轮的公平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法是:把高校每年增加的招生指标、特别是部属院校增加的招生指标与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的数量挂钩,对于流出地采取指标少增加甚至不增加,对于流入地采取多流入、多增加的方法,这有助于消除当地户籍居民子女的反对意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30%,但距离2020年达到40%的目标,还需要有超过10%的增量,这些增量如果与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挂钩配置,就会具有很大的解决问题的效力。具体实施起来,可以采用部属院校招生增加指标主要与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挂钩,而地方院校招生增加数量中的一定比例与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挂钩,这样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因为部属院校使用的是国家资源,地方院校使用的是地方资源。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高考改革,让我怎么说你好

 ■嵇雷高

 分省命题与全国统一命题,一开始就存在争议,赞成与反对的声音都有,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一是安全性。分省自主命题可降低泄题风险,试题即使泄露,也只是一省而非全国。

 二是科学性。题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命运。高质量的试题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高水平的命题队伍,二是高水平的考试命题组织管理系统。前者要求参与高考命题的专家既要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及其基本素养,也要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的现状,还要对所参与命题的学科具有较深的造诣和命题经验;后者对教育考试管理机构有着严格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是我国专门的考试机构,对考试命题的组织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命题专家,而分省命题只能在本省范围内物色命题人,其水平难以保证。

 三是适应性。分省自主命题不利于培养考生的中国意识和全局观念。导致片面强调地方特色,会使各地课程只注重传授本地特色,而忽略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四是分省自主命题成本高。

 五是分省自主命题使各地教育教学在质量上失去了可比性。

 六是试题规避难。分省自主命题后,每年十几份试卷,几年下来就是几十份甚至上百份试卷,让命题者都去规避,难度无疑是很大的。

 七是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笔者建议,取消分省命题,恢复全国统一命题,扩大高校尤其是部属高校依法自主招生的权利。

 对录取而言,部属高校不分户籍和学籍实行全国一道线录取(对基础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给予适当照顾),而省属高校可向本地考生倾斜,专科与高职全部实行注册录取。 (作者系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牵一发即可动全身

■胡欣红

 高考改革为人诟病最深的莫过于它浓厚的应试色彩,教育的功能已经严重弱化甚至丧失。几乎所有学校在高二就已经上完新课,留下高三整整一年进行复习。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理清脉络、讲透内涵,使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如此反复训练和反复记忆,不仅学习的兴趣被生生磨灭,还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被生生扼杀,更严重制约甚至毁灭其后续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改变上述弊病呢?我们不妨借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毕业考)和选拔性考试(升学考)两考合一的模式,两者可以各占50%的分值。学业水平考试部分严格遵循教材,力求基础和简单,为尽可能防止“死记硬背”,可以全部设置为选择题。而选拔性考试部分则应作重大改革,可以完全脱离教材,使师生无法依托教材进行应对。换而言之,在选拔性考试部分,教材可以忽略不计,让“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复习方式于无用武之地,使之无书可背、无本可抱。在这方面,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尝试与探索,完全可以借鉴。

 为了有效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可以在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两次考试,也可以酌情增加次数。在这种情形下,根本不存在复习的轮次和进度问题,学生的应考准备更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基本上只能凭借平时的积累进行发挥。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何时参加高考、参加几次高考完全可以因人而异。 (作者系衢州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 2013-3-15

 

高考改革论坛(三)

 

发表:zzf 点击次数:288 发表日期:2013年03月23日

文化国情决定高考模式

■刘海峰

 1952年创立的高考制度是在建国初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60多年来,尤其是恢复高考30多年来,中国社会各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高中普及程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是经济体制、家庭结构、人均收入、城镇化状况,都与6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高考制度也面临着变革的空前压力,不少学者提出对高考进行重大改革,或提出各种各样的高校招生考试模式。然而,我认为,文化国情决定高考模式,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高考制度必须坚持,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高考改革受文化国情的制约

 高考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制约,十分典型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考是传统文化遗传和现实社会环境的产物,其改革受文化国情的制约特别明显。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往互相隔绝,但台湾地区也于1954年开始实行联考制度。两岸政治制度迥异,经济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却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世界上率先走上大学统一招考之路,建立基本相同的统一招考制度,除了当时各自的政治原因和大学招考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以外,这主要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

 后来台湾地区也出现考试领导教学、智育一枝独秀的情况,与大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十分类似。为克服应试造成的弊端,台湾地区从2002年开始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试行申请入学、考试分发入学、推荐甄选入学三种途径。用意很好,却因移植美国的制度未考虑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弊端丛出。2003年台湾的大学招生,虽也实行多元入学新方案,但无论是推荐甄选、申请入学,还是考试分发入学,三种途径的招考都已朝统一简化方向回归,之后就将申请入学归并到推荐甄选中去。

 有的台湾学者认为,美国全部大学都实行申请入学制,能够大体堪行,放在台湾却搞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差别除了美国“人情”淡薄外,恐怕就在他们的家长自然放得开,台湾家长“放不下”。在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改变统一考试方式并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学生学习和升学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家长,而不仅仅是统一考试制度。没有统一考试制度,学生的压力并不见得会减轻。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方式;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模式。如果美国的文化跟中国的文化差不多,如果美国社会都是由类似于“虎妈”蔡美儿那样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华人组成,那么,很可能美国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会演变成跟中国的高考类似的制度。

 高度重视教育的价值观

 影响中国高校招考改革的文化因素,既有追求或崇拜考试公平的文化传统,也有依托人情、好走关系的传统习惯,但最主要的还是教育价值观。

 受历史上重视教育、读书至上传统的影响,现今多数中国人都有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观念,除非万不得已,多数父母一般都不愿让孩子失去升学机会。家长对孩子读书成长的期望很高,希望他们成龙成凤。1992年,台湾作家黄春明曾形容台湾的年轻妈妈都是“教育狂热分子”。大陆的年轻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子女教育方面,许多家长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往往不切实际。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不只来自学校,更多地是来自于家长。当初中改为划片就近入学之后,小学师生的课堂教学压力已明显减轻,但许多家长却要求学校对孩子多加管教,或在晚上及休息日另找家教补习。看看我们周围的家长如何牵挂子女的学习成绩,怎么为子女进重点学校奔走努力,如何以比子女更焦虑的心情陪同前往高考考场,如何放下一切事务到校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大家便明白中国人积极向学的传统是多么顽强。即使是移居欧美国家的华人,在鼓励子女学习方面,也明显地比西方人更热切一些。

 中国社会大众普遍希望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希望名牌大学能够扩招。然而,高考的竞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社会永远是分层的,社会职业也永远是分层的,当多数或所有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社会便可能从重学历变为重“学校历”了。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比如建国初期高小毕业生在一些地方可能当干部,现在连大专毕业生都不易就业。当大家都能进重点大学读书时,也就无所谓重点大学了。即使不断扩招到所有人都能够上大学的时候,甚至假设将来13亿中国人都成为博士,也还是有人要做管理工作,有人要从事蓝领工作。

 本来人们认为,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将会有所好转。然而,现在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一些直辖市已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升学竞争却还是非常激烈。参照具有高度重视教育传统的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入普及化阶段,名牌大学的入学考试竞争仍然相当激烈。其中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有一定必然性。

 分类考试 与时俱进

 教育规划纲要对推进本科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已作出设想:“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近年来,部分省市的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独立采用“知识加技能”的招考评价方式了。随着高等教育适龄青年人数的下降,现在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少高职高专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实际上沿海一些高职高专尤其是部分民办高校在招生宣传中,已经宣称采用注册入学或申请入学了。生源不足的情况接下去还会越来越突出,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部分高考科目成绩,甚至只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便可申请入学。

 至于普通本科院校,由于竞争激烈,我认为统一高考仍将长期成为入学的主要渠道。我们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国情来实行某种招考制度。如果中国人高度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价值观不改变,名牌大学的升学竞争激烈程度就不可能降低,即使是高考录取率达到百分之百的时候也是如此。因此,中国的高考制度将长期存在,只是需要与时俱进,高考改革应积极稳妥,分类进行。 (本文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究课题”成果,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回声

高考改革的症结

 ■谌涛

 3月15日中国教育报刊载张武升先生的《高考改革要对症下药》一文,笔者对文中“高考内容应与高中课程教材的内容相分离”的观点颇为赞同,但如果高考还与高中教学挂钩,高中学校依然承担为普通高校培养、输送人才的职能,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笔者认为,高考改革的关键在教学内容上、时间上和空间上,把高中教育“为普通高校培养、输送人才”的职能分离出来,把高中教育变为纯粹的学历水平教育。

 笔者提出以下构想:第一,普通高中在教学内容上与高考分离。在这一点上正如张武升先生主张的“使高考内容类似于英语考试中的托福和雅思,虽然不与任何英语课程教材挂钩,但学习了任何课程教材都能参考,如果学得好,就能取得好成绩”。第二,普通高中在时间上与高考分离。改变高中教育的设置,变高中教育三年制为两年制,高中学生毕业以后,必须经过一年的自主学习或者参加补习学校学习,方可报名参加高考。第三,普通高中在空间上与高考分离。普通高中不得举办高考文化补习班,高中学生毕业后可免试升入文化补习学校。目前高中学校都是按照三年制的标准来建设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高中学校按照其接纳学生的能力来看,基本可以接收三个学校的高中毕业生进行高考补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现有的高中学校中指定一所或者几所办学条件好、教学水平高的学校专门集中进行一年制高考补习教育,对补习学校和学生保留公办高中和学生的待遇,不会加重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此后,高中教育的指挥棒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国家的课程标准,依据新课程标准建立一套系统的学生学业综合评价系统,其功能仅限于评价普通高中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以及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学生只有通过这套学生学业综合评价体系的考核,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唯有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学生才能升入补习学校,才有资格参加高考。

 不可否认,在一年的高考补习教育中补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也无法杜绝,但是,在新体制中,这种情况只存在于高考补习教育中,也就是只有一年,而且因为补习学校的数量较少,学生相对集中,其办学是否规范便于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高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最为关键的一环,高中应试的问题解决以后,所起作用必将传导到初中、小学,为整个基础教育真正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中国教育报 2013-3-22

 

高考要适应高中课改变化——高考改革论坛(四)

发表:zzf 点击次数:396 发表日期:2013年03月29日

 

 

高考改革论坛(四)

高考要适应高中课改变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

高考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四对关系:第一,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要紧密结合;第二,统一考试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要密切结合;第三,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改革要紧密结合;第四,考试改革与招生录取模式改革要紧密结合。 

 ■本报记者 张树伟 杨桂青

 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涉国计民生。高考是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因素。从高中课程改革角度看,高考制度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我们近日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研究员。

 高考改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部分

 记者: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近期开设“高考改革论坛”,围绕谢维和教授的文章《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展开讨论。您对此有何看法?

 田慧生:高考始终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高考改革始终是社会各界高度期待和关心的问题。开展这样的讨论非常有意义,谢维和教授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

 高考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基本制度,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高考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考改革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规划纲要对高考做了方向性的制度设计和要求,即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这几年,高考制度在不断深化,比如甘肃出台了高考新方案,重庆明确提出把学生综合评价作为高考重要依据。这都是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高考的一些基本要求。

 记者:高考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田慧生:从根本上说,高考改革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高考改革的推进要坚持综合改革,高考涉及教育内外方方面面的因素,牵扯到多方利益,要做好整体设计、顶层设计。另外要坚持规则透明、程序公平。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可以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加快推进。

 高考改革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记者:您对高考改革有什么建议?

 田慧生:高考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四对关系:第一,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要紧密结合;第二,统一考试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要密切结合;第三,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改革要紧密结合;第四,考试改革与招生录取模式改革要紧密结合。

 记者:考试改革如何与高中课程改革紧密结合?

 田慧生: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考与课程改革的适应关键在于,高考要主动地去反应课程改革的这种新变化,特别是要逐渐走向能力导向。二者的结合应该最后落实到学什么考什么。事实上,这些年高考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要改变过去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的状况。

 记者:为什么说统一考试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要密切结合?

 田慧生:过去,我们一直把一次性考试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今后要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招生录取中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使统一考试相对简化、弱化,同时还能够引导学校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参加社会实践,发展各种能力,而不是把时间都花在应付考试上。

 当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高考还是要维持必要的统一入学考试,这是维护考试公平的底线。在现有国情下不能简单取消统考,但它所占的份量应该弱化。

 记者:考虑到中国的复杂性,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体现公平、怎样保证制度实行的可能性?

 田慧生: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之所以始终坚持规则透明、程序公平、保持必要的统一考试,就是要保持公平底线。但涉及推荐、申请入学,包括怎样用好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这里面的确还有一些制度、机制的问题需要探索解决。

 记者:在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改革紧密结合方面能有哪些作为?

 田慧生:这些年高考在不断改进,考试内容也在逐渐向着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方向变化。在这一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更加突出能力导向。

 应该加大考试方式的改革力度,确实为学生进入大学提供多个通道。这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对于引导高中办学多样化、特色化都是有利的。

 比如,把一些科目如外语,由基本高考科目变为水平测试,一年进行多次考试,就像托福考试一样。有些学生可能高一就通过了。这样既保持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素养,还可以减轻学业压力。

 在统一考试框架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类考试。目前,重点院校、地方大学和专科院校录取考试采用一张试卷,虽然分数线不同,但没有体现出针对性。

 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现在几种高校招生联盟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说,提前筛选了一遍尖子生,用联盟统一考试的方式再掐一把尖子,提前争夺一次生源,给学生增加一次考试,有什么意义呢?自主招生应该真正以学校为单位,真正面向自己学校的性质、专业,探索多种考试和录取方式,体现多元化。上海交通大学采取学生申请入学,通过面试、特定面谈的方式录取学生,这是可以尝试、推广的。

 记者:考试改革与招生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方面应如何推进?

 田慧生:一方面是考试方式多样化,另一方面是录取多元化。将来要逐步放权。中央应该在考试招生方面加大给地方放权的力度,地方要加大给高校放权的力度,让高校在考试和招生等方面有更多空间和自主权。高校自主招生来经过10年探索,证明是可行的。目前,能够自主招生的地方院校只有六七所,且限定在本省内招生,其实可以扩大到省外招生。可以让省属重点高校有更多些招生自主权。 

 高考改革怎样有利于高中和高校衔接

 记者:无论如何,高考的主要作用是为高校选拔学生,高考改革怎样才有利于高中和高校的衔接?

 田慧生:要加强高校与高中的衔接,最好的出路是高校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能体现大学的特色,统一考试永远只是一个技术水准的考试。在这一方面,分类考试和自主招生会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更有利于两者衔接。

 记者:基于这一考虑,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田慧生:下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核心是课程。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上说,必修课程应该进一步压缩,让选修课程占更大的比例。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上说,要给地方和学校放权,特别是给学校足够的课时,让学校去开设多样化课程。国家课程、必修课程要保证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但是量上要压缩。这应该是下一步我们启动推进的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努力突破的一个方面。

 记者:高中课程如何改革,以促进有潜质学生发展,为他们进入高校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田慧生:关键是要真正给地方学校放权,让他们有课程的设置权、开发选择权。

 所以,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要密切衔接、配合。这个衔接配合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在内容上、专业上的衔接,这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高考改革下一步应该密切呼应、观照课程改革的动向。不能倒过来,让课程改革适应高考。高考应该逐步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导向性。

 

高等学校入学途径应更开放

■李迅

 再酌谢维和教授提出的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申请入学、考试入学、推荐入学,以及教育规划纲要中的完善高等学校多元录取机制: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和破格录取,遂联想到一些事,故拟闲话一番。

 几件事引发的教育感慨

 第一件事,我校有一学生在计算机方面很有天赋,参加过世界级网络技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了45分钟的学术演讲。前年和我聊起,他十分心仪美国斯坦福大学,但参加全美英语水平测试的成绩不够斯坦福大学控制线,按照该大学的准入门槛正常申请肯定不成功。他千方百计联系到斯坦福大学一位世界著名的计算机教授,最终约妥该教授一小时面谈时间。聊得畅快后他问教授:“我英语如何?”教授说:“很好啊!”他说:“可我测试成绩不够啊。”教授说:“我来告诉招生官员,你语言没问题的。”教授拿起电话……2012年秋,他到斯坦福大学报到了。

 第二件事,最近友人发来短信,感慨哈尔滨2954名本科生、29名研究生报考环卫工。小时候,看到街上扫大街的阿姨,冒着凛冽的寒风在辛勤劳动,妈妈说,你将来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干这个了。结果长大了发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干这个,因为环卫工系事业编制。有人因此责怪这些学生,不去创业、不去打拼,迷恋于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之温室,耽于享受显性或隐性福利。但我们是否问过:从小学直至大学,啥时候享受过孩子们除笔试外的才华所带来的惊喜?

 第三件事,当各方对各省市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众说纷纭时,我们关注到还在乡村高中学习的孩子们了吗?他们有无公平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仅就福建省而言,2012年福建全省在校普通高中生约70万人,乡村普通高中生达4.5万人。当我们为已经接受城市优质高中教育的非本地户籍孩子大声疾呼录取公平时,更要关注那些还在农村高中学习的孩子,关注他们的教育公平。

 对高校入学途径的建议

 高等教育的入学途径还应有,指标分配的区域性和选拨的多样性。除了省、自治区、直辖巿区域,还可将条件落后的乡村高中学校归为一个区域,985高校、211高校等均应划出一定名额给这个区域的学生。结合这些学生的高中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由高校安排热心教授面谈录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使这些群体中的优秀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从而改变命运,这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多给予他们一缕阳光,他们必将还社会一份惊喜。

 大学录取机制应更自主开放。这方面可借鉴剑桥大学的选择标准:第一,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成功的申请人应该具备自我激励能力,自律能力并且学习努力,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在顺利完成繁重学业和很好履行个人责任方面取得平衡。第二,选择申请专业的动机以及是否适合所申请的专业。第三,学术能力与潜力。评价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否思路开阔和乐于接受新的思想。

 选拔的多样性包含考试的多样性、申请的可行性和指导的人文性等,大学选拔需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目前我国高考地域不公平现象比较凸显,分省命题加重了高考不公平。笔者认为,较为理想的高考形式,仍应全国统一命题,但要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关注教育差异性,鼓励学生发展专长。由此,我们可以考虑设置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甲卷难度适中,分基础性的语文、数学两科,适合全国所有地区学生,以测试学生的基础学业水平。全国乙卷下设不同科目,如英语、拉丁语、物理、化学、哲学、摄影、地理、工程、农业、艺术、历史、生命科学等,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参加考试,可选择只考一科或多科,甚至不考。甲卷分数和乙卷相关科目成绩供高校方作为基准参照,校方同时结合学生的申请及对学生的指导进行自主录取。全国考试机构就本次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给出相关曲线图以供考生参考,考生可依据自己本次考试的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投递成绩的高校,但不作为录取分数线。若条件成熟,还可将甲卷再分几种级次。当然,这一改革是综合性改革,其前提是要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和社会诚信制度的建立。

 每个高中生都能校准方位

 目前,高校招生的考试体系和管理机制虽然不完善,但经过教育部和有关高校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少有益成果。

 遗憾的是,高校招生中有一个重要因素被忽视了,即对高中生的指导,特别是就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专业潜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极为缺乏。我曾幻想,每个高中生都有机会和心仪大学的偶像教授或中学有识教师就专业发展和学习现状畅谈一番,而后为自己校准方位,继续前进。 (作者系福建省福州一中校长)

 高考改革论坛阅读提示

 (一)3月1日 纪宝成《高考制度需要根本性变革》

 (二)3月15日 张武升《高考改革要对症下药》

 (三)3月22日 刘海峰《文化国情决定高考模式》

                                                                                                  中国教育报 2013-3-29

 

异地高考的出路何在——高考改革论坛(五)

发表:zzf 点击次数:288 发表日期:2013年04月12日

 

高考改革论坛(五)

异地高考的出路何在

 变考试制度为文凭制度,同时,恢复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和文凭全国通用。

 高考可适当增加考试题量,延长考试时间,从而降低每个考题的权重,保证考生能力的全面发挥。

 大学可以以高考文凭为基本条件,增设某种特殊的笔试或口试,以公正的方式录取新生。

 ■王晓辉

 今年,除西藏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制定了异地高考工作方案。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异地高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异地高考面临哪些困境?如何突破?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近日开辟了“高考改革论坛”,围绕高考制度改革问题展开讨论,我认为,异地高考应该是其中的重要议题。纵观各地异地高考工作方案,异地高考存在四个方面的困境。

 一是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紧张。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进程,上大学已不是普通青年一代无法实现的梦想,但进入名牌大学依然是家长和青年们追求的目标。名牌大学集中于京、沪等少数大城市,异地高考仅仅是高等教育资源较少省份的高考人口向名牌大学集中的省区流动,而不可能是双向流动或逆向流动。异地考生在京、沪等城市参加高考,虽然可能缓解了原籍省份的高考竞争压力,却加剧了流入地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程度。

 二是造成了不同社会群体的矛盾。我国高考竞争在任何地方都十分激烈。尽管北京、上海等地的高等学校相对集中,当地考生进入名牌大学的机遇明显高于其他省区,但不等于无竞争压力。面对不断涌入的大量外地考生,最为敏感的当然是京、沪的考生与家长。即使可能增加一些招生指标,但无疑加重了原先已经很重的竞争压力,因此他们会极力抵制异地高考政策,从而形成本地考生和家长与异地考生和家长的矛盾。

 三是异地流入人口无法估量。在当前的高考与招生体制中,各省市高校招生名额与当地考生人口相对应。如果考生数量增加,高校招生指标应当随之增加。但是我们无法估量异地流入某地考生人口的数量。假定下一年异地考生的数量通过限定条件可以得到基本的数据,但我们不知未来会有多少外地考生陆续到来。而年年调查外地考生的数量,年年调整招生指标,将是高考招生工作的巨大负担。

 四是异地考生条件难以限定。无论哪个地方的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密集,总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完全向外地考生开放。有的地方可能要求随迁子女的家长有稳定工作、有稳定住所、有稳定收入、系常住人口并缴纳各种保险,学生本人也要在迁入地就读若干年。这样苛刻的条件,可能将绝大多数外地考生拒之门外,异地高考便无意义。而若放开外地考生的门槛,“高考移民”和外地考生便会大量涌入,必然会对当地高考秩序带来混乱。如何限定异地考生的条件将是一个无法突破的难题。依据帕累托最优改进理论,社会改革应当使一个或多个成员受益,但同时不使其他人受损。异地高考政策的基本取向是促进社会公平,因为限制诸多流动人口中的考生在父母工作地学习与参加高考是不公平的。然而,开放异地高考,又可能伤及原地考生的利益。如果仅仅在异地高考的限定与开放的权衡中求解,可能永远找不到出路。试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变考试制度为文凭制度。我国的高考只是一种淘汰考试,而且仅限于当年录取。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只能复读,重复考试。如果变淘汰考试为水平考试,变考试制度为文凭制度,达到一定考试水准的考生便可被授予一种文凭,并且终生有效。这种文凭既是学习能力的证明,又是继续学习和就业的凭证。这种考试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也可多次,这样可以免去考生与家长因一次考试失误的担忧与遗憾。

 恢复全国考试。2001年山东青岛3名女应届高中毕业生因高考落榜,状告教育部侵犯了她们接受平等受教育权的宪法权利,导致许多省份自行组织高考。现在各省份高中考试用的课本和试卷不同,16省份自主考试,加上国家命题的统一考试,高考共使用17份试卷。虽然各省招生名额总量基本不变,但各省考试内容不同,考分便不具可比性。然而,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改革不能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应当是在实施高考文凭制度的同时,恢复全国统一考试,既免去各省自主考试中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又使评估学生有了统一的标准。考生可以在任何省份或城市参加考试,其考试成绩和文凭全国通用。

 创新考试方法。考试要求某种能力,乃至技巧,但不应是类似竞技体育那样须经千锤百炼,达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境界。一个偶然的失误,不应影响整个考试成绩。因此高考可适当增加考试题量,延长考试时间,从而降低每个考题的权重,保证考生能力的全面发挥。

 大学自主招生。大学自主招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来之意,大学有权利也有能力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真正的大学不会故意录取不合格的学生,个别的腐败现象不可能伤及大学制度。大学可以以高考文凭为基本条件,增设某种特殊的笔试或口试,以公正的方式录取新生。以上措施可能要求高考制度的根本性改革,但高考的根本原则,即公平、公正的原则不会变。作为维护社会平等与正义杠杆的高考制度,应当以能力本位为基础,兼顾差异补偿机制,对落后地区和社会不利群体予以适当照顾,但要尽量避免招收特长生和推荐生,杜绝对体育和文艺明星的开放录取。在当前我国户籍制度尚未取消和高等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的背景中,这一改革可能是走出异地高考困境的唯一出路。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 2013-4-12

 

釜底抽薪破解独木桥之困——高考改革论坛(六)

发表:zzf 点击次数:314 发表日期:2013年04月19日

高考改革论坛(六)

釜底抽薪破解独木桥之困

■陆卫东

  “推动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

 实施民办本科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

 拓展高中毕业后申请国外高校通道

 打通职业教育的学历上升渠道”

 高考改革,万众瞩目;如何破局,众说纷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高考改革作了较为系统科学的设计和规定,但至今迟迟未见实施方案出台,足见高考问题事关重大、矛盾复杂。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考的社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选拔人才的制度转变为社会分层的工具。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高考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一项比较公平的制度,可能也的确是现阶段无可替代的制度;作为社会分层的工具,高考已经不堪重负,它所承担和传导的极大社会压力已经深深地影响和危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甚至幼儿教育。因此,有关高考破局的考虑,重点不应该是设计一种比现行方式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试选拔方式,而是要有更宽的思维视野;重点应该关注如何消解高考所承担的沉重社会压力,努力破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困。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教育的规划和设计,笔者认为,可以四管齐下来破局。

 第一,推动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高考千军万马竞争的主要目标是985和211大学,这两类院校合计不过110余所,只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左右,即便扩大到所有本科一类院校,占比也不足10%;按招生数计,985和211大学本科招生总数约为5.2万人,本科一类院校招生总数约为90万人,分别只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0.7%和13%左右。但是,全国900多万考生所有的应考备考工作都以这些院校的选拔要求为依据,大量考生原本没有必要甚至也无力、无意参与这一层次的竞争,却不得不与少数基础扎实、竞争能力强的考生一起苦学三年,这在制度上是不科学的,在一定意义上对部分考生而言是一种浪费。《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我国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毫无疑问,在很大程度上这必须以现有的985和211大学为基础。但遗憾的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之下,这些大学的招生自主权严重不足,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招生都要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这与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是非常不适应的。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经批准进行自主招生考试或联考,虽然自主招生计划的比例还很低,但这是极有意义的探索和突破。大学自主招生或联合招生是考验大学价值目标、社会责任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公平、公平是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健全相应制度和加强社会监督是不难做到的。

 第二,实施民办本科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近年来,受生源变化的影响,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减少,平均录取率不断提高。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915万名,比上年又减少2%;全国平均录取率提高到75%,比上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伴随着生源减少、录取率提高,民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招生竞争、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一种供需形势下,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民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实行注册入学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大大减轻高考压力,目前全国民办本科院校共有近390所,招生总数90万人左右,占高校招生总数的13%左右;高职招生总数325万人,占高校招生总数的47%左右;如果积极拓展这批院校的注册入学通道,对减轻高考独木桥的压力意义重大。二是有利于促进民办本科和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在现行高考选拔机制下,民办院校、高职院校在体制优势、办学特色方面的内在潜力得不到充分激发,注册入学对院校而言是接受社会的评价和选择,是一种竞争,可以促进院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三是有利于提升普通高中的整体办学水平。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普遍淡忘和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目标,一切围绕高考转,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高考升学率特别是本科率、“北清率”才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高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如果较大量的院校实行高中毕业后注册入学,同时国家强化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规范、标准要求,整个普通高中的发展生态将会出现大的变化,我国的高中教育就有可能与发达国家逐步接轨。

 第三,拓展高中毕业后申请国外高校的通道。扩大教育开放,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际高中课程项目,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已有相当数量,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更为普遍。要积极有序地拓展和规范这些升学通道,这不仅对缓解高考压力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我国高中教育与世界接轨。在这个问题上,眼光要放远一些,思路要宽一些,只要我们国家有足够的发展活力和文化影响力,就不要太担心课程开放会对文化、价值观带来大的冲击,也不要太担心所谓的人才流失。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对各类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建立必要的监管制度,通过健全制度引导有序发展,支持办好一批高中国际课程班,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希望到国外大学就读的学生搭建海外留学通道,为建设有世界影响的一流高中积累基础。

 第四,打通职业教育的学历上升渠道。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最大的制度缺陷是大专以上几乎没有学历上升空间,在目前学历在体制内外分层中起前置决定作用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缺少应有的吸引力。目前,高校招生中最后被高职院校录取的考生数量庞大,但多数都是无奈的选择,许多高职院校的新生报到率连年走低,不少高职学生在校忙着准备“专升本、专接本”就是有力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属于大专,办学性质属于职业教育,但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考生的高中三年教育与高职的教育教学完全脱节,这在制度上也十分不科学。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把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中高职统筹衔接,逐步建立、完善贯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制度设计。2012年,江苏省启动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打通职业教育学历通道,实行中职和本科、高职和本科衔接、合作培养应用本科高端技能人才,受到了中高职院校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也不失为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缓解高考竞争压力的有益探索。 (作者系江苏无锡市教育局局长)

 

高考改革需要找准逻辑原点

■姚跃林

 在众多关于高考改革的文章中,近期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三篇文章给我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其一是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的《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从高考制度的“兼顾原则”及其变量说起》,其二是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武升的《高考改革要对症下药》,其三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刘海峰教授的《文化国情决定高考模式》。

 笔者亲历的高考改革举其要者大概有这么三项:“3+2”科目改为“3+X”,全国统一命题改为分省命题,部分大学实行小比例的自主招生。这几项改革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实际意义非常有限。“3+X”其实就是“3+3”。“X”就是三科拼盘,当时设想搞成“水乳交融”式的综合,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搞成功。分省命题的本质及其意义笔者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至于自主招生,现在差不多成了三大联盟为掐尖而提前举行的“定亲”活动。“定亲”跟“结婚”是两回事,自主招生入围与录取也是两回事,最终还要看高考成绩。自主招生入围的学生,几乎“裸考”都能考上,但既然有自主招生,他如果不参加,能够考上的几率就有所下降。

 为什么高考改革乏善可陈?就深层次而言,高考改革不是简单的教育改革,而是复杂的社会变革。仅以教育之力,怎么可能胜任社会变革?就表层而言,近年来的高考改革一直没有找准改革的逻辑原点,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改。认真分析起来,这个“逻辑原点”并不难找到。我们一直认为,教育改革有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就是高考。为什么说高考是瓶颈?是因为有高考就有应试,有应试必然就有应试教育。“3+2”科目改为“3+X”,全国统一命题改为分省命题,这些都是改革,但都不是用来解决“应试教育”这个问题的。只有自主招生是可以解决应试教育的办法之一,但在实践中还是走了样。

 笔者赞成谢维和教授的“兼顾原则”,即高考改革要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诉求”,但高考改革首先要考虑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诉求。我们通常将普通高中的任务概括为两个方面: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果说现在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有问题,或者说基础教育质量有问题,那么仅靠在高考形式上作些无关痛痒的改革,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学生素质已然如此,怎么挑还是这些人。因此,高考改革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了,高校就不愁选拔不到合格的生源。

 刘海峰教授认为,影响中国高校招考改革的文化因素“最主要的还是教育价值观”,这种教育价值观还较多地包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类的实用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显然,中国人独特的教育价值观才是问题的核心。这种教育价值观虽然不会一成不变,但当前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升学观”,就是“应试教育观”。毫无疑问,高考制度必须坚持,而应对高考的专门“训练”也必然存在,甚至“应试教育”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基于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是变近乎疯狂的应试教育为理性的应试教育、人道的应试教育。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尽可能地自主学习,并且有一定的自由时间发展爱好,这应当是高考改革的逻辑原点。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不如暂时不改。

 从减轻负担、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这个原点出发,笔者认为高考改革依然要走综合改革的道路。首先要减少学习的科目,大幅度减少教材的容量,降低教学难度。其次,高中实行分类教学,实行学分制。在已经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试点初中两年制、高中四年制,以尽早实行分类教学。再其次,实行全国统考,难度相当于水平考试。“985”或“211”大学全额自主招生,其他所有大学一律按统一考试成绩结合学分、综合素质评价自主录取,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全面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各级招办不再划定各批次线,只划定录取参考线,允许各高校在招生计划范围内补录。公平问题交由各高校负责,各高校也只需对本校招生公平问题负责。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学得简单考得也简单,从而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二是在基础教育的最后学段解放大多数学生,通过学分杠杆,促进其全面发展;三是使大多数高校层次模糊化,鼓励学生按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 2013-4-19

 

构建四通八达的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论坛(七)

发表:zzf 点击次数:286 发表日期:2013年05月10日

高考改革论坛(七)

构建四通八达的考试招生制度

——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中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回到原点,和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结合起来。要实现中国的“教育梦”,就应该设计这样一个体系,让孩子看到,要成功、成才有多少条路,从这条路到那条路有多少种走法。走进这条路,有什么门槛,迈过这个门槛,需要做什么准备。

 通过学分认证的方式把社会学习的经历转换成学分,是未来考试招生制度设计最亮的地方,也有助于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需要一种有诚信的认证制度学分制度来完成。

 ■本报记者杨桂青

 在一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世界里,高考制度会是怎样的?为了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当前的考试招生制度应该怎样改革?

 自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开辟“高考改革论坛”以来,对高考制度改革的讨论逐渐深入。当前,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需要建设与之相配的考试招生制度。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中。

 高考之痛分数被多种社会欲望绑架

 记者:您认为高考制度改革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本中:高考制度改革是综合性改革,一定要和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等要求结合起来。

 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越往上选择,就越单一。进入大学这个门槛,只有通过统一高考,用分数来决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回到原点,和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以有利于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记者:现实中,家长和学生往往唯“分数”是瞻,这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危害?

 王本中:以分数来衡量人才是很荒诞的,但唯分数论大行其道,已经极致到摧残人才的程度。

 之所以出现唯分数论,是因为教育公平被分数绑架了。对人的潜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人们不相信其他测量形式,但统一考试严格、公信力高,大家相信,把分数与平等绝对地挂起钩来并制度化,这是很可怕的。在分数的衡量下,有些孩子莫名其妙地被淘汰了,被认定为败在起跑线上了。其实,教育是个大长跑,是一生的长跑,哪有什么起跑线?

 更可怕的是,社会文化心理认定,只有分数才是最公平的。实际上,总分是最不公平的。比如,我们把人的健康分成身高、体重、肺活量、心跳、血压等项,每项按一定的标准打分,以总分来衡量是否健康。一个人如果患有高血压,其他均好,总分很高,并不能说明他身体好。反过来,也可能总分不高,但身体不错。

 记者:唯分数论对招生有什么影响?

 王本中:唯分数论会造成招生中的怪现象。奥数成绩与高考挂钩,结果出现了某学生因奥数加分进入某名牌大学中文系、中文成绩平平的现象。

 当奥数成为进入名校的门槛,出现“全民奥数”现象,那将是民族的灾难,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记者:当前,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减负”呼声不断,您对此怎么看?

 王本中:现在,社会有“减负恐惧”。这里面存在两个误区,第一,推行减负,基本思路是靠行政禁令。实践证明,行政禁令是不会长期有效的。既然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没有走入现代化,考试招生制度还没有进行同步改革,那么减负就永远是一个用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减负是减不合理的负担。什么是合理的负担和不合理的负担?这恰恰是需要研究的基本教育问题。国家课程对相应的课程作业有基本要求,如果与学生的客观情况相符,就是合理的负担,如果对于学生来说过高了或过低了,由此而减轻或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都是不合理的。这是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的问题,应该审查。另外,负担具有主观性,有的学生因为兴趣和需要,可能会喜欢多学一点,如果给他减轻负担,他反倒有意见。

 记者:您对高校自主招生有什么看法?

 王本中:大学办学自主权里很重要的一条是招生自主权,但是,现在高校自主招生也被分数公平绑架了,自主招生转变成了自主考试,且给学生的压力不亚于高考。

 自主招生是要利用国家统一考试成绩进行招生,不用再单独进行考试。考试、招生应该分离,现在,考招是完全合一的,考试代替了招生。

 此外,自主招生设有面试环节,由于面试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且没有健全的诚信保证制度,因此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记者:高考制度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应该对高考改革负什么责任?

 王本中:高考改革仅仅靠教育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大部分问题在教育内部能够解决,比如学分银行、学分积累、学分认证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成才以后,能否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这是人事制度要解决的。

 但是,社会环境和人事制度不利于高考改革。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把工作分出等级。学生为什么要考高分?想上名校。为什么要上名校?为了找到收入最高、最有尊严的好工作。其实每个工作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岗位。人各有才,此才非彼才,才才都有用,且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现在,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不要,并且看重第一学历。如果用人制度不解决,大家仍往一条路上挤,高考改革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高考之梦在“四通八达”的成长路上自由往来

 记者:国家有“中国梦”,教育有“教育梦”,那么“高考梦”是什么样的?

 王本中: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教育制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起的作用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修门槛”,或“修立交桥”。袁贵仁部长将新制度比喻成路:“我们现在就是想设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有自己理想的发展道路,选了不理想的路还可以岔过去。用通俗的话表述就是要修更宽的路,修多样的路,同时要建立体交叉的路。就像坐了汽车可以换火车,坐了火车可以换飞机,坐了飞机还可以换轮船,最后到达自己理想的目的地。”只有这样的教育体系,才能上下畅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构成一个大的终身学习网络,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学习形式都涵盖进去。

 记者:如果一个学生不慎选了不理想的路还可以重新选择吗?

 王本中:考试招生制度应该让家长和学生一看就明白路该怎么走,比如,学生小学毕业后如何进入初中?高中毕业后有几条路可以走?同时还要考虑,他选择这条路后,还可以转换到另一条路。如果需要积累一年实际经验,可以出去工作一年;已经修过的学分,学校可以保留两年,回来接着读。如果四年没修完,还可以读五年。这就叫弹性学制,学生的选择弹性而灵活。因此,我认为,教育部应该是“教育交通部”。要实现中国的“教育梦”,就应该为学生建一个四通八达的体系,给他提供多样性选择和转换的条件,各个环节互通互联,让他有充分的选择机会。教育规划纲要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本,让孩子看到,要成功、成才有多少条路,从这条路转换到那条路有多少种走法。走进这条路,有什么门槛。迈过这个门槛,需要做什么准备。

 高考之路建立认证制度学分制度

 记者:您描述“高考梦”时提到较多的一个词是“转换”。怎么理解“转换”?

 王本中:转换意味着选择,走错了路可以重新开始,可以不走独木桥。

 记者:如果一个学生选择了中职,他有可能转换到普通教育里去吗?

 王本中:从今后的制度设计上说,这是可行的。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要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设计一个中间道路,举办混合型的学校,即综合高中。现有的制度设计里已经明确提出要设立综合高中,走职、普融合道路,在普通高中教育里加大职业教育内容。

 记者:高等教育领域如何体现这种转换与选择呢?

 王本中: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在于,它是一种专业教育,负有专业人才培养的使命。目前,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是用学制来区分的,前者是四年制的,后者是两年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来可能会增加四年制大学,实行弹性学制。

 这方面,国外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大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四年制本科大学,学术性较强。第二类是两年制社区大学,主要开设针对服务性岗位的专业。第三类是一年制证书教育学校,主要是行业资格证书教育。温哥华地区高中毕业生进入四年制大学的占30%,进入两年制大学的占40%至50%,还有10%至15%的高中生选择一年制证书教育学校。

 记者:考试招生制度怎样保证这些转换能够实现呢?

 王本中:每个学生的兴趣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梦想。任重道远。在学校集中学习比较系统的书本知识,是学习的一部分,社会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分认证的方式把社会学习的经历转换成学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未来考试招生制度设计最亮的地方,有助于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但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循。比如,一个学生想成为软件工程师,在学校学习一年后到软件公司工作一年,拿到了软件工程师证书。之后,他想回到学校继续学习,那么,这一年的工作经历可否转换成学校认可的学分?如何转换?这需要一种有诚信的认证制度学分制度来完成。

 记者:这种认证制度学分制度和我们所说的“学分制”是一样的吗?

 王本中: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和学校的学分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需要学分转换体系。认证制度需要认证的是社会工作经历,而不是通常我们说的社会实践。比如,上面的例子中这位学生的社会工作经历,可以经过认证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认证后转化成研究生课程的学分。它是一个学分转换制度,是个“门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门槛,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之间“来往”。

 记者:自主招生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王本中:减少考试科目,推迟考试时间,将来逐步过渡到充分利用高考。招生时不仅看总分,还要看单科成绩。面试也更有说服力和甄别性。将来,高校招生必然都是自主招生。当然,国家统一考试不能改,考试的权威性安全性会更强。每所高校的招生简章里,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定不同的总分和单科分数。

 依照传统的思维习惯,这些事情都太难了,太理想化了,几乎难以实现。如果把握不好,还可能对现有的秩序造成混乱。其实,一系列相关的技术问题较容易解决,关键是制度设计要体现公信力,并要有法律保障。

 

把教育评价体系引入高考制度

 ■刘秉桂

 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20多年了,但应试教育的思想、方式与方法依然作为主流影响着我国广大中小学,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高考制度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必须从根本上对其加以改革。

 教育评价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过程的结果,进行质量的、效率的评价。依据党的教育方针而制定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评价标准,评估与指导中小学教育实践,从而促进教育过程科学化、规范化。

 现行的高考制度,要求学生通过高考测试出几门学科的分数来,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创新与实践、爱好与特长并不涉及。这些是引导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根源。

 素质教育所需要的高考制度,不仅要求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好,具有较强的应试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得到发展,能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就首先要求中小学校、各级教育领导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的合格人才。

 依据教育方针,为市县所属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制定目标评估体系及细则。健全以市教育督导室、教科室、县区督导室、教科室、乡镇督导评估组和学校、班级自评小组为主体的五级上下沟通的评估网络,坚持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通过各层次自评和一层对一层的复评,使评估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把对各县区、各学校的评估成绩作为高考招收名额的重要依据。

 教育是一种生活,是和谐的、丰富多彩的,只有面向全体,面向全面,学生才能得到健康成长。正如世界万物,在七彩阳光下能够自然生长,而缺少一色就要发生变异一样。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的目的,就是使长期以来被应试教育扭曲的中小学教育实现理性回归,落实教育方针。教育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以“做”为中心,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高中3年不分科(特长班例外),不办复习班,不加班加点,不增加学生负担。中小学12年,各学段课程要开齐、开足、开好,把抓好入学率、及格率、优秀率和巩固率作为教育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淡化分数,把片面追求升学率竞争逐步转向为创办现代化学校培养实践型和创造型人才的竞争。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

   中国教育报 2013-5-10

【  】

 

高考改革要秉持的基本原则——高考改革论坛(八)

发表:zzf 点击次数:239 发表日期:2013年05月17日

高考改革论坛(八)

高考改革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冯生尧崔允漷

“高考机构的统一化、专业化,科目要求的院系招生、专业分化、分层分类多样化高考招生制度,以高考成绩为主兼顾多种评价方式和结果,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特征。”

最近,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现有高考制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等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及其相关评价结果在高考制度中受到忽视或弱化,被边缘化,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考制度的变形”。为此,他提出了申请入学、考试入学与推荐入学三种入学形式,强化了高中评价在整个高考和入学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确立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如何看待高中评价所起的作用,的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高考和入学制度,其实是一个复合体。科目要求、出题和评分,是其中的两个重要变量。所以,笼统地说,高考制度由谁担负主体或者重要角色,并不精确。再就高考和入学制度所涉及的当事人、利益相关者而言,也是十分多样而复杂。

就世界整体趋势而言,科目要求又分为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必考部分,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在高中课程设置之时,就以必修的方式加以规定了。选考部分,主要是各个高校及其院系,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层次,根据各个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职业要求,规定了选修选考的科目。高校及其院系,还可以规定必考科目的计分方式和权重。可见,在高考和招生的科目要求上,高校院系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我们把这样的制度称为自主性、市场化的院系招生或者专业分化制度。还有少数国家,实行政府计划的院系招生、专业分化制度。例如俄罗斯近年来实行的是专业侧重的高中课程体系。根据高校院系的特点,政府划分出38个以学术类为主、也包含艺术类和职技类的专业类型,学生据此选修选考。在该制度下,政府的计划,也是对高校院系的特点和要求的汇总。违背这个原则和要求,只会导致高中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滑坡和下降。我国目前的高考科目要求,是由全国或者各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各考试机构,主要按照文理分化的原则,加以硬性规定和计划,违背了院系招生、专业分化的原则。所以,未来改革的方向是确立和强化院系招生的原则,而不是高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职业机构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薪酬,同理,高校及其院系决定了高中毕业生的适切专业和录取情况。高中的任务,在于担负应答者的角色,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按照高校院系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涯指导和教育培养。

就出题和评分来看,世界的整体趋势是考评的统一化、专业化,由全国或者特定地区范围内的专业化考评机构统一出题和评分。美国实行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高考招生要求所涉及的因素也非常复杂多样,但是,主要涉及基础要求的学能考试(SAT)和涉及个性化、专门化要求的大学预修科目(AP)考试,构成了代表性高校招生要求的主体部分,它们都由统一的管理机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理事会主管,具体专业性事务又委托全美统一的教育测验服务中心负责。英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分权制国家,有若干个专业化的考评机构,但是同一考科的分数,可以换算、对比、总计,可谓是名分实统。香港特区近年来推行新高中课程,相应的高考称为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由全港统一的香港考评局负责出题、评分或制定相应的政策。可见,世界趋势表明,高考命题评分,主要由统一的或者可比的考评机构充当主角。高校及其院系,可以组织面试。高中可以推荐,其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占据入学要求的一部分,甚至高中可以在某个高考科目上占一定比例的评分。从这个意义上看,谢维和教授所提出的加强高中评价的作用和比重的建议,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它们只是有益的补充,而非主角。从长远来看,考虑到水准上的专业化、科学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之间的可比性、统一性以及社会诚信制度建立的长期性、艰巨性,建立统一化、专业化的考评机构和考评制度,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招生入学形式,谢维和教授提出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主的申请入学、高考为主的考试入学、高中推荐入学三种形式,分别适用于普通高校、重点高校、专才偏才考生三种层次和类型。

上述三类入学形式的划分,申请入学和考试入学都没有触及文理分化体制,违背院系招生、专业分化的原则。推荐入学可以部分解决专才偏才问题,但是效果有限。只有在专业分化体制下,全体学生在一定共同基础之余,按照自己能力兴趣和高校院系特色招生要求而选修选考,考生或广博,或精深,而且精深化专才占据了绝大部分,这样才能彻底地解决专才偏才问题。专业分化体制把特色人才视为主流,视为一个连续体,而不是少数,不是流离于主流之外的断裂带。

三类入学形式也违背了考评统一化、专业化的原则。目前的高考命题,大约有一半左右的省市,为全国统一命题;有一半左右的省市自定方案、自主命题,相互之间不统一、不可比。高校以计划性、配额制的方式,录取各省市的考生。现有体制已经违背了考评统一化的原则,流弊甚广。各高校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录取各省市的考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社会不公,也不利于落实宪法赋予的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亟待改革。然而,三类入学形式的建议,并没有触及此种弊端,反而主张普通高校的考生,凭借省级行政和考评部门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和各个高中组织的综合素质评价,申请入学,从而强化了考生异省高考权利丧失的问题,这于高校、于考生、于社会,均无益处。纵览世界各国,我们并没有看到异地高考这种严重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

在思维方法上,三类入学形式的建议,把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推荐这些不同的要素,机械地加以割裂,分别对应不同的入学形式。我们认为,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重点高校,无论是“全才”考生还是“偏才”考生,都应以高考为主体,参照高中推荐、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种要素而加以录取。

以高考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以及统一化的考评机构,并不影响、更不否定高考录取的多样化、个性化。因为在院系招生、专业分化制度下,不同专业志愿、不同层次院系的考生,选修选考科目的组合和程度均有差异,从而形成了分层分类的招生制度和丰富多样的人才类型。以英国为例,英国高考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GCE),其科目分为A级、AS级2类,且以A级为主。若考生4个A级科目成绩优秀,则有资格申请牛津、剑桥这类最高排名的学府;3个A级科目优秀,则可以申请伦敦大学等名校;若3个良好、或者2个良好再加1个合格,也可以进入很好的英国大学学习。而且,这些A级科目的组合和类型,必须按照意向专业加以选择。由此,在统一可比的高考机构和高考框架之下,英国实现了分层分类的多样化高考录取制度。

总之,高考机构的统一化、专业化,科目要求的院系招生、专业分化、分层分类多样化高考招生制度,以高考成绩为主兼顾多种评价方式和结果,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特征。只有秉持这些基本原则,我们的高考改革才能彻底而持久地解决目前我国高考招生制度中的众多问题,达成公平和效率兼备的理想追求。(冯生尧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华南师大教科院教授;崔允漷系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所长)

  中国教育报 2013-5-17

 

 

以学生为本改革高考制度——高考改革论坛(九)

发表:zzf 点击次数:214 发表日期:2013年05月24日

 

高考改革论坛(九)

以学生为本改革高考制度

高考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发挥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诊断功能,发挥对人生规划和选择高校专业的指导作用。

 现行高校招生录取环节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学校批次设计、志愿结构设置、投档方式等,都可以从学生利益出发重新设计。

 ■张才生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服务于“精英教育”的高校招生。虽然几十年来高考制度在不断地改革,但是始终没有改变基本的出发点——为高校招生服务。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都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高考制度服务的对象应该由“学校”转向“学生”,对求学者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改革高考功能

 高考的功能要由单维转向多维,既有利于高校招生“选拔”,又有利于学生“选择”。

 当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时代,政府赋予高考“选拔优秀人才”的职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考担负“选拔合格新生”的责任,把应考学生区分为不同类型和等次,分别送入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和职业学院。

 在现行体制下,高考更多地保障了高校的权利,对学生的权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在填报志愿环节,学生能主动做出一些选择,但是空间极小。招生办公室投档唯一的依据是高考分数,高校录取虽然参考学生综合鉴定、学业成绩、体检信息等,但是实际主要依据分数。按分录取虽然维护了整体的公平,却忽视了求学个体的选择权。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高考制度改革的“三个有助于”的原则:“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没有对学生的权益给予足够的关注。教育规划纲要把“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修改为:“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强调了高考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功能。近几年的高校招生考试,不断推出一些新举措,例如增加政策透明度、调整志愿结构、录取实行阳光操作等。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利益,但是并没有凸显高考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功能。高考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发挥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诊断功能,发挥对人生规划和选择高校专业的指导作用,就应该推进多元测评、多元录取方式的改革,既为高校招生提供选拔、甄别生源服务,又为学生升学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供学生选择高校和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改革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并丰富成绩报告的内容,为学生升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高校录取和安排专业提供科学依据。

 1998年以后的高考命题,逐步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后,高考命题更加重视“三维目标”测试,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逐步深化。

 而“高考成绩单”提供给学生的只有简单的自然分数,且实际上已经将学生分等、分层,不能给学生择校选专业提供足够多的信息。早在2003年,潘懋元先生就指出,高考的功能应该逐步从“选拔性考试”转向“适应性考试”,“一是适应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选择合适的新生;二是适应考生的需要,为考生提供准确而详尽的、能鉴别个人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个别差异的手段和方法,使考生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高校和专业”。

 实际上,能力立意的高考试题,对考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试比较全面,对考试结果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可以在提供学生考试分数的同时,提供翔实的学业状况评价诊断报告和职业指导报告。高校招生不同于选拔上岗人才,是要选拔学业人才,有必要掌握学生更多的学业信息,以便“找对人,排对专业”。一家民营考试机构推出的ACTS(学生素质与能力考试系统),运用最新的考试理论和技术,融学业评价、诊断、甄别、指导于一体,一次考试提供多维度的成绩报告。美国等国家的高中和高校就曾依据该项考试成绩报告单录取新生。

 改革招生录取方式

 招生录取方式可进一步突破,改革高考志愿结构和投档录取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现行高校招生录取环节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学校批次设计、志愿结构设置、投档方式、按计划录取等,都可以从学生利益出发重新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实现他们的学习权,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一是改变现在较为普遍的划分多批次录取的方式。目前各省高校文理科招生都对高校划分批次,一般将本科划为一、二、三批次,有的在一个批次中还划分A、B两个层次;专科划分为两个层次。批次越多,考生可填的学校就会越多,高分落榜的风险降低了。但是这些批次的划分不是依据对高校质量、实力评估的结果,而是依据学校归属、办学地点、历史等。例如第一批一般是国家部委举办的院校和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同意的省属重点大学;第二批是一般大学,即省属和市属高校;第三批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这种划分“人为”因素太明显,对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发展很不利。同时,因为把学校分成了三六九等,中学师生和家长拼命追逐高批次院校,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其实,高校招生可按本科和高职高专两种类型各分三次录取。学校在第一次录取时完成了招生计划,就不参加第二次录取;第二次完成了录取就不参加第三次录取;如果三次录取都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可由招生办公室把没有被录取的学生的档案全部投递给每所高校,高校与考生协商决定录取。

 二是改变现行的志愿结构和投档录取方式。志愿结构不必那么复杂,本科和高职高专各设一个志愿即可,一个志愿可以填报8到10所高校。投档时,改变过去只将学生志愿投给一所高校的做法,而是把学生志愿投给所有学生填报了的高校,高校收到学生志愿后,在规定时间内预录,并把预录信息和规定反馈的期限发给学生。一名学生可以收到多所高校的预录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就读一所高校,并反馈给高校。第一次录取结束,省招生办公室集中公布没有完成录取的高校及计划,在第一次录取时没有收到预录信息或确认录取的学生,可以重新填报志愿参加第二次录取。以此类推,第二次录取没有完成的高校和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可以进入第三次录取。第三次没“成交”的进入调剂录取。艺术类、体育类和公安、军事类等提前批次院校录取可以参照普通文理科执行。

 按照这样的方式录取,学生和高校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沟通的机会。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特别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互动,保障了他们的选择权。

 按照这样的方式录取,只需划分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批次录取分数线,而且划线比例可以适当从紧,避免大批学生落选。

 按照这样的方式录取,有利于本科和高职高专两种类型的高校不分出身、不分属性、不分地域,站在同一个平台竞争,有利于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办学,不断改革,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作者系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编审)

    中国教育报 2013-5-24

 

高考改革怎样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考改革论坛(十)

发表:zzf 点击次数:180 发表日期:2013年07月05日

 

高考改革论坛(十)

高考改革怎样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是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

本版高考改革论坛自开始至今,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从高考招生制度的基本变量及高等学校的入学方式,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考试招生制度的整体设计等方面发表了看法,并提出改进方式。本次讨论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回应,并承接着高中教育定位讨论的余风,进一步改变了文风、学风。

 欢迎您的参与、回应。

——编者

 ■朱清时

 为什么我国教育培养不出大批高度创新的人才?原因在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有一个深层次的弊病: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只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忽略甚至伤害了学生更重要的创新素质和能力。这样一来,大学生或研究生毕业,知识和技能虽学了不少,创新素质和能力却很少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创新素质教育,使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创造性新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新思想(idea),并非知识和技能的多少。这个看法其实是科学史上的共识。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在二三十岁时做出他们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那时他们的知识并不多。后来知识多了,反而再未做出重大发现。创造力的本质就是打破常规和避免任何思维定式,这种能力通常被称为批判思维的能力。年轻人较少受常规束缚,较易产生新思想。

 创造性新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呢?

 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很大的脑容量(1330立方厘米,约为黑猩猩的3倍),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处理信息。这就意味着人比其他动物有更优秀的联想力,更细致的记忆力。比如,穿过荆棘时被刺得遍体鳞伤,其他动物只能记得片段、疼痛和荆棘的大致形状,使它们今后避开荆棘。人类的祖先却可以记住更多细节,包括荆棘的尖角和刺伤的皮肉。不仅如此,当他们开始狩猎时,提高效率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根据荆棘的尖角刺伤皮肤的记忆,联想出一个新东西——做一把带有尖刺的矛。这类新思想是人类创造力的根源。

 那些极富创造力的科学家都有卓越的想象力,当他们遇到难题或有趣的事物时,总会思绪飘荡,直到通过以往的某个回忆或想法联想出解决方案或构筑出新的事物,导致创造性新思想的产生。

 在产生创造性新思想的过程中,想象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还有几种能力也很重要。当想象力使思绪飘荡时,只有找到正确的回忆或想法才能解决问题。在复杂的情况下,这需要借助卓越的洞察力和记忆力,还需要有卓越的注意力以便达到足够的思维深度。

 因此,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利于产生新思想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这几种能力。

 创新人才的几种素质

 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几种素质。

 一是批判思维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就是打破常规和避免任何思维定式的能力。年轻人容易具有这种能力,因此重大的原始创新往往是年轻人做出来的。

 200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学家阿蒂亚说:“如果你呆在一个领域的时间太长,你就会像其他人一样思考。如果你是个新人,你就不会受周围人观念的局限。越年轻,你就越有可能做出真正原创的东西。”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不仅不利于甚至压抑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二是想象力。想象就是人脑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所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建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这是因为创新活动是从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事物进行想象开始的。爱因斯坦对想象力是推崇备至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哲学家康德说得更加明确:“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

 孩子们有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但是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上学之后就消失了。这是因为学校和家长都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凡对高考有用的才学,无用的不学,不喜欢孩子们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样造成孩子长大后知识虽然越来越多,想象力却不仅未增,还越来越少。

 三是洞察力。简而言之, 洞察力类似直觉,它们是指当一个人面对十分复杂的情况时,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找到出路的能力。一个好的领导人,靠直觉和洞察力可以马上找到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和解决办法。科学家也一样。好的直觉是优秀科学家的必要素质。

 四是记忆力和注意力。记忆力大家都懂,这里就不多说。勤奋工作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推行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高考改革

 创新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也重视培养学生的上述创新素质和能力。发展创新素质教育,其中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是改革高考的内容和方式。高考改革不是要不要高考的问题,而是考什么和如何考的问题。如果高考不仅像现在这样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且测试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并把它们加入到高考命题中;如果高考题目中有相当多需要考生有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才能完成,那么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都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样就可以把高考这个“指挥棒”转化成带动全国教育系统重视素质教育的“纲”,素质教育就不难带动起来。

 如何在高考中加入测试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内容?国际上已经有大量的经验。如果从国家层面上着力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机构从事研究,再由教育部组织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尝试和推广,5年之内,这个高考改革就可以初具规模。做成这件事,费力不多却功莫大焉。

 两年来,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南方科技大学已经在尝试把创新素质和能力测试引入高考。我们采用“以高考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式”录取新生,即让考生通过常规高考检测中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组织笔试测试考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素质和能力,再加上考生的平时成绩,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考成绩占60%,能力测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两年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虽然这项工作才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已经可以看出把创新素质和能力测试引入高考是完全可能的。

 南方科技大学招生怎样测试创新素质

 用南方科技大学在2012年招生中的能力测试的一些试题为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尝试把上述创新素质的测试引入高考招生之中的。

 为了考务安排方便,我们首先让考生做一道注意力测试题:

 “在7分钟内写出1至300这一系列数字。要求:能看清所写的字,不至于潦草;写错了不能改动,也不能做标记;此题答在此页和下面的附页中;当监考老师宣布时开始写, 7分钟后所有考生必须停笔,监考老师立即回收此两页答卷。”

 此题看起来容易做好难。要长时间保持手脑一致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一开“小差”就会出错。

 然后做一道记忆力测试题:

 “当监考老师宣布一组名词或数字时,请仔细记住(不得照抄),宣布结束后统一开始在本页空白处默写出这些名词或数字。考试结束后随本试卷一起上交。” 监考老师举牌上书“柏树”、“太阳”、“扫帚”、“钞票”、“火车”、“战士”、“公园”、“石油”、“小鸡”、“锣鼓”10个词,让考生看40秒,然后由考生默写。

 随后进行的笔试中,试题一般都综合测试考生的各种能力,但可以按它们偏重的一种能力来大致分类。

 例如偏重想象力测试的例子:

 下面的立方体中,只有一个可以由左侧的模板折叠而成,是哪一个立方体呢?(见图一)

(图一)

 以下是偏重洞察力测试的例子。

 请找出规律,并在第三个人形图案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字。(见图二) 

(图二)

 在2013年招生能力测试中,除了与上述类似的试题外,我们又增加了一道测试考生批判思维能力的试题:“你认为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有什么不足?你想上什么样的大学?”让考生写出不少于50字的回答,从中考查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n